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系统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

数据库系统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
数据库系统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

河南工程学院

《数据库系统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

成果报告

学号 **************

姓名宋***

专业班级

学院计算机学院

专业课程数据库系统原理与应用

指导老师

年月日

河南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书

课程设计题目: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课程设计时间:12月25日~12月27日

课程设计地点:1502

课程设计单位:计算机学院

指导教师:学院院长:

课程设计成绩评定标准及成绩评定表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

成绩评定:

指导教师:

年月日

目录

一、需求分析 (1)

二、系统总体设计 (2)

三、数据库设计 (5)

(一)概念结构设计 (5)

(二)逻辑结构设计 (6)

四、数据库的物理设计 (8)

五、数据库设计实现及运行 (8)

(一)数据库的创建 (8)

(二)数据表的创建 (8)

(三)视图的创建 (10)

(四)自行设计各模块中所涉及的操作语句 (10)

1.插入数据操作 (10)

2.删除数据操作 (11)

3.修改数据操作 (14)

六、系统详细设计及实现 (15)

七、设计总结及心得体会 (19)

一、需求分析

1.问题描述: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是为了提高管理效率而设计的。通过对信息的搜集及统计,为管理者提供学生信息的及时查询。从而实现学生信息管理的简单化,提高学校管理学生信息的效率。

2.系统功能描述:

系统的操作流程如下图;

图1程序流程图

系统数据流图如下:

图2系统数据流图

所需要存储的数据信息及数据字典:

1、班级信息

名字:班级信息

描述:存储全部学生班级信息的文件。

定义:班级信息=班号+班名

位置:数据库里的Class表中

2、班号

名字:班号

描述:唯一的标识班级信息中一个特定班级的关键域定义:班号=1{字符}10

位置:班级信息,学生信息

3、班名

名字:班名

描述:某个班级的名称。

定义:班名=4{字符}20

位置:班级信息

4、学生信息

名字:学生信息

描述:存储全部学生基本信息的文件。

定义:学生信息=学号+姓名+性别+专业

位置:数据库里的Student表中

5、学号

名字:学号

描述:唯一的标识学生信息中一个特定学生的关键域。定义:学号=8{字符}8

位置:学生信息,成绩信息

6、姓名

名字:姓名

描述:某个学生的名字。

定义:姓名=1{字符}8

位置:学生信息

7、课程信息

名字:课程信息

描述:存储全部学生课程信息的文件。

定义:课程信息=课号+课名+先行课+学分

位置:数据库Course表中

8、课号

名字:课号

描述:唯一的标识课程信息中一个特定课程的关键域定义:课号=1{字符}10

位置:课程信息,成绩信息

9、学分

名字:学分

描述:修完某门课所得的学分。

定义:学分=1{数字}2

位置:课程信息

10、成绩信息

名字:成绩信息

描述:存储全部学生成绩信息的文件。

定义:成绩信息=学号+课号+成绩

位置:数据库里的SC表中

11、成绩

名字:成绩

描述:某学生某门课所得的分数。

定义:成绩=1{数字}4

位置:成绩信息

二、系统总体设计系统功能模块图如下: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登录1.0

6.0

5.0

4.0

3.0

2.0

3.1

2.1

3.4

3.3

3.2

4.1

4.4

4.3

4.2

5.3

5.2

5.1

6.1

6.4

6.3

6.2

5.4

图3系统功能模块图

学生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功能:

(1)用户登陆功能:管理员使用正确的账号和密码才能进入系统,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可靠性,登陆后可以对登录密码进行修改。

(2)密码修改功能:密码验证正确进入系统后可以对该用户的密码进行修改。

(3)信息管理功能:学生信息管理;课程信息管理;班级信息管理;成绩信息管理。

三、数据库设计

(一)概念结构设计

画出系统局部及合并后的整体E-R 模型如下;

班级

班号班名

图4 班级实体E-R 图

学生

系部

姓名

年龄

学号性别

图5 学生实体E-R 图

课程

先行课

学分课名

课号

图6 课程实体E-R 图

图7 整体E-R 图

对模型中所出现的实体及属性等信息加以说明。 通过分析本系统包括3类实体,分别如下: ● 班级:班级号、班名。

● 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年龄、系部。 ● 课程:课号、课名、先行课、学分。 有两个联系类型分别是:学习,归属。 (二)逻辑结构设计

根据系统整体E-R 模型,写出关系模式;并利用数据字典加以描述。该系

统共有五张表,分别是Users、Student、Course、SC、Class分别对应账户表、学生信息表、课程信息表、成绩信息表、班级信息表

模式设计如下表:

表1 账户表

表2 学生信息表

表3 课程信息表

表4 成绩信息表

表5 班级信息表

四、数据库的物理设计

为了提高在表中搜索元组的速度,在实际实现的时候应该基于某些属性建立索引。给出所建立的索引。(包括按哪些表中哪些属性按升序还是降序来创建索引及相应的T-SQL的创建语句)。

五、数据库设计实现及运行

(一)数据库的创建

T-SQL语句:create database S_C

(二)数据表的创建

(可同时在创建时定义相关的约束)

T-SQL语句:

create table Student /*创建学生表*/

(

Sno char(8)primary key,

Sname char(8),

Ssex char(2),

Sdept char(20)

);

图8 学生表属性图

create table Users /*创建用户表*/

(

zh char(8)primary key,

mm char(8),

);

图9 用户表属性图

create table Course /*创建课程表*/ (

Cno char(10)primary key,

Cname char(20),

Cpno char(10),

Ccredit int

);

图10 课程表属性图create table SC /*创建成绩表*/ (

Sno char(8),

Cno char(10),

Grade int,

primary key(Sno,cno)

);

