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12章2节感受器和感觉器官三课时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名师整理)最新北师大版生物7年级下册第12章第2节《感受器和感觉器官》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变?
可能是视神经或视觉中枢损坏
1.近距离注视屏幕导致眼球中某个结构凸度增加而形成近视。这一结构是
()
A
A.晶状体 B.视网膜 C.睫状体
D.玻璃体
2.下面是小明同学根据所学知识画的近视成像情况及矫正方法图,其中正确的
是( )
A
A.甲和丙
B.甲和丁 C.乙和丙
D.乙和丁
3.某学生陶耳垢时,不小心戳坏耳朵中某结构导致耳聋,该结构最可能是( ) A.外耳道 B.鼓膜 B C.咽鼓管 D.半规管
课堂探究
探究点一:眼的结构和功能
思考:眼球由哪些结构组成?
角膜 虹膜 睫状体
巩膜 脉络膜 视网膜 晶状体 视神经 玻璃体
1.眼球的结构
眼外肌
眼球各部分结构有哪些功能?
思考:
有人把人的眼球比喻成一架照相机,那么照相机的结构分别相当于人眼球 的哪些结构呢?
镜头 底片 暗箱的壁 光圈
瞳孔 视网膜 晶状体 脉络膜
2.人产生听觉的大致过程是( C ) 。
A.声波→鼓膜→外耳道→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大脑
B.声波→鼓膜→外耳道→耳蜗→听觉神经→大脑→听小骨
C.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大脑
D.声波→外耳道→听小骨→鼓膜→耳蜗→听觉神经→大脑
3.视觉形成过程中,外界物体产生的光线,形成物像、最终产生视觉的场所依次为
人体的唇,鼻尖,舌尖等处的触觉非常敏感,肢体的腹侧面比相应的背 侧面触觉敏感,敏感部位的触觉感受器分布密度高,为大脑皮层提供信息的 机会也多。
思考(2).温度觉是如何感知温度变化的?
当我们接触的外界物体的温度发生变化,使皮肤和黏膜的温度也发生 变化时,我们就会觉得“冷了”或“热了”,这就是温度觉。
可能是视神经或视觉中枢损坏
1.近距离注视屏幕导致眼球中某个结构凸度增加而形成近视。这一结构是
()
A
A.晶状体 B.视网膜 C.睫状体
D.玻璃体
2.下面是小明同学根据所学知识画的近视成像情况及矫正方法图,其中正确的
是( )
A
A.甲和丙
B.甲和丁 C.乙和丙
D.乙和丁
3.某学生陶耳垢时,不小心戳坏耳朵中某结构导致耳聋,该结构最可能是( ) A.外耳道 B.鼓膜 B C.咽鼓管 D.半规管
课堂探究
探究点一:眼的结构和功能
思考:眼球由哪些结构组成?
角膜 虹膜 睫状体
巩膜 脉络膜 视网膜 晶状体 视神经 玻璃体
1.眼球的结构
眼外肌
眼球各部分结构有哪些功能?
思考:
有人把人的眼球比喻成一架照相机,那么照相机的结构分别相当于人眼球 的哪些结构呢?
镜头 底片 暗箱的壁 光圈
瞳孔 视网膜 晶状体 脉络膜
2.人产生听觉的大致过程是( C ) 。
A.声波→鼓膜→外耳道→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大脑
B.声波→鼓膜→外耳道→耳蜗→听觉神经→大脑→听小骨
C.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大脑
D.声波→外耳道→听小骨→鼓膜→耳蜗→听觉神经→大脑
3.视觉形成过程中,外界物体产生的光线,形成物像、最终产生视觉的场所依次为
人体的唇,鼻尖,舌尖等处的触觉非常敏感,肢体的腹侧面比相应的背 侧面触觉敏感,敏感部位的触觉感受器分布密度高,为大脑皮层提供信息的 机会也多。
思考(2).温度觉是如何感知温度变化的?
