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谷县糜子生产现状与对策

合集下载

榆林市糜谷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榆林市糜谷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水 平徘徊 。
22 地 方 品 种 混 杂 严 重 。 用 品 种 少 . 专
缺 乏 优势 明 显 的 主推 品 种 , 牌 品 种 不 多 , 用 品 种 、 名 专
是 榆林 市农 科 院 杂粮 专 业 研 究 开发 团队 技 术精 良 ,
高 附 加 值 品种 少 , 糖 、 脂 、 蛋 白的快 餐 食 品 专用 品 种 低 低 高 更少 , 而地 方 品种 虽较多 , 混杂较 为 严重 。 但
市 有谷 子 、 子 等 杂 粮加 工 企业 逾 6 糜 0家 , 中 市级 农 业 产 其
业化 重 点 龙 头企 业 1 8家 ; 时 , 民 专 业 合 作 组 织 不 断 壮 同 农
榆林 市气 候 干旱 , 光照 充足 , 雨热 同季 , 昼夜 温 差大 , 且
大 ,企业+ “ 协会 + 基地 ” 的产 业化 模式 逐 步形 成 。 是成 功举 二
土层 深厚 , 质疏松1, 特色农 产 品区域 布局 规划 (0 6 土 ' 是《 2 1 2 0 — 21 0 5年 )认定 的全 国 谷子 、 》 糜子 优势 产 区嘲 。
11 发 展 空 间 较 大 .

办了“ 国・ 中 榆林 首 届 国际 荞 麦 节 ” 榆 糜 2号等 1 , 2类 作物 4 个 品种 被认 定 为名优 小杂粮 品种 ; 府谷 县举 办 了 “ 国 8 在 全 糜 子产 业发 展 暨小 杂粮加 工 利 用研讨 会 ” 积极 宣 传榆 林 市 , 糜 谷产 业 , 荐糜 谷产 品 , 榆林 市糜 谷产 品 影响 力和 市 场 推 使 竞 争 力显著增 强 。
谷 生 育期相 对较 短 , 是理 想 的备荒救 灾 作物 。
12 科 技 水 平 提 高 .

山西糜黍加工产业发展与科技支持对策研究

山西糜黍加工产业发展与科技支持对策研究

山西糜黍加工产业发展与科技支持对策研究【摘要】本文旨在研究山西糜黍加工产业的发展与科技支持对策。

通过分析该产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科技支持对其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加工技术改进对产业的影响。

最后提出了一些发展对策,包括加强科技支持、改进加工技术等措施。

结论部分展望了山西糜黍加工产业的发展前景,并强调科技支持的重要性。

未来可通过提升加工技术、加强科研合作等方式推动该产业的健康发展,为山西糜黍产业的持续发展注入动力。

【关键词】山西糜黍、加工产业、科技支持、问题、发展对策、技术改进、前景、发展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山西是糜黍的主要产地之一,在种植和加工生产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山西糜黍加工产业却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传统的糜黍加工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产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难以跟上。

对山西糜黍加工产业发展与科技支持进行研究,不仅可以提升产业竞争力,还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目前,国内外糜黍加工技术在不断创新发展,科技支持对于提高山西糜黍加工产业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至关重要。

通过科技支持,山西糜黍加工产业可以实现技术改革和升级,提高产业的发展水平,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研究山西糜黍加工产业发展与科技支持对策,对促进山西地区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分析当前山西糜黍加工产业的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山西糜黍加工产业的科技支持和发展提供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分析山西糜黍加工产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科技支持在该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并探讨加工技术改进对糜黍产业的影响。

通过研究糜黍加工产业发展对策,为山西糜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建议和指导。

研究的目的是希望能够为山西糜黍加工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该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其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中国糜子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中国糜子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中国糜子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程炳文宁夏固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糜子(Panicum miliaceum L.)属禾本科黍属(Panicum miliaceum),英文名proso或broom-corn millet,又称黍、稷、糜,是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制米作物,具有明显的地区优势和生产优势。

其生育期短,耐旱,耐瘠薄,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是,由于糜子产区经济相对落后,研究力量薄弱,经费投入不足,人才、信息缺乏,使糜子这一古老的作物没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多年来,糜子都是作为救灾、避灾作物被长期种植,很少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和开发。