图11 成绩表属性图create table Class /*创建班级表*/ (

Clno char(10)primary key,

Cname char(20),

);

图12 班级表属性图

(三)视图的创建

(四)自行设计各模块中所涉及的操作语句

1.插入数据操作

功能界面:

图13 添加学生信息功能界面

功能界面简单描述:

在各个输入框填写学生信息(学号、姓名、性别、年龄、系部、班级)点击确认添加按钮,添加正确格式的学生信息,否则添加失败。

T-SQL语句与宿主语言嵌套使用代码段:

Private Sub Cmd_first_Click()

Dim cn As New ADODB.Connection

Dim cn2 As String

cn2 = "driver=sql server;server=.;database=S_C"

cn.Open cn2

Dim cmd As New https://www.360docs.net/doc/9f9326637.html,mand

Dim sql As String

sql = "insert Student values('" + Text_id.Text + "','" + Text_name.Text + "','" + Text_sex.Text + "','" + Text_dept.Text + "')"

cmd.ActiveConnection = cn

https://www.360docs.net/doc/9f9326637.html,mandText = sql

cmd.Execute

MsgBox "插入成功!", vbOKOnly + vbExclamation, "信息"

End Sub

测试结果:

图14 添加学生信息测试结果界面

2.删除数据操作

功能界面:

图15 删除成绩信息功能界面

功能界面简单描述:

选择要删除的信息,点击确认删除按钮,删除对应的学生课程的成绩信息。T-SQL语句与宿主语言嵌套使用代码段:

Dim cn As New ADODB.Connection

Dim rs As New ADODB.Recordset

Private Sub Cmd_first_Click()

rs.MoveFirst

display

End Sub

Private Sub Cmd_last_Click()

rs.MoveLast

display

End Sub

Private Sub Cmd_next_Click()

rs.MoveNext

If rs.EOF Then

rs.MoveLast

MsgBox "已经是最后一条记录", vbOKOnly + vbExclamation, "信息提示"

End If

display

End Sub

Private Sub Cmd_pre_Click()

rs.MovePrevious

If rs.BOF Then

rs.MoveFirst

MsgBox "已经是第一条记录", vbOKOnly + vbExclamation, "信息提示"

End If

display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cmd As New https://www.360docs.net/doc/9f9326637.html,mand

Dim sql As String

sql = "delete SC where sno='" + Text_id.Text + "'and cno='" + Text_id2.Text + "'"

MsgBox "删除成功", vbOKOnly + vbExclamation, "信息提示"

cmd.ActiveConnection = cn

https://www.360docs.net/doc/9f9326637.html,mandText = sql

cmd.Execute

End Sub

Private Sub Form_Load()

Dim cns As String

cn2 = "driver=sql server;server=.;database=S_C"

cn.Open cn2

Dim sql As String

sql = " select * from SC"

rs.Open sql, cn, adOpenDynamic, adLockOptimistic

display

End Sub

Private Sub display()

Text_id.Text = rs(0)

Text_id2.Text = rs(1)

Text_score.Text = rs(2)

End Sub

测试结果:

图16 删除成绩信息测试结果界面3.修改数据操作

功能界面:

图17 修改课程信息功能界面功能界面简单描述:

对各个输入框内的课程信息(课程号、课程名、先行课、学分)进行修改,点击确认修改按钮,修改该课程的相关信息。

T-SQL语句与宿主语言嵌套使用代码段: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cmd As New https://www.360docs.net/doc/9f9326637.html,mand

Dim sql As String

sql = "update course set cname='" + Text_name.Text + "',cpno='" + Text_pno.Text + "',ccredit='" + Text_credit.Text + "' where cno='" + Text_id.Text + "'"

MsgBox "修改成功", vbOKOnly + vbExclamation, "信息提示"

cmd.ActiveConnection = cn

https://www.360docs.net/doc/9f9326637.html,mandText = sql

cmd.Execute

End Sub

测试结果:

图18 修改课程信息测试结果界面

六、系统详细设计及实现

登录模块的关键语句、关键代码段及关键技术说明: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cn As New ADODB.Connection

Dim cn2 As String

cn2 = "driver=sql server;server=.;database=S_C"

cn.Open cn2

Dim rs As New ADODB.Recordset

Dim sql As String

sql = "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zh='" + Text1.Text + "'"

Set rs = cn.Execute(sql)

If rs.EOF Then

MsgBox "用户不存在!", vbOKOnly + vbExclamtion, "错误提示"

Else

If Text2.Text = Trim(rs(1)) Then

userpwd = Text2.Text

userid = Text1.Text

Frm_main.Show

Me.Hide

Else: MsgBox "密码错误!", vbOKOnly + vbExclamation, "错误提示"

End If

End If

End Sub

测试与调试

图19 登录界面

修改密码模块的关键语句、关键代码段:

