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体会

合集下载

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心得

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心得

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心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

病变主要限于大肠黏膜与黏膜下层。

病变分布呈连续性,由远端向近端发展。

主要症状有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

病程漫长,病情轻重不一,常反复发作。

本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多见于20~40岁。

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别。

一护理评估(一)评估病人的健康史询问病人既往病史、身体状况、家族史、饮食不洁史及最近情绪变化情况。

UC的病因不明,但其发病可能与免疫、遗传、感染(尤其是痢疾杆菌或溶血组织阿米巴感染)、精神神经因素有关。

目前大多数专家认为,UC的发病既有自身免疫机制参与,也有遗传因素为背景,感染和精神因素为诱发因素。

(二)临床症状评估与观察1.评估病人腹泻的症状黏液脓血便是本病活动期的重要表现。

轻者每日排便2~4次,便血轻或无;重者每日10~30次,脓血明显,甚至大量便血。

粪质与病情轻重有关,多数为糊状,重者可至血水样。

2.评估病人腹痛的症状腹痛多为左下腹或下腹的阵发性痉挛性绞痛,可涉及全腹。

有疼痛-便意-便后缓解的规律,常有里急后重。

如并发中毒性巨结肠或炎症波及腹膜,有持续性剧烈腹痛。

3.评估病人有无消化道其他症状病人还可有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的症状。

4.评估病人有无发热的症状急性期多出现发热。

5.评估病人营养状况,有无营养障碍及电解质失衡慢性腹泻、便血、纳差可致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重症者可有毒血症及水电解质平衡失调、低蛋白血症、贫血等。

6.评估病人有无肠外表现UC可伴有多种肠外表现,以关节疼为多,还有虹膜炎、口腔溃疡、皮下结节及红斑等。

(三)辅助检查评估1.血液检查血红蛋白下降,中性粒细胞增多,血小板增多。

血沉加快和C反应蛋白增高是活动期的标志。

电解质紊乱,血清蛋白下降。

2.粪便检查肉眼见血、脓和黏液。

但需排除感染性结肠炎,故需反复多次(至少连续3次)进行便培养、便找阿米巴、粪便集卵的检查。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护理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护理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护理标签:溃疡性结肠炎;中医护理;体会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炎症,病变主要在结肠的黏膜,且以溃疡为主,常呈弥漫性,偶呈节段性分布,多累及直肠和远端结肠,可向近段扩展,严重者遍及整个结肠。

以腹痛、腹泻、解黏液脓血便以及里急后重为主要症状,慢性复发性型最多见。

常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祖国传统医学虽无与其完全对等的病名,本病的临床表现当属中医的“泄泻”、“痢疾”等范畴,下面谈谈对本病的中医护理。

1病因病机现代医学认为,可能与遗传、免疫、精神、感染因素及过敏有关,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免疫因素具有重要的致病作用,精神因素和感染因素可能为诱因。

多数学者认为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病位在肠,与肝、脾、胃等脏腑有关,病因多由于感受外邪,情志失调、饮食不节、脾胃虚所致,脾失健运、肝失疏泄,水液聚而为湿,日久蕴结化热,湿热与血气相搏结,使肠道传导失可,肠经结梗阻而发病。

2临床表现与治疗原则21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解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患者常伴有乏力、纳呆、消瘦。

22中医辨证分为湿热阻滞型、气滞血瘀型。

虚证:脾胃虚寒型、阴血亏虚型。

虚实夹杂的有寒热夹杂型,肝郁脾虚型。

23辨证要点实证表现为发病急骤、病程短、黏液脓血便,腹病拒按,里急后重,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虚证表现为:发液缓慢,病程迁延、腹痛隐隐、喜暖喜按、大便稀溏夹有黏冻,滑脱不禁,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24中医治疗原则湿则利之,热则清之,寒则温之,虚则补之,食则消之。

采用中药内服,中药保留灌肠,针灸、食疗、气功等。

3治疗方法31中药口服中药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及毒性等性能,用法有配伍禁忌等特点,常用剂型有汤剂、冲剂、口服等,中药汤剂是临床常用的口服剂型,其煎法和服法对保证药效有重要影响,煎药用具以砂锅瓦罐为宜,选用自来水、先冷水浸泡30min,煎煮2~3次,混合后分2~3次饮用,服法应根据症状和药物性质,以尽量发挥药物治疗作用,减轻不良反应来决定服药时间、温度和剂量,服药期间少食生冷不易消化食品,溃疡性结肠炎常用药物有清热解毒类,如:黄连、秦皮、黄柏、葛根、白花蛇舌草等,止血类:茜草、侧叶、槐花等;收敛止泻类:乌梅、石榴皮等,补气益气类:薏苡仁、莲子、芡实、黄芪、白术等,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合理指导患者煎药、服药,并密切观察服药前后腹痛、腹泻性质改变情况。

