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统合

感觉统合
感觉统合

感觉统合

一、幼儿常见的九大问题

1.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

2. 粘人、怕生、遇事易退缩

3. 挑食、偏食、餐饮习惯不佳

4. 可以长时间看动画片、玩电动游戏却无法流利阅读

5. 经常忘记家长和老师说的话

6. 发音不佳,语言发展缓慢

7. 爱旋转游戏,过久而不会晕眩

8. 爱哭、情绪不稳脾气差

9. 孩子动作笨拙、容易跌倒

二、感觉统合的定义

感觉:感觉器官的接收

统合:不同讯息输入大脑进行整理与分析

我们将眼睛所看到的(视觉)、耳朵所听到的(听觉)、内耳所感受到的(前庭觉)、身体四肢所运动的(本体觉)、皮肤所接触到的(触觉)感觉全部输入大脑经由大脑进行整理与分析后,做出适应环境需求的反应(适应性反应),就叫做感觉统合。

大脑身体互相协调的学习过程

三、感觉统合的作用

1.感觉统合训练可以发展儿童的智力。

2.感觉统合训练可使感觉统合失调儿童和特殊儿童融入正常教育之中。

3.感觉统合训练有利于增强儿童的体质。

4.感觉统合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有积极影响。

5.培养儿童竞争、团结、协作的社会意识,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6.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

研究报告:感觉统合有效率—86%~94.5%

儿童的行为问题—62.34%~65.41%

身体运动协调性—87.43%~96.25%

注意力的集中—82.37%~96·41%

情绪稳定性—58·15%~94.50%

学习成绩—62·24%~74·14%

教育探索2008年第4期

(总第202期)

四、感觉统合的发展历史

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感觉统合训练会所”

美国—幼儿园—98%

80年代—亚洲的日本、韩国

90年代—香港、台湾

台湾—幼儿园—95%—社区—80%

中国内地—不足10%

五、感觉统合的两大基础理论

1.发展心理学

2.神经生理学

3.

六、儿童发展流程

0-1岁:翻身、坐、爬、踮脚尖、开步走1-2岁:小跑步

2-3岁:单脚独立

3-4岁:双脚合并跳

4-5岁:挥动上肢

5-6岁:踢跃下肢

大脑发展的重要时期:

新生儿发展完成成人的25%

0-3岁发展完成成人的60%

4-6岁发展完成成人的80%

7-9岁发展完成成人的90%

10-12岁发展完成成人的100%

大脑需要什么刺激:

?人维持生命需要不同养份供应

–大脑需要的养份:

? 1.前庭觉刺激(摆荡.摇晃.跳.翻.滚)有位移的动作.

? 2.触觉(触觉刷、球、棒、拥抱)

? 3.肌肉关节觉(大小肌肉运动与操作)

? 4.视觉(看不同形状.颜色.物品)

? 5.听觉(听不同声音)

? 6.味觉(吃不同味道)

?7.嗅觉(闻不同味道)

1.前庭觉

(1)前庭觉位于内耳中、主要功能是在侦测地心引力及控制活动时头部的位置,并使我们保持身体平衡。

(2)协调身体与地心引力之间的关系

(3)前庭统合发展不好的孩子:

A.对高低、速度的变化特别害怕。

B.较难学习新鲜事物。

C.怕上高处(惧高)。

D.空间概念不足,数理能力差。

E.喜欢旋转摇晃,不觉头晕。

F.平衡感差,时时担心自己会受伤。

(4)前庭反应不足表现:

? A.危险意识低,喜欢爬高爬低。

? B.很难静得下来注意学习。

? C.有听没到,有看没到。

? D.不太听大人的话或指令。

? E.平衡感不佳。

? F.特别喜欢跳沙发、床铺。

?G.喜欢自己转圈圈。

?H.有打人的暴力习惯,喜欢丢摔东西。

?G.语言发展较慢。

长大后的表现:

数学,阅读方面有困难。

马上教马上忘,学习次序性差。

写字左右颠倒,习惯用手未建立。

使用力量不正确,粗鲁的感觉。

不会伸手保护自已。

好动、容易分心,注意力无法集中。

为满足前庭剌激喜欢开快车,喜欢剌激性高的游戏,所以较危险。(5)前庭反应敏感表现在

?对高低、速度的变化特别害怕。

?怕上高处,情绪容易紧张。

?胆小-时时过于小心。

?不太敢接触新事物。

?旋转摇晃后容易有恶心,呕吐的现象,容易晕车。?平衡感不佳,怕悬空。

?胆小依赖,到那里都要人牵着他。

?特别怕悬空的感觉。

长大后的表现:

空间概念不足。

?坐车、上下楼梯、坐电梯会害怕。

?对游乐设施不感兴趣,减少剌激机会。

?方向感不好,常常迷路。

?旋转后容易失去平衡.

?视觉追视对焦功能不佳(注意力不集中)。

?视觉空间形状概念不佳。

?经常处于比较紧张的状态.

(6)前庭统合发展不好的改善方法

?前滚翻

?荡秋千

?跳床

?转抱桶

?爬行(小宝宝一定要从爬行开始)

?溜龙

2.触觉

?(1)触觉就是分布在我们全身皮肤的触感,包含口腔(味觉)和鼻腔(嗅觉)在内。

?(2)主要功能是用来接收外界的压力、温度、湿度、以及物体质感的粗细。触觉的优劣影响我们对于事物的判断能力,同时也影响人际关系的形成。

?(3)触觉发展不好的孩子

?拿东西时常掉落地上。

?过分依恋奶嘴、专用的手帕或小棉被。

?不喜欢外出,学习新事物的能力差。

?依赖心重,无法独立完成事情。

?不喜欢与人相处,人际关系不好。

?天气变冷或变热时不能敏感察觉。

?(4)触觉反应不足:

?现在出现情况

?玩耍意外碰伤时,往往自已不易察觉。

?喜欢靠着,黏在人身上。

?过份喜欢碰触各种东西。

?喜欢吸手指或过份依赖奶嘴等物品。

?拿东西稳定度不足(因触觉感不足)。

?不易察觉天气,温度的变化。

?不太怕痛(非外伤性)。

?需要父母特别多的抚摸、拥抱。

?(5)长大后出现的问题:

?对温度变化不敏感(容易感冒生病)。

?喜欢让人拥抱依靠。

?过份喜欢东摸西摸,常无意有意弄翻东西。

?活动量高,爬上爬下,有用不完的精力。

?容易兴奋情绪不稳定,转变起伏快。

?自我形象差,人际关系差。

?喜欢接触特别的物品。

?触觉辨识能力不佳,无法有效使用触觉,所有学习生活要靠视觉帮忙。

?(6)触觉防御型

?现在出现情况

?不喜欢剪发、洗头、修指甲。

?会有过份防御打人,推人的动作。

?较怕热、怕痒,在意衣服后面的标签。

?情绪不稳定容易莫名哭闹、动怒。

?很固执,拒绝学习新事物。

?较怕生、粘亲人、依赖感重。

?到人多地方想离开。

?偏食、挑食,语言发展慢。

?做事很有主见,要的一定就要。

?长大后出现的情况:

?不易改变习惯,拒绝新事物学习(固执)。

?受挫容忍度低,学习游戏容易放弃。

?过度保护自已,剥夺自我学习机会。

?上幼儿园适应力差。

?人际互动不佳,影响交友及学习机会,所以人际关系较不佳。?有洁癖,在家一条龙出外一条虫。

?不喜欢与朋友搭肩碰触。

?出门旅游因声音敏感及触觉敏感,习惯旧有枕头、棉被的触感,所以不易入眠,影响旅游品质。

?(7)改善方法

?重力拥抱(每天不低于12次,不高于32次)

?刷澡(从肢体末端向心脏端刷)

?指压

?按摩

?触觉棒、触觉环

3.本体觉:本体觉是在全身骨胳与骨胳相接处,关节面周围的一种神经系统,主要功能为肌肉在收缩或伸张时、关节在弯曲或伸直时,都

能感觉到肢体的位置与动态状况。

(1)本体觉发展不好的孩子:现在出现情况

很迟才学会翻身、坐、爬、站、走。

动作缓慢。

动作笨拙,容易跌倒。

经常碰伤,瘀血。

不喜欢活动。

(2)长大后出现的情况:

