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越轨行为操作化
象牙塔里的越轨——大学生心理和行为问题的成因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竞争的加剧,文化的冲突,人们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发生很大的变化。
复杂的社会环境使人们的心理活动较以前更加复杂。
处于个体成长的特殊发展阶段的大学生,处在一种心理变化最激烈、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期,在这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大学生往往难以适应,无从选择。
而社会变革对人才心理素质要求却需要大学生发展开创、自信、进取的精神,以适应竞争的时代。
社会需求与大学生现有能力水平发生了巨大的冲突,以致许多大学生情绪不稳定,出现种种迷惘、忧郁不安等,由此引发了不少心理和行为问题。
本文将运用越轨社会学的方法,主要针对大学生抑郁心理和侵犯行为进行成因剖析:一、“挫折——抑郁——挫折”的恶性循环抑郁是一种弥漫的心理状态,它可以影响日常生活的各种行为。
大学生刚经过激烈的高考阶段,满怀希望地进入大学生活,幻想着大学生活的一片蓝天。
然而,大学学习的转换,大学里要面临恋爱择业等问题的巨大的压力和忧虑。
社会的剧烈变化,使大学生无法应对。
对于复杂的世界由于被迫要做出太多的选择而又没有时间去考虑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观。
很多大学生会采取回避的态度去面对,以此来减少与人的接触,生活在完全自我的“个体圈”里,由此以致个人能力无法提高,在生活中又会再受打击,陷入孤独与忧虑抑郁中,从而产生一个“挫折(压力)——抑郁——挫折(失败)”的恶性循环。
抑郁是一种情绪的混乱,其最典型的情绪状态是一种无望和无助交织在一起。
“许多抑郁的人可能丧失食欲而使体重下降,睡眠减少的情况时有发生,也有一些抑郁的人睡得较多,甚至多睡几个小时,以致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另外还有一些人可能会很容易入睡,但睡得很早,而且一醒后再也难以入睡。
随着饮食和睡眠的问题的出现患者会感到疲惫不堪,甚至有身体要跨掉的感觉。
”①许多大学生陷入抑郁状态时也会选择睡觉,玩游戏,疯狂购物,等(特别是女孩子)方式逃避现实。
抑郁会影响一个人的思维,它不仅仅使一个人思维迟钝,还会在不同程度上让人觉得存在的无价值感,会有一种莫名的负罪感。
当前大学生越轨行为的归因及预防措施-2019年精选文档

当前大学生越轨行为的归因及预防措施一、当前大学生越轨行为的界定与类型划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当今社会正处于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
现实社会思想多元化、行为多样化中常常导致一些道德标准失范,价值评判失衡,违法犯罪上升的现象。
当代大学生正是在这样一个变革时期出生和成长起来的一代。
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和多样式的道德行为规范的矛盾和冲突日益影响着作为社会最为敏感、最为活跃的大学生群体,常常使他们出现各种越轨行为。
因此,增强对大学生越轨行为的认识和控制,帮助当前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是高校乃至社会一项不容忽视的问题。
越轨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它与人类社会相生相伴。
越轨行为又称偏离行为,《教育大辞典》将其界定为“违反一定社会的行业准则、价值观念或道德规范的行为。
”在社会学中,越轨行为是指社会成员(包括个体、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偏离或违反现行社会规范的行为,包括犯罪、违法及违反道德规范、社会习俗的所有思想和行为,它存在于不同时空和制度的国家或社会,在一般情况下均受当时社会主导价值评判体系的否定性评价。
大学生越轨行为主要指作为其特殊身份,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社会活动过程中违反学校的纪律、规章制度和社会规范以及国家法律法规的行为,完全属于消极的、被社会否定的行为,主要包括违反社会公德、违反校纪校规、违法犯罪,以及自杀等行为。
从大学生越轨行为的界定中可以看出,常见的大学生越轨行为有四种类型,它们分别是:违反社会公德的越轨行为、违反校纪校规的越轨行为、违法犯罪的越轨行为和伤害自我的越轨行为。
违反社会公德的越轨行为包括“买饭插队”、“在教学区或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在课桌上乱画”、“两性关系不检点”等行为;违反校纪校规的越轨行为包括“逃课”、“迟到”、“考试作弊”、“留宿异性”、“酗酒”、“赌博”等行为;违法犯罪的越轨行为包括“打架斗殴”、“卖淫嫖娼”、“盗窃”、“抢劫”、“网络违法”等行为;伤害自我的越轨行为包括“自伤”、“自残”、“自杀”等行为。
大学生性越轨问题的审视和反思