溃疡性结肠炎病人的护理

溃疡性结肠炎病人的护理

03
治疗配合与护理措施
药物治疗配合
遵医嘱给予患者抗炎、免疫抑制 剂等药物治疗,控制病情发展。
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及 时处理药物副作用和并发症。
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包括药物的 服用方法、剂量、时间等,确保
治疗效果。
营养支持护理
根据患者的营养需求和饮食偏好,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
鼓励患者摄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 。
其他并发症
如肠道大出血、急性肠穿 孔、肠梗阻等。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01
02
03
04
血液检查
可有血红蛋白降低、白细胞计 数增高等表现。
粪便检查
可见红细胞、脓细胞,粪便培 养无痢疾杆菌和阿米巴原虫。
结肠镜检查
可见黏膜充血、水肿、糜烂、 溃疡等病变,可确定病变范围
及严重程度。
X线钡剂灌肠检查
可见黏膜皱襞粗乱、多发性溃 疡及多发性假息肉形成等征象
定期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及时调整饮食计划,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营养支持。
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
01
02
03
04
关心患者的心理状况,给予心 理支持和安慰,减轻患者的焦
虑和恐惧情绪。
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溃疡性结 肠炎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 疾病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指导患者掌握缓解疼痛、改善 肠道功能的方法,如热敷、按
避免刺激性食物
如辛辣、油腻、生冷食物,以 及含咖啡因和酒精的饮品。
增加蛋白质摄入
选择瘦肉、家禽、鱼类、蛋类 等优质蛋白质来源。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或根据 需要补充相应的维生素和矿物
质制剂。
生活方式改善措施

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体会

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体会

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体会李丽华寿光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山东寿光262700)溃疡性结肠炎,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未明确的慢性直肠和结肠炎性疾病,病变主要位于结肠的黏膜和黏膜下层。

主要临床表现是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及里急后重。

病程长,多反复发作,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青壮年,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别。

我科于2009-2011年收治溃疡性结肠炎患者42例,经治疗和护理后,均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收治的4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男17例,女25例,发病年龄在17-62岁,病程2年-12年。

患者均有腹痛、里急后重、脓血便或黏液便,并经电子肠镜检查和组织学检查确诊。

1.2 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没有特效方法,但是可通过药物促使结肠病变愈合,也可缓解腹泻、直肠便血和腹痛等症状。

治疗的两个基本目标就是消除症状和维持无症状的状态。

主要应用的药物有水杨酸类、糖皮质激素和免疫调节剂,重症者给予以上药物联合灌肠治疗,同时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营养支持治疗。

2 护理2.1 严密观察粪便的量、性状、排便次数,做好记录。

观察腹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每日测量生命体征两次,观察病人皮肤弹性有无脱水表现,及时通知责任医生以防发生水电解质紊乱。

及时发现大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

2.2 心理护理由于溃疡性结肠炎易复发难治愈,需长期治疗,病人经济负担重,易产生抑郁和消极心理,从而加重病情发展。

我们应掌握患者的心理特征,主动与患者沟通,向患者介绍本病的主要表现、特征及诱发因素等,多鼓励、安慰患者,适当举一些治疗明显的病例,让患者以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对待疾病,消除不良情绪的影响。

2.3 营养护理病人常常因腹泻、脓血便等导致营养不良、消瘦、贫血,所以病人的营养与饮食是治疗中的重要部分。

患者饮食要节制,少量多餐。

急性期我们可以给于易消化、高热能、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无渣流质饮食必要时给予静脉营养支持,随着病情的好转逐渐过渡到少渣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同时采用少油的烹调方法,避免生、冷、硬、辛辣食物。

