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支气管肺泡癌的多排螺旋CT表现特点

合集下载

气管支气管、肺部疾病的CTMRI影像诊断要点#医学影像每日笔记36#

气管支气管、肺部疾病的CTMRI影像诊断要点#医学影像每日笔记36#

气管支气管、肺部疾病的CTMRI影像诊断要点#医学影像每日笔记36#「医侃」每日阅读栏目,陪老师们一起“啃”医学影像那些经典实用的好书。

目前在读的是《CT、MRI诊断指南》,CT和MRI是现代医学中两种非常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手段,掌握CT和MRI诊断学已成为当代影像学工作者的一项基本功。

第三篇如何阅读常见疾病的CT MR第三章:胸部疾病第一节气管支气管疾病【诊断原则和方法】1.临床最常见的气管支气管疾病是慢性支气管炎,其次为支气管扩张和气管支气管异物。

2.慢性支气管炎影像学上无特征性表现,无法独立诊断,主要由临床进行诊断。

3.CT,特别是高分辨力CT扫描(HRCT)可清楚显示支气管扩张的情况。

4.阳性气管支气管异物通常无需CT检查,常规X线检查就可明确诊断。

阴性支气管异物CT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及异物定位。

5.MRI在气管支气管疾病的诊断中价值不大。

一、支气管扩张(一)概述1.支气管扩张按病因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按病理形态可分为囊状、柱状、静脉曲张状和混合型。

2.临床表现:慢性咳嗽、咳脓痰、反复咯血等。

(二)CT诊断CT检查是目前诊断支气管扩张最佳的检查方法,尤其是高分辨力扫描。

它能提示有无支气管扩张及支气管扩张的类型、程度与范围。

1.当支气管管径明显大于其伴行动脉的管径时,即可诊断为支气管扩张。

如果扩张的支气管呈圆形或类圆形的囊腔,即为囊状支气管扩张;若扩张的支气管呈粗细较均匀的管道状,即可诊断为柱状支气管扩张;若扩张的支气管呈粗细不均匀的串珠状改变,即可诊断为静脉曲张型支气管扩张;若上述几种形态同时存在,即可诊断为混合性支气管扩张。

2.若扩张支气管周围有片状模糊阴影或囊状扩张的支气管内出现明显液平,结合临床表现,可诊断为支气管扩张继发感染。

(四)鉴别诊断根据病史及CT表现,支气管扩张常可明确诊断。

囊状支扩有时需与肺大泡及肺含气囊肿鉴别。

肺大泡壁薄,位于肺野外围,不与肺动脉相伴随。

肺含气囊肿多为单发,且一般没有临床症状。

第11讲+胸部疾病的CT诊断(二)+--肺部疾病

第11讲+胸部疾病的CT诊断(二)+--肺部疾病

此慷将WL调至一800HII则对肺微细结构显示更加清晰
于右啼下叶背段近曲缘部及右肺奇静赫食管陷窝部肺太泡,清晰显示其薄壁._I勾造.大泡内无肺纹理 l奇静脉食管凹陷部肺大泡2右下叶背段(铲)肺大泡3左肺斜裂胸膜线
2.8肺舍液囊肿
阴影;③密度较低CT值0—20HU;④边缘清晰光滑;
病理 支气管囊肿多由先天发育而来,壁内敷 ⑤周围肺野多清晰;⑥当有感染时局部肺野斑片影,
图is支气臂扩张cT像
ww 1200 H[J,WL一600 Hu
CT显示:右肺rp叶外侧段(酽)可见双贴近的透亮区,呈椭圆形,壁薄.下方者有少量藏平面;此囊与支气管B·帽通其他肺部来见异常.彩像
诊断为囊状支气管扩张
A前联合线 B囊状土气管扩张
2.7肺大泡
cT表现①常于肺中下部;②表现为圆形、椭
病理肺实质内的空气腔称为肺大泡(bulla),
万方数据
有支气管上皮细胞,有时有支气管软骨及牯液腺,内 边缘欠光滑;⑦当囊与支气管相通时,可见空气进入
有粘液充满,有时可多发,但单发者多见。
囊形成液平面;⑧囊肿大小常恒定,以年计多无改变
CT表现①多于肺中下野;②呈圆形及椭圆形
(图20)。
图20右肺下叶背段囊肿c’r像ww 3GOHU。WL 50HU
于右肺下叫背段贴近胸椎处可E--8自圆形阴影,大小为4cm x 5Ⅲ,其中密度较低CT值18HU,为液体,擘光滑均匀,厚为2r岫,周围肺野清 晰,手术病理证实为肺囊肿 (束完持续) (2n01—10.2,1收稿)【吕佩斌编发】
构性软骨瘤,其有软骨、骨化及脂肪组织等构成的良 性肿瘤。
侵;⑧相邻的支气管、血管无改变;⑨肿瘤增大缓慢, l~2年仅增大12mm;⑨无淋巴结转移;⑩相邻胸膜

