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军事理论课课件电子对抗技术

合集下载

(军理课)国防含义及基本特征

(军理课)国防含义及基本特征

一、国防含义及基本特征含义:为了捍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备外来侵略和颠覆而进行的军事及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基本特征:1.多种斗争形式的角逐;2.战争潜力的转化;3.综合国力的抗衡;4.质量建设的道路;5.威慑作用的功能。

二、国防动员的含义及形式含义:是主权国家为适应战争需求或临时应付重大危机、自然灾害等突发情况,以保卫国家安全为根本目的,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的一系列活动。

国防动员实施主体是国家,即国防动员是国家行为,是国家职能的具体体现。

形式:1.按规模可分为局部动员和总动员;2.按性质可分为秘密动员和公开动员;3.按时间可分为应急动员和持续动员;4.按动员内容可分为政治动员、经济动员、人民防空动员、交通战备动员、科技动员和信息动员。

三、国防法规的含义是指国家为了加强防务,尤其是加强武装力量建设,用法律形式确定并以国家强制手段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则的总称。

四、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上古至秦汉,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孕育与形成;2.三国至宋元,中国古代军事理论在战争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3.明清,西方军事理论的传入与中国军事理论的完善、改造。

五、简答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主要内容1.对待战争的态度(兵者,国之大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作战原则(安不忘战,富国强兵;未战先计,政出庙算;文武并用,伐谋伐交;兵贵神速;以正合,以奇胜;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攻占之本,在乎壹民;不战而屈人之兵;致人而不致于人;兵无委积而亡;兵有大论,先论其器);3.治军原则(以治为胜,教诫为先;总文武者,军之将也)。

六、孙子兵法十三篇及其作战原则《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

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战争的本质属性,揭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指导战争的普遍规律。

它从政治范畴提出了以“道”为首的战争制胜论思想,总结了具有科学价值的作战指导原则。

《军事理论课》思考题

《军事理论课》思考题

《军事理论课》思考题1.什么是国防?有那些基本的要素?答:国防,即国家防务,是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而采取的防卫措施的统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规定:国防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和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国防的主体、、国防的目的、国防的手段、国防的对象2.国防分为哪几种类型?每个类型最典型主权的国家或集团是什么?答:⑴扩张型国防,美国⑵联盟型国防,北约⑶中立型国防,加拿大⑷自卫型国防,中国3.我国国防历史的启示是什么?答:⑴,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⑵,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⑶,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4.根据《国防法》的规定,公民有哪些方面的国防权利和国防义务?答:权利:⑴,对国防建设提出建议的权利⑵,制止,检举危害国防行为的权利(3),国防活动中经济损失补偿的权利义务:⑴,兵役义务⑵,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⑶,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⑷,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⑸,保护国防秘密的义务⑹,协助国防活动的义务5.我国国防政策的主要内容?答:①.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国防的领导②.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③.国防建设服从和服从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④.实现国防现代化⑤.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建设和巩固国防⑥.实行军民结合,全民自卫⑦.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⑧.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扩张6.我国的武装力量体制是怎样的?答:我国的武装力量构成属于多种武装相结合的形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组成。

7.国防动员的主要形式有哪些?答:⑴.武装力量动员⑵.国民经济动员动员⑶.人民防空⑷.交通战备动员⑸.国防教育军事思想1、什么是军事思想?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答: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与军队问题的高层次的系统的理性认识。

萌芽时期,形成时期,成熟时期,发展时期。

军事理论课复习要点

军事理论课复习要点

1.国防的基本类型:侵略扩张型,自卫防御型,互助联盟型,自主中立型。

我国属于自卫防御型国家。

2.国防的主体是国家,其手段包括军事手段,政治手段,经济手段,外交手段。

3.我国武装力量构成及体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及预备役部队(包括陆海空三大军种和第二炮兵约230万),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组成。

