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题组层级快练作业27.doc

题组层级快练(二十七)

一、选择题

生活在科罗拉多大峡谷的松鼠被一条河流分成了2个种群。南北岸的松鼠经过大约一万年的演变,在形态和体色方面发生了明显的差异O下列说法不符合“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的观点的是()

A.两岸食物和栖息条件的不同,导致两个种群基因突变的方向不同

B.突变和基因重组,为松鼠形态和体色的进化提供原材料

C.两个种群形态和体色的差异,是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的结果

D.河流的阻隔使南北岸松鼠的基因交流受阻,导致基因库差异加大解析环境决定生物的进化方向,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A项错误。突变和基因重组为松鼠的进化提供了原材料,B项正确。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C项正确。地理隔离导致两个种群不能交配,基因交流受阻,基因库差异加大,D项正确。答案A

2.抗青霉素葡萄球菌是一种突变型。将未接触过青霉素的葡萄球

接种到含青霉素的培养基上,结果有极少数存活下来。存活下来的葡萄球菌在相同培养基中经多代培养后,对青霉素的抗性明显增强。原因是()

A.青霉素使用量的增加提高了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抗性

B.青霉素的选择作用提高了葡萄球菌抗青霉素基因的频率

C.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抗性的增强是定向突变的结果

D.葡萄球菌的抗青霉素基因是在使用青霉素后产生的

解析青霉素只起到选择作用;青霉素的选择作用提高了葡萄球菌抗

青霉素基因的频率,淘汰掉了不抗青霉素的个体;突变是不定向的; 葡萄球菌抗青霉素基因是在使用青霉素前通过基因突变产生的。 答案B 3?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A. 种群基因型频率的定向改变是形成新物种的前提

B. 图中B 表示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C. 图中A 表示突变,为进化提供原材料,是变异的根本来源

D. 图中C 表示生殖隔离,可以指两种生物不能杂交产生可育后代 解析 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 是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和隔离;生殖隔离是形成物种的必要条

的根本来源;生殖隔离是指自然状态下,两种生物不能杂交或杂交后 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

答案D

4.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进化地位上越高等的生物其适应能力一定越强

B.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的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C. 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的表现型而改变种群基因频率

D. 使用杀虫剂必将导致害虫产生抗药性,进而形成新物种

解析生物对环境适应能力的强弱是相对的、在进化地位上越高等的 生物其适应能力不一定越强,A

项错误。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件,B 表示地理隔离;A 表示突变和基 重组,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 种群基因[积,

频率累

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B 项错误。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 的表现型,从而改变种群基因频率,C 项正确。变异在前,选择在后, 使用杀虫剂不会诱导产生抗药性,但能起选择作用;新物种形成的标 志是生殖隔离,基因频率改变不一定形成新物种,D 项错误。 答案c

5. 研究者对分布在喜马拉雅山东侧不同海 拔的358种鸣禽进行了研究,绘制了该地 区鸣禽物种的演化图表(部分)

及其在不同 海拔分布情况的示意图(图中数

字编号和 字母代表不同鸣禽物种的种群)。

有关说法 不正确的是()

A. 种群①内部个体间形态和大小方面的 差

异,体现了遗传多样性

B. 在②③④⑤四个物种中,亲缘关系最近的物种是②③

C ?种群X 分布区域扩大有利于在⑥⑦原种群之间形成地理隔离

D. 不同海拔高度的选择不利于种群基因频率朝不同方向演化 解析同一种群中不同个体表现型的差异(即种群①内部个体间形态 和大小方面的差异)体现了生物多样性层次中的遗传多样性,A 项正 确;分析演化图表可知,四个物种中②和③由同一物种形成的时间最 晚,两者亲缘关系最近,B 项正确;由于喜马拉雅山地区地形和气候 条件复杂,若种群分布区域扩大,则有利于原种群间形成地理隔离, 从而使⑥和⑦之间失去交配机会,C 项正确;自然选择决定生物的进 化方向,不同海拔的选择有利于种群的基因频率朝着不同方向发展进 化,D 项错误。 答案D ②③④⑤⑥⑦⑧

