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养鱼是在流动的水体中进行鱼类高密度精养的生产方式

合集下载

流水养鱼池的建造

流水养鱼池的建造

流水养鱼池的建造一、水源状况和建池地点选择(一)水源状况流水养鱼对水源的要求包括水温、水量、水质及水源周围的环境条件。

1.水量水量是流水高密度养鱼的首要条件,在建池前要对水量进行周年调查,特别是3-11月份的水量情况。

选择水量变动小,水位稳定的水源。

有短暂停水、断水现象的水源是不能用作流水养鱼水源的,否则将会给生产带来重大损失。

水量以满足流水池用水最高峰为前提来决定流水养鱼场规模的大小,可按下式计算:式中Q 总水流量(立方米/时);S 流水池面积(平方米);K 池水交换量(次/时);H 鱼池平均水深(米)。

例:有一流量为2立方米/秒的水源,3-11月份最枯流量为1立方米/秒,计划建流水池水深1.5米,要求鱼类生长旺期每小时水体交换5次,按此水量可修多少流水池?已知1小时总水量Q=1立方米/秒×3600秒=3600立方米,平均水深H=1.5米,1小时交换次数K=5。

根据公式:故可建造流水养鱼池480平方米。

这是按最枯水量和满足流水池用水最高峰为前提来计算的,因此可以保证任何时候流水池对水量的需要。

2.水温各种鱼类有不同的适温范围,流水养鱼的品种主要是给食性鱼类,有鲤、草、鳗、虹鳟、非鲫、鲇等鱼类。

这些鱼类适合人工投饵,经济价值高、生长速度快、适应流水的环境。

由于水体交换频繁,水质清新,饵料生物少,滤食性的鲢、鳙鱼除在半流水或微流水式养鱼中可以作为搭配品种外,其它形式流水养鱼不宜作养殖品种。

流水养殖对象的确定,应注意适宜生长水温期的长短。

对生长适温期长的地区,如每年4月中旬至5月上旬与10月下旬的平均水温为15℃以上,6-9月水温在20-30℃,这样的地方适宜于修建流水养殖场养殖温水性鱼类;对于生长适温期较短的地区,也可兴建流水养鱼场,但应采取增大放养鱼种规格来缩短育成商品鱼规格的时间。

对于常年水温在20℃以下水域,应选择冷水性鱼类进行养殖。

如四川雅安市白塔流水养殖场,1988-1990年养殖期内(4-10月)平均水温为18.6℃、19.6℃和20.2℃,最高水温27.3℃3年中只出现过1天,鲤鱼适宜生长温度25℃,3年中每年只有5-6天,最低水温为7℃。

怎样流水养鱼流水养鱼技术要点

怎样流水养鱼流水养鱼技术要点

怎样流水养鱼流水养鱼技术要点流水养鱼是一种利用水流方式改良的鱼类养殖方法,流水养鱼能够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和水质条件,提高鱼类存活率和养殖效果。

