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演员的人物塑造
浅谈戏曲演员舞台角色的塑造

浅谈戏曲演员舞台角色的塑造戏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而戏曲演员在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更是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戏曲演员通过自身的表演和塑造,可以将角色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因此角色的塑造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浅谈戏曲演员在舞台上角色的塑造,从外在形象、内在情感、表演技巧三方面进行探讨。
在浅谈戏曲演员角色的塑造时,我们不得不提到外在形象。
在戏曲表演中,外在形象是塑造角色的第一步。
而浅谈外在形象时,不仅仅是指演员的服饰打扮,更重要的是指演员在舞台上的肢体语言和动作形态。
不同的戏曲剧种和不同的角色,需要演员塑造不同的外在形象。
在京剧中,花脸角色需要演员化浓妆、挂头面,穿戴华丽的服饰,同时在表演时需要展现出气贯长虹、英姿勃发的形象;而丑角角色除了需要化浓妆、挂头面,还需要在动作形态上突出夸张和搞笑的特点。
演员们通过服饰打扮和动作形态的塑造,使得角色形象更加立体、生动,让观众一眼就能辨认出来。
在浅谈戏曲演员角色的塑造时,我们还需要关注到内在情感。
戏曲表演不仅仅是外在形象的展示,更重要的是要将角色内心世界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真挚的表演,演员们可以让角色的内心情感得以表现。
在表演《赵氏孤儿》中,演员需要塑造出孤儿赵氏内心的孤独、无助、愤怒的情感,通过声音、眼神、肢体语言等细腻的表演技巧,让观众感同身受,从而更容易与角色产生共鸣。
而在表演暴露剧情的《蝴蝶梦》中,演员需要塑造出角色内心的爱恨情仇、痛苦挣扎、幻想与现实的冲突,通过表演技巧将角色的内心情感呈现在观众面前。
内在情感的描绘是角色塑造中的关键环节,是戏曲表演的灵魂所在。
在浅谈戏曲演员角色的塑造时,我们还需要关注到表演技巧。
表演技巧是演员塑造角色的手段和方法,在表演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演员需要通过声音、语言、动作等多种方式,将角色的形象和情感通过表演技巧展现出来。
在表演中,演员需要通过声音的变化、音调的抑扬顿挫,表现角色的情感变化和内心戏,使得角色形象更加丰满。
浅谈演员如何塑造角色

表演 是 由演 员扮 演角 色 ,创 作人 物 形象 的 艺术 。演 员 以 自 身为 媒介 ,进 行 人物 创造 ,这是 表 演艺 术 的核 心 ,是 戏剧 表演 根本 特性 。表 演 艺术 区别 于 其他 艺术 门类 ,演 员是 自身扮 演角 色用 自己的 身体创 造 出栩 栩 如生 的人 物形 象 ,演 员 本身 即是创 造者 ,又是 创 造材 料和 工具 。 演员 的创 作 是 以剧本 为 依据 ,并 忠 实 于作 家笔 下创 造 的人 物 , “ 实 ”不 是机 械 的翻 版 ,而是 生 机勃 勃 的 “ 忠 再创 造 ” , 个 称职 的 演员 是正 通过 再 创造 ,给剧 本 “ ”角 色 ,赋 予 了 死 “ ” 活 的生命 , 员在 表演 过程 中时刻 支配 着角 色 的行 为活 动 , 演 角 色 的塑造 渗 透 着对 剧本 中人物 形象 的理解 、对生 活 的感 知 , 所 以 没有 演 员 、就 没 有角 色 ,没 有演 员 的二 度创 作 就没 有 角色 的诞生 。 演员如 何 体验 角色 演 员 在 舞 台上 , 在 角 色 的 生 活环 境 中 , 角 色 一样 正 确 要 和 的 , 乎逻 辑 的 , 顺 序 的 , 活 生生 的人 那样 去思 想 , 合 有 像 去行 动 。 演 员 只有 达 到 这 一 步 以后 , 能 接 近他 所 饰 演 的 角 色 , 始 与 才 开 角 色 同样 的去感 觉 。