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九年级下第三章《圆的基本性质》试题

浙教版九年级下第三章《圆的基本性质》试题
浙教版九年级下第三章《圆的基本性质》试题

浙教版九年级下第三章《圆的基本性质》

试题

友爱的同学们:今天课上你们积极发言,表现专门好!

老师在那个地点特为你开创了一个舞台,尽情地展现吧!

一.认真选一选(每题3分,共30分)

1. 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 )

A 、点确定一个圆 C 、圆周角是直角的所对弦是直径

B 、度数相等的弧相等 D 、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也相等 2. 一个点到圆的最小距离为4cm ,最大距离为9cm ,则该圆的半径是( ) A 、2.5 cm 或6.5 cm B 、2.5 cm

C 、6.5 cm

D 、5 cm 或13cm 3.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弦是直径 B. 弧是半圆 C .半圆是弧 D. 过圆心的线段是直径 4.一条弦分圆周为 5:7,此弦所对的两个圆周角为( )

A .75o,105o B. 150o,210o C. 60o,120o D. 120o,240o 5. 在半径等于5cm 的圆内有长为35cm 的弦,则此弦所对的圆周角为( ) A. 60o或120o B. 30o或120o C. 60o D. 120o 6. 在半径为R 的圆中,垂直平分半径的弦长等于( ) A .

R 43 B. R 2

3

C. R 3

D. 32R

7. △ABC 中,AC=24,BC=10,AB=26,则其外接圆半径长为( )

A .26 B. 13 C. 8 D. 4

8. P 为⊙O 内一点,OP=2cm ,若⊙O 的半径是3cm ,则过P 点的最短..弦长为( ) A .1cm B. 2cm C.

5cm D 52

9. AB 是⊙O 的直径,AC 为⊙O 的弦,夹角∠BAC=30o,AC=10,那么⊙O 的

半径为 ( )

D

A

P

O

B

C

A .

3310 B. 3320 C. 2

5

D. 5 10. 如图,以 ABCD 的一边AB 为直径作⊙O ,若⊙O 过点C ,且∠AOC=700,则∠A 等

于 ( ) A. 1450 B. 1400 C. 1350 D. 1200

(第10题) (第15题) (第16题)

二、认真填填(每空4分)

11、已知⊙O 的周长为6π,当PO 时,点P 在⊙O 上。 12、已知圆O 的半径为6㎝,弦AB=6㎝,则弦AB 所对的圆心角是 度。 13、在⊙O 中,弦AB=43,∠AOB =120°,则⊙O 的半径为 。 14、圆的内接平行四边形是 。(填“矩形”或“菱形”或“正方形”) 15、如图,AB 是⊙O 的弦,OA=2cm ,∠O=4∠A ,则弦AB 到圆心O 的距离是 cm.

16、如图所示,⊙O 的半径为3,AB 是⊙O 的直径,半径CO ⊥AB,P 为CO 的中点,弦BD 过点P ,则BD=

(第17题) (第18题)

17、 如图,弦CD ⊥AB 于P ,AB=8,CD=8,⊙O 半径为5,则OP 长为________。 18、 矩形ABCD 的边AB 过⊙O 的圆心,E 、F 分别为AB 、CD 与⊙O 的交点,若AE=3cm ,

AD=4cm ,DF=5cm ,则⊙O 的直径等于__________。

19、⊙O 的半径为5cm ,弦AB ∥CD ,AB=6cm ,CD=8cm ,则AB 与DC 的距离等于

O A B C D

P

O

A B

C D E

F

20、⊙O的半径为10cm,弦AB的长是12cm,则AB的弦心距是 cm。三.欢乐解答题

21 (10分)(1)作下列三角形的外接圆:

(2)(10分)找出下图残破的圆的圆心.

22、(10分)如图,△ADC的外接圆直径AB交CD于点E, 已知∠C= 650,∠D=470,求

∠CEB的度数.

23、(10分)如图,BC是圆O的直径,AD垂直BC于D,弧BA等于弧AF,BF与AD交于E,求证:(1)AE=BE,(2)若A,F把半圆三等分,BC=12,求AE的长。

B A

C

D

E

F

24、(10分)如图,直线AD交⊙O于点B、D, ⊙O的半径为10cm, AO=16cm,

∠A=300,OC⊥AD于点C,求 BC, AB, AD的长。(10分)