螺旋CT对肺部1 cm以下孤立局限性磨玻璃密度结节的诊断价值

螺旋CT对肺部1 cm以下孤立局限性磨玻璃密度结节的诊断价值
LIU Qiaolin GAO Shengxin HU Ttanmtng LIU Guozhong DeparLmenL of Radiology, Pizhou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Lal of Jiangsu Province, Pizhou 2213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spiral CT in isolated and localized ground glass density nodules below 1cm in lung. Methods A total of 55 patients with isolated and localized ground glass density nodules below 1 cm in lung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8 to November 2020 were selected, and all of them were ex­ amined by spiral CT. The CT image features and multi-slice spiral CT signs of 55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pathological types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lesions of 55 patients were mostly located in the upper lobe of the right lung, and their shapes were mostly quasi circle or circular. The main CT signs were mainly lobulated, vacuoles, spicule and pleu­ ral indentation, and most of them were consolidation in type 0 and type 1 nodules.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spiral CT in the diagnosis of isolated and localized ground glass density nodules below 1 cm in lung can clearly observe the features of internal nodules of patients and provide reliable basis for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work. [Key words] Localized ground glass density nodules; Spiral CT; Lung; Diagnostic value

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T诊断(附13例征象分析)

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T诊断(附13例征象分析)
医 学创 新
21 0 0年 l 2月 第 7卷 第 3 4期
Mei l noa o f n d a Invt no a c i
: : !

1 ・ 39

影 像 与 检 验

细支气 管肺 泡 癌 的 C T诊 断 ( 1 征 象分 析 ) 附 3例
李 明鉴 王 国栋
探讨细支气管肺泡癌的 c T表现特 点。方法 收集经纤维 支气管镜 、 淋巴结肺穿 刺活检病理
【 摘要】 目的
证实或痰 、 胸水 细胞学检查确认的细支气管肺泡癌 1 3例 , 5 女 8例 , 龄 3 6 男 , 年 8~ 6岁 , 平均 5 . 6 5岁 。均 行螺旋 C T
扫 描 , 中 5例 加 扫 薄 层 , 据 临床 和 C 其 根 T表 现 进 行分 析 。结 果 孤 立 结 节 型 6例 , 节 中 心距 胸膜 均 小 于 3 1 m, 结 . 病 c
节型 2 0例 , 漫实 变 型 6例 。病 程 1 ~ 弥 周 9个 月 。
3 1 细 支 气 管 肺 泡 癌 病 理 及 临 床 B C 的 发 生 可 能 是 疾 . A 病 、 因 改 变 及 环 境 因 素 共 同 导 致 的 结 果 , 致 占肺 癌 的 基 大
1 5% ~7% L 男 女比例相 似 ; A . Z J B C的细胞来 源
23 弥漫结节型 .
共 5 , 肺 纹 理 增 多 , 漫 分 布 粟 粒 状 例 双 弥
与结节状致密影 , 大小不 等 , 分布 不均 , 以中下肺 为 主 , 节 结
灶 边缘 部 分 欠 清 , 分 清 晰 , 融 合 成 片 状 影 。3例 伴 肺 门 、 部 可 纵 隔 内 淋 巴 结转 移 。

