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战略视角下玉溪市地缘经济发展研究

合集下载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对云南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对云南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对云南经济发展的影响作者:李锋来源:《财经界·学术版》2015年第14期摘要: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和经济新常态下,通过国际泛亚铁路和国内“一江两翼三洋”的建设,使得云南成为“一带一路”的战略新高地,北上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下连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将对云南经济腾飞和跨越式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一带一路” 泛亚铁路“一江两翼三洋” 云南经济发展影响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经国务院授权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出沿线国家在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基础上,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

一、“一带一路”战略内涵“一带一路”(One Belt And One Road)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作为中国首倡、高层推动的国家战略,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屹立于世界的领导地位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一带一路”战略的倡议2013年9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时首次在国际公开场合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

同年10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参加APEC会议期间又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

2013年11月15日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也明确提出要“加快沿边开放步伐,允许沿边重点口岸、边境城市、经济合作区在人员往来、加工物流、旅游等方面实行特殊方式和政策。

建立开放性金融机构,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是国际合作的新平台。

从地缘政治看云南在“一带一路”中的机遇和作用

从地缘政治看云南在“一带一路”中的机遇和作用

从地缘政治看云南在“一带一路”中的机遇和作用作者:资康莉来源:《丝路视野》2017年第09期【摘要】2014年11月8日在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对话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互联互通相融相近、相辅相成,如果将“一带一路”比喻为亚洲腾飞的两只翅膀,那么互联互通就是两只翅膀的血脉经络。

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其中提出了:“发挥云南区位优势,推进与周边国家的国际运输通道建设,打造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建设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

”本文将借助地缘政治及其理论对云南在“一带一路”中的机遇和作用作一定的探究,旨在引发更多的思考,以便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云南的现有条件及其潜力,使云南在稳步推进“一带一路”的建设和发展中发挥更大或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地缘政治;一带一路;云南一、引言当今世界,因为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等因素,竞争已不再仅只是资源竞争,还有技术竞争等方面的综合国力和实力的竞争。

然而,资源特别丰富的地区并不一定产生强国,而地理位置险要的国家也难以逃过“高、精、尖”武器的法眼。

尽管如此,地理因素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及其建设和发展,其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1)从人的层面来看,地理因素会影响民族的性格和文化;(2)从国家层面来看,地理因素会影响到国家的综合国力,例如,由海权向陆权转换时期导致的权力转移;(3)从国际层面来看,地理因素一旦和当时国际格局的影响结合在一起,就会对国家的外交格局(外交的取向、难度)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地缘政治与“一带一路”战略地缘政治是政治地理学说中的一种理论,始发于瑞典地理学家克节伦,意指国家所处的地理环境与国际政治的关系。

它主要是根据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式,分析和预测世界与地区范围的战略形势和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且把地理因素视为影响甚至决定国家政治行为的一个基本因素。

最新-一带一路战略下区域经济研究 精品

最新-一带一路战略下区域经济研究 精品

“一带一路”战略下区域经济研究摘要自十二五的结束以及十三五开展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都有了一定的改善,但区域经济发展仍不平衡,东西部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区域经济的合理发展也显得尤为重要。

改革开放使得东部地区取得了较大的经济优势,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开展并没有缩小地区间的经济差距,马太效应愈加严重;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解决了国内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一带一路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一带一路;区域经济;合理发展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不均衡的,而且还呈现出扩大的趋势,东部地区直接面临国际市场,很快建立了市场机制,产业完成快速的转型,实现了高速的发展。

与此同时中西部市场发展程度低,基础设施不完善,一系列新的经济问题与经济矛盾逐渐展露出来。

同时,世界经济处于低迷阶段,经济复苏乏力,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下,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为全球经济复苏增添了一股新的动力,面对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一带一路成为解决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途径。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下,国际间合作的意识越来越强,一带一路在协调自身发展的同时,也提升了中国在国际社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区域经济是各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区域经济的良好发展是建设实现现代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化过程中应当研讨和处理的重要课题,我国以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大区域为龙头,以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四大区域为板块的区域经济格局,以引进来、走出去的政策取得了巨大的成果,沿海地区的快速发展逐步带动内陆地区的发展,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然而政策实施的偏向性也加剧了不同经济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短期取得良好效果的同时,也不利于长期的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带一路”战略布局下的旅游空间优化及产业体系完善——以云南