浙教版七年级上数学教案全集

1.1从自然数到有理数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有理数产生的必然性、合理性及有理数的分类; 2 .能辨别正、负数,感受规定正、负的相对性; 3 .体验中国古代在数的发展方面的贡献。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有理数的概念 难点:建立正数、负数的概念对学生来说是数学抽象思维一次重大飞跃。 三、教学手段 现代课堂教学手段 四、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五、教学过程 (一)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大家知道,数学与数是分不开的,它是一门研究数的学问.现在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小学里已经学过哪些类型的数? 学生答后,教师指出:小学里学过的数可以分为三类:自然数(正整数)、分数和零(小数包括在分数之中),它们都是由于实际需要而产生的. 为了表示一个人、两只手、……,我们用到整数1,2,…… 4.87、…… 为了表示“没有人”、“没有羊”、……,我们要用到0. 但在实际生活中,还有许多量不能用上述所说的自然数,零或分数、小数表示. (二)师生共同研究形成正负数概念 某市某一天的最高温度是零上5℃,最低温度是零下5℃.要表示这两个温度,如果只用小学学过的数,都记作5℃,就不能把它们区别清楚.它们是具有相反意义的两个量. 现实生活中,像这样的相反意义的量还有很多. 例如,珠穆朗玛峰高于海平面8848米,吐鲁番盆地低于海平面155米,“高于”和“低于”其意义是相反的.“运进”和“运出”,其意义是相反的. 同学们能举例子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提出:怎样区别相反意义的量才好呢? 待学生思考后,请学生回答、评议、补充. 教师小结:同学们成了发明家.甲同学说,用不同颜色来区分,比如,红色5℃表示零下5℃,黑色5℃表示零上5℃;乙同学说,在数字前面加不同符号来区分,比如,△5℃表示零上5℃,×5℃表示零下5℃…….其实,中国古代数学家就曾经采用不同的颜色来区分,古时叫做“正算黑,负算赤”.如今这种方法在记账的时候还使用.所谓“赤字”,就是这样来的. 现在,数学中采用符号来区分,规定零上5℃记作+5℃(读作正5℃)或5℃,把零下5℃记作-5℃(读作负5℃).这样,只要在小学里学过的数前面加上“+”或“-”号,就把两个相反意义的量简明地表示出来了. 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表示出前面例子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高于海平面8848米,记作+8848米;低于海平面155米,记作-155米; 教师讲解:什么叫做正数?什么叫做负数?强调,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负数的界限,表示“基准”的数,零不是表示“没有”,它表示一个实际存在的数量.并指出,正数,负数的“+”“-”的符号是表示性质相反的量,符号写在数字前面,这种符号叫做性质符号.(三)介绍有理数的有关概念。 1.给出新的整数、分数概念 引进负数后,数的范围扩大了.过去我们说整数只包括自然数和零,引进负数后,我们把自然数叫做正整数,自然数前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整数,因而整数包括正整数(自然数)、负整数和零,同样分数包括正分数、负分数。 2.给出有理数概念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三章测试题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12题;共36分) 1.1010可以写成() A. 102·105 B. 102+105 C. (102) 5 D. (105)5 2.计算(ab)2的结果是() A. 2ab B. a2b C. a2b2 D. ab2 3.下列计算错误的是() A. x2?x3=x6 B. 3﹣1= C. ﹣2+|﹣2|=0 D. 3+=4 4.(x2-px+3)(x-q)的乘积中不含x2项,则p、q的关系为() A. 相等 B. 互为倒数 C. 互为相反数 D. 无法确定 5.将 6.18×10﹣3化为小数的是() A. 0.618 B. 0.0618 C. 0.00618 D. 0.000618 6.计算(﹣xy2)3,结果正确的是() A. x3y5 B. ﹣x3y6 C. x3y6 D. ﹣x3y5 7.已知a=2005x+2004,b=2005x+2005,c=2005x+2006,则多项式a2+b2+c2﹣ab﹣bc﹣ac的值为() A. 0 B. 1 C. 2 D. 3 8.在等式a3?a2?()=a11中,括号里面的代数式是() A. a7 B. a8 C. a6 D. a3 9.下列运算结果为a6的是() A. a2+a3 B. a2?a3 C. (-a2)3 D. a8÷a2 10.(π﹣3.14)0的相反数是(). A. 3.14﹣π B. 0 C. 1 D. ﹣1 11.已知a=8131,b=2741,c=961,则a,b,c的大小关系是() A. a>b>c B. a>c>b C. a<b<c D. b>c>a 12.已知,则下列三个等式:① ,② ,③ 中,正确的个数有() A. 个 B. 个 C. 个 D. 个 二、填空题(共7题;共16分) 13.人体内某种细胞的直径为0.00000156m,0.00000156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 14.肥皂泡的泡壁厚度大约是0.0007mm,将0.0007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 15.要使(3x+k)(x+2)的运算结果中不含x的一次方的项,则k的值应为________. 16.计算:[(﹣x)3]2=________. 17.如果(x+a)(x﹣4)的乘积中不含x的一次项,则a=________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第三章电能专题教案

专题 电能 电功 一、定义:电流可以做功,电流所做的功叫做电功 二、物理意义:电流做功的过程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过程。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三、计算公式: 1.定义式:W=UIt 即电流在某段电路上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的乘积。 2.导出公式:W=I 2 Rt ,W=t R U 2 (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四、电功单位: 1.国际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J 2.通用单位:千瓦时,符号kW ?h ,俗称度,且有1kW ?h=1度= 3.6×106 J 五、电功的测量 1.测量仪表:电能表(1户1表) 2.读数方法:电能表表盘上先后两次示数之差就是这段时间内用电的度数,即电流在这段时间内所做的功。 例1 (天津市中考试题)电能表是测量________的仪表.1 kWh 的电能可供标有“220V 40W ”的灯泡正常工作________h . 精析 电能表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仪表.考查能否灵活利用W =Pt 进行计算. 正确选择合适的单位,可以简化计算. 解 电能表是测量电功的仪表.题目给出:W =1kWh P =40W =0.04kW 时间:t = P W =kW 04.0kWh 1=25h 如果选用国际单位,则计算要麻烦得多. 答案 电功,25 电功率 一、电功率的意义: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科学量 二、电功率的定义:单位时间里完成的电功叫做电功率 三、电功率的计算公式:P= t W 四、电功率的单位:1瓦=1焦/秒 五、 电功率计算公式:P=UI 电功率的推导公式: U= I P I=U P 对于纯电阻电器(只有电阻在做功): P=UI P=I 2 R (已知I 和R 求P) (已知U 和I 求P) P=R U 2 (已知U 和R 求P)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章圆的基本性质 专题:圆内接四边形与正多边形

