我国少数民族的名称、人口和主要分布区
完整版中国的民族PPT课件

人口为27708人。 主要分布在云南省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 治州的陇川、梁河 等县,少数分布在 盈江、潞西、瑞丽 等县及保山地区的 龙陵、腾冲县。
阿昌族
人口为12212人 。 主要分布在甘肃 省积石山保安族 东乡族撒拉族自 治县,少数散居 于甘肃省临夏回 族自治州和青海 省循化县。
保安族
人口为82280人 。 主要分布在 云南省西双版纳 傣族自治州的勐 海、景洪,临沧 地区的双江、永 德、云县、耿马 ,思茅地区的澜 沧、墨江等地。 布朗族
人口为1025128人 。 傣族人主要聚居 在云南省西双版纳 傣族自治州、德宏 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和耿马傣族佤族自 治县、孟连傣族拉 祜族佤族自治县。 少数散居在附近其 他县。 傣 族
达斡尔族
人口为121357人 。 达斡尔族人主 要聚居在内蒙古 自治区莫力达瓦 达斡尔族自治旗 及附近旗县、黑 龙江省齐齐哈尔 市郊及附近县, 少数居住在新疆 维吾尔自治区塔 城县。
白族
人口1594827 人。主要居住 在云南省大理 白族自治州, 其他分布于云 南省各地及贵 州省毕节地区 、四川省凉山 彝族自治州、 湖南省桑植县 。
藏族
人口4593330人。主 要聚居于西藏自治区 ,以及青海省的海北 、黄南、海南、果洛 、玉树几个藏族自治 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 自治州,甘肃省的甘 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 藏族自治县,四川省 的阿坝、甘孜两个自 治州和木里藏族自治 县,云南省的迪庆藏 族自治州。
人口为1920597人。 朝鲜族人主要分布 在吉林省,其次在 黑龙江省、辽宁省 ,还有些散居于内 蒙古自治区。吉林 省延边朝鲜族自治 州是最大的聚居区 朝鲜族
人口为2545059人 。 主要聚居于贵州 省黔南、黔西南 两个布依族苗族 自治州,贵州省 其他地区、云南 省罗平和四川省 宁南、会理也有 分布。 布依族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分布情况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分布情况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西藏、云南、贵州、青海、四川、甘肃、黑龙江、辽宁、吉林、湖南、湖北、海南、台湾等省、自治区。
中国民族成分最多的是云南省,有五十二个民族。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
截至1997年,民族自治地方总面积达161.2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6.42%;草原面积3000万公顷,占全国草原面积的75%,中国著名的5大天然牧区,都在少数民族地区;森林面积5648万公顷,占全国的43.9%;林木蓄积量52.49亿立方米,占全国的55.9%;水力资源蕴藏量4.46亿千瓦,占全国总量的65.9%。
此外,还有大量的矿藏资源,以及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旅游资源。
一、东北、内蒙古地区(7个民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朝鲜族、赫哲族、满族、达斡尔族、蒙古族二、西北地区(14个民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塔塔尔族、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锡伯族、撒拉族、土族、保安族、裕固族、回族、东乡族三、西南地区(26个民族)藏族、门巴族、珞巴族、怒族、羌族、彝族、仡佬族、苗族、侗族、布依族、纳西族、基诺族、傣族、哈尼族、德昂族、阿昌族、普米族、僳僳族、佤族、水族、景颇族、拉祜族、布朗族、白族、独龙族、毛南族四、中南、东南地区(8个民族)高山族、黎族、京族、仫佬族、壮族、土家族、瑶族、畲族五、汉族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人口情况我国是一个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公布的数据,中国现今人口为13.39724852亿人,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而广大的西部地区人口较稀少。
其中汉族人口数量最多,为12.25932641亿人,占91.51%,其余五十五个民族的人口为1.13792211亿人,占8.49%,称为少数民族。
各民族情同手足,和睦相处,共同建设着美好的家园。