下面将介绍流水养鱼的技术要点。

1.水体环境管理流水养鱼的核心在于优化水质环境,保持水中的氧气含量和稳定的温度。

首先要保证流水水源清洁,避免有害微生物和化学污染物的侵入。

其次,要通过水体疏浚、提高水流速度等措施,保持水流畅顺,防止死水区的形成。

2.养殖池设计流水养鱼的鱼池设计要考虑水流动力学,并结合具体养殖鱼种的生理特性和养殖需求。

池塘的形状可选择形状为长方形或椭圆形,这样能够最大程度地利用水流,增加水的接触面积。

同时,可以在鱼池底部设置水底泥土,增加活性细菌数量,提高水质。

3.鱼种选择在流水养鱼中,要选择适合养殖的鱼种。

一般来说,适合流水养鱼的鱼种有鲈、鳜、草鱼、鲫鱼等。

这些鱼种生长速度适中、饵料适应性较强、耐污性强等,非常适合流水养殖。

4.饵料投喂流水养鱼的饵料投喂要科学合理,要根据养殖鱼种的需要和水体的环境状况,选择合适的饵料种类和投喂量。

通常可以采用浮性饵料或沙粒饵料,可以减少水质污染和饵料的损耗。

5.疾病预防与治疗在流水养鱼中,疾病预防是非常重要的。

要定期检查鱼体,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治疗,防止疾病传播。

常见的疾病有鱼白喉病、鱼红斑病等,可以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药物防治。

6.养殖水域周边环境治理流水养鱼还需要对养殖水域周边环境进行治理,避免水体污染。

在养殖水体上游处设置滤池或打磨板,能够过滤掉水中的污染物,保证入池水质的净化。

7.定期清理养殖池定期清理养殖池是流水养鱼的关键步骤,要清除鱼粪、残饵、死鱼等有机物,保持水质的清洁。

同时,还要进行鱼池底泥的清理,清除底泥中的杂质,保持水质的稳定。

8.合理管理养殖数量流水养鱼要根据养殖池的大小和水体流速进行合理的鱼类数量管理,避免过度密养导致水质变差和疾病传播。

最新水产动物增养殖学(鱼类养殖部分)复习参考

最新水产动物增养殖学(鱼类养殖部分)复习参考

《水产动物增养殖学》复习参考(鱼类养殖部分)一.名词解释1•水产动物栖息于水中生长、发育、繁殖的动物。

2•水产经济动物在鱼、虾、蟹、贝等种类中,可被人们开发利用的水产动物。

3•水产动物增养殖学整合了鱼类、虾蟹类、贝类和其他种类增养殖的理论和技术,是研究增养殖对象生物学原理与增养殖技术的一门应用性科学。

4.繁殖保护就是通过休渔、定额捕捞等措施对渔业资源的保护。

5•放流就是把鱼类等种苗培养到一定大小,使它可以进行独立生活,具有抵抗敌害的能力,然后放到自然水域中任其索饵、生长、发育。

6. 移植指把某一地区特有的生物种类引到其它地区,使其在新地区的环境条件中能继续生活、生长和繁洐后代(目的在于改善和充分利用某一特定天然水域的生产潜力,形成新的渔业对象)。

7. 驯化被移植的种类在新的环境中经过一定时期的生存适应,发展了某些适应性状,使它们适应于新的环境中生活和繁洐后代,形成相当规模的种群。

8. 鱼类增养殖学是研究海、淡水经济鱼类生物学特点及其与养殖水域生态环境关系的科学(由池塘养鱼学、内陆水域鱼类增养殖学和海水鱼类增养殖学三课合成)9. 水产业及其分类水产业又称渔业,是从海水和淡水水域中取得各种有经济价值的水生动、植物(鱼、虾、蟹、贝、藻等)以供人类利用的事业。

按生产水域,水产业可分为淡水渔业、海洋渔业。

按生产对象和生产方式,则可分为捕捞业、养殖业、增殖业、加工业、休闲渔业。

10. 养殖在较小的水体内将鱼等品种养到商品规格以供上市的生产过程。

11. 养殖的分类按基础设施,可分为池塘、河道、湖泊、水库、稻田、工业化、海水网箱、港湾养鱼等;按养殖对象,可分为鱼类养殖、虾蟹养殖、贝类养殖、藻类栽培及龟鄨蛙类养殖等;按水域盐度,可分为海/咸水(16%。

