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常用实验室检查(免疫)

合集下载

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测

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测
2.前列腺特异抗原测定(PSA)---前列腺癌60~90%;
3.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测定----肺鳞状细胞癌、食 管癌、83%的宫颈癌。
第三十四页,共116页。
二、糖脂肿瘤标志物检测
〔一〕糖链抗原199测定 糖链抗原199〔CA199)是一种糖蛋白,属于唾液酸化
Lewis血型抗原。正常人唾液腺、前列腺、胰腺、乳 腺、胃、胆管、胆囊、支气管的上皮细胞存在微量 CA199。
2.约有5% ~10%的人不表达Lewis类抗原,因此部分胰 腺癌患者CA199的血清浓度不升高;
第三十六页,共116页。
3.诊断胆囊癌和胆管癌的阳性率为85%左右,胃癌、结肠 癌为40%,直肠癌为30%~50%;但无早期诊断价值,对 早期患者的敏感度仅为30%。
4.连续检测对病情进展、手术疗效、预后估计及复 发诊断有重要价值;
第十二页,共116页。
(四〕免疫球蛋白E
• 为血清中最少的一种Ig, • 是一种亲细胞性抗体,
• 是介导I型变态反响的抗体,
• 与变态反响、寄生虫感染及皮肤过敏等有关。
• 参考区间:成人血清~mg/L。
第十三页,共116页。
IgE临床意义
婴儿脐血程度很低,出生后逐渐升高,12岁达成人 程度;
〔1〕增高:见于IgE型MM、重链病、肝脏病、结节病、 类风湿关节炎、特异性皮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 炎、荨麻疹、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疱疹样皮炎、寄 生虫感染、支气管肺曲菌病等疾病。
〔一〕甲胎蛋白测定
甲胎蛋白〔AFP)是在胎儿早期由肝脏和卵黄囊合成的一 种血清糖蛋白,出生后,AFP的合成很快受到抑制。
当肝细胞或生殖腺胚胎细胞组织发生恶性病变时, 有关基因重新被激活,使原来已丧失合成AFP才能 的细胞又重新开场合成。

第八章免疫学应用ppt课件

第八章免疫学应用ppt课件
2、丙种球蛋白: 正常人血清或健康产妇胎盘中提取
3、其他抗体制剂:
人工被动免疫注意事项:
注意防止超敏反应 早期和足量 不滥用丙种球蛋白 应用范围:易感人群、患者
人工主动免疫与人工被动免疫的区别
区别点 输入物质 免疫生效时间 免疫维持时间 主要用途
人工主动免疫 抗原
慢,2-4周 长,数月-数年
预防
死疫苗和活疫苗的比较区别点区别点死疫苗死疫苗活疫苗活疫苗制剂特点制剂特点活弱毒或无毒活弱毒或无毒接种剂量及次数接种剂量及次数较多较多2233次次较少较少11次次副作用副作用较大较大较小较小保存及有效期保存及有效期易保存易保存11年年不易保存不易保存44数数免疫效果免疫效果较差维持数月较差维持数月至至22年年较好维持较好维持3355年或更长年或更长一位艾滋病血清检验呈阳性的患者在接受了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之后恢复健康的机率增加了一倍甚至有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将不再具有传染性
5、合成疫苗:
6、类毒素:如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
人工主动免疫注意事项
接种对象:凡免疫力差、与病原体接触机会 多、疾病危害大、流行地区易感者。
接种剂量、次数和间隔时间(计划免疫程序 表)
接种途径:皮内、皮下、吸入、口服 接种后反应:24h内局部红肿、疼痛、淋巴
结大;全身发热、头痛、恶心,数天恢复。
单向琼脂扩散试验
3、免疫比浊法
抗体(Ab)与可溶性抗原(Ag)反应, 形成一定结构的免疫复合物,成为悬浮于 反应溶液中的微粒。在沉淀反应中形成的 复合物微粒具有特殊的光学性质,可用仪 器检测,提高了检测的速度、灵敏度和易 操作性。
4、免疫标记技术
免疫标记技术是将已知抗体或抗原标 记上易显示的物质,通过检测标记物来反 应抗原抗体反应的情况,从而间接地测出 被检抗原或抗体的存在与否或量的多少。 常用的标记物有荧光素、酶、放射性核素 及胶体金等。免疫标记技术具有快速、定 性或定量甚至定位的特点,是目前应用最 广泛的免疫学检测技术。