专题:圆内接四边形与正多边形 一.选择 1. 如图,⊙O的内接四边形ABCD中,BC=DC,∠BOC=130°,则∠BAD的度数是() A.120° B.130° C.140° D.150° 2. 如图,AB是半圆的直径,O为圆心,C是半圆上的点,D是上的点.若∠BOC=40°,则 ∠D的度数为() A.100° B.110° C.120° D.130° 3. 如图,要拧开一个边长为a=6cm的正六边形螺帽,扳手张开的开口b至少为()cm A. 6cm B. 12cm C. 6cm D. 4cm 4. 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点E在对角线BD上,且∠BAE=22.5°,EF⊥AB,垂足为 点F,则EF的长为() A.1 B. C.4-2 D.3-4

5. 已知⊙的半径为1,以它的内接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的边心距为三边作三角形,则() A. 这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B. 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C. 这个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D. 不能构成三角形 6. 以半径为1的圆的内接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的边心距为三边作三角形,则该三角形的面积是() A. B. C. D. 7. 如图,六边形 ABCDEF内接于⊙O,则∠A+∠C+∠E的值为( ) A.90° B.180° C.270 D.360 8. 如图,在正六边形ABCDEF中,△BCD的面积为4,则△BCF的面积为() A.16 B.12 C.8 D.6 9. 如图,AB是半圆的直径,点D是的中点,∠ABC=50°,则∠DAB等于() A.55° B.60° C.65° D.70° 10. 如图,⊙O的内接四边形ABCD的两组对边的延长线分别交于点E、F,若∠E=α,∠F=β,则∠A等于( )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教案全集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教案 全集 Revised by Liu Jing on January 12, 2021

平行线 教学目标: 1.理解平行线的意义,了解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2.会根据几何语句画图,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平行线; 3.了解“三线八角”并能在具体图形中找出同位角、内错角与同旁内角; 重点:平行线的概念与平行公理; 难点:对平行公理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相交线是如何定义的 2.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除相交外,还有哪些呢 二、解决新知: 1.平行线概念: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直线a与b平行,记作a∥b.(画出图形) 2.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1);(2). 3.对平行线概念的理解: 两个关键:一是“”(举例说明);二是 “”. 一个前提:对直线而言. 4.平行线的画法:

平行线的画法是几何画图的基本技能之一,在以后的学习中,会经常遇到画平行线的问题.方法为: 一“落”(三角板的一边落在已知直线上), 二“靠”(用直尺紧靠三角板的另一边), 三“移”(沿直尺移动三角板,直至落在已知直线上的三角板的一边经过已知点), 四“画”(沿三角板过已知点的边画直线). 5.平行公理: 过点B画直线a的平行线,能画出几条再过点C画直线a的平行线,能画出几条 .C .B m 回忆垂线性质: 平行公 理: . 上图中过点C画直线a的平行线,它和前面过点B画出的直线平行吗 平行公理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即:如果b∥a,c∥a,那 么. c

b a 三.拓展应用 1.读下列语句,并画出图形: (1)点P是直线AB外一点,直线CD经过点P,且与直线AB平行; (2)直线AB,CD是相交直线,点P是直线AB,CD外的一点,直线EF经过点P 且与直线AB平行,与直线CD相交于点E ; 2.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形成的8个角中,其中同位角有对,内错角有对,同旁内角有对.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教学目标〗 ◆1、了解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意义。 ◆2、会在简单的图形中辨认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3、会在给定某个条件下进行有关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判定和计算。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 ◆教学难点:各对关系角的辨认,复杂图形的辨认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三)教学过程: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三章 整式的乘除 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三章整式的乘除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3分) 1.(3分)若(a m b n)3=a9b15,则m、n的值分别为() A.9;5B.3;5C.5;3D.6;12 2.(3分)计算的结果是() A.B.C.D. 3.(3分)若a+b=10,ab=11,则代数式a2﹣ab+b2的值是() A.89B.﹣89C.67D.﹣67 4.(3分)某商场四月份售出某品牌衬衣b件,每件c元,营业额a元.五月份采取促销活动,售出该品牌衬衣3b件,每件打八折,则五月份该品牌衬衣的营业额比四月份增加() A.1.4a元B.2.4a元C.3.4a元D.4.4a元 5.(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多项式乘以单项式,积可以是多项式也可以是单项式 B.多项式乘以单项式,积的次数等于多项式的次数与单项式次数的积 C.多项式乘以单项式,积的系数是多项式系数与单项式系数的和 D.多项式乘以单项式,积的项数与多项式的项数相等 6.(3分)如图,甲图是边长为a(a>1)的正方形去掉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乙图是边长为(a ﹣1)的正方形,则两图形的面积关系是() A.甲>乙B.甲=乙C.甲<乙D.甲≤乙 7.(3分)若3m=5,3n=4,则32m﹣n等于() A.B.6C.21D.20 8.(3分)若(x+1)2=(x+2)0,则x的值可取() A.0B.﹣2C.0或﹣2D.无解 9.(3分)已知(x﹣m)(x+n)=x2﹣3x﹣4,则m﹣n的值为() A.1B.﹣3C.﹣2D.3 10.(3分)下列计算①(﹣1)0=﹣1;②;③;④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初中数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章3.3垂径定理同步练习(解析版)