不喜欢运动,特别是球类活动。

计划动作能力差。

学习新事物能力差。

反应迟钝,被人欺侮不会抵抗。

颈部与背部肌肉张力不足易驼背,喜欢趴在桌上看书。

自我驱策力弱,做事较不积极。

(3)改善方法:多做按摩与婴幼儿体操。

多让孩子有爬上爬下,跳上跳下的机会。

提供前庭刺激。

多让孩子做大动作的活动。

4.视觉:视觉所指的就是我们眼睛所看见物体的感觉,主要功能可区别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高低、远近以及动态或静态。

?(1)视觉统合发展不良的孩子:

?看过的东西容易忘掉。

?无法专心念书。

?朗读或抄写时常漏行漏字。

?不爱写功课,成绩低落。

(2)视觉空间和形状感觉不良

视觉主要功能范围

1.视觉对焦

2.视觉追视

3.视觉区辨力

4.视觉理解力

5.视觉记忆力

现在出现情况:

写字着色常超出空格。

图形、模形、拼图辨识不易,操作较困难。玩积木和迷宫游戏能力较差。

认字能力差。

眼球运转欠灵活,弱视。

视觉对焦能力、追视能力不良。

对画图、仿画较不感兴趣。

长大后出现情况:

?注意力不集中。

?阅读能力差,跳行跳字。

?因对焦有困难,所以阅读无法持久。

?无法专心念书-认字较辛苦。

?抄写慢且困难。

?不喜欢会移动的东西。

?相似字常混淆如69、96分不清楚。

?方向感不佳,所以有路痴之称。

(3)改善方法:看不同的形状(图卡、字卡)

大量的前庭刺激

提供丰富的视觉刺激

5.听觉:听觉所指的就是我们耳朵所听见声音的感觉,主要功能可让我们辨别音调的频率。

(1)听觉不良的孩子:

?拼音困难口齿不清且表达能力差,经常不知道在说什么。

?跟不上教学速度,会排斥学习。

?经常不听指挥,不了解别人的意思,因此常被指为蓄意捣蛋。?听觉记忆能力不佳,也常给人心不在焉的印象。

(2)听觉反应不足:

听觉范围

1.听觉理解力

2.听觉记忆力

3.听觉抑制能力

4.听觉区辨力

(3)出现情况:倾听事物速度及反应能力较慢。?叫他时没反应,给人心不在焉感觉。

?语言学习、表达能力较弱。

?语言发展迟缓。

?构音不全,口齿不清。

?无法同时接受2-3个指令。

?听写困难.维持不到10分钟。

?很容易忘掉交代过的事。

(4)长大后出现情况:

不太喜欢开口说话。

常常对一连串指令只记得一个,无法连贯性学习。

常常与人沟通不良.

上课时只能吸收部份课业内容。

无法吸收、整理难度较高或复杂度高的功课。

对语文(英文)学习困难.

听觉记忆剌激减少影响学习成效.

学习常常是不完整性的。

传达常常是少东少西.

(5)听觉反应敏感

听觉范围

1.听觉理解力.

2.听觉记忆力.

3.听觉抑制能力

4.听觉区辨力

(6)现在出现情况:

?专注力不够,容易分心。

?容易听到别人较无法听到的声音。

?有时很小的声音也会觉得很吵。

?无法过滤不必要的声音。

?耳朵会同时听到多样的声音,但无法分辨。?常感觉有人在叫他的名字。

?对某些声音特别敏感。

?情绪较常不稳定,易紧张。

(7)长大后出现情况:

?专注力不够,容易分心。

?容易听到别人较无法听到的声音。

?有时很小的声音也会觉得很吵。

?无法过滤不必要的声音。

?耳朵会同时听到多样的声音,但无法分辨。?常感觉有人在叫他的名字。

?对某些声音特别敏感。

?情绪较常不稳定,易紧张。

?(8)改善方法:听不同的声音。

?大量的前庭刺激。

?要有充足的语言环境

七:经常见到感统失调情形

前庭反应不足◎前庭反应敏感

◎触觉反应不足◎触觉防御

◎发展性运动障碍◎重力不安全症

◎语言发展不良◎两侧不协调

◎听觉反应敏感◎听觉反应不足

◎视觉空间和形状感觉不良

◎计划动作能力不佳

八、感觉统合形成失调原因

(一)先天性因素:

1.遗传:染色体

2.化学污染:酒精、抽烟、空气、饮水、用药、微波炉、彩电、电脑。

3.氧的剥夺:产程过长(胎头过大、胎位不正、难产)、接生技术不佳(利用产钳吸盘)。

4.触觉学习不足:早产、剖腹产。

5.脑神经系统受伤:唐氏症、自闭症、脑性麻痹、智能不足。

(二)后天性因素:

1.活动空间不足-居住空间环境的改变,都市化。

2.照顾者或父母保护过度、协助过多、权威式的教养。

3.父母互动关系不足、太忙、不会教、不会玩、对感觉统合理念认知不足。

4.祖父母采用传统方式,要求太多或太放纵。

5.要求太多、管教太严,产生拔苗助长的挫折。

6.保护过渡或娇纵溺爱,造成身体操作能力欠佳。

九、如何提升感觉统合的能力

?家长必须了解基本感觉统合的定义。

?父母要了解孩子的感觉统合发展期(阶段性任务的发展)。

?感觉统合启发的能力(孩子接受新事物的能力)。

?父母要知道孩子呈现的讯息。

?父母必须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

?提供安全、好玩、有创意结构的环境。

?提升亲子足够的互动关系。

十、评量的目的:

1.帮助家长了解孩子发展现况。

2.因材施教的依据。

3.量身订制的方法。

4.预防性问题的处理。

5.遗传性问题的处理。

6.发展上已发生问题的处理、治疗。

十一、感觉统合训练的重要性:

?我国的有关研究表明,在儿童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感觉统合失常者占10-30%。

?最新研究调查中国大中城市孩子感统失调率达到80%其中30%为重度感统失调。

?北京市城区正常学龄儿童感觉统合轻度和重度失调率分别为

35.9%和10.3%北京市城区3-6岁儿童感觉统合轻度和重度失调率

分别为28.5%和8.9%。

十二、我国感觉统合教育的现状

?大多数家长不了解感觉统合。

?不清楚感觉统合训练对孩子的益处。

?家长不愿承认自己的孩子存在感觉统合失调。

?感觉统合教育过分商业化,招生人员误导家长

?国内缺乏专业感觉统合训练师,理论与实践不能很好地结合起来。

什么是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症

什么是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症 *什么是儿童感觉统合失调? 有些孩子的注意力特别不易集中、记忆力差、做事丢三拉四、学习成绩差、做作业拖拉、调皮多动任性、行为冲动、冒险、但精细动作差如系鞋带扣纽扣困难、讲话结巴不流畅、词不达意;有的又易紧张、胆小、退缩、偏执、爱哭、不合群、吃饭挑食或暴饮暴食。过去,有的人将这些问题诊断为多动症,给孩子吃药、打针等,但收效甚微,而且还可能造成儿童发育不良;还有的家长认为孩子是性格问题,有意不听话,对孩子又打又骂,造成了孩子的身心创伤。1970年,美国的心理学家爱瑞斯首先发现了在3-13岁儿童中,有10%-30%的儿童出现上述症候群,并且容易出现学习困难,研究发现它并不是智能发育有问题也不是教育上的问题,而是儿童大脑功能发育不协调,与大脑整合功能不完善不健全有关,需要进行心理训练来加以矫正。正常时,人的大脑皮层会对所接受的信息,既往的记忆、经验、情感进行汇总分析,然后才作出恰当的反应,这个过程就是整合作用。整合功能的健全有赖于整个大脑皮层功能的协调。正常人在清醒时整合功能是正常的,但在某些儿童,因大脑皮层各部分区域兴奋程度不一样,部分区域或细胞核团功能相对活跃,这就造成了大脑皮层的协调性变差,整合功能就紊乱,从而导致上述症状的出现。随

