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光开关电路原理图

合集下载

可控硅调光原理

可控硅调光原理

3. 双向可控硅调光电路分析左图是一个典型的双向可控硅调光器电路,电位器POT1和电阻R1、R2 与电容C2构成移相触发网络,当C2的端电压上升到双向触发二极管D1的阻断电压时,D1击穿,双向可控硅TRIAC被触发导通,灯泡点亮。

调节POT1可改变C2的充电时间常数,TRAIC的电压导通角随之改变,也就改变了流过灯泡的电流,结果使得白炽灯的亮度随着POT1的调节而变化。

POT1上的联动开关SW1在亮度调到最暗时可以关断输入电源,实现调光器的开关控制。

可控硅可控硅一旦被触发导通后,将持续导通到交流电压过零时才会截止。

可控硅承担着流过白炽灯的工作电流,由于白炽灯在冷态时的电阻值非常低,再考虑到交流电压的峰值,为避免开机时的大电流冲击,选用可控硅时要留有较大的电流余量。

触发电路触发脉冲应该有足够的幅度和宽度才能使可控硅完全导通,为了保证可控硅在各种条件下均能可靠触发,触发电路所送出的触发电压和电流必须大于可控硅的触发电压UGT与触发电流I GT的最小值,并且触发脉冲的最小宽度要持续到阳极电流上升到维持电流(即擎住电流I L)以上,否则可控硅会因为没有完全导通而重新关断。

保护电阻 R2是保护电阻,用来防止POT1调整到零电阻时,过大的电流造成半导体器件的损坏。

R2太大又会造成可调光范围变小,所以应适当选择。

功率调整电阻 R1决定白炽灯可调节到的最小功率,若不接入R1,则在POT1调整到最大值时,白炽灯将完全熄灭,这在家庭应用中会造成一定不便。

接入R1后,当POT1调整到最大值时,由于R1的并联分流作用,仍有一定电流给C2充电,实现白炽灯的最小功率可以调节,若将R1换为可变电阻器,则可实现更精确的调节,以确保量产的一致性。

同时R1还有改善电位器线性的作用,使灯光变化更适合人眼的感光特性。

电位器小功率调光器一般都选择带开关的电位器,在调光至最小时可以联动切断电源,这种电位器通常分为推动式(PUSH)和旋转式(ROTARY )两种。

正弦波调光器的工作原理

正弦波调光器的工作原理

正弦波调光器的工作原理、关键词名词解释(1)可控硅(SCR):正式名称是反向阻断三端晶闸管,简称晶闸管(thyristor)(2)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IGBT):新一代半导体电力开关器件,是一种复合器件,其输入部控制部分为MOSTER,输出级为双极结型三极晶体管。

(3)IGBT正弦波调光器:采用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做大功率器件,将输入有正负弦谐振波的交流电和电压变成输出无谐振波的交流电和电压称为连贯性正弦波的调光器.二、可控硅调光器的工作原理在论述正弦波调光器的工作原理之前,首先回顾一下可控硅调光器的工作原理。

如下图所示:图1可控硅调光器的主回路原理图ui 输入电源电压,在我国为220V。

uo调光器输出电压,外接灯泡。

S1,S2 两个可控硅或一个双向可控硅。

控制电路在交流电压过零点后延迟一个相位角去触发可控硅S1导通,直到下一个过零点可控硅被反相截止,下一个相位角再触发可控硅S2导通,直到再下一个过零点又被反相截止,这样周而复始地工作。

输入和输出波形如下:图2 输入电压电流随时间变化的波形注:为使波形图整齐,纵坐标采用%,最大100%,最小-100%。

横坐标采用°/周期,最大360°/周期。

原因是这些波形适合一个宽广的电压和频率范围。

如果给定一个固定电压和频率,其适用范围将很小。

图3可控硅调光器的输出波形这种输出电压波形在触发点处有一个很陡的前沿,电压突然从零跳变到输入值。

如果用它去控制电阻性负载或电感性负载没有什么问题,如果用它去控制具有电容性负载的灯源时,由于电容器二端电压不能实变,于是会产生峰值很高的浪涌电流,这种浪涌电流会产生电磁干扰,破坏电网质量,甚至会损坏电气设备,一般通过串联电感性扼流线圈来降低它的上升时间,减少电磁干扰。