当我们接触的外界物体的温度发生变化,使皮肤和黏膜的温度也发生 变化时,我们就会觉得“冷了”或“热了”,这就是温度觉。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课件-4.12.2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2

• “老师,同学们,早上好!”一个声音从广播里传出来,“现作文在公布全级期末考试成绩 排名前二十名同学的名单……”顿时,大家都安静了下来,心里既紧张又充满了期待。“第 四名,202,王跳跳。第五名……”这时全班同学都尖叫了起来,纷纷看着我,眼里充满了羡 慕。我也开心得差点就跳起来了。
• 这次期末,我得了好多好多奖:年级第四名、文明生、三好学生……
• 1: 俗话说的“白眼球”和“黑眼球”,指的是
眼球的哪两部分 巩膜
虹膜
• 2:为什么有的外国人的眼睛是蓝色的,这是由 眼球的什么结构决定的? 虹 • 3:眼睛里能够折射光线膜的是什么结构?晶状体
感光细胞存在于眼球的什么部位?视网膜
我是答题小能手
4.正常人通过调节眼球中的 哪个结构可看清远近不
同的物体( C )
⑴眼球的结构包括哪些部分?
⑵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
一、眼球的结构和功能
眼球的结构和功能
眼球壁
外膜 中膜
角膜 :无色透明,可透光
巩膜 :白色坚固,可保护、支持眼球 虹膜:中间有瞳孔,可调节进入眼球的光线的量
脉络膜:有血管(营养眼球)和黑色素(使眼球 睫状体:调节晶状体的曲度 成为“暗室”)
内膜 视网膜:有感光细胞,能感受光线的刺激,是
小游戏
• 我们邀请三位同学用三种不同的方法感知一 下盒子里有什么物体? 感知方式:
• 第一位同学:用手伸进去摸一摸 • 第二位同学:摇一摇,再用耳朵凑近听一听 • 第三位同学:看上一眼
三位同学分别将他们的判断写在黑板上。
一、眼与视觉
1. 眼的结构
睫毛 眼睑
泪腺 泪点 泪
器 鼻泪管
眼球
结合课本P81的眼球切面图及P82有关眼球的文字,观 察、思考:
• 这次期末,我得了好多好多奖:年级第四名、文明生、三好学生……
• 1: 俗话说的“白眼球”和“黑眼球”,指的是
眼球的哪两部分 巩膜
虹膜
• 2:为什么有的外国人的眼睛是蓝色的,这是由 眼球的什么结构决定的? 虹 • 3:眼睛里能够折射光线膜的是什么结构?晶状体
感光细胞存在于眼球的什么部位?视网膜
我是答题小能手
4.正常人通过调节眼球中的 哪个结构可看清远近不
同的物体( C )
⑴眼球的结构包括哪些部分?
⑵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
一、眼球的结构和功能
眼球的结构和功能
眼球壁
外膜 中膜
角膜 :无色透明,可透光
巩膜 :白色坚固,可保护、支持眼球 虹膜:中间有瞳孔,可调节进入眼球的光线的量
脉络膜:有血管(营养眼球)和黑色素(使眼球 睫状体:调节晶状体的曲度 成为“暗室”)
内膜 视网膜:有感光细胞,能感受光线的刺激,是
小游戏
• 我们邀请三位同学用三种不同的方法感知一 下盒子里有什么物体? 感知方式:
• 第一位同学:用手伸进去摸一摸 • 第二位同学:摇一摇,再用耳朵凑近听一听 • 第三位同学:看上一眼
三位同学分别将他们的判断写在黑板上。
一、眼与视觉
1. 眼的结构
睫毛 眼睑
泪腺 泪点 泪
器 鼻泪管
眼球
结合课本P81的眼球切面图及P82有关眼球的文字,观 察、思考:
(名师整理)最新北师大版生物7年级下册第12章第2节《感受器和感觉器官》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 约·诺里斯
光线 眼球折光系统
成像于视网膜
感光细胞接受刺激 产生神经冲动
视神经
大脑皮层
产生视觉
想一想
1.为什么无论较近还是较远的物 体,正常人都能看清? 2.当一个人从低头看书到抬头望向远方时,他的晶状体曲度如何变化? 3.看近处物体时,眼球处于疲劳状态还是放松状态?