体 验并 不 是 目的 , 我们 不 能为体 验 而体 验 。 体 验 人物 的思 想感 情 是 为 了达 到表 演 的 充实 , 真实 , 强 烈 的 有 感染 力 , 人物 的内心 活动 最终 要准 确 , 明 , 鲜 细致 地 表达 出来 使 观众 感 受 到 的 。我们 说 , 里没 有 充 实 的 内在感 受 去 装腔 作 势 心 地表 演 , 被称 作 “ 这 表演情 绪 ”, 坦尼 曾说 过要 从 “ 斯 自我 出发 ” 去 “ 验角色”, 体 只是 假 设 自己是 角 色 , 体 验 角 色 应 该 体 验 去 的, 而演 员所 体 验 的是角 色 真正 所体 验 的吗 ?我 遇 到这样 的事 情 我会 这 样 去 做 , 而剧 中的 角 色 毕竟 不 是 我 , 们有 着 不 同的 我 性格 , 背景 , 遇到 同样 的事 情会 和 我一样 处 理 吗 所 以从 “ 和 他 自 我 出发 ”, 验 的 只 是 自己 , 不是 体 验 的 角色 . 体 而 因此 , 或 单 如 纯把 自己放在 剧 中去 考虑 、 去体会 , 何 “ 验” 任 体 都会 有 “ 现 ” 表 , 这就 需要 我们 演员 具备 一定 的表演 能力 。 二 、 在创 作 角色 时体 验 的重 要性 只有 富 于情 感 的演 员才 能抓 住 观众 。当演 员 毫无 感情 的时 候 , 管 他 怎 么装 模 作 样 , 们 也 看得 出他 是 毫 无情 感 的 。 体 不 我 现 固然非 常 的重 要 , 演 员 不 能仅 凭 自己的形 体 , 但 声音 去 表演 , 他必 须 要 投入 自己的 思想 , 心灵 和感 情 。 一个 冷 漠 的 , 乏 热 缺 情 的 人不 会成 为 一个 好 演员 。在 我 国戏 曲表 演 中 十分 注重 表 演 的外 在 形 式 , 炼 出各 种 细 腻 , 美 的 表 演 程 式 , 一 点肯 定 锤 优 这 是表 现派所 赞 赏 的 , 但是 戏 曲表演 恰 恰 主张 既要形 似 又要 神似 ,
浅谈戏剧演员对角色的塑造

浅谈戏剧演员对角色的塑造1. 引言1.1 戏剧演员的角色塑造意义戏剧演员的角色塑造意义在戏剧表演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角色是戏剧作品的灵魂,是表演的核心。
只有通过角色的真实、生动的塑造,才能使观众产生共鸣,引起情感共鸣,让观众在情节中感受到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感情变化,从而深刻地理解和体验整个剧情。
戏剧演员通过对角色的塑造,能够将文字融入到角色的情感、生活中,让角色更加鲜活而有血有肉。
角色塑造也是演员展现自身表演才华和艺术修养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角色的深入研究和理解,演员可以挖掘出角色的内在矛盾与冲突,使表演更加立体和具有感染力。
戏剧演员在演绎角色时要注重对角色的塑造,不断探索和呈现角色的多面性,用心灵与情感打磨角色,让观众在角色中找到共鸣,达到表演的最高境界。
1.2 戏剧演员塑造角色的过程戏剧演员塑造角色的过程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需要演员对角色以及剧本进行深入的理解和研究。
演员需要通过对角色的背景、性格、经历等方面进行细致的研究与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角色的内心世界和行为动机。
演员需要通过分析角色的情感赋予,将角色的情感进行真实而细致的表达,使角色更具有生命力和鲜活感。
角色的语言和动作也是塑造角色的重要方面。
演员需要通过细致的表演技巧和观察生活中的细节来塑造角色的语言和动作特点,从而更好地展现角色的个性和特点。
角色与剧情的互动也是塑造角色的重要环节,演员需要通过角色的行为和情感表达与剧情紧密相连,使角色与剧情有机结合,增强观众的代入感和情感共鸣。
角色的内心表达是塑造角色的关键。
演员需要通过表演技巧和情感投入,准确地传达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使角色更加立体和深刻。