因此可控硅调光器引入LC滤波环节。

L2 输出滤波电感,C2输出滤波电容(其实这个电容主要指分布电容和负载电容)。

110v调光原理

110v调光原理

110v调光原理
110v调光原理是通过改变电源电压来实现对灯光亮度的调节。

在传统的110v交流电路中,通过调整调光开关的位置,可以
改变电源电压的大小,从而控制灯光的亮度。

具体而言,当调光开关处于最大亮度的位置时,电源电压会直接传递给灯具,使其以全功率运行,灯光亮度达到最大值。

而当调光开关逐渐向最小亮度的位置调节时,电源电压会逐渐降低,从而减少灯光的亮度。

这是因为灯具的亮度和电源电压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

在110v调光原理中,最常见的调光方式是采用脉冲宽度调制(PWM)技术。

PWM技术通过控制开关元件(如晶体管或场效应管)的通断来控制电源电压的有效值。

通断频率一般很高,从而使人眼感知不到灯光的闪烁。

在PWM技术中,通过改变通断周期中通断时间的比例,可以
实现不同亮度的灯光。

当通断时间比例较高时,电源电压有效值较高,灯光亮度较大。

而当通断时间比例较低时,电源电压有效值较低,灯光亮度较小。

另外,110v调光原理还可以使用调压器或变压器来实现。


压器通过改变电源电压的大小来实现对灯光亮度的调节。

而变压器则通过改变输入和输出线圈的绕组数来改变电源电压的大小,从而控制灯光的亮度。

总之,110v调光原理通过改变电源电压的大小来实现对灯光
亮度的调节。

通常通过PWM技术、调压器或变压器等方式来实现。

这种调光原理可以广泛应用于居家照明、商业照明、舞台灯光等各种场景中。

LED智能驱动 W无极调光开关分段方案

LED智能驱动 W无极调光开关分段方案

Mar. 02, 2016
TZENGPOWER 零件清单
LXR211W
C Tzengpower Technology Ltd., 2016 3/4
Mar. 02, 2016
TZENGPOWER PCB 布线
第一层正视图:
第二层透视图:
LXR211W
C Tzengpower Technology Ltd., 2016 4/4
电气特性:
• 工作电压:2.2V ~ 5.5V
• 工作温度:-40℃ ~ 85℃
目录: 特点 --------------------------------------- 1 应用电路原理图 ------------------------ 2 零件清单 --------------------------------- 3 PCB 布线 -------------------------------- 4
Mar. 02, 2016
C Tzengpower Technology Ltd., 2016 1/4
Mar. 02, 2016
TZENGPOWER
应用电路原理图
LXR211W 与晶丰明源 BP2838G LED 驱动芯片 实现 红外线无极/分段/开关 调光调色
LXR211W
C Tzengpower Technology Ltd., 2016 2/4
TZENGPOWER
LXR2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W
LED 遥控无极调光调色 接收控制芯片 LXR211W 红外线遥控应用说明书
特点:
• 无频闪
• 亮度与色温个别调整,互不影响 • 亮度与色温记忆 • 可实现 无极/分段/开关 调光调色 • 2 路 PWM 输出 • 1 路次光源控制输出 • 可搭配红外线遥控器芯片 LXT310

调光电路图全集

调光电路图全集

调光电路图全集一.自动调光灯电路图二.台灯调光器电路图· [图文] 可控硅调光灯电路-TRIAC Light Dimmer · [组图] NB7232触摸无级调光调速电路原理及应用 · [图文] 放大机曝光仪表· [图文] CMOS触摸式调光器· [图文] 相位控制调光器· [图文] 低压负载调光器· [图文] 荧光灯光控自动调光器· [图文] 一种家用调光电路· [图文] 自制家用调光、调速器· [组图] 双联三控开关电路图· [图文] led调光电路图· [组图] 直流调压电路图· [图文] 单向可控硅调压电路· [图文] 双向可控硅调光电路图· [图文] 单向可控硅调光电路· [图文] 自动调光灯电路图· [图文] 用触发二极管的调光电路图· [图文] 用UJT控制的调光电路图· [图文] 用LS7232的触摸调光器电路图· [图文] 荧火灯调光电路图2· [图文] 荧光灯调光电路图· [图文] 遥控无级调光灯电路图· [图文] 性能优良的触摸调光器电路图· [图文] 新颖简单的调光器电路图· [图文] 小功率调光电路· [图文] 台灯调光器电路图· [图文] 实用调光器电路图· [图文] 模块控制的调光器电路图· [图文] 廉价的灯光调节器电路图· [图文] 交叉调光电路图· [图文] 键控式调光灯电路图二例· [图文] 简易混合调光器电路图· [组图] 简易光控自动调光灯电路图· [图文] 简单的无滞后调光电路图· [图文] 简单的调光器电路图· [图文] 简单的调光电路图· [图文] 级联交叉调光器电路图· [图文] 互补式调光电路图· [图文] 调光调温插座电路图· [图文] 白炽灯调光电路图· [图文] 800W双向可控调光器电路图 · [图文] 800W调光器电路图· [图文] 自动调光灯电路图· [图文] 随时间变化的调光电路图。