Shanghai Lix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社会研究论文大学生性越轨问题的审视及反思学生姓名裘泽铭指导教师邵宁年级 12专业社会工作学号 1221010108二〇一六年一月摘要性越轨行为是指违反重要的性社会规范行为。
大学生的性冲动是生理成熟使然,大学生因性冲动导致的越轨行为,不是一个简单的是非问题,它既与个体自身的生理、心理有关,也与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关。
据统计,目前大学生婚前同居,未婚生子,性犯罪等性越轨问题日益严重,逐渐影响着社会的风气。
笔者认为通过本文对于大学生性越轨问题的审视和反思,分析其成因,深究其根源,呼吁社会对于大学生性问题及性教育的重视,进而以人本主义为指导从性教育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着手,对大学生进行正确引导。
关键词:大学生性越轨性教育AbstractSexual deviant behavior is a violation of the important social norms. College students sexual impulse is physiological maturity dictates, college students for deviant behaviors caused by impulse, is not a simple is a non issue. It not only and individual physiology, psychology related, and the individual's social environment. According to statistics, the current college students living together, unmarried children, sexual crimes and other sexual deviant problem is increasingly serious, and gradually affect the social atmosphere. I believe that through this for college students' Sexual Deviance problem review and reflection, analysis its causes, get to the bottom of its roots, called on the community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s and sex education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 and the humanism for the guidance from the education and life concept, values and world view of teaching education hands, give correct guidance to college students.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Sexual deviant; sex education目录一、大学生性越轨行为的表现及特点(一)大学生性越轨行为的具体表现(二)大学生性越轨行为的特点二、大学生性越轨行为的危害性三、大学生性越轨行为的原因(一)大学生个体的生理原因(二)大学生个体心理发展的原因(三)社会文化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四、预防大学生性越轨行为的措施(一)开展科学的性教育(二)树立科学健康的性意识观念(三)谨慎地对待性行为(四)改善大学生性道德教育的外部环境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变化日新月异,而我国固有的文化传统和道德观念也收到国际上各种思潮观念的撞击并随之改变。
当代大学生的越轨行为及对策

当代大学生的越轨行为及对策
胡冬梅
【期刊名称】《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4(024)005
【摘要】大学生的越轨行为反映了高校文化生态的失衡,对新时期高校政治思想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在阐述当代大学生越轨行为的特点、危害及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指出应从内在控制(即内化)和外在控制以及心理教育方面入手,防范大学生越轨行为的发生,将大学生的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总页数】3页(P155-157)
【作者】胡冬梅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1
【相关文献】
1.当代大学生中越轨行为初探 [J], 秦进东
2.当代大学生越轨行为探析 [J], 张昊
3.中超联赛中职业球员越轨行为成因及控制对策的研究 [J], 胡博然;高倩
4.当代大学生中越轨行为初探 [J], 秦进东
5.中超联赛中职业球员越轨行为成因及控制对策的研究 [J], 胡博然;高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学生越轨行为

• (二)大学生诸多心理矛盾是越轨行为 发生的内在原因 。
大学时期是“心理断乳”的关键期。 “心理断乳”意味着个人离开父母的监护, 摆脱对成人的依赖,建立自己独立的心理世 界。在这一过程中,诸多的心理矛盾冲突交
织会失范 • 规范的僵化 • 文化冲突
大学生越轨行为的社会成因
• (一)社会变革所带来的心理压力诱发大 学生的越轨行为。
社会变革之所以能够引起人的心理和行为 的变化,是通过压力和个性改变来实现的。 当代大学生是在改革开放中出生和成长起来 的一代,改革开放作为我们这个社会的一种 具体的社会变革形式,它给大学生所带来的 重要影响之一就是价值观念的急剧变迁。
• (二)大学教育的偏差是大学生越轨行为 发生的外在原因 。
大学生越轨行为
——原因分析
从心理原因出发
社会学家的解释:
• 挫折—攻击理论:侵犯是由于挫折; • 学习理论: • 精神分析理论:
大学生越轨行为的心理成因
• (一)自我意识发展不平衡导致大学生 行为失范 。
心理学家艾里克森认为,大学生正好处在 青年期和青年后期的交叉时期,在这一时期 他们既要确立自我统一性。又要建立与他人 亲密的人际关系。然而,青年人在这一时期 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在高速度成长、 发展,常常会感到冒出了一个与以往形象不 同的自己,对自我的形象常常会发生怀疑、 动摇或迷惑不解。
其一,高校心理环境相对落后,不良心理难以矫正。 其二,大学校园不良文化影响,致使越轨犯罪心理化。 其三,大学生的不良交友,形成违法犯罪心理辐射。 其四,大学管理上的漏洞,为越轨行为发生提供了条 件。
大学生越轨行为分析