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发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儿童出现感觉统合失调会有什么表现呢? *①前庭平衡功能失常:表现为多动不安,走路易跌倒,原地打圈易眩晕,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调皮任性,兴奋好动,容易违反课堂纪律,容易与人冲突,爱挑剔,很难与其他人同乐,也很难与别人分享玩具和食物,不能考虑别人的需要。有些孩子还可能出现语言发展迟缓,说话词不达意,语言表达困难等。 *②视觉感不良:表现是尽管能长时间地看动画片,玩电动玩具,却无法流利地阅读,经常出现跳读或漏读或多字少字;写字时偏旁部首部颠倒,甚至不认识字,学了就忘,不会做计算,常抄错题抄漏题等。 *③听觉感不良:表现为对别人的话听而不见,丢三拉四,

感觉统合的定义

感觉统合的定义 摘自:中国娃娃日期:2006-1-13 9:16:34 发布者:中华幼儿教育信息港 感觉统合的定义 前庭觉、运动觉 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 感觉统合失调的表现 感觉统合训练内容及目标 (一)感觉统合的定义 感觉统合理论由艾尔丝博士于1972年首先系统提出,是指人体器官各部分感觉信息输入统合起来,经大脑统合作用,完成对身体内外知觉做出反应,即机体在环境内有效利用自己的感官,从环境中获得不同感觉通路的信息(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等),输入大脑,大脑对输入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作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 只有经过感觉统合,神经系统的不同部分才能协调整体工作,使个体与环境顺利接触。我们本身的反应,又是一个新的回馈刺激,提供大脑有关我们行为的信息,帮助我们发展出更有效的行为反应。籍着这种持续不断的感觉统合过程,大脑的分工愈来愈精细,功能愈来愈好,个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也就愈来愈强。 (二)前庭觉、运动觉 在一般人的概念中,感觉是指视觉、听觉、味觉及嗅觉,但实际上人类生存需要的最基本而且最重要的感觉却是触觉、前庭觉及运动觉。触觉是指分布于全身皮肤上的神经细胞接受来自外界的温度、湿度、疼痛、压力及震动的感觉。 前庭平衡觉是指利用内耳的三对半规管及耳石(碳酸钙结晶体)来探测地心引力并控制头部在活动中的方位,保持身体的平衡。 运动觉(深感觉)是指来自于我们身体内部的肌肉、关节的感觉,它是了解肢体的位置与运动的感觉。 这是一种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过程,没有感觉的统合,大脑和身体都不能发展。感统学习的关键期在七岁以前,在这期间大脑发展特别快。 (三)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 感觉统合功能失调,主要是指脑内,特别是影响到感觉系统的部分无法有效工作,无法正常而有效的发挥功能。 感觉统合能力是大脑本身所具备的功能,但这种功能的发展,还需要依靠环境的刺激和要求激发。多数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在游戏、运动和闲暇活动过程中发展起来。但对于有些儿童,感觉统合能力不象应有的那样有效地发展。其原因包括: 1.中枢神经系统不健全,如:发育迟缓,轻度大脑功能失常。 2.环境因素: 1)早产或剖腹产; 2)活动空间狭小或过多依赖学步车,导致爬行不足; 3)过度保护或管束过严; 4)缺少同伴群体; 5)缺少户外活动和各种运动; 6)过早进行认知教育; 7)电视、游戏机成为儿童主要的玩具。

感觉统合的概念

感觉统合的概念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感觉统合的概念感觉统合是指大脑和身体相互的学习过程。指机体在环境内有效利用自己的感官,以不同的感觉通路(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等)从环境中获得信息输入大脑,大脑再对其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包括:解释、比较、增强、抑制、联系、统一),并作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简称“”。 简介 感觉统合理论由临床心理学博士爱尔丝(AnnaJeanAyres)于1969年首先系统提出。1970年欧美、日本先进国家,问题儿童日趋严重,经数百位专家共同研究,终于1972年由美国南加州大学爱尔丝博士根据脑功能研究,提出感觉统合理论。爱尔丝博士认为感觉统合是指将各部分感觉信息输入组合起来,经大脑统合作用,完成对身体内外知觉做出正确反应。感觉统合术语广泛的应用与行为和脑神经科学的研究,也就是说感觉统合的理论是由脑神经神经生理学基础发展而来。 简单地讲,感觉统合是一种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过程,没有感觉统合,大脑和身体都不能发展。我国的有关研究表明,在儿童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感觉统合失常者占10-30%。感觉统合失常的罪魁祸首,是都市化生活和小家庭制度。感觉统合不足造成的行为失常: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笨手笨脚、严重害羞等,一直困扰着老师和家长。爱尔丝博士提出的感觉统合治疗方法为这些儿童提

供了矫治的机会,也解决了家长和老师为低成绩儿童现象的烦恼。最新研究调查中国大中城市孩子率达到80%其中30%为重度感统失调。 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 感觉统合功能失调,主要是指脑内,特别是影响到感觉系统的部分无法有效工作,无法正常而有效的发挥功能。 感觉统合能力是大脑本身所具备的功能,但这种功能的发展,还需要依靠环境的刺激和要求激发。多数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在游戏、运动和闲暇活动过程中发展起来。但对于有些儿童,感觉统合能力不象应有的那样有效地发展。其原因包括: 一、"先天不足",中枢神经系统不健全,如:早产或剖腹产,发育迟缓,轻度大脑功能失常。二、缺乏应有的游戏活动。1、活动空间狭小或过多依赖学步车,导致爬行不足;2、缺少户外活动和各种运动;三、生活的环境过于封闭,缺少同伴群体。四、父母教育方式上的偏差。1、过度保护或管束过严;2、过早进行认知教育;3、电视、游戏机成为儿童主要的玩具。 感觉统合课程简介及其作用 羊角球:让孩子坐在球上,双手紧握着手把,身体屈曲,向前跳动。姿势和双侧的统合,并可促进高程度的运动企划。 平衡台:双脚或单脚站立在平衡台上,用双手做拍球等运动,并保持身体的平衡。强化前庭刺激,加强身体平衡能力。

感觉统合的概念及失调的原因

一感觉统合的概念 感觉统合是将各神经系统传导的不同感觉在脑干部份做组织统合,如此中枢神经的各部位才能整体工作,使个体能顺利地与环境接触,并感到满足。 例如剥橘子时视觉使我们知道它是黄色的(成熟时)、圆形的,触觉使我们知道它有粗糙的外皮和多汁的果肉,嗅觉告诉我们有芬芳的气息,味觉告知我们它是酸酸甜甜的,以手掂它的重量时,运动觉告诉我们它重重的。综合了这些个客观的感觉,才能形成对橘子整体的主观知觉,孩子透过这样的认知,知道橘子是圆的,可以当球玩,它重重的可以使人感到疼痛,也知道它多汁可口,可以解渴。 二感统训练的概念 感觉统合训练是指基于儿童的神经需要,引导对感觉刺激作适当反应的训练,此训练提供前庭(重力与运动)、本体感觉(肌肉与感觉)及触觉等刺激的全身运动,其目的不在于增强运动技能,而是改善脑处理感觉资讯与组织并构成感觉资讯的方法,正确的概念是「脑功能的神经功能」。 三感统失调的原因 遗传因素: 1、母亲在孕期工作紧张忙碌、压力过大、焦虑,运动不够、家务劳动过多或姿势不佳,导致胎位不正等情况,进而影响到胎儿平衡的学习,重力感不足; 2、母亲在孕期被动吸烟或者饮酒、喝浓茶、咖啡等引起胎盘血管萎缩,影响胎儿营养摄入,从而影响胎儿脑神经发育,导致出生后感觉发育不良; 3、早产、剖腹产的婴儿由于受产道挤压不足而影响出生后关节、触觉等方面的感觉学习不足。 环境因素: 1、家长对孩子保护过度、娇宠溺爱,造成孩子操作能力欠缺; 2、都市家庭小型化生活造成空间狭小、爬行不足缺少运动或集体活动等; 3、过早用学步车 , 造成前庭平衡及头部支撑力不足; 4、父母太忙碌,造成幼儿右脑感觉刺激不足; 5、要求太多、管教太严,产生拔苗助长的挫折; 6、洁癖症母亲或保姆造成幼儿触觉刺激缺乏及活动不足; 7、延误矫正 , 造成幼儿自信不足和不良习惯的定型化。 另一种说法: 1 母体情胎因素 由于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一些妈妈们在怀孕时就缺乏足够的休息。工作、学习、生活的忙碌、焦虑、运动不够等都会影响胎位的变动,进而影响妈妈和宝宝的健康。而一些女性吸烟、饮用酒、浓茶、咖啡、毒品等刺激物质也会引起脐带毛细血管的萎缩,阻碍营养的输入,造成胎儿大脑发育上的不足,引起婴儿出生后触觉发育的不良。