初中数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章3.3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如图,在⊙O 中,直径MN ⊥AB ,垂足为C ,则下列结 论错误的是( ) A. AC =BC B. AN ?=BN ? C. AM ?=BM ? D. OC =CN 2. 如图,在⊙O 中,AB 为弦,OC ⊥AB ,垂足为C.若 AO =5,OC =3,则弦AB 的长为( ) A. 10 B. 8 C. 6 D. 4 3. 已知⊙O 的直径AB =40,弦CD ⊥AB 于点E ,且CD =32,则AE 的长为( ) A. 12 B. 8 C. 12或28 D. 8或32 4. 如图,已知在同心圆O 中,大圆的弦AB 交小圆于 C , D ,若AB =4,CD =2,AB 的弦心距等于1, 那么两个同心圆的半径之比为( ) A. 3:2 B. √5:2 C. √5:√2 D. 5:4

5.如图,圆弧形桥拱的跨度AB=12m,拱高CD=4m, 则拱桥的半径为() A. 6.5m B. 9m C. 13m D. 15m 6.如图,在⊙O中,AB是弦,OC⊥AB,垂足为C, 若AB=16,OC=6,则⊙O的半径OA等于() A. 16 B. 12 C. 10 D. 8 7.如图所示,AB为⊙O的直径,弦CD⊥AB于点E,若AE=8,BE=2, 则CD等于() A. 5 B. 8 C. 2√10 D. 4√5 8.如图所示,已知☉O的半径为10,弦AB=12,M是AB上任意 一点,则线段OM的长可能是() A. 5 B. 7 C. 9 D. 11 9.一根水平放置的圆柱形输水管道横截面如图所示,其中有水部分水 面宽0.8m,最深处水深0.2m,则此输水管道横截面的直径是() A. 0.5m B. 1m C. 2m D. 4m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4.1《因式分解》教案

《因式分解》教案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使学生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知道它与整式乘法在整式变形过程中的相反关系. (二)能力训练要求 通过观察,发现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观察,推导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关系,让学生了解事物间的因果联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 2.识别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关系.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归纳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大家会计算(a+b)(a-b)吗? [生]会.(a+b)(a-b)=a2-b2. [师]对,这是大家学过的平方差公式,我们是在整式乘法中学习的.从式子(a+b)(a-b)= a2-b2中看,由等号左边可以推出等号右边,那么从等号右边能否推出等号左边呢?即a2-b2 =(a+b)(a-b)是否成立呢? [生]能从等号右边推出等号左边,因为多项式a2-b2与(a+b)(a-b)既然相等,那么两个式子交换一下位置还成立. [师]很好,a2-b2=(a+b)(a-b)是成立的,那么如何去推导呢?这就是我们即将学习的内容:因式分解的问题. 二、明确目标,互助探究: 1?想一想 由a(a+1)(a-1)得到a3-a的变形是什么运算?由a3-a得到a(a+1)(a-1)的变形与这种运算有什么不同?你还能举一些类似的例子加以说明吗? [生]由a(a+1)(a-1)得到a3-a的变形是整式乘法,由a3-a得到a(a+1)(a-1)的变形是因式分解,这两种过程正好相反. [生]由(a+b)(a-b)=a2-b2可知,左边是整式乘法,右边是一个多项式;由a2-b2=(a+b)(a-b)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三章测试题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三章测试题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12题;共36分) 1.1010可以写成() A. 102·105 B. 102+105 C. (102)5 D. (105)5 2.计算(ab)2的结果是() A. 2ab B. a2b C. a2b2 D. ab2 3.下列计算错误的是() A. x2?x3=x6 B. 3﹣1= C. ﹣2+|﹣2|=0 D. 3+=4 4.(x2-px+3)(x-q)的乘积中不含x2项,则p、q的关系为() A. 相等 B. 互为倒数 C. 互为相反数 D. 无法确定 5.将 6.18×10﹣3化为小数的是() A. 0.618 B. 0.0618 C. 0.00618 D. 0.000618 6.计算(﹣xy2)3,结果正确的是() A. x3y5 B. ﹣x3y6 C. x3y6 D. ﹣x3y5 7.已知a=2005x+2004,b=2005x+2005,c=2005x+2006,则多项式a2+b2+c2﹣ab﹣bc﹣ac的值为() A. 0 B. 1 C. 2 D. 3 8.在等式a3?a2?()=a11中,括号里面的代数式是() A. a7 B. a8 C. a6 D. a3 9.下列运算结果为a6的是() A. a2+a3 B. a2?a3 C. (-a2)3 D. a8÷a2 10.(π﹣3.14)0的相反数是(). A. 3.14﹣π B. 0 C. 1 D. ﹣1 11.已知a=8131,b=2741,c=961,则a,b,c的大小关系是() A. a>b>c B. a>c>b C. a<b<c D. b>c>a 12.已知,则下列三个等式:① ,② ,③ 中,正确的个数有() A. 个 B. 个 C. 个 D. 个 二、填空题(共7题;共16分) 13.人体内某种细胞的直径为0.00000156m,0.00000156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 14.肥皂泡的泡壁厚度大约是0.0007mm,将0.0007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 15.要使(3x+k)(x+2)的运算结果中不含x的一次方的项,则k的值应为________. 16.计算:[(﹣x)3]2=________. 17.如果(x+a)(x﹣4)的乘积中不含x的一次项,则a=________