中国人民解放军现设有沈阳,北京,兰州,成都,广州,南京,济南七大军区。

4.公民的国防权利与义务:1对国防建设提出建议的权利,2制止,检举危害国防行为的权利,3在国防活动中因经济损失得到补偿的权利。

4兵役义务(服现役,服预备役,参加民兵组织,参加学生军事训练),5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6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7保守国防秘密的义务。

5.国防建设的启示:1增强国防实力必须大力发展经济,2巩固国防离不开昌明的政治,3科技进步是国防的强大保障,4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的的关键。

6.战略是指筹划和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

其具有全局性,对抗性,谋略性,相对稳定性的特点,包括战略目的,战略方针,战略力量,战略手段四个要素。

7.国际战略格局的特点:1美国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世界呈多极化趋势,2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企图建立一个新的安全结构,3武装冲突和局部战争对国际安全的影响相应突出,4军备竞争和大规模军费投入对稳定产生不利影响,5经济因素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上升。

8.国际战略格局的发展趋势:1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一超四强,即美国,欧盟,欧罗斯中国,日本),2未来战略格局中各方关系将日趋复杂化,3维护国家利益的软战争将对国际战略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9.我国地缘环境特点:1海陆兼备,陆地边界和海岸线漫长(陆地边界2.2万多公里长,海岸线总长1.8万多公里),2邻国众多,安全环境及其复杂。

(与朝鲜,欧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接壤14个国家接壤;与韩国,日本,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文莱隔海相望。

军事理论复习资料

军事理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中国国防一、国防的概念:国家防务二、国防的要素国防的主体是国家国防的对象是侵略和武装颠覆国防的目的是捍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国防的手段是为完成国防任务,实现国防目的的而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国防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教育、科技等方面的活动。

国防的类型扩张型:(美国)自卫型:(中国)联盟型:(北约、独联体、美日韩)中立型:分全民皆兵型(如瑞士、瑞典)和完全不设国防型(如圣马力诺)四、中国国防发展史①城池是我国古代国防建设中时间最早、数量最多的工程。

城池建设始于商代。

古代海防建设是从明朝开始的。

五、主要启示(一)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二)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三)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第二节国防法规一、是依法治军、加强国防建设和提高军队战斗力的强大武器,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二、国防法规体系在纵向关系上,我国国防法规可以分为四个层次:法律、法规、规章、地方性法规。

《人民防空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人民防空事业走向法治化,表明我们的人民防空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是人民防空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三、公民的国防义务和权力1、国防权利1)对国防建设提出建议的权利2)检举、制止危害国防建设的权利3)国防活动中经济损失取得赔偿的权利2、国防义务1)兵役义务:服现役,服预备役和参加军事训练2)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3)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4)保守国防秘密的义务5)协助国防活动的义务第三节国防建设一、国防领导体制(一)中国现行的最高决策机构是中共中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及常委会,国务院、国家主席、中央军委。

(二)①国防领导和管理机构,是最高国防决策机构的执行和保障系统。

②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的职能是:人民武装动员,国家经济动员,国家人民防空,国家交通战备。

二、国防建设目标和政策1、国防建设目标1)巩固国防,防备和抵抗侵略2)制止分裂,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3)制止武装颠覆,维护社会稳定4)反对侵略扩张,维护世界和平5)加强国防建设,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2、国防建设政策1)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国防的领导2)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3)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4)实现国防现代化5)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建设和巩固国防6)实行军民结合,全民自卫7)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8)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扩张三、国防建设成就1、铸造了一支现代化合成军队2、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国防动员体制3、形成了门类齐全、综合配套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4、维护了国家统一和安全☆“两个根本性转变”:在军事斗争准备上,由应付一般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转变到向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在军事建设上,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的转变。

大学军事理论课的考试要点--开卷

大学军事理论课的考试要点--开卷

一、中国国防1.国防的含义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倒,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和教育等方面的活动2.国防的基本类型A按社会形态:奴隶制国防、封建制国防、资本主义制国防、社会主义国防。

