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用地性质典型负荷密度参考指标

不同用地性质典型负荷密度参考指标
不同用地性质典型负荷密度参考指标

十七类建设项目用地指标(试行)豫国土资发(2006)86号

十七类建设项目用地指标(试行) 一、高等教育建设用地指标 (依据建筑设计资料集第3册,教职工住宅用地占校园总的28-30%)扣除教职工住宅用地,对豫国土资发〔2004〕184号文件进行修订) 说明:1.校园总用地包括校舍用地、体育用地和成片绿地。 2.校舍建设用地包括教育建筑用地和学生宿舍、生活用地,但不包括教职 工住宅用地,教职工住宅依据国家规定应社会商品化。

二、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含职业中专)建设用地指标 (参照:国家教委、国家计委〔87〕教基字008号文件) 说明:1.校园总用地包括校舍用地、体育用地和成片绿地。 2.校舍建设用地包括教育建筑用地和学生宿舍、生活用地,但不包括教职 工住宅用地,教职工住宅依据国家规定应社会商品化。 三、城市幼儿园建设用地指标 (依据:国家教委、建设部〔88〕教基字108号文件) 说明:1.校幼儿园用地面积包括建筑占地、室外活动场地和绿化及道路用地。 2.本指标不包括教职工住宅用地,教职工住宅应社会商品化。

四、普通中小学校园建设用地指标(参考指标) 普通中小学校园用地包括建筑用地、体育场所用地、绿化用地和勤工俭学用地,用地生均面积如下表: 说明:1.表中未计入学生宿舍和生活用地,初中、完中、高中宿舍和生活用地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住宿生均用地面积应控制在4--5平方米。学生住宅 积率应为0.9。 2.表中未计入教职工住宅用地,教职工住宅依据国家规定应社会商品化。 五、党政机关办公建设用地指标(参考指标) (依据:国家计委投资〔1999〕2250号文件) (一)建设等级与面积指标 1.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等级分为三级 一级办公用房,适用于中央部(委)级机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级机关,以及相当于该级别的其他机关。 二级办公用房,适用于市(地、州、盟)级机关,以及相当于该级别的其他机关。 三级办公用房,适用于县(市、旗)级机关,以及相当于该级别的其他机关。 2.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包括:办公室用房、公共服务用房、设备用房和附属房。 3.各级党政机关办公用房人均建筑面积指标应按下列规定执行: 一级办公用房:编制人员每人平均建筑面积26--30平方米,编制定员超过400人时,应取下限。

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化率规定指标

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化率规定指标 国家并没有统一制定建筑密度标准,一般是由县级或区级规划部门制定《XX区(县)控 制性详细规划》。这个控制性详细规划都可以在各地的规划部门网站上下载。 一般建筑密度,容积率之类的都是国土规划局控制的? 不管是不是强制性规定都不由其他人私自改变。 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最大值控制指标表 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基地类型 旧城改造地区规划新区地区中心地段一般地段一般地段D% PRA D% PRA D% PRA 低层独立式住宅及 其他低层居住建筑 40 35 居住建筑 多层40 35 32 高层30 25 25 一般办公建筑 多层45 40 32 高层40 35 25 公寓式办公建筑多层40 35 32 旅馆高层35 35 25 商业建筑 多层60 55 45 高层55 50 40 商住综合楼 多层40 40 32 高层40 35 25 工业建筑 (一般通用厂房)低层 多层 40 35 40 35 普通仓库 低层 多层35 30 30 20 公共绿地按照建设部《公园设计规范》有关规定执行。