开发和发展糜子产业,不仅可以抵御干旱威胁,提高糜子价值,而且对改善膳食结构,维护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建设现代农业,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1、我国糜子产业发展现状糜子产业,是集科研、开发、生产、加工、销售、消费为一体的科学化服务体系。

包含了糜子科学化研究、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等多方面的因素,是我国农业产业发展不可缺少的部分。

稳定和发展糜子生产,扶持和巩固糜子产业,形成农科教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糜子研究、开发、生产、加工、销售、消费为一体的科学体系,对我国干旱半干旱欠发达地区粮食安全、饲料安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致富意义重大。

但是,由于社会和历史的原因,我国糜子产业的发展相对于其它作物和产业而言还处于起步阶段或起点很低的水平,发展相对滞后,真正形成产业规模的寥寥无几,其基本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种植区域相对集中,面积基本稳定我国糜子种植分布范围很广。

北从内蒙古海拉尔,南到海南的琼海,南北跨度30纬度;东从黑龙江的同江、虎林、西至新疆的哈巴河、阿图什、喀什,东西跨度67经度;垂直分布由海拔200米的山东日照到西藏海拔3000多米的扎达、普兰,落差2800多米,几乎各省(自治区)都有栽培。

甘肃省糜谷产业的发展及提质增效措施

甘肃省糜谷产业的发展及提质增效措施

甘肃省糜谷产业的发展及提质增效措施1甘肃省糜谷产业发展现状甘肃省糜谷产业发展现状良好,糜谷是中国本土糜谷品种资源储备丰富知名度较高的主要产区之一。

糜谷产业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以共享农户(独立谷农)为主、种植规模中小型、产品口味健康美味等特点的优势发展模式。

糜谷产业分布在甘肃省各地,主要集中在甘南地区、临夏地区和武威市。

甘南糜谷产业技术水平最高,口味也最有特色,是甘肃省糜谷产业研发技术的领军地位。

2制约甘肃省糜谷产业发展因素分析甘肃省糜谷产业发展的阻碍因素比较严重,主要包括:发展糜谷产业所需要的资本投入较大、种植技术水平较低、农业投入不足、统计数据不完善等不利因素。

此外,甘肃省糜谷产业面临的整体限制因素还有国家政策环境、市场需求水平等。

从上面可以看出,甘肃省糜谷产业发展面临许多困难。

3推动甘肃省糜谷产业提质增效对策为了促进甘肃省糜谷产业发展,我们科学施策,精心推动提质增效。

(1)加强科技支持。

扩大糜谷种植规模,鼓励糜谷种植模式多样化,改进糜谷产业增效技术,科学结合气候和土壤环境来改进糜谷品质、生产力和使用寿命,以及提高糜谷质量,提高产业竞争力。

(2)开展肥料施用技术培训。

加强糜谷的肥料施用技术和碳氮管理,不断提升农民科学施肥能力,有效地促进糜谷产业的更新升级和提质增效。

(3)开展革新试点。

探索新型糜谷生产组织形式和产业模式,建立完善的支撑糜谷产业发展的配套技术管理、信用保障、物流配送和市场营销的体系,以期促进糜谷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4结语甘肃省糜谷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可以有效发挥糜谷社会经济功能,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依靠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推动糜谷资源优化配置,努力推动甘肃省糜谷产业提质增效,确保糜谷产业可持续发展。