6. 在某个非常大的果蝇种群中,个体间随机交配,无迁入和迁出, 无突变,不考虑自然选择对果蝇眼睛颜色性状的作用。现在种群中雌 雄果蝇个体数量比为1 : 1,且在雄性果蝇中红眼(XBY):白IM(X b

Y) =3 : lo 如果将该种群中的白眼雌性果蝇除去,让剩余的个体进行随 机交配,则Fi 中白眼雌性果蝇所占的比例为()

B ? 1/20 D ? 1/40 根据题干可知该种群在除去白眼雌性果蝇前符合遗传平衡定

律。因为雄性果蝇中红眼(X B Y):白眼(X b

Y)=3 : 1,故该种群中P(XB) = 3/4, P(X b ) = l/4,所以雌性群体中,P(X B X B )=9/16, P(X B X b )=3/8, P(X b X b ) = l/16,雄性群体中 P(X B Y)=3/4, P(X b

Y) = l/4o 除去种群 中的白眼雌性果蝇后,剩余群体的雌果蝇中P(X B X B )=3/5, P(X B X b

) = 2/5,随机交配后Fi 中白眼雌性果蝇所占的比例为(2/5)X (1/4)X (1/4)

= l/40o

答案D

7. 下列叙述中,生物一定发生进化的是()

① 物种A 经历长期变化,最终演变为两个物种B 、C

② 物种A 与物种B 由寄生关系演变为共生关系

③ Aa 经历不断的自交过程,杂合子比例越来越低

④ 一个种群中AA=30%、Aa=60%> aa = 10%,经历一代自由交配 后,AA=36%、Aa=48%、aa=16%

⑤ 由于迁入,导致种群中A 基因频率的降低

A.①②⑤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A ?

1/16 C ? 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现代进化理论相关知识。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定

向改变。①物种A 演变成了两个物种B 和C,出现了生殖隔离,发 生了进化。②群落内的种间关系使生物通过自然选择而发生适应性进 化,物种A 和物种B 的种间关系发生改变,发生了进化。③不断自 交基因频率不发生改变,生物不进化。④自由交配前A 的基因频率 为60%, a 的为40%,经一代自由交配后A 的基因频率仍为60%, a 的基因频率仍为40%,种群的基因频率未发生改变,种群没进化。 ⑤由于迁入,导致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生物发生了进化。

答案A

8. 甲海岛上的某种鸟一部分迁徙到乙、丙两个海岛(三个岛屿相互隔 绝),下图为刚迁入时和多年后决定羽毛颜色相关基因的调查结果(B

A. 三个岛屿上的这种鸟既存在地理隔离,也存在生殖隔离

B. 鸟类迁入新岛屿后会与岛上其他生物和无机环境共同进化

C. 甲、丙两个岛屿的相同环境决定羽毛颜色朝着相同方向进化

D. 乙岛屿的环境促进羽毛颜色基因发生定向突变,产生B1基因 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甲岛上的鸟迁到乙、丙两岛后,存在地理隔离, 但不一定存在生殖隔离;生物的进化是不同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 境之间的共同进化,因此鸟类迁入新岛屿后会与其他生物和无机环境 共同进化;甲岛上的鸟在进化过程中B 基因频率逐渐升髙,b 基因频 率逐渐降低,丙岛上的鸟在进化过程中B 基因频率逐渐降低,b 基因 频率逐渐升高,二者进化的方向不同,因此生存的环境不同;基因突 变是不定向的。

答案B

9. 某地甲、乙两个地雀种群的个体数和有关基因型如下表所示。下 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b_灰色、 B1 —黄色)。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乙种群的基因库大于甲种群