2.近视和远视 正常眼 远处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的折射后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上
“像爱惜眼睛一样爱惜生 命, 像爱惜生命一 样爱惜眼睛。”
眼球
1. (主要) 眼 的 结 构
内容物:
晶状体、房水、玻璃体 角膜:透明
外膜 巩膜:白色、坚韧
眼球壁
中膜
睫状体:调节晶状体曲度 虹膜:中间有瞳孔
脉络膜:营养 内膜: 视网膜:有感光细胞
附属结构: 眼肌、眼睑、结膜、泪器
1.某同学不注意用眼卫生,沉迷 于电子游戏,不但会影响学习,还会因近距离注视屏幕 导致眼球中某个结构凸度增加而形成近视。这一结构是
A.晶状体 C.睫状体
B.视网膜 D.玻璃体
(A )
2. 视觉形成过程中,外界物体产生的光线,形成物像、最终产生视觉的场
所依次为( )
C
A.角膜、大脑的视觉中枢
B.视网膜、视网膜
C.视网膜、大脑的视觉中枢
D.大脑的视觉中枢、大脑的视觉中枢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近 视 近视眼 晶状体曲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使物像落在视 网膜的前方
矫 正
远 视 远视眼 晶状体曲度过小或眼球前后径过短使物像落在视网膜 的后方
矫 正
光线 眼球折光系统
成像于视网膜
感光细胞接受刺激 产生神经冲动
视神经
大脑皮层
产生视觉
想一想
1.为什么无论较近还是较远的物 体,正常人都能看清? 2.当一个人从低头看书到抬头望向远方时,他的晶状体曲度如何变化? 3.看近处物体时,眼球处于疲劳状态还是放松状态?
2.近视和远视 正常眼 远处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的折射后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上
“像爱惜眼睛一样爱惜生 命, 像爱惜生命一 样爱惜眼睛。”
眼球
1. (主要) 眼 的 结 构
内容物:
晶状体、房水、玻璃体 角膜:透明
外膜 巩膜:白色、坚韧
眼球壁
中膜
睫状体:调节晶状体曲度 虹膜:中间有瞳孔
脉络膜:营养 内膜: 视网膜:有感光细胞
附属结构: 眼肌、眼睑、结膜、泪器
1.某同学不注意用眼卫生,沉迷 于电子游戏,不但会影响学习,还会因近距离注视屏幕 导致眼球中某个结构凸度增加而形成近视。这一结构是
A.晶状体 C.睫状体
B.视网膜 D.玻璃体
(A )
2. 视觉形成过程中,外界物体产生的光线,形成物像、最终产生视觉的场
所依次为( )
C
A.角膜、大脑的视觉中枢
B.视网膜、视网膜
C.视网膜、大脑的视觉中枢
D.大脑的视觉中枢、大脑的视觉中枢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近 视 近视眼 晶状体曲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使物像落在视 网膜的前方
矫 正
远 视 远视眼 晶状体曲度过小或眼球前后径过短使物像落在视网膜 的后方
矫 正
第12章第2节感受器和感觉器官说课稿(共3课时)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2.视频导入:播放一段关于生物体如何感知外界环境的科普视频,通过视觉冲击和生动形象的画面,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提问导入:提出一些引发思考的问题,如“你们知道人的眼睛是如何看到物体的吗?”或“耳朵是如何听到声音的?”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二)新知讲授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将按照以下步骤逐步呈现知识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二)媒体资源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多媒体资源或技术工具:
1.模型:使用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模型,帮助学生直观了解其结构。
2.多媒体课件: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将抽象的概念和原理以图形、动画的形式展示,增强学生的理解。
3.视频资源:播放相关视频,如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工作原理演示,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
2.拓展阅读:推荐一些相关的科普文章或视频,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拓展阅读,拓宽知识视野。
3.实践活动:布置一些实践活动,如制作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模型或绘制结构图,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理解。
作业的目的是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1.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对教学难点进行针对性讲解和练习。
3.持续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1.师生互动:在讲解过程中,我会提出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回答,同时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即时反馈。