肺癌与肺炎在肺CT和增强CT影像学特征性表现

肺癌与肺炎在肺CT和增强CT影像学特征性表现

肺癌与肺炎在肺CT和增强C特征性表现肺癌根据解剖位置不同,可分为中央型肺癌和周围型肺癌,现主要讲一讲周围型肺癌的一般表现:肺平扫CT特征性表现1.分叶征:肿瘤边缘较为明显的凹凸不平的多个弧形表现,以分叶部分的弧度为标准,主要用纵隔窗观察。

CT图像上周围性肺癌边缘呈分叶状,甚至形成较深的脐样切迹。

此征虽然不是肺癌的绝对特异性表现,但边缘呈分叶状的良性肺结节仅占少数。

此种征象系肿瘤在各个方向上生长速度不均或受支气管、血管阻挡所致。

2.毛刺:肿块边缘不同程度棘状或毛刺状凸起,仅见于肿块和肺实质交界面。

宜用肺窗观察。

粗毛刺:一般较长,粗细不均,数目较少,可有扭曲。

病理上除明显的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外,多可见到癌组织沿支气管、血管或小叶间的浸润生长。

细毛刺:数目较多,短而直,围绕肿瘤呈放射状排列。

近端略粗浓而清晰,远侧逐渐变细并模糊以至消失。

3.棘状突起:介于分叶和毛刺中间的一种较粗大而钝的杵状结构,显示于纵隔窗。

表现为自肿瘤边缘向肺野内伸出的尖角状软组织密度阴影。

数目不一,密集排列者可呈锯齿状外观,变换成肺窗可见由棘状突起向外延伸为毛刺,可见此棘状突起即为毛刺的根基部,系肺泡间隔与肿瘤表面重叠构成,其意义与毛刺相同。

4.胸膜凹陷征:肿瘤与胸膜之间的线形成三角形影像,发生率约50%,腺癌和细支气管肺泡癌多见,形成条件:瘤体方向的纤维化收缩,胸膜无增厚粘连,瘤体内纤维化是根本动力,瘤体与壁层胸膜的距离是影响因素。