演员对角色的塑造是一个全情投入的过程,需要演员付出大量的心血和努力,才能真正地将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
戏剧演员对角色的塑造是戏剧作品成功的关键,只有通过对角色的全面理解和表演,才能为观众带来真实而动人的戏剧体验。
2. 正文2.1 角色研究与分析角色研究与分析是戏剧演员塑造角色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浅谈演员在戏剧人物塑造中眼神的应用

浅谈演员在戏剧人物塑造中眼神的应用在戏剧表演中,演员的眼神常常是将人物形象塑造得更加深刻、立体的重要表现手段之一。
演员的眼神不仅可以传达角色的情感状态,还能够通过眼神交流与观众建立心理上的连结。
因此,演员在演出中灵活运用眼神,能够使角色形象更加生动,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感同身受其内心的情感。
一、眼神传递情感状态演员可以通过眼神传递角色的情感状态。
比如通过眼神的凝视、注视、瞪视、流泪等各种动作,表现出角色内心的情感状态。
例如,在角色遇到挫折、痛苦和惊恐等情境下,演员需要通过眼神的表现来传递角色的情感状态,从而使人物塑造更加深入人心。
此外,在表演中,还有通过角色的眼神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如通过眼光的短暂望向、凝视或是迅速避免接触等等。
可以体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同时也会激发观众的想象力。
二、眼神交流传达信息眼神也是演员与观众之间重要的交流媒介。
通过眼神交流与观众建立情感上的联结,使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感同身受人物的情感和命运。
在与对手对峙的时候,演员可以利用眼神的切换、落款等,传递出人物在当前情境中所要表达的态度和想法。
画面上演员的做法常常为:不断变换眼神的焦距和位置,在不同的方向凝视不同的观众,加强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感。
在演出的过程中,在场的观众不断切换眼神的视线,可以让观众进一步融入到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并更好地理解角色。
三、眼神的运用需要自然真实演员在使用眼神表现角色时,需要注意眼神的自然真实性。
人物的眼神应该是根据人物心理状态来决定的,使演员的表演看起来更加自然和真实。
否则,如果演员在表演中过度使用眼神,或者做作或粗糙处理,更会降低观众的感受。
有时通过长时间的持续发亮的眼神的作用可以产生压迫感,但不能忽视眼神的自然性,不提供更好的视觉效果。
浅谈人物形象塑造

浅谈人物形象塑造摘要:在话剧或影视表演中都离不开人物形象的塑造,每个剧本中的灵魂就是一个个鲜活个体的人物,这些人物角色诠释的好与坏直接影响了话剧的精彩程度,人物的塑造是非常重要的。
所谓的人物形象就是通过演员对角色进行包装。
人物形象的塑造大致分为两方面,有外部塑造,也有内部塑造。
演员不同的亲身经历会影响着演员对角色的理解。
在四年的戏剧之旅中从人物出发的人物塑造都是一次次的创造一次次的对自我的刺激。
这也是一种非常有趣的体验。
关键词:外部塑造;内部塑造;人物形象;一什么是人物塑造话剧演出便是演员在原则的时段、牢固的空间里,经历言语和形体行动等塑造人物形象展现给观众。
从而给观众艺术审美享受。
人物形象的塑造在戏剧表演中占有很大的分量,角色的戏好戏坏是判定一部话剧是否精彩的重要基础。
塑造人物形象,必定了解剧情,分清楚人物故事发生的时段、方位和及脾气,而性子则是议定语言、言语脸色所展示出来的。
只要人物显示的蜜意并茂、情绪表达的细致丰富,演员自己才能打动本身从而捉住演员的心。
二、人物塑造的方法(一)从外部进行人物塑造人物塑造的方法大致分为两种。
一是从内部入手也就是人物性格。
二是外部入手从形体动作等方面突出人物形象。