2.小组讨论:在课堂中安排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就特定问题展开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3.实验操作:在实验教学中,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通过实践探索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工作原理,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1)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观念;
3.提问导入:提出一些引发思考的问题,如“你们知道人的眼睛是如何看到物体的吗?”或“耳朵是如何听到声音的?”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二)新知讲授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将按照以下步骤逐步呈现知识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二)媒体资源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多媒体资源或技术工具:
1.模型:使用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模型,帮助学生直观了解其结构。
2.多媒体课件: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将抽象的概念和原理以图形、动画的形式展示,增强学生的理解。
3.视频资源:播放相关视频,如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工作原理演示,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
2.拓展阅读:推荐一些相关的科普文章或视频,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拓展阅读,拓宽知识视野。
3.实践活动:布置一些实践活动,如制作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模型或绘制结构图,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理解。
作业的目的是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1.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对教学难点进行针对性讲解和练习。
3.持续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1.师生互动:在讲解过程中,我会提出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回答,同时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即时反馈。
2.小组讨论:在课堂中安排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就特定问题展开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3.实验操作:在实验教学中,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通过实践探索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工作原理,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1)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观念;
(名师整理)最新北师大版生物7年级下册第12章第2节《感受器和感觉器官》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耳与听觉的形成
自由复习
1、眼球的结构组成; 2、照相机的结构与眼球结构相似点 3、视觉的形成过程; 4、近视和远视的形成原因及其矫正
思考:
照相机的结构分别相当于人眼 球的哪些结构呢?
镜头 底片 暗箱的壁 光圈
瞳孔 视网膜 晶状体 脉络膜
大脑皮层形成视觉
问一问:
当我们遇到很大声音的刺激时, 我们会作出什么样的反应?
千手观音
耳廓 1 外耳道 2
锤骨
6
砧骨
7
8镫骨
12 半规管 9 前庭
11 位听神经
10 耳蜗
3
鼓膜
4
鼓室
5
咽鼓管
1、你知道吗,在遇到巨大的声音时要堵 住外耳道或张开嘴巴,这是为什么呢?
维持鼓膜两侧气压的平衡,防止鼓膜震坏
2、当我们在“打哈欠”时,会听不清或听不 到别人对你说的话,这是什么原因?
4、人体有哪些部位对触觉很敏感?
肢体的腹侧面与背侧面相比,哪一
个触觉要敏感?
嘴唇、鼻尖、舌尖
腹侧面更敏感
5、人体皮肤温度感受器分为哪两种?
冷感受器和温感受器
感觉 视觉 听觉 嗅觉 味觉 触觉
温度觉
适宜刺激
感受器
光波
视网膜内感光细胞
声波
耳蜗内毛细胞Leabharlann 挥发性物质鼻腔内嗅黏膜
溶在唾液中的物质 舌乳头内味蕾
机械性刺激 温度变化
皮肤内触觉感受器 皮肤内温觉感受器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 约·诺里斯
位听神经 耳 蜗 前 庭
耳与听觉的形成
自由复习
1、眼球的结构组成; 2、照相机的结构与眼球结构相似点 3、视觉的形成过程; 4、近视和远视的形成原因及其矫正
思考:
照相机的结构分别相当于人眼 球的哪些结构呢?
镜头 底片 暗箱的壁 光圈
瞳孔 视网膜 晶状体 脉络膜
大脑皮层形成视觉
问一问:
当我们遇到很大声音的刺激时, 我们会作出什么样的反应?
千手观音
耳廓 1 外耳道 2
锤骨
6
砧骨
7
8镫骨
12 半规管 9 前庭
11 位听神经
10 耳蜗
3
鼓膜
4
鼓室
5
咽鼓管
1、你知道吗,在遇到巨大的声音时要堵 住外耳道或张开嘴巴,这是为什么呢?
维持鼓膜两侧气压的平衡,防止鼓膜震坏
2、当我们在“打哈欠”时,会听不清或听不 到别人对你说的话,这是什么原因?