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公布的数据中国56个民族人口情况资料官话拼音中文名称人口Achāng Zú 01 阿昌族33,936Bái Zú 02 白族1,858,063Bǎoān Zú 03 保安族16,505Bùlǎng Zú 04 布朗族91,882Bùyī Zú 05 布依族2,971,460Cháoxiǎn Zú 06 朝鲜族1,923,842Dáwòěr07 达斡尔族132,394ZúDǎi Zú 08 傣族1,158,989Déáng Zú 09 德昂族17,935Dōngxiāng Zú 10 东乡族513,805Dòng Zú 11 侗族2,960,293Dúlóng Zú 12 独龙族7,426Éluōsī Zú 13 俄罗斯族15,609Èlúnchūn14 鄂伦春族8,196ZúÈwēnkè15 鄂温克族30,505ZúGāoshān Zú 16 高山族458,000Gēlǎo Zú 17 仡佬族579,357Hāní Zú 18 哈尼族1,439,673Hāsàkè19 哈萨克族1,250,458ZúHàn Zú 20 汉族1,230,117,207 Hèzhé Zú 21 赫哲族4,640Huí Zú 22 回族9,816,802Jīnuò Zú 23 基诺族20,899Jīng Zú 24 京族22,517Jǐngpō Zú 25 景颇族132,143Kēěrkèzī26 柯尔克孜族160,823ZúLāhù Zú 27 拉祜族453,705Lí Zú 28 黎族1,247,814Lìsù Zú 29 傈僳族634,912Luòbā Zú 30珞巴族2,965Mǎn Zú 31 满族10,682,263 Màonán Zú 32 毛南族107,166Ménbā Zú 33 门巴族8,923Měnggǔ Zú 34 蒙古族5,813,947Miáo Zú 35 苗族8,940,116 Mùlǎo Zú 36 仫佬族207,352 Nàxī Zú 37 纳西族308,839 Nù Zú 38 怒族28,759Pǔmǐ Zú 39 普米族33,600Qiāng Zú 40 羌族306,072 Sǎlá Zú 41 撒拉族104,503 Shē Zú 42 畲族709,592 Shuǐ Zú 43 水族406,902 Tǎjíkè44 塔吉克族41,028ZúTǎtǎěr Zú 45 塔塔尔族4,890Tǔjiā Zú 46 土家族8,028,133 Tǔ Zú 47 土族241,198 Wǎ Zú 48 佤族396,610Wéiwúěr49 维吾尔族8,399,393 ZúWūzībiékè50乌孜别克族12,370; ZúXíbó Zú 51 锡伯族188,824 Yáo Zú 52 瑶族2,637,421 Yí Zú 53 彝族7,762,286 Yùgù Zú 54 裕固族13,719Zàng Zú 55 藏族5,416,021 Zhuàng Zú 56 壮族16,178,811。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人口及分布图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人口分布背景介绍编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历代政府(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建立的中央政权)虽都有一套关于民族事务的政策和制度,但民族间却无平等可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制定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的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方针和政策,即民族平等政策、民族团结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政策。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意愿,中国政府采取不同方法先后在少数民族地区逐步实行民主改革,并在50年代末完成。
这场改革废除了领主、贵族、头人等特权者的一切特权,消灭了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旧制度,使千百万少数民族群众翻身解放,获得人身自由,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建国六十多年来,我国各民族结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曾经长期被压迫、遭歧视的少数民族真正变成了国家的主人。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些新中国成立前社会形态尚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奴隶制度或封建农奴制度下的少数民族,在短短的几十年里跨越了数百年乃至数千年的历史鸿沟,跨入了现代社会。
分布特点编辑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
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有汉族居住。
这种分布格局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间相互交往、流动而形成的。
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很广。
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绝大部分县级单位都有两个以上的民族居住。
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西藏、云南、贵州、青海、四川、甘肃、辽宁、吉林、湖南、湖北、海南、台湾等省、自治区。