B.甲种群的a基因频率小于乙种群

C.甲种群的基因突变不同于乙种群

D.两个种群的进化方向都由自然选择决定

解析甲种群的a基因频率=(1X22+2X4+1X12+2X3+1X8+

2X2)/(2X 100) = 0.3,乙种群的a基因频率=(1X168+2X36)/(2X400) = 0.3,两种群a基因频率相同。

答案B

10?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变异和自然选择共同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B.判断两种生物是否为同一物种的依据为是否存在生殖隔离

C.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来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D.捕食关系的存在有利于物种间的共同进化

解析变异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A项错误;新物种的形成一定要经过生殖隔离,判断两种生物是否为同一物种的依据为是否存在生殖隔离,B项正确;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来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C项正确;捕食关系对捕食者和被捕食者均有利,其存在有利于物种间的共同进化,D项正确。

答案A

11?下列关于变异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育种过程中如果没有突变发生,此物种就没有发生进化

B.共同进化都是通过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影响实现的

C.二倍体生物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形成的四倍体与原来的二倍体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D.同无性生殖相比,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有更大的变异性,根本原因是其突变频率更高

解析育种过程中如果有基因重组发生,经过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

也可能发生定向变化,该物种也可以发生进化,A项错误;共同进化

除了通过不同物种之间相互影响实现外,还可通过物种与无机环境之

间的相互影响来实现,B项错误;二倍体生物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形成

的四倍体与原来的二倍体杂交产生三倍体,但三倍体生物在进行减数

分裂时,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的生殖细胞,因此两者之间存在生

殖隔离,C项正确;有性生殖的出现,使基因重组得以实现,增加了

生物变异的多样性。因此,同无性生殖相比,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

有更大的变异性,根本原因是产生的新的基因组合更多,D项错误。答

案c

12?1万年前,科罗拉多大峡谷中的松鼠(原种群中黑毛基因A的基

因频率为50%)被一条河流分隔成两个种群,两个种群现在已经发生明显的分化。研究人员指出,经过长期演化可能形成两个物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种的形成必须通过a 才能最终达到c

B. ①②③④⑤⑥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C. b 的变化是生物进化的实质

D. 若环境变化后,种群中基因型为AA 、Aa 的个体数量在一年后各 增加20%,基因型为aa 的个体数量减少20%,则一年后a 的基因频 率为5/11

解析 图中a 表示地理隔离,c 表示生殖隔离,地球上新物种的形成 往往要先经历地理隔离,最终达到生殖隔离,但不一定都是这样; ①②③④⑤⑥表示物种形成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 原材料;b 表示种群的基因频率不断变化;据题意,假设原种群中有 100个个体,则AA 个体有25个,Aa 个体有50个,aa 个体有25个, 若环境变化后,种群中基因型为AA 、Aa. aa 的个体数量依次为30、 60和20个,因此一年后a 的基因频率为(60X1+20X2)/(110X2) = 5/11 o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13. 原产某地的某种一年生植物a,分别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 种植,很多年以后移植到原产地,开花时期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

题。

(1)将植物a 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这样原属于同一个物种的 30日(4月份)

种群a、b和c之间形成_______ ,种群b和种群c个体之间由于花期不同,已不能正常受粉,说明已产生了_________ o (2)在对b植物的某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

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0%和70%(各种基因型个体生存能力相同), 第二年对同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和64%,在这一年中,该植物种群是否发生了进

化?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__________ 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_______ 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______ 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机制。

解析将植物a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这样原属于同一个物种的种群a、b和c之间形成地理隔离,种群b和种群c个体之间由于花期不同,已不能正常受粉,说明已产生了生殖隔离。原来的基因频率分别是D=10%+|x(20%)=20%, d=70%+|x(20%)= 80%;第二年种群的基因频率分别是D=4%+|x(32%) = 20%, d = 80%;由于基因频率没有发生改变,所以生物并未发生进化。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突变、选择和隔离是

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机制。

答案(1)地理隔离生殖隔离

(2)没有 该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发生变化

(3) 种群 自然选择 突变、选择和隔离

14. 回答有关生物进化与多样性的问题:

I ?美国西部某山林生活着不少彩蝶,分别集中分布于该山林的甲、 乙、丙三个区域。从琥珀类“化石”分析来看,距今1 000年前的A.