4.空泡征:结节内小灶透光区,直径小于5 mm,多见于腺癌和细支气管肺泡癌,CT 检查发生率约 24%-48%。

空泡形成的病理基础:未被肿瘤组织占据的肺组织,未闭合细支气管,乳头状癌结构间的含气腔隙,未闭或溶解、破坏、扩大的肺泡腔。

5.细支气管充气征:细条状、直径约 1 mm 的空气密度影,发生率约 33.3% 左右,病理基础:扩张的细支气管。

7.钙化:发生率约 6% -7%。

表现为细砂粒状、小结节状,偶有大块,分布弥漫或偏于一侧。

细支气管肺泡癌的多排螺旋CT征像及病理对照分析

细支气管肺泡癌的多排螺旋CT征像及病理对照分析

BC A 癌组织散在 分布两肺各 叶 。 纤维 肺 泡 型 、乳 头 状 型 、粘 液 型 和 混 实变区内见泡状透亮影。 ) 3 邻近肺 。本 组 患者发病 年龄 于 3 — 组织磨 玻璃样病变 。 ) 5 支 气管镜所 见 ,1 例见 炎症 型 BC A 表 合 型 [ 4 血管造影征 5岁 之 间 ,年 龄 中位 数 5 . 8 3岁 , 增 强扫描低 密度 实变区 内肺 动脉 明 现 为病 变处支 气管 凹 凸不平 , 支气 7
表现为肿块 内气体密度影或低密度 ,
结节 3 ( 7 ) 例均 行 C 增 例 图 、8 。8 T 强扫 描 ,纵 膈 及肺 门淋 巴结转 移 2 例 ,远 处器 官转 移 1 。 例 结节 性病灶 中 ,出现 胸膜牵拉
圆形或不规 则形 。2 )磨玻璃样密度
病变 :表 现 为在 瘤 内或瘤周密 度较 3 1 支气管肺泡癌 的定义、 淡 、 . 边缘较 模糊磨砂玻璃 样阴影 。 、 2 T检 查 的重要 性 支 弥漫型 ,病变 形态 多样 。表 现为双 征 9例 ( 2 9 ) 5 . % ,磨 玻璃样密 度及 临床特 征 与 C B C)是 一种 相对 少 肺弥漫大 小不等结节 , 晕征 1 例 ( 0 6 ) 2 7 . % ,支气 管征 5 例 气 管肺泡 癌 ( A 分布不对称 , 86 aasz (94 ) 2 . % ,空泡征 8例 ( 7 1 ) 4 .% 。炎 见原发性肺癌 。17 年 由 M lse 中下肺较多, 有逐渐相互融合趋势, 9 0年 L i o e b w正式命 大多数 结节 中央 可见 空泡征 , 即残 症型病灶 中 , 出现枯 树征4 (0 ) 首先报 告 ,l 6 例 5% ,
3 ] 蜂房征 2 ( 5 ) 例 2 % ,血管造 影征 5 例 名l ,其发病机理 目前 尚不 明确。 存细支气管腔 ,偏心性 ,边缘模糊 , 4 目前 可见毛刺 及分 叶 。部分病例 可见母 ] (2 ) 6% ,病灶边缘 呈磨玻璃 样密度 6 B C A 组织学发生有一定争议[, lr 例 (5 ) 7 % 。弥 漫型 中结节 中央 见空 认为来 自细支 气管上 皮 的 C a a细 瘤 。 C 表现看是否为单发性肿瘤 从 T 泡证 2 ( 0 ) 例 4% 。 胞 、I I型肺 呼吸 细胞 及粘液 细胞 。 合 并弥漫 性双肺 转移或 同时发生 弥

细支气管肺泡癌的诊断与治疗

细支气管肺泡癌的诊断与治疗

细支气管肺泡癌的诊断与治疗
董印军;刘曙光;孙复志;穆殿斌;张百江
【期刊名称】《山东医药》
【年(卷),期】2010(050)002
【摘要】目的总结细支气管肺泡癌(BAC)的诊治经验.方法对138例BA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痰细胞学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确诊32例,余均为术后病理检查确诊.87例行肺叶切除,11例行肺叶切除+肺楔形切除,23例行肺楔形切除,17例行全肺切除,术后化疗73例.术后1、3、5 a生存率分别为85.5%、60.1%、41.3%.结论穿刺活检和支气管灌洗有助于BAC诊断,病理检查为诊断的金标准;手术根治性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
【总页数】2页(P81-82)
【作者】董印军;刘曙光;孙复志;穆殿斌;张百江
【作者单位】山东省肿瘤医院,济南,250117;山东省肿瘤医院,济南,250117;山东省肿瘤医院,济南,250117;山东省肿瘤医院,济南,250117;山东省肿瘤医院,济
南,25011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4.2
【相关文献】
1.细支气管肺泡癌的影像诊断 [J], 陈军;孙壮;刘忠岐
2.肺炎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多排螺旋CT诊断的疗效评价 [J], 顾研; 曹阳; 朱丽宇;
宋阳阳; 付鑫
3.细支气管肺泡癌影像诊断研究及分析 [J], 李景英;姜华;王义忠
4.多排螺旋CT诊断肺炎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价值探讨 [J], 周云
5.41例孤立型细支气管肺泡癌患者CT影像表现及其不同病理基础对照研究 [J], 程娟;李江;汪田田;史兆娟;朱建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整理)腹部ct