中国民族成分最多的是云南省,有25个民族。
人口数目编辑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225932641人,占91.5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13792211人,占8.49%。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66537177人,增长5.74%;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7362627人,增长6.92%。
56个`民族分布

我国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占全国人口的92%,其他55个少数民族占8%。
分布特点:以汉族为主体,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我国人口最多的汉族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但目前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布。
少数民族虽然相对人口较少,但是居住地区广阔,主要聚居在边疆省份,内蒙古、新疆、西藏、广西、宁夏5个自治区和一些省的部分地区。
以内蒙古为主要聚居地的少数民族是蒙古族,新疆是维吾尔族等,西藏是藏族,广西是壮族,宁夏是回族。
云南、贵州、青海、甘肃、吉林、四川等省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面积较大。
其中,云南省的少数民族数量最多。
以云南省为主要聚居地的少数民族,如白、哈尼、傣等族就达15个;如果加上不是主要聚居,但又世代居住在这里的民族,如藏、壮等族,数量达到20几个。
黑龙江、辽宁、广东、湖南、湖北、浙江、福建、海南、台湾等省少数民族聚居地的面积相对较小。
总的说来,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边疆地区,从东北内蒙古到新疆、西藏,再到云、贵、川、两广、海南和台湾省,大体上呈“U”字型分布。
其主要部分在中国西部地区,重心在西北和西南。
所以,我国东部人口稠密、西部人烟稀少的人口分布,是与我国的民族分布密切相关的。
我国幅员辽阔,陆上疆界长达2.1万千米,同朝鲜、俄罗斯、蒙古、越南等10多个国家接壤。
我国聚居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有30多个与境外同一民族相邻而居。
这些民族是,朝鲜、赫哲、鄂温克、蒙古、回、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柯尔克孜、塔吉克、塔塔尔、俄罗斯、藏、门巴、珞巴、仡佬、水、壮、傣、布依、苗、瑶、彝、哈尼、拉祜、傈僳、景颇、阿昌、怒、独龙、佤、德昂、布朗、京族等。
许多在国界线两侧的同一民族往来密切,进出频繁,包括探亲访友、通婚、互市、朝庙拜佛、节日聚会,甚至过境耕种放牧。
近年来,我国在改革开放中,少数民族地区与邻国的边境贸易迅速发展起来。
我国少数民族多分布在边疆,担负着保卫边疆和建设边疆的双重任务。
少数民族地区在政治上、国防上、经济上和对外关系上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我国少数民族简介

满族明朝末年,满族英雄努尔哈赤经过30年的努力,统一了中国东北地区的女真人,初步形成满洲民族,即满族。
他把满洲人分别组织在黄、白、红、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族之中,实行全民皆兵。
后来,满族政权还陆续建立了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
1644年,八旗铁骑入关,占领北京,席卷大江南北,建立了疆域辽阔的清帝国。
满族人很早就信奉萨满教,每逢祭祖、祭天,要由萨满戴上神帽,穿上裙子,系上腰铃,击鼓起舞,边祷边跳。
满族人重礼节,有一个时期,小辈对老辈是三天一小礼,五天一大礼;三天见长辈要请安,五天见长辈要“打千”。
男人打千要哈腰,右手下伸,左手扶膝,像拾东西一样;女人打千要扶膝下蹲。
满族男人留发梳瓣,穿马蹄袖袍褂,系腰带;妇女头顶盘髻,穿宽大直统旗袍,不缠足。
今天,旗袍已经成为典型的东方妇女服饰,风靡全球。
我国的满族人有一半以上居住在辽宁省,其它散居在吉林、黑龙江、河北等省,以及北京、西安和成都等大城市。
朝鲜族我国的朝鲜族主要生活在东北三省和内地的一些大城市。
居住最集中的地区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长白朝鲜族自治县。
他们居住的地区是我国北方的“水稻之乡”。
朝鲜族的房屋屋顶由四个斜面构成,房屋正面开三扇或四扇门,室内用砖或石平铺成炕,进屋脱鞋,席炕而坐。
朝鲜族妇女的传统服装是短衣长裙,以长布带打结。
男子也穿短衣,外罩坎肩,裤腿宽大。
朝鲜族能歌善舞,姑娘们爱荡秋千和在跳板上飞腾,小伙子则喜欢一对对扭在一起摔跤,似猛虎角力。
朝鲜族的传统食品有冷面、泡菜和打糕等。
回族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他们散居全国各地,是我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
他们主要聚居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在甘肃、青海、河南、河北、山东、云南等省也有聚居区。