府谷县糜子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府谷县糜子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占8 0 %, 软糜子 ( 糯性 ) 2 0 %; 年 总产 1 . 8万 ~2
万t , 占全 县粮 食总 产量 的 4 0 %。
其 是 蛋氨 酸 含 量 , 每 1 0 0 g小 麦 、 大米 、 玉 米 分 别 为1 4 0 m g 、 1 4 7 mg和 1 4 9 mg , 而糜 子 为 2 9 9 mg , 是
陕西农业科学 2 0 1 4, 6 0 ( 1 ) : 1 1 8—1 1 9 , 1 2 4
府 谷 县 糜 子 优 质 丰 产 栽 培 技 术
贺利 兵 。 淡 振 荣 , 李 建军
( 1 . 府谷 县 生产 力促 进 中心 , 陕西 府谷
7 1 9 4 0 0 ; 2 . 榆 林 市农 业 学校 , 陕西 榆 林
发展 。 关 键词 :
府 谷县位 于陕西省最北 端 , 地处晋 陕蒙三省 交
界地 。常 用耕 地 面 积 4 . 3 3万 h m , 耕 地大 多 分 布 在丘 陵沟壑 区, 属 中温带 、 大 陆性 季 风气 候半 干 旱
区 。位 于东经 1 1 0 。 2 2 ~1 1 1 。 1 4 ; 北 纬3 8 。 4 2 ~3 9 。
7 1 9 0 0 0;
3 、 西北农 林科技 大学 植 保 学 院 , 陕西 杨凌 7 1 2 1 0 0 )
摘 要: 糜子是有“ 中国黄 米之 乡” 之称的榆林 市府谷县 的优 势栽 培作物之一 , 具有 营养价值 高, 耐旱 、 耐 贫瘠
等特点 , 是干旱半 干旱地 区主要 的粮食 作物。该文从播 前 准备 、 科 学播 种 、 田 间管理 、 病 虫害防治及 选种 留种 和 适时收获等方面具体提 出了府谷县糜 子 的优 质丰 产栽培技 术 , 以提 高糜子 的种植 生产水平 和糜子 产业 的

浅析府谷县谷子栽培技术及发展对策

浅析府谷县谷子栽培技术及发展对策

浅析府谷县谷子栽培技术及发展对策作者:王旭来源:《农业与技术》2017年第14期摘要:谷子又称“粟”,属禾本科作物,具有很好的食用价值和保健功能,同时也是畜禽的重要饲料。

笔者就近几年府谷谷子的生产现状、栽培技术措施及发展对策进行浅析,供广大种植户和农业工作者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谷子;栽培技术;发展对策中图分类号:S51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7331071 府谷县谷子生产现状府谷县属小杂粮产区,全县粮播面积40000hm2左右,其中小杂粮播种面积达1000hm2,占粮播面积1/4,谷子一直是传统栽培作物,近年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14年突破2000hm2,2015年高达3943hm2,年产谷子11800t。

如此快而大的发展幅度和产量,得益于府谷特有的气候条件与谷子生长发育规律相一致及人们对杂粮的需求。

具体成因如下。

1.1 府谷气候特点府谷县位于长城沿线陕北黄土高原东北部和毛乌素沙漠的南缘,陕西省的最北部。

属黄土丘陵沟壑区,山大沟深,土壤为沙壤土和黄绵土。

年均气温9.1℃,大于10℃积温3447℃,年均日照时数为2890h,昼夜温差大,年均无霜期为177d,年平均降雨量453mm,多集中在7、8、9,3个月,为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半干旱区。

1.2 品种和栽培技术推广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农技部门大力推广高产栽培技术措施,调整谷子播种期,使谷子抽穗期正好在当地降雨最多的时期,降低谷子白发病等病害的大发生和卡脖子旱的危害,大大提高了谷子的产量。

1.3 市场需求扩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多样性、保健性和天然无污染性的需求越来越高,优质小米的粮药兼用功能正迎合广大消费者“杂粮热”的健康时尚。

促使谷子一时身价百倍,农民的种植效益可观,种植面积逐年递增。

2 栽培技术2.1 轮作倒茬谷子适应性广,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忌连作、重茬。

连作易造成病害严重,特别是谷子白发病的发病率严重。

府谷糜子生产现状与发展思路

府谷糜子生产现状与发展思路

府谷糜子生产现状与发展思路作者:张银银来源:《农业与技术》2015年第14期摘要:府谷糜子种植历史悠久,面积较大,是全国糜子主产县,所产的黄米以其适口性好、品质优良而驰名当地。

由于多种原因导致产量低而不稳,产销脱节,加工滞后,本文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认为只有更新观念,重视糜子产业发展,建立优质糜子生产基地,大力推广高产栽培技术,不断壮大加工企业,积极拓展销售渠道,才能促进府谷糜子产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糜子;生产现状;发展思路中图分类号:S43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733008糜子在府谷县种植历史悠久,多年来都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具有喜温、耐旱、耐瘠薄和生育期较短等特点。

