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文化旅游产业论文-最新范文
中国旅游文化论文范文

中国旅游文化论文范文中国旅游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文化不仅在发展脉络上呈现出与传统文化的一致性,而且还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产生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旅游方式和旅游思想。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中国旅游文化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中国旅游文化论文范文篇1谈中国旅游文化产业的思考随着我国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结合,旅游与文化形成了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本文通过对旅游文化产业的综述研究,分析了我国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提出现在我国旅游文化产业存在对旅游文化产业开始重视但是实际投入较低,缺乏对旅游文化产业的一种正确的理解和认识,缺乏一个系统化的旅游文化产业相关的法律体系,旅游文化产业的人才稀缺,对旅游文化的保护不足。
可以通过加强政策支持加强对旅游文化产业的投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一系列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法律制度,整合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加加强对旅游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抓住新的《旅游法》实施的机遇,严格法律制度,制度产业政策来更好的发展我国旅游文化产业。
随着我国旅游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发展,旅游文化产业也开始越来越受到重视,旅游文化产业必将发展成为旅游产业的核心。
先阶段,我国很多旅游景点还处于初级的发展阶段,简单的靠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吸引人,很多游客的旅游也只是简单的观光旅游,随着游客的需求不断提升,这种旅游方式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要提升旅游产业的层次,必然要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文化应该作为旅游的核心来发展,文化是旅游的灵魂。
要提升旅游产业,有一个更高层次的发展,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是必然之路。
一、当前国内旅游文化产业研究综述从中国知网的统计数据来看,与旅游文化产业相关的学术成果有126,102条结果,可以看到,对于旅游文化产业相关的成果已经非常丰富。
最早开始把旅游与文化结合的研究出现在80年代,如何重意(1984)谈到了人文因素在风景名胜建设中的作用,俞慈韵(1986)分析了旅游文化。
三国文化视角下旅游文创产品的设计研究——以湖北省赤壁古战场为例

三国文化视角下旅游文创产品的设计研究——以湖北省赤壁古战场为例武汉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张姝黄晴摘要:本文以分析三国文化在旅游文创产品中的设计现状,进行系统性思考,提出三国文化在旅游文创产品中的设计研究方法,对国内市场现有的三国文化旅游文创产品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更精准把握市场研究的方向,明确设计目标,总结设计研究方法。
针对湖北省赤壁古战场所蕴含的三国文化进行挖掘和提炼,进而完成最终的设计应用,通过对三国文化文创产品设计的系统性的整理研究和对湖北省赤壁古战场地区进行旅游文创产品的设计实践,突出显示了三国文化旅游文创产品的文化性、创新性和实用性,为三国文化旅游文创产品提供了更多可参考的设计思路。
关键词:三国文化旅游文创产品设计方法文化资源赤壁古战场当代旅游的发展的背景下,文创和旅游的融合成为激发全新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形式,产品和服务形式作为文化载体融合发展,文创产品的文化价值促使着其发展,所以积极发展具有地方文化特色、传统文化艺术,提升对旅游产品创意设计是对我国旅游业和文化传承的一大贡献。
在新时期下,消费者逐渐对旅游当地文化及民俗文化产生兴趣,这促使着文创产品需求增加,文创产品成为旅游发展中一大特色,市场需求的转变暴露出旅游产品的种类、质量、特点等问题。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思想是当代文创产品设计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财富。
本文以三国文化下文创产品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文化特色,将三国文化元素融入到文创产品设计中,以促进湖北地区的文化和旅游业的发展。