以上)、咸淡水(0.5 -16%。

)、淡水(0.5%。

以下)养殖;按养殖适温,可分为冷水(20 C以下)养殖和温水(20 C以上)养殖;按措施强度,可分为精养、半精/粗养和粗养;按生产方式,可分为单养、混养和套养。

皖南山区流水养鱼技术

皖南山区流水养鱼技术
现 代农 业科技
2 1 年 第 7期 01
动物 科 学
皖 南 山 区流水 养 鱼 技术
唐 玲玲
( 安徽 省休 宁 县 东临 溪 镇 为 民 服 务 中心 , 徽 休 宁 25 1 ) 安 4 4 1
摘要 皖 南山 区流水 养鱼 一般 比 常规养 鱼增 产 4 %左右 。 绍 了该 地 区的 流水 养鱼技 术 , 0 介 包括 养殖环 境 、 殖类 型 、 养 流水 池 址选择 、 池 形 与面积 、 鱼种 放 养、 养管理 等 内容 , 饲 以期促 进 该新 兴养 殖技 术的 推广 。 关键 词 流 水 ; 鱼技 术 ; 养 皖南 山 区 中图 分类 号 ¥6 . 9 48 文 献 标 识 码 B 文 章 编 号 10 — 7 9 2 1 )7 0 3 一 1 0 7 5 3 ( 0 10 — 3 9 O
2 0h 。 宁 县 山 区 多 年 流 水 养 鱼 技 术 的 发 展 , 大 了 渔 业 0 m2休 扩
家 庭 式 养 鱼 多用 此 法 。 些年 来 非 鲫 、 、 鱼 、 近 鲤 草 团头 鲂 、 鳗 鲡 、 等相 继 成 为 该形 式 的养 殖对 象 。 养 食 用鱼 外 , 饲 鲈 除 还 养鱼苗 、 种 。 鱼 由于在 一 定 条 件 下 流量 和 产 量 呈正 相 关 . 建 池 时要 充 分利 用地 势 差 , 鱼池 获得 较 大 的流量 , 时又 使 使 同
水 流进 出鱼 池 不 需 另加 动 力 , 是 常 温 流 水 养鱼 是 否 具 有 这
生产 价值 的关 键 。
3 流水 池 址选择
养 殖 规 模 , 成 地 方 特 色 生 态 产 业 。 休 宁 县 渔 业 总 产 值 形 使 翻番 , 增加 了山 区农 民 收 入 , 高 了 人 民 的 食品 质 量 。 提 通过 禁 渔护 渔 、 工增殖 放 流等 措施 , 人 有效 地恢 复 和保 护 小 流域 鱼 类资 源 , 维持 水 域 生 态环 境 平衡 稳 定 , 持 生物 多样 性 , 保 提升 了县 域旅 游 竞 争 力 , 打 造 “ 闲养 生 之都 ” 出 了 重 为 休 做

第5章 内陆水域的集约养殖(4流水养鱼)

第5章 内陆水域的集约养殖(4流水养鱼)
利用高于气温的自然水源 开放式 (温泉、深井)或工业温 (按对水温 排水,作主要水源,通过 能否控制) 温流水 控制水温保持池水温度, 使鱼类一年四季可生长
常温
按 水 流 动 方 式
循环过滤流水养鱼 封闭式 /工厂化养鱼
常温水过滤循环
温水过滤循环
二、流水养殖的类型
农家流水养鱼 自流水式养殖 流水养殖 温流水式养殖 灌渠水养鱼 潮汐流水养鱼
Q1 Q2 G C t
式中: • Q1——鱼池水面散热量 • Q2 ——鱼池水面蒸发水汽潜热量 • C ——水的比热=1 • Δt ——温排水与池水的温差
温排水流量和水温与池水温度的关系
鱼池水面散热量Q1的计算 Q1 =(4.9 + 3.5V)(t1- t2)F • V——水面空气流动速度(查表) • t1——鱼池要求水温 • t2——空气水温 • F——鱼池水面总面积
• 涨潮时河水水位比进水池高,进水闸门自 动打开,河水流入进水池,与此同时,排 水闸门自动关闭;退潮时河水水位低于排 水池,进水闸门自动关闭,排水闸门自动 打开,池水排出 • 在进水池和排水池间设控制闸门,形成进 水池与排水池之间的水位落差,使潮水从 进水池通过控制闸门向排水池缓缓流动, 达到全天自流化养鱼目的
发展趋势
作为一种先进的养鱼技术,必须注重经济效 益,以便能普遍应用 – 目前流水养鱼成本偏高者,主要是多次提 水、控温、水质净化能耗大 – 而盈利者多利用自然流水、温流水或只进 行一次提水,饲养产值较高的优质鱼等
– 在具备有落差的自然流水或温流水条件的 地区适宜于发展流水养鱼
二、流水养殖的类型
自流水式养殖__潮汐流水养鱼
• 潮汐流水池中(进水池和排水池),可安 装增氧机,以供不时之需 • 潮汐流水养鱼在溶氧充足和饲料充裕条件 下,适宜主养草鱼;养殖鲤和罗非鱼等也 很合适

鱼类增养殖学复习神题1

鱼类增养殖学复习神题1

鱼类增养殖复习题一、解释题(共5题,3分一题)能流渠道(食物链):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从一个生物体传到另一个生物体的方式。

池塘物质循环:池塘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运动,首先通过绿色植物吸收各种营养元素,合成植物有机体,进入食物链,转到其他食植物的动物体,最后被分解为各种营养元素回到环境,这些被释放到环境中的物质,再被绿色植物吸收进入食物链;这种物质传递的过程,称为物质循环。