B按军事战略和国防建设的目标:防御型国防、扩张型国防。

C按国防力量构成方式:联盟型国防、独立自主型国防、中立型国防。

3.国防的历史启示①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②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③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4.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是1998年组建的。

补: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国家利益及其安全防务的整体性国防力量的综合性国防手段的多元性国防建设的系统协调性国防事业的社会性(1)、公民的主要国防义务是什么?①依法服兵役的义务②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③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④保守国防秘密的义务⑤协助国防活动的义务)(1)、公民的主要国防权利是什么?①对国防建设提出建议的权利②制止、检举危害国防行为的权利③国防活动中经济损失补偿的权利国防的四个要素:军队、警察、法庭、监狱。

3 、国家与国防的关系:1 .国防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2 .国防是为国家的利益服务的; 3 .国家的性质、制度、政策决定着国防建设。

4 、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1 .现代国防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 2 .现代国防既是一种国家行为又是一种国际行为; 3 .现代国防具有多层次的目标。

16 、目前威胁我国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的分裂势力包括:台独分子,藏独(达赖集团),疆独(东突分裂势力)国防法规5.什么是国防法规国防法规是调整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领域各种社会关系、法律规范的总和,是国家法律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的基本依据。

6.国防法规体系纵向层次第一是法律;第二是法规;第三是规章;第四是地方性法规7.公民的国防义务①兵役义务;②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③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④保护国防秘密的义务;⑤支持国防建设、协助军事活动的义务8.我过的兵役制度是什么?①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②民兵与预备役结合9.学生军训的意义补:什么是兵役法?是规定国家兵役制度的法律规范,是公民依法服兵役的法律依据简述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两种答案均属正确:)答案一:一是国防目标的双重性;二是国防力量的综合性;三是国防功能的威慑;四是国防斗争的多样性。

军事理论考题

军事理论考题

1、现在国防的基本类型有:扩张型、自卫型、联盟型、中立型。

P32、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三化”建设是指现代化、正规化和革命化。

P173、军事思想的主要特征有:鲜明的阶级性、强烈的时代性、明显的继承性和显著的实践性。

P584、胡锦涛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全面发展的指导方针,也是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P1085、航天技术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

它通常由航天运载火箭技术、航天器技术和航天测控技术等组成。

P1336、战略导弹,担负战略任务。

它用于摧毁敌方纵深目标,由国家最高统帅部掌握使用。

7、隐身技术是指降低飞机、导弹、舰艇、坦克等目标的可探测特征,使其不易被敌方各种探测设备发现的综合性技术。

P1808、信息化战争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交战双方在信息化战场上,以信息化军队为主要作战力量、以信息化武器装备为主要作战手段、以信息战为主要作战形式、以争夺制信息权为主要对象的战争。

P218 9、国际战略环境,是指一个时期内世界各国主要国家(集团)在矛盾斗争或合作共处中的全局状态和总体趋势。

它是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形势的综合体现。

P2501、总参谋部负责组织领导全国武装力量的军事行动。

P24A、总参谋部B、总政治部C、总后勤部D、总装备部2、“国家设立全民国防教育日”,确定每年9月第三个星期六为全民国防教育日。

P50A、8月B、9月C、10月D、11月3、战争是政治继续的观点,是由谁最早提出的:《克劳塞维茨》P55A、马基雅弗利B、拿破仑C、克劳塞维茨D、富勒4、世界古代第一兵书“东方兵学的鼻祖”是:《孙子兵法》P54A、《司马法》《尉缭子》B、《军志》《军政》C、《孙子兵法》D、《三略》《六韬》5、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人民军队建设思想,人民战争思想,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和国防建设理论。

P72A、军队建设理论B、人民军队建设思想C、常备军军队建设理论D、慎战、备战思想6、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坚持依法从严治军是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重要内容。

军事理论课后习题答案

军事理论课后习题答案

军事理论思考题第一章军事科学概论第一节军事科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1.军事科学:亦称军事学,是研究战争的本质和规律,并用于指导战争的准备与实施的科学。