感统失调的原因及特征

感统失调的原因及特征 家长和老师经常会接触到这样一些孩子,他们并不笨,但是在学习某些能力方面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障碍,例如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写作业拖拉、粗心大意、书写困难、阅读困难、情绪不稳定等等,他们很可能就是因训练不足而出现感统失调。 感觉统合失常的原因 先天:怀孕或生产过程中脑功能轻微受损。例如:缺氧、黄疸、德国麻疹、遗传因素,例如:染色体多or少一条47,XXY、45,X。 后天:环境刺激过多或多少。例如:过度逗弄及过度保护、脑部受伤。例如:铅中毒、血糖低、废气污染。 感觉统合失常的征兆: 1.不喜欢被人碰触或抚摸;拒绝理发、洗头或洗脸;大热天也要穿长袖衣服。 2.玩耍意外碰伤流血时,自己未察觉。 3.过份喜欢碰触各类东西。 4.不喜欢骑木马、荡秋千;害怕搭乘扶梯。 5.不喜欢被高举;怕上高处或跨越水沟;会晕车。 6.特别喜欢玩旋转、摇动或攀爬的游戏,不会感到头晕。 7.平衡差;腿无力;易跌倒、碰伤。

8.玩跳绳、踢球或丢球、接球等游戏时有困难。 9.惯用手建立慢;手无力;握笔不正确;写字慢、歪斜。 10.把数、文字写成上下、左右巅倒,如9→6;79→97,口合写成合口。 11.念书或抄写时,常漏字或跳行。 12.眼睛不灵活;方位距离判断差。 13.学穿衣服、扣釦子、系鞋带、拿筷子、写字比同龄人慢很多。 14.分辨不出相似图或物品;拼图玩不好;绘图构图差。 15.语言记忆差;语言理解差。 16.两、三岁以后才会说话;有口吃或口齿不清的现象。 17.语言表达差;沟通困难。 18.特别好动;冲动。 19.特别不爱动。 20.注意力易分散。 21.个性孤僻、不合群;在群体中难交到朋友。 22.自觉很笨,缺乏信心;易挫折而放弃;拒绝学习新事物。 23.爱发脾气;易激动。 24.环境适应力差;察言观色能力差。 感觉统合的游戏 游戏是孩子不断学习的重要媒介,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游戏,也能够帮助孩子在感觉统合上顺利发展。

感觉统合训练的基本理论

感觉统合训练的基本理论 王辉 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 一、概念 (一)何谓感觉统合? ●感觉统合(sensory integration)这一观点是由美国南加利佛尼亚大学的Jean Ayres于1969年提出的。 ●感觉统合:是指个体对进入大脑的各种感觉刺激信息,在中枢神经中形成有效的组合过程。即个体在特定的环境内有效地利用自己的感官,从环境中获得不同感觉通路的信息,输入大脑,大脑对输入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包括:解释、比较、增强、抑制、联系、统一),并作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 ●感觉统合的功能 儿童的感觉统合功能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从单纯的各种感觉发展到初级的感觉统合,即身体双侧的协调、眼手协调、注意力、情绪的稳定及从事目的性活动,进一步发展到高级的感觉统合,即注意力集中、组织能力强,自我控制、学习能力、概括和推理能力不断发展等。 1、组织功能 2、检索功能 3、综合功能 4、保健功能 (二)何谓感觉统合失调? ?感觉统合失调(sensory integrative dysfunction)是指进入大脑的各种感觉刺激信息不能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形成有效的组合而产生的一种缺陷。感觉统合失调又称为“神经运动机能不全症” (Neurobehavioral Dysfunction),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障碍问题,多发生在5、6岁至11、l2岁的儿童身上。 二、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神经系统接收身体内外传来的感觉刺激,产生认知,反应身体的姿势、动作、计划,并协调情绪、思想、记忆以及学习,是为感觉统合的过程。

●感觉统合能力不佳所造成的学习能力不足,主要的原因: (1)感觉和知觉信息相互不协调 (2)动作所产生的感觉信息无法和知觉有正常的统合机能 (3)前庭及固有感觉不良 神经系统的结构 神经系统的结构,包括两个大脑半球,一个较小的小脑,脑干、脊髓以及分布于全身的许多神经。每一项构造包含许多神经细胞,成为神经元;每一神经元有一根纤维主管传导信息。把信息从身体传到大脑内的神经元,称为感觉神经元;而把信息传至肌肉及内脏的神经原,称为运动神经元。 l、神经元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一般人体内大约有120亿个神经元。每一个神经元由胞体和突起两部分构成。胞体的中央有细胞核,核的周围为细胞质。神经元的突起根据形状和机能又分为树突和轴突(又称神经纤维)。树突较短但分支较多,它接受冲动,并将冲动传至细胞体。每个神经元只发出一条轴突,长短不一,胞体发生出的冲动则沿轴突传出。 功能: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 2、神经径路与核 ●细长成束状的神经元,称为神经径路。大部分神经径路从神经系统内的某处把一种感觉输入或运动反映传至另一处,有的还传送了不止一种感觉输入。是为了防止信息混杂,这些径路井然有序的安排,犹如电话线一样。 ●“核”是神经细胞体的聚集处,是感觉或运动过程中的“业务中心”。它们接受感觉输入,重新整理、过滤信息,并使它与神经系统中其他信息产生关联,进行统合,送到大脑半球的对应区域。大脑半球把这些信息过滤,使更详细,并把它送至运动或其他中心,然后传送到外界形成反应。 3、脊髓 ●脊髓包含了传送感觉信息到大脑的神经径路,以及把运动信息往下传的其他神经径路,这些待下传的信息会传到肌肉与器官。沿脊髓下行的一些传送活动指挥着姿势与运动,有些则指挥内脏的功能。感觉统合不良发生在脑内,不在脊髓。 4、脑干 ●脑干:位于耳朵的高度。脊髓中的感觉径路在脑干中延续,但是脑干除了这些径路之外,

感觉统合发展的自我调节

婴幼儿的感统发展向度及睡眠饮食障碍 0-3岁儿童自我调节障碍 ●对感觉刺激过度反应或反应不足 ●吃、睡不正常 ●动作计划能力缺失 ●听觉处理能力失调 ●精细动作功能失调 ●视觉-空间知觉处理功能不佳 ●注意力控制能力不佳 ●情绪表达功能缺失 自我调节障碍的分类 感觉刺激反应过度 ●容易害怕和过分小心 ●容易出现反抗、负面行为 感觉刺激反应不足 ●退缩、不易和人互动 ●沉迷在自我中心的世界 ●动作不停和冲动 睡眠 自我调节障碍的婴幼儿有15-38%半夜常常醒来、不易入睡。 慢速波熟睡期 ——消除疲劳、促进生长 快速波动眼期 ——记忆的存留、整理、重组,增补神经传导物质,帮助学习,保持记忆力。

帮助入睡的策略 各年龄层儿童睡眠时间 睡眠障碍儿童行为表现 ●晚上很晚才能入睡 ●躺在床上30分钟以上不能睡着 ●午睡不易入睡 ●半夜易醒来 ●需要大人陪伴才能入睡 ●半夜醒来会找爸爸妈妈