注:1、D――建筑密度,PR 建筑容积率。2、绿地率:新区不小于35%旧城区不小于25%。 一般而言,容积率分为:独立别墅为联排别墅为~;6层以下多层住宅为~;11层小高层住宅为~;18 层高层住宅为~;19层以上住宅为~;住宅小区容积率小于的,为非普通住宅。并根据不同城市的特点有 所差别。 新建居住区的居住建筑密度是:4层楼区一般为26%左右,5层楼区一般为23%左右,6层楼区不高于2 0%绿化率是开发商宣传楼盘绿化时用的概念,并没有法律和法规依据。对公共绿地最小的要求是宽度不小于8米,面积不小于400平方米,该用地范围内的绿化地面积不少于总面积的70% 且至少1 3的绿地面积要能常年受到日照,而宅旁绿地在计算时距建筑外墙米和道路边线1米以内的用地,不得算入 绿化用地。在房地产开发中,政府规定这个指标一般不少于30% 对于发展商来说,容积率决定地价成本在房屋中占的比例,而对于住户来说,容积率直接涉及到居住 的舒适度。绿化率也是如此。绿化率较高,容积率较低,建筑密度一般也就较低,发展商可用于回收资金的面积就越少,而住户就越舒服。这两个比率决定了这个项目是从人的居住需求角度,还是从纯粹赚钱的角度来设计一个社区。一个良好的居住小区,高层住宅容积率应不超过5,多层住宅应不超过3,绿化率应 不低于30%但由于受土地成本的限制,并不是所有项目都能做得到。容积率比净容积率要低50%左右。 这两个指标都是合法的,除特别说明外,说到容积率时一般都是指净容积率。但国家没有明文规定开发商只能宣传净容积率,于是,一些开发商就钻的空子,将净容积率换算成毛容积率来宣传,购房人弄不明白其中的奥妙,还以为这个小区的容积率真的很低,入住后才发现上当了。什么是容积率按照《成都市土 地使用和建筑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的解释,容积率是地面以上各建筑面积的总和与建筑用地面积的比值。容积率和建筑密度直接关系居住的舒适度,容积率越低,居住密度越小,人们的居住舒适度就越高,反之则舒适度越低。但对于开发商来说,容积率决定地价成本在房屋价格中的比例,决定被开发土地的含金量。因此,容积率越高,开发商的利润就越大。 (1)容积率:即规划地块内各类总建筑面积与地块面积之比,计算公式为:容积率=总建筑面积土地面积容积率可根据需要制定上限与下限?容积率的下限是保证地块开发的效益,防止无效益或低效益开发造成 土地的浪费。容积率上限防止过渡开发带来的城市基础设施超负荷运行。容积率还可以根据建筑用途的不同,分为全部建筑容积率,公共建筑容积率,住宅建筑容积率等 (2)建筑密度:即规划地块内各建筑基底占地面积与地块面积之比,计算公式:建筑密度=建筑基底占地面积地块面积 (3)绿化率,亦称绿地率:指的是规划地块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占规划地块面积的比率,计算公式: 绿地率=绿地面积 土地面积 绿地率通常以下限控制。这里的绿地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道路红线内 的绿地),不包括屋顶、晒台的人工绿地。公共绿地内占地面积不大于百分之一的雕塑、水池、亭榭等绿化小品建筑可视为绿地。 容积率是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拥有的各类建筑的建筑面积(m2ha)或以总建筑面积(万m2)与居住区用地(万m2)的比值表示。附属建筑物也计算在内,但应注明不计算面积的附属建筑物除外。

规划常用用地指标

规划常用用地指标 2010-05-12 12:43:46| 分类:土地科学|字号大中小订阅 一、城乡居住用地指标 1、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1991年) 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的分级 级别一二三四 人均建设用地指标(m2/人)>60.1 ≤75 >75.1 ≤90 >90.1 ≤105 >105.1 ≤120 现有城市的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 现状人均建设用地水平(平方米/ 人) 允许采用的规划指标 允许调整幅度 (平方米/人)指 标 级 别 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 (平方米/人) ≤60.0Ⅰ60.1~75.0+0.1~+25.0 60.1~75.0 Ⅰ60.1~75.0>0 Ⅱ75.1~90.0+0.1~+20.0 75.1~90.0 Ⅱ75.1~90.0不限 Ⅲ90.1~105.0+0.1~+15.0 90.1~105.0 Ⅱ75.1~90.0-15~0 Ⅲ90.1~105.0不限

Ⅳ105.1~120.0+0.1~+15.0 105.1~120.0 Ⅲ90.1~105.0-20.0~0 Ⅳ105.1~120.0不限 >120.0 Ⅲ90.1~105.0<0 Ⅳ105.1~120.0<0 现有城镇的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应根据现状人均建设用地水平,按表I.1的规定确定。所采用的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应同时符合表中指标级别和允许调整幅度双因子的限制要求。调整幅度是指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比现状人均建设用地增加或减少的幅度。 人均耕地面积小于1亩的地区,在现状人均建设用地水平允许采用的规划指标等级中,只能采用最低一级。 新建城镇的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宜在第Ⅲ级内确定,当城镇的发展用地偏紧时,可在第Ⅱ级内确定。 首都和经济特区城市的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宜在第Ⅳ级内确定;经济特区城市人均耕地小于1亩的,可在第Ⅲ级内确定。 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中地多人少的城镇,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但不得大于150.0平方米/人。 规划人均单项建设用地指标 类别名称 用地指标 (平方米/人) 居住用地18.0~28.0 工业用地10.0~25.0 道路广场用地7.0~15.0 绿地 其中:公共绿地≥9.0≥7.0 规划建设用地结构

产品主要技术性能指标(1)

主要性能指标: 1.数据存储量≥2T 接入设备数≥10000 2.定位精度:<10米响应时间<5秒 3.通讯接口:串行232(sps)支持相应的国际标准,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 4.传输制式:SM900/DCS1800/PCS1900/CDMA800-900 传输速率:125kbps 5.移动通信:GSM 6.两种无线电业务兼容(RDSS和RVSS)系统为用户提供连续定位、无源导航定位,又可 进行无线传输的位置报告。 7.跟踪灵敏度:159dbm 捕获灵敏度:144dbm 产品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关键技术: 1.北斗导航,GIS,GSM,GPRS,计算机网络,互联网多网融合。 2.监护人和监控平台人员随时通过系统查询老年人位置信息。 3.云平台技术应用:老年人遇紧急情况时,一键呼叫、四方响应。 4.云管理:监护人千里之外可知家人安康。 5.云数据库:每位老人的基本信息和病情隐患录入服务器存储、每次测的血压、 脉搏及其他病理数据,传送至数据库永久保存,以备做参考依据。 6.系统采用出错冗余技术,保证运行的安全性。 7.北斗/GPS双模兼容信号,互相嵌入,互为增强。 一、产品功能: 1.老人健康指标远程监控,网上医疗诊断功能。 2.遇警一键报警,越界报警,关机报警,一键拨号。 3.全球定位:北斗/GPS双模兼容终端。 4.IC一卡通功能。 5.老人,弱势群体购物通过系统网络平台实现购物,付款配送一条龙服务。 6.社区人员基本信息管理,统计分析功能。 7.实时位置查询功能。 8.实时视频和录像资料自动保存。报表自动导出功能。 9.TTS语音播报,短消息功能。