2.军事科学的研究对象:军事科学源于战争,并以战争为研究对象。

第二节军事科学的任务和性质3.军事学的任务:是从客观实际出发,透过极其复杂的战争的现象,探索和把握战争的性质和规律,从而预测战争的发生、发展及其特点,提出准备与实施战争的原则和方法。

4.军事科学的性质:(1)军事科学是一门具有特定范畴的综合性科学;(2)军事科学属于社会科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民族性。

第三节军事科学体系5.军事科学体系分为军事理论科学和军事技术科学两大部类,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军事理论是先导,对军事技术的发展和运用起着指导作用;军事技术是基础,对军事理论的变革和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第四节军事科学的地位和功能6.军事科学的地位和作用:军事科学对战争和军事活动实践具有重要的先导地位和作用。

7.军事学的主要功能:(1)为国家的军事战略提出建议和咨询;(2)为国家规划武装力量建设提供理论依据;(3)为国家发展武器技术装备进行科学论证;(4)为国家准备战争和实施战争提供理论依据。

第五节大学生学习军事学的意义和方法8.大学生学习军事学的意义:(1)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学是法定的公民义务,责无旁贷;(2)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学有利于提高全民国防意识,振奋民族精神;(3)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科学有利于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4)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学有利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

9.大学生学习军事学的方法:(1)拓展思维领域,综合运用各种科学的思维方法;(2)研究战例,借鉴历史;(3)善于“合成”,融会贯通。

第二章军事思想概述第一节军事思想的基本概念10.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

11.军事思想的内容:(1)军事哲学问题,主要内容有战争观、军事问题的认识论和方法论;(2)军事实践基本指导原则问题,主要内容有战争的基本方针和原则、军队建设的基本方针和原则、国防建设的基本方针和原则等。

军事理论课试卷

军事理论课试卷

一、填空题(共30分,每空一分)1、中国人民解放军由陆军、海军、空军、第二炮兵组成。

2、国家的综合国力是由经济、科技、军事、社会发展程度、政府调控能力、外交力、自然等综合力量组成。

3、步枪按自动化程度分为非自动、半自动、全自动三种。

4、江泽民提出的军队建设的“五句话”内容是: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

5、历史证明,毛泽东思想是我军克敌制胜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党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6、维护国家安全是建设强大国防的根本动力,人民群众是建设强大国防的力量源泉。

7、新军事变革是整个军事体系由机械化向信息化的全部转型,变革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军事技术、武器装备、部队编制、指挥系统、军人素质、教育训练、后勤保障和战争动员等各个方面。