1、自我调节功能——睡眠障碍 2、调节醒与睡的机制——睡眠障碍 3、情绪调节功能——睡眠障碍 1.睡前安抚策略 ●抱着孩子 ●搂着孩子 ●紧靠在一起,用手压在孩子身上 ●有韵律地轻轻摇晃 ●初生婴儿:吸母乳、洗奶瓶 2.每天睡前的例行活动 ●用温水泡澡 ●包在大浴巾中擦柔、裹紧 ●穿上舒适的睡衣 ●压在大堆枕头、棉被下,和宝宝说话,尤其是赞美的话 ●泡澡后帮孩子轻柔按摩 ●亲亲抱抱孩子 ●轻声哼唱摇篮曲等 ●快要入睡时减少刺激 ●安静、光线柔和变暗 3.午睡不要睡太久; 4.适当日晒; 5.白天有适当的运动,入夜减少激烈运动; 6.傍晚后让幼儿安静下来的活动; 7.轻柔摇晃助眠; 8.睡前听音乐;

各类感统失调的症状表现及应对方法-感统症状

各类感统失调的症状表现: (一) 触觉系统失调 1. 不喜欢被人抱,有时甚至拒绝他人的触摸. 拖手;不喜欢人多的地方。却喜欢拥抱别人。 2. 拒绝理发. 洗发. 洗脸。 3. 不喜欢穿鞋,喜欢打赤脚。 4. 不喜欢或特喜欢特定质料的衣服。 5. 喜欢吸手指,触摸生殖器。 6. 偏食. 逃避咀嚼。 7. 对某种感觉特喜欢。如:玩沙,刮东西。甚至显得固执而又会拒绝。拒绝使用某质地的用材。如:胶泥. 浆糊等。 8. 痛觉迟钝,以致意外碰伤流血而不易察觉。 9. 反应慢,动作不灵活,发音或小肌肉运动都显得笨拙不佳。 (二) 前庭觉系统失调 1. 喜欢自转,而且转很久不觉头晕。 2. 喜欢看. 玩转动的东西。 3. 喜欢边走边跳。 4. 经常喜欢爬高。 5. 平衡差,走路东倒西歪,经常碰撞东西。 6. 不喜欢把头倒立。 7. 注视. 追视能力弱,数数时常要用手指指着数才能完成。 8. 颈部挺直时间较同龄儿童短,常垂头。 (三) 本体觉系统失调 1. 喜欢他人用力推. 挤. 压。 2. 手脚喜欢用力挥动或用力做某些动作。 3. 动作模仿不到位,常望着手脚不知所措。 4. 俯卧地板时全身较软,把头. 颈. 脑提起特别困难。 5. 坐姿不够稳定,坐时会东倒西歪。 6. 力度控制较差,常会因太用力而损坏玩具或因力度太小抓不住东西。 7. 速度控制较差,跑起来难以按指示停止。 8. 对蹦跳的要求高,喜欢摔跌自己的身体,喜踮脚走。 9. 自伤,咬玩具。 (四) 听觉系统失调 1. 常会掩耳朵或按压耳朵。 2. 对尖锐或拉高的声音一点也不讨厌,甚至喜欢。 3. 有时对很小的声音感兴趣。 4. 在教室里对外界的声音很敏感。 5. 常会听到某种声音而发呆。 6. 对某些特定的音乐固执的喜爱。 7. 特别害怕听某些声音。 8. 对巨响反应较差,甚至无反应。 9. 喜欢无端尖叫或自言自语。 (五) 视觉系统失调 1. 即使常看到的东西都会让他害怕。

感觉统合失调的八大类型及表现

一、视觉统合失调 1、什么是视觉? 视觉就是我们用眼睛所看到外界周围的事物。视觉成熟最重要的是焦距。通过眼睛观察形状、大小、甚至文字。 2、出现视听失调的原因? 婴儿期爬行不足。在婴幼儿期间,听觉对大脑的成长影响最大,早年的幼儿听觉较弱,所以受不了太高、太大的声音,祖父母带大,环境噪音太多,父母脾气大,经 常大声责备,都会造成幼儿为了保护声音对大脑的刺激便会在听觉上形成一层自我保 护膜,养成拒绝听别人讲话的习惯。 视觉统合不佳主要表现:看书时容易漏子、掉字、写字时,偏旁部首容易写错、不会做计算、学了就忘、抄错题、甚至不认识字。 二、听觉统合失调 什么是听觉? 声波作用于听觉器官,使其感受细胞兴奋并引起听神经的冲动发放传入信息,经各级听觉中枢分析后引起的感觉。音变的能力来自触觉。听觉区的讯息深入大脑的潜能记忆区中,因此听觉的音变能力,对人类的潜意识影响很大,在心理上也产生很大的作用。 听觉统合能力不佳主要表现:对别人说的话听而不见、丢三落四、经常忘记老师布置的作业。

三、嗅觉统合失调 什么是嗅觉? 嗅觉是人类感觉神经中最多也最复杂的器官,嗅觉能协助我们用鼻子灵敏的认识环境,进而保护自己。 嗅觉失调的表现:如无法味到花的芳香、不能闻出某种气味等。 四、味觉失调 什么是味觉? 味觉失调会直接影响到人的生活品质。味觉也是婴幼儿期非常重要的一种学习能 力。舌头的味觉相当复杂,前面甜的,中段哭的,旁边酸辣的。必须让食物留在嘴巴 里较长的时间,才能感觉发出各种味道,味觉教育需要有相当的耐心及时间。 味觉失调的表现:无法用舌头尝出各种味道,不能尝出酸、甜、苦、辣。 五、触觉失调 1、什么是触觉? 身体皮肤组织接触外界的一种感觉。 2、什么是触觉失调? 触觉失调就是人对外界的感觉出现的与别人不一样的现象。它分为触觉敏感和触觉迟钝。 触觉敏感:就是说对外界的微小变化产生一种过激的反应。(这样的孩子的脑神经抑制困难,才导致触觉过分敏感,对任何信息都有反应,大脑经常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自然无法集中注意力,心烦气躁的。他

感觉统合失调的主要表现

感觉统合失调的主要表现(多动儿康复训练) 多动不安,走路易跌倒,原地打圈易眩晕,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调皮任性,兴奋好动,容易违反课堂纪律,容易与人冲突,爱挑剔,很难与其他人同乐等。(前庭平衡功能失常)尽管能长时间地看动画片,玩电动玩具,却无法流利地阅读,经常出现跳读或漏读或多字少字;写字时偏旁部首部颠倒,甚至不认识字,学了就忘,不会做计算,常抄错题抄漏题等。(视觉感不良)对别人的话听而不见,丢三拉四,经常忘记老师说的话和留的作业等。(听觉感不良)害怕陌生的环境、吮手、咬指甲、爱哭、爱玩弄生殖器等、过分依恋父母、容易产生分离焦虑,或过分紧张、爱惹别人、偏食或暴饮暴食、脾气暴躁。(触觉过分敏感或过分迟钝)冒险行为,自伤自残,不懂总结经验教训。或者少动,孤僻,不合群,做事缩手缩脚、缺乏好奇心,缺少探索性行为。(痛觉过分敏能感或过分迟钝)方向感差,容易迷路,容易走失,不能玩捉迷藏,闭上眼睛容易摔倒,站无站姿、坐无坐相,容易驼背、近视,过分怕黑。(本体感失调)动作协调能力差,走路容易摔倒,不能像其孩子那样会滚翻、骑车、跳绳和拍球等。(动作协调不良)不会系鞋带、扣纽扣、用筷子,手脚笨拙,手工能力差。(精细动作不良)这些问题无疑会造成儿童学习和交往的障碍,尽管这样的儿童有正常或超常的智商,但由于大脑的协调性差影响注意力和记忆力、影响言语表达、影响人际交往,因而直接影响了儿童学习、生活、运动,也影响人际关系,妨碍正常的成长发育。招收3-8岁儿童,每月8课时,