光敏电阻原理及应用大全

光敏电阻原理及应用大全

光敏电阻原理及应用大全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光敏电阻的应用光敏电阻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光控电路,如对灯光的控制、调节等场合,也可用于光控开关,下面给出几个典型应用电路。

1、光敏电阻调光电路图1是一种典型的光控调光电路,其工作原理是:当周围光线变弱时引起光敏电阻R G的阻值增加,使加在电容C上的分压上升,进而使可控硅的导通角增大,达到增大照明灯两端电压的目的。

反之,若周围的光线变亮,则R G的阻值下降,导致可控硅的导通角变小,照明灯两端电压也同时下降,使灯光变暗,从而实现对灯光照度的控制。

图1光控调光电路注意:上述电路中整流桥给出的是必须是直流脉动电压,不能将其用电容滤波变成平滑直流电压,否则电路将无法正常工作。

原因在于直流脉动电压既能给可控硅提供过零关断的基本条件,又可使电容C的充电在每个半周从零开始,准确完成对可控硅的同步移相触发。

2、光敏电阻式光控开关以光敏电阻为核心元件的带继电器控制输出的光控开关电路有许多形式,如自锁亮激发、暗激发及精密亮激发、暗激发等等,下面给出几种典型电路。

图2是一种简单的暗激发继电器开关电路。

其工作原理是:当照度下降到设置值时由于光敏电阻阻值上升激发VT1导通,VT2的激励电流使继电器工作,常开触点闭合,常闭触点断开,实现对外电路的控制。

图2 简单的暗激发光控开关图3是一种精密的暗激发时滞继电器开关电路。

其工作原理是:当照度下降到设置值时由于光敏电阻阻值上升使运放IC的反相端电位升高,其输出激发VT导通,VT的激励电流使继电器工作,常开触点闭合,常闭触点断开,实现对外电路的控制。

图3精密的暗激发光控开关光敏电阻原理及应用简介1、光敏电阻器是利用的制成的一种电阻值随入射光的强弱而改变的电阻器;入射光强,电阻减小,入射光弱,电阻增大。

2、结构。

双向可控硅调光电路图

双向可控硅调光电路图

双向可控硅调光电路图上图为双向可控硅调光电路图,其工作原理为:接通电源,220V经过灯泡VR4 R19对C23充电...由于电容二端电压是不能突变的...充电需要一定时间的...充电时间由VR4和R19大小决定...越小充电越快...越大充电越慢...当C23上电压充到约为33V左右的时候...DB1导通..可控硅也导通...可控硅导通后...灯泡中有电流流过...灯泡就亮了... 随着DB1导通...C23上电压被完全放掉...DB1又截止...可控硅也随之截止...灯泡熄灭...C23上又进行刚开始一样的循环...因为时间短人眼有暂留的现象,所以灯泡看起来是一直亮的,充放电时间越短...灯泡就越亮,反之...R20 C24能保护可控硅...如果用在阻性负载上可以省掉.如果是用在感性负载,比如说电动机上就要加上去,这个电路也可以用于电动机调速上.简易混合调光电路图调光电路图如附图所示,其工作原理是:根据电学原理可知,电容器接入正弦交流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最大值在相位上相差90°。

根据这一原理,把C1 和C2串联联接,并从中间取出该差为我所用,这比电阻与电容串联更稳定。

电路中,D1和D2分别对电源的正半波及负半波进行整流,并加到A触发和C1或 C2充电。

进一步用W来改变触发时间进行移相,只要调整W的阻值,就可达到改变输出电压的目的。

D1和D2还起限制触发极的反相电压保护双向可控硅的作用。

常用调光方法的工作原理核心提示: 1、脉冲宽度调制( PWM )调光法这种调光控制法是利用调节高频逆变器中功率开关管的脉冲占空比,从而实现灯输出功率的调节。

半桥逆变器的最大占空比为 0.5 ,以确保半桥逆变器中的两个功率开关管之间有一个死时间,以避免两个功率开关管由于共态导通1、脉冲宽度调制(PWM)调光法这种调光控制法是利用调节高频逆变器中功率开关管的脉冲占空比,从而实现灯输出功率的调节。