回归分析课程设计

应用回归分析 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1)巩固应用回归分析的理论知识,掌握其思想精髓; (2)运用回归分析研究方法,加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3)熟练使用spss 软件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 二、设计名称:研究货运总量y (万吨)与工业总产值x1 (亿元)、农业总产值 x2(亿元)、居民非商品支出x3 (亿元)的关系 三、设计要求 (1)正确运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2)正确分析数据,尝试选择不同的模型拟合数据 ( 3)课程设计中,遇到问题要翻阅课本去努力解决问题 (4)要有耐心,对于模型的显著性和回归系数都要进行检验 ( 5 )认真并独立完成 四、设计过程 (1)思考课程设计的目的,寻找来源真实的数据 ( 2)上网搜集并整理数据资料 ( 3)根据数据确定研究对象 ( 4)应用统计软件来处理数据信息 ( 5 )选择通过各种检验的线性模型 (6)写出相应的实验报告,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五、设计细则 ( 1 )搜集数据阶段,数据不能过于繁杂,也不能太少; (2)做课程设计前,认真看书和笔记,及平时的实验报告,掌握丰富的理论; ( 3)有耐心,不紧不慢;要细心,一丝不苟; ( 4)写报告书时,语言简洁易懂又不失完整,尤其操作过程要正确完整,要 清楚明了。分析结果要正确与实际问题背景相符。 六、说明 (1)书写报告时,有些特殊的数学符号需要利用Mathtype (公式编辑器)这款小软件进行编辑; (2)有些spss输出表格不整齐,需要导出在Excel中,然后在复制到word文 档里; ( 3) 认真仔细的完成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名称:研究货运总量y (万吨)与工业总产值x1 (亿元)、农业总产值 x2(亿元)、居民非商品支出x3 (亿元)的关系 日期:2011年11月13日 (1)设计内容:研究货运总量y (万吨)与工业总产值x1 (亿元)、农业总产值)x3 数据见表如下: x2( 2)求y关于x1,x2,x3的三元线性回归方程; (3)对所求的得方程做拟合优度检验; (4)对回归方程做显著性检验; (5)对每一个回归系数做显著性检验; (6)如果有的回归系数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将其剔除,重新建立回归方程,再作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和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 (7)求出每一个回归系数的置信水平为95%的置信区间; 8)求标准化方程; 设计目的与要求: 目的:(1)巩固课本上学到的知识,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2)掌握对多元线性回归问题的模型选择; (3)对软件输出的结果要学会分析 要求:(1)熟练使用SPSS软件对回归数据进行模型拟合; (2)认真独立完成 设计环境或器材、原理与说明: 设计环境和器材:计算机,Mini tab软件,课本,笔记 设计原理与说明: (1)多元回归分析中,检验回归系数是否为0的时候,先用F检验,考虑整体回归系数,再对每个系数是否为零进行t检验 (2)t检验:

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教程第四版课后答案

第一章 1、(1)数据:数据用于载荷信息的物理符号。 (2)数据的特征;○1数据有“型”与“值”之分;○2数据受数据类型与取值范围的约束;○3数据有定性表示与定量之分;○4数据应具有载体与多种表现形式。 3、(1)数据管理的功能: ○1组织与保存数据功能,即将收集到的数据合理地分类组织,将其存储在物理载体上,使数据能够长期的被保存; ○2数据维护功能,即根据需要随时进行插入新数据,修改原数据与删除失效数据的操作; ○3数据查询与数据统计功能,即快速的得到需要的正确数据,满足各种使用要求;○4数据的安全与完整性控制功能,即能保护数据的安全与完整性。 (2)数据管理的目标:收集完整的信息,将信息用数据表示,按数据结构合理科学的组织并保存数据;为各种使用快速地提供需要的数据,并保护数据的安全与完整性。 4、(1)数据库:就是数据管理的新方法与技术,她就是一个按数据结构来存储与管理数据的计算机软件系统。 (2)数据库中的数据具有的特点:○1数据库中的数据具有整体性,即数据库中的数据要保持自身完整的数据结构;○2数据库中的数据具有数据共享性,不同的用户可以按各自的用法使用数据库中的数据,多个用户可以同时共享数据库中的数据资源。 5、(1)数据库管理系统:它就是专门用于管理数据库的计算机管理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能够为数据库提供数据的定义、建立、维护、查询与统计等操作功能,并完成对数据完整性、安全性进行操作的功能。 (2)数据库管理系统主要功能:就是数据存储、数据操作与数据控制功能。其数据存储与数据操作就是:数据库的定义功能,指未说明库中的数据情况而进行的建立数据库结构的操作;数据库建立功能,指大批数据录入到数据库的操作,它使得库中含有需要保护的数据记录;数据库维护功能,指对数据的插入、删除与修改操纵,其操作做能满足库中信息变化或更新的需求;数据库查询与统计功能,指通过对数据库的访问,为实际应用提供需要的数据。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数据控制功能为:数据安全性控制功能,即为了保证数据库的数据安全可靠,防止不合法的使用造成数据库泄露与破坏,也就就是避免数据被人偷瞧、篡改或破坏;数据库完整性控制功能,指为了保证数据库中的数据的正确、有效与相容,防止不合语意的错误数据被输入或输出。 14、(1)数据库系统的软件由几部分组成?数据库系统的软件中包括操作系统(OS)、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主语言系统、应用程序软件与用户数据库。 (2)作用:①操作系统或汉字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就是所有计算机软件的基础,在数据库系统中它起着支持DBMS及主语言系统工作的作用。如果管理的信息中有汉字,则需要中文操作系统的支持,以提供汉字的输入、输出方法与汉字信息的处理方法。②数据库管理系统与主语言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就是为定义、建立、维护、使用及控制数据库而提供的有关数据管理的系统软件。主语言系统就是为应用程序提供的诸如程序控制、数据输入输出、功能函数、图形处理、计算方法等数据处理功能的系统软件。③应用开发工具软件:应用开发工具就是DBMS系统为应用开发人员与最终用户提供的高效率、多功能的应用生成器、第四代计算机语言等各种软件工具.如报表生成器、表单生成器、查询与视图设计器等,它们为数据库系统的开发与使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与帮助。④应用系统及数据库:数据库应用系统包括为特定的应用环境建立的数据库、开发的各类应用程序及编写的文档资料,它们就是一个有机整体。通过运行数据库应用系统,可以实现对数据库中数据的维护、查询、管理与处理操作。(3)关系:

简单学生信息管理系统java课程设计

数据库课程设计 -简单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 专业:软件工程02 学号:209 姓名:李欢欢