30例溃疡性结肠炎护理体会

30例溃疡性结肠炎护理体会
1 2 .
[ 2 】 李 生娇 ,沈 燕. 口腔科 门诊 的特 点及对护 士的要求[ J ] . 解放军 护理杂 志,
2 0 0 1 ;1 8(1 ) :3 3 . 3 4 .
【 3 ] 郝亚杰 7 5 0例 阻生智齿拔牙术 的配合及护理 [ J ] . 中国现代 药物应用 2 0 0 8 ,
患者表达 自身感受。 教会患者 自我放松的方法。 针对个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心理 护理。
3 讨 论
拔牙术中护士严格遵守和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 准确传递器械 , 配合 医生手术, 协助劈牙和保护颞颌骨关节 ,并及时抽吸唾液、血液。密切 观察 患者病情变化 , 如患者的意识、呼吸、面色等 , 如果发现异常 , 及 时报告 医生 ,并配合处理。病 情拔牙 区有无出血 、 患者有无不适等症状。 做好 心理 护理和健康宣教 ,向患者介 绍拔牙后的注意事项 、饮食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处 理方 法等。 参 考 文 献 [ 1 】 邱蔚 六, 张震康 口腔颌面外科学【 M】 , 第5 版. 北 京: 人 民卫 生出版社 , 2 0 0 3 ,
屏上 ,以备 医生观察 阻生齿 的位置及与邻牙 的关系 。 器械准备同一般拔牙术。如 采用 涡轮机拔牙 , 应准备好手机或骨钻 。因需要切开翻瓣 , 护士及手术者必须严 格执行无 菌技术操作 。 如使用骨钻或涡轮机 , 应协助医生注射生理盐水于骨钻或 在针 上 , 以降低温度 , 避免高温而引起组织坏死 , 同时注意牵拉 口角 , 用骨膜分 离器隔档软组织 , 以防被车针损伤 ; 吸唾器吸去 口腔中的液体。 切 开翻瓣拔 除时, 应准备缝合的针线 , 协助医生缝 合、剪线。术后嘱病人按医嘱应用抗生素 , 预防 感染 ;切开拔牙术 后 ,有 2 3 天 的局部水肿反应 ,张 口受限等不适 ,可逐渐恢 复 ;其余护理同一般拔牙术 。 2 . 7心理护理 热情接待患者 , 解释拔牙手术 的手术方式 、注意事项。鼓励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护理体会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护理体会

溃疡性结肠 炎是 消化 内科 常见病 , 以腹泻 、 粘液脓 血便 、 腹
痛伴不 同程度 的全 身表现 为主要 临床症 状。该 病具有 反复 发
的吸入和物质的交换 达到治疗 的 目的。其 优势 在于 药物直 接
到达肠 腔 , 避免 口服 给药引起 胃肠道 的不适 提 高病 变部 位 2; 的血药浓度 , 保护肠黏膜溃疡 面 , 改善局部 血运 , 速促进结 肠 快 炎症及溃疡面的愈合 L , 而使 病情 得到 明显改 善 , 无任 何 3从 ] 且 不 良反应。因此 , 在操作药物保 留灌肠 前应 向患 者做好解 释工 作 , 紧张情绪 , 缓解 以取得密切配合 。 42 灌肠液的温度 : . 一般患者灌肠液 温度 为 3 —3 ℃ , 7 9 但应根
[] 3先升萍, 贺葵 , . 患者疼痛的治疗及 护理 []护理研 胡芳 癌症 J.
究 ,05 1 :64 65 20 ,9 10 —10 .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护理体会
何 素梅
关键词 : 溃疡性结肠炎 ; 医护理 中
中图分 类号 :435 17 . 1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0 0r (o 10 07 1 6— 99 2 l)3— 10—0 0 7 2
3 药疗 护理
部位 , 当调节插管 深度 , 变在 乙状结肠 中段 , 入深度 不 适 如病 插 能低于 1e 这样 既能避 免药物 直接进入直 肠 , 8m, 又能使 灌肠 液 速度减慢 , 对肛门括约 肌的刺 激强度减 少 , 从而使 灌肠 液在 肠 道 内保留时间相应增加 , 达到较好 的治疗效果 。 45 灌肠用具指 导 : . 目前使用 一次 性导 尿管 ( 腔 细 , 管 前端 圆 滑) 代替肛管 , 次性输 液器代替 胶管 和玻璃管 进行 灌肠 。灌 一 肠 的速度 : 因灌肠速度不宜过快 , 故采用一 次性插管 , 这样不 仅 可 以控制速度 , 保证 10 l 0m 药液在 2 —3mi灌 入 , 0 0 n 而且还不 会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护理体会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护理体会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护理体会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护理方法。