B 、

C 三个品种的彩蝶形状差异很大;距今500年前,在乙、丙两区 之间曾出现过一条宽阔的大河。如今大河早就干涸,该地区依然保留

A. B 两种彩蝶,C 种彩蝶已经绝迹,出现的是D 种彩蝶,且甲、乙 两区结合处的A 、B 彩蝶依然能互相交配产生可育后代;乙、丙地区 结合处的

B. D 彩蝶能杂交,但雌蝶所产受精卵不能发育变成成虫。

/ 8

%离 A 蝶B 蝶(蝶D 蝶 甲区 乙区 丙区

人dR 乙区

(1)甲地区的全部A 彩蝶称为 _______ o

⑵近20年,三种彩蝶中能体现遗传多样性的是 _______ (填字母)彩 蝶。

(3)调查甲区A 蝶的数量,调查人员将甲区的山林划成20个大小面积 相卬区 乙区 丙区 * *

矛八A 』 近20年

1000年前

甲区 丙区

----

500年前

等的小区,选择其中一个小区统计:用100个捕蝶网诱捕,一天捕

获68只A蝶,对捕获的A蝶的翅进行标记后放飞,隔天后再用100 个捕蝶网诱捕,捕捉到50只A蝶,其中有标记的蝶占20%,则整个

甲区共有A蝶约 ______ 只。

⑷请用现代进化理论解释丙区D蝶出现的机制:________________

II?近20年,林地的降水量显著减少,气温上升,研究人员对乙区. 丙区的B、D蝶的数量、蝶的翅色(T-t)>翅形基因(H-h)频率的研究数据如表:

(6)影响B蝶数量减少的基因可能是

(7)已知B、D蝶个体基因数几乎相同。1999年时,B蝶比D蝶的基因库_________ (填“大” “小”或“相同”)。

解析(1)种群是指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因此甲地区的全部A彩蝶称为种群。(2)分析题意可知,近20年,该地区有A、B、

D三种彩蝶,A、B彩蝶能互相交配产生可育后代,但B、D彩蝶杂

交不能产生后代,因此三种彩蝶中能体现遗传多样性的是A、B彩蝶。

(3)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数量的计算公式,A彩蝶种群总数量,计算得一个小区中A蝶约为340只,因此整个甲区共有A蝶约

340X20=6 800只。(4)D蝶基因突变是进化发生的内因,导致种群

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大河的出现隔离了D蝶与其他蝶类的基因交流;经过漫长时间的自然选择,D蝶的基因频率逐渐定向改变;当基因频率变化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最终出现了与其他蝶类存在生殖隔离的现象。(5)根据表格数可知,1996年时,B蝶T的基因频率为25%, 因此TT的基因型频率为令,因此基因型为TT的B蝶数量为3 200X

错误!=200只。⑹几年中,B蝶的T基因频率没有很大的区别,而H 基因的频率在逐渐降低,因此影响B蝶数量减少的基因可能是H基因。(7)已知B、D蝶个体基因数几乎相同,而1999年时,B蝶的数量比D蝶少,因此B蝶比D蝶的基因库小。

答案⑴种群(2)A、B(3)6 800

(4)D蝶基因突变是进化发生的内因,导致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大河的出现隔离了D蝶与其他蝶类的基因交流;经过漫长时间的自然选择,D蝶的基因频率逐渐定向改变;当基因频率变化积累到一定程度,最终出现了与其他蝶类存在生殖隔离现象

(5)200 (6)H 基因(7)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