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黑木耳栽培
黑木耳适合在哪些地方栽培?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

黑木耳适合在哪些地方栽培?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黑木耳,又叫木耳、黑菜。
它食用滑嫩可口,味道鲜美,并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多种矿物质元素和人体必需氨基酸,由以铁含量最多,有“素中之肉”、“素食之王”、“含铁冠军”的美称。
是在我国栽培较早,且栽培范围广泛的食药兼用胶质真菌之一。
黑木耳适合栽培的地方,从地域上说,从北到南依次为,黑龙江、吉林、湖北、湖南、贵州、四川、广西、云南等地,这些地方均有天然黑木耳生长,也存在小有规模的黑木耳栽培基地。
这些地方之所以,有天然黑木耳生长,存在着有规模的栽培基地,就是因为它具备了满足黑木耳生长需要的最基本环境条件。
所谓的环境条件主要由温度、湿度、空间氧气含量和基质五方面组成。
【1】温度。
温度是黑木耳生长的首要条件,没有适宜的温度,菌丝体不能生长,也不能分化成子实体。
⑴菌丝体生长温度。
黑木耳的菌丝体在6~36℃的温度范围内,均可以生长。
最适宜温度是22~32℃之间。
低于22℃生长缓慢,但菌丝体生长强壮。
高于32℃生长过快,菌丝稀疏,活力弱。
温度超过36℃,菌丝体很快死亡。
⑵子实体生长温度。
黑木耳的子实体在温度15~27℃的条件下,就可由菌丝体分化而成。
最适宜温度是20~24℃。
在20~24℃的温度条件下,原基形成快,子实体分化后生长速度适中,菌片厚实,商品性最好。
【2】空间相对湿度。
空间相对湿度,在黑木耳的生长过程中,有些补充基质含水量和满足子实体生长需要的作用。
⑴菌丝体生长对空间相对湿度的要求。
黑木耳菌丝体生长阶段,空间相对湿度应保持在70%略高。
低于70%,会加快培养基中水分蒸发,影响菌丝体生长。
过高,会形成高湿环境,容易在菌丝体未成熟时,使之受到有害杂菌侵染,给种植带来损失和风险。
⑵子实体生长对空间相对湿度的要求。
黑木耳子实体生长阶段,空间相对湿度要保持在90~95%之间。
空间相对湿度低于80%,会造成黑木耳菌片失水,失去韧性干枯。
更低的相对湿度导致子实体的畸长和死亡。
黑木耳代料栽培关键技术

黑木耳代料栽培关键技术黑木耳是我国利用和栽培最早的食用菌,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及多糖、三萜、黄酮等活性成分,是药食同源的优质食品。
黑木耳现代规模化代料栽培技术在东北形成并推广至西北、华北、华东、华中和西南等地区,形成了“北耳南扩”的产业新格局。
黑龙江省是中国黑木耳主产区,也是黑木耳良种良法的输出地。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北方地区正值黑木耳春耳菌种、菌包生产,南方地区处于黑木耳出耳管理阶段,对黑木耳产业的影响极大。
现归纳总结黑木耳代料栽培关键技术,供行业同仁参考。
一、栽培季节黑木耳代料栽培的季节因各地环境条件而差异明显,北方产区黑木耳生产2季,春耳和秋耳。
春耳一般在11-12月份制作原种,待1-2月份原种长好后,后熟15-20天,2月中旬-3月初进行春耳菌袋生产,4月中旬长满袋,经过后熟,根据当地当年气候条件于4月末至5月初露地摆袋、开口催芽。
秋耳一般3-4月制作原种,6月中旬生产秋耳菌袋,8月初下地开口催芽。
在南方产区黑木耳生产1季,一般6-7月制种,8月上旬-9月下旬接种制袋,10月中旬-11月中旬排场,12月到翌年4月进行出耳。
如果采用设施立体栽培模式,生产时间提前约1-2个月。
二、栽培模式北方产区以“小孔短棒全光间歇弥雾栽培模式”为主,南方产区以“小孔长棒全光间歇弥雾栽培模式”为主。
三、品种和菌种选择(一)品种选择根据黑木耳品种特性结合当地环境条件,不同的栽培季节,采用适宜的栽培模式,选择国家或省级以上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认)定或登记(备案)的品种,或者应本地栽培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优质品种进行高效栽培。