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1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41例患者中有30例痊愈,11例好转。

结论: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重点在于心理、饮食、生活、用药、健康指导等综合护理,才能有助于患者康复。

标签:溃疡性结肠炎;护理中图分类号R574.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4—6805(2012)27—0076—02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位于大肠黏膜与黏膜下层。

主要症状有腹泻、黏液脓血便和腹痛,病程漫长,常反复发作,预后差[1—2]。

笔者所在医院于2007年1月—2011年12月共收治了41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现将治疗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07年1月—2011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的41例患者,其中男30例,女11例,发病年龄17~64岁,平均36.8岁。

所有患者均有持续或反复发作的黏液脓血便、腹痛、腹泻等表现。

1.2 方法均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实行心理、饮食、生活、用药、健康指导等综合护理。

2 结果41例患者中30例痊愈,临床症状消失,大便常规正常,肠黏膜恢复;11例好转,临床症状减轻,大便常规轻度异常,肠黏膜肿胀减轻、溃疡减少,继续进一步治疗。

3 护理体会3.1 心理护理溃疡性结肠炎由于病程长,呈慢性过程,反复发作,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加上有些患者对该病认识不足,常有恐惧、忧虑、失望、自卑等不良情绪。

有研究表明,心理因素刺激可通过改变胃肠动力、内脏敏感性而加重胃肠道症状,长期处于持续性负性情绪中会使溃疡活动和症状加重[3],因而情绪的调整是本病恢复的关键,也是防止复发的关键所在,因此做好心理护理尤其重要。

护理人员要向患者介绍情绪与疾病的关系,调整患者心态,调动患者主动性。

同时也要热情、态度和蔼,同情理解患者,与之建立平等、信任的人际关系;加强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心声,尊重患者人格,鼓励患者叙述自己的心理活动与想法,并给予心理支持,与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并对患者病情给予符合实际的分析,最大限度的给予安全感和信任感[4]。

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护理体会

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护理体会

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护理体会溃疡性结肠炎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未明的直肠和结肠慢性炎症性疾病。

病变主要位于直肠和结肠,可延伸到降结肠,甚至整个结肠。

主要症状有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

病程漫长,病情轻重不一,常反复发作。

我国发病率较国外低,但近年有增高趋势。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近2年来收治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00例中,男55例,女42例。

发病年龄在18~59岁,平均34岁,病程2~10年。

住院治疗2个月~5个月,平均3个月。

腹泻次数>6~10次/d,中量便血68例,腹泻次数>11次/d,大量便血,高热32例。

症状中里急后重46例,大便常规化验检查可见视野中红白细胞均有。

1.2 临床表现起病缓慢,少数急性起病。

病程较长,常有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

腹泻为最主要的症状,典型者呈黏液或黏液脓血便。

患者还可出现腹痛、腹胀食欲缺乏、恶心、呕吐等症状。

中、重型患者发作期可有低热或中度发热,如出现高热则提示有感染或急性暴发型。

本病可出现口腔黏膜溃疡、结节性红斑、外周性关节炎、坏疽性脓皮病、虹膜睫状体炎等一系列肠外表现。

1.3 治疗氨基水杨酸制剂治疗,如常用药物柳氮磺吡啶等。

糖皮质激素治疗,一般给予泼尼松,重症者可给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治疗。

根据患者情况按医嘱应用免疫抑制药和手术治疗。

2 护理2.1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严密观察病人的体温、脉搏、心率、血压变化。

观察病人的皮肤弹性有无脱水的表现,配合医师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腹痛、腹泻明显者,经医师同意可给用阿托品,应注意观察腹泻、腹部压痛及肠鸣音情况,如出现肠鸣音消失、腹痛加剧等情况,要考虑中毒性巨结肠的发生,应及时报告医生,并积极采取抢救措施。

对重症或暴发型病人如出现鼓肠,肠鸣音消失,腹部有压痛,应考虑中毒性巨结肠并发症。

其他并发症如大出血、肠穿孔等发生均应及时发现并报告医师,同时主动采取抢救措施。

2.2 休息急性发作期和重症病人需卧床休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护理体会。

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在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总结对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护理措施及效果。

结果80例患者中61例治愈,治愈率为76.25%,患者临床症状消失,肠黏膜恢复,大便常规正常;19例好转,好转率为23.75%,患者临床症状减轻,肠黏膜肿胀减轻、溃疡减少,大便常规轻度异常。