4、人体有哪些部位对触觉很敏感?
肢体的腹侧面与背侧面相比,哪一
个触觉要敏感?
嘴唇、鼻尖、舌尖
腹侧面更敏感
5、人体皮肤温度感受器分为哪两种?
冷感受器和温感受器
感觉 视觉 听觉 嗅觉 味觉 触觉
温度觉
适宜刺激
感受器
光波
视网膜内感光细胞
声波
耳蜗内毛细胞Leabharlann 挥发性物质鼻腔内嗅黏膜
溶在唾液中的物质 舌乳头内味蕾
机械性刺激 温度变化
皮肤内触觉感受器 皮肤内温觉感受器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 约·诺里斯
位听神经 耳 蜗 前 庭
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12章第2节第1课时感受器和感觉器官》课件PPT模板

4.(2011菏泽学业考)某同学不注意用眼卫生,沉迷于电子游戏,不但
会影响学习,还会因近距离注视屏幕导致眼球中某个结构凸度增加而形成
近视。这一结构是( A )
A.晶状体 B.视网膜 C.睫状体 D.玻璃体
5. (2018广东)清•刘《老残游记》第二回中这样描写说书姑娘白妞:“那双
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文中的“
绘眼球水平切面图,
注明各部分名称
晶状体
眼球的结构
巩膜 脉络膜 视网膜 视神经
玻璃体
列表归纳眼球的结构组成
眼球
内容物 眼球壁
晶状体 房水 玻璃体 外膜
中膜
内膜
角膜 巩膜 睫状体 虹膜 脉络膜 视网膜
PART 03
新知讲解
2.眼球的结构 角膜
(1)外膜
角膜 1/6
巩膜 5/6
无色、透明,含有丰富的神经末梢 白色、坚韧,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睫状体 虹膜
晶状体
脉络膜 视网膜 视神经
②观察眼球壁各层及 眼球内容物中晶状体 和玻璃体等各部分结 构的形态、位置。
晶状体、玻璃体的 位置关系?
睫状体 房水 虹膜 角膜
晶状体的形态特征?
晶状体
巩膜 脉络膜 视网膜
玻璃体
③记录观察结果
(4)交流:在本 组内介绍自己归纳 的眼球结构组成。
睫状体 房水 虹膜 角膜
在黄斑下方有一视神经穿过 的地方,此处无感光细胞
生理盲点
视神经 把感光细胞所产生的信息传入大脑
房水
(4)内容物 透明液体,有润滑作用,并 使眼球内形成一定的压力。
晶状体 凸透镜状结构,有弹性,受 睫状体控制可改变曲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9/27
8.如图表示人耳和脑的联系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看电视文艺节目时,你能听到演员 优美动听的歌声。那么,图中接受声波 信息的感受器位于__⑤____内;听觉产生 的部位是____①__。(填数字代号) (2)如果某人标号④所示部位受损,则 __不___能_(填“能”或“不能”)产生听觉。 (3)乘坐飞机时,乘务员往往要求乘客在飞机降落中咀嚼
2、人原地转圈两分钟后,刚刚停下来时,我们 为什么头还在晕?
当我们人停下来了,但半规管中的液体还没 有停下来,纤毛在继续感受刺激,继续产生神 经冲动。
2020/9/27
四、耳的卫生保健
1、不能用脏手掏耳朵; 2、不能用尖锐的器具掏耳朵 3、遇大的声音时要堵住外耳道或张开嘴巴。 4、感冒时,不能用力擤鼻涕。 5、洗头或游泳时有水入耳,要及时排出。 6、鼻咽部有炎症时,要及时治疗,避免引起中 耳炎;
耳廓: 收集声波
外耳
外耳道:传送声波 鼓膜: 产生振动
耳毛和腺体,挡 住灰尘
耳 中耳 鼓室: 空腔 有咽鼓管与咽相通
听小骨
内耳
2020/9/27
鼓室与咽之间有一根管道是咽鼓管鼓管
1、你知道吗,在遇到巨大的声音时要堵 住外耳道或张开嘴巴,这是为什么呢?还 有飞机起飞为什么要嚼口香糖?
