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少数民族分布情况

合集下载

上海少数民族的一些政策

上海少数民族的一些政策

一、部分少数民族各类补贴(一)回族等十个少数民族副食品补贴1、1985年7月,“沪粮城供[1985]368号”文件规定:对本市回族等十个具有清真饮食习惯的少数民族居民,每人每月增发副食品价格补贴一元,由粮管所发放。

2、1987年6月,“沪企[1987]46号”文件规定,本市回族等少数民族居民,每人每月增发副食品价格补贴一元。

职工由单位发给、大中专院校由学校发给,无工作单位居民由粮管所发给。

3、1988年6月,“沪财企二[1988]40号”文件规定:本市在主要副食品零售价变动后给职工适当补贴时,对回族等少数民族职工及离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发二元补贴,由单位发给。

4、1990年5月,“沪财企二[1990]20号”文件规定:从1990年1月1日起,对本市回族等少数民族人员的汉族(含其他少数民族)配偶,以及蒙古族、藏族、达斡尔族、锡伯族、鄂伦春族等五个少数民族(以下简称蒙古族等五个少数民族)人员,增发二元补贴,其中,职工及离退休人员由单位发给一元,另一元由粮管所发给,无工作单位的居民由粮管所发给。

5、1990年5月,“沪财企二[1990]21号”文件规定:从1990年1月1日起,对本市回族等少数民族人员的配偶职工和蒙古族等五个少数民族人员中的职工(均含离退休人员),增发二元补贴,由单位发给。

6、1992年6月,“沪财企二[1992]40号”文件规定:本市在肉食品产销改革后,对回族等少数民族职工及离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发一元补贴,由单位发给。

7、1996年4月,“沪财企二[1996]24号”文件规定:本市在牛肉食品实施深化产销改革的同时,对回族等少数民族职工及离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发五元补贴,由单位发给。

根据上述规定,回族等少数民族职工及离退休人员的主要副食品价格补贴比其他职工多发给十元,其中,九元由单位发给,一元由粮管所发放;无工作单位的居民只多发给二元,均有粮管所发放。

(二)回族等少数民族职工伙食补贴根据“沪财行[1996]15号、沪族发字[1996]第13号”文件规定:从1996年6月1日起,对回族等少数民族职工,如所在工作单位有职工食堂但没有清真专灶,必须在外就餐的,其伙食补助费标准,由原来每人每月补助五元,提高到每人每月十五元。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一般特点是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一般特点是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一般特点是:一、地域广大,人口稀少。

许多少数民族住在山区、高原、牧区和森林地区。

二、物产资源丰富。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三、大都位于我国的边疆,属于国防要冲。

由于历史上多次的民族迁徙屯田,移民戍边,朝代更迭等原因,而引起的人口变动,使我国的民族分布形成了各民族又杂居又聚居互相交错居住的状况。

有些少数民族既有一块或几块聚居区,又散居在全国各地。

大约有一千多万人口散居在全国各省、市的大小乡镇和乡村。

各少数民族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方面,不仅相互影响,而且都和汉族有着密切的联系。

我国少数民族多分布在边疆,担负着保卫边疆和建设边疆的双重任务。

少数民族地区在政治上、国防上、经济上和对外关系上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我们说少数民族主要聚居边疆地区,并把那里称为少数民族地区。

但是,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区的居民并非全是少数民族,还杂居着很多汉族人口。

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大都是与汉族杂居或交错聚居。

据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在内蒙古、广西、宁夏3个自治区,汉族人口都超过少数民族人口。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汉族人口虽未超过少数民族人口,但也接近全区人口的40%。