结论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心理、饮食、用药以及健康指导等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标签:溃疡性结肠炎;护理体会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G)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该病的发病机理目前尚不清楚,现在大多认为该病的发生与感染、遗传、环境以及免疫等众多原因有关[1]。

溃疡性结肠炎病灶主要出现在黏膜以及黏膜下层,主要表现为广泛的充血以及出血,并伴随糜烂和溃疡,有时病变部位会融合成大面积溃疡,严重情况下肌层也会出现溃疡或出现穿孔[2]。

对于该病的治疗临床上长期以来主要采用水杨酸类药物进行治疗,该类药物疗效确切。

选择合适治疗方法以及护理措施,对溃疡性结肠炎炎症消散和愈合有积极意义。

本研究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在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总结对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护理措施及效果。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均来自我院肛肠科门诊在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共80例,所有患者的诊断标准符合最新的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标准,排除了患有严重的浓便血患者,伴有心、肝等器官疾病患者,水杨酸药物过敏患者等。

患者发病部位为:直肠15例,降结肠部位者12例,结肠脾曲部位者18例,乙状结肠者20例,左半结肠8例,右半结肠7例。

其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45例,患者年龄为23~76岁,平均年龄为58.7岁。

1.2方法患者疾病急性发作期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心情放松,保证患者睡眠充足,情绪良好。

上述两组患者均给与富含蛋白质和热量的食物,注意食物要易消化且纤维含量低,所有患者禁食刺激性食物。

两组患者均给与糖皮质激素、氨基水杨酸以及常规抗菌药进行治疗[3]。

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柳氮磺胺吡啶肠溶片进行治疗,口服剂量为1.0g/次,服药4次/d。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要注意监视患者的临床表现症状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4]。

1.3护理措施①心理护理:由于此病病期较长,反复发作,久治不愈,患者心理压力很大,护士应多与患者沟通,消除患者的恐惧与紧张情绪,增强其坚持治疗的信心。

②饮食护理:治疗期间,指导患者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少食多餐,
忌辛辣刺激性食物、生冷、油腻、坚硬食物,注意戒烟酒,饮食要节制。

③遵医嘱给予柳氮磺吡啶(SASP)、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治疗,以控制病情,缓解腹痛。

注意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如应用SASP时,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皮疹、粒细胞减少及再障性贫血等,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讲解SASP的作用及坚持用药的重要性,指导患者进行SASP的维持治疗。

④健康教育:为了有效的根治溃疡性结肠炎,并预防或减少复发,护理人员还要向患者介绍该病的诱发因子及其预防措施。

除了调节情志,戒烟酒,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外,还要注意正确用药,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1.4疗效评价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最新制定的溃疡性结肠的疗效评价标准对本次研究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体征消失,患者大便检查结果为阴性,大便次数少于等于2次/d,结肠镜检查显示溃疡部位愈合,黏膜恢复正常,糜烂消失;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体征消失,患者大便检查结果为阴性,大便次数为2~4次/d,结肠镜检查结果显示黏膜部位形成假息肉或者出现轻度的炎症反应;无效:患者临床表现及体征无改善,结肠镜检查结果未见改变。

以显效和有效总例数计算总有效率。

2结果
80例患者中61例治愈,治愈率为76.25%,患者临床症状消失,肠黏膜恢复,大便常规正常;19例好转,好转率为23.75%,患者临床症状减轻,肠黏膜肿胀减轻、溃疡减少,大便常规轻度异常。

3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尚未明确的慢性肠道疾病,病变主要局限于大肠黏膜与黏膜下层,多累及直肠及远端结肠,但可向近端扩展,以至整个结肠。

在治疗过程中,护士根据该疾病特点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进行卫生宣教,强调饮食管理的重要性,正确的心理、饮食、出院指导能降低疾病复发率。

本次研究的80例患者中61例治愈,治愈率为76.25%;19例好转,好转率为23.75%。

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心理、饮食、用药以及健康指导等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孙杰.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6):168-169.
[2]朱振燕.龙血竭联合左氧氟沙星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8):47-49.
[3]万阿娟,张渝.美沙拉嗪片口服联合蒙脱石散灌肠治疗老年溃疡性結肠炎的临床效果及护理体会[J].实用医学杂志,2010(7):1234-1235.
[4]李丽英,罗秀娟.复方丹参针保留灌肠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301-3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