(二)菌种选择选用菌丝洁白健壮、适龄、无污染的优质菌种,菌种生产必须按照颁布的食用菌菌种标准(GB19169-2003黑木耳菌种、NY/T528-2010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和NY/T1731-2009食用菌菌种良好作业规范)的规定执行。
菌种生产单位应取得《食用菌菌种生产经营许可证》。
黑木耳的栽培技术

黑木耳的栽培技术黑木耳是我国传统的食用菌之一,也是世界上最为著名的菌类之一,其美味营养价值在民间流传了几千年。
黑木耳的栽培技术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因为黑木耳是一种珍贵、高品质的食材,在我国饮食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黑木耳的栽培逐渐走向规模化和工业化。
本文将详细介绍黑木耳的栽培技术,以帮助想要种植黑木耳的人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其栽培技术。
一、黑木耳的生长环境要求黑木耳是一种喜好温暖、光照充足、湿度适宜、气温适中、水分充足的真菌。
在理想的生长环境中,黑木耳的生长速度快、产量高、质量好。
1.光照和温度:黑木耳对光照有明显的要求,生长在光照充足、喜温暖潮湿环境下。
在夏季生长时,黑木耳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冬季为20~25℃,在20~30℃的温度范围内均可生长。
2.湿度和水分:黑木耳是喜好高湿润的食用菌,尤其注重土壤中水分含量和空气湿度。
生长期间,宜保持70%以上的空气湿度和20%~30%的土壤水分含量,这样能够使其充分吸收营养,提高产量和质量。
3.土壤选择和pH值:黑木耳生长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土层深度达到15~20厘米。
其适应性强,但对pH值有要求,最适pH值为5.5~6.5。
二、黑木耳的栽培技术1.选种与病害防治黑木耳栽培技术的第一步是选购好种子。
优质黑木耳种子应该是新鲜、全实、大型,没有肉眼可见的虫害和病虫害。
在选种过程中,要仔细观察黑木耳的形态特征,如生长状况、色泽与根系等,以此判断其品质和健康状况。
在栽培过程中,黑木耳常见的病害有三角状黑斑病、白粉病、炭疽病、患黑条纹病等。
因此,在种植过程中要严格管理,避免发生病害,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以确保产量和质量。
2.种植方法黑木耳的种植方法有许多种,常见的有木棒菌种法、铁皮菌种法、包菌种法、生菌发菌法等。
其中,木棒菌种法是目前黑木耳栽培中应用较广的一种方法。
木棒菌种法主要是利用寄生作用,将培养好的黑木耳菌丝接种在木棒上,然后将木棒埋在泥土中,若干天后就能观察到黑木耳发芽生长。
高效栽培技术黑木耳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高效栽培技术黑木耳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高效栽培技术:黑木耳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黑木耳是一种营养丰富、口感独特的食用菌,也是我国传统的优质菌种之一。
为了满足人们对黑木耳的需求,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研发出了许多高效栽培技术。
本文将介绍一些黑木耳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以帮助种植者提高收益和生产效益。
一、嫁接栽培技术嫁接技术是目前黑木耳栽培中常用的一种技术。
这种技术通过将低产或者野生的黑木耳菌种与高产的栽培菌种进行嫁接,可以有效地提高黑木耳的产量和质量。
嫁接时要选用适宜的嫁接接种时间和接种条件,确保接种成功率。
此外,注意保持栽培环境的湿度和适宜温度,以促进黑木耳的快速生长和发育。
二、适宜的培养基配方培养基是黑木耳栽培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选择合适的培养基配方可以提供黑木耳所需的养分,并且对其生长和发育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通常,黑木耳的培养基以玉米粉、大豆粉、蔗糖等为基础,再经过一系列的配方调整和处理,可使其更加适合黑木耳的生长需求。