浙教版九(上)科学第三章测试卷及答案

浙教版九(上)科学第三章测试卷 班级:学号: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 分,共30 分) 1.下列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 A.电风扇B.电暖气C.电视机D.电吹风 2.下列关于核反应的理解,正确的是() A.核电站——核聚变B.太阳能——核聚变C.原子弹——核聚变D.氢弹——核裂变3.关于“12 V,4 W”的小灯泡L1 和“9V,3 W”的小灯泡L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L1 和 L2 正常工作时的电阻一样大 B.L1 和L2 串联在一起使用时,L1 和L2 亮度相同C.L1 和L2 并联在一起使用时,两灯消耗的功率一样多 D.L2 串联一个9 Ω的电阻接在12 V 电路中,也能正常发光 4.下列四个杠杆,其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开瓶器B.筷子C.核桃夹D.撬棒 5.在台球比赛中,选手推动球杆撞击白球,白球发生运动后碰撞其他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在水平桌面上滚动的球受到了重力作用,重力对它做了功 B.手推动球杆前进时,手对球杆做了功 C.桌面对球的支持力做了功 D.白球撞击黑球后没有静止,是因为人的手还在对白球做功 6.如图AB 为一可绕O 点转动的杠杆,在A 端通过绳子作用一个拉力,使杠杆平衡,保 持重物不动,而使绳绕A 点沿图中虚线缓慢逆时针转动,则F() A.先变大后变小 B. 先变小后变大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7.2018 年4 月1 日8 时,“天宫一号”运行在近地点高度约 161.0 km、远地点高度约 174.3 km 的轨道上;2018 年4 月2 日8 点15 分,“天宫一号”再入大气层,在坠入途中,大部分模块在大气层中烧毁,少部分残骸坠入南太平洋。则“天宫一号”() A.近地点向远地点运行过程中,速度变大 B.在坠入大气层过程中,其机械能不变 C.最后少部分残骸坠入南太平洋后,其内能减少 D.在坠入大气层过程中,部分模块烧毁是由于克服重力做功 8.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0 ℃的冰和0 ℃的水内能相等B.物体吸收热量,它的温度一定升高 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D.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但功和热量是不同的物理量,单位也不同 9.如图所示电路中,已知R1>R2 ,电源电压U 保持不变,在相同的时间内四个电路中总共放出的热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 A.甲、乙、丙、丁B.甲、丙、丁、乙C.丙、丁、乙、甲D.乙、丁、丙、甲10.图所示为四冲程汽油机的一个冲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教案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教案 1.2数轴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数轴、相反数的概念; 2.掌握数轴的画法、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的关系; 3.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相反数,探索他们的位置关系; 4.感受数形结合与转化。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初步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正确掌握数轴画法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难点:正确理解有理数与数轴上点的对应关系. 三、教学手段 现代课堂教学手段 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一)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1.小学里曾用“射线”上的点来表示数,你能在射线上表示出1和2吗? 2.用“射线”能不能表示有理数?为什么? 3.你认为把“射线”做怎样的改动,才能用来表示有理数呢? 待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数轴.

(二)讲授新课 让学生观察挂图——放大的温度计,同时教师给予语言指导:利用温度计可以测量温度,在温度计上有刻度,刻度上标有读数,根 据温度计的液面的不同位置就可以读出不同的数,从而得到所测的 温度.在0上10个刻度,表示10℃;在0下5个刻度,表示-5℃. 与温度计类似,我们也可以在一条直线上画出刻度,标上读数,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正数、负数和零.具体方法如下(边说边画): 1.画一条水平的直线,在这条直线上任取一点作为原点(通常取 适中的位置,如果所需的都是正数,也可偏向左边)用这点表示 0(相当于温度计上的0℃); 2.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为正方向(箭头所指的方向),那么从原点向左为负方向(相当于温度计上0℃以上为正,0℃以下为负); 3.选取适当的长度作为单位长度,在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长度单位取一点,依次表示为1,2,3,…从原点向左,每隔一 个长度单位取一点,依次表示为-1,-2,-3,… 提问:我们能不能用这条直线表示任何有理数?(可列举几个数) 在此基础上,给出数轴的定义,即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进而提问学生:在数轴上,已知一点P表示数-5,如果数轴上的原点不选在原来位置,而改选在另一位置,那么P对 应的数是否还是-5?如果单位长度改变呢?如果直线的正方向改变呢? 通过上述提问,向学生指出: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缺一不可. (三)运用举例变式练习 例1指出数轴上A,B,C,D,E各点分别表示什么数. 例2画一个数轴,并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55(1)0.5,-,0,-0.5,-4,,1.4;22 (2)200,-150,-50,100,-100.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3.4平方差公式专题训练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3.4平方差公式专题训练 知识精炼 例题1: (1)(b+2)(b-2) (2)(b-2)(-b-2) (3)(3y-2m )(3y+2m ) (4)(ab 3—c )(-ab 3—c ) (5)(3a+2b)(2b-3a) (6)(x 2+y)(-y+x 2)-(-x)2(-x 2) (7) (5x-3)(5x+3)-3x(x-7) (8) (2a-b+c)(2a+b-c) 例题2、简便计算: (1)-1002×998 (2)4932×503 1 (3)12021201920202+? 例题3、计算 (1)(x+y)(x-y)(x 2+y 2)(x 4+y 4)(x 8+y 8); (2)(2+1)(22+1)(24+1)(28+1)(216+1)(232+1)+1;