2、人的听觉感受器位于(D)
A 鼓膜上 B 半规管内 C 听小骨内 D 耳蜗内
3、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口,目的是( B)
A 听起来声音会变小 B 使鼓膜内外气压平衡 202C0/9/防27 止听小骨断裂 D 防止产生脑震荡
4、听觉感受器存在的结构是( D)
A.半规管 B.前庭 C.鼓膜 D.耳蜗 5、在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时,容易导致受伤而使听力受
——耳和听觉 第12章 人体的自我调节
第2节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2020/9/27
外 耳廓 耳 外耳道
2020/9/27
一、耳的结构
听小骨 锤骨 砧骨 镫骨
位听神经
半规管 内 前庭 耳
耳蜗
鼓膜 听小骨 鼓室 咽鼓管
中耳
耳
2020/9/27
外耳 中耳
耳廓 外耳道
鼓膜 鼓室 听小骨
内耳
耳蜗 前庭 半规管
这是为了让你的嘴打开,使耳膜两侧 的气压平衡
2、咽喉发炎时,易引起中耳炎。为什么?
病菌经咽鼓管直接进入中耳
2020/9/27
耳廓 外耳
外耳道
耳 中耳
鼓膜 鼓室 听小骨:锤骨 砧骨
镫骨 (传递振动)
内耳
听小骨
2020/9/27
锤骨 砧骨 镫骨
耳廓 外耳
外耳道
半规管 前庭 耳蜗
耳 中耳
内耳
2020/9/27
2020/9/27
半规管
2020/9/27
头部位置变动
位听神经
2020/9/27
前庭和半规管(位置感受器) 大脑皮层,形成位置变动感觉
1、为什么人们认为晕车、晕船与内耳结构有关?
内耳里的位置感受器(前庭和半规管), 对刺激过度敏感或受到过强刺激时,会引起一 系列自主性功能反应。如头晕,呕吐,恶心
耳蜗: 内有听觉感受器 产生神经冲动 前庭 半规管 感受头部位置变动 产生神经冲动
爱心体验
请看资料:向阳小区中生活非常困难的聋 哑人的事例,并附有住址和联系电话。请你 们说一说我们应该如何帮助他们?
2020/9/27
1、当上呼吸道感染时,易引起中耳炎。最可能的原因
是( C)
A、病菌进入血液转移进入中耳 B、病菌经外耳道直接进入中耳 C、病菌经咽鼓管直接进入中耳 D、病菌经鼻腔直接进入中耳
食物,其目的是为了使____⑥__(填数字)张开,保持鼓膜
内外的气压平衡。
(4)跳水运动员参加比赛时,动作协调、姿态优美。这与 图中202数0/9/2字7 __③____所示结构的调节有关。
损的是( C )
A.外耳道 B.耳廓 C.鼓膜 D.鼓室
6、若有昆虫不小心钻入了外耳道,最好的处理方法是
( B)
A.用针将它杀死后倒出 B.用植物油灌入杀死后倒出 C.用凉开水灌入杀死后倒出 D.用自来水灌入杀死后倒出
2020/9/27
7.人产生听觉的大致过程是( C ) 。 A.声波→鼓膜→外耳道→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 大脑 B.声波→鼓膜→外耳道→耳蜗→听觉神经→大脑→听 小骨 C.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 大脑 D.声波→外耳道→听小骨→鼓膜→耳蜗→听觉神经→ 大脑
2020/9/27
二、听觉的形成
外界 声波
外界声波 耳廓
外耳道
鼓膜
锤骨
砧骨
镫骨 耳蜗(听觉感受器
位听神经 2020/9/27
大脑皮层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小结
2020/9/27
外耳集音 中耳传音 内耳感音
怎样听到雷声?
雷声 锤骨
耳廓 砧骨
外耳道
鼓膜
镫骨 耳蜗(听觉感受器
位听神经
大脑皮层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鼓膜 鼓室 听小骨:
耳蜗: 内有听觉感受器 产生神经冲动 前庭: 感受头部位置变动 产生神经冲动 半规管:
你说的对吗?
