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查

合集下载

临床常用实验室检查—临床免疫学检查

临床常用实验室检查—临床免疫学检查

抗着丝点抗体 抗PM-1抗体 抗JO-1抗体 抗核仁抗体
组织和细胞抗体
抗线粒体抗体 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 抗乙酰胆碱能受体抗体 抗平滑肌抗体
➢其他体液免疫指标
循环免疫复合物(IC) 冷丙种球蛋白(CG) C反应蛋白(CRP)
➢细胞免疫检测
T细胞免疫检测 B细胞免疫检测 自然杀伤细胞(NK)免疫检测 细胞因子检测
糖脂类
癌抗原50(cancer antigen 50, CA-50) 癌抗原72-4(cancer antigen 72-4, CA72-4) 糖链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
CA19-9) 癌抗原242(carbohydrate antigen 242, CA242)
类风湿因子 (rheumatoid factor, RF)
抗核抗体 (antinuclear antibody, ANA)
组织和细胞抗体
抗核抗体
抗组蛋白抗体 抗脱氧核糖核蛋白(DNP)抗体 抗双链DNA抗体 抗RNA抗体 抗可提取核抗原(ENA)抗体
抗Sm抗体 抗RNP抗体 抗SS-A(Ro)抗体 抗SS-B(La)抗体 抗Scl-70抗体
➢免疫球蛋白检测
缺乏特异性诊断价值,主要用于机体体液免疫功能状态的评 估。
临床检验现状:
检验目的
内容
检验方法 参考范围
免疫球蛋白 IgA、IgG、IgM 免疫比浊法
IgE
IgE
免疫发光
➢血清补体检测
缺乏特异性诊断意义,主要用于机体体液免疫功能状态的 评估。
临床检验现状:
➢肿瘤标志物检测
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 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由肿瘤细胞合成、释放的

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查

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查
1.增高:各种过敏性疾病、寄生虫感染、MM等 2.降低:免疫抑制剂、丙球缺乏症
血清M蛋白检测
单克隆B细胞产生的免疫球蛋白及其分子片断 方法:蛋白电泳 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多发骨髓瘤
重、轻链病
第二节 血清补体检测
补体成份:C1(C1q、C1r、C1s)~C9、B、 D、P、H、I等因子组成
1.减低:SLE、急性肾小球肾炎、链球菌感 染后肾炎
2.增高:急性炎症
补体C4检测
方法:单向免疫扩散法、免疫比浊法 参考值:0.55 ±0.11g/L 临床意义:同C3
第三节 细胞免疫检测
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分类:T、B淋巴细胞,第三群淋巴
细胞(NK、LAK)
T细胞表面标志
T细胞受体 簇分化抗原 组织相容性抗原 致有丝分裂原受体 病毒受体
现症HBV感染
HBsAg(+)或HBeAg(+) HBV-DNA(+) HBcAbIgM(+) 肝内HBcAg(+)或HBsAg(+)或HBV-DNA(+)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
乙肝传染途径:垂直传播占30~45% 水平传播占50 ~60%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测定
方法:Elisa、RIA 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急性乙肝的潜伏期
持续阳性易发展慢性乙肝或肝硬化 乙肝病毒携带 本身不具有传染性
乙肝病毒表面抗体(HBsAb)测定
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保护性抗体
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查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风湿内科 潘云峰 2006-12
本章节重点
临床参考值 临床意义 选用原则
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查
免疫 免疫学 免疫学检测:1.特异性免疫功能检查

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查1

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查1

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查概述免疫学检查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通过检测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状态,可以帮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疾病治疗方案制定等。

本文将介绍一些临床常用的免疫学检查方法。

血清免疫学检测血清免疫学检测是指通过检测血清中的各种免疫分子水平,来评估免疫系统的功能状态。

常见的血清免疫学检测项目包括:免疫球蛋白检测免疫球蛋白是免疫系统分泌的一种重要免疫分子。

在免疫系统受到某些刺激后,会产生特定种类的免疫球蛋白,这些免疫球蛋白会与入侵人体的病原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从而防止病原体进一步侵入人体组织。

常见的免疫球蛋白检测项目包括IgG、IgM、IgA等,通过检测不同类型的免疫球蛋白水平,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免疫系统状态。