要注意保持培养基的湿度和适宜的PH值,确保培养基对黑木耳的营养供给和生长环境的适应能力。
三、精细管理技术在黑木耳的栽培过程中,精细管理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黑木耳对生长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因此需要进行精细管理。
首先要确保栽培环境的卫生,避免病虫害的滋生。
其次,要定期检查并调整温湿度、光照等环境条件,以保持黑木耳的优良生长状态。
还要注意及时除去病虫害和病死的黑木耳,以免对整个栽培环境造成污染。
四、科学的采收和贮藏黑木耳的采收和贮藏对保证其品质和市场竞争力非常重要。
一般情况下,黑木耳的生长期为30-40天左右,当其菌盖展开,颜色鲜艳,发丝状菌褶丰满时即可采摘。
采摘时要注意不要损伤黑木耳的菌盖,以免影响品质。
采摘后,黑木耳要放置在清洁、通风的地方,不要受到阳光直射,并且要适时进行干燥处理,以提高贮藏期限和保持黑木耳的口感和外观。
综上所述,黑木耳的高效栽培技术是种植者提高收益和生产效益的重要途径。
黑木耳规范化栽培管理技术

黑木耳规范化栽培管理技术黑木耳,又称木耳、光木耳,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用菌,也是我国传统的保健食品和出口商品。
今天主要介绍一下黑木耳生产过程中,下地排场前的接种养菌阶段和排场后的管理采收阶段。
一、下地排场前的接种养菌阶段黑木耳的接种养菌阶段包括培养基配制、装袋灭菌、冷却接种、养菌及后熟管理等,该阶段工作对技术、设备的要求和规格很高,存在一定的风险,且投入也很大,不建议种植户自己进行操作,可从正规的、信誉好的公司购买菌棒,降低投资风险。
1.培养基的配制黑木耳属于木腐菌,选用柞、杨、柳等阔叶木屑作为主料,选择麦麸、米糠、玉米粉等绿色食品的副产品作为辅料,选用石膏或碳酸钙来补充钙离子。
培养基的碳氮比的适宜范围为C:N=30~40:1。
生产中主要采用两种配方:(1)木屑79%,麦麸(或米糠)19%,石膏1%,生石灰1%;(2)木屑50%,玉米芯28%,麦麸(或米糠)20%,石膏1%,生石灰1%。
按照比例将干料按比例混匀后,用水调至含水量达55%~60%,生产中手捏培养基能成团,抛之破碎,且指缝间留有水印为适宜含水量。
2.装袋灭菌黑木耳的菌棒分为短棒和长棒两种规格,短棒要选用18cm×33cm专用袋,装料高18cm~20cm,料重1.3kg±0.1kg;长棒菌袋规格选用15cm×55cm折角专用袋,装料高42cm~45cm,料重2kg±0.2kg,采用常压灭菌16小时以上。
3.冷却接种灭菌结束后,要趁热出锅,待菌棒料温冷却至28℃左右进行接种。
接种要保证在无菌下操作,所有工具都要经过灭菌处理,减少污染,提高接种成功率。
短棒接种要保证在百级空气净化车间下操作,接种时拔出封口棒,接入黑木耳菌种,再用海绵块封口。
长棒接种在菌袋的一条直线上均匀打4个接种孔,将菌种塞进孔内,再进行套袋、木塞或者贴条方式封口,在菌丝满袋时,脱下外层袋。
4.养菌在养菌阶段,要确保菌棒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的条件下培养。
黑木耳园田化高产栽培技术(上)

黑木耳园田化高产栽培技术(上)黑木耳是我国名贵的土特产品和传统的出口产品,由于它生产成本低、见效快,很受农民的欢迎。
以袋料栽培为例,一般每袋成本为0.25~0.65元,可产干耳50克,以每公斤50元计算,每袋可得2元纯利,每亩可收入2.4万元,一年可种植两茬,即获利4.8万元。
一、黑木耳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1.温度木耳属中温型,发菌和出木耳温度约在20~25℃较为适宜。
2.湿度培养菌丝体时,环境湿度50%~60%即可,出耳时要求环境湿度达80%以上,培养料的湿度要偏大,以使后期出耳时水分充足,一般应达到65%左右,可凭手感粗略测定,用手攥紧培养料,当指缝间出现水珠而不滴下即可。
3.空气木耳属于好气型,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时需要有充足的氧气。
二氧化碳浓度大时不易发生菌丝。
4.光照发菌时需要暗光,出耳时需要散射光(能达到看书的程度),当菌丝发好要出耳时需要强光刺激,引导出耳。
5.pH值木耳菌丝生长适宜的pH值为6~6.5,一般拌料时应使pH值达到9.0左右,经过灭菌后pH值自然降到6~6.5。