10.服务对象和用户数据储存和服务功能。①监控中心录有用户的全部基本 信息资料和服务区域活动轨迹。②储存周期根据用户的实际情况和需求 设定。③数据管理功能有:注册,注销,查询,费用计算,历史轨迹, 报表。 技术创新性 1、监控平台相对于服务对象的定位终端采用:北斗/GPS双模兼容自主定位模式和AGPS辅助定位模式。 2、监控平台用于接受服务对象定位终端的信息和要求,同时负责发送指令和提醒信息给定位终端。 3、定位终端采用北斗/GPS卫星定位模块,GSM通信模块。主板和LED显示屏硬件。北斗/GPS卫星定位模块和GSM通信模块分别与通信主板系统相连接,主板系统分别与LED显示屏、报警器连接。 4、定位终端采用内置北斗/GPS芯片,共用天线,独立完成服务对象的定位,并将定位结果发送给信息采集服务器。 5、Web数据服务平台,包括:终端信息采集服务器、SMS服务器、数据储存服务器和数据处理服务器。 6、Web服务器包括用户逻辑模块、管理员逻辑模块和电子地图模块构成,所述的用户逻辑模块和管理员逻辑模块服务Web服务器的功能设计和逻辑跳转,电子地图模块负责查询定位器终端的位置信息,并将该位置信息显示到电子地图上。Web数据服务平台还包括第三方应用接口,第三方应用接口包括电信运营商的小区号Cell-ID服务应用接口和地图服务应用接口。 7、服务对象的定位由以下步骤进行: 1.定位器终端采集到GPS信号和小区号Cell-ID后分别通过GSM通信模块、GPRS网络回传至Web数据服务平台中的移动终端信息采集服务器。 2.移动终端信息采集服务器进行定位器终端鉴权操作后,对定位器终端和AGPS服务器之间的交互数据进行透传,辅助完成定位器终端的定位; 3.AGPS服务器根据定位器终端和AGPS参考站所提供的卫星信号和辅助定位信息,计算出定位器终端的位置; 4.移动终端信息采集服务器将定位结果写入数据库; 5.客户端通过SMS的形式实时获取定位器终端的设备信息和位置信息。 6.如权利要求以上所述的基于北斗/GPS面向特殊人群的安全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F:当定位器终端越出预置活动区域范围,定位器终端向客户端发送越区报警。

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指标1999

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指标 关于批准发布《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指标》的通知 建标[1999 ] 278 号 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委(建设厅)、计委(计经委)、土地(国土)管理局(厅),计划单列市建委、计委、土地(国土)管理局,解放军土地管理局: 根据国家计委、国家土地管理局【1987 」国土[建〕字第144 号和建设部、国家土地管理局【1989 ]国土[建〕字第169 号文的要求,按照国家计委《一九八八年建设工期定额、建设用地指标制订修订计划》(计综〔1987 〕2390 号)的安排,由交通部负责编制的《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指标》,经有关部门会审,批准为全国统一的建设用地指标予以发布,自2000 年1 月l 日起施行。本建设用地指标实施的监督管理工作,由国土资源部负责;其具体解释工作,由交通部负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一九九九年十一月十八日编制说明 根据原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土地管理局《关于编制建设项目用地定额指标的几点意见》(【1987】国土[建」字第144 号)和建设部、国家土地管理局《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编制工作暂行办法》(【1989】国土[建]字第169 号)的要求,按照交通部《关于编制<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指标>的通知》(【90 】交函工字212 号),成立了《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指标》编写组。 在编制过程中,编写组以国家及交通部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从我国国情及公路建设实际情况出发,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总结了我国公路工程建设项目中科学、合理利用土地的经验,对收集的五百余条公路、五百余座互通式立体交叉、近两万公里公路的用地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在广泛征求有关单位意见并进行模拟设计后,提出了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指标。

建设用地规划技术指标

建设用地规划技术指标 人口密度、容积率、建筑密度和绿地率是建设用地四项重要的控制指标,它衡量的是建设用地的使用强度和用地环境情况,对这四项指标进行合理的控制,就能保证建设项目与城市环境和城市公用设施协调统一。 1)规划建设用地面积 是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确定的建设用地界线所围合的用地水平投影面积。包括原有建设用地面积及新征(占)建设用地面积,不含代征地的面积。单位:公顷(万平方米)。 2)代征城市公共用地面积 包括代征道路用地面积、代征绿化用地面积、代征其他用地面积三项,单位:平方米。 3)人口密度 人口毛密度:居住区总人口与居住区用地面积的比值,单位为“人 /每公顷”。 人口净密度:居住区总人口与住宅用地面积的比值,单位为“人/每公顷”。 人口净密度是居住区规划的重要经济技术指标之一,反映居住区住宅用地的使用强度。 4)容积率 容积率:一定地块内,总建筑面积与建设用地面积的比值。