在我国的话剧等表演艺术中,具体塑造小人物的文章很多,由于切近观众光影、平常渺小、切实风趣的“小人物”角色得到了不俗的口碑和收益。
在演出中台词、行动等相对于比较容易,更轻松得到观众认可,积极地促使了剧情与中心抒发的互动。
并且小人物由于其特别的身份和社会地位,其在表演艺术中每每可以设立很多对角色人物所独有的思想、动作形式的塑造,及这种外表方式下所特有的语言表达方式,以至于造成的表情、态度的变化反映,则是话剧表演中个人性格的塑造能力体现。
这属于人物性格塑造中的深层次把握,除此外,还要求对角色人物说话的语速、神态转化、行为姿态等等的要有艺术性意会能力。
处置角色特点的时侯,应避开模式化、公式化、概念化、单一化的演出方法。
浅谈演员塑造角色时的技巧----内在主观和外在辅助对演员的帮助

浅谈演员塑造角色时的技巧-----内在主观和外在辅助对演员的帮助命题由来:通过大学四年,各位老师对我语重心长,苦口婆心的谆谆教诲。
加上自己本身在专业学习和实践中总结回顾,我深刻的意识到,演员在塑造角色中,外在辅助条件和内在主观因素起着至关重要的成败责任,本文浅析了两者之间的差异与关系。
一、演员在塑造角色时,自身内部主观和外部辅助之间的关系和差异; (一) 自身内部主观内部主主观是指一种存在于自身的一种心理效应,在进行相应的行为表现的时候是或多或少带有主观意识,实际上任何行为的表达都会带有一定的自身的内部主观。
其实自身内部主观主就是一切所说的话所做的事都将发生在自身具有的条件之上的一种作用力。
自身内部主观对我们自身的影响也是比比皆是的。
最简单的,我们常说的人物角色的本色表演其实就是最典型的表现,肢体内涵就是主观意识,其余的陪衬不过就是进一步说明主观意识是正确的,那么这会通过客观的表现吸引观众或改变观众的看法。
不论多么客观,只要能给出某种主观意识的表现,嘴上说的再客观都不是真正的客观。
(这一段我不知你从哪里借鉴而来,希望你还是依据表演的专业术语来定义。
)演员既是创作者又是创作材料和工具,这是演员的基本特征。
演员的任务是塑造个性鲜明的、生动真实的、典型的人物形象。
一个演员的一生中要扮演很多人物形象,古今中外、三教九流,可谓无所不有。
演员与角色应该是统一的,因而演员在塑造人物时,需要努力寻找与角色相适应的性格特征,深刻体验角色的精神生活,由内到外、由外到内地反复体验,使自己的心与角色的心零距离接触,在自己身上建立起角色的自我感觉,这样演员才能以角色的心态生活在规定情景当中,说角色的话,做角色的事,即“我”就是“他”,这时“我”与“他”,演员与角色也就统一起来了。
演员只有完成从“我”走向角色这一过程,最终与角色统一起来,才能塑造出鲜明、真实的人物形象。
演员与角色是互相依赖而存在的。
演员无论扮演什么样的角色,都要用心灵去感受,用形体与声音去体现,也就是说角色要依赖演员去体现;反之,演员也离不开角色,一切的创造都要以角色为本,不断了解角色的情感,揣摩“他”的音容笑貌,更不能离开“他’的历史背景、性格特征。
浅谈信念感对演员人物形象塑造的重要性

浅谈信念感对演员人物形象塑造的重要性摘要良好的信念感是合格演员所应有的基本素养。
信念感的培养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信念感在演员塑造角色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何通过信念感的培养从而恰到好处地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往往是每个表演者一生的艺术追求。
注重信念感基本功的培养,对于角色的持久塑造是极其有利的。
因此本文首先从信念感的培养这一创作素质出发,阐述了信念感的重要性以及信念感的培养与演员塑造角色之间存在的关系,并对这种关系进行实例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信念感;表演技巧;演员基本素养;角色塑造1 信念感概述1.1 信念感的定义从字面意思解释信念感,首先是要相信,并怀着确定的意念。
信念感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术语,表演技术的诸多元素之一,是演员塑造角色的基础。