补体检测补体是一种由多种免疫蛋白组成的血清蛋白复合体,是免疫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补体可以帮助身体清除细胞废物和病原体,调节免疫系统的表现形式,保持免疫平衡。

补体缺乏或功能异常会导致多种免疫疾病的发生。

通过检测补体水平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免疫状态。

自身抗体检测自身抗体是一种由免疫系统产生的抗体,它们能够与人体组织中的自身抗原结合,从而引发自身免疫反应。

一些自身抗体和特定的自身免疫疾病有关,如胶原病、系统性硬化症等。

通过检测自身抗体水平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是否存在自身免疫疾病。

免疫细胞学检测免疫细胞学检测是指通过检测一些免疫细胞的数量或功能状态,来评估免疫系统的功能状态。

常见的免疫细胞学检测项目包括:淋巴细胞亚群检测淋巴细胞是免疫系统中最主要的免疫细胞,它们可以识别和消灭入侵的病原体。

淋巴细胞可分为多个亚群,如T细胞、B细胞等,它们在免疫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通过检测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免疫系统方面的问题。

白细胞介素检测白细胞介素是一类由免疫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

它们可以通过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状态来保持身体的免疫平衡。

白细胞介素的水平异常与多种免疫疾病的发生相关。

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查

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查

9
(一)免疫球蛋白检测
3、血清M蛋白检测
或称单克隆免疫球蛋白, 它是一种单克隆B细胞增殖产生的具有相同结构和电泳迁移率的免 疫球蛋白分子及其分子片段(轻链、重链等),又称M组分。 参考值:蛋白电泳法、免疫比浊法或免疫电泳法: 正常人为阴性。 临床意义:检测到M蛋白,提示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殖病。见于: 多发性骨髓瘤:以IgG型最常见,其次为IgA型,IgD和IgE罕见, 也有IgM型的报道; 巨球蛋白血症:存在大量单克隆IgM; 重链病:出现Ig重链(γ、α、u重链); 半分子病:系有一条重链和一条轻链组成的单克隆Ig片段; 恶性淋巴瘤:血液中可以有M蛋白; 良性M蛋白血症:指血清或尿中存在单一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段, 原因不明。老年人较多,需与多发性骨髓瘤相鉴别。
2、T淋巴细胞亚群的测定: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 参考范围:CD3+T淋巴细胞:50%~84%; CD4+T淋巴细胞:27%~51%; CD8+T淋巴细胞:15%~44%; CD4+/CD8+细胞比值:0.71~2.78。
19
(三)免疫细胞检查
临床意义:T淋巴细胞表面标志的检测可用于T淋巴细胞的计数、T
1
三、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查
基本要求:
掌握IgG、 IgM的实验诊断学意义; 掌握T细胞亚群的组成及意义; 熟悉其它免疫球蛋白的检测意义; 了解免疫吸附试验、流式细胞术的实验原理和 基本技术。
2
(一)免疫球蛋白检测
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定义:
是一组具有抗体活性的球蛋白; 由B细胞发育为浆细胞后合成与分泌,存在于机体的血液、体液、 外分泌液和某些细胞(如淋巴细胞)的表面。

免疫学检验常用的方法

免疫学检验常用的方法

免疫学检验常用的方法
免疫学检验是临床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主要用于诊断疾病的发病机制、检测疾病的标志以及评估疾病的预后。

下面列举几种常用的免疫学检验方法: 1. 抗体检测:抗体检测是免疫学检验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主要用于检测患者体内是否存在特定病原体的抗体,例如乙肝抗原抗体检测、艾滋病抗体检测等。

2. 抗原检测:抗原检测是指通过检测患者体内是否存在特定抗原来诊断疾病的方法。

例如,流感病毒抗原检测可用于诊断季节性流感。

3. 免疫荧光检测:免疫荧光检测是一种常用的免疫学检验方法。

它主要用于检测细胞内的蛋白质、抗体等分子。

例如,免疫荧光染色可用于检测宫颈鳞状细胞中 HPV 病毒的存在。

4. 聚合酶链反应 (PCR) 检测: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是一种用于检测病原体的分子生物学方法。

它主要用于诊断病毒、细菌等病原体感染。

例如,PCR 检测可用于诊断 HIV 感染。

5. 免疫细胞检测:免疫细胞检测是一种用于评估免疫系统功能的方法。

它主要用于检测免疫细胞的数量和功能,例如,流式细胞术可用于检测免疫细胞的表型。

以上是几种常用的免疫学检验方法。

除此之外,还有免疫印迹法、生物传感器法、纳米颗粒法等先进的检测技术,这些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还可以降低检测的成本。