“一带一路”战略布局下的旅游空间优化及产业体系完善——以云南

|社会人文“一带一路”战略布局下的 旅游空间优化及产业体系完善——以云南省玉溪市旅游文化产业为例DOI:10.3969/j.issn.1674-7739.2017.01.015文 \ 李陆壮 \ Li Luzhuang \ 云南省玉溪市旅游发展委员会摘要:《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将云南省定位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

为全力融入“一带一路”的战略规划,发挥云南省的独特区位优势,云南省委、省政府做出了“一区、两带、四城、多点”滇中经济圈产业发展布局的重大举措,明确提出了建设昆—玉—红旅游文化产业经济带,将昆明、玉溪、红河建设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的战略目标。

针对玉溪市的产业布局、空间功能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以期发挥出云南省旅游产业的纽带作用,促进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经济交流和文化交流。

Tourism Space Upgrade and Industrial System Improvement under the Strategy of One Belt and One Road关键词:“一带一路”;玉溪市;旅游空间布局;产业体系云南省位于我国西南边陲,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较为成熟,旅游产业在当地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将云南省定位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

为加快云南省综合实力的发展,打造云南省在“一带一路”中的枢纽地位和西南窗口作用,势必要从旅游产业入手,优化其旅游空间布局,进一步完善其产业体系,本文从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玉溪市着手,从玉溪市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出发,提出优化旅游空间布局和完善产业体系的举措,以玉溪市旅游空间优化和产业升级为抓手,由点到面,发挥出云南省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优化旅游空间布局(一)优化产业布局玉溪市在现有“一体两翼”的总体布局下,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打造“一核、三湖、四城、三大精品旅游线、五山一河特色旅游产品、十大精品旅游项目、一个生态自然民族风情旅游带”。

云南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优势分析与对策思考

云南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优势分析与对策思考

云南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优势分析与对策思考朱雄关;姜瑾【期刊名称】《楚雄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30)4【摘要】云南省地处中国与东南亚及南亚的结合部,连接中国、东南亚和南亚三大经济圈,具有沟通太平洋、印度洋的特殊地缘区位优势,与周边国家在社会发展、经济贸易、民族交往、文化交流等方面有着良好的传统和基础。

在国家提出建设“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新形势下,云南应发挥其地缘区位、政策机制、传统友谊和经济贸易等方面的优势,加强与南亚、东南亚和周边国家的交流合作,积极在国家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

%Located between China,the Southeawt Awia and the South Awia,linking the three major e-conomic zonew and two oceanw,Yunnan enjoyw great geographical advantagew and,thuw,itw tradition and bawiw in termw of cooperation with the above mentioned regionw in wocial development,economy,trade and cultural exchangew. Now,in C hina’w wtrive to accompliwh the“One Belt and One Road”wtrategy,Yunnan whoul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by uwing the above advantagew to wtrengthen itw tiew with the wurrounding countriew and regionw.【总页数】5页(P95-99)【作者】朱雄关;姜瑾【作者单位】云南大学,云南昆明 650091;云南大学,云南昆明 65009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971【相关文献】1.澳门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重要地位与发展对策思考 [J], 胡利琴2.充分发挥"一带一路"战略支点城市的独特优势更好融入和服务国家及地方"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战略支点城市与区域合作发展"国际论坛侧记 [J], 谢联3.立足优势找准定位努力打造云南"桥头堡"建设东部引擎和战略支撑点——富宁县在云南"桥头堡"建设中的优势及定位 [J], 王毅4.中-哈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合作契机研究--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视角 [J], 陈里璇;赵海云5.发挥网盟平台优势服务“一带一路”战略——第二届“一带一路”网络媒体责任论坛在重庆召开 [J], 张德泽;卢勇刚;樊国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地理视角看“一带一路”发展战略