一、相关概述(一)三国文化三国是我国历史上一段异彩纷呈的重要历史时期,指自东汉末年黄巾军团起义之后一直到晋朝天下统一,此期间所形成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思想是当代文创产品设计中宝贵的艺术财富,也是三国文化研究的主体。
“三国文化”的概念非常宽泛,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三国文化”是指站在以三国时期的历史文化为背景,以三国故事及其发展演变为主体内容的角度出发,体现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化,是一种综合性文化。
对湖北三国文化旅游的思考

比 如三 国 时期 四 大著 名 战役 中 有 三场 发生 在 湖北 境 内
( 壁 之 战 、 陵 之 战 、 山 之 战 ) 而 这 三 大 战 役 均 是 赤 夷 西 ,
分 在 游 览 三 国文 化 遗 址 、遗 迹 过 程 中体 验 三 国文 化 的旅 三 国时 期 重 要 的 历史 转 折 点 。如 今 , 布 在 湖 北 境 内 的 古 三 国遗 址 、胜 迹及 纪 念 性 建 筑 有 1 0多 处 ,其 中 5 8 0 游 活动 。其 包 括 三 国文 化 游 客 、 国文 化 旅 游 景 区 、 三 三
中 图分 类 号 :F 9 . 文 献 标 识 码 :A 5 27 文 章 编 号 :1 7 — 10 9 — 3
旅 游 业 在 文 化 资 源 中可 以 找 到 利 益 ,文 化 资 源 在
旅 游 开 发 中可 以找 到 保 护 和 发 展 的路 子 。可 以说 , 文 “ 化是 旅 游 的灵 魂 , 游 是 文 化 的载 体 ” 旅 。毫 不 夸 张 地 说 以 文化 资 源 为依 托 的旅 游 产 业 ,是 文 化 产 业 中见 效 最 快 的产 业 。湖 北 的三 国是 我 国历 史 上 最 辉 煌 、 精 彩 、 最 最 动人 心 魄 的历 史 时代 之 一 。史 学 家 们 认 为 , 三 国 文 “ 化 ” 指 以三 国 时期 的历 史 文 化 为 源 , 是 以三 国故 事 的传
武 汉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二 O 一0
JU 0 W Y a f PI or Ua o cnc 1 n hn t hi e
・ 游 发 展 ・ 旅
对 湖 北 三 国 文 化 旅 游 的 思 考
袁 红
( 武汉职业技术 学院 旅 游与航 空服 务学院 ,湖北 武汉 4 0 7 3 04)
陇南三国文化资源及其产业开发策略

2021年10月第39卷第5期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Oct.2021Vol.39No.5陇南三国文化资源及其产业开发策略温虎林(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文学与传媒学院,甘肃成县742500)[摘要]甘肃陇南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六出祁山”与姜维“九伐中原”等重大历史事件的主要发生地,祁山古道与阴平古道贯通全境,栈道桥梁与战场城堡遗迹众多,三国文化符号品牌价值巨大,极具发展文旅产业开发空间。
为了顺应大力发展文旅产业的时代需求,陇南要积极依托丰厚的三国历史文化资源,加强陕甘川毗邻地区三国文化资源廊道建设,提升乡村振兴文化內涵,促进陇南文旅产业提质增效。
[关键词]陇南;诸葛亮;姜维;六出祁山;阴平古道;文化资源[中图分类号]F590.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005(2021)05-0017-08陇南地处秦巴山区陇蜀古道的核心位置,位于藏彝走廊与河西走廊的连接点上,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蜀道难”的艰险并没有阻止历史上多次发生的军事行动,刘秀“得陇望蜀”的雄心壮志与诸葛亮“六出祁山”的志在必得以及姜维“九伐中原”的赤胆忠心等历史事件在这里交相辉映。
陇南更是两汉三国时期氐羌民族的聚居地,诸葛亮“平取陇右”,是贯彻“西和诸戎”民族融合策略的具体实践,其主要安抚对象就是陇右氐羌等少数民族。
三国时期陇蜀古道上的“故道”“青泥河道”“沮道”“祁山道”“阴平道”曾发挥过重要的军事交通作用,是诸葛亮、姜维北伐的主要路线,而这些道路分布于陇南八县一区,也就是说今天的陇南市辖区都有三国文化遗存。
陇南也是甘肃唯一的长江流域地区,雨量充沛,水系分布广泛,境内地形山大沟深,北依陇中黄土高原,东傍秦岭,西靠青藏高原,南抵巴蜀。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陇蜀古道基本沿西汉水、白龙江、嘉陵江、青泥河等水系并与之并行,充分发挥了水运航道作用o 三国时期的陇蜀古道基本傍水而行,栈道与桥梁是水道的特征,近水分布着众多三国古战场与古城堡等遗迹。
关于旅游文化的论文[旅游文化方面的论文]
![关于旅游文化的论文[旅游文化方面的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cac6606a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a0.png)
旅游文化方面的论文篇1浅谈城市旅游文化发展[摘要]文化是旅游业创建品牌、提高竞争力的“法宝”。