外 耳廓 耳 外耳道
2020/9/27
听小骨 锤骨 砧骨 镫骨
位听神经
半规管 内 前庭 耳
耳蜗
鼓膜 听小骨 鼓室 咽鼓管
中耳
动手实践
请你们快速组装耳模型,比一比 哪一组装的最快、最准确!
2020/9/27
知识拓展
耳聋分两种:
一种是神经性的,是由听觉神经损坏引起的;
另一类是非神经性的,是由于声音的传导器官发 生了障碍而引起的。
2020/9/27
耳廓: 收集声波 外耳 外耳道: 传送声波
鼓膜: 产生振动
中耳 鼓室: 咽鼓管通到咽部 耳
听小骨:锤骨 砧骨 镫骨 (传递振动)
内耳
2020/9/27
2020/9/27
人听到声音的两条途径
(一)气传导 :外界声音→外耳道→鼓膜振动 →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听觉中枢→形 成听觉。 (二)骨传导:声波→头骨、颌骨→听觉神 经→大脑。
2020/9/27
三、头部位置变动感觉的形成
半规管中装有液体,管壁上有纤毛,液 体的一点点流动,都会引起纤毛的飘动,纤 毛立即产生冲动。
8.如图表示人耳和脑的联系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看电视文艺节目时,你能听到演员 优美动听的歌声。那么,图中接受声波 信息的感受器位于__⑤____内;听觉产生 的部位是____①__。(填数字代号) (2)如果某人标号④所示部位受损,则 __不___能_(填“能”或“不能”)产生听觉。 (3)乘坐飞机时,乘务员往往要求乘客在飞机降落中咀嚼
2、人原地转圈两分钟后,刚刚停下来时,我们 为什么头还在晕?
当我们人停下来了,但半规管中的液体还没 有停下来,纤毛在继续感受刺激,继续产生神 经冲动。
2020/9/27
四、耳的卫生保健
1、不能用脏手掏耳朵; 2、不能用尖锐的器具掏耳朵 3、遇大的声音时要堵住外耳道或张开嘴巴。 4、感冒时,不能用力擤鼻涕。 5、洗头或游泳时有水入耳,要及时排出。 6、鼻咽部有炎症时,要及时治疗,避免引起中 耳炎;
耳廓: 收集声波
外耳
外耳道:传送声波 鼓膜: 产生振动
耳毛和腺体,挡 住灰尘
耳 中耳 鼓室: 空腔 有咽鼓管与咽相通
听小骨
内耳
2020/9/27
鼓室与咽之间有一根管道是咽鼓管鼓管
1、你知道吗,在遇到巨大的声音时要堵 住外耳道或张开嘴巴,这是为什么呢?还 有飞机起飞为什么要嚼口香糖?
2、人的听觉感受器位于(D)
A 鼓膜上 B 半规管内 C 听小骨内 D 耳蜗内
3、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口,目的是( B)
A 听起来声音会变小 B 使鼓膜内外气压平衡 202C0/9/防27 止听小骨断裂 D 防止产生脑震荡
4、听觉感受器存在的结构是( D)
A.半规管 B.前庭 C.鼓膜 D.耳蜗 5、在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时,容易导致受伤而使听力受
——耳和听觉 第12章 人体的自我调节
第2节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2020/9/27
外 耳廓 耳 外耳道
2020/9/27
一、耳的结构
听小骨 锤骨 砧骨 镫骨
位听神经
半规管 内 前庭 耳
耳蜗
鼓膜 听小骨 鼓室 咽鼓管
中耳
耳
2020/9/27
外耳 中耳
耳廓 外耳道
鼓膜 鼓室 听小骨
内耳
耳蜗 前庭 半规管
这是为了让你的嘴打开,使耳膜两侧 的气压平衡
2、咽喉发炎时,易引起中耳炎。为什么?