目录 1设计目的 (3) 2设计任务 (3) 任务说明 (3) 系统目标 (4) 使用范围 (4) 功能要求 (4) 3 设计内容 (5) 界面构建 (5) 详细设计 (5) 模块设计 (5) 数据库设计 (6) 运行调试 (6) 主要源代码 (9) 5总结与展望 (14) 参考文献 (16)

1 设计目的 本程序用于用户对少量学生信息进行简单的管理,本程序针对于对安全系数要求不高,操作不是很复杂的小型客户开发。本程序可以实现对学生信息的添加、查询、修改、删除等操作,同时支持查看所有学生信息,功能完善,界面简洁美观,布局合理,操作简便,简单易用,任何人可轻松操作。 同时,本程序对系统要求配置较低,运行速度快,而却对数据库管理要求较低该数据库可实现关系较为简单的数据管理。 2 设计任务 任务说明 设计一个简单学生个人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具有录入,查询,修改三项基本功能。要求如下: (1)具有简单的录入,查询和修改功能。 (2)修改学生信息必须输入学号,然后对姓名、性别和专业

等修改; (3)使用文件存储数据。(也可用数据库) (4)学生个人信息必须包括:学号、姓名、性别、籍贯、系别。 系统目标 软件开发的意图便于用户对学生的管理,方便查看学生的情况。如用户对学生基本信息进行录入、查询、修改、删除等。 使用范围 本系统仅针对用户对少量学生进行信息管理。 功能要求 1录入学生基本信息的功能 2查询学生基本信息的功能 3修改学生基本信息的功能 4删除学生基本信息的功能 5显示所有学生信息的功能

数据库系统原理与设计(第2版)-万常选版-第2章-关系模型与关系代数--课后答案

3.简述如下概念,并说明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1)域,笛卡尔积,关系,元组,属性 答:域:域是一组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值的集合。 笛卡尔积:给定一组域D1,D2,…,Dn,这些域中可以有相同的。这组域的笛卡尔积为:D1×D2×…×Dn={(d1,d2,…,dn)|di?Di,i=1,2,…,n }其中每一个元素(d1,d2,…,dn)叫作一个n元组(n-tuple)或简称元组(Tuple)。元素中的每一个值di叫作一个分量(Component)。 关系:在域D1,D2,…,Dn上笛卡尔积D1×D2×…×Dn的子集称为关系,表示为 R(D1,D2,…,Dn) 元组:关系中的每个元素是关系中的元组。 属性:关系也是一个二维表,表的每行对应一个元组,表的每列对应一个域。由于域可以相同,为了加以区分,必须对每列起一个名字,称为属性(Attribute)。 (2)超码,主码,候选码,外码 答:超码:对于关系r的一个或多个属性的集合A,如果属性集A可以唯一地标识关系r中的一个元组,则称属性集A为关系r的一个超码 (superkey) 。 候选码:若关系中的某一属性组的值能唯一地标识一个元组,则称该属性组为候选码(Candidate key)。 主码:若一个关系有多个候选码,则选定其中一个为主码(Primary key)。 外码:设F是基本关系R的一个或一组属性,但不是关系R的码,如果F与基本关系S 的主码Ks相对应,则称F是基本关系R的外码(Foreign key),简称外码。 基本关系R称为参照关系(Referencing relation),基本关系S称为被参照关系(Referenced relation)或目标关系(Target relation)。关系R和S可以是相同的关系。 (3)关系模式,关系,关系数据库 答:关系模式:关系的描述称为关系模式(Relation Schema)。它可以形式化地表示为:R(U,D,dom,F) 其中R为关系名,U为组成该关系的属性名集合,D为属性组U中属性所来自的域,dom 为属性向域的映象集合,F为属性间数据的依赖关系集合。 关系:在域D1,D2,…,Dn上笛卡尔积D1×D2×…×Dn的子集称为关系,表示为 R(D1,D2,…,Dn) 关系是关系模式在某一时刻的状态或内容。关系模式是静态的、稳定的,而关系是动态的、随时间不断变化的,因为关系操作在不断地更新着数据库中的数据。 关系数据库:关系数据库也有型和值之分。关系数据库的型也称为关系数据库模式,是对关系数据库的描述,它包括若干域的定义以及在这些域上定义的若干关系模式。关系数据库的值是这些关系模式在某一时刻对应的关系的集合,通常就称为关系数据库。 2.3.为什么需要空值null? 答:引入空值,可以方便于数据库的维护和建立,数字或者字符有时并不能解决想要解决的问题,毕竟它们是真实的存在,有了空值,那么有些操作,比如查询,插入,删除都可以更加方便,比如公司的部门,新增的部门,信息是不存在的,是之后数据库人员进行添加之后才有的,所以让它为空,比给它0更加贴近实际。空值是所有可能的域的一个取值,表明值未知或不存在。 2.3.关系模型的完整性规则有哪些? 答:关系模型的完整性规则是对关系的某种约束条件。关系模型中可以有三类完整性约束: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其中实体完整性和参照完整性是关系模型必须满足的完整性约束条件,被称作是关系的