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查

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查

4.BF 方法:单向免疫扩散法 (0.1-0.4g/L) 意义:增高见于某些自身免疫病、肾病综合征、慢 性肾炎、恶性肿瘤; 2、减低见于肝病、急性肾 小球肾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第二节 细胞免疫检测 主要包括有T细胞、B细胞、K细胞、NK细胞及其 亚群;临床常对淋巴细胞的数量,表面标志物及 功能进行检测,以了解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
第六节 自身免疫检测 抗核抗体: •ANA阳性:血清滴度>1:40为阳性。最多见于未 治疗的SLE,活动期SLE几乎100%阳性。也可见 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抗核抗体共有4种荧光核 型:均质型,见于SLE、SS、PSS、MCTD;边 缘型,见于SLE、SS;颗粒型,见于SLE、RA; 核仁型,见于PSS、Crest征。 • 抗脱氧核糖核酸测定:分为抗双链 DNA抗体 (ds-DNA)、抗单链DNA抗体(ss-DNA)、抗 Z-DNA抗体。抗双链DNA抗体的检测有重要的临 床意义,它见于活动期的SLE,阳性率70%90%。
• B细胞免疫检测 1. B细胞表面标志物检测: B细胞表面有表面抗原 (CD19、CD20、CD21、CD22、CD40等)与表 面受体(BCR、CKR、CR、FC等) BCR又称B细胞表面免疫球蛋白(SmIg发育阶段 不同而变化。 (1).B细胞表面免疫球蛋白(SmIg)测定:主要用 于检测外周血B细胞的百分率。临床意义: ① SmIg减低见于免疫缺陷性疾病; ② SmIg升高 见于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多毛细胞白血病和 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患者 SmIgM阳性细胞可占78%。
(2).B细胞分化抗原测定:临床意义: ① 升高见于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和Burkitt淋巴瘤等; ② 降低见于无丙种球蛋白 血症、使用化疗或免疫抑制剂后。 • 淋巴细胞功能检测 (1).T细胞转化试验:反映T细胞的免疫功能。临床 意义同T细胞花结形成试验。但Down综合征时明 显增高。 (2).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反映机体整体的细胞免疫 功能,还可用于HLA的细胞学分型

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查

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查
胞等
5
细胞因子检 查:如IL-2、 IL-6、TNF-
α等
3
补体检查: 如C3、C4等
6
免疫细胞功 能检查:如 吞噬细胞功 能、淋巴细
胞转化等
2
临床常用免疫学 检查项目
免疫球蛋白检测
1
免疫球蛋白G(IgG):主要 参与体液免疫,是血清中含
量最高的免疫球蛋白
2
免疫球蛋白A(IgA):主要 参与黏膜免疫,是血清中含
胞因子等
免疫细胞信号通路检测: 如NF-κB、MAPK等
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01
检测技术的进步:不断提高检测结果的准 确性和可靠性
02
标准化和规范化:建立统一的检测标准和 规范,提高检测结果的可比性
03
自动化和智能化:采用自动化和智能化的 检测设备,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04
质量控制和持续改进:加强质量控制和持 续改进,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感染性疾病的诊断
01
病毒感染:通过检测病毒抗原、抗体或核酸,判断病毒感染类型和程度
02
细菌感染:通过检测细菌抗原、抗体或核酸,判断细菌感染类型和程度
03
真菌感染:通过检测真菌抗原、抗体或核酸,判断真菌感染类型和程度
04
寄生虫感染:通过检测寄生虫抗原、抗体或核酸,判断寄生虫感染类型和程度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
临床意义:补体检测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多种 疾病,如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等。
细胞因子检测
01
细胞因子:参与免疫反应的信号
分子
02
检测方法:ELISA、流式细胞术、
免疫荧光法等
03
检测项目:白细胞介素、干扰素、