容积率是衡量建设用地使用强度的一项重要指标。容积率的值是无量纲的比值,通常以地块面积为1,地块内地上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对地块面积的倍数,即为容积率的值。容积率以公式表示如下: 容积率= 总建筑面积(地上) 建设用地面积 5)建筑密度 建筑密度:一定地块内所有建筑物的基底总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值。单位:%。 建筑密度是反映建设用地经济性的主要指标之一。计算公式为: 6)绿地率 绿地率:一定地块内各类绿地的总和与用地面积的比值。 单位:%。 各类绿地:公共绿地、宅旁绿地 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道路绿地 建筑密度= 建筑基底总面积 建设用地总面积 绿地率= 各类绿地之和 建设用地总面积

建设项目用地指标

十五类建设项目用地指标 (试行) -、汽车客运站建设用地指标 (依据交通部2004年4月16日发布,2004年7月15日实施的交通行业标准) (一)车站等级划分 注:达不到五级站要求或以停车场为依托的车站为简易车站 (二)车站占地面积指标 车站占地面积按每100人次日发量指标进行核定且不低于表2的计量值,规模较小的四 级站和五级站占地面积不应小于2000mL 车站占地面积指标 表 2 单位:m/百人次 :■、城市公共交通首末车站建设用地指标 (依据建设部2004年4月9日发布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 (一)城市公共汽车和电车的首末站应设置在城市道路以外的用地上,每处用地面积可按1000?1400平方米计算。 (二)城市出租汽车采用营业站定点服务的,营业站的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公里,其用地面积为250?500平方米。 三、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用地指标 (依据1991年11月11日发布,1992年3月1日实施的建设部、国家计委建标〔1991〕758号通知) (一)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设规模类别划分(按年经营量)

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建筑覆盖率(建筑系数)宜控制在 45%- 55% 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用地指标应符合表 4的规定: 建设用地指标 表 4 注:1表中控制指标应根据年经营量取值,年经营量大的取大值,小的取小值,中间 值采用插入法计取。 2 ?表中所列指标不包括码头、铁路专用线建设用地面积。 四、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 (不含医疗卫生垃圾处理工程项 目) (依据:国家建设部、发计委建标〔 2001〕101号文件) (一)建设规模和项目构成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 应按照工程建设规模和额定处理能力确 注:以上规模分类n 川类含下限值,不含上限值。 建设规模按额定日处理能力(单位:吨 /天)分为下列四级: 表5 注:以上规模分级川级含下限值,不含上限值。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负荷密度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负荷密度 篇一:城市各种服务设施半径 城市各种服务设施半径 居住区教育设施的服务半径: 1、幼托的服务半径不宜大于300m;小学的服务半径不宜大于500m;中学的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000m[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XX]。 2、中学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000m;小学服务半径不宜大于500m[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1986]。 居住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半径: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半径不大于800-1000m; 居住小区公共服务设施半径不大于400-500m; 居住组团公共服务设施半径不大于150-200m。 居住商业中心的服务半径: 居住区商业中心步行半径不大于500 m; 小区、商业点半径不大于300 m。 中小型超市: 按照500米的服务半径设置1处,在大型综合超市的服务半径内,原则上不再另行设置。(商业网点规划)农贸市场(农贸超市) 按照服务半径不大于1000米,服务人口1-2万人设一处,占地面积按480平方米/千人(服务人口)的标准配置。

(商业网点规划) 居住社区服务设施服务半径: 一般服务半径不超过500m. 门诊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一般3-5万人设一处,社医院的居住区不再设独立门诊社区卫生服务站, 原则上按服务人口0.5—1万人 按服务半径不超过1000m设置1处。(日照总体规划)公园、绿地 保证居民出行1000m半径内有一处综合性公园,在300m -500m半径内有一处小游园。(日照总体规划) 城市低压配变站的服务半径: 1、供电半径一般不超过400m[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1993]。 2、市区供电半径一般为250m,繁华地区为150m。[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DL-T599-1996] 3、变电室负荷半径不应大于250m,尽可能设于其他建筑内。[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XX] 4、35kV/10kV变电所的服务半径5~10km;110kV/35kV~10kV变电所的服务半径15~30km;220kV/110kV~10kV变电所的服务半径50~100km。[城市工程系统规划1999]

WANO性能指标详细解释

机组能力因子 目的 机组能力因子用于监视电站获得高发电可靠性的进展。此指标可以反映出电站追求最大发电能力的各种程序以及实践的有效性,并可显示出电站中运行和维修的整体成效。 定义 ●机组能力因子:某段时间内可发电量占参考发电量之比率,以百分比表示,这两 项发电量均参照基准环境条件来计算。 ●可发电量:是在基准环境条件下及电厂所能控制的范围内(即电厂设备、人员及 作业管制)所能够产生的发电量。 ●参考发电量:是在基准环境条件下机组满功率连续运行所能够产生的发电量。 ●基准环境条件:以该机组环境条件的年平均值为代表。 需采集的数据 计算机组能力因子需要下列数据: ●参考发电量,以MWe-hr为单位。 ●计划性电能损失:在该段期间内,在电厂所能控制的情况下发生的计划性停机或 降负荷而造成的发电量损失。只有在停机或降负荷的四周前已预先安排好的停机或降负荷才可算是计划性的发电损失。计划性发电损失以MWe-hr为单位。 ●非计划性发电损失:在电厂所能控制的情况下发生的非计划性停机、停机延期或 降负荷运行造成的发电量损失;非计划性指不是在四周前预先计划或安排好的。 非计划性发电损失以MWe-hr来表示。 指标计算 ●对某一时期内的机组能力因子(UCF)按下式来计算: UCF(机组值)= REG 100% UEL) PEL (REG - -