课堂练习 1、以下各式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 A.(a-2b)(a-2b) B.(-a-2b)(a+2b) C.(-a-2b)(a+2b) D.(a+2b)(a+2b) 2、与5a-b 的积等于b 2-25a 2的因式为() A.5a-b B.5a+b C.-5a-b D.b-5a 2、填空 (1)已知x ,y 满足方程组{3252-=+=-y x y x ,则x 2-4y 2的值为 ; (2)(-3x 2+2y 2)( )=9x 4-4y 4. (3)已知x 2-y 2=8,x-y=4,则x+y 的值为 ; (4)观察下列各式:1×3=22-1,3×5=42-1,5×7=62-1...把发现的规律用含n (n 为正整数)的等式表示出来: ; 3、计算: (1)(3m-4)(3m+4) (2)(31a+21b)(31a-2 1b) (2)(2m+3n)(2m-3n) (4)(2x+1)(2x-1)-1 (5)(2a-1)2-(-3a+1)(1+3a) (6)(a+2b+c)(a+2b-c)-(a+b-c)(a-b+c) 4、(1)若a+b=5,a 2-b 2=5,求a 与b 的值

浙教版九年级上科学第三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知识点大全

九上第三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第1学时】 第1节能量的相互转化 一、能量的转化与转移 1、多种形式的能量:机械能(动能和势能)、势能(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内能、化学能、电能、光能、太阳能、核能 【能量是多种形式存在的,但要注意一个物体可以同时具有多种形式的能】 (1)机械能:存在于运动的物体(动能)或具有一定高度的物体(重力势能)或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弹性势能)中; (2)内能:物体内部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又叫热能;(3)光能:能发光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太阳能属于光能; 2、能量的转化与转移 (1)能量的转化: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能; ★分析某过程中能量转化的步骤: ①明确研究对象和所要研究的过程; ②物体在起始位置所具有的能量的形式; ③物体在最终位置所具有的能量的形式; (2)能量的转移: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3)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也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4)要获得一种能量必须以消耗另一种能量为代价,所谓“消耗能量”、“利用能量”或者“获得能量”,实质上就是能量相互转化或转移的过程; 【第2学时】 第2节能量转化的量度 一、功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缺一不可(同时性、同向性、同体性)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力对物体没有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劳无功” (1)没有力,但有距离:“无劳无功” 如: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但因为惯性通过一段距离,也就没有什么力做功; (2)有力的作用,但没有距离的移动:也就在力的方向上没有通过距离,力对物体不做功; “有劳无功” 如:一个静止的汽车,一个人用了很大的力推他,但不动,因此推力对汽车没有做功;(3)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也运动了一段距离,但在力的方向上没有距离的移动,这个力对物体没有做功;“劳动无功” 如:手提着水桶在水平面上运动了一段距离,水桶虽然受到提力的作用,但是由于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上,且移动的是水平距离,不在同一方向上,故而提力对水桶没有做功; 3、做功的表示说法:力对受力物体做功、施力物体对受力物体做功、施力物体做功、力做功; 二、功的计算 1、计算公式: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整式的乘除3.1同底数幂的乘法 同步测试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整式的乘除3.1同底数幂的乘法 一、单选题 1.计算()22x y -的结果是( ) A .42x y B .43x y - C .22x y D .22x y - 2.下列各运算中,计算正确的是( ) A .(3a )2=9a 2 B .(a 3)3=a 6 C .a 3?a 6=a 18 D .7a 2+2a 2=9a 4 3.已知x 3y m ﹣1?x m+n y 2n+2=x 9y 9,则4m ﹣3n 等于( ) A .8 B .9 C .10 D .11 4.已知3a x =,5b x =,则2a b x +=( ) A .50 B .45 C .11 D .65 5.下列说法中: ①0的相反数是0;②(﹣1)2=2;③4的平方根是2;④227是无理数;⑤(﹣2x)3?x =﹣8x 4.正确的个数是(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6.化简a 2?a 4的结果是( ) A .a B .5a C .6a D .8a 7.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为2210mm ?,则它的体积是( ) A .23810mm ? B .53810mm ? C .63810mm ? D .63610mm ? 8.当a <0,n 为正整数时,(-a )5·(-a )2n 的值为( ) A .正数 B .负数 C .非正数 D .非负数 二、填空题 9.已知102a =,103b =,则2310a b +=________. 10.计算:()()56410510???=_________ (结果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11.计算(x ﹣y )2(y ﹣x )3(x ﹣y )=__(写成幂的形式). 12.2345922222=22n ?????,则 n 的值为_____. 13.若x +2y -3=0,则2x ·4y 的值为______________ 14.201920200.125(8)?-=____.若2?4m ?8m =221,则m =____.

(完整版)精编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第三章测试卷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第三章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下列四幅图片中,属于利用做功的途径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 2.小兰和爸爸、妈妈一起参加了一个家庭游戏活动。活动要求是:家庭成员 中的任意两名成员分别站在如图所示的木板上,恰好使木板水平平衡。若小 兰和爸爸的体重分别为400N和800N,小兰站在距离中央支点2米的一侧, 爸爸应站在距离支点l米的另一侧,木板水平平衡。现在他们同时开始匀速相向行走,小兰的速度是0.5米/秒,则爸爸的速度是多大才能使木板水平平衡不被破坏? ( ) A.1.0米/秒 B.0.75米/秒 C.0.5米/秒D.0.25米/秒 3.下列各个过程中要做功的是 ( ) A.人提水桶水平匀速走了10米 B.人用力推车,但车未动 C.沿斜面将物体匀速上移5米 D.冰块在光滑冰面上自由滑行 4.下列各个用电器工作时,电能的转化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 A.电烙铁 B.电熨斗 C.电热毯D.电吹风 5.如图所示,把同一物体沿斜面BA和CA分别拉到顶端A,若沿斜面 的拉力F1=F2,则斜面两边的机械效率B、C的大小关系是 ( ) A.B>C B.B=C C.BR乙,通电一段时问 后,发现甲瓶玻璃管中煤油的液面上升得比乙的高。该现象能够说 明电流产生的热量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 ) A.材料 B.电流C.电阻 D.通电时间 9.粗糙水平面上有一个重为100牛的物体,用30牛的水平推力使 其以1米/秒的速度沿力的方向匀速运动了l0秒,则此过程中 ( ) A.重力做了3000焦的功 B.推力的功率为30瓦 C.推力做了1000焦的功 D.摩擦力为100牛 10.如图所示,一根不可伸长的细绳一端固定在0点,另一端系一小球, 正下方点的正下方固定有一枚钉子P。位置1在O点的正下方,位置3 与A点等高,位置5是A与1之间的某点位置2是1与3之间的某点, 位置4是高于3的某点。不考虑空气阻力及摩擦,小球从A点静止释放 ( )