要提高我国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必须高度重视旅游文化的建设,深入挖掘旅游文化内涵,营造旅游文化氛围,建立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旅游文化体系。
创建文化旅游品牌,发展城市旅游文化,是城市发展旅游业、向国际文化旅游城市迈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文化;旅游;城市;品牌一、旅游文化的内涵旅游文化作为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揭示了旅游活动的本质是一种文化活动,无论是旅游消费活动还是经营活动都具有强力的文化性,只有挖掘出文化内涵,它才会具备吸引旅游者的魅力。
任何一种新的文化形态的产生、发展和完善,都是社会生产力和社会文化发展到相当水平的结果。
随着旅游业在经济领域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它对社会文化发展的需求和依赖也越来越明显。
旅游行为的综合性、时间空间的延展性、景观意态的趣味性、旅游内容的丰富性以及游客需求的多样性,要求旅游业必须具有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文化形态。
旅游文化是一种特定的文化形态。
它是人类过去和现在创造的与旅游关系密切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是以一般文化的内在文化价值因素为依据,以旅游诸要素为依托,作用于旅游全过程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
它的最外层是物质文化,中间层是制度文化、行为文化,核心层是精神文化。
旅游文化是旅游者的主要旅游动机,是旅游资源的主要内涵,是旅游业的顶梁柱。
凡在旅游活动过程中能使旅游者舒适、愉悦、受到教育,能使旅游服务者提高文化素质和技能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都属于旅游文化的范畴。
旅游文化不是抽象的、形而上学的,而是包括旅游者、旅游从业者、旅游资源、旅游生活设施和接待地环境等在内的物质和精神的总和。
一方面,它包括具体的客观内容,如人、财、物等;另一方面,还包括不可见的文化成分,如旅游者如何使用他的财、物,旅游业如何开发资源、增加设备提高质量以满足旅游者的各种心理动机和需求。
二、旅游与文化的关系文化的本质决定了文化的旅游功能。
有关旅游文化的论文

有关旅游文化的论文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人们对旅游活动规律的认识水平逐步提高,在大量的经验教训面前,旅游文化在旅游业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有关旅游文化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旅游文化的论文篇1浅谈跨文化旅游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素养的大幅提高,人们在生活工作之余不仅为享受自然山水去旅游,更为体验凝聚古人智慧,包含丰富历史文化的人文内涵去旅游。
在分析研究先辈对文化旅游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文化旅游的发展背景及意义,并能对跨文化旅游开发经营提供一些有益建议。
关键词:文化旅游;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随着生活、交通、高科技等各方面的发展,民间旅游业迅速兴旺起来,旅游文化逐渐成为了一种人类文明标志。
旅游作为一种休闲活动,外在表现为人的空间流动,而其实质却体现着各种文化的交流、碰撞与融合。
一、文化旅游研究综述文化旅游自古有之,古罗马人早就开始了我们现在称之为文化旅游的外出旅行,主要是访问历史遗迹和标志性的文化建筑,参加节事活动等。
孔子周游列国开创了中国文化旅游和政治旅游的先河。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几乎都有自己的旅游思想和旅游主张。
魏晋南北朝时期,“穷诸名山,泛沧海”的人性思潮渐兴。
隋唐是中国旅游发展的鼎盛期,继承、发展和升华了旅游文化。
“贵游戚属及下俪工贾,无不夜游”(《大唐新语》)。
宋元明清时期是我国旅游发展的成熟期,审美能力普遍体高,旅游艺术化思想日臻成熟。
近代中国饱受挫折,旅游在民间较为低迷。
自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旅游重新焕发了生机,正在迎头赶上国际化的步伐。
真正意义上的文化旅游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它被看作一个特殊的旅游产品种类,而且旅游者大都是受过良好教育,家境富裕的一小部分人。
直到90年代,人们才对文化旅游的实质加以确认:它是一种特色鲜明的、拥有大众市场的活动(Mckercher & Cros, 2006)。
对于文化旅游的内涵定义,许多学者还没有达成统一的定义。
文旅产业的创新发展作文

文旅产业的创新发展作文
嘿嘿,大家好呀!今天我要跟大家聊一聊一个超级有意思的话题——文旅产业的创新发展!你们知道文旅产业是什么吗?就是把旅游和文化结合在一起,让大家既玩得开心又学到东西的地方!