所谓的信念感是指演员在舞台表演中对于假定事物有着高度信任。
信念与意志密不可分,人没有信念就不会有意志和行动。
戏剧表演舞台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假定”的空间,信念感作为演员的必备表演素养,要求演员在假定的情境中,把剧本创作中虚假的环境、事件等一切事物当作真实存在,将剧中人物与自身情感融为一体,以塑造舞台生活的真实感。
相反,如果。
表演缺乏信念感,不仅演员会跳戏,观众也会觉得演员在惺惺作态,弄虚作假,致使观众们与整场戏脱离开来。
这就要求了信念感与真实感是密不可分的。
信念感是表演的基础,同时也是衡量演员和其艺术作品好坏的标准之一。
1.2 信念感对于演员塑造角色的重要性信念感是合格演员必须具备的重要表演素质,能帮助演员准确真实地表现人物,达到成功塑造鲜明角色的目的。
演员信念感的强弱决定着演员的作品能否让观众“信以为真”。
信念感不仅能带领演员找到剧中人物的感受,同时,信念感对组织舞台行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具有真实信念感的演员能积极敏锐调动自身行动,带动对手行动,有时还会使舞台上出现更多即兴交流,从而塑造出更生动可信的人物形象,使观众受到人物情感的感染来达到共鸣。
浅谈演员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塑造

浅谈演员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塑造——耿海棠摘要:演员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工作,可分为以下两点,一是对人物的理解,二是对人物的体现。
理解人物是体现人物的前提,体现人物是理解人物的结果。
演员能更好地塑造出完美的人物形象,在剧本给予的基础上,还需要对人物进行深刻的理解。
在这方面,我认为了解人物本身的性格在理解人物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而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与其更好地塑造出完美,鲜活的人物形象。
演员能更好地塑造出完美的人物形象,应该在剧本给予的基础上,还需要对人物进行深刻的理解。
在这方面,我认为了解人物本身的性格在理解人物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而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与其更好地塑造出完美,鲜活的人物形象。
关键字:演员人物形象塑造我从事演员这份职业已有三十几年,对演员如何演戏、演好戏,如何在演戏的过程中理解人物、塑造人物这一问题,我想谈谈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在接到角色后,如何去演好这个人物不外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理解人物,二是塑造人物。
对于所扮演的角色只有深刻的理解、吃透,才能更生动、全面的表现出来。
首先我们拿到剧本后,不急于想如何表演人物,而是试图在各方面去理解、去摸索我的人物。
首先要分析所要演的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有什么样的历史背景和生活环境?她有什么样的个性特征和其它性格色彩?怎样形成自己的思想逻辑和行为逻辑?如何结合自身的特点来演“活”这个角色?在这一系列问题得到解决之后,我们根据自己全面的理解来塑造人物形象。
我们资深的前辈和老师已塑造出许多优秀的人物形象。
例如马金凤在戏曲《穆桂英挂帅》中所塑造的穆桂英身负重任、斗志昂扬、英勇坚定;《花枪缘》中姜桂枝诙谐、俏丽、轻快、活泼;《花打朝》中程七奶奶却又格外泼辣、爽快、热烈;常香玉在戏曲《花木兰》中所塑造的花木兰爱国不幕名利、深明大义、机智勇敢、淳朴有责任心。