从地理视角看“一带一路”发展战略
从地理视角看“一带一路”发展战略
●刘用球 / 福建省连江黄如论中学(350500)
摘要:“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开展内政外交的一大战略,对地理教育工作者深入贯彻地理核心素养、培养学 生的“家国情怀、世界眼光”“空间思维”“综合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尝试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要求对“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 缘起、影响因素、地理特点与地理意义进行初步探讨。
截至 2017 年底,已经有 80 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 与我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备忘录。“一带一 路”沿线部分国家和地区是多个双边或多边合作组织 的成员, 这些组织由不同的大国领导,“一带一路”倡 议会触动已有区域组织中的大国利益而产生猜忌与 抵触。 同时,在“一带一路”沿线,有不少国家处于政局 动荡、族群冲突和长期战乱之中,这些国家的执政者 更为关注眼前政权稳定,对于具有长期经济利益的建 设项目和发展战略兴趣不高。 个别国家的政策稳定性 和维护设施安全的能力也值得怀疑。 同时,如何避免 卷入纷争、防止恐怖势力在沿线国家的扩散,也是建 设“一带一路”需要正视的问题。
世界变成“地球村”的背景下。 各种生产要素的空 间重组加速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一带 一路”建设是“丝路精神”与经济全球化理念的有机结 合,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格局变化以及 我国自身发展模式转变共同作用的结果。 我国希望与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全面深度合作,共同打造开放、 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共同维护全球 贸易自由化和多边贸易体系。
关键词:“一带一路”;地理视角;空间重组;中国梦
2018 年高考已落下帷幕, 全国卷Ⅰ又出现了以 “一带一路”建设为背景的地理试题(36 题)。从纵向上 看, 该背景材料自 2014 年以来多次且不间断地出现 在全国卷与地方卷的试题中; 从横向上看, 语文、政 治、历史等多个学科也都有涉及“一带一路”建设相关 内容的考查。 其中,地理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家国情 怀、世界眼光”“空间尺度”“综合思维”等地理核心素 养。 2017 版《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在选择性必修 2.9 中 指出:结合“一带一路”建设,说明国家之间协作发展 的重要意义;在选修 7.7 中指出:描述当代国际政治格 局及世界政治多极化形势,认识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的重要意义。 从课标到试题都明确表明“一带一路”建 设对诠释地理核心素养,落实教育的四个认识(世界 和中国发展大势、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时代责任和 历史使命、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有重要意义。

云南省玉溪市区域经济概况分析

云南省玉溪市区域经济概况分析

云南省玉溪市区域经济概况分析1.经济发展特点一、拥有较为丰富的资源玉溪,拥有抚仙湖、星云湖、杞麓湖、阳宗海等高原湖泊,湖泊水量占全省“九大高原湖泊”总量的68%,抚仙湖是全国水质最好的湖泊之一;拥有丰富的铁、镍、磷、铜等矿产资源,铁矿资源储量7.23亿吨,居全省首位,镍矿储量53万金属吨,是全国第二大镍矿,铜矿储量300万金属吨,是云南重要的产铜地区,磷矿石储量15.35亿吨,居全省第二位;旅游文化资源丰富,是人民音乐家聂耳的故乡,有帽天山古生物化石宝库、李家山古滇国青铜文化、秀山历史文化等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在全省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

二、拥有突出的区位优势玉溪是距昆明最近的城市,昆曼、昆河高速公路、泛亚铁路东线、中线等区域性国际大通道在玉溪交汇,具有突出的区位优势。

作为“大昆明经济核心区”和滇中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昆玉呈现一体化发展趋势,“新昆明”和“三湖”生态城市群紧密相连、交融发展。

玉溪处于昆曼、昆河两大经济带的重要连接部,具有上承省会中心城市、下连滇南、辐射东南亚的集散功能,是云南省面向东南亚、南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集散、加工“腹地”。

三、拥有较好的经济发展基础我市经济总量位居全省第三,财税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全省第二,农民人均纯收入全省第一,是云南省综合经济实力较强的地区之一,拥有较好的产业发展基础。

“两烟”及配套产业支柱地位不断巩固提高,矿电产业建成新的支柱产业,旅游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县域特色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各县区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县域支柱产业,县(区)地方财政收入均过亿元。

四、拥有较高的基础设施水平基本建成以国道高速公路为骨架、中心城区通达各县、重要旅游区的高等级公路网,县乡(村)公路等级、通达能力大幅度提高,公路密度全省第一,随着玉蒙铁路建成,将大幅度提高玉溪的货物运营能力;输变电网络更加完善,供电能力进一步提高,农村电网“一户一表”覆盖率达81%;邮电通信网络较为完善,电话普及率超过44.4部/百人,互联网用户近12.5万户,政府、企业和社会信息化运用水平不断提高。