首先啊,我们要知道,文旅产业可不是随便玩玩就行的哦。
要想让大家一来就爱上,得有很多好玩的东西!比如说,我们家乡有一个古老的庙会,每年都有好多游客来参观。
有一年,有个特别厉害的团队,他们把庙会的历史故事做成了演出,简直就像穿越到了过去!大家看得可high了,还学到了好多有趣的历史知识呢!
然后啊,就是文旅项目得有新意!我听说有一个小镇,以前没啥人去,后来他们开始搞文创设计,把老房子变成了超级文艺的酒店,还有好多有趣的小店。
现在每天都有好多人去那里拍照,感受文化氛围,简直是个网红地啊!
哦对了,还有很多地方开始用科技创新来吸引游客呢!有一次我去了一个博物馆,里面有个虚拟现实的展览,我戴上头盔就像飞到了恐龙时代一样,太酷了!还有一些景区开始用人工智能导游,跟着它走,就像有个超聪明的朋友带着你逛全世界!
当然啦,文旅产业发展还要保护环境,不能损害自然和文化遗产。
我有一次去了一个生态旅游区,那里的山山水水都保护得特别好,我们游泳的时候还看到了好多小鱼和乌龟呢!他们还教大家怎么爱护环境,真的是又好玩又能学到东西!
总之啊,文旅产业的创新发展真的是超级有趣,我们可以在玩耍的同时,还能了解历史、保护环境,简直就是又好玩又有意义!希望大家以后也能去更多的文旅项目玩耍,发现更多有趣的事情哦!嘿嘿,我已经迫不及待要去下一个文旅目的地啦!。
四川三国文化旅游开发的策略分析

253百家论坛四川三国文化旅游开发的策略分析刘淼1 周薳21.成都武侯祠博物馆;2.成都保前明清家具博物馆摘要:四川三国文化旅游资源禀赋深厚。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增长,如何开发利用四川三国文化资源,实现四川省文化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日益重要。
为此,本文提炼了三国文化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提供了促进四川三国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策略建议,期望能够助力推动四川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关键词:四川;三国文化;旅游开发;策略分析1四川三国文化旅游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长期以来,三国文化旅游资源挖掘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三国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总体规划,从而导致没有很好的把相关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深度开发,进行科学布局,尤其是重点项目的开发力度欠缺;第二,旅游产品单一,开发还需更进一步,当下三国文化旅游产品几乎是庙宇居多,除成都武侯祠之外,其他景点并未打造出高品质的旅游产品,非常缺乏与游客的互动性,游客体验薄弱;第三,旅游资源破坏严重,许多三国文化资源受到破坏;第四,推广营销不足;第五,与陕西、云南、重庆等地区的三国文化旅游联动开发薄弱。
2四川三国文化旅游开发的策略2.1明确发展定位近年来,四川对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了重点开发,比如都江堰—青城山旅游区等作为天然生态文化品牌,在短期内吸引大量日韩游客。
但是随着四川文化旅游的大力开发,包括金沙遗址、三星堆、武侯祠,亟待解决开发定位明确的问题,要树立三国文化资源是四川文化旅游发展的重点定位,促进四川文化旅游发展未来更具有吸引力。
据了解,成都当地将立足区域资源禀赋,萃取天府文化精华,以锦里、武侯祠为核心改造提升现有旅游业态,打造三国蜀汉城,建全国最大三国文化综合体,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创造和文化产业优势,这样既能展现蜀都的文化特色,又能彰显生活城市的特质。
2.2深化线路开发2.2.1紧密依托旅游者需求开发三国文化旅游产品武侯祠、剑门蜀道等三国景点的开发,增加了三国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国文化旅游产业论文