专科《数据库原理与应用》_试卷_答案

专科《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一、(共66题,共150分) 1. 在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其中在( ),程序员可能需要设计数据在内存中的物理地址。(2分) A.数据库系统 B.文件系统 C.人工管理 D.数据项管理 .标准答案:C 2. 在关系模式中,如果属性A和B存在1对1的联系,则存在( ) 依赖关系。(2分) A. B. C. D.以上都不是 .标准答案:C 3. 关系模型支持( ) 的数据结构。(2分) A.线性结构 B.树结构 C.图结构 D.集合结构 .标准答案:D 4. 在数据库三级模式结构中,内模式是( ) 的视图。(2分) A.计算机世界 B.信息世界 C.现实世界终端用户 D.数据库管理员 .标准答案:A 5. 关系模型的参照完整性要求( ) 。(2分) A.一个关系必须有外码 B.外码必须是父关系的主属性 C.外码所在的关系即子关系必须和父关系是不同关系 D.外码或为空或为父关系对应主码的值 .标准答案:B 6. SQL语言中的DELETE命令属于( ) 。(2分) A.数据定义语言 B.数据操作语言 C.数据控制语言 D.数据查询语言 .标准答案:B 7. ( ) 是数据库系统概论的直接先导课程之一。(2分) A.大学物理 B.汇编语言 C.数据结构 D.模拟电路 .标准答案:C 8. 数据库管理系统简称DBMS,下列系统软件中,( ) 是具有DBMS功能的软件。(2分) A.Microsoft Office Word B.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 C.Microsoft Office Outlook D.Microsoft Office Access .标准答案:D 9. SQL语言的数据查询语言SELECT命令语法接近自然语言,下列子句中( ) 是SELECT命令语法规定必须有的部分。(2分) A.FROM子句 B.GROUP BY子句 C.ORDER BY子句 D.INTO子句 .标准答案:A 10. 下面术语中( ) 是数据库系统原理与应用课程的关键词。(2分) A.数据模型 B.编程语言 C.软件体系结构 D.数据转换 .标准答案:A 11. 因为关系数据库的查询优化技术,用户程序员不用了解数据库中数据的物理存储结构,也能编写高效率的程序。(2分) ( ) .标准答案:正确 12. 关系操作中的投影运算必须有两个关系同时参与运算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2分) ( ) .标准答案:错误 13. DBTG中的系是一棵二级树,表示的是系主记录型(Owner)和成员记录型(member)之间一对多的关系,但两个记录之间可以定义多个系。(2分) ( ) .标准答案:正确 14. DBMS作为一种大型的系统软件,可以通过相关技术绕过操作系统,直接管理存储在硬盘上的数据。(2分) ( ) .标准答案:错误 15. 数据模型的是三要素指,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条件。其中数据结构是描述系统的静态特性的,数据操作是描述系统动态特性的。(2分) ( ) .标准答案:正确 16. 在数据库中,数据独立性是指数据之间相互独立,互不依赖。(2分) ( ) .标准答案:错误 17. SQL语言的视图对应三级模式的外模式,表对应模式,所以用户程序只能使用视图而不能直接使用表来查询和操作数据库中的数据。(2分) (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设计_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沈阳理工大学课程设计论文成绩评定表

课程设计任务书

沈阳理工大学课程设计论文 摘要 数理统计是具有广泛应用的数学分支,在生产过程和科学实验中,总会遇到多个变量,同一过程中的这些变量往往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也就是说他们之间存在相互关系,这种相互关系可以分为确定性关系和相关关系。变量之间的确定性关系和相关关系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本来具有函数关系的变量,当存在试验误差时,其函数关系往往以相关的形式表现出来相关关系虽然是不确定的,却是一种统计关系,在大量的观察下,往往会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这种函数称为回归函数或回归方程。回归分析是一种处理变量之间相关关系最常用的统计方法,用它可以寻找隐藏在随机后面的统计规律。确定回归方程,检验回归方程的可信度等是回归分析的主要内容。按回归模型类型可划分为线性回归分析和非线性回归分析。 本文利用概率纶与数理统计中的所学的回归分析知识,对用切削机房进行金属品加工时为了适当地调整机床,测量刀具的磨损速度与测量刀具的厚度间的关系建立数学模型,利用这些数据做出刀具厚度x关于时间y的线性回归方程,并MATLAB 与EXCEL软件对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出线性回归系数与拟合系数等数据,并用F检验法检验了方法的可行性,同时用分布参数置信区间和假设检验问题,得出了刀具厚度x关于时间y的线性关系显著,并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小样本常用分布参数的置信区间与假设检验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统计量法;置信区间;假设检验;线性关系;回归分析

目录 一.设计目的 (1) 二.设计问题 (1) 三.设计原理 (1) 四.方法实现 (5) 五.设计总结 (14) 参考文献 (15) 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据库系统原理与设计(第二版)实验一至实验三

实验一 1-1.查询员工的姓名、职务和薪水 select employeeName,headShip,salary from employee 图1-1 2.查询名字中含有“有限”的客户姓名和所在地 select CustomerName,address from Customer where CustomerName like '%有限%'

3. 查询出姓“张”并且姓名的最后一个字为“梅”的员工。 select * from employee where employeeName like '张%梅' 图1-3 4. 查询住址中含有上海或南昌的女员工,并显示其姓名、所属部门、职称、住址,其中性别用“男”和“女”显示 SELECT employeeName,department,address, isnull (convert(char(10),birthday,120),'不详')出生日期, case sex when 'M'then '男' when 'F'then'女' end as 性别 from employee where (address like '%上海%'or address like '%南昌%')and sex='F'

5. 查询出职务为“职员”或职务为“科长”的女员工的信息 select * from employee where (headship='职员' or headship='科长') and sex='F' 图1-5 6. 选取编号不在“C20050001”和“C20050004”的客户编号、客户名称、客户地址。 Select * from Customer where CustomerNo not in ( 'C20050001' ,'C20050004')