“一带一路”背景下云南边境旅游通关便利化研究

“一带一路”背景下云南边境旅游通关便利化研究

“一带一路”背景下云南边境旅游通关便利化研究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云南边境地区的旅游通关便利化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云南作为中国的西南门户,不仅地处国家的边疆地区,还是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交流的重要节点。

如何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加强云南边境旅游通关便利化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云南边境旅游通关便利化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一带一路”倡议对云南边境旅游通关的影响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云南边境地区的旅游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旅游交流将会更加频繁,来自东南亚国家的游客也将更便捷地来到中国的边境地区旅游观光。

中国游客也将更便利地前往东南亚国家旅游度假。

加强云南边境旅游通关便利化,促进边境地区旅游交流,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二、当前云南边境旅游通关的困难和问题当前云南边境地区的旅游通关便利化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边境口岸设施和设备相对落后,通关效率低下。

边境通关的流程复杂,手续繁琐,导致游客通关时间长,体验不佳。

边境地区的交通和基础设施相对滞后,不能满足旅游需求。

种种问题制约了云南边境旅游通关的便利化和发展。

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从多个方面着手,加强云南边境旅游通关便利化。

需要加大对边境口岸设施和设备的投入,提高通关效率。

应简化边境通关手续,加快通关流程,提高游客通关体验。

还需要加强边境地区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接待能力。

三、加强云南边境旅游通关便利化的对策和建议应简化边境通关手续,提高通关效率。

加强政府部门之间的协作,优化通关流程,减少不必要的手续和环节。

采取更加灵活的通关措施,为团体游客和个人游客提供差异化的通关服务。

加强边境地区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对边境地区交通和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完善交通网络,提高通达性。

加强边境地区旅游接待设施的建设,提高旅游接待能力。

还需要提高边境地区的安全、卫生和环境管理水平,确保游客的安全和舒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istrict economy |区域经济MOD RN BUSIN SS现代商业有的工业基础上重视发展金融业、物流业,在已有的服务业基础上通过提高科研水平促进采矿业、制造业的提升。

乌兰巴托受地域限制以第三产业为支柱产业,应控制发展批发零售业和售后服务业等低端产业,大力发展金融业、旅游业、现代物流业和信息产业等前景良好、与世界接轨的现代服务业;稳步发展第二产业,促进形成产业集聚优势,高效利用人财物等资源。

在优化各区域产业结构的过程中,除了关注传统产业对蒙古国经济支撑的作用外,还应重视提高对高科技含量产业和高附加值产品的投入,通过促进消费推动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一带一路”战略视角下玉溪市地缘经济发展研究方一如玉溪师范学院商学院653100摘要:在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发展的机遇下,分析研究玉溪市地缘经济发展的现状,提出构建玉溪市地缘经济发展的战略策略,提升玉溪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主动融入到国家一带一路发展的战略格局中。

关键词:一带一路;地缘经济;发展研究“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是指中国古代汉朝起源于长安、洛阳,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沿线国家、地区的陆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中国沿海到南太平洋、印度洋沿岸国家或地区的海上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是构建新的多国多边区域合作与“共商、共建、共享、共赢”新平台,是中国的“第三次”改革开放。

云南是唯一可以同时从陆路沟通东南亚、南亚国家并通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省份,玉溪市则是这陆路通道的经通之地,在“一带一路”战略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从地缘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地缘经济”也称作“区域经济”或“地区经济”,是在一定的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地理因素、自然资源条件与外部关系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经济形态。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尚未形成的状态下,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地域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形式,而地理因素、自然资源条件和经济发展互补与竞争的地缘关系,则对地缘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决定作用。

在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机遇下,分析玉溪市地缘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存在的差距,提出构建客观、强势的玉溪市地缘经济发展策略,全面推进玉溪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主动融入到国家“一带一路”发展的战略格局中。