第八节免疫学检查

第八节免疫学检查
肺癌。 3.胰腺炎、结肠炎、肝脏疾病、肺气肿、支气
管哮喘发作CEA轻度增高。 4.胃液和唾液中CEA增高,对胃癌诊断有参考
价值。
26
五、肿瘤标志物检测 (三)血清癌抗原15-3测定 ❖参考值
<2.5万u/L。 ❖临床意义
主要用于乳腺癌诊断、监测其疗效、转 移和复发。
27
五、肿瘤标志物检测 (四)血清癌抗原125测定 ❖参考值
先天性或获得性体液免疫缺陷病、长期 使用免疫抑制剂等。
6
细胞免疫检测
7
二、细胞免疫检测 (一)T淋巴细胞表面标志测定
代表所有T细胞
CD3
代表辅助性T细胞(TH),其
CD4 功能是发挥体液免疫效应
代表抑制T细胞等,其功能是抑
CD8 制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8
二、细胞免疫检测 ❖参考值
CD3:63.1%±10.8%; CD4(TH):42.8%±9.5%; CD8(TS):19.6%±5.9%; CD4/CD8=(2.2±0.7)/1。
❖ 参考值 血清IgG 7.0~16.6g/L 血清IgA0.7~3.5g/L SIgA唾液0.3g/L 泪液30~80g/L 初乳5.06g/L IgM0.5 ~2.7g/L IgE 0.1~0.9mg/L
5
一、免疫球蛋白检测
❖临床意义 1.Ig增高 (1)多克隆性增高 (2)单多克隆性增高 (3)IgE增高 2.Ig降低
11
二、细胞免疫检测
(二)B淋巴细胞表面标志检测 CD19为全部B淋巴细胞共有的表面标志,
B淋巴细胞活化后不消失,因此是最重要的B 淋巴细胞标记分子。 参考值
CD19细胞 11.74%±3.73%
12
二、细胞免疫检测 ❖临床意义

免疫实验室检查共43页PPT资料

免疫实验室检查共43页PPT资料

1. 抗链球菌溶血素“O”(p312) (anti streptolysin “O”, ASO)
原理: 链球菌感染后1周↑, 4-6周达高峰,持续几个月或几年
临床意义:
见于由此菌感染所引起的疾病(非特异性)
(如猩红热、丹毒、风湿病、急性肾炎等等)
laboratory diagnosis
15
2. 肥达氏(Widal)试验(p313) 原理:
伤寒杆菌抗原
菌体“O”抗 鞭毛原“H”抗

机体产生抗体 IgM 抗体 IgG 抗体
laboratory diagnosis
16
伤寒沙门菌“O”与“H”抗原, 副伤寒甲、乙、丙的鞭毛抗原(“A”、“B”、“C”)
laboratory diagnosis
17
(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p367 (Hmu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 )
▪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
传播途经: 致病机理: 最后结果: 并发各种严重机会感染和恶性肿瘤
laboratory diagnosis
18
感染艾滋病后的自然发展过程
HIV抗体-
4-8周
HIV抗体+, 无症状 8-10 年
laboratory diagnosis
9
斑点型:针对ENA(特别是核蛋白)的自身抗体, 可见于多种AID,如SLE,硬皮病和多发性肌炎.
laboratory diagnosis
10
核仁型:与针对核糖体、U3-RNP、RNA聚合酶的抗体有关,
提示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病。
laboratory diagnosis