回族的形成与发展深受伊斯兰教的影响,居民大多信仰伊斯兰教,在我国也称回教。
回族喜欢环清真寺而居,在农村往往自成村落。
他们的生活习惯有较深的宗教烙印,婴儿出生要请阿訇(伊斯兰教教士)起名字,结婚要请阿訇证婚,去世后要请阿訇主持葬礼。
民族的分布

2.各民族共同建设新中国
观察课本的图1.17 ——我国的民族 分布图,请归纳出: (1)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地区(按地理 方位) (2)找出居住在五个自治区的主要少 数民族和居住在云南、黑龙江、吉林省 的主要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东北、西北,西南
中国地理分区
分布在东北的少数民族有(7个):满 族、朝鲜族、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 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 。分布在西北 地区的少数民族有(14个):回族、维 吾尔族、哈萨克族、东乡族、土族、锡 伯族、柯尔克孜族、撒拉族、 塔吉克族、 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裕固族、保安 族、塔塔尔族。分布在西南地区的少数 民族有(25个):苗族、彝族、藏族、 布依族、侗族、白族、哈尼族、傣族、 僳僳族、仡佬族、 拉祜族、佤族、水族、 纳西族、羌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 族、阿昌族、 怒族、基诺族、德昂族、 独龙族、珞巴族。
1)内蒙古自治区主要是蒙古族、回族、满族、 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 2)宁夏回族自治区主要是回族、满族、蒙古 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维吾尔、哈萨克族、 回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 4)西藏自治区主要是藏族、门巴族、珞巴族、 回族 5)广西壮族自治区要是壮、瑶族、苗族。
• 居住在云南的少数民族主要有(人口在100万以 上):彝族、哈尼族、白族(电影五朵金花)、 傣族、壮族。 • 居住在黑龙江的有满族,朝鲜族,回族,蒙古族, 达斡尔族,锡伯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鄂温克 族,柯尔克孜族等10个少数民族。 • 居住在吉林省的少数民族有满族、朝鲜族、回族、 蒙古族。 • 另外贵州省主要少数民族有:苗族、布依族、侗 族、彝族、水族、回族、仡佬族等。
(1)我国在少数民族的聚居 地区实行区域自治,先后成立 了内蒙古、新疆维吾尔、广西 壮族、宁夏回族、西藏等五个 自治区。还在部分地区成立了 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等自 治机构,行使自治权。
中华民族各族人口简介

中华民族各族人口简介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中国大陆共有 3亿人。
其中汉族115 940万人,占总人口的%;各少数民族106 43万人,占总人口的%。
人口在1 0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有壮族和满族两个,人口在10万以下的少数民族有20个。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有万人,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以及云南、广东等省。
1958年,我国设立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
满族人口为万人,分布在全国各地,其中以辽宁省为最多。
满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
12世纪时,满族的祖先女真曾建立了金朝;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后,于1635年定族名为满洲;1911年辛亥革命后,称为满族。
回族人口为万人,主要分布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在甘肃、青海、河南、河北、山东等省也分布有大小不一的聚居区。
回族分布广泛,是我国分布最广的一个少数民族。
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
维吾尔族人口为万人,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维吾尔族是我国西北部的一个古老民族,唐朝时被称为回鹘。
“维吾尔”的意思是“团结”“联合”。
新中国成立后,于1955年设立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蒙古族人口为万人,主要聚居于内蒙古自治区和新疆、青海、甘肃、黑龙江等省。
蒙古族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盛行的体育运动之一是赛马,歌唱的是骏马,跳的舞蹈是《牧马舞》《马刀舞》,连最有名的乐器也叫马头琴。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1947年,是我国建立最早的一个民族自治区。