这些人物形象都是通过对其深刻的理解、体会加上演员自身的素养才被成功的塑造出来。
在我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实践我认为在理解人物性格方面包括以下几点:一、了解人物的时代背景以及生活背景在理解人物中,首先要了解人物的时代背景和生活背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戏剧表演)论文题目:浅谈演员的人物塑造院(系):艺术学院文华学院戏剧系专业:表演班级:07表演二班学号:************论文作者:贾彤彤指导教师:杞嵘刘秀丽2011年5月23日浅谈演员的人物塑造摘要:在塑造人物形象的过程中,演员与角色是对立统一的,互相依赖而存在。
正确地把握一个角色的心理,需要演员付出大量的创造性的劳动,最重要的就在于演员的生活积累。
本文主要从演员与其塑造人物的关系、人物形象塑造对演员表演的重要作用、有效塑造人物形象途径这三个方面来认识人物塑造的问题,以求揭示出塑造人物的艺术个性。
关键词:演员人物形象塑造前言演员是一种非常令人羡慕和向往的职业,表演是一门需要凭敏锐的感觉来进行创作的艺术。
目前,许多人对演员这个职业和演员在影视作品中所起的作用是缺乏深刻理解和认识的。
人们一般都错误的认为演员的成功不需要天分、不需要准备、不需要努力和勤奋。
实际上机遇总是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演员在舞台上对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无一不是付出了很多努力和心血的结果。
他们为之勤奋地工作,用心地揣摩,专业地表演,最终才能够成功塑造出舞台和银幕上光彩照人的人物形象。
一、演员与其所塑造的角色之间的关系演员既是创作者又是创作材料和工具,这是演员的基本特征。
演员的任务是塑造个性鲜明的、生动真实的、典型的人物形象。
一个演员的一生中要扮演很多人物形象,古今中外、三教九流,可谓无所不有。
也许今天扮演乞丐,明天扮演皇帝;今天是叛徒,明天就成了英雄。
这些角色的性格,有的也许与演员相近,有的则相反。
可能演员的性格外向而角色偏内向,演员本性好静而角色却是好动的,这就要演员以自己的形体、心灵去塑造这些角色。
“我”与“他”完全不同,但“我”偏要去演“他”,从这个意义讲,演员的创作不应该是自我表现,而总是在塑造一个与自己不很相同,甚至是很不相同的另一个任务,一个特定的角色,这便是演员与角色的矛盾。
演员与角色又应该是统一的,因而演员在塑造人物时,需要努力寻找与角色相适应的性格特征,深刻体验角色的精神生活,由内到外、由外到内地反复体验,使自己的心与角色的心零距离接触,在自己身上建立起角色的自我感觉,这样演员才能以角色的心态生活在规定情景当中,说角色的话,做角色的事,即“我”就是“他”,这时“我”与“他”,演员与角色也就统一起来了。
演员只有完成从“我”走向角色这一过程,最终与角色统一起来,才能塑造出鲜明、真实的人物形象。
演员与角色是互相依赖而存在的。
演员无论扮演什么样的角色,都要用心灵去感受,用形体与声音去体现,也就是说角色要依赖演员去体现;反之,演员也离不开角色,一切的创造都要以角色为本,不断了解角色的情感,揣摩“他”的音容笑貌,更不能离开“他’的历史背景、性格特征。
因此,演员与角色是矛盾对立的统一体,是互相依赖而存在着的。
二、人物形象塑造的重要作用演员塑造人物形象的工作,概括起来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理解人物,二是体现人物。
演员对所扮演的人物只有深刻理解了才能生动地体现出来。
理解人物,就是去测定人物思想的深度,去探寻他的潜在动机,去感受他的最细微的情绪变化,去了解隐藏在文字深层的意思。
理解人物首先要抓住人物性格的基调,性格基调即人物本质最核心的方面和人物思想、个性的主要特点。
掌握人物性格基调主要从剧本情节和人物的行为、语言中去挖掘,从人物做些什么和怎样做的行动中去探索。
体现人物,直截了当地说就是把人物演出来,就是找到足以深刻反映人物内心世界的外部形式,并有能力在每次演出中准确地再现这个形式,达到感动观众的效果。