临床常用实验室检查—临床免疫学检查

临床常用实验室检查—临床免疫学检查

抗着丝点抗体 抗PM-1抗体 抗JO-1抗体 抗核仁抗体
组织和细胞抗体
抗线粒体抗体 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 抗乙酰胆碱能受体抗体 抗平滑肌抗体
➢其他体液免疫指标
循环免疫复合物(IC) 冷丙种球蛋白(CG) C反应蛋白(CRP)
➢细胞免疫检测
T细胞免疫检测 B细胞免疫检测 自然杀伤细胞(NK)免疫检测 细胞因子检测
糖脂类
癌抗原50(cancer antigen 50, CA-50) 癌抗原72-4(cancer antigen 72-4, CA72-4) 糖链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
CA19-9) 癌抗原242(carbohydrate antigen 242, CA242)
类风湿因子 (rheumatoid factor, RF)
抗核抗体 (antinuclear antibody, ANA)
组织和细胞抗体
抗核抗体
抗组蛋白抗体 抗脱氧核糖核蛋白(DNP)抗体 抗双链DNA抗体 抗RNA抗体 抗可提取核抗原(ENA)抗体
抗Sm抗体 抗RNP抗体 抗SS-A(Ro)抗体 抗SS-B(La)抗体 抗Scl-70抗体
➢免疫球蛋白检测
缺乏特异性诊断价值,主要用于机体体液免疫功能状态的评 估。
临床检验现状:
检验目的
内容
检验方法 参考范围
免疫球蛋白 IgA、IgG、IgM 免疫比浊法
IgE
IgE
免疫发光
➢血清补体检测
缺乏特异性诊断意义,主要用于机体体液免疫功能状态的 评估。
临床检验现状:
➢肿瘤标志物检测
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 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由肿瘤细胞合成、释放的

《免疫学检查》ppt课件

《免疫学检查》ppt课件
6
标记
7
第一节 免疫球蛋白〔Ig〕的检测
8
❖Ig的产生、构造与功能 Ig通常是指具有抗体活性和〔或〕抗
体样构造的球蛋白,由浆细胞产生,有特 异性识别抗原的功能,但必须与抗原结合 形成免疫复合物后才能启动效应功能。 ❖包括:IgG、A、M、D、E
9
一、IgG
+ 参考值:7.0-16.6g/L, 占70-80% + 特点:长效、能透过胎盘,抗菌、抗病毒 + 测定方法:单向免疫扩散〔手工〕
1.E花环〔RFC〕 原理:T细胞外表具SRBC受体 正常 58-72%左右
2.淋巴细胞转化试验〔LCT〕 原理:淋T PHA 淋母细胞 正常:同上 意义:T细胞数量↓免疫缺陷、肿瘤、免疫病
20
3.淋巴细胞分化抗原测定
T细胞:CD3-总T标志 CD4-TH标志 CD8-Ts标志
B细胞: CD19、CD20、CD22等 细胞的荧光免疫标记技术 流式细胞仪的应用
3.CA153〔癌抗原153〕--对乳腺癌有重要
的辅助诊断作用
28
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
1 筛查:高危人群 2 诊断、良/恶鉴别:辅助指标 3 疗效观察:外科—手术切除/残瘤/姑息
保守—药效、放疗效果 4 预后:病员分群,标志物: 5 随访……
29
第五节 自身抗体检测 〔P423〕
--自身免疫病是指免疫系统对自身成 分的免疫耐受性减低或破坏,产生 自身抗体损伤含有相应自身抗原的 组织器官而造成的疾病。
感染、多克隆增高 ↓反复呼吸道感染 非IgA单克隆,如SLE、
免疫缺陷等
11
三、IgM
+ 参考值:0.5-2.6g/L,占5-10% + 特点:五聚体,大分子

8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查

8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查

T细胞膜表面分子具有不同的抗原性,主 要有CD3、 CD4、 CD8 等。 (1) CD3分子:表达于所有成熟的T淋巴细胞表 面,T细胞特有标志,反映T细 胞总数的变化。 (2) CD4分子:辅助性T细胞(TH)表达。 (3) CD8分子:是T抑制细胞( TS )的标志。 (4) CD4/ CD8比值:降低提示免疫抑制;升高 提示亢进,免疫性疾病。
肿 瘤 标 志 物 检 测
AFP升高的因素: 生理条件下,AFP在卵黄囊的内胚层细胞和 胚肝、新生儿肝细胞中高度表达,在胃肠道粘膜 上皮细胞中也有表达。 病理状况下,见于正常成年个体的肝细胞 被破坏后的再生(急、慢性肝炎,重症肝炎恢 复期,肝硬化)、先天性胆管闭塞、畸形胎儿 (无脑儿、脊柱裂等)以及原发性肝细胞肝癌、 畸胎瘤或部分胃肠道肿瘤
自 身 抗 体 检 测
第五节 自身抗体检测
自 身 抗 体 检 测
二、抗核抗体检测
(一)ANA
ANA是抗细胞核成分的自身抗体的总称
【临床意义】 1.ANA阳性: 多见于未经治疗的SLE,治疗后阳性率降低 2.荧光核型: 均质型、边缘型、颗粒型、核仁型
第五节 自身抗体检测
(二)抗DNA抗体测定
自 身 抗 体 检 测 抗DNA抗体分为抗ds-DNA、抗ss-DNA、抗z-DNA
肿 瘤 标 志 物 检 测
二、糖脂肿瘤标志物的检测 肿 瘤 标 志 物 检 测
(四)癌抗原125测定(CA125)
CA125存在于卵巢肿瘤的上皮细胞内,当
患有上皮性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时,水平明显
升高。
【临床意义】
1.卵巢癌病人血清CA125明显升高
二、糖脂肿瘤标志物的检测
肿 瘤 标 志 物 检 测 (五)癌抗原15-3测定(CA15-3) 【临床意义】 1.乳腺癌时明显升高 2.用于观察乳腺治疗后有无复发及检测乳腺 癌的转移