2020-2021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三章 整式的乘除自我评价练习 浙教版

第3章自我评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计算a 2·a 3的结果是(A ) A. a 5 B. a 6 C. a 8 D. a 9 2.计算|-6|-? ????-130 的值是(B ) A. -5 B. 5 C. 523 D. 7 3.计算5x (3x 2+1)的结果是(C ) A. 8x 3+5x B. 15x 3+1 C. 15x 3+5x D. 15x 2+5x 4.用科学记数法表示0.0000907,正确的是(B ) A. 9.07×10-4 B. 9.07×10-5 C. 9.07×10-6 D. 9.07×10-7 5.下列运算正确的是(D ) A. a 2·a 2=2a 2 B. a 2+a 2=a 4 C. (1+2a )2=1+2a +4a 2 D. (-a +1)(a +1)=1-a 2 6.如果(x +4)(x -5)=x 2+px +q ,那么p ,q 的值为(C ) A. p =1,q =20 B. p =1,q =-20 C. p =-1,q =-20 D. p =-1,q =20 【解】 (x +4)(x -5)=x 2-5x +4x -20=x 2-x -20, ∴p =-1,q =-20. (第7题) 7.如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给出了四种表示该长方形面积的代数式:①(2a +b )(m +n );②2a (m +n )+b (m +n );③m (2a +b )+n (2a +b );④2am +2an +bm +bn .其中正确的是 (D )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8.已知多项式ax +b 与2x 2-x +2的乘积展开式中不含x 的一次项,且常数项为-4, 则a b 的值为(D ) A. -2 B. 2 C. -1 D. 1 【解】 (ax +b )(2x 2-x +2)=2ax 3+(2b -a )x 2+(2a -b )x +2b .

浙教版九年级上第三章科学月考试卷

九年级科学第三次月考检测试卷 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5分,共48分) 1.下列有关能量转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2.第十一届全运会于20XX 年10月16日~28日在山东举行。下面是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情景,从科学角度分析,其中运动员不做功的是( ) 3.在一次义务劳动中,小明同学用100牛竖直向上的举力,将放在水平地面上重为95牛的物体举高1米搬到货车上。在此过程中,小明的举力做功大小为( ) A .190焦 B .200焦 C .100焦 D .95焦 4.下列工具在使用中可以看作杠杆,其中不能省力的是( ) 5.每周一晨会时,升旗手往下拉动绳子,国旗就会上升,原来是利用了旗杆顶上的一个滑轮。下列关于这个滑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动滑轮,可以省力 B .定滑轮,可以省力 C .动滑轮,可以改变力的作用方向 D .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作用方向 6.下图所示的四个事例中,用热传递方式改变内能的是( ) 7.下列事例中,物体只具有动能的是( ) 8.下列单位中,不是电功率单位的是( ) A .焦/秒 B .千瓦时 C .瓦 D .伏·安 9.下列仪表可以直接测量电功的是( ) A .举着杠铃停留3秒钟 B .掷标枪 C .游泳 D .跨栏 A.起子 B.道钉撬 C.筷子 D.钢丝钳 A.小孩滑梯臀部发热 B.采用冷敷降低体温 C.冬天采用搓手取暖 D.气体膨胀将活塞推出 A.绕地运行的人造卫星 B.海上行驶的轮船 C.起跳升高中的运动员 D.压弯的竹条 A.发射火箭: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和机械能 B.风力发电: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C.燃油汽车行驶: 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D.给蓄电池充电: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浙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章 圆的基本性质能力提升训练(一)及答案

第三章圆的基本性质能力提升训练(一)一.选择题: 1.在⊙O上作一条弦AB,再作一条与弦AB垂直的直径CD,CD与AB交于点E,则下列结论中不一定正确是()A. BE = AE= B. AC BC C. EO = CE= D. AD BD 2.如图,在⊙O中,弦AB∥CD,若∠ABC=40°,则∠BOD=() A.20° B.40° C.50° D.80° 3.在一个圆中,给出下列命题,其中正确的是() A.若圆心到两条直线的距离都等于圆的半径,则这两条直线不可能垂直. B.若圆心到两条直线的距离都小于圆的半径,则这两条直线与圆一定有四个公共点. C.若两条弦所在直线平行,则这两条弦之间的距离一定小于圆的直径. D.若两条弦所在直线不平行,则这两条弦一定在圆内有公共点.