8、对核武生化武器的防护对策可以概括为12个字,即“预有准备,积极推破,整体防护”。

9、人民战争有三个明显特点,分别是群众性正义性组织性。

10、国防动员,亦称战争动员。

二、选择题(不定项选择,共30分,每题2分)1、战斗的基本类型包括:(BC)A、单兵作战B、进攻战斗C、防御战斗D、军种战斗2、下列属于轻武器的是:(ABCDEF)A、手枪B、步枪C、机枪D、火箭筒E、手榴弹F、喷火器3、伪装技术措施包括哪些:(ABCDEF)A、天然伪装B、迷彩伪装C、植物伪装D、人工遮障伪装E、烟幕伪装4、公民享有下列哪些国防权利?(ABC)A、提出建议权B、制止和检举权C、去得补偿权D、监督权5、国防法规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ACD)A、调整对象的军事性B、人民群众的自觉性C、处罚措施的严厉性D、法律适用的优越性6、一枚完整的导弹必须具备哪四个要素:(ABCD)A、战斗部B、动力装置C、制导系统D、飞行器E、探测器F、侦察器7、C4I是指:(ABCDE)A、指挥B、控制C、通信D、计算机E、情报F、监视8、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伴随着新军事变革的步伐,军队组织的发展趋势,将是高度的(ABC)A、小型化B、一体化C、智能化D、科技化9、现代侦察监视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按空间地域及其运载工具的不同,可分为:(BCD)A、航天侦察B、航空侦察C、地面侦察D、海上侦察10、我军的政治工作,是随着革命战争的发展而逐步完善的,形成了三大原则,分别是:(BCD)A、服从命令B、官兵一致C、军民一致D、瓦解敌人11、国防的目的是:(ABCD)A、捍卫国家的主权B、保卫国家的统一C、保卫国家的领土完整D、维护国家的安全12、电子对抗技术包括:(ABC)A、通信对抗技术B、雷达对抗技术C、光电对抗技术D、网络进攻技术E、网络对抗技术F、网络防御技术13、我国的兵役制度主要内容包括:(AB)A、现役制度B、预备役制度C、兵员制度D、兵役法制度14、人类战争经历了一下哪些阶段?(ABCDE)A、徒手作战B、冷兵器作战C、热兵器作战D、机械化作战E、信息化战争15、制导技术有:(ABC)A、寻的制导B、GPS制导C、复合制导D、自主制导三、简答题(共25分,每题5分)1、国防动员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答:国防动员,是国防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确定战略目标的重要依据,是国家安全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国家迅速实现平战转换,夺取战争主动权的重要条件;是将战争潜力转化为实力的关键,是保障战时军需民用的重要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准” AGM-78 >25 [56] 2.5M 3~6km
“哈姆”
“响
AGM-88A >20 [65~96] 3.0M
AGM-122A ~5 2.5M
抗干扰
能 力 制导方式 频率复盖 研制军种

