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概论内容归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职业道德概论内容归纳

***第一章导论

一.道德的定义: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以善恶为评价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持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二.道德的特殊本质:指道德作为人类社会一种特定、具体的意识形态所具有的不同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特殊性质。①道德是特殊的规范调解方式。道德是由原则、规范、意识、信念和行为习惯构成的特殊的调解规范体系,具有特殊的规范性(A道德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B道德是一种非权利规范。C 道德是一种内化的规范)②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重点)。道德不仅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一种特殊的调解规范体系,而且是人类掌握世界的特殊方式,是人类完善发展自身的活动。道德是一种以指导行动为目的,以形成人们正确的行为方式为内容的精神,因此它又是实践的。道德作为实践精神是一种价值,是道德主体的需要同满足这种需要的对象之间的价值关系。同时,道德又不仅仅是价值,更是实现价值的行动,是有目的的行动。

三、道德的基本功能(了解两种论调)持道德决定论的道德主义思想家片面夸大道德的能动作用,认为人们的道德水平或杰出人物的道德品质和道德愿望可以决定整个社会的发展。在我国,从孔子开始的不少思想家都认为道德能决定一具社会的治乱兴衰,倡导以德治国。在西方,也有一些思想家持与此相类似的观点。应该说,道德主义看到了在社会发展中重要作用,有丰富的德治思想,但又过分夸大了道德的社会作用,因而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与主张道德决定论的道德主义相反,主张道德无用论的非道德论的非道德主义根本否认了道德的能动作用。如我国战国时期的韩非在批判儒家的仁义道德观时就极力否认道德的社会作用。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马基维利主张执政者只管做对自己有利的事,根本不要顾及什么道德。另外还有代表人物叔本华和尼采。应该说,非道德主义看到了道德在社会发展中作用的局限性,强调政治斗争不能受道德规范的约束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由于它走向了道德虚无主义,因而也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1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调节人的行为并通过调节人的行为来调节社会关系的作用。2论证功能指道德对自己赖以产生的经济基础的作用3教育功能指道德的教化作用4导向功能指社会对人们的道德价值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方向性指导及其要达到的道德价值目标5认识功能指道德能反映现实社会状况及预测

社会发展的趋势。

四、.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及其观念的灵魂,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1.为人民服务,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新型的人迹关系。为人民服务本质上也就是人民自我服务。职业分工是人民有组织的自己做自己的事业,客观上的联系和认识转化为主观认识,转化为一种道德要求,就是为人民服务。2.为人民服务,体现了一种新的劳动态度,是履行职责的精神动力。变“客观为别人”的旧职业道德转变为“主观为别人”,激发主人翁式的劳动态度,成为人民履行职责的精神动力和进行创造性工作的力量与源泉3.为人民服务,体现了衡量职业行为善恶是非的最高标准。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产生、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这一基本要求。因此为人民服务,不仅贯穿职业道德发展的始终,而且在职业道德的规范和范畴中居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

五、职业道德的主要规范:在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指导下形成的调整人们职业活动中利益关系,判断职业行为善恶的具体标准:①爱岗敬业,勤于职守②尽职尽责,奉献社会③遵纪守法,诚实守信④文明竞争,友好协作⑤勤奋学习,熟练业务

六、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调节教师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学生等职业工作关系时所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1热爱祖国、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2尊重自我,热爱学生3团结协作,开拓创新4严格自律,以身作则。

***第二章教育劳动和教师职业道德

一、劳动对象的主客体双重性?P30

答:⑴教育劳动是以人为对象的创造性劳动,于其他劳动实践过程中的对象不同,他是一个有意识的、有思想的、有主动性的人。人在接受教育时是有选择的,这与消极地接受劳动者的任意加工有本质的不同。广大青少年作为教师的劳动对象(客体)而出现,又作为教育劳动的主体而出现的。教师的劳动加工过程,必然包括教与学两种浑然一体的活动。⑵教师对学生施加教育和影响的过程,也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学习的过程,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作为主体的主动的一方,接受不接受教师的影响,学生操有某种主动权。教师劳动对象的主体性还反映在劳动过程中的反作用特点。⑶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作为主体以其知识、思

想品质作用于学生,那么学生作为客体,也随时以其思想、感情、见解、态度等,影响乃至改变着教师和教师的劳动。只有当教师的教育引起学生积极、肯定的反应时,教师的要求才具有积极的价值和作用,否则,学生将以另一种消极的积极性来抵制教师的影响。//因此,教师劳动对象的主客体双重性,使得教师劳动具有特殊的复杂性和艰难性。教师劳动效果、成效,不只取决与教师作为教学活动主体努力和能力。我们应发挥教师主导性的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二、教育劳动方式的创造性(为什么具有创造性?):

1与社会活动其他部门相比,教师职业活动最具有创造性。教师的劳动是自觉地、有目的地培养新的一代,使每个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以适应社会需要的过程。教育活动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必须具有创造性。经济社会对人才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要求人才素质的综合化,二是要求人才的个性化并有创新的能力,三是要求人才多样化。培养青少年一代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更是当代教师劳动的重要内容。2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根本在于他的活动并无固定不变的规范、程式或方法可以套用。由于学生的个性、教学内容、客观条件、教师自身特点等等是千差万别的,因而教师的教育和教学工作的具体方式方法也是千变万化的。各级各类学校制定的培养目标,规定的各种教学大纲,只为教育工作提出最一般的要求,并不能解决教学实际中碰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因人、因事、因时、因地制宜地去创造。3教师劳动在教育教学内容上也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教师还是要根据知识的发展、对象的变换、条件的变化而重新安排、重新处理。在劳动过程中,教师首先必须将教学内容完全转变成自己的东西,然后才能准确、流畅地教给学生。4教育是一种艺术,是一种塑造完美个性形象的艺术,而艺术的生命就在于创造。5教师劳动的创造性并不否定教师劳动过程中有一般的或普遍的规律存在。这里关键的是要在创造性劳动中,根据具体情况,因人、因时、因地来灵活地运用这些规律。

三、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教师职业道德作为职业道德中的特殊类型,与其他职业道德相比较,在内容、影响以及调节方式上都具有突出的个性特点。1、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比其他职业道德更高更全面。教师职业存在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教师的劳动培养人、塑造人、改变人,促进人的发展。这种特殊责任要求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教师职业必须具有比其他职业更高尚的道德水准。2、教师职业道德影响比其他职业道德更深远。教师的思想道德总是直接而又深刻地影响自己的学生,不仅影响一个人的学生时代,而且会影响到他的一生。教师职业道德潜在的影响力,是其他任何一种职业道德不可比的。不仅如此。教师还会通过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