4.已知⊙O的半径r=3,设圆心O到一条直线的距离为d,圆上到这条直线的距离为2的点的个数为m,给出下列命题:①若d>5,则m=0;②若d=5,则m=1;③若1<d<5,则m=2; ④若d=1,则m=3;⑤若d<1,则m=4.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 A.5 B.4 C.3 D.2 5.如图,⊙O的半径OD⊥弦AB于点C,连结AO并延长交⊙O 于点E,连结EC.若AB=8,CD=2,则EC的长为() A. 210 B. 213 C. 215 D. 8 6.如图,AB是⊙O的直径,==,∠COD=34°,则∠AEO 的度数是() A.51° B.56° C.68° D.78° 7.如图,圆O的内接四边形ABCD中,BC=DC,∠BOC=130°,则∠BAD的度数是() A.120° B.130° C.140° D.150° 8.如图,MN是半径为2的⊙O的直径,点A在⊙O上,∠AMN=30°,点B为劣弧AN的中点.点P是直径MN上一动点,则PA+PB的最小值为() A.42 B.2 C.4 D.2 2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1.1从自然数到分数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浙江版)七年级上册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自然数的意义和用处;了解分数(小数)的意 义和形式;了解分数产生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2、能力目标:通过自然数和分数的运算,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初步体验数的发展过程,体验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 实践,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自然数和分数的意义和应用。 四、教学难点 合作学习中的第2题的第⑵小题。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㈠创设情境 出示材料:(多媒体显示) 请阅读下面这段报道: 2004年8月13日到8月29日,第28届奥运会在雅典召开,我国体育代表团以32枚金牌,17枚银牌,14枚铜牌,获得奖牌榜的第二名,为国家争得 了荣誉。我国金牌数约占总金牌数的 1 10 。跨栏运动员刘翔在男子100米栏决 赛中以12秒91的成绩获得冠军,并打破奥运会纪录,平了世界纪录,刘翔是我国运动员在世界大赛中短距离竞赛项目获得冠军的第一人。 提问:你在这篇报道中看到了哪些数?请你把它们写下来,并指出它们分别属于哪一类数?如果将12秒91写成12.91秒,12.91又属于什么数?(由雅典奥运会有关报道引入,既合时事形势,又具有爱国主义教育,并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提出课题:今天我们复习自然数、分数和小数及它们的应用 [板书课题]第1节从自然数到分数 ㈡提问复习 问题1:先请同学们回忆小学里学过的自然数,哪一些数属于自然数?你了解自然数最初是怎样出现的吗? 注意:自然数从0开始。 问题2:你知道自然数有哪些作用? (让学生思考、讨论后来回答,教师提示补充) 自然数的作用: ①计数如:32枚金牌,是自然数最初的作用; ②测量如:小明身高是168厘米; ③标号和排序如:2004年,金牌榜第二。 注意:基数和序数的区别。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单元练习学习资料

整式的乘除周末练习 姓名: 1.计算:= . 2.若(x ﹣2)0=1,则x 应满足条件 . 3.如果等式(x ﹣2)2x =1,则x= . 4.若m +n=10,mn=24,则m 2+n 2= . 5.计算:3a 3?a 2﹣2a 7÷a 2= . 6.计算:8xy 2÷(﹣4xy )= . 7.已知10m =3,10n =2,则102m ﹣n 的值为 . 8.已知m +n=mn ,则(m ﹣1)(n ﹣1)= . 9.若(7x ﹣a )2=49x 2﹣bx +9,则|a +b |= .10.已知a +=3,则a 2+ 的值是 . 11.若a 2+2ka +9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k 等于 .12.若x 2﹣y 2=12,x +y=6,则x ﹣y= . 13.(2+1)(22+1)(24+1)(28+1)(216+1)+1= . 14.有两个正方形A ,B ,现将B 放在A 的内部得图甲,将A ,B 并列放置后构造新的正方形得图乙.若图甲和图乙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分别为1和12,则正方形A ,B 的面积之和为 . 题14图 15图 15.如右上图,边长为(m +3)的正方形纸片剪出一个边长为m 的正方形之后,剩余部分又剪拼成一个矩形(不重叠无缝隙),若拼成的矩形一边长为3,则另一边长是 . 16.要使(x 2+ax +1)?(﹣6x 3)的展开式中不含x 4项,则a= . 17.(x 2+nx +3)(x 2﹣3x )的结果不含x 3的项,那么n= . 18. 若(x +a )(x +2)=x 2﹣5x +b ,则a= ,b= . 19、一组数据为:x ,-2x 2,4x 3,-8x 4,…观察其规律,推断第n 个数据应为 . 20.计算:x 2y?(﹣3xy 3)2= . .(﹣b )2?(﹣b )3?(﹣b )5= . 21.已知2a =5,2b =10,2c =50,那么a 、b 、c 之间满足的等量关系是 . 22. 已知x 2+y 2=25,x+y=7,且x>y,则x -y 的值等于_______. 23. 已知y =x -1,则(x -y )2+(y -x )+1的值为 . 24. 已知当x =1时,2ax 2+bx 的值为3,则当x =2时,ax 2+bx 的值为 . 25.计算:(1)a 2?(﹣a )3?(﹣a 4);(2)(x +y )3?(x +y )5; (3)(a +b )2m ?(a +b )m ﹣1?(a +b )2(m +1). 26、先化简,再求值: 2b 2+(a +b )(a -b )- (a -b )2,其中a =-3,b = 21. 27、化简关于x 的代数式()()222231x x kx x x ??+---+?? 。当k 取何值时,代数式的值是常数 28、已知x+y=-2,试计算 13()4()3()()22 x y x y x y x y x y +-----+++的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