感统概念: “感统”是指将人体器官个部分感觉信息输入组合起来,经大脑感统合作用,完成对身体外的知觉作出反应。只有经过感觉统合,神经系统的不同部分才能协调整体作用使个体与环境顺利接触,没有感觉统合,大脑和身体就不能协调发展。 感统失调的生理原因: 儿童成长过程中,如果中枢神经系统无法将由前庭器官、皮肤触觉、肌肤运动觉与视觉、听觉所传来的信息进行有效的统合协调,将会造成行为和学习上的问题,即所谓的感觉统合失调。调查表明:我国儿童感统失调比例高达100%。 产生的主要原因: 1、胎位不正所产生固有平衡失常; 2、活动空间太小,爬行不足所产生前庭平衡失常; 3、父母太忙碌,造成幼儿右脑感觉刺激不足; 4、早立或剖腹生产,造成触觉学习不足; 5、祖父母采用传统方式,要求太多或太放纵; 6、洁癖症母亲或保姆造成幼儿刺激缺乏及活动不足;

常见的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有

常见的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有:胎位不正、早产、剖腹产、摇抱少、婴幼儿期活动空间不足、爬行不足、依赖学步车,对孩子太放纵或干涉过度等,以及其他不明的原因。 有感觉统合失调的孩子智商不低,但常有以下现象: ※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写字笔画颠倒,阅读困难,计算粗心;做事或做作业磨蹭;动作不协调,手脚笨拙;胆小害羞,缺乏自信;脾气急燥,爱哭闹,缠人或性情孤僻,怕与人接触,攻击性强,喜欢招惹别人;习惯性啃咬手(脚)指(趾)甲或挤眉眨眼……感觉统合失调孩子的智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表现出高智商低成绩的现象。 ※儿童的感觉统合失调需要进行特殊的感觉统合训练,该疗法不是直接对儿童的行为问题进行矫正或是学习问题进行方法辅导,而是一套以滑板、圆筒、平衡台、吊缆为主的游戏运动训练疗法,寓训练治疗于游戏之中,通过促进大脑的功能而改善儿童的行为和学习问题。 1.本体感觉不良,身体运动协调障碍 本体感觉功能不足的儿童常表现出穿脱衣裤、扣纽扣、拉拉链、系鞋带等动作缓慢及笨拙;害怕或逃避运动,大运动和精细动作均显笨拙,运动协调不佳,不敢做跳高、荡秋千、走平衡木等活动,活动中常常经受挫折,更无创造力;吃饭时常掉饭粒等;常常站无站像、坐无坐像,端坐十分困难;写字姿势不正确、速度慢、字迹不规则,阅读跳行、漏行。 2.语言发展迟缓由于控制小肌肉及手眼协调的肌肉发育欠佳,影响舌头和唇部肌肉、呼吸及声带的运动,从而造成发音及语言表达能力不佳.。 3.结构与空间知觉障碍 其原因主要涉及视知觉问题。一方面可能与躯体感觉过程有关,另一方面可能与右脑半球的功能有关。其表现多为:对空间距离知觉不准确,左右分辨不清,易迷失方向;视觉不平顺,无法做平顺移动,所以,喜欢看移动中的物体,看书易跳字、跳行,严重者则无法进行阅读,做功课时眼睛易疲劳,造成学习能力的不足。 4.触觉防御障碍 当外界刺激作用于皮肤时,触觉防御系统就会做出防御性反应(自卫性或保护性防御、辨别性反应)。若触觉神经和外界环境协调不良,会影响到大脑对外界的认知和应变,导致触觉防御障碍(即防御过强和防御过弱)。其主要表现为:其一、触觉敏感的儿童,对外界的新刺激适应性较弱,而固执于已经熟悉的环境和经验上,排斥对新事物的学习与适应,常常胆小、害怕陌生环境、害羞、喜欢粘人,洗头和洗澡等都会反抗;在团体中独占性强,朋友少,常陷于孤独之中;对周围环境信息的过滤、整理能力明显不足而注意力不集中。其二、喜欢某种特殊的熟悉的感觉,如咬指甲或吮手指;讨厌被触摸或拥抱,却喜欢触摸或拥抱别人摇晃;缺乏痛觉,甚至有自伤等行为;味觉异常,容易偏食、挑食;喜欢触摸生殖器等。其三、触觉过分迟钝的儿童则反应慢、身体动作不灵活、手脚笨拙,缺乏自我意识,不敢爬高、无法顺利下楼梯、怕坐旋转木马;重心不稳,情绪特别不安定,无法保护自己;大脑的分辩能力差,发音甚至学习能力也很难发展。 5.听觉语言障碍这可能与前庭平衡功能统合障碍有关。儿童在早年的听觉较弱,太大、太高的声音(如环境的嘈杂声音太多、父母经常发脾气或责骂等)都会给儿童在听觉上形成一层自我的保护膜,养成拒绝听别人讲话的习惯,长大后,就会表现出听力不佳或对别人的指令性语言反应迟钝,并不知道如何与人沟通,还会表现出语言发展迟缓,语言表达能力不佳等。 6.前庭功能障碍地心引力对人类的影响最大。人的翻、爬、坐、站、跑等学习与前庭功能关系密切。前庭功能影响身体和周围环境的协调。由于胎位不正、爬行不足及早年活动不足都会引起前庭功能不足。其主要表现为:其一、前庭讯息处理不良的儿童,视觉很难跟着目标移动,双眼更难由一点移动到另一点;眼球不能平移,常常以跳动的方式抓住新目标,因而在划线、玩球、阅读等方面面临许多困难。其二、前庭神经功能不佳的儿童有的手脚笨拙、容易跌倒、常碰桌椅,甚至害怕行动,其三、前庭系统活动量低的儿童,则喜欢旋转或绕圈子跑、爬上爬下、不安地乱动以及注意力涣散等,其四、前庭感觉不良的儿童常常无法判断距离与方向,在读写数字、字体或偏旁部首时常常读反或写反(如:“25”读或写为“52”、“p” 读写为“b”、“入”读写为“人”等等),在人多的地方容易迷失方向或过分靠近甚至碰撞到他人,而造成人际关系的严重不良,进而使儿童经常遭受挫折、丧失信心,以致阻碍人格和情绪的健全发展。 7.学习困难

感统训练的发展历程

感统训练的发展历程 一、渐渐流行的感统训练,缺乏本土的理论指导。 2010年,学心理学的我怀着对孩子成长的各种好奇心理,进入了儿童心理训练行业。当时看到一些感统设施,让我想起在2008年一个心理科实习的时候,也操作过这样的设施。如今工作后又碰上了,让我觉得感统训练还是很流行,现在成为了我的职业,我想我就得好好查查资料了。 查资料期间,发现大家对于某个教具的功能说法不一致。我上网找书籍,只找到1本。这本书被很多早教中心奉为“宝典”。然而这本宝典里面对于感统训练器材的训练原理并没有详细介绍,至少没让我觉得解释到位。然后我继续上网找相关资料,还是发现很多矛盾之处。有些用词还是台湾的用词,比如“运动企划”,内地称为“运动计划”,“复健”内地称为“康复”,“职能治疗”内地称为“作业治疗”。大概大家都是从台湾的学者那里复制过来的文字吧,我开始在台湾的网站上查找相关理论资料。 二、美国、台湾等地逐渐使用新量表,中国内地仍然在用20度年前编制的量表。 2010年底,带着对感统训练市场的希望,我和临床医学的一些同学一起到母校研究创业,母校的心理教研室主任一直很支持我们自己创业,并有一个感统训练室供我们实践。在创业阶段我们去了医院、小学及幼儿园进行儿童感觉统合

失调筛查,沿用的是1994年北京大学王玉凤教授从台湾引进编制的《儿童感觉统合发展评定量表》。总共累积了500多个样本,统计发现感统失调率还是很高。 因为要培训实习生,我还常常去图书馆查阅感觉统合的相关资料。关于感统的专著并不多,在脑瘫的康复书籍里也会有介绍到感统训练的一些手法。还有就是康复医学书籍会有一些内容介绍感统训练,但是内容不详细相似度非常高。貌似都跟王玉凤教授介绍的内容差不多。翻了很多书后,终于在一本窦祖林教授编写的《作业治疗学》中找到关于感觉统合的内容,这本书是由在美国工作的香港人关施艳明编写的,里面的内容让我耳目一新。其中介绍了“适应性行为”这个很重要的概念,以及感觉刺激和感统训练的区别等等。还介绍了从A.J.Ayres创造理论至今所出现过的十几个感统评估量表。 我继续从台湾的网站里去找感统相关的资料,逐渐发现台湾曾美惠副教授、苏佳廷教授等人其实已经开始引进《感觉史量表》(Tseng,2002)、《感觉讯息处理评估表》(Su,2002),并本土化。这两个量表在我上文说到的《作业治疗学》中都有介绍。台湾专家已经给这两个量表统计出了台湾的常摸,但是因为版权问题,两个量表的常摸并不公开,只有找台湾这些专家做评估才能得到标准分和结果。 当然在台湾,没有新量表常摸的职能治疗师仍会沿用台湾郑信雄医师1982年引进编制的《感觉统合检核表》。而内地医院一直在沿用1994年王玉凤教授