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查

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查

1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查实验诊断教研室第一节

体液免疫测定P411

一、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Ig)p411

为类可分为五类:IgG、IgA、IgM、IgD、IgE

1、Ig(1)多克隆性增高:IgG、IgA、IgM 均见于各类慢性感染、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2)单克隆性增高:单克高只有其中一种升高,如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IgM )、过敏(IgE)

2、Ig●各类体液免疫缺陷病●联合免疫缺陷病●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此时五类Ig均。

反复呼吸道感染者,IgA 。2

第二节感染免疫检测p435

一、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p290(抗“O”)(antistreptolysin “ O” test, ASO)

原理:参考值:ASO<500U临床意义:1、主要用于风湿热的诊断。2、急性肾小球肾炎病人ASO也可升高。

二、肥达(Widal)反应三、梅毒螺旋体抗体测定p439

(treponemapallidum, TP)原理:机体感染TP后,主要产生2种抗体:●抗类脂体Ag的抗体(非特异性)●抗螺旋体Ag的抗体(特异性)

METHODS:Screening tests󰂙unheated serum reagin test(USR)󰂙rapid plasma reagin test(RPR)

Confirmatory test󰂙treponema pallidum hemagglutination assay(TPHA)

临床意义:1、正常人所有试验为阴性。2、各期梅毒阳性率不同。二期梅毒阳性率最高。

3、筛选试验阳性,必须作确诊试验。3

四、爱滋病血清学检查p439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

感染HIV数周~半年,绝大多数患者可出现HIV抗体。

ELISA法胶体金试纸条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血清补体C3测定 血清补体C3测定( C3 )是血清中含量最 高的补体成分,在补体经典激活途径与旁路途 径中均发挥重要作用。补体C3是急性时相反 应蛋白。 临床意义 (1)增高 见于急性炎症、传染病早期、 急性组织损伤、恶性肿瘤、排异反应。 (2)减低 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狼疮性 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肝硬化等。



(三)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查 1.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测定 (1)参考值 ELISA法为阴性 (3)临床意义 ①抗-HCV IgM阳性: 诊断丙型肝炎的早期敏感指标,可见于丙 型肝炎急性感染、病变活动期和传染期; ②抗-HCV IgG阳性:提示体内存在丙型肝 炎病毒感染。


四、肿瘤标志物检测 肿瘤标志物( tumor marker,TM )是 指在肿瘤发生和增殖过程中,由肿瘤细胞 本身合成、释放或者是由机体对肿瘤细胞 反应而产生的一类物质。检测TM对肿瘤的 诊断、鉴别诊断、疗效和预后判断具有一 定的临床价值。肿瘤标志物动态测定有助 于良、恶性疾患的鉴别,还可提示肿瘤是 否复发和转移。



七、自身免疫检测

(一)类风湿因子测定 1. 原理 类风湿因子( RF )是变性IgG刺 激机体产生的一种自身抗体,主要存在于类风湿 性关节炎患者的血清和关节液内。 2.临床意义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阳性率为70 %;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也可出现阳性;某些 感染性疾病,如结核病、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可 呈现阳性反应。