(完整word版)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教程第四版课后答案

第一章 1、(1)数据:数据用于载荷信息的物理符号。 (2)数据的特征;○1数据有“型”和“值”之分;○2数据受数据类型和取值范围的约束;○3数据有定性表示和定量之分;○4数据应具有载体和多种表现形式。 3、(1)数据管理的功能:○1组织和保存数据功能,即将收集到的数据合理地分类组织,将其存储在物理载体上,使数据能够长期的被保存;○2数据维护功能,即根据需要随时进行插入新数据,修改原数据和删除失效数据的操作;○3数据查询和数据统计功能,即快速的得到需要的正确数据,满足各种使用要求;○4数据的安全和完整性控制功能,即能保护数据的安全和完整性。 (2)数据管理的目标:收集完整的信息,将信息用数据表示,按数据结构合理科学的组织并保存数据;为各种使用快速地提供需要的数据,并保护数据的安全和完整性。 4、(1)数据库:是数据管理的新方法和技术,他是一个按数据结构来存储和管理数据的计算机软件系统。 (2)数据库中的数据具有的特点:○1数据库中的数据具有整体性,即数据库中的数据要保持自身完整的数据结构;○2数据库中的数据具有数据共享性,不同的用户可以按各自的用法使用数据库中的数据,多个用户可以同时共享数据库中的数据资源。 5、(1)数据库管理系统:它是专门用于管理数据库的计算机管理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能够为数据库提供数据的定义、建立、维护、查询和统计等操作功能,并完成对数据完整性、安全性进行操作的功能。 (2)数据库管理系统主要功能:是数据存储、数据操作和数据控制功能。其数据存储和数据操作是:数据库的定义功能,指未说明库中的数据情况而进行的建立数据库结构的操作;数据库建立功能,指大批数据录入到数据库的操作,它使得库中含有需要保护的数据记录;数据库维护功能,指对数据的插入、删除和修改操纵,其操作做能满足库中信息变化或更新的需求;数据库查询和统计功能,指通过对数据库的访问,为实际应用提供需要的数据。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数据控制功能为:数据安全性控制功能,即为了保证数据库的数据安全可靠,防止不合法的使用造成数据库泄露和破坏,也就是避免数据被人偷看、篡改或破坏;数据库完整性控制功能,指为了保证数据库中的数据的正确、有效和相容,防止不合语意的错误数据被输入或输出。 14、(1)数据库系统的软件由几部分组成?数据库系统的软件中包括操作系统(OS)、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主语言系统、应用程序软件和用户数据库。 (2)作用:①操作系统或汉字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所有计算机软件的基础,在数据库系统中它起着支持DBMS及主语言系统工作的作用。如果管理的信息中有汉字,则需要中文操作系统的支持,以提供汉字的输入、输出方法和汉字信息的处理方法。②数据库管理系统和主语言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为定义、建立、维护、使用及控制数据库而提供的有关数据管理的系统软件。主语言系统是为应用程序提供的诸如程序控制、数据输入输出、功能函数、图形处理、计算方法等数据处理功能的系统软件。③应用开发工具软件:应用开发工具是DBMS系统为应用开发人员和最终用户提供的高效率、多功能的应用生成器、第四代计算机语言等各种软件工具.如报表生成器、表单生成器、查询和视图设计器等,它们为数据库系统的开发和使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帮助。④应用系统及数据库:数据库应用系统包括为特定的应用环境建立的数据库、开发的各类应用程序及编写的文档资料,它们是一个有机整体。通过运行数据库应用系统,可以实现对数据库中数据的维护、查询、管理和处理操作。(3)关系:

应用回归分析

第五章 自变量选择对回归参数的估计有何影响 答:全模型正确而误用选模型时,我们舍去了m-p 个自变量,用剩下的p 个自变量去建立选模型,参数估计值是全模型相应参数的有偏估计。选模型正确而误用全模型时,参数估计值是选模型相应参数的有偏估计。 自变量选择对回归预测有何影响 (一)全模型正确而误用选模型的情况 估计系数有偏,选模型的预测是有偏的,选模型的参数估计有较小的方差,选模型的预测残差有较小的方差,选模型预测的均方误差比全模型预测的方差更小。 (二)选模型正确而误用全模型的情况 全模型的预测值是有偏的,全模型的预测方差的选模型的大,全模型的预测误差将更大。 如果所建模型主要用于预测,应该用哪个准则来衡量回归方程的优劣 答:应该用自由度调整复决定系数达到最大的准则。当给模型增加自变量时,复决定系数也随之增大,然而复决定系数的增大代价是残差自由度的减小,自由度小意味着估计和预测的可靠性低。应用自由度调整复决定系数达到最大的准则可以克服样本决定系数的这一缺点,把2 R 给予适当的修正,使得只有加入“有意义”的变量时,经过修正的样本决定系数才会增加,从而提高预测的精度。 试述前进法的思想方法。 解:主要是变量由少到多,每次增加一个,直至没有可引入的变量为止。 具体做法是:首先将全部m 个自变量,分别对因变量y 建立m 个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并分别计算这m 个一元回归方程的m 个回归系数的F 检验值,记为 111 12{,,,} m F F F ,选其最大者 1111 12max{,, ,} j m F F F F =,给定显著性水平α,若 1(1,2) j F F n α≥-,则首先将 j x 引入回 归方程,假设 1 j x x =。其次,将 12131(,),(,),,(,)m y x x x x x x 分别与建立m-1个二元线性 回归方程,对这m-1个回归方程中 23,, ,m x x x 的回归系数进行F 检验,计算F 值,记为 222 23{,, ,} m F F F ,选其最大的记为 2222 23max{,, ,} j m F F F F =,若 2(1,3) j F F n α≥-,则 接着将j x 引入回归方程。以上述方法做下去。直至所有未被引入方程的自变量的F 值均小