目标位置记忆 自动锁定
频率记忆电路 目标,好 被 动 雷 达 导 的 同左 (宽带) 海 军
D~J频段 空 军 空 军
对海警戒雷达;
机载预警雷达; 超视距雷达; 弹道导弹预警雷达等。 (2)武器控制雷达
末制导雷达;
弹道导弹跟踪雷达等。 (3)侦察雷达 战场侦察雷达; 炮位侦察校射雷达;
炮瞄雷达;
活动目标侦察校射雷达;
侦察与地形显示雷达等。
(4)航行保障雷达
航行雷达;
地形跟随与地物回避雷达;
着陆(舰)雷达。
航海雷达;
欺骗性干扰(如冒充、伪装等)
瞄准式干扰
阻塞式干扰
扫频式干扰
被干扰信 号频谱
干扰信号频谱
(二)无线电通信反干扰
1、技术措施:
(1)采用抗干扰能力强的通信方式。如跳频通信等。 (2)增大发射功率,缩短通信距离。 (3)采用强方向性天线,合理利用地形。 (4)避免信号标准化。
(5)干扰敌干扰机工作等。
(3)引导干扰机,对敌方雷达实施干扰; (4)引导杀伤武器,摧毁敌方雷达。
(四)雷达反侦察 ——己方雷达为防止敌方雷达侦察而采取的措施。 主要措施: 1、控制使用雷达 如缩短工作时间、控制备用频率和隐蔽雷达的使 用等。 2、欺骗 如转移阵地、设置假雷达、发射假雷达信号等。 (五)电子侦察的主要手段: 1、地面电子侦察站; 2、电子侦察卫星; 3、电子侦察飞机; 4、电子侦察船; 5、投掷式电子侦察设备; 6、无人侦察机; 7、飞艇等。
干扰“箔条”
电离气悬体 角反射器
吸收性器材 实施的干扰
2、有源干扰(积极干扰)
——使用干扰发射机
作为干扰源,发射或转
距离显示器 有干扰
无 干 扰
发某种电磁波对敌方雷
达造成的干扰。
00
(1)压制性干扰
——干扰机发射大 功率干扰信号,压制敌 雷达的目标回波,使之 淹没在干扰信号之中。
平 面 位 置 显 示 器
二、电子干扰与反干扰 电子干扰——使用干扰机发射或用干扰器材反射电 磁波,干扰和欺骗敌方电子设备,使其不能正常工作。 反电子干扰——采取措施,把接收到的干扰消除或 降低到能够允许的程度,保障己方电子设备正常工作。 (一)无线电通信干扰 1、技术要求: (1)频率对准; (2)功率超过; (3)样式合适。 2、分类: 压制性干扰 瞄准式干扰 阻塞式干扰 扫频式干扰
(1)反雷达飞机;
(2)反辐射无人机;
(3)电磁脉冲弹(导弹、炸弹、炮弹); (4)反辐射导弹 ——利用敌电磁辐射信号自动导引的导弹。 美国的反辐射导弹:“百舌鸟”(第一代)、“标 准”(第二代)、“哈姆”(第三代)。
类 型 尾蛇” 性 能 射程( km) [Rmax] 速 度 发射高度
“百舌鸟” AGM-45 8~18.5 [45] 2M 1.5~10km
(四)雷达反干扰 ——削弱或消除敌方对己方雷达的干扰,使己方雷达 发挥正常效能。 1、技术措施: 同无线电通信反干扰;采用动目标显示雷达。
2、组织措施:同无线电通信反干扰。
三、电子摧毁与反摧毁
(一)摧毁
——在电子侦察的基础上,用火力或其它手段摧 毁敌方的电子对抗装备。 1、常用摧毁手段: (1)空中或地面火力; (2)武装小分队(或直升机)偷袭; 2、特殊摧毁手段: 反辐射摧毁 ——利用敌方电磁辐射信号引导反辐射武器摧毁敌 电磁辐射源的行动。
振 幅
1 2 3 4 5 6 Ⅰ Ⅱ Ⅲ 4
振 幅
3 6 Ⅱ Ⅲ 2 5 Ⅰ
1
正常话音频带
分割置乱后的话音频带
2) 数字通信,对数字信号加密: 发送端 信码密码密信码 接受端 密信码密码信码 最低密钥量:战术保密级——106 战略保密级——1030
(5)使用定向天线,控制发射功率。 (6)使用跳频通信。 2、组织措施:
1200架 38000
(六)保障己方电子设备充分发挥效能。
第二部分 电子对抗的基本手段
一、电子侦察与反侦察
电子侦察——利用电子装备获取敌 方的电子情报。 反电子侦察——采取措施,防止敌 方获取己方的电子情报。 (一)无线电通信侦察 1、基本内容: (1)侦收和识别 识别—记录、分析侦收 到的敌方无线电信号或对 其密码进行破译。
2700
900
2700 1800
900
(2)欺骗性干扰 ——使用干扰机发射欺骗性干扰信号对敌雷达造成 的干扰。 1)距离欺骗
敌显示器