孩子感统失调的表现感统失调训练方法

孩子感统失调的表现感统失调训练方法 感统失调的表现不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消失,12岁以前通过专业的感统训练很容易得到纠正,一旦超过这个年龄很难改变,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最近显示中国儿童的感觉统合失调率已经达到80%,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存在感统失调,只是表现程度不同而已,所以家长必须尽早预防自己的孩子出现感统失调的表现!优加佳宝专业感统训练,致力于全面提升儿童专注力、记忆力、想象力、语言、社交、学习的能力,让每个孩子成为最优秀的自己! 感统失调有什么表现 1、爱哭、粘人、怕生、怕别人碰触身体、咬手指; 2、挑食、偏食、发音不佳、情绪不稳脾气差; 3、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坐立不安、姿态不良、无法安静; 4、喜欢旋转,过久而不会晕,或害怕旋转、脚离地的体验; 5、笨手笨脚、容易跌倒或撞墙; 6、缺乏自信、耐挫能力差、过于内向、危难; 7、念书、写字常遗漏字、句,或将字的左右部分颠倒; 8、身体肌力不足,容易喊累; 9、动作计划能力不佳,不会用力; 10、社会适应能力不好,不会主动交朋友。

感统失调的孩子学习生活中常见问题 1、不能完成老师分配的任务 经常分心;做事有始无终;丢三落四;忘记分配的任务。 2、会出现学习困难的现象 学习粗心大意,经常看错、看漏,听错、听漏,抄错、抄漏; 出现识字障碍、阅读障碍、书写障碍、算数障碍; 上课思想开小差、不能坚持听讲; 学习成绩差,但智力正常; 很难安排好日常学习和生活; 做作业拖拉磨蹭;作业、考试常因马虎大意而丢分等。 3、导致孩子自卑 任务完成不好,得不到老师和家长的赞扬,会让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很多孩子一自卑就更加完成不好任务,从而恶性循环。 4、引发多动症 注意力不集中,常指注意力障碍,是多动症的核心症状。 上课期间孩子经常坐不住,在座位上小动作多或扭来扭去,动个不停; 很难安静,在一些不该动的场合乱跑乱爬,精力过分充沛; 经常话多,说起来没完,好插话或喧闹; 别人对他讲话时常常好像没在听或没听见; 难以遵守集体活动的秩序和纪律,如抢答、排队。 5、致使人际关系不佳和家庭环境的紧张 冲动任性、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情绪不稳定,容易与同学发生冲突; 经常搞小动作,造成师生关系不和谐; 自控能力差,给父母造成极大压力; 研究表明,75%的犯罪者儿时有严重的注意力不集中表现,注意力不集中如不及时纠正,半数以上殃及成年。 深圳优加佳宝国际儿童发展中心引用美国南加州大学医学博士艾尔斯的儿童感觉发展理论、诺贝尔得主罗杰斯佩里博士的右脑开发理论,由深圳市感觉统合教育研究会秘书长、深圳市儿童发展教育资深老师王春萍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教学模式,带领专业教学研发团队及教师团队经过10多年年的研发和实践,并结合深圳本土儿童发展需求,成功打造出一套适合0-12岁儿童早教、感觉统合、全脑开发等系列课程,以增强孩子大脑各个区域的功能,促进身体、感官,动作

与感觉统合失调有关的儿童学习问题案例

与感觉统合失调有关的儿童学习问题案例: 【案例1】在儿童心理咨询门诊,有位小学生向医生诉说了自己的苦恼:“我总是把p与q、b与d搞混,爸爸、妈妈和老师却说我粗心,可我真的不是粗心,我仔细地看呀看呀,可最后还是搞反了,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分析】对此,上海中易心理健康研究所的陆为之医师分析道:“这的确不是孩子的错。人的大脑分成左右两个半球,它们各有各的功能。习惯用右手的人,他们的优势大脑在左半球。一般的孩子都在5岁前确立优势大脑,如果优势大脑迟迟未能确立,就会出现这个孩子遇到的情况,分不清p与q,b与d,还会把一个字的左右边旁写反,系鞋带、扣纽扣、敲鼓等动作笨拙、不协调。日常生活中左、右手混用,或者原来是‘左撇子’的早年被强行纠正用右手的儿童,很容易出现上述问题。 【解决方法】如果有孩子也属于这种情况,应尽早确立他的惯用手。目前这孩子可以在用眼睛读p、q、b、d的同时,请爸爸妈妈在他的背上写一遍,多一个触觉通道的信息,有助于他分清这些字母,必要时可接受感觉统合治疗。 【案例2】平时一向聪明活泼的斌斌学别的东西挺快的,可就是在掌握单词、词汇方面比较困难,默写时常出现漏笔划、错别字等现象。如果把一个字出示给斌斌看10秒钟后拿开,斌斌凭记忆只写得出左边部分,右边部分他怎么也默写不出来,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其实,类似斌斌这样的孩子在儿童心理门诊是十分常见的,这些孩子学习特别“辛苦”。 【分析】医生认为,斌斌的问题是由于视知觉记忆不佳造成的,要通过感觉统合训练和视觉记忆训练,以改善其视知觉功能,提高学习效率。 感觉统合失调是怎么回事尽管不少家长对感觉统合这一词汇并不陌生,何谓感觉统合?感觉统合失调是怎么回事?孩子出现学习困难、不专心、适应能力差是不是感觉统合失调呢? 所谓感觉统合就是大脑将从身体各种感觉器官传来的信息进行多次的组织分析、综合处理,从而作出正确决策,使个体和谐有效地运作。大脑的不同部位,必须经过统一协调的工作,才能完成人类高级而复杂的认识活动,包括注意力、组织能力、自我控制、概括和理解能力。当大脑对感觉信息的统合发生问题时,就会发生运作失灵,称为感觉统合失调。 也就是说人类的感觉系统如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前庭平衡觉、运动觉等如同一个个“通讯员”,将各种信息传递给“总司令部”──大脑,大脑对此作出协调、指挥。如果某一个“通讯员”开“小差”,无法正确有效地传递信息,就会出现某种征兆。 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应及早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并且找到问题出现的真正原因,区分对待。