《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习题集及参考答案要点

《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习题集及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 1、什么是数据库管理系统? 一种负责数据库的建立、操作、管理和维护的软件系统。 2、数据库系统有哪几种模式?分别用来描述什么? (1)外模式 是用户的数据视图,用来描述数据的局部逻辑结构,是模式的子集。 (2)模式 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用来描述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和特征。(3)内模式 又称存储模式,描述数据的物理结构及存储方式 3、什么是事务?事务有哪些特征? 答:所谓事务是用户定义的一个数据库操作序列,这些操作要么全做要么全不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工作单位。 事务的特征: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持续性。 4、POWER BUILDER中事务对象有何作用? 答:PowerBuider的事务对象是应用程序与数据库之间进行通信的桥梁,在应用程序初启时,系统自动创一个为SQLCA(SQL Communication Area, SQL通讯区)的全局事务对象,该对象在应用程序的任何地方都可以访问 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所有通信都需要通过事务对象来完成,除了直接使用系统的缺省事务对SQLCA外,开发人员也可以创建自己的事务对象。 5、SQL SERVER中INSERTED表和DELETED表有何用? 答:触发器中用到两种特殊的表:删除表和插入表触发器中使用名为“deleted"和“inserted"来参照这些表;删除表存储受DELTE和UPDATE语句影响的行的副本当执行DELETE或UPDA TE语句时,行从触发器表中删除并传递到删除表中。删除表和触发器表通常没有共有的行。 插入表存储受INSERT和UPDA TE语句影响的行的副本当执行一NSERT或UPDA T语句时,新行同时增加到插入表和触发器表中。插入表中的行是触发器表中新行的副本可使用删除表和插入表中的行来参照相关表中的行, 或测试被删除或插入行中的值。 6、数据库系统由哪几部分构成? 答: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构成。 7、什么是候选码?什么是主码?主码只能有一个属性吗? 答:能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或属性组称为超码,其任意真子集都不能成为超码的最小超码称为候选码;

教务管理系统课程设计

《软件工程》 课程设计说明书 教务管理系统 学生姓名 学号 所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所在班级 指导教师 提交时间

目录 第一章绪言 (4) 1.1系统及需求分析 (4) 1.1.1 系统需求 (4) 1.1.2可行性分析 (4) 1.2系统功能简介 (4) 1.2.1 项目规划 (5) 1.2.2 教师管理 (5) 1.2.3 学生管理 (5) 1.2.4 成绩管理 (5) 1.2.5 课程管理 (6) 1.2.6 用户管理 (6) 1.2.7 系统开发的目标 (6) 第二章系统分析 (6) 2.1业务流程分析 (6) 2.1.1教师管理业务流程图 (6) 2.1.2学生管理业务流程图 (7) 2.1.3课程管理业务流程图 (7) 2.1.4成绩管理业务流程图 (7) 2.2数据流程分析 (8) 2.2.1数据流程图 (8) 2.3数据存储分析:实体联系图 (8) 第三章系统设计 (10) 3.1软件模块结构设计 (10) 3.1.1 系统方案确定 (10) 3.1.2 软件结构设计 (10) 3.2数据库设计 (11) 3.2.1 数据库表 (11) 第四章系统的功能 (15) 4.1系统界面 (15) 4.1.1 系统登录界面 (15) 4.1.2 系统主界面 (15) 4.1.3 系统用户管理界面 (16) 4.1.4 系统教师资料管理界面 (16) 4.1.5 系统课程界面 (17) 4.1.6 系统成绩界面 (18) 4.1.7 系统学生界面 (18) 4.2代码部分 (19) 4.2.1 login.aspx (19) 4.2.2 class.aspx (20)

数据库系统原理与设计第版课后习题详细答案

数据库系统原理与设计习题集 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题 1. DBS是采用了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系统,DBS是一个集合体,包含数据库、计算机硬件、软件和()。 A. 系统分析员 B. 程序员 C. 数据库管理员 D. 操作员 2. 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之间的关系是()。 A. DBS包括DB和DBMS B. DBMS包括DB和DBS C. DB包括DBS和DBMS D. DBS就是DB,也就是DBMS 3. 下面列出的数据库管理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中,没有专门的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的是()。 I.人工管理阶段 II.文件系统阶段 III.数据库阶段 A. I 和II B. 只有II C. II 和III D. 只有I

4. 下列四项中,不属于数据库系统特点的是()。 A. 数据共享 B. 数据完整性 C. 数据冗余度高 D. 数据独立性高 5. 数据库系统的数据独立性体现在()。 A.不会因为数据的变化而影响到应用程序 B.不会因为系统数据存储结构与数据逻辑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 C.不会因为存储策略的变化而影响存储结构 D.不会因为某些存储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其他的存储结构 6. 描述数据库全体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和特性的是()。 A. 模式 B. 内模式 C. 外模式 D. 用户模式 7. 要保证数据库的数据独立性,需要修改的是()。 A. 模式与外模式 B. 模式与内模式 C. 三层之间的两种映射 D. 三层模式 8. 要保证数据库的逻辑数据独立性,需要修改的是()。 A. 模式与外模式的映射 B. 模式与内模式之间的映射 C. 模式 D. 三层模式

应用回归课程教学设计

应用回归分析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应用回归分析 题目: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分析年级:11金统 专业:金融统计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徐州师范大学 数学科学学院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我国城镇居民家 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分析 摘要:收入分配和消费结构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课题居民消费的主要来源 是居民收入而消费又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本文将通过多远统计分析方法对我国各地区城镇居民收入的现状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找出我国城镇居民收入特点及其中存在的不足。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是检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一个标准。本文根据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研究对象,选取可能影响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底余额、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增加额、国民总收入、职工基本就业情况、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5个因素,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模型,先运用普通最小二乘估计求回归系数再对方程进行异方差、自相关、和多重共线性诊断,用迭代法消除了自变量之间的自相关。对于多重共线性问题,先是用逐步回归和剔除变量的方法,最终转变为用方差扩大因子法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增加额剔除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解决多重共线性,建立最终回归方程 432108.0039.0012.0470.5305x x x y +++-=∧ 标准化回归方程 ** 3*24108.0863.0031.0x x x y ++=∧ 以其探究最后进入回归方程的几个变量在影响城镇居民收入孰轻孰重,达到学习与生活结合的效果。分析出影响城镇居民收入的主要原因,并对模型联系实际进行分析,以供国家进行决策做参考。 关键词:多元线性回归 异方差 自相关 多重共线性 逐步回归 方差扩 大因子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增长迅速居民的收入水平也大幅提高但居