首先要研究角色,分析他,留心倾听作者给他的语言,进入他的生活,体验他的感情和思想,并投入自己的思想、心灵和感情,再通过形体、声音等把这种思想和感情表现出来。
同时,演员又要有高度的控制力。
仅仅自己有所感受是不够的,他必须使别人有所感受,如果不运用“控制”,就办不到这一点。
演员在哭或笑,而同时也在分析笑声和眼泪,以便使它更有力地影响要感动的那些人的心。
表演是在演员意识控制下进行的。
许多演员谈到,如果演员到了完全忘我的境地,也就难以演下去了。
戏剧表演要情动于衷而形于外,体验人物的思想感情是为了达到表演的丰满、真实,有强烈的感染力。
我们说内在情感要通过外部动作表露出来,外部动作又总是有其内心活动的依据,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紧密关联的。
内在情感能激发产生相应的外部动作,而外部动作也能反过来激发产生相应的内在情感,体验和表现是不可分割的同样重要的两个方面。
真正好的表演,是演员每时每刻都在人物的感情之中,我们叫它真实感,同时又经常在演员的理智控制之下,我们称之为表现力。
成功的表演就是充满表现力的真实感的表演。
三、有效塑造人物形象途径在表演艺术中,要想成功地塑造一个人物形象,不是仅有俊俏的外形就可以的。
外形条件只是塑造人物的基础,但不是必要条件。
如今的影视作品灿若繁星,其中的人物更是不胜枚举,但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形象就屈指可数了。
要想有效塑造人物形象,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演员与角色的统一演员与他所扮演的角色之间总是有差距的,不论生活经历、性格特征、思想风貌、言谈举止及生活习惯,包括气质,心态等等都不尽相同,这就构成演员与角色之间的矛盾。
演员塑造人物实际上就是缩短演员与角色之间的距离,使二者融为一体,在解决演员与角色矛盾的统一时要注意以下两点:一、它是演员与角色融为一体,并非让演员脱胎换骨变成角色。
因此,创作中演员要从自我出发,寻找自我身上与角色相近的东西与相似的情感,加以扩大,并设法抑制与角色相反的东西。
应通过演员的身心、情感、去塑造一个活生生的完美形象。
同时又要以角色为规范、为目的去进行‘化身’与‘塑造’。
而这种塑造是以自我为基点。
即已角色为目的,必须从自我出发,对角色经过由外到内、从内到外的分析研究、体验、想象、创作,并从自我身上去开掘角色,从而达到‘化身’的境地。
二、演员与角色这一对矛盾中,演员是起到主导作用的,作为艺术家的演员是角色的灵魂。
演员与角色的统一过程是由‘我’(演员)来统一的,是‘我’改变了‘我的一切’,而‘我’又按照‘角色的一切’体现出来。
(二)用细节雕琢人物细节在辞海里解释为:“文学艺术作品中细腻的描述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的最小组成单位。
”生活中的细节无处不在,比如女孩照镜时会捋捋头发,人们惊恐时会张大嘴巴等等。
这些都是生活中的细节,但是却能生动形象的表现出人物的特点。
艺术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
同样,表演中的细节也能使人物更加真实,例如:一个小偷通常会有鬼鬼祟祟的眼神,乞丐会设计一个捉虱子的动作。
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细节动作,但是可以大大增加人物的真实感,让观众认为你演的就是“他”。
通过我在《与单身女人共度除夕》中对“毛毛”的扮演中,我就通过了一些小细节来辅助完成人物,比如,毛毛再思考问题时不经意间的一个挠头动作就能体现出毛毛的一些稚气。
(三)从生活中寻找角色艺术来源于生活,一切艺术创作都是以生活为源泉的,如舞蹈、京剧等都是对生活的反映,都是从生活中提炼和再创造出来的。
唯独表演艺术是最贴近生活的表演,是直接运用生活的语言来塑造人物的。
它的重要技巧就是对生活本身的理解和把握,以及用生活本身的形态去反映生活。
所以,对演员来说首先要从生活中寻找角色的影子。