REG = 该段时期内的参考发电量 PEL = 该段时期内的计划性电能损失总和 UEL = 该段时期内的非计划性电能损失总和 ●计划性发电损失总和PEL = ∑(PPL×HRP) PPL是由于计划性事件而减少的发电功率,称为计划性功率损失,以MWe表示。 HRP是由于计划性事件而降负荷运行(或停机)的时数。 注:计划性发电损失的总和是由该期间内所有计划性事件造成的电能损失的总和。 ●非计划性发电损失总和UEL = ∑(UPL×HRU) UPL为非计划性事件而减少的发电功率,称为非计划性功率损失,以MWe表示。 HRU是由于非计划性事件而降负荷运行(或停机)的时数。 注:非计划性发电损失的总和是由该期间内所有非计划事件造成的电能损失的总和。 为了减少换料大修以及计划性小修对指标造成的影响,一般采用3年值来进行机组间的比较。 数据的收集和指标的计算例子见强迫损失率附录A 数据选取要求 新机组自首次商业运行后的下一年的1月1日起填报相关数据。 注意事项 1.参考发电量是由机组的参考发电功率乘以该时期内的时数而得到的。 2.机组的参考发电功率是该机组在基准环境条件下的最大发电量,机组的参考发电 功率可以通过试验获得,也可以把设计值修正到基准环境条件来获得。如果没有影响到发电功率的设计变更,则某一机组的参考发电功率应该是固定不变的。 3.基准环境条件是该机组环境条件的年平均条件(或典型条件)。通常以热井温度

天津市居住用地电力规划综合负荷密度指标及KV公用配电站选站的设置要求规市字

天津市居住用地电力规划综合负荷密度指标 及10KV公用配电站选站的设置要求 规市字〔2012〕302号 为规范住宅项目规划设计,依据《天津市10KV及以下配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原则》、《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并参照《天津市超高层居民住宅建筑公用电力配套技术规定》,对原有《天津市居住用地电力规划综合负荷密度指标及10KV公用配电站选站的设置要求》(规程字〔2009〕946号)进行修订,作为《天津市城市住宅设计标准(电气设计部分)》出台前规划设计的依据。 一、各类居住项目,规划单位建筑面积电力综合负荷密度指标 (一)综合负荷密度指标 多层建筑(6层以下):50瓦/平方米; 设置电梯的多层建筑(6层以下):65瓦/平方米; 中高层建筑(7层以上12层以下):70瓦/平方米; 高层建筑(主体高度大于24米,小于100米):80瓦/平方米; 超高层建筑(主体高度大于100米):根据实际负荷需要计算。 (二)各类民用居住项目的规划范围内,当小型商业、公建和配套设

施等负荷密度有可能超出规定值,且规划期间难以确定时,在选择配电站数量和计算变压器最终装建容量时,可在上述综合负荷密度指标的基础上增加20%计算裕度。待施工阶段确定后,在符合规划的基础上可以向下微调。 二、规划居住区配电站的选站原则 (一)配电站进楼设置 1.配电站进楼设置宜设置在建筑物首层。 2.建筑物有地下2层的,须设置在地下1层,同时应满足国家强制性标准和地方标准及行业标准。 3.配电站进楼应具有独立的维护和电器设备搬运通道。楼内设置的配电站应满足配电设备的消防、通风、防水、降低噪音、电磁屏蔽、搬运、维护通道等要求。 (二)独立设置的土建配电站 1.独立设置的土建配电站应满足对负荷的供电半径要求,其外立面和色彩宜与居住小区整体景观相协调。 2.独立设置的土建配电站,应临近可通行设备运输车辆的小区道路。 3.独立设置的土建配电站规格参照下表进行规划。

天津市居住用地电力规划综合负荷密度指标及 KV公用配电站选站的设置要求 规市字〔 〕 号

天津市居住用地电力规划综合负荷密度指标及10KV公用配电站选站的设置要求 规市字〔2012〕302号 为规范住宅项目规划设计,依据《天津市10KV及以下配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原则》、《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并参照《天津市超高层居民住宅建筑公用电力配套技术规定》,对原有《天津市居住用地电力规划综合负荷密度指标及10KV 公用配电站选站的设置要求》(规程字〔2009〕946号)进行修订,作为《天津市城市住宅设计标准(电气设计部分)》出台前规划设计的依据。 一、各类居住项目,规划单位建筑面积电力综合负荷密度指标 (一)综合负荷密度指标 多层建筑(6层以下):50瓦/平方米; 设置电梯的多层建筑(6层以下):65瓦/平方米; 中高层建筑(7层以上12层以下):70瓦/平方米; 高层建筑(主体高度大于24米,小于100米):80瓦/平方米;