(整理)腹部ct

第一部分第二部分1、串珠样间隔征胸部高分辨扫描图像上,在肺野周边部或外1/3的肺内小叶间隔表现为不规则、结节状增厚。

这是肿瘤细胞在毛细血管或淋巴管内不规则膨胀性生长以及继发的血管周围和间质水肿及纤维化。

串珠样间隔征的形成,主要是转移瘤细胞或瘤栓经血型或淋巴播散以及逆行性淋巴管转移在肺周边部的毛细血管或淋巴管内,致使转移灶远测血管或淋巴管扩张;转移灶阻塞引起肺间质水肿;病灶在毛细血管和淋巴管周围不规则生长;长期间质水肿继发纤维增生;周边部毛细血管或淋巴管内肿瘤生长并填充其间。

该征主要见于肺转移瘤,其次也见于肺结节病和先天性肺小叶周围纤维化。

2、多结节聚合征胸部高分辨CT扫描时,这种表现有三种表现:花瓣状、桑椹样和葫芦状。

花瓣状病灶一般直径在2公分以内,纵隔窗下可见由3~5个1~5mm的小结节聚合而成,每个小结节之间有低密度分隔,形如花瓣;桑葚样病灶大于2公分,由10个左右的小结节聚合而成;葫芦状结构呈多个椭圆形堆彻排列,胸膜侧的结节最大,直径可达3~5公分,其内密度较低,近肺门侧直径较小,直径约1.5公分,形如葫芦状。

花瓣状聚合被认为是周围性肺癌的早期表现;桑葚样多结节聚合征可能是小叶间隔纤维增生,肺癌各部生长不一,肿瘤生长遇到阻力;葫芦样结节被认为是肿瘤组织以连续浸润方式进行扩散,由于肿瘤不断增大,从原发肿瘤脱落下来的流组织经组织间隙、淋巴管、血管等侵入并破坏周围正常组织且继续生长(肿瘤成团的充满肺泡腔,并沿肺泡空向周围继续生长,膨胀性扩大)或肿瘤沿肺泡壁伏壁生长,都可以形成此征。

3、反晕征和晕征的表现相反,在高分辨胸部CT肺窗上观察,病灶中心密度低呈磨玻璃状,周围是新月形或环形高密度,厚度至少2mm。

这种表现是由于中心为低密度由肺泡间隔浸润和细胞碎片,周围环形或新月形高密度是肺泡管机化性肺炎或致密、均匀肺泡间细胞浸润所导致的致密气腔实变。

起初认为对诊断隐原性肺泡炎有特异性,但随后发现该征象也见于类球孢子菌病的描述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支气管肺泡癌的多排螺旋CT表现特点
发表时间:2016-04-01T09:31:35.937Z 来源:《健康世界》2014年21期供稿作者:刘英[导读] 辽宁省朝阳市北票市中医院CT室加深对支气管肺泡癌认识,为临床治疗提供有重要价值的信息。

辽宁省朝阳市北票市中医院CT室 122100
摘要:目的回顾30例经病理证实的细支气管肺泡癌的多排螺旋CT表现特点,提高细支气管肺泡癌的诊断水平。

材料与方法搜集30例经病理证实的细支气管肺泡癌患者的多排螺旋CT检查及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加深对支气管肺泡癌认识,为临床治疗提供有重要价值的信息。

关键词:细支气管肺泡癌;CT表现;病理;诊断
1.材料与方法
1.1资料搜集2003.1-2013.1经病理证实的细支气管肺泡癌30例多排螺旋CT影像资料,其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在30-78岁之间,平均年龄54岁。