临床本科10常用免疫学检查

临床本科10常用免疫学检查

IgM的检测
总结词
IgM是人体最早产生的免疫球蛋白,具有强大的抗原结合能 力,在机体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
详细描述
IgM的检测主要用于诊断感染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在 感染初期,IgM抗体通常会迅速升高,因此检测IgM含量有 助于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同时,IgM含量的变化也可以反 映机体的免疫状态和疾病进展情况。
沉淀反应在临床中主要用于疾 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如检测 梅毒螺旋体、钩端螺旋体等。
02
酶免疫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免疫学检测技术,通过酶与抗体或抗原的结合,将酶的催化作用用于放大免疫反应信号 ,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详细描述
酶免疫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酶与抗体或抗原结合,形成酶标抗体或抗原。在反应体系中,当酶标抗体或抗原与相 应的抗原或抗体结合后,通过底物显色反应,根据颜色的深浅来判断抗原或抗体的含量。由于酶具有催化作用, 可以放大信号,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直接凝集反应的原理是抗原抗体结合后,改变了抗原的理化性质,使其聚集呈现肉 眼可见的凝集现象。
直接凝集反应在临床中主要用于细菌和病毒的快速检测,如伤寒、副伤寒等疾病的 快速诊断。
间接凝集抑制反应
间接凝集抑制反应是指将可溶性抗原先与抗体结合,然后再与相应抗体结合时,由于第一个 抗体的结合,阻断了抗原与第二个抗体的结合,使第二个抗体不能与抗原结合,从而抑制了 凝集现象的发生。
HLA-B抗原的检测
总结词
HLA-B抗原是组织相容性抗原中的另一部分 ,用于检测器官移植时的配型和某些疾病如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
详细描述
HLA-B抗原检测同样采用血清学方法,通过 检测受检者血清中是否存在针对HLA-B抗原 的抗体,来判断受检者是否具有HLA-B抗原 。与HLA-A抗原一样,HLA-B抗原在器官 移植中起到关键作用,需要确保供、受者之 间的HLA-B抗原匹配。此外,HLA-B抗原 的检测在诊断某些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时 也具有重要意义。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体内 通常存在针对HLA-B抗原的抗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血清补体(complement)检测
补体是具有酶活性的一种不耐热球蛋白,由3组球蛋白分子组成 第1组:9种补体成分(C1~C9); 第2组:B、D、P、H、I 因子; 第3组:调节蛋白,如C1抑制物、C4结合蛋白、促衰变因子等。
1、总补体溶血活性(CH50)测定
2、血清C3:血清中含量最高的补体,主要由巨噬细胞和肝脏合成 ,在经典与旁路激活途径中发挥主要作用。 参考值: 0.85~1.70g/L 意义:↑:急性时相蛋白。 ↓:合成能力降低(肝病); 合成原料不足(营养不良); 消耗丢失太多 (肾炎、 SLE、白血病化疗、失血);
一组具有抗体活性的球蛋白,由浆细胞合成与分泌,存在于机 体的血液、体液、外分泌液以及部分细胞的表面,分5类:IgG 、IgA、IgM、IgD、IgE。 1、概述
Ig 产生部位 含量
功能
IgG 脾脏、淋巴结 75% 1、血清中的主要抗体成分
2、通过胎盘,新生儿被动免疫
IgA 肠系淋巴组织 10% 1、抗细菌、抗病毒、抗毒素
。 6、癌抗原15-3 (CA15-3):乳腺癌
三、酶类肿瘤标志物 1、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AP):前列腺癌 2、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小细胞肺癌和神经母细胞瘤 3、L-岩藻糖苷酶(AFU):肝癌
肿瘤标志物检测
一、特异与非特异 二、量变与质变 三、综合立体定位
四、不能作最后诊断 五、结合临床 六、动态检测的重要性
一、蛋白类肿瘤标志物检测 1、甲胎蛋白(AFP):肝癌 2、癌胚抗原(CEA):广谱肿瘤标志物,见于胃肠道恶性肿瘤 、乳腺癌、肺癌等。因此,在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病情监测、 疗效评价方面,有重要价值。 3、组织多肽抗原(TPA):肿瘤的疗效监测。 4、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前列腺癌 5、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鳞癌