大学生越轨行为的引导
• 1、掌握大学生越轨后的心理状态。这是对越轨大 学生进行正确引导的前提和基础。大学生是受教 育者,一旦越轨后,大部分学生内心都有接受教育 的要求,他们在自觉醒悟之后,内心深处感触良多 。在受到教育者的批评、教育之后,一般能够认真 接受。这说明越轨者已经开始自我反省,有改正错 误的要求。作为教育者,就必须了解越轨者的基本 心态,抓住有利时机,因势利导,治病救人。
大学生越轨行为的引导
• 3、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导之以行, 是做好越轨 大学生引导工作的关键。动之以情, 就是要进行 感情感化; 晓之以理, 就是要以理服人, 言之有 理, 不能强制压服。经验证明, 在对越轨大学生 进行引导时, 只要在动之以情的基础上晓之以理, 达到“入心”、“入脑”的效果, 就可以帮助他 们重塑自我,使之抬起头来, 走向光辉灿烂的未 来。来自案例三LOGO
某大学生物系的一位女生,在大一时,由于 长得标致,很快就成为群雄追逐的对象。随后她 投入男友的怀抱。不久她第一次怀孕,当她的男 友毕业赴深圳创业时,她为他已做了三次流产。 在大四的寒假期间,她发现他在深圳另有所爱。 她没有哭闹,凭借美丽,她很快便倒向一直关心 她的同班男生。如果说与第一个男友还曾经恋爱 的初级阶段,那么,一旦移情于第二个男友时, 她所需要的只能是性爱,感情的培养对她形同虚 设。正是基于这种低级需求的支配,在毕业前夕 她第四次怀孕流产。这时她感到了厌倦,对两性 的关系骤然冷漠。毕业时和第二个男友平静地分 了手,尽管那男孩百般哀求留在她身边……
大学生越轨行为的引导
• 2、平等相待。平等相待是做好越轨大学生引导工 作的主要保证。经验证明,用严厉的方式对待越轨 者,只能扩大引导者和被引导者之间的感情距离, 形成人为的心理鸿沟。因此,教育者的目的是“惩 前毖后,治病救人”,工作原则是“能拉一把的, 决不推一把”。只有以深厚的情感给予越轨大学 生以尊重,引导方式上平等相待,才能消除彼此 心理上的隔阂,使之真正认识错误和改正错误。
青年大学生非正式群体越轨行为探析

青年大学生非正式群体越轨行为探析
李斌;李心记
【期刊名称】《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年(卷),期】2006(000)005
【摘要】青年大学生非正式群体越轨行为是一种群体违纪、违规行为.这是非正式群体的一些消极功能的体现.它不仅在大学生中造成了不良影响,而且给校风建设、校园秩序稳定带来了一定的威胁.因此,研究青年大学生非正式群体越轨行为,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给予干预与引导,最大限度地降低其越轨行为的发生率,减少其负面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总页数】3页(P99-101)
【作者】李斌;李心记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文法系,河南,郑州,451191;郑州大学,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文法系,河南,郑州,45119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3.5
【相关文献】
1.大学生越轨行为探析 [J], 王志玲
2.新时期大学生非正式群体与教育--对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调查与分析 [J], 牟德刚;潘从义
3.场域理论视角下大学生越轨行为探析 [J], 郭建斌;肖家美
4.大学生越轨行为的心理学探析 [J], 叶冲;王小丁
5.浅议企业非正式群体对职场越轨行为的积极干预 [J], 黄雅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社会学视角下的大学生越轨行为分析

社会学视角下的大学生越轨行为分析本文阐述了越轨行为的定义,介绍了大学生越轨行为的分类,分析了社会学视角下大学生越轨行为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大学生越轨行为的预防对策。
要采取正式的社会控制措施和非正式的社会控制方法,坚决纠正大学生的越轨行为。
标签:社会学视角;大学生;越轨行为;预防对策大学生是具有较高素质的社会群体之一,但大学校园是由具有差异性的社会个体集合而成的社会群体,正是这种基于文化、习俗、思想观念及行为方式的差异性,高校内大学生越轨行为也成为当今教育事业的一大难点,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对越轨行为的定义社会学家乔恩·威特认为越轨涉及违反一些群体规范,所以定义一个行为是否越轨取决于它的环境,他指出,越轨是指“违反群体或社会的行为标准或期望的行为”。
国内常常定义越轨行为是指偏离或违反一定社会行为规范的行为。
毕云天认为,大学生越轨行为是指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和交往过程中产生的,违反或者偏离社会规范和社会期望的行为。
我们把大学生越轨行为定义为:大学生做出的违反校园规范、不符合群体标准和未达到社会期望并对学校和社会具有破坏性,需要采取社会控制的行为。
二、大学生越轨行为的分类近年来大学生人数不断攀升,许多如考试作弊违反考纪等违背诚信道德行为,校园内酗酒、打架斗殴致使他人受到伤害等恶意事件以及在校园寻衅挑事等越轨事件报道层出不穷。
1、违反社会习俗的越轨行为违反社会习俗即违反社会风俗习惯,由于大学是一个多民族聚合的社会群体,由此带来的不同民族在风俗习惯上的差异。
如穆斯林民族不食猪肉,彝族有自己的彝历新年,很多藏族同胞是虔诚的佛教信仰且不喜人亵渎。
生活在这样多民族的环境下,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需要我们互相尊重,而有些同学则因为不了解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如外带食物进清真餐厅而发生一些无意的越轨行为,或因为同学矛盾而故意产生的一些如妄议少数民族文化等越轨行为。
2、违反社会道德(公德)的越轨行为违反社会道德的行为尽管在大学这样一个聚集了较高素质的群体中也屡见不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