超高层建筑(主体高度大于100米):根据实际负荷需要计算。 (二)各类民用居住项目的规划范围内,当小型商业、公建和配套设施等负荷密度有可能超出规定值,且规划期间难以确定时,在选择配电站数量和计算变压器最终装建容量时,可在上述综合负荷密度指标的基础上增加20%计算裕度。待施工阶段确定后,在符合规划的基础上可以向下微调。 二、规划居住区配电站的选站原则 (一)配电站进楼设置 1.配电站进楼设置宜设置在建筑物首层。 2.建筑物有地下2层的,须设置在地下1层,同时应满足国家强制性标准和地方标准及行业标准。 3.配电站进楼应具有独立的维护和电器设备搬运通道。楼内设置的配电站应满足配电设备的消防、通风、防水、降低噪音、电磁屏蔽、搬运、维护通道等要求。 (二)独立设置的土建配电站 1.独立设置的土建配电站应满足对负荷的供电半径要求,其外立面和色彩宜与居住小区整体景观相协调。 2.独立设置的土建配电站,应临近可通行设备运输车辆的小区道路。 3.独立设置的土建配电站规格参照下表进行规划。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4号

关于发布和实施《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的通知 国土资发〔2008〕2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解放军土地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6〕31号)和《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2008〕3号),加强工业项目建设用地管理,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国土资源部对2004年发布的《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试行)》进行了修订。现将修订后的《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以下简称《控制指标》)发布,请认真贯彻实施。 一、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严格执行《控制指标》与相关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不符合《控制指标》要求的工业项目,不予供地或对项目用地面积予以核减。对因生产安全等有特殊要求确需突破《控制指标》的,应当根据有关规定,结合项目实际进行充分论证,确属合理的,方可批准供地,并将项目用地的批准文件、土地使用合同等相关法律文书报省(区、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备案。 二、编制工业项目供地文件和签订用地合同时,必须明确约定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系数、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绿地率等土地利用控制性指标要求及相关违约责任。 三、省(区、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控制指标》实施情况的监督管理。要根据本地区实际,在符合《控制指标》要求

的前提下,制定或调整本地区的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并报部备案。要加强对工业用地利用状况的评价与分析,总结典型经验,加大宣传推广的工作力度,大力推进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四、部将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技术进步、节约集约用地要求和《控制指标》实施情况,适时修订《控制指标》。 本《控制指标》发布实施后,《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试行)》(国土资发〔2004〕232号)停止执行。 二〇〇八年一月三十一日

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化率规定指标

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化率规定指标国家并没有统一制定建筑密度标准,一般是由县级或区级规划部门制定《XX区(县) 注:1、D——建筑密度,PRA——建筑容积率。2、绿地率:新区不小于35%,旧城区不小于25%。

一般而言,容积率分为:独立别墅为0.2~0.5;联排别墅为0.4~0.7;6层以下多层住宅为0.8~1. 2;11层小高层住宅为1.5~2.0;18层高层住宅为1.8~2.5;19层以上住宅为2.4~4.5;住宅小区容积率小于1.0的,为非普通住宅。并根据不同城市的特点有所差别。 新建居住区的居住建筑密度是:4层楼区一般为26%左右,5层楼区一般为23%左右,6层楼区不高于20%。绿化率是开发商宣传楼盘绿化时用的概念,并没有法律和法规依据。对公共绿地最小的要求是宽度不小于8米,面积不小于400平方米,该用地范围内的绿化地面积不少于总面积的70%,且至少1 3的绿地面积要能常年受到日照,而宅旁绿地在计算时距建筑外墙1.5米和道路边线1米以内的用地,不得算入绿化用地。在房地产开发中,政府规定这个指标一般不少于30% 对于发展商来说,容积率决定地价成本在房屋中占的比例,而对于住户来说,容积率直接涉及到居住的舒适度。绿化率也是如此。绿化率较高,容积率较低,建筑密度一般也就较低,发展商可用于回收资金的面积就越少,而住户就越舒服。这两个比率决定了这个项目是从人的居住需求角度,还是从纯粹赚钱的角度来设计一个社区。一个良好的居住小区,高层住宅容积率应不超过5,多层住宅应不超过3,绿化率应不低于30%。但由于受土地成本的限制,并不是所有项目都能做得到。容积率比净容积率要低50%左右。这两个指标都是合法的,除特别说明外,说到容积率时一般都是指净容积率。但国家没有明文规定开发商只能宣传净容积率,于是,一些开发商就钻的空子,将净容积率换算成毛容积率来宣传,购房人弄不明白其中的奥妙,还以为这个小区的容积率真的很低,入住后才发现上当了。什么是容积率?按照《成都市土地使用和建筑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的解释,容积率是地面以上各建筑面积的总和与建筑用地面积的比值。容积率和建筑密度直接关系居住的舒适度,容积率越低,居住密度越小,人们的居住舒适度就越高,反之则舒适度越低。但对于开发商来说,容积率决定地价成本在房屋价格中的比例,决定被开发土地的含金量。因此,容积率越高,开发商的利润就越大。