比如:我们曾出演的作品《命运的捉弄—蒸的舒服》,在演出完之后,很多观众记得我们几个出演的几个小人物,戏份不多,却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甚至有些观众连我们的台词都能记住。
这是我们第一次出演外国戏,“米哈伊尔”这个角色虽然只是配角,就两场戏,但是排练的时候却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几个人物一出场就赤裸着上身和朋友再澡堂里喝酒来迎接新年。
其中有一个朋友一会要去莫斯科,而另一个朋友要早点回家。
可是在酒精的作用下几个人都喝多了,以至于出现了差错,去机场把人给送错了。
从而使整个故事得以展开。
当时正确找到醉酒的状态是重点,要真实,既要把醉酒的状态真实的表现出来,又不能演的过了。
为了找准不同程度醉酒的感觉,我曾特别注意人们醉酒后的状态。
并且邀请朋友大喝几次,借此观察他们醉酒后的状态,从而让自己体会到一群醉汉在一起时的真实状态。
演员扮演人物,演的是人,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举止是演员塑造人物形象的根源。
不同的人物都有着各自的行为特点,这些行为特点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从生活中总结出来的。
“比如演员饰演一个老年人,这是和演青年人是不同的。
首先要从生活中观察老年人的行为特点,年纪大的人一般动作比较缓慢,不像年轻人那样利索,第二点,老年人在看东西时,尤其是读书读报时眼睛是有些咪的,并且头向前探。
第三点就是,年纪大的人走路的姿势是有些驼背,不像年轻人那样挺拔,而且腿有些弯曲。
第四点,声音的不同,年纪大的人声音会显得有些厚实,说话的语速也比较慢。
”所以,演员要塑造好剧本中的人物形象,就要去体验生活,从生活中寻找角色的影子。
(四)巧妙的动作设计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都是通过无数个动作来完成的,这些动作主要包括形体的动作、语言的动作和表情的动作。
注意观察就会发现,即使做同一件事情,不同人的动作也是千差万别的。
这是因为每个人所处的生活环境不同,生活经历不同,积累的经验不同,形成的习惯不同,从而形成了各自千差万别的独特行为风格。
演员要想塑造好各种各样不同的人物形象,就要深入了解领会各种人物角色分别是什么样的人。
这一点剧本只能给演员一个总体的描述,但是当需要具体到这个人物是怎么说话的、其行为动作是怎样的、有什么特别之处等问题时,剧本却只能提供一个大致的轮廓,要完成从这个轮廓到一个活生生的人的跨越,就给演员留下足够的创作空间和发挥余地了。
动作的设计可以帮助演员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
我在塑造很多人物形象时,就是靠观察生活,模仿他们的外部动作,找到这些外部动作的生活根据,先从外形上缩短和角色间的距离,然后再根据剧情需要,为角色设计动作。
在人物的语言设计上,我曾在《雷雨》中对“周冲”的塑造中下了功夫,周公馆中最快乐,最天真纯洁的孩子就是周冲,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无知但是有憧憬,有稚气又有爱。
这么一个人物在说话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子的?语气,语调,音高又是什么样的?为此我观察了大量的视频资料,分析了众多演员对“周冲”的塑造。
并且通过和表弟的沟通以及对台词,从而让我在表弟身上学到了一个十几岁的孩子的状态。
这样一来我就进一步掌握了“周冲”的语言基调,通过自己对台词的处理再加上对语言基调的把握,最终让我在对“周冲”这一人物塑造更完善了一步。
演员的表演创作最终是要通过形体、语言、表情等动作来完成的。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深刻理解剧中人物角色之后,如果再根据特定的情境为人物巧妙地设计一些特别的动作,能使人物的性格特点更加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