肥水下塘:清塘后,在鱼苗下池前一周左右注水50~60厘米,并立即向池中施放有机肥料以繁殖适量的天然饵料,鱼苗下池后便可吃到足够的适口食物绝对怀卵量:亲鱼卵巢中的怀卵数,称为绝对怀卵量。

成熟系数:性腺重占鱼体重的百分比卵细胞的大生长期:卵细胞中卵黄大量累积,卵母细胞的细胞质大量蓄积,卵黄充满细胞质的时期卵细胞的生理成熟与生长成熟:初级卵母细胞经大生长期结束后其体积不再增大,卵核发生成熟变化。

起主要特征为细胞核极化,核膜溶解,处于这种状态的Ⅳ期末的卵母细胞,称为生长成熟。

即亲鱼性腺已发育到第Ⅳ期能够进行催产。

而发育到生长成熟的卵细胞,在内源或外源促性腺激素的刺激下,进行二次成熟分裂,即减速分裂和均等分裂。

在次过程中,初级卵母细胞进行第一次成熟分裂放出第一极体,紧接着成熟卵母细胞又开始进行第二次成熟分裂分裂,并停留在分裂中期,等待受精,称为生理成熟。

性周期:鱼类的性腺成熟随季节的变化而呈规律性周期变化的现象。

相对怀卵量:绝对怀卵数比上体重。

亲鱼游塘:亲鱼达到性成熟后,为了寻找鱼巢,在养殖水体中,成群地沿池塘边缘游动的现象叫做“亲鱼游塘”鱼类发情:成熟亲鱼在催情剂的作用下,经过一定时间出现雌雄鱼相互追逐的兴奋现象。

理论耗氧值:在溶氧充分供应时有机物的耗氧值。

出苗率:下塘鱼苗数占受精卵数的百分比,是判断孵化的指标。

受精率:受精卵数占总卵数的百分比,是判断催产效果的指标。

氧债:是好气性微生物、有机物的中间产物和五级还原物在缺氧条件下,其理论耗氧值受到抑制的那部分耗氧量。

adves-流水养鱼技术

adves-流水养鱼技术

致富经网向您介绍流水养鱼技术:流水养鱼不同于静水养鱼,是指有水流流动的地方养鱼的技术,主要指水库、湖泊、河流等地,流水养鱼有其不同于其它的特点。

流水养鱼running water fish culture 在有水流交换的鱼池内进行鱼类高密度精养的方式。

一般以水库、湖泊、河道、山溪、泉水等作水源,借助水位差、引流或截流设施及水泵等,使水不断地流经鱼池,或将排出水净化后再注入鱼池。

由于水流起着输入溶解氧和排除鱼类排泄物的作用,池水能保持良好水质,为鱼类高密度精养创造了条件。

流水养鱼的主要工艺在于控制养鱼环境,使之有利于鱼类的生长发育,最大限度地发挥鱼类的生长潜力。

目前已从常温流水的初级形式,逐步发展到运用电脑对池水的流量、溶解氧、水温、pH、各种无机物和有机物含量及光照、投饵量等进行自动监测控制,成为现代化高效率的养鱼方式。