而且,在少数民族聚居区,也不是当地主要少数民族仅与汉族杂居,还与其他一些少数民族杂居。

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除维吾尔族和汉族外,还有十几个少数民族杂居其中。

云南省更是多民族交错杂居,全省共有20多个民族。

西藏自治区民族成份较少,但仍有汉、回、门巴、珞巴等族与藏族杂居。

同样,在汉族集中地区也杂居着许多少数民族人口,例如上海市虽以汉族为主,但是也有37个少数民族的居民。

就全国而言,我国几乎没有一个市或县的居民是单一民族的。

所以,我国民族分布的显著特点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

中国少数民族分布简表我国是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除汉族外,有五十多个少数民族,占全国总人口的6.6%,分布在我国总面积50—60% 的土地上。

民族名称主要分布地区蒙古族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吉林省,黑龙江省,青海省,河北省,河南省,甘肃省,云南省。

上海市常住少数民族人口分析

上海市常住少数民族人口分析

上海市常住少数民族人口分析上海市是中国的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中心,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城市。

少数民族是中国国家的宝贵资源,他们在城市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本文将从少数民族人口的分布情况、经济状况以及社会融入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上海市少数民族人口的分布情况。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上海市的少数民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10%左右。

其中,主要集中在市区的少数民族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柬埔寨族、朝鲜族等。

大部分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较为集中的地区,形成了小的社区和聚居区域。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上海市少数民族人口的经济状况。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上海市的少数民族人口中有相当一部分从事着企业经营和服务业工作。

他们通过自主创业或者从事个体经营,为上海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同时,一些少数民族也在各行各业的职场中崭露头角,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然后,我们来看一下上海市少数民族人口的社会融入情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少数民族与主流社会的融合日益加深。

他们积极参与到城市的各项社会活动中,为促进社会和谐发挥了积极作用。

同时,上海市也加大了对少数民族的政策扶持力度,提供了一系列的就业、教育和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利益保障,为少数民族融入主流社会提供了支持和帮助。

在不久的将来,随着上海市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少数民族的地位和作用将会变得更加重要。

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少数民族的关注和理解,尊重他们的文化和习俗,推进多民族共同发展。

只有在一个和谐包容的大家庭中,我们才能实现真正的共赢,为城市的发展贡献力量。

总之,上海市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城市,少数民族人口在城市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的分布情况、经济状况以及社会融入程度都与城市的发展息息相关。

我们应该加强对少数民族的关注和支持,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和平等的待遇,共同推动上海市的发展和进步。

最新上海的面积,人口,范围分布,地区分布简介

最新上海的面积,人口,范围分布,地区分布简介

面积1949年,上海的土地面积仅为636平方公里。

1958年,江苏省的嘉定、宝山、上海、松江、金山、川沙、南汇、奉贤、青浦、崇明10个县划归上海,使上海市的辖区范围扩大到5910平方公里,几乎是1949年的10倍。

2006年末,上海全市土地面积6340.5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0.06%,南北长约120公里,东西宽约100公里。