一、许昌市三国文化旅游资源分类及特征
许昌历史源远流长,文化旅游资源异常丰富。按照《国标》的标准,
我们把许昌的文化旅游资源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人类活动遗址遗迹。
作为三国时期活动最为频繁活跃的著名人物——曹操,他在许昌留下
了很多的遗址。曹操割发代首处,毓秀台,用来议事的仪式台,进行重
大活动的受禅台,与军事有关的练兵台、藏兵洞,汉魏许都故城遗址公
园等等。第二类:建筑、设施与认为旅游地。它包括四个部分,景观
建筑和附属建筑,如魏文帝庙、三绝碑、关于挺风勒马画像碑;居住地
与社区,如春秋楼景区、曹丞相府、钟繇园林;归葬地,如张公祠、愍
帝陵、董妃陵、张潘二妃墓、伏皇后墓、华佗墓、王允墓、夏侯渊墓、
马腾墓等等;水工建筑如运粮河等。第三类:人文活动。这一类的内
容较为复杂,有人物、事件、戏剧、文学作品、地方风俗、民间礼仪
等,如曹氏父子、建安七子、郭嘉、蔡文姬、关公挑袍、夜读春秋、
许下屯田、豫剧、建安文学、三国传说、三国地名、酒令等等。许昌
市三国文化旅游资源特征鲜明。首先,具有较高的知名度、独具特色。
曹魏集团在许昌打下根据并走向鼎盛,成为中国历史上精彩纷呈的一
笔;三曹七子为代表的文人在许昌慷慨陈词,创造出以刚健沉雄为特
征的建安文学,开创了中国文学的新天地;2006年,许昌被授予“中国
三国文化之乡”的称号,每年都要举办大型的文化周活动,并发行多
枚三国文化邮票,进一步提升了三国名气,具有较为广泛的影响。其次,
蕴含着极高的旅游价值,满足游客多元化的需求。三国时期遗留下的
各种历史人文遗址具有极高历史文化价值。通过阅读奸商墓葬、碑刻
等,游客可以感受三国人物爽朗的风姿、恢弘博大的历史场面、享受
酣畅淋漓的美学体验。通过追溯三国历史,游客们可以积累知识、开
阔视野。此外,许昌会定时开办民俗表演、三国文化历史周等活动,
吸引更多的游客积极参与,研究古代历史和文学,获得更好的文化体
验。
二、许昌三国文化旅游产业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许昌拥有宝藏一样的三国文化旅游资源,但是对于旅游资源的开发却
并没有尽善尽美,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旅游资源开发水平低。
由于某些遗址遗迹容易遭到破坏、不易保存、修复费用较高等原因,
一些旅游资源处于闲置状态,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某些非物质性的
旅游资源则压根没有得到开发,如建安文学资源,三国服饰、饮食、生
活资源,三国民俗等等。此外,许昌市的三国文化资源还存在着“封闭
独立”的情况,零散不成系统,也没有形成较大的旅游规模。第二、管
理理念不够先进、资金短缺。目前,许昌市对于三国旅游景区的管理
是事业型管理,政府管得过多过死,缺乏市场竞争,此外,资金缺乏问
题,也大大地限制了景区的发展。此外,许昌三国文化旅游还存在着客
源市场狭小、吸引力不强、营销手段落后、宣传不足等问题亟待解决。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许昌市三国旅游开发应该采取以下策略。第
一、改革管理机制。改变政府介入过多的状况,引入竞争机制,将市场
完全交游旅游企业来经营管理,亏盈自负,政府不再参与具体的管理
流程,迫使旅游企业寻找一切可能性来创新旅游产品,提高市场竞争
力。第二、提高旅游者内在需求。随着人们知识的快速增强,旅游者
对于旅游的文化体验需求日益多样化。旅游产业应该紧紧抓住这一机
遇,开发旅游创新产品、提高旅游服务水平等,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的
文化体验需求。第三、创建旅游产业链机制。传统的单一性的旅游产
业化已经不能够满足市场的需要了,市场激烈的竞争要求构建横向型
的产业链,要求各个部门、行业共同生产一件“产品”,旅游产业的上
游和下游要保持高度配合,景点、餐饮、交通、住宿、购物等通力合
作,为旅游者提供多样化的、丰富的旅游体验,只有如此,才能有形成
良性反应,保持产业的竞争优势。此外,政府的资金、政策支持也是许
昌市三国文化旅游产业必须利用的隐形资源。
作者:黄杰单位:许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