(5)HBcAg和抗-HBc抗体 抗-HBc包 括IgM和IgG两种。①抗-HBc IgM:是感染 HBV后血液中最早出现的特异性抗体,在急 性期滴度高,是诊断急性乙型肝炎和判断 病毒复制、传染性强的重要指标;阳性还 见于慢性活动性肝炎;②抗-HBc IgG:在 感染HBV后1个月左右开始增高,高滴度表 明患者正在感染;低滴度表示既往感染过 HBV;在体内持续时间长,具有流行病学的 意义。


(一)甲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查
1. 参考值
ELISA法:阴性


2. 临床意义
(1)抗HAVIgM阳性:是早期诊断甲型病毒 性肝炎的特异性指标,于发病后1 ~ 2周内 出现,3个月后滴度减低,6个月后不易检出。

(2)抗HAVIgG阳性:提示既往感染,可作 为甲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调查的指标。




(一)血清甲胎蛋白测定 1. 原理 甲胎蛋白(AFP )是胎儿发育 早期由肝脏和卵黄囊合成的一种糖蛋白。 出生后,AFP逐渐消失。当肝细胞或生殖腺 胚胎组织发生恶变时,原已丧失合成AFP能 力的细胞又重新开始合成,使血AFP增高。 2. 参考值 定性:阴性;定量: <20μg/L
3. 临床意义 (1)原发性肝细胞癌:AFP>300μg/L 有诊断意义。 (2)其他:生殖腺胚胎瘤(如睾丸癌、 畸胎瘤、卵巢癌等);病毒性肝炎、 肝硬化;妊娠3个月后,AFP开始增高, 分娩后3周恢复正常。



(四)抗可提取性核抗原抗体谱测定 1. 原理 可提取的核抗原(ENA)由 多种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多肽构成,检测 这些抗原刺激产生的自身抗体,用来反应 某些自身免疫病的状况。 2. 参考值 免疫印迹试验(IBT): 阴性





3. 临床意义 (1)抗Sm抗体阳性 该抗体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标志抗体, 诊断疾病的特异性为99%,且能反映疾病活 动程度。但是阳性率不高,为25%-45%。 (2)抗RNP抗体阳性 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各种风湿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及进行性全身性硬化症。

(二)IgE测定 IgE主要由鼻咽部、扁桃体、支气管、胃 肠道等粘膜固有层的浆细胞分泌。 IgE增高:见于各种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 哮喘、过敏性鼻炎、荨麻疹、嗜酸性粒细胞 增多症等;其他疾病,如IgE型骨髓瘤、急慢 性肝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 寄生虫感染等。



二、血清补体检查 补体( C )是血清中一组具有酶原活 性的糖蛋白,由传统途径的9种成分C1 (C1q、C1r、C1s)~ C9组成。补体、体 液因子或免疫细胞共同参与灭活病原体的 免疫反应,也参与破坏自身组织或自身细 胞而造成的免疫损伤。



(三)前列腺特异抗原测定 1. 原理 前列腺特异抗原( PSA )是一 种由前列腺腺管上皮细胞分泌的单链糖蛋白。 2. 临床意义 血清PSA测定是前列腺癌早 期诊断有价值的试验,血清中PSA>10μg/L 时作为诊断界限值;定期随访PSA有助于前列 腺癌治疗疗效、复发的判断,良性前列腺增 生患者血清PSA亦可升高,大多小于20μg/L。


(二)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查 (1)HBsAg HBsAg阳性,常作为感染 性标志之一。HBsAg阳性见于:①乙型肝炎 潜伏期和急性期;②慢性迁延性肝炎、慢 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肝癌;③慢性 HBsAg携带者。 (2)抗-HBs抗体 在HBsAg消失后数 周血清中才出现抗-HBs,阳性时表示对乙 型肝炎病毒具有保护性免疫作用。抗-HBs 阳性见于:①既往曾感染过HBV,现已有一 定的免疫力;②接种乙肝疫苗后,血中可 出现抗-HBs阳性;③被动性获得抗-HBs, 如输血治疗。

临床意义 ASO增高见于A群溶血性链 球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如感染性心内膜 炎、扁桃体炎、风湿热、链球菌感染后 肾小球肾炎等。


(二)肥达反应( Widal reactin, WR )
1. 原理 肥达反应是以伤寒、副 伤寒沙门菌液为抗原,检测患者血清 中有无相应抗体的一种凝集试验。 2. 参考值 伤寒“O”凝集价<1: 80;伤寒“H”凝集价<1:160;副伤寒 A、B、C凝集价<1:80