藏族人口为万人,主要聚居于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四川、云南、甘肃等省。
20世纪50年代,西藏地区还保持着“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
1959年,党领导西藏人民进行民主改革,使广大藏族人民获得了新生。
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
【教育资料】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及主要分布地区学习专用

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及主要分布地区(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数据)民族人口分布壮族15489630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满族9821180分布在全国各地、以居住在辽宁省的为最多。
回族8602978宁夏回族自治区,在甘肃、青海以及河南、河北、山东、云南等省份分布也较多,有大小不等的聚居区。
苗族7398035贵州、湖南、云南、四川、广西、湖北、广东等省区。
在黔东南和湘鄂川黔的交界地带(以湘西为主),有较大的聚居区。
维吾尔族721443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大多聚居在天山以南的各个绿洲。
彝族6572173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四省区。
土家族5704223湖南省西部的永顺、龙山、保靖、桑植、古丈等县,湖北省西部的来凤、鹤峰、咸丰、宣恩、利川、恩施、巴东、建始、五锋、长阳等县,四川省的酉阳、秀山、黔江、石柱、彭水等县。
蒙古族4806849内蒙古自治区和新疆、青海、甘肃、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区的蒙古族自治州、县。
藏族4593330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省的海北、黄南、海南、果洛。
玉树等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甘肃省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藏族自治县,四川省的阿坝、甘孜两个藏族自治州和水里藏族自治县,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
布依族2545059黔南、黔西南两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及安顺地区和贵阳市。
侗族2514014贵州省的黎平、从江、榕江、天柱、锦屏、三穗、镇运。
剑河、玉屏,湖南省的新晃、靖县、通道,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三江、龙胜、融水等县。
瑶族2134013广西壮族自治区及湖南、云南、广东、贵州等省。
朝鲜族1920597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白族1594827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哈尼族1253952云南省西南部礼江下游红河西侧哀牢山区新平、镇源。
墨江、元江、红河、元阳、绿春、金平、江城等县。
哈萨克族111171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和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
黎族1110900广东省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壮族1617.9
满族1068.2
回族981.7
苗族894.0维吾尔族839.9
土家族802.8
彝族776.2
蒙古族581.4
藏族541.6
布依族297.1
侗族296
瑶族263.7
朝鲜族192.4
白族185.8
哈尼族144哈萨克族125黎族124.8
傣族115.9
畲族71
傈傈族63.5
仡佬族57.9
佤族40
羌族30.6
土族24.1
仫佬族20.7
锡伯族18.9柯尔克孜族16.1达斡尔族13.2
毛南族10.7
撒拉族10.5
布朗族9.2塔吉克族 4.1
阿昌族 3.4
普米族 3.4鄂温克族 3.1怒族 2.9
德昂族 1.8
保安族 1.7俄罗斯族 1.6
裕固族 1.4乌孜别克族 1.2
广西云南
辽宁黑龙江吉林河北北京
宁夏甘肃河南新疆青海云南河北辽宁北京内蒙古天津陕西
贵州云南湖南广西四川重庆
新疆湖南
湖南湖北重庆
四川云南
内蒙古辽宁新疆吉林黑龙江青海西藏四川青海甘肃云南
贵州
贵州湖南广西
广西湖南
吉林黑龙江辽宁
云南湖南
云南
新疆甘肃青海
海南
云南
福建浙江
云南四川
贵州广西
云南
四川
青海甘肃
广西
新疆辽宁
新疆
内蒙古黑龙江新疆
广西
青海甘肃
云南
新疆
云南
云南
内蒙古黑龙江
云南
云南
甘肃
新疆
甘肃
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