境内辖有崇明、长兴、横沙3个岛屿,其中崇明岛面积1041.21平方公里,是我国的第三大岛。

行政区划1949年,上海共划分为20个市区和10个郊区。

后经多次行政区划调整和撤县建区,至2009年末,上海有17个区、1个县,共106个镇,3个乡,104个街道办事处,3413个居民委员会和1862个村民委员会。

黄浦区。

面积12平方千米。

邮政编码200001。

区人民政府驻延安东路300号。

卢湾区。

面积8平方千米。

邮政编码200020。

区人民政府驻重庆南路139号。

徐汇区。

面积55平方千米。

邮政编码200030。

区人民政府驻漕溪北路336号。

长宁区。

面积38平方千米。

邮政编码200050。

区人民政府驻愚园路1320号。

静安区。

面积8平方千米。

邮政编码200040。

区人民政府驻常德路370号。

普陀区。

面积55平方千米。

邮政编码200333。

区人民政府驻大渡河路1668号。

闸北区。

面积29平方千米。

邮政编码200070。

区人民政府驻大统路480号。

虹口区。

面积23平方千米。

邮政编码200080。

区人民政府驻飞虹路518号。

杨浦区。

面积61平方千米。

邮政编码200082。

区人民政府驻江浦路549号。

闵行区。

面积372平方千米。

邮政编码201100。

区人民政府驻莘庄镇沪闵路6258号。

宝山区。

面积415平方千米。

邮政编码201900。

区人民政府驻密山路5号。

嘉定区。

面积459平方千米。

邮政编码201800。

区人民政府驻博乐南路111号。

浦东新区。

面积1211平方千米。

邮政编码200135。

地方导基第三章试题

地方导基第三章试题

第一节上海市基本概况一、判断题(正确的标注“A”,错误的标注“B”)1、上海属亚热带季风性气。

()2、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冲击平原的一部分。

()3、上海港是中国最大的枢纽港。

()4、上海的名胜多以人文景观为主。

()5、上海人称的本帮菜指的是上海本地风味的菜肴。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一部分,平均高度为海拔()米左右。

A.5B.4C.6D.32、上海全年60%以上的雨量集中在()的汛期。

A.7~8月B.6~8月C.5~9月D.7~9月3、海派文学最杰出的代表是“民国四大才女”之一的()。

A.吕碧城B.谢婉莹C.石评梅D.张爱玲4、上海人把农历()称作是路头神。

A.正月初五B.正月初六C.正月初八D.正月十五5、上海市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

A.土家族B.苗族C.蒙古族D.回族6、上海有()个市辖区。

A.16B.15C.13D.127、上海市境内河道(湖泊)面积()多平方千米。

A.800B.500C.600D.7008、电影传入中国从()开始。

A.北京B.上海C.天津D.广州9、上海有()种得到中国政府承认的合法宗教。

A.6B.5C.4D.310、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开幕的时间是()年。

A.2013B.2014C.2015D.2016三、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1、上海市民早点有四大金刚,包括()。

A.豆腐B.油条C.粢饭D.煎饼E.大饼2、对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描述正确的是()。

A.全球第六个迪士尼度假区B.中国大陆首个度假区C.位于上海外滩D.亚洲第三个度假区E.中国首个度假区3、属于上海市辖区的是()。

A.静安区B.黄浦区C.徐汇区D.长宁区E.普陀区4、上海历史上还曾经存在过许多其他宗教,例如()。

A.犹太教B.东正教C.锡克教D.萨满教E.巴赫教5、属于上海特色曲艺的是()。

A.沪剧B.快板儿C.上海说唱D.浦东说书E.相声第二节江苏省基本概况一、判断题(正确的标注“A”,错误的标注“B”)1、江苏省人均国土面积在中国各省区中最少。

上海市常住少数民族人口分析

上海市常住少数民族人口分析

上海市常住少数民族人口分析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

在众多的常住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也是城市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海的常住少数民族人口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从民族类别来看,涵盖了我国众多的少数民族。

其中,壮族、回族、满族、维吾尔族等人数相对较多。

少数民族人口在上海的分布也具有一定的特点。

在一些区域,由于特定的经济、文化或社会因素,少数民族人口相对集中。

比如在某些商业繁华的区域,或者是具有特定产业优势的地区,少数民族人口会因为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而聚集。

少数民族人口流入上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上海作为我国的经济中心,拥有丰富的就业机会和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吸引着大量少数民族同胞前来寻求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其次,上海的教育资源优质,不少少数民族家庭为了子女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而选择在上海定居。

再者,上海的城市文化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能够接纳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和习俗,这也为少数民族人口的流入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这些常住少数民族人口为上海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经济领域,他们活跃在各行各业,为上海的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

许多少数民族同胞在商业、服务业等领域发挥着自己的专长,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文化方面,他们带来了各自民族独特的文化元素,丰富了上海的文化内涵。