一、玉溪市地缘经济发展的背景条件玉溪市具有“一地四乡”(生命起源地、聂耳故乡、云烟之乡、花灯之乡、高原水乡)和“滇中明珠”的美誉。

提升玉溪市地缘经济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资源优势、区域区位优势、产业经济发展优势和适应大环境、大格局引领性发展优势。

(一)地理资源优势,为地缘经济发展具备良好的自然基础条件。

玉溪市属于云南省十六个地州市之一,地处滇中腹地,行政区划下辖八县一区,面积15280平方公里,气候适宜、雨量充沛,农业生产资源丰富,经济作物及特色农产品不断展现,以大红山铁、铜矿为代表的矿产资源丰富,以“高原明珠”抚仙湖为特色的淡水湖泊发育、珍稀鱼种驰名,以红塔山卷烟为品牌的烟草产品享誉中外,以聂耳文化为先导的民族文化资源厚重,区域内公路交通“四通八达”,公路里程达16932公里,铁路交通南北贯通。

(二)区域区位优势,为地缘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的辐射。

玉溪市北靠云南省会昆明市,延伸曲靖市;西接楚雄州,延伸大理市;东连红河州,延伸文山州;南通思茅市,延伸西双版纳州;是云南滇中城市群经济圈建设的南轴、昆--玉一体化建设的极地、昆--曼公路、泛亚铁路中线建设的咽喉要道;筹备、在建中的弥(勒)--玉(溪)、石(林)--红(塔区)和新(平)--临(沧)高速公路,将为玉溪形成连接云南铁路“八入境四出境”和公路“七入滇四出境”的网络格局;在云南面向“三亚”、肩挑“两洋”,北上通过成都、西安连接北方丝绸之路,南下经东南亚连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一带一路”战略发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云南--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大格局中,玉溪市处于桥头堡腹地和中心枢纽的战略位置,具有“一带一路”主动融入、先行先为的重要作用。

(三)产业经济优势,为地缘经济的发展夯实了必备条件。

2014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1184亿元,其中较上年第一产业增长6%,第二产业增长8.5%,第三产业增长7.4%,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68.1%和25.9%;全市完成主要经济指标绝对数占全省比重的9.25%,在各地州市中排名第三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省比重的16.5%,在全省各地州市中排名第二位;全市农林牧渔业按可比价格计算较上年增长6%;建筑业快速增发展,具有资质的施工企业168家,建筑工程技术人员1.02万人,一级建造师141人;国内贸易消费品零售总额较上年增长13%;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增长34%;交通运输实现151亿吨公里;邮电通信拥有固定电话用户15.3万户、移动通信电话210万户;全市接待旅游203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8.6亿元。

①(四)适应大环境、大格局建设发展的引领支撑优势。

地理资源优势、区域区位优势、产业经济优势,是玉溪市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发展的优势条件。

在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发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云南--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经济建设的大环境、大格局、大政策的引领支撑中,为玉溪的地缘经济发展和地缘政治提升带来了良好的机遇,为实施“规划布局、调整产业、加快发展”,实施“走出去”战略注入新的机制与活力。

二、玉溪市地缘经济发展现状差距分析[1]文虎.蒙古国经济发展现状及困境[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1(4).[2]王胜今主编.东北亚地区发展报告(2010-2014年)[M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4.[3]于潇.蒙古国经济发展现状评析[J].亚太经济,2008(6).[4]赵儒煜主编.蒙古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草原王国[M ].香港: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2013.[5]李晗斌,赵儒煜.蒙古国产业结构演进研究[J ].东北亚论坛,(5)[6]蒙古国国家统计局蒙古国统计年鉴(3年)[M ]乌兰巴托,DOI:10.14097/ki.5392/2015.22.027E E 80:2009..200-2014.2014.District economy区域经济|M OD R N B USIN S S现代商业处于转型期的玉溪地缘经济发展现状,一方面是各级政府积极调整部署,规划产业发展的结构、规模、持续发展方式;另一方面是传统的产业格局、生产方式和落后的产能滞后了新形势、新经济格局发展的要求,主要表现为:(一)资源整合、开发、应用与宏观调控布局力度较弱,创新功能不强。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各县区产业(企业)布局分散、零星,规模小、产能低;农业、工业、第三产业的潜能挖掘不足,产业集群化配置、企业集中化设置、资本集聚化运作不足;基地式、专业化生产建设不足;对创新驱动与新技术、信息化、新产业(企业)的建设认识不到位;资本运作、政策支撑不力。