二、培养料的选用选用不过夏不经雨淋的新稻草、阔叶树锯末(不能用松树锯末,最好是旧木材新锯的电锯锯未,而不用带锯锯末),玉米轴、棉子壳必须是没发霉的新料。
辅助原料有麦麸子、米糠、石高粉、生石灰等。
三、常用的几种配方1.杂木屑78%、米糠20%、蔗糖l%,石膏粉1%,料与水的比例为1:1.2~1.3。
2.阔叶杂木屑78%、麦麸子15%、豆粉2%、生石灰0.3%、石膏粉0.2%,有条件者可加20%~30%的棉子壳。
3.木屑56.5%、玉米轴(粉)30%、慷麸16%、豆饼粉2%、生石灰0.5%,石膏粉0.5%。
四、拌料与装袋拌料有四个要求,一要均匀,二要控制含水率,三要pH 值适当,四要杜绝污染。
拌料时先干拌、后湿拌,一定要拌匀,否则杀菌不彻底易感染杂菌。
料拌后要闷2~3小时,使水分均匀。
装袋前,再拌一拌,使pH值达到9.0左右即可装袋。
新疆黑木耳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新疆黑木耳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新疆黑木耳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食用菌,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糖、高纤维等营养价值。
由于其口感鲜美、富有弹性,深受人们的喜爱。
在新疆,黑木耳的种植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其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一、品种选择选择适合本地生态环境的种植品种非常重要。
新疆黑木耳的种植必须选择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品种,例如玉米木耳和苞谷木耳等。
这些品种适应新疆的干旱气候,能够耐受高温和干燥,同时还具有较高的产量和抗病能力。
二、种植基地准备黑木耳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对土质要求不高,在新疆可以选择海拔500米以上、丘陵地带的土地作为种植基地。
在种植前需要对土地进行耕作,将土壤翻松,增加通气性和保水性。
要注意清除杂草,确保种植基地的整洁和卫生。
三、播种与管理黑木耳的播种一般选择3月份左右进行,可以通过直播或埋条播种的方式进行。
播种时,要注意保持适宜的湿度,避免土壤过于干燥或积水。
播种密度约为每亩200-300kg,种植过程中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并进行适时的浇水和肥料施用。
还要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及时清除病叶和虫害,保持植株的健康生长。
四、适宜的环境条件黑木耳的生长适宜温度为15-30摄氏度,湿度适宜范围为70-85%。
为了维持稳定的沙土含水量和空气湿度,可以进行覆盖和遮荫措施,以减少水分蒸发和土壤干燥。
还要注意防风和防晒,避免极端天气对黑木耳的影响。
五、采收与贮藏黑木耳的采收要在幼果包裹壳未破裂时进行,一般要保持具有硬度、具有弹性和光泽的状态。
采收后要及时清除杂质,洗净并晾干,然后进行贮藏。
贮藏时要选择干燥通风的环境,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以防止黑木耳发霉和变质。
六、病虫害防治黑木耳的常见病害有黑斑病、褐斑病和白粉病等。
防治病虫害可采取合理施肥、合理排水以及使用化学农药等方法,同时还可以选择抗病品种进行种植。
为了避免病虫害的发生,还要保持种植基地的卫生和环境卫生。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提高黑木耳的产量和品质,实现高产栽培。
黑木耳种植技术是什么

黑木耳种植技术是什么黑木耳种植技术是什么黑木耳也称木耳、光木耳、云耳。
分类上属担子菌纲,银耳目,木耳科,木耳属。
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黑木耳种植技术,一起来看看。
黑木耳种植技术一、栽培时间与培养料配制1.栽培的时间代料栽培黑木耳,从接种到出菇只要45~55天,生产周期100~120天,比原生产时间缩短50%~60%,将原来1年长1 季改为春秋长两季:春季2~3月接种,9~10月子实体生长;秋季8 ~9月接种,10~11月子实体生长,但要避开高温;早春气温低,可加温调节。