大力发展糜子产业,提高糜子的产量和质量,对于以山旱地为主的府谷县来说,不仅可以抵御干旱的威胁,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提高糜子的种植价值,而且,对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改善人们的膳食结构,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1 府谷糜子的生产情况府谷县位于陕西省最北端,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多风、夏干旱、秋多雨、冬严寒,降水四季分布不均,干旱、暴雨、冰雹、霜冻、大风,自然灾害频繁,但光照充足,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最适宜糜子种植,年平均日照时数2810小时,无霜期170多天,年降水量453毫米。

府谷是全国糜子主产县,常年种植面积在7000hm2以上,占到全县粮播面积的20%,总产量达20000t。

由于独特的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条件,所产的府谷黄米适口性好,品质优良,尤以木瓜黄米更是府谷黄米中的上品。

2 府谷糜子生产现状府谷糜子虽然种植历史悠久、分布广泛,但受传统观念及其他因素的影响,种植面积有所下降,产量和品质不稳,种植分散,品种老化混杂,丰收年和欠收年无规律可循,长期处于相对落后的状况之下。

2.1 糜子生产面积下降,质量不稳定糜子虽然不是主要粮食作物,但它具有救灾备荒、充分利用有限的水热资源而在粮食生产中不可或缺。

中国谷子糜子产业发展趋势及建议

中国谷子糜子产业发展趋势及建议
L a b o r a t o r y o fHe b e i P r o v i n c e ; N ti a o n a l F o x t a i l Mi l l e t I m p r o v e m e n t C e l  ̄ t e r , S h i j i a z h u a n g 0 5 0 0 3 5 , H e b e i )
Ab s t r a c t :I n 2 0 1 4 , Ch i n a ’ S f o x t a i l mi l l e t a n d b r o o mc o m mi l l e t i n d u s t r y c o n t i n u e d d e v e l o p i n g h e a l t h i l y ,
p l a n t i ng a r e a i nc r e a s e d s t e a d i l y,ma r ke t p r i c e r os e s i g n i ic f a n t l y ,a nd i n t e g r a t e d a p pl i c a t i o n of ne w v a r i e t i e s , a g nc u l t u r a l t e c h no l og i e s a nd a gr i c ul t u r a l ma c h i ne r y we r e f u r t h e r s t r e ng t he ne d i n pr od uc t i o n.Bu t s o me
De v e l o p me n t Tr e n d a n d S u g g e s t i o n s o f Ch i n a ’ S F o x t a i l Mi l l e 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府谷县糜子生产现状与对策作者:李慧来源:《新农村》2012年第07期摘要:本文论述了府谷县糜子生产现状、资源优势,并针对目前府谷县糜子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

关键词:糜子生产府谷现状对策府谷县位于陕西省最北端,地处晋陕蒙三省交界地。

全县土地面积3200km2总的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

常年农作物播种面积在4x10km2以上,农业人口人均约0.27km2,耕地大多分布在丘陵沟壑区。

该地区位于东经110o22′-111014′;北纬38042′-39035′,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半干旱区。

全县南北相距96.6km,东西相距74.4km,海拔780~1426.5m。

农业生产以传统耕作为主,特色农产品海红果、大明绿豆、小杂粮糜子谷子等正在向产业化方向推进。

2007年,全县粮食产量在6.394 x10t,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580元。

一、糜子的生产现状1.产量稳定增加糜子属禾本科黍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我国的西北部,早在五、六千年前就有栽培,是府谷县古老的传统作物之一。

建国初期栽培面积达2x10km2以上,占总粮播面积的25%.1982年播种1.44x104km2,全县粮食作物总播面积的32.13%,总产1814x104kg,占该年粮食总产的37.17%,产量由1949年的102公斤/亩提高到1982年的180公斤/亩,到2007年糜子产量平均达到250公斤/亩以上,近几年通过糜子专用肥作底肥,到2011年糜子产量达350公斤/亩,最高产量达400公斤/亩。

2.糜子在府谷县粮食产物中的低位近年来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糜子种植面积在0.67x104km2以上,占到粮食播种总共面积的20%以上,从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去看,糜子在府谷县粮食作物比重中都居重要位置,单产仅次于玉米和洋芋,居第三位。

糜子的营养丰富,且易于消化吸收,蛋白质含量9.4%-12.59%;近于面粉,高于大米和玉米;含脂肪3.1%-4.59%,比大米、面粉高的多,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B,含糖量适中。