2)角度 (方向) 欺骗
敌 雷 达


真目标

假目标 真目标
假目标
敌 平 面 显 示 器
3、无源干扰(消极干扰)
——利用干扰器材反射或衰减敌方雷达
发射的电磁波造成对己方雷达的干扰。 (1)使用反射性器材实施的干扰 1)干扰箔条 形成干扰能力的 条件: 一定的投放密度; 一定的长度—— 箔条的长度等于被
2、组织措施: (1)灵活、连续地改变电台工作频率; (2)建立隐蔽无线电网; (3)实施无线电转信,以假护真;
(4)对人员加强反干扰训练等。
(三)雷达干扰——是指扰乱或欺骗敌方雷达系统,使其 效能降低或完全失效的电子干扰。 1、分类 有源干扰 (积极干扰) 雷 达 干 扰 ( 有 意 ) 瞄准式干扰 压制性干扰 (杂波干扰) 阻塞式干扰 扫频式干扰 假目标干扰 欺骗性干扰 距离欺骗 角度(方向)欺骗 速度欺骗 无源干扰 (消极干扰) 反射性器材 实施的干扰
(1)制定严格的保密措施;
(2)控制无线电台发信;
跳频通信示意图
f
(3)进行无线电台伪装。
如变换呼号频率、改变联 络时间等。 (4)实施无线电台的佯动和 欺骗等。
(5)其它。如方言。
t
(三)雷达侦察
雷达是Radar(Radio Detection and Ranging)的译音。
1、雷达的组成和工作原理(P209)
干扰雷达波长的1/2。
干扰团、干扰云、干扰走廊
2)电离气悬体
——在空中喷撒易燃烧电离的金属粉末,形成局部空 相交的三个金属导体平面(如板、网 等)制成。
各种角反射器的外型
金属涂层 入 射 波 反射波
A、菱形 射反射器
b、圆弧型
c、矩形
d、龙伯透
应 用 角 反 射 器 的 效 果
(2)使用吸收性器材实施的干扰
1)反雷达覆盖层(反雷达涂层)
美国B-1B
隐身轰炸机
隐 形 飞 机 的 雷 达 反 射 面 积 大 大 减 小
(3)等离子体技术
——利用等离子体发生器、发生片,在飞机表面形成一层 等离子云。控制等离子体的能量、电离度、振荡频率等参数, 使照射到等离子体上的雷达波 1)一部分被吸收,一部分改变 传播方向,反射到雷达接收机的能量很少;2)改变了反射波 的特征,使敌雷达测出错误的目标位置、速度。
电 子 对 抗 技 术
内容: 第一部分 电 子 对 抗 概 述
一、什么叫电子对抗 二、电子对抗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 三、电子对抗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
第二部分 电子对抗的基本手段
一、电子侦察与反侦察 二、电子干扰与反干扰 三、电子摧毁与反摧毁
第一部分 电 子 对 抗 概 述
一、什么叫电子对抗
(一)电子对抗(电子战、电子斗争)的定义
(3)接收机天线要处在敌方电波传播的范围。
3、无线电通信侦察的基本任务
(二)无线电通信反侦察
——阻止敌方侦收和破译。
1、技术措施: (1)研制使用新的通信频段。 (2)使用难以侦收的通信体制,如微波、激光通信等。 (3)使用猝发通信等快速通信技术。
(4)采用保密通信。如:
1)模拟通信,采用“置乱处理”的办法保密。
3、雷达侦察机 ——只能接
收对方雷达发射
的电磁波。 侦收敌雷达 信号的条件:
1)方位对准
(“波束”重 合);
侦察机组成
转动方向
转动方向
2)频率对准;
3)必要的接收灵 敏度。
敌雷达波束 我方雷达接收机
4、雷达侦察的基本任务
(1)发现敌方带雷达的目标;
(2)测定敌方雷达参数,确定敌雷达和目标的性质;
触发脉冲 定时器 电 源 显示器 发射脉冲 发射脉冲 雷达脉冲 收发转 发射机 换开关 天线 回波 天线伺 服系统
回波
接收机
脉 冲 雷 达 的 组 成
2、雷达的类型和应用
(1)警戒和引导雷达 对空情报雷达——对 导弹制导雷达; 鱼雷攻击雷达;
空警戒雷达、引导雷达、
目标指示雷达等;
机载截击雷达;
机载轰炸雷达;
(2)测向(有听觉、视觉测向,固定、移动测向)和定 位
环行天线
电波 方向 转动方向 磁场 方向 电场方向 电波 传播方向
交会定位
李 白 测向机1 烈 士
测向机2
(3)跟踪和监视
2、侦收敌方无线电信号的条件: (1)接收机频率范围要包含敌方的通信频率;
(2)接收机的解调方式要与敌方通信信号的调制方式 相对应(如模拟信号:调相、调频、调幅等);
——敌对双方利用电子设备或器材进行的电磁斗争。
(二)电子对抗的目的
——削弱或破坏敌方电子设备的效能,造成敌方通信 中断、雷达迷茫、制导兵器失控、指挥失灵等,同时保障 己方电子设备充分发挥效能。 (三)电子对抗的范围
——通信、雷达、红外、光电、水声、激光、C4ISR
(Control、Command、 Communication、 Computer、 Intelligence、 Surveillance、 Reconnaissance )对抗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