流水养鱼按水的流动方式,可分为开放式和封闭循环式两种基本类型。

开放式水源流经鱼池后,不再回收,故耗水量较大,一般多用于水源充沛的地区。

按对水温的控制与否,又分为常温流水和温流水两种类型。

开放式常温流水养鱼流水养鱼的初级形式。

具有投资小、建池简易、管理方便等优点。

全部采用自然水源,水温不加调节。

由于排出的水不重复使用,一直注入新水,因此水质条件较好。

中国过去的山区家庭式养鱼或寺庙、公园蓄养观赏鱼多用此法。

20世纪70年代以来非鲫、鲤、草鱼、团头鲂、鳗鲡、鲈等相继成为该形式的养殖对象。

除养食用鱼外,还饲养鱼苗、鱼种。

由于在一定条件下流量和产量呈正相关,建池时要充分利用地势差,使鱼池获得较大的流量,同时又使水流进出鱼池不需另加动力,这是常温流水养鱼是否能具有生产价值的关键。

开放式温流水养鱼特点是能调节水温。

利用温度高于气温的自然水源或工矿企业的温排水,作为主要的或调节用的水源,与天然常温水同时注入鱼池,通过控制两者的流量来保持池水的适温。

开放式温流水养鱼不仅可提高养殖密度,还可加速鱼类的生长和发育。

高密度水产养殖技术

高密度水产养殖技术
半精养和精养的鱼类都是吃食性鱼类,如草鱼、鲤鱼、鲇鱼等,产量比粗养更要高得多。在粗养的情况下, 其产量一般在2.5-7.5公斤/平方米之间,折合亩产约1665-4995公斤;半精养的产量稍高,平均产量约10公斤/ 平方米,折合亩产在6700公斤上下。精养时,商品鱼产量可高于一般池塘产量的几十倍乃至百倍以上,累计亩产 可达3-15高密度的强化养殖,它具有周期短、生长快、产量高、效益高、商品率 高等优点。流水养鱼一般比常规养鱼增产40%左右,是全国推广的一项新兴养殖技术。流水养鱼发展前途大,一 是因为我国有众多的水库、河流、山溪等水资源,只要创造条件都可进行流水养鱼;二是流水养鱼鱼池流出的水, 仍可用于灌溉农田,做到一水多用,不浪费水资源。
(三)鱼种放养。流水养鱼,有利于促进水体交换、增加水中溶氧、增强鱼类的新陈代谢和消化吸收的功能。
谢谢观看
(二)池形与面积。流水养鱼池最好圆形、椭圆形或扇子形。方形池养殖效益欠佳,因池中流水难以到达死角 部分。池壁用砖或石块砌成。用水泥抹光表面,池底用混凝土整平,池埂结实。进水口和出水口处都砌成一个斜 坡,引导水流冲向底层,翻动整个池水,保证池底水流交换和顺利排污。鱼池面积有自流化水源的以40—100平 方米为宜,需动力提水作水源的以20—40平方米为宜。鱼池进、排水口要安装好拦鱼设施,目视鱼种规格大小而 定,排水口和排污口应分开设计。
(二)水域条件:养鱼水域要求荡(河)底平坦,底泥软硬适中,荡口(水口)宜少不宜多,宜狭不宜宽,这样既 可减少用于围栏成本的支出,拦鱼效果也较好。湖荡养鱼面积一般应在500亩以下;河道养鱼面积一般应在50亩 以下。这样的水体水质容易稳定,起捕也较方便,氧的补给充分、均匀。如水域面积过小,水质不易自净稳定; 过大则投饵分散、捕捞困难,河道的中段部位水中也容易缺氧,产量相对较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水养鱼是在流动的水体中进行鱼类高密度精养的生产方式。

流动的水能不断输入溶解氧和带出鱼类排泄物,使鱼类能在良好的水质条件下生长。

因此,可大幅度提高鱼类的放养密度,获得高产。

早在公元478-482年,中国杭州便建造了玉泉池,利用涌泉水常年蓄养青鱼、草鱼以供观赏。

明代年间,在浙江、江西、安徽三省交界的莲花山区域,已有农家利用小型流水养鱼。

20世纪70年代以来,流水养鱼在全国以更快的速度和规模发展。

如广州市三元里利用灌渠水饲养草鱼、鲤和非鲫;四川省眉山县进行渠道金属网栏流水养鲤;乌鲁木齐市利用电厂余热水进行温流水饲养非鲫、鲤等。

20世纪60年代初,一些工业发达国家,依靠现代化工业技术和材料,在敞开式流水养鱼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封闭循环式的流水养鱼新工艺。