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查 凌光辉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风湿免疫科
内容提纲
• 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 • 血清补体检测 • 细胞免疫检测 • 肿瘤标志物检测 • 自身抗体检测 • 感染免疫 • 其它免疫检测
临床免疫学检查
免疫功能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免疫球蛋白 补体 T细胞 B细胞 NK细胞
临床免疫学检查
感染相关免疫学 肿瘤标志物
肝炎相关病毒标志物 细菌感染免疫 病毒感染免疫 寄生虫感染免疫
自身抗体
移植免疫
临床免疫学检查
免疫学检查方法及原理
1.凝集反应 2.沉淀反应 3.中和试验 4.放射免疫试验
5.荧光试验 6.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7.化学发光 8.流式细胞术
第一节 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
一、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Ig)检测
2、SIgA在局部免疫中起重要作用,是机体抗感 染、抗过敏的重要免疫“屏障”。
IgM 分子量最大
5% 1、最早出现的Ig。
2、杀(溶)菌、溶血、促吞噬、凝集比IgG高5001000倍,在机体早期的免疫防御作用重要。
IgE 粘膜固有层 0.002% 1、 产生I型变态反应。
2、临床意义
(1)多克隆增高:常见于各种慢性感染、慢性肝病、淋巴瘤和某 些AID,如SLE、RA等。
(2)单克隆增高:主要见于免疫增殖性疾病,如MM、巨球蛋白血 症
IgE升高:见于I型变态反应、 IgE型骨髓瘤、寄生虫感染、 慢性肝炎、SLE、RA等。 (3)免疫球蛋白降低:常见于各类免疫缺陷病、长期使用免疫抑
制剂的病人。
(4)新生儿和婴幼儿:其含量较成人低。 (5)IgG亚类:某些免疫缺陷病和变态反应性疾病有重要意义。
二、血清M蛋白(Monoclonal Immunoglobulins, M protein)测定
是一种单克隆B淋巴细胞异常增殖时产生的,具有相同结构和 电泳迁移率的IgG分子或片段,其一般不具有抗体活性。
参考值: 阴性
临床意义: 1、多发性骨髓瘤(MM),常见IgG型、IgA型、轻链型 。
2、其它血液系统疾病(巨球蛋白血症、良性M蛋白血症、重链 病、半分子病、淋巴瘤)
第五节 自身抗体检测
• 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 AID) 由于某些原因造成免疫系统对自身成分的免疫耐受
性减低或破坏,致使自身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损伤含有 相应自身抗原的组织器官而引起的疾病,表现为相应的 组织器官的功能障碍。
自身抗体的分类
器官/组织特异性自身抗体:具有与器官、组织及其成分 抗原反应的特异性。
3、血清C1q、 C4、 B因子测定
补体激活途径示意图
第三节 细胞免疫检查
一、T细胞亚群检测 1、T细胞花结形成试验:ERFT 2、T细胞转化试验: 3、T细胞分化抗原测定:CD3+T、 CD3+ /CD4 +T、 CD3+ /CD8 +T
二、B细胞分化抗原测定:CD19、CD20、CD21
三、自然杀伤细胞免疫测定 1、自然杀伤细胞活性测定:抗肿瘤和抗病毒感染 2、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测定(ADCC)
四、细胞因子检测 1、IL-2和IL-2R检测 2、TNF测定 3、IFN测定
第四节 肿瘤标志物检查
• 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 TM)是指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增 殖过程中,由肿瘤细胞的基因表达而合成分泌的或是由于机体对 肿瘤细胞反应而异常产生和(或)升高的,反应肿瘤存在和生长 的一类物质,包括蛋白质、激素、酶(同工酶)、多胺及癌基因 产物等,存在于病人的血液、体液、细胞或组织中。
பைடு நூலகம்
二、糖脂肿瘤标志物 1、癌抗原50 (CA50):无器官特异性 2、癌抗原72-4 (CA72-4):胃肠道肿瘤和卵巢癌 3、糖链抗原19-9 (CA19-9):胰腺、肝胆、胃肠道癌 4、癌抗原125 (CA125):恶性浆液性卵巢癌、上皮性卵巢癌 5、癌抗原242 (CA242): 能识别CA50和CA19-9的抗原决定簇
如:抗甲状腺抗体、抗心肌抗体、抗胰岛细胞抗体、 抗肾上腺皮质细胞抗体等。
非器官/组织特异性自身抗体(系统性自身抗体):以细 胞某一成分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其能与各器官、组织细 胞的相应抗原反应。
如:抗核抗体、抗线粒体抗体、抗着丝点抗体、 抗肝肾微粒体抗体等。
抗循环中各有形成分的自身抗体:包括白细胞和(或)血 小板的抗体,以及红细胞抗原的抗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