病菌经咽鼓管直接进入中耳
2020/9/27
耳廓 外耳
外耳道
耳 中耳
鼓膜 鼓室 听小骨:锤骨 砧骨
镫骨 (传递振动)
内耳
听小骨
2020/9/27
锤骨 砧骨 镫骨
耳廓 外耳
外耳道
半规管 前庭 耳蜗
耳 中耳
内耳
2020/9/27
2020/9/27
半规管
2020/9/27
头部位置变动
位听神经
2020/9/27
前庭和半规管(位置感受器) 大脑皮层,形成位置变动感觉
1、为什么人们认为晕车、晕船与内耳结构有关?
内耳里的位置感受器(前庭和半规管), 对刺激过度敏感或受到过强刺激时,会引起一 系列自主性功能反应。如头晕,呕吐,恶心
耳蜗: 内有听觉感受器 产生神经冲动 前庭 半规管 感受头部位置变动 产生神经冲动
爱心体验
请看资料:向阳小区中生活非常困难的聋 哑人的事例,并附有住址和联系电话。请你 们说一说我们应该如何帮助他们?
2020/9/27
1、当上呼吸道感染时,易引起中耳炎。最可能的原因
是( C)
A、病菌进入血液转移进入中耳 B、病菌经外耳道直接进入中耳 C、病菌经咽鼓管直接进入中耳 D、病菌经鼻腔直接进入中耳
食物,其目的是为了使____⑥__(填数字)张开,保持鼓膜
内外的气压平衡。
(4)跳水运动员参加比赛时,动作协调、姿态优美。这与 图中202数0/9/2字7 __③____所示结构的调节有关。
损的是( C )
A.外耳道 B.耳廓 C.鼓膜 D.鼓室
6、若有昆虫不小心钻入了外耳道,最好的处理方法是
( B)
A.用针将它杀死后倒出 B.用植物油灌入杀死后倒出 C.用凉开水灌入杀死后倒出 D.用自来水灌入杀死后倒出
2020/9/27
7.人产生听觉的大致过程是( C ) 。 A.声波→鼓膜→外耳道→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 大脑 B.声波→鼓膜→外耳道→耳蜗→听觉神经→大脑→听 小骨 C.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 大脑 D.声波→外耳道→听小骨→鼓膜→耳蜗→听觉神经→ 大脑
2020/9/27
二、听觉的形成
外界 声波
外界声波 耳廓
外耳道
鼓膜
锤骨
砧骨
镫骨 耳蜗(听觉感受器
位听神经 2020/9/27
大脑皮层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小结
2020/9/27
外耳集音 中耳传音 内耳感音
怎样听到雷声?
雷声 锤骨
耳廓 砧骨
外耳道
鼓膜
镫骨 耳蜗(听觉感受器
位听神经
大脑皮层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鼓膜 鼓室 听小骨:
耳蜗: 内有听觉感受器 产生神经冲动 前庭: 感受头部位置变动 产生神经冲动 半规管:
你说的对吗?
外 耳廓 耳 外耳道
2020/9/27
听小骨 锤骨 砧骨 镫骨
位听神经
半规管 内 前庭 耳
耳蜗
鼓膜 听小骨 鼓室 咽鼓管
中耳
动手实践
请你们快速组装耳模型,比一比 哪一组装的最快、最准确!
2020/9/27
知识拓展
耳聋分两种:
一种是神经性的,是由听觉神经损坏引起的;
另一类是非神经性的,是由于声音的传导器官发 生了障碍而引起的。
2020/9/27
耳廓: 收集声波 外耳 外耳道: 传送声波
鼓膜: 产生振动
中耳 鼓室: 咽鼓管通到咽部 耳
听小骨:锤骨 砧骨 镫骨 (传递振动)
内耳
2020/9/27
2020/9/27
人听到声音的两条途径
(一)气传导 :外界声音→外耳道→鼓膜振动 →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听觉中枢→形 成听觉。 (二)骨传导:声波→头骨、颌骨→听觉神 经→大脑。
2020/9/27
三、头部位置变动感觉的形成
半规管中装有液体,管壁上有纤毛,液 体的一点点流动,都会引起纤毛的飘动,纤 毛立即产生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