读懂服务器性能指标

读懂服务器性能指标 用户总希望有一种简单、高效的度量标准,来量化评价服务器系统,以便作为选型的依据。但实际上,服务器的系统性能很难用一两种指标来衡量。包括TPC、SPEC、SAP SD、Linpack和HPCC在内的众多服务器评测体系,从处理器性能、服务器系统性能、商业应用性能直到高性能计算机的性能,都给出了一个量化的评价指标。在如此多的标准中,用户该如何选择最适合自身应用环境的评价体系呢?这里,我们选择了应用面较广泛的TPC和SPEC,作一个深入介绍。 ■走出误区 深入TPC-C指标 TPC体系是影响最大的评测基准之一,尤其近两年,国内媒体对TPC指标的报道可谓海量。但有多少用户真正了解其中的含义呢?本文以TPC-C为例,让用户深入了解这项基准测试。 tpmC值在国内外被广泛用于衡量服务器系统的事务处理能力。但究竟什么是tpmC值呢?笔者曾向一些用户、专业媒体记者乃至某些国外大公司的技术人员问过这个问题,但回答的精确度与tpmC值的流行程度差异甚远。不少人将之误写为TPMC,甚至与TPC组织混为一谈。 TPC(Transactionprocessing Performance Council,事务处理性能委员会)是由数十家会员公司创建的非盈利组织,总部设在美国。TPC的成员主要是计算机软硬件厂家,而非计算机用户,其功能是制定商务应用基准程序的标准规范、性能和价格度量,并管理测试结果的发布。 TPC不给出基准程序的代码,而只给出基准程序的标准规范。任何厂家或其他测试者都可以根据规范,最优地构造出自己的测试系统(测试平台和测试程序)。为保证测试结果的完整性,被测试者(通常是厂家)必须提交给TPC一套完整的报告(Full Disclosure Report),包括被测系统的详细配置、分类价格和包含5年维护费用在内的总价格。该报告必须由TPC授权的审核员核实(TPC本身并不做审计)。TPC 在全球只有不到10名审核员,全部在美国。 TPC推出过11套基准程序,分别是正在使用的TPC-App、TPC-H、TPC-C、TPC-W,过时的TPC-A、TPC-B、TPC-D和TPC-R,以及因为不被业界接受而放弃的TPC-S(Server专门测试基准程序)、TPC-E(大型企业信息服务测试基准程序)和TPC-Client/Server。而目前最为“流行”的TPC-C是在线事务处理(OLTP)的基准程序,于1992年7月完成,后被业界逐渐接受。 TPC-C使用三种性能和价格度量,其中性能由tpmC(transactions per minute,tpm)衡量,C指TPC中的C基准程序。它的定义是每分钟内系统处理的新订单个数。TPC-C还经常以系统性能价格比的方式体现,单位是$/tpmC,即以系统的总价格(单位是美元)/tpmC数值得出。 解读tpmC 从TPC-C的定义不难知道,这套基准程序是用来衡量整个IT系统的性能,而不是评价服务器或某种硬件系统的标准,而且tpmC数值的高低直接受到各个环节的影响,右表大概可以说明系统设置对tpmC 测试的影响。此处的“IT系统”包括服务器、外设(如硬盘或RAID)、服务器端操作系统、数据库软件、客户端及其操作系统、数据库软件和网络连接等。因此,如何解读tpmC数值会因不同的采购需求有非常大的差异。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 制指标》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 一、为认真贯彻落实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促进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提高工业项目建设用地的管理水平,制定本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以下简称“控制指标”)。 二、本控制指标是对一个工业项目(或单项工程)及其配套工程在土地利用上进行控制的标准。本控制指标适用于新建工业项目,改建、扩建工业项目可参照执行。 三、本控制指标是核定工业项目用地规模的重要标准,是编制工业项目用地有关法律文书、工业项目初步设计文件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等的重要依据,是对工业项目建设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和违约责任追究的重要尺度。工业项目所属行业已有国家颁布的有关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的,应同时满足本控制指标和有关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的要求。 四、本控制指标由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系数、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绿地率五项指标构成。工业项目建设用地必须同时符合以下五项指标: (一)工业项目投资强度控制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二)容积率控制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三)工业项目的建筑系数应不低于30%;

(四)工业项目所需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不得超过工业项目 地面 积的 7%。 严禁 在工 业项 目用 地范 围内建造成套住宅、专家楼、宾馆、招待所和培训中心等非生产性配套设施; (五)工业企业内部一般不得安排绿地。但因生产工艺等特殊要求需要安 排一定比例绿地的,绿地率不得超过20%。 五、工业项目建设应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缩短工艺流程,节约 使用土地。对适合多层标准厂房生产的工业项目,应建设或进入多层标准厂房。 六、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没有达到本控制指标要求的,应依照合同约定及 有关规定追究违约责任。 七、本控制指标由正文、控制指标应用说明(附件1)、土地等别划分(附 件2)、《国民经济行业分类》(附件3)共四部分组成。土地等别划分、《国 民经济行业分类》发生调整的,按调整后的执行。