1.2检查方法所有患者均行多排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

应用GE light speed 16 层螺旋CT。

首先选用10MM层厚对患者全肺进行CT 扫描,再对病灶性局部薄层放大。

根据具体情况,可对窗宽、窗位做适当调整。

2.结果
孤立型14例(47%),多发结节型9例(30%),弥漫型7例(23%)。

孤立型可见分叶、毛刺、血管集束、胸膜凹陷、空泡征、磨玻璃样密度。

多发结节型见一个肺叶,一侧肺两侧肺散在分布的结节影。

弥漫型可见蜂房征、支气管充气征、肺段实变与血管造影征,两肺弥漫分布斑片状、结节状影。

3.讨论
2004年WHO分类中将支气管肺泡癌分为非黏液性、黏液性与混合型3个亚型。

病理学上肿瘤起自于细支气管,呈局灶性实变、多发结节及肿块或实变。

肿瘤细泡贴附于气腔壁,可产生黏液,不侵犯肺间质、血管与胸膜。

但可沿支气管树播散。

孤立型细支气管肺泡癌除有一般肺癌的CT征象(分叶、毛刺、血管集束、胸膜凹陷等)外,尚有以下几个特点:病变位于肺野外周或胸膜下;形态不规则,可呈星状或斑片状;空泡征(假腔)出现率高。

所谓空泡征是指结节内小灶性透光区,其直径小于5MM,藉此与肺癌空洞区别,有时,含气腔隙不规则,呈宽窄不等的条状;细支气管充气征:呈细条状,直径约1MM的空气密度影,或呈小泡状(直径小于或等于1MM)的空气密度影,见于连续数个相邻的层面上;蜂窝征:由多个小泡集聚成蜂窝状,其大小比较一致,有时小泡很微细,病变呈现细网格状;磨玻璃密度改变:整个瘤结节或结节之部分区域密度较淡呈模糊的磨玻璃状;胸膜凹陷征;个别病例病变可显示颗粒状高密度与低密度相间,呈桑葚状改变。

多发结节型一个肺叶或一侧肺或两侧肺散在分布的结节状影,结节大小不等,每个结节形态与孤立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相仿。

弥漫型可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病变侵犯一个以上肺段,一个肺叶或数叶;一种是无数小结节或小斑片弥漫分布于两肺。

由于这一型肺癌中,有大部分病例为黏液细泡型,常分泌大量黏液,可产生肺部实变及空气支气管影像,而且实变阴影边缘模糊,境界不清,故在平片上常被误认为肺炎或肺结核。

根据病变形态可分为4个亚型,蜂房型;实变型;多灶型;混合型。

可归纳为6个特征性CT表现,蜂房征:病变区内密度不均,呈蜂房状气腔,大小不一,为圆形与卵圆形的低密度(接近空气)影。

此征与支气管充气征同时存在,有定性意义;支气管充气征:与一般急性炎性病变不同,其特点是支气管壁不规则,凹凸不平,普遍性狭窄,支气管呈僵硬、扭曲,主要是较大的支气管显影,较小的支气管多不能显示,呈枯树枝状。

个别病例支气管充气可呈现青树枝样改变,此时与炎症或结核所引起的支气管充气征鉴别有一定困难;磨玻璃征:受累肺组织呈近似水样密度的网格状结构呈磨玻璃样外观;肺段实变与血管造影征:增强扫描前可见病变以肺叶或肺段分布,呈楔形的实变,病变尖端指向肺门,外围与胸膜相连,密度均匀一致,边缘平直,亦可稍外凸或内凹,可有或无支气管充气征,增强后可见均匀一致的低密度区内树枝状血管增强影;两肺弥漫分布的斑片状与结节状影。

个别病例,结节内有空洞或囊性改变;动态观察:病变不断增大、增多。

细支气管肺泡癌易误诊为肺炎、肺结核。

孤立型较小病灶易漏诊。

希望通过本文总结,进一步加深对细支气管肺泡癌的多排螺旋CT表现特点的认识。

参考文献:
【1】胸部CT与MRI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246-254
【2】CT和MRI诊断重点、热点问题精讲第二辑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3:27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