每百克黄米中含色氨酸194毫克,蛋氨酸295毫克。

黄米是府谷人民比较喜欢的主要食物,既可以做米饭(包括酸饭)也可以做馍吃,还可以做面条吃。

软糜子又是人们过年过节,红、白事务,招待宾客而吃的油糕的唯一作物,绝对是纯天然无公害的绿色食品,也是府谷很有名的特产。

糜子其茎秆含蛋白质3%左右,是牲畜(尤其是耕牛过冬)的良好饲草,糜糠又是养猪等家畜的精饲料。

黄米的市场售价10元/公斤,给府谷种植户带来较好的收入。

因此,大力发展糜子生产,对提高人民生活,发展畜牧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糜子生产的资源优势1.光照充足糜子是短日照作物,对日照长短反应敏感。

境内平均气温9.1℃,极端最低气温-24℃C,极端最高气温38.9℃,平均日照时数位2890h,日照百分率为65%,平均无霜期为177d,属大陆性季风气候。

该区光照对糜子发育最为适宜,日照延长表现迟熟,日照缩短发育加速。

生育期的延长与缩短,主要表现在出苗到抽穗天数的变化。

一般,生育期延长,植株高大,生产潜力增大;生育期缩短,植株变矮,生产潜力降低。

糜子在不同发育阶段对光照要求不同。

据研究,糜子在初具绿色体雌、雄蕊原基分化完成之前,对短日照反应敏感。

以后对长日照反应敏感,至抽穗后,对短日照反应敏感。

府谷县糜子的生育期正好经过了一个日照由短-长-短的过程,与糜子生长发育所要求的光照相吻合,6月上旬到中旬,是糜子出苗到雌、雄蕊原基分化阶段,这时光照虽长,但不是最长阶段。

从6月下旬开始,日光照达到最长阶段,而7月下旬的日照时数变短,糜子进入生殖生长阶段。

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干物质的积累。

2.热量丰富糜子是一种喜温作物,整个发育期需要的温度都较高。

据有关资料介绍:糜子出苗的最低温度为10~11℃,幼苗期植株以35℃生长最好。

糜子从播种到成熟,极早熟品种所需活动积温小于17810C,早熟品种为1781~1950℃,中熟品种为1950~2100℃,晚熟品种为1201~2250℃,极晚熟品种大于2250℃。

据我县27年气象资料,全生育期≥10℃胡积温为3444.1℃,可以满足糜子的生育要求。

从温度的时空分布来看,糜子发芽的最低温度是10~11℃,最适温度是20℃,一般14~18℃能正常出苗。

府谷6月上旬5cm地温平均为12.5℃,可以满足糜子发芽所需的温度。

拔节开始要求较高的温度,当平均气温达25℃时,生长最快,幼穗分化至抽穗是形成大穗的主要阶段,要求气温在25℃以上,以后,糜子进入开花和灌浆阶段,气温渐渐下降,且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干物质的积累。

3.降水规律适宜糜子生长发育府谷县平均降水量453.5mm,但年季节变化大,时空分布不均匀,年最高849.6mm,最低199.6mm。

7~9月份降水量占全年的67%,降水分布特点是由南向北递减。

糜子是禾谷类作物中最抗旱的作物之一,在形态特征上,对于干旱有多方面的适应性。

据试验知,当糜子地上有3~4片叶子时,种子根入土深度可达40~50cm,次生根入土深度可达105cm,平均分布达110cm,其生长速度,在土壤含水量较低时,明显的快于其他作物。

糜子发芽是所需水分显著低于其他禾谷类作物,农民们常说:“糜子黄墒就能出苗”。

糜子的高度抗旱性还表现在生育前期,能忍受暂时的组织脱水而不显著减产,还能有效利用后期降水来弥补前期干旱的影响而减少产量损失。

糜子的生育期短(85~110d),可以利用适当延迟播期防止春旱。

综上所述,糜子的生长需水规律与府谷降水分布规律基本上吻合,六月上旬播种糜子,只是“黄墒土”便可捉苗;六月下旬土壤干旱,有利于糜子幼苗蹲苗;七、八月雨季来临,能够糜子拔节到抽穗阶段所需的水分要求,有利于糜子形成大穗饱粒,获得高产。