一些常用的用地指标

用地指标 容积率 是指一个小区的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对于发展商来说,容积率决定地价成本在房屋中占的比例,而对于住户来说,容积率直接涉及到居住的舒适度。一个良好的居住小区,高层住宅容积率应不超过5,多层住宅应不超过2,绿地率应不低于30%。但由于受土地成本的限制,并不是所有项目都能做得到。容积率=地上总建筑面积÷规划用地面积。容积率一般是由政府规定的。现行城市规划法规体系下编制的各类居住用地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一般而言,容积率分为独立别墅为0.2~0.5, 联排别墅为0.4~0.7, 6层以下多层住宅为0.8~1.2, 11层小高层住宅为1.5~2.0, 18层高层住宅为1.8~2.5, 19层以上住宅为2.4~4.5, 住宅小区容积率小于1.0的,为非普通住宅。并根据不同城市的特点有所差别。 建筑高度 建筑物室外地面到其檐口或屋面面层的高度,屋顶上的水箱间、电梯机房、排烟机房和楼梯出口小间等不计入建筑高度。应符合下列规定:烟囱、避雷针、旗杆、风向器、天线等在屋顶上的突出构筑物不计入建设高度。楼梯间、电梯塔、装饰塔、眺望塔、屋顶窗、水箱间等建筑物之屋顶上突出部分的水平投影面积合计小于标准层面积25%的,不计入建筑高度、层数。平顶房屋按建筑外墙散水处至屋面面层计算,如有女儿墙,按女儿墙顶点高度计算;坡顶房屋建筑按外墙散水至建筑屋檐和屋脊平均高度计算。坡顶不同坡度计算按照当地规定执行。 建筑密度 是指建筑物的覆盖率,具体指项目用地范围内所有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它可以反映出一定用地范围内的空地率和建筑密集程度。 建筑密度=建筑物的基底面积总和/规划建设用地面积。[1]比如一块地为10000平方米,其中建筑底层面积3000平方米,这块用地的建筑密度就是3000/10000=30% 。 建筑密度一般不会超过40%-50%,用地中还需要留出部分面积用作道路、绿化、广场、停车场等。 建筑密度与建筑容积率考量的对象不同,相对于同一建筑地块,建筑密度的考量对象是建筑物的面积占用率,建筑容积率的考量对象是建筑物的使用空间。 绿地率 描述的是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的总和与居住区用地的比率(% )。绿地率所指的"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主要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等。其中,公共绿地,又包括居住区公园、小游园、组团绿地及其他的一些块状、带状化公共绿地。城市绿地率=(城市各类绿地总面积÷城市总面积)×100% 绿地率与绿化率的区别 什么是绿化率?什么是绿化覆盖率?开发商平时在售楼书上印制的有关绿化的指标究竟是绿化率还是绿化覆盖率?地下停车场上、化粪池等上面的绿化算不算绿化率?开发商做的屋顶绿化算不算绿化率……许多购房者对此并不了解,他们想弄清楚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究竟是怎么回事? 有关专家对此解释说,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是两个不同概念的用语,绿地率与绿化覆盖率都是衡量居住区绿化状况的经济技术指标,但绿地率不等同于绿化覆盖率。绿地率是规划指标,描述的是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的总和与居住区用地的比率(%)。绿化覆盖率

学校体育 测负荷、密度表

体育课运动负荷测定表 任课教师: 课的部分 测定时间 测定时练习内容 脉搏次数 备 注 课 前 5 安静时 62 基 本 正 常 准备部分 3 整队 66 5 慢跑 78 10 徒手操 78 基 本 部 分 12 徒手操 84 14 讲解、示范 94 17 8字绕膝练习 96 20 运球练习 108 23 纠正错误 96 25 练习 114 26 练习 126 27 讲解 96 30 开始行进间运球 96 32 行进间运球 114 35 教师讲解 96 37 完整技术练习 132 结束部分 40 整队 120 41 整理活动 108 45 下课 90 课 后 5 恢复脉搏 84 教学内容:篮球行进间运球 任课教师:李晨 受试者:学生-体育委员 平均脉搏:97次/min 根据曲线图波动状况分析运动负荷为一般水平,有效的达到增强体质和掌握体育技能技 78 94 96 96 108 114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min 次min 体育课运动负荷脉搏测定曲线图 132 126 97

术的目的,脉搏曲线波动过大,说明每次练习的间隙时间过长,所以应该更注重合理分配练习与间隙时间,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体育课密度测量表 教师:李晨 部分 顺序 教学活动内 容 各项活动名称 活动结束时间 合理时间 不合理时间 备注 指 导 练习 措施 互帮 休息 开始 部分 1 整队 √ 1min 14:40—15:25 2 慢跑 √ 3min 3 徒手操 √ 7min 基 本 部 分 4 教师讲解、示范 √ 12min 5 纠正错误 √ 12min 6 教师组织 √ 13min 7 学生观察 √ 13min 10s 8 带球上篮 √ 16min 9 整队 √ 16min 10 观察 √ 16min 11 带球上篮 √ 17min 12 换队形 √ 18min 5s 13 观察 √ 19min 3s 14 带球上篮 √ 20min 15 集合 √ 20min 16 教师讲解 √ 21min 20s 17 正确示范 √ 21min 18 讲解 √ 21min 5s 19 变换队形 √ 22min 10s 20 观察 √ 23min 15s 21 整队 √ 23min 2s 22 教师讲解示范 √ 26min 40s 23 布置场地 √ 26min 24 教师讲解 √ 27min 10s 25 观察 √ 32min 1min 26 练习 √ 34min 27 纠正错误示范 √ 34min 结束 部分 28 教师讲解 √ 35min 29 集合 √ 36min 30 放松 √ 39min 31 总结 √ 43mi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