(四)癌抗原125测定 卵巢癌明显增高,阳性率达97%。 (五)癌抗原15-3测定 CA15-3 是一种乳腺癌相关抗原,对乳 腺癌的诊断和术后随访监测有一定的价值。 (六)癌抗原19-9测定 胰腺癌、肝胆和胃肠道癌时血中CA19-9 的水平可明显升高。

五、感染免疫检测

(一)抗链球菌溶血素“O”( antistreptolysin"O", ASO )测定


(3)HBeAg 是HBV核心颗粒中的一种可 溶性蛋白质。 HBsAg阳性是病毒复制、传染 性强的标志;孕妇血清HbeAg阳性可引起垂 直传播;HBeAg若持续阳性提示肝细胞损害 严重,可能转为慢性乙型肝炎。 (4)抗-HBe抗体 多出现于急性肝炎 恢复期的病人血清中,抗-HBe阳性见于:① HBeAg转阴的患者,提示病毒复制减少,传 染性减低;②部分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 肝癌患者。


第八章 常用免疫学检查 一、免疫球蛋白检查 免疫球蛋白( Ig )是一组具有抗体活性 的球蛋白,由浆细胞合成与分泌,分布于血 液、体液及部分细胞的表面。免疫球蛋白分 为IgG、IgA、IgM、IgD和IgE五类。






临床意义 (1)IgG、IgA、IgM均增高 见于各 种慢性感染、慢性肝病、肝硬化、淋巴瘤 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 身免疫性疾病。 (2)单一Ig增高 主要见于多发性骨 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等免疫增殖性 疾病。 (3)Ig减低 见于各类先天性免疫缺 陷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病、联合免疫缺陷 病及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
六、性传播疾病的免疫检查


(一)梅毒螺旋体抗体测定 1. 参考值 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 (TPTA)和荧光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均阴性 2. 临床意义 阳性可确定梅毒的诊断。




(二)人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测定 1. 原理 人类免疫缺陷性病毒(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 )是艾滋病的 病原体,机体感染HIV后数周至半年后,多数 患者体内可出现抗-HIV抗体。 2. 参考值 阴性 3. 临床意义 筛选试验常用ELISA法,敏 感性高,但有假阳性。筛选试验阳性时,需做 确诊试验,确诊试验用蛋白印迹试验或RT-PCR 法,阳性对肯定诊断有价值。





(二)血清癌胚抗原测定 1. 原理 癌胚抗原( CEA )是一种富 含多糖的蛋白复合物。出生后含量极低。但 在部分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CEA含量可异常 增高。 2. 参考值 ELISA法:<15μg/L 3. 临床意义 CEA增高见于:结肠癌、 直肠癌、乳腺癌、胃癌、肺癌、胰腺癌等; 恶性肿瘤恶化时;此外,结肠炎、肝硬化、 肺气肿等也会增高。


(三)血清补体C4测定 (1)增高 见于急性风湿热、皮肌炎、 关节炎等。 (2)减低 见于狼疮性肾炎、自身免疫 性肝炎、胰腺癌、多发性硬化症、类风湿性 关节炎等。


三、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查 病毒性肝炎主要有5型,相应的肝炎的 病原体有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 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丁 型肝炎病毒(HDV)和戊型肝炎病毒 (HEV)。除乙型肝炎病毒为双链DNA病毒 外,其余均为单链RNA病毒。由于各种肝炎 病毒的血清标志物有其特异性,检测中无 交叉反应,故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意义。


八、其他免疫检测 (一)循环免疫复合物检测 1. 原理 循环免疫复合物( CIC )是 游离存在于血液和体液中的抗原与相应抗 体的复合物。临床检测的常为血液中的CIC。 2. 临床意义 CIC增高见于血清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 活动性肝炎、血管炎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C反应蛋白测定 1. 原理 C反应蛋白( CRP )是一种急 性时相反应蛋白,主要由肝脏产生。 2. 参考值 免疫比浊法为阴性;单向 免疫扩散法为低于8mg/L。 3. 临床意义 CRP升高见于:化脓性 感染、心肌梗死、恶性肿瘤、组织损伤、 风湿热活动期、器官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