比如在艺术、音乐、舞蹈等领域,少数民族的文化表现形式为上海的文化艺术增添了独特的色彩。

同时,上海也为少数民族人口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服务保障。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例如,在教育方面,为少数民族子女提供教育优惠政策,保障他们能够接受公平、优质的教育。

在就业方面,积极推动少数民族就业创业,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支持。

然而,在少数民族人口融入上海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语言交流可能存在一定障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工作和生活。

文化差异有时也会导致一些误解和不适应。

关于优化街镇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优化街镇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优化街镇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调研报告近年来,奉贤区金汇镇少数民族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委统战部的关心指导下,牢牢把握团结、民主两大主题,结合新一轮上海市民族团结进步社区的创建工作和上海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以切实保障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合法权益为着力点,注重强化民族工作领域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团结带领少数民族共同提高、共同进步,为金汇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一、基本情况金汇镇位于奉贤区中北部,西邻南桥新城,北与闵行区、浦东新区接壤,镇域面积71.7平方公里。

下辖18个行政村、9个居委会、2个居委筹备组,拥有常住人口13.4万人,其中户籍人口5.5万人,流动人口7.9万人。

全镇现有少数民族1742人,其中,户籍少数民族109户136人,常住少数民族1329人,动态少数民族277人,涉苗、回、满、壮、藏、仡佬、蒙古、土家等29个少数民族。

共有清真食品网点11个,从业人员32人。

二、主要做法(一)争取领导重视,进一步强化民族工作组织保障1、成立工作领导小组。

建立了以镇长任组长,党委副书记(党群)任常务副组长,党委委员(组织)、副镇长(社事社保)任副组长,党群办、信访办、稳定办、社事社保科、规划科、大联动、教委、各村(居)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党委委员(组织)任主任,通过理清工作架构,确保责任落实到人。

2、建立网格化工作体系。

明确各村(居)委党(总)支部书记为民族工作第一责任人,即网格长。

各村(居)组纪宣委员担任民族工作联络员,各村民小组长和楼道组长为网格员,全镇共有村(居)级大网格39个,组(楼道)级小网格550个。

在村(居)、企业、学校、经济园区等单位建立了45个少数民族工作联络站。

选择有条件的单位创建“民族之家”,组建了一支56人的少数民族工作志愿者服务队伍和清真食品义务监督员队伍。

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

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

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富于创造性的民族,是一个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对东方文化曾发挥过重大作用,对全人类的文明有过巨大贡献的民族。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团结的、统一的社会主义大家庭。

有五十六个民族,汉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也是世界人口最多的民族。

汉族除外,全国还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共同生活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

我国少数民族虽然人口少,约1.1亿,但分布地区很广,居住的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百分之六十。

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西藏、广西、宁夏和黑龙江、吉林、辽宁、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贵州、广东、湖南、河北、湖北、福建、台湾等省区。

我国边境线约有2.1万公里在少数民族地区,涉及到123个边境县,有约30个少数民族与境外的相同民族毗邻而居,这些民族是,朝鲜、赫哲、鄂温克、蒙古、回、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柯尔克孜、塔吉克、塔塔尔、俄罗斯、藏、门巴、珞巴、仡佬、水、壮、傣、布依、苗、瑶、彝、哈尼、拉祜、傈僳、景颇、阿昌、怒、独龙、佤、德昂、布朗、京族等。