鱼池排出的水经过滤、净化后再注入鱼池,循环使用,可解决水域受工业废水污染和水源紧缺地区与发展养鱼用水之间的矛盾。

敞开流水式是流水养鱼类型的一种形式,鱼池流出的水不再回收利用。

以水库、灌渠、河道、涌泉以及地热水、工厂余热水等为水源,依地形建筑鱼池,一般不用动力抽水。

敞开流水式又可分为常温流水养鱼和温流水养鱼。

常温流水养鱼,最简单的形式是在山区、丘陵区利用自然水源进行的农家流水养鱼。

鱼池浅而小,面积3-30平方米,形状视地形而定,土堤或用卵石砌成,高1-1.4米。

池底大都铺沙,池上用物覆盖2/3,以防敌害及遮荫。

用竹或木槽作进、出水管,设在鱼池两端。

流速要求均匀,无死角,流量随季节而异。

饲养种类主要有草鱼、鲤、团头鲂或配养青鱼、鳊、鲮等。

这种养鱼方式占地少,设备简单,成本低,便于农户个体经营。

集约化程度较高的流水养鱼池多采用混凝土结构,并在给水过程中采用跌水增氧、喷洒增氧或采用射流增氧泵。

鱼的产量与水的交换频率呈正比。

如在4立方米的池中饲养非鲫和草鱼,每增加池水交换频率一次,鱼产量相应增加7-9千克/(月·米3)。

池的形状为长方形或圆形,水流无死角,排污性能好。

长方形池的长宽比为3-4:1,面积30-150平方米,池高1.1 ~1.8米,底部坡降3~5%。

进水闸门设在池的高端,闸门与流水池间可设一开有上、中、下层三排孔的“疏流板”,水通过此板流入鱼池,可保持各水层的流速均匀。

在池的末端,设一出水闸门,使集中在底部的污物随水排出。

圆形池底部锅形,池边向中央的坡降为10%,底部周边设多个定向喷嘴,促使池水旋转,使污物集中于池底中心排出。

三、鱼港的建造1、堤坝鱼港的堤坝可分为内堤和外堤。

外堤的作用是保持水位,防止风浪冲击,阻挡潮汐和洪水,避免鱼类外逃。

内堤的作用主要是分隔鱼池。

同时堤坝面还可作为交通道路。

外堤一般底宽18~28 m,顶宽3~4 m。

堤的高度高出历年最高水位1 m以上。

在风浪大、底质含泥多的地区,堤的坡度要小一些。

同一堤坝,外侧面临风浪,受风浪冲击较严重,其坡度应小于背风浪的内侧,坡比一般为1∶2~3。

迎风浪的外堤和闸门内面用水泥和石块砌成护坡,在土质太软或有流沙的水道之处,还应在地基打木桩或水泥桩,以免堤坝坍塌。

内堤坡度可略大于外堤,高度比港内水面高0.5~0.7 m,堤顶宽度1~2 m,坡度1∶1~2。

2、水沟鱼港内有纵横连通的水沟以保证港内水流畅通,便于排灌水,又可供鱼类栖息生长、避暑和防寒,水沟的面积一般占整个鱼港的20%左右。

常见的水沟主要有如下几种。

(1)中心沟又称进水沟或纳潮沟。

面对大问和小闸,纵贯整个鱼港,是主要进水渠道。

一般上口宽6~8 m,底宽3~4 m,深1 m左右。

(2)边缘沟又称环沟,围绕鱼港堤坝内侧,与中心沟相通。

在小间或排水闸口处较深,以便排出积水。

边缘沟一般是在建筑外堤挖土时将所挖土坑整理而成,所以其深度不定,随挖土多少而异。

一般上口宽5~6 m,底宽2~3 m,深1 m左右。

为了保护堤坝,避免堤土坍塌时淤积水沟,边缘沟需离开堤脚2 m以上。

(3)横沟和支沟由中心沟和边缘沟分出的小沟,其数目随当地实际情况而定。

鱼港面积大,当地劳动力价格低廉,可稍多,沟多水深有利于增产。

3、闸门常见的闸门主要有大闸、中间、小闸、取鱼闸等。

根据鱼港的实际情况,有时一种闸门起两种以上的作用。

(1)大闸又称纳鱼闸。

位于中心沟外侧,一般鱼港
有1~2个,用于进水纳苗。

闸门一般宽2~3 m,高1~2 m左右。

建造大闸处的大堤应略向港内弯曲,闸外要挖一条喇叭型外宽内窄的外沟,使海流急速流入港内,以便在纳苗时冲进鱼苗防止鱼苗外逃。

(2)中闸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在港内地势较高、能够引入淡水之处设立,用于纳苗以后引入河水,调节港内的盐度和水质。

(3)小闸又称为倒流闸,用于纳入有逆流习性的鱼苗和排水。

一般宽约1 m。

小闸外的水沟应曲折,使水流缓慢,并建有弯曲的小水潭,供鱼苗溯水时休息。

为了防止港内鱼类外逃,小闸间安装有八字箔。

(4)取鱼闸建在鱼港地势最低处,用于放出港内积水,收获鱼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