(二)工业投资呈逐年下滑状态,规模以下现有工业企业及农业企业市场适应能力与竞争能力较弱。

就玉溪市工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分析来看,从2007年的42%下降到2014年的27.4%②,老工业企业转型升级与提质增效压力较大;农业生产及农产品营销零散,缺乏基地式集群化发展,特色农产品品牌创建不足,缺乏深加工,附加值低。

(三)支柱产业单一,产业链短,新兴产业发展缓慢。

烟草、矿冶是玉溪市的两大支柱产业,2014年,全市烤烟总产量下降9.4%③,而矿产开发及矿产品加工绝大部分属于资源型初级产品;新兴产业装备制造业、生物医药缺乏基地建设;新能源、新材料企业处于起步阶段。

(四)针对一带一路大区域大环境大格局的区域规划、合作机制建设程度较低,转型升级与调整产业结构、创新产业、建立跨境合作经营机制有待加强。

三、玉溪市地缘经济发展策略构建玉溪市地缘经济的发展,从根本上是把握准确定位、调整格局思路、优化产业布局、完善市场体系、带动投资需求,实施增强经济活力、效率、实力和“走出去”战略。

(一)提升农业生产、加工集团化程度,促进特色农业农产品品牌建设和高原特色农业支柱产业地位的确立。

玉溪市的地理环境和资源条件,有利于从全市宏观规划的高度,布局、调控各县区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打造各具特色的粮食、蔬菜、经济作物、园林水果、野生菌类、畜牧养殖等以县乡为基础的农业农产品生产、集散基地;打造以“家庭农场”为特点的农业农产品生产示范家庭建设;打造以农民“农业生产合作社”为集群、以农业生产“龙头企业”为代表的农产品生产者;打造以“褚橙庄园”为典型的农业庄园建设;创办与农产品相联系的食品、日用生活品新兴产业,创建高原特色农业农产品品牌。

在一带一路大背景下,做好农业农产品的深加工和高附加值生产,提升农产品的区域市场营销力和竞争力,推进农业科技成果、农业生产技术在市内外、国内外的推广应用,发展跨国公司合作经营。

(二)加速老工业企业的转型升级与新兴工业企业的创新发展,打造省级、市级、县级等多级工业产业园区建设,引领工业企业经济快速发展,建立建材、建筑施工新型支柱产业和配套企业,走迈向区域化、国际化产品品牌发展的道路。

一是多元投资引资,加大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比例,为转型升级和创办新型工业企业提供资金保障;二是建立卷烟、矿冶及配套产业基地,巩固提升烟草开发及深加工配套企业、矿产开发及深加工配套企业作为玉溪市“两大支柱”产业稳定、优质、高效的发展;三是建立生物医药、食品加工产业基地,提升“维和制药”、“猫哆哩”本土医药、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产业发展;四是建立信息技术和新材料产业基地,积极培育现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产业(企业)在玉溪的发展;五是建立装备制造业产业基地,加大装备制造业产品品牌、节能环保新能源技术产品的开发应用;六是着力打造市、县级各具特色的产业园区建设,整合产业行业优势,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七是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树立以创新驱动,实现科技成果的创新、研发、应用与推广;八是大力引导和发展民营经济在大格局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九是积极开拓市外、境外技术合作企业,建立跨境公司,推进技术、设备的应用发展。

(三)打造文化艺术品牌,整合大学文化教育、地方文艺特色,构建区域文化经济。

一是发挥玉溪师范学院、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玉溪开放学院、红塔开放学院等文化教育资源,面向东南亚、南亚开展文化教育与技术培训;二是弘扬聂耳文化艺术精神,发掘玉溪民族文化传承,构建玉溪乃至云南与东南亚国家文化沟通与合作交流。

(四)整合旅游文化资源,打造区域一体化旅游产业,创新旅游文化经济。

发掘玉溪“一地三山四湖”、历史文化景点、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特色庄园、传统文化村落、休闲旅游小镇等本土资源,整合昆玉一体化旅游精品,打造玉溪--云南--东盟等旅游产业,创新旅游文化经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