半桥逆变器的最大占空比为0.5,以确保半桥逆变器中的两个功率开关管之间有一个死时间,以避免两个功率开关管由于共态导通而损坏。

LED开关三段调光方案PT6988

LED开关三段调光方案PT6988

单位 V mA V V V W ℃ ℃ KV
参数范围 200 300 240 >12
单位 mA V
V1.2c
7
Mar. 2015
电气特性参数
(Ta=25℃,VIN=15V(注),除非另作说明)
参数
符号
电源供电
VIN 启动电压 VIN 欠压锁定 VIN 钳位电压 VIN 启动电流 VIN 工作电流 VDD 启动电压 VDD 复位电压 VDD 电流
PT6988 集成 500V 功率管,并采用源极驱动方式,具有工 作电流低,无需辅助绕组检测和供电,外围元件极少,极 大的节约了系统成本和体积。
PT6988 集成多种保护功能,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 性。保护功能包括 CS 电阻短路保护,LED 开路/短路保护, 芯片供电欠压保护,芯片温度智能控制等。
RSET

15
×
������������������������ ������������������������������������������
×
106(������Ω)
式6
当 CS 电阻短路保护发生时,会触发保护逻辑,使系统进入 HIPCUP 状态,此时 VIN 电压开始下降,当 VIN 下降到 UVLO阈值时,系统重新启动。
启动
PT6988 内置欠压锁定电路。在欠压锁定模式下,关闭功率 MOS 输出,芯片 Icc 电流较小(180μA,典型值)。当 VIN 电 压大于 16V 时,欠压锁定电路解锁,芯片开始工作。由于芯片工作时 Icc 电流较小(125μA,典型值),通过母线电压到 VIN 的供电电阻供电即可满足,无需额外辅助供电电路,另外 PT6988 内置 16.8V 稳压电路,用来钳位 VIN 电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篇写到什么是调光开关,后来很多人就问我“调光开关如何接线?”在这里小编亲自写了一下调光开关的电路原理图,希望能对大家有用。

调光开关电路原理图
当两个电极间的电压“正常”并且门上几乎没有电压时,三端双向可控硅开关就会成为一个打开的开关——它不会导电。

这是因为来自N型材料的电子沿着P型材料的边缘进入空穴,产生一个耗尽区,即一处几乎没有自由电子和空穴的区域。

如果您给门提供足够强劲的电压,它就会破坏耗尽区,使电子能够通过三端双向可控硅开关移动。

确切的次序随着电流的方向(也就是处于交流电周期的那个部分)而改变。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因为电流在流动,所以上接头是阴极而下接头则为阳极。

这样的电路安排使门上增加的电压将与上接头承载相同的电荷。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类似于以下的结论:
当门在“充电”时,门和下接头间的电压差变得足够大,使得电子在它们之间开始移动。

从N型材料(e 区)移出的电子破坏了e区和d区之间的耗尽区。

接着电压差把更多的自由电子带到d区,破坏了d区和c区之间的耗尽区。

来自c 区的电子会朝着下接头移动,在d区的空穴之间跳动。

这也给c区带来了更多的空穴,使电子可以从c区和b区之间的耗尽区移出来。

这里的电压很强,足以把电子从a区带到b区的空穴中,破坏最后一个耗尽区。

随着耗尽区的消失,电子可以在上接头和下接头间自由移动,三端双向可控硅开关此时开始导电!(注意:除了三端双向可控硅开关之外,一些调光开关还包含一个类似的半导体装置,称为两端交流开关。

这些电路的工作原理都基本相同。


为了让三端双向可控硅开关开始传导两个电极间的电流,门上需要有一个升压器。

这个必需的电压水平不会改变,但是您可以调节从门开始“充电”到达到这一电压所需要的时间。

此时就需要可变电阻器和触发电容发挥作用。

电流通过可变电阻器给触发电容充电(电流在电容板上累积电荷——有关更多信息,请参见电容器工作原理)。

当电容积聚一定的电量,它就有足够的电压把电流从门传导至下接头。

当它开始放电,三端双向可控硅开关就开始导电。

以可变电阻器上的接触臂(或接触板)为中心旋转调光开关上的旋钮,可以增加或减少总的电阻。

当旋钮设定在“变暗”时,可变电阻器会提供更多的电阻来“阻止”电流。

因此,所需的增压电压就无法像在触发电容上那样迅速地累积。

当电容充了足够的电量使三端双向可控硅开关开始导电时,交流电流的周期就开始正常进行。

如果您把旋钮转向另一个方向,可变电阻器会减少阻力,电容就能在周期的伊始即得到所需的增压电压。

一个基本调光开关的可变电阻器
一旦电流波动回到零电压,三端双向可控硅开关中便没有电流通过,电子也会停止移动。

耗尽区再次形成,三端双向可控硅开关停止导电,直到增压电压在门上重新累积。

这个系统运作得非常好,但也产生了一个奇怪的问题:它常常会在灯泡里产生一种明显的蜂鸣声。

在接下来的部分,我们会寻找根源所在。

好了,小编就介绍到这里了,想知道更多的调光开关如何接线,大家可以点击调光开关如何接线,里面有个人对调光开关的一些理解,谢谢大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