感觉统合失调的成因分析

感觉统合失调的成因分析 感觉统合就是机体在环境中有效利用自己的躯体获得不同感觉通路(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前庭觉和本体觉)而来的空间和时间上的信息输入大脑,大脑对输入的信息加工处理并做出适用性反应的能力。感觉统合是一个综合而复杂的大脑对信息的加工处理过程,任何一个方面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感统失调。 如今我国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城市化发展、剖腹产儿童的增多、儿童运动和爬行减少、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日益激烈、环境污染等因素使得儿童患感觉统合失调症的机率大大增加,导致近半数儿童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例如感知觉问题、视觉问题、听觉问题、智力问题、学习功能障碍、多动症、情绪问题、个性问题、社会适应问题、身体素质问题、性别错乱等等。导致感觉统合失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下面主要从六大因素来阐诉感统失调的原因。 一、生物学因素 1、遗传作用方面 家族中有人曾患某种神经症或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等)、学习障碍(尤其是阅读障碍)、各种残疾及过敏中暑史的,则其他成员发生此类疾病的危险性较高。这里除了遗传基因影响外,心理因素影响也不可忽视,即增加患病的易发性或影响身心健康的脆弱性。 2、脑损伤或脑功能失调 脑损伤原因一般包括:母亲在分娩过程中时间过长、分娩过于仓促、胎盘脱离过早、难产、吸盘助产等;母亲有酗酒、吸烟、受X射线辐射、服用不合适的药物、患糖尿病、患甲状腺机能减退等问题;大龄母亲和年龄小的“娃娃妈妈”都会导致胎盘生长不良、胎儿缺氧、胎儿感染等;宝宝出生后,发高烧、严重脱水、脑炎、脑膜炎等。婴幼儿期头部的摔伤是最不为家长注意但又恰恰是最重要的脑损伤因素。脑损伤或脑功能失调会影响大脑的机能,即可能影响人的行为的敏感度、反应方式或有抑制作用,造成被动、情绪暴躁等现象。 3、生化失调 (1)神经化学物质传递异常:通过研究尿、血液或脑脊髓液中神经介质代谢物数量的减少,研究药物对大脑认知的影响、对个体注意、学习与行为的影响等,人们发现了神经化学物质传递异常问题。儿童神经化学物质传递异常会导致多动症、注意缺陷、学习功能障碍等。 (2)维生素缺乏:维生素是保持机体活力的重要条件。一旦机体维生素供应不足或需求增加,都会导致新陈代谢的障碍、心血供应系统及神经系统机能障碍等,影响人体正常生理机能,影响大脑功能的正常发挥。 饮食结构影响着儿童的大脑工作能力;平衡的饮食可以使儿童大脑保持清醒状态,不至于过度兴奋或萎靡不振,如果儿童饮食结构中糖类含量过高的话,儿童会处于过分兴奋状态之中,引起多动,影响学习;相反如果儿童饮食结构中碳水化合物含量过高的话,儿童会极易疲劳,大脑处于抑制状态之中,造成精神萎靡,同样也影响学习。 (3)内分泌腺功能失调:某些激素失调会引起儿童早期大脑损伤或身体状态的改变,并由此干扰学习最典型的例子是甲状腺功能失调。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则造成精神低落。过于平静,使得学习没有动机、缺乏刺激,如果儿童在出生时母亲甲状腺素缺乏,很可能会造成严重的损害,以致影响智力的发展、语言的接受与表达以及身体运动机能的发展;而甲状腺机能的亢进则对儿童的身体发育、智力发展等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4)低血糖:脑的代谢要依赖于一定量的葡萄糖供给,如果我们吃的过少,使身体内的血糖量远远低于正常水平,大脑就不能保持正常的活跃水平,导致血液不良、多动症等。

感觉统合失调的八大类型及表现

感觉统合失调的八大类型及表现 一、视觉统合失调 1、什么是视觉? 视觉就是我们用眼睛所看到外界周围的事物。视觉成熟最重要的是焦距。通过眼 睛观察形状、大小、甚至文字。 2、出现视听失调的原因? 婴儿期爬行不足。在婴幼儿期间,听觉对大脑的成长影响最大,早年的幼儿听觉 较弱,所以受不了太高、太大的声音,祖父母带大,环境噪音太多,父母脾气大,经常大声责备,都 会造成幼儿为了保护声音对大脑的刺激便会在听觉上形成一层自我保护膜,养成拒绝听别人讲话的习 惯。 视觉统合不佳主要表现:看书时容易漏子、掉字、写字时,偏旁部首容易写错、 不会做计算、学了就忘、抄错题、甚至不认识字。 二、听觉统合失调 什么是听觉? 声波作用于听觉器官,使其感受细胞兴奋并引起听神经的冲动发放传入信息,经各级听觉中枢分析后引起的感觉。音变的能力来自触觉。听觉区的讯息深入大脑的潜能记忆区中,因此听觉的音变能力,对人类的潜意识影响很大,在心理上也产生很大的作用。 听觉统合能力不佳主要表现:对别人说的话听而不见、丢三落四、经常忘记老师布置的作业。

什么是嗅觉? 嗅觉是人类感觉神经中最多也最复杂的器官,嗅觉能协助我们用鼻子灵敏的认识 环境,进而保护自己。 嗅觉失调的表现:如无法味到花的芳香、不能闻出某种气味等。 四、味觉失调 什么是味觉? 味觉失调会直接影响到人的生活品质。味觉也是婴幼儿期非常重要的一种学习能 力。舌头的味觉相当复杂,前面甜的,中段哭的,旁边酸辣的。必须让食物留在嘴巴 里较长的时间,才能感觉发出各种味道,味觉教育需要有相当的耐心及时间。 味觉失调的表现:无法用舌头尝出各种味道,不能尝出酸、甜、苦、辣。 五、触觉失调 1 、什么是触觉? 身体皮肤组织接触外界的一种感觉。 2 、什么是触觉失调? 触觉失调就是人对外界的感觉出现的与别人不一样的现象。它分为触觉敏感和触觉迟钝。 触觉敏感:就是说对外界的微小变化产生一种过激的反应。 觉过分敏感,对任何信息都有反应,大脑经常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自然无法集中注意力,心烦气躁的。他 们穿着的衣服质料不同,或环境有微小的变化时,都会忙着做出不舒服的反映处理,于是最重要的学习信息 就很难传入大脑了。 触觉迟钝:就是排斥新事物,不能接受新事物,依赖旧的事物。 旧的信息, 于是就很依赖他们已经熟悉的旧的事物。 这样的孩子比一般孩子更渴望被接触, 所以也比较粘人。 三、嗅觉统合失调 这样的孩子的脑神经抑制困难,才导致触 由于一再排斥新的信息,便需要加强

1.感觉统合的概念

注意力培训资料 儿童的思维能力2-3岁表现为直觉行动思维,3-7岁表现为具体形象思维,7岁末抽象思维能力开始萌芽,可见婴幼儿阶段的脑及神经系统是迅速发展,逐渐成熟的。遗传和先天的大脑发育是基础,而后天环境和教育是脑发育完善及脑潜能开发的现实条件和决定因素。 通过训练可提供给儿童适当的多种感觉刺激,协助其作出适应性反应,从而促进儿童的大脑发育成熟和潜能的开发。 一、感觉统合的概念: 身体是一切智慧的基础。 是指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过程。 指机体在环境内有效利用自己的感官,以不同的感觉通路(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等)从环境中获得信息输入大脑,大脑再对其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包括:解释、比较、增强、抑制、联系、统一),并作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简称“感统”。 二、感觉统合理论的提出: 1969年由美国南加州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爱尔丝(AyresA.J)首先系统提出。 1970年欧美、日本先进国家,问题儿童日趋严重,经数百位专家共同研究,终于1972年提出感觉统理论。 爱尔丝博士认为感觉统合是指将人体器官各部分感觉信息输入组合起来,经大脑统合作用,完成对身体内外知觉做出正确反应。 简单地讲,感觉统合是一种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过程,没有感觉统合,大脑和身体都不能发展。我国的有关研究表明,在儿童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感觉统合失常者占 10-30% 。感觉统合失常的罪魁祸首,是都市化生活和小家庭制度。感觉统合不足造成的行为失常: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笨手笨脚、严重害羞等,一直、困扰着老师和家长。 三、感觉统合的三大主要感觉系统 触觉系统 触觉是提供我们有关周围环境的讯息最主要的来源,可以让小朋友避开危险,探索世界,同时,它对小朋友心理安全感的发展也非常的重要.小朋友经由触觉,在早期,可以和妈妈建立亲密的关系,而在以后,可以帮助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基础. 在手部动作方面,触觉和区辨觉的建立,可以促进小朋友对物体形状,大小,重量的认识,是往后 认知发展,精细动作控制的重要基础. 前庭系统 它能使小朋友去感受到地心引力的作用,及身体各种形式的移动及运动. 与眼外肌有密切的关连:视觉-动作的协调. 前庭系统最重要的功能之一:肌肉张力(尤其是对抗地心引力的肌肉群),维持姿势,产生动作及 发展出正确的身体空间概念. 它会告诉我们个体在环境中的空间关系,使人在身体与情绪上有安全感,也有助于小朋友的心理发展. 本体感觉 本体感觉主要是经由肌肉,关节或骨骼等受器而来的讯息,动作是促进感觉统合发展最主要的途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