个别年份在花期会遇到长期的阴雨天气,影响糜子的结实率。

4.土壤条件适宜糜子对土壤适应性很强,除低洼易涝地外,各种土壤均可种植,在肥力较高的的荒地上和熟地上都能获得高产,糜子的耐盐碱性和耐沙性在谷禾类作物中均占第一位。

府谷县土壤质地大部分为黄绵土,最适合糜子的栽培。

在山坡地上,地势高燥,通风透光条件良好,极利于糜子的发展。

据土壤普查资料,府谷县土壤有机质含平均为0.6198%,速效氮34.3mg/kg,速效磷5.4mg/kg,由此可看出土壤肥力低是糜子生产的限制因素,尤其是磷。

三、发展糜子生产的对策从糜子生产的历史和现状来看,府谷糜子生产存在着旱、薄、粗的问题,尤其是土壤瘠薄、降雨少且分布不均匀是糜子生产的限制因子,因此,需要灌溉和施肥以获得较高的产量。

但是,由于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的限制,这些措施也是有限。

因而我们必须走旱作农业的路子,从旱地农业的增产途径着手,特别是在全党积极要求发展现代农业的今天,我们更应该注重特色农业的发展,不仅仅停留在农产品的初级阶段,更要大力发展加工业,使得特色农产品尽快变成优势农产品,带动农民增收。

1.在轮作中发展豆科固氮作物府谷县人民有着多年苜蓿和糜子轮作的习惯。

据测定,一公顷生长较好的苜蓿固氮量可达150~225kg,不需施肥,可长三年好糜子。

另外大豆等豆类作物也有此作用,每公顷大豆一生能固定氮素52.5~60kg,残枝落叶可改良土壤,增加有机质,群众说的好:“种了一年豆,三年地不瘦”。

所以发展豆类生产和糜子轮作,是开辟生物氮源、培肥地力、提高产量的一项既经济又有效的措施。

2. 经济有效地利用天然降水府谷县年降水400~500mm,且大部分降水过程与农作物需水规律不相一致。

为解决蓄水与用水的问题,大力提倡秋季深翻地,以便积秋雨冬雪,为下年糜子播种保全打基础;此外,在早春大地解冻后,也可及时深翻晒伐,待早春一降雨,及时耙磨平整,防止水分蒸发,以满足糜子播种时,发芽出苗所需的水分。

3.合理施肥,以肥调水,给土壤增施有机肥和化肥人类尿及厩肥要腐熟深施,起到以肥调水的作用。

府谷县土壤含速效磷仅5.4mg/kg,绝大部分土壤表现缺磷,所以要增施磷肥,以磷促氮。

在施用方法上可随犁施入,也可作为种肥,用22.5~37.5kg/km2与糜籽混拌、入种。

追肥应准时和开沟施入。

据了解,在糜子追肥上存在着时间不准(与糜子需肥期不相适应)和满地撒肥的问题,糜子一生中拔节-抽穗是吸收养分最多的时期,此时追肥增大效益最大,而一些地方待糜子出穗后才施肥,造成贪青晚熟,所以一定要把肥料追在高产期。

施追肥时应当用锄头顺行开沟施入,不要满地撒肥,以防止肥料因降水随地面径流流失,同时避免大部分氮素挥发,而降低肥效。

4.积极开展糜子创高产示范活动按照市政府需求,榆林要建立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府谷县作为糜子生长的优势区域,更要抢抓机遇,迎难而上。

根据历年来的记录数字分析,糜子的生产潜力还很大,近几年。

府谷县在木瓜、清水、皇甫三个镇建立万亩糜子生产示范基地,产量逐年提高,建议政府继续扩大高产糜子示范基地面积,加大糜子创高产示范活动的投入,主动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

4.1大力引导民营企业家建立小杂粮糜子加工企业只有加工成商品,老百姓才能取得更多的效益。

另外,给投资者一定的政策优惠,鼓励创办小杂粮糜子加工企业。

4.2做好宣传、推动销售,实现“产加销”共赢要借用榆林创办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基地的大好机遇,争取邀请全国小杂粮专家来府谷参加糜子研讨会、评鉴会和现场会,扩大新闻宣传效应,共同打造“府谷黄米”的品牌,最终实现“产加销”共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