许多在国界线两侧的同一民族往来密切,进出频繁,包括探亲访友、通婚、互市、朝庙拜佛、节日聚会,甚至过境耕种放牧。

近年来,我国在改革开放中,少数民族地区与邻国的边境贸易迅速发展起来。

我国人口最多的汉族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

少数民族虽然相对人口较少,但是居住地区广阔,主要聚居在内蒙古、新疆、西藏、广西、宁夏5个自治区和一些省的部分地区。

以内蒙古为主要聚居地的少数民族是蒙古族,新疆是维吾尔族等,西藏是藏族,广西是壮族,宁夏是回族。

云南、贵州、青海、甘肃、吉林、四川等省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面积较大。

其中,云南省的少数民族数量最多。

以云南省为主要聚居地的少数民族,如白、哈尼、傣等族就达15个;如果加上不是主要聚居,但又世代居住在这里的民族,如藏、壮等族,数量达到20几个。

黑龙江、辽宁、广东、湖南、湖北、浙江、福建、海南、台湾等省少数民族聚居地的面积相对较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0年以来,随着上海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来上海工作、学习、定居的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快速增长,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少数民族的总量与分布
1、少数民族人口快速增长,占总人口比重提高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以下简称“六普”)资料显示,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以下简称“六普”)资料显示,全市少数民族人口总数为27.56万人(不包括其他未识别的民族和外国人入籍中国的人口),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以下简称“五普”)的10.36万人增加了17.2万人,增长165.9%(见表1),大大高于全市人口增长速度,各个民族的人口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从人口比重来看,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比重为1.2%,与“五普”的0.6%相比明显提高。

目前,上海少数民族个数达到55个,覆盖了国内所有少数民族。

2、少数民族人口的分布及特点
(1)回族人口最多
在上海的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数在2万人以上的有回族(占全市少数民族人口的28.3%)、土家族(12.2%)、苗族(11.4%)、满族(9.1%)和朝鲜族(8.1%)。

人口数在20000人以下5000人以上的民族有壮族、蒙古族、侗族、彝族、布依族和维吾尔族。

其他民族人口都在5000人以下,有的民族甚至仅几个人(表2)。

(2)少数民族人口从中心区向郊区扩散
从区域分布来看,除黄浦区、卢湾区和静安区少数民族人口有所下降外,其他区县均有不同程度增加。

与中心城区相比,郊区的少数民族人口增长更加明显。

与2000年相比,少数民族人口增量超过1万人的区有浦东新区、闵行区、嘉定区、松江区和青浦区,其中增量最大的是浦东新区,增加了4.3万人,目前浦东新区是全市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地区,比重占全市少数民族人口的21.2%。

增幅最大的区是松江区,增长了16倍以上。

不包括浦东新区在内的郊区少数民族人口比重为49.7%,比2000年提高23.4个百分点,少数民族人口向郊区扩散的趋势十分明显(见图1)。

图1 上海少数民族人口分布
二、少数民族人口构成概况
1、性别比相对均衡
2010年,全市少数民族人口男女性别比为100.58,比全市人口性别比低5.61,比“五普”时少数民族人口性别比高4.34。

2、少数民族年龄结构相对年轻
少数民族人口年龄结构呈现“两降一升”的趋势,即0~14岁和65岁以上人口比重比“五普”时分别下降2.7个和4.1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则上升了6.8个百分点。

少数民族人口老少比为29.9%,与全市总人口的老少比117.6%相比,少数民族人口在年龄结构上比较年轻,其老龄化程度远低于全市总人口的老龄化程度(见表3)。

表3 上海少数民族人口和全市人口年龄构成比较单位:%
3、少数民族中外来人口比重较大
少数民族人口中外来人口所占比重为64.4%,高于全市39%的总体水平(见图2)。

这表明,上海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正在吸引全国各族人民来工作、学习和定居。

图2 上海少数民族人口户籍分布
4、少数民族人口文化程度较高与2000年相比,上海少数民族人口受教育状况也有长足的进步。

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所占比重来看,2010年全市少数民族大学专科、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占少数民族人口比重分别是3.5%、18%和9.8%,比2000年提高了2.2个、7.1个和1.1个百分点。

图3 少数民族人口和全市人口受教育程度构成比较全市少数民族人口受教育程度较高,特别是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所占比重明显高于全市。

在少数民族人口中,大专以上学历人口比重(31.3%)比全市水平高出8.5个百分点,其中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学历人口所占比重(18%和3.5%)分别比全市水平高出7.1个和1.6个百分点(见图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