黑木耳菌丝生长以22~30℃,子实体生长以20~25℃最适宜。
2.培养料的配方,因地制宜选用第一:木屑78%、麦皮20%、蔗糖1%、石膏粉1%、尿素0.4%、水1∶(1~1.3),每kg的原料加水100kg,材质疏松、吸水量大的木屑,可加水130kg,pH值自然。
第二:棉籽壳80%、麦皮18%、石膏粉2%、石灰0.3%,料与水比例1∶(1.2~1.3)。
第三:稻草66%、米糠32%、石膏粉1%、过磷酸钙1%,每100kg稻草用水130~160kg。
第四:玉米芯50%、棉籽壳28%、麦皮20%、蔗糖1%、石膏粉1%,料与水比例为1∶(1.2~1.3)。
培养料配制时,含水量掌握在60%以内,以手握成团,放开松散为宜;稻草、甘蔗渣为原料的含水量是以手握指缝有水纹,不下滴为度。
二、装袋灭菌与室内发菌1.装袋栽培袋用低压聚乙烯、聚丙烯塑料薄膜袋,规格为:袋口宽12cm、长50cm,每100kg原料需塑料袋1kg。
装袋要紧实,在袋面打4~6个接种穴,穴宽1.5cm、深2cm,穴口用胶布贴封。
装袋后放到常压灭菌锅内,以100℃保持10~12h 灭菌,冷却到22℃时接种,选用优良高产的菌种。
2.发菌接种后室内发菌4~5天,室温以25~28℃,不超过32℃为宜。
第6天后将袋子排放稀些,门窗用纱布遮住,防强光直射,注意通风,室内相对湿度以75%为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1原材料来 源更加宽泛 。 3.2.2 原料配 方更加多样。
3.3 栽培管理技术
3.3.1 木段栽培管 理技术更加细致规 范。
3.3.2 段木栽培减少,袋料栽培规模发展
目前段木栽培生产规模约3-4亿段、袋料 栽培规模约为45-50亿袋。 段木栽培和袋料栽培的分布。 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政策原因和技术 原因。
1.2 黑木耳产区分布
2.黑木耳产业发展趋势
2.1消费能力增加,多因素推动发展
消费能力的提高。 流通市场的规范。 经济效益的稳定。 产业政策的扶持。 栽培技术的成熟。
2.2产品销售困难,产业发展面临压力
市场消费能力和产能之间的矛盾凸显; 随着总产量的增加,黑木耳市场销售压 力增大,部分地区产品由于质量问题价 格大幅下跌,产品滞销; 主产区黑木耳销售出现两极分化。
2.3栽培技术创新,质量效益型发展
产业要求由规模效益型转为质量效益型 发展; 黑木耳栽培技术与产品质量密切相关; 重视黑木耳先进栽培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应用,提高产品质量控制能力,促进黑 木耳产品的消费和市场开发。
3. 黑木耳栽培技术的发展
3.1 菌种的生产应用
3.2 栽培原料
3.3.3 栽培模式方法趋于多样化
由木段栽培转入代用料塑料袋栽培和由 遮阴栽培到全光地摆栽培是黑木耳栽培 模式的根本性的变化,解决了原料来源 和生产场地的限制,促进了生产模式的 创新。
摆放地点的多样化
摆放方式的多样化
出耳季节的多样化
春季、秋季和 反季节出耳等 多种方式 。
操作方法的多样化
操作方法的多样化
操作方法的多样化
栽培生产设施的多样化
3.3.4 管理技术方法趋于统一
对黑木耳 生长特性 的了解更 加深入; 对生产环 境的控制 更加具有 针对性.
4.栽培技术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4.1 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利益驱动,投入品影响产品质量安全。 4.2 原材料短缺问题 原料紧张,影响生产和生态环境。 4.3 工厂化控制技术问题 栽培控制技术滞后,影响产业效益。
我国黑木耳栽培发展现状
张介驰
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年12月
1. 黑木耳栽培规模和产区分布
1.1 黑木耳栽培规模
200 150 100 50 0 三维柱形图 1
1949 1956 1980 1986 1999 2002 2005 2006 2007 2008
数据引自李桂珠(2007)和中国食用 菌协会
谢 谢!
பைடு நூலகம்
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