一个简单的文件系统的详细设计操作系统课程设计

计算机系综合性实验告实验报 课程名称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一个简单地文件系统地详细设计. 一个简单地文件系统地详细设计一、实验目地 (1)阅读并调试一个简单地文件系统,模拟文件管理地工作过程.从而对各种文件操作命令地实质内容和执行过程有比较深入地了解. (2)了解设计一个n个用户地文件系统,每个用户可以保存M个文件.用户在一次运行中只能打开一个文件,对文件必须设置保护措施,且至少有create、delete、open、close、read、write 等命令. 二、实验要求 1、根据流程图阅读所给文件系统源程序,并对源程序加以注释(注释量达70%以上). 2、修改、完善该系统,指出程序地bug. 三、文件系统功能设计 1. 功能设计 该文件系统是一个多用户、多任务地文件系统.对用户和用户地文件数目并没有上限.也就是说该系统允许任何用户申请空间,而且在其目录下地文件数目并不做任何地限制. 该系统可以支持地操作命令如下: ①bye——用户注销命令.当使用该命令时,用户退出系统,注销该用户功能设计并回到登陆界面. 命令格式:bye ②close——删除用户注册信息命令.执行该命令后,用户在系统中地所有信息,包括该用户目录下地所有文件都被删除.命令执行完成后返回登陆界面. 命令格式:close ③create——在当前目录下创建一个文件,且该文件不能跟当前已有地文件重名.该文件地管理信息登记在用户文件信息管理模块中.执行完该命令后回到执行命令行. 命令格式:create>file1 其中:“>”符为提示符,file1为要创建地文件名. ④delete——删除当前用户目录下地一个文件,命令执行完毕返回至命令行. 命令格式:delete>file1 其中:file1为要删除地文件名.

回归分析课程设计(最终版)

回归分析课程设计 (题目) (副标题) 指导教师 学院名称专业名称 设计提交日期年月

目录 1.课程设计简述-------------------------------------------------------2 2.多元线性回归-------------------------------------------------------3 3.违背基本假设的情况------------------------------------------------5 3.1 异方差性-------------------------------------------------------5 3.2 自相关性-------------------------------------------------------6 3.3 异常值检验-----------------------------------------------------6 4.自变量的选择与逐步回归--------------------------------------------7 4.1 所有子集回归---------------------------------------------------7 4.2 逐步回归--------------------------------------------------------8 5.多重共线性的情形及其处理-----------------------------------------10 5.1 多重共线性诊断------------------------------------------------10 5.2 消除多重共线性------------------------------------------------11 6.岭回归--------------------------------------------------------------12 7.主成分回归----------------------------------------------------------14 8.含定性变量的回归模型------------------------------------------------ 9.附录(程序代码)-----------------------------------------------------

简单应用系统课程设计

第一部分:正文部分 一、选题背景 随着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21世纪的建筑行业也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智慧建筑必将成为代表建筑高科技含量的代名词,也将成为人们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创造出更多有价值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有力保证。人们居住环境的提高和办公环境的改善,无疑是对建筑物智能化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即是一个能够支持用户选择的语音/数据/图形图像应用的网络布线系统)给其智能化的实现提供着一个完美的物理链接平台,让我们在对布线系统进行配置,让其适应更先进的技术需求,实现了满足快速变化节奏的同时,将把投资方的远期投资控制在最低限度内。实现智能化建筑的体系。现代科技的进步使计算机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为现代提供越来越强大的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大大的提高了现代企业的生产管理的效率,降低了运作成本,并使得现代化企业能够更加快速有效地获取市场的信息,及时决策反应的能力,提供更加快捷更满意的客户服务,在竞争中保持领先的水平。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企业成功的一个关键原因。综合布线系统就是为了顺应发展需求而特别设计的一套布线系统。 二、方案论证 2.1设计目标 根据智能大楼建筑的分布,环境的要求,“定制性”设计此次综合布线系统。系统设计要贴切配合计算机大楼的特点,意在建立高技术的起点,高品质,开放性的综合布线系统,集视频,语音,和计算机网络数据通信等功能于一体;还有,本系统设计中也要结合用户提出来的性能价格比、安全性、扩展性的选择考虑设计的要求。同时,综合布线系统数据的部分要满足计算机大楼高速上网的应用要求,最主要的是满足电脑网络系统的数据传输的要求。语音部分要满足计算机大楼电话系统的应用,满足电话系统的语音传输要求。布线系统要建设成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兼容性。系统具有一定超前性,适应今后10年左右的技术发展。

(完整版)数据库系统原理与设计(万常选版)整本书练习题和详细答案详解

数据库系统概论习题集 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题 1. DBS是采用了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系统,DBS是一个集合体,包含数据库、计算机硬件、软件和()。 A. 系统分析员 B. 程序员 C. 数据库管理员 D. 操作员 2. 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之间的关系是()。 A. DBS 包括DB 和DBMS B. DBMS 包括DB 和DBS C. DB包括DBS和DBMS D. DBS 就是DB ,也就是DBMS 3. 下面列出的数据库管理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中,没有专门的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的是()。 I ?人工管理阶段 II ?文件系统阶段 III ?数据库阶段 A. I 和II B. 只有II C. II 和III D. 只有I 4. 下列四项中,不属于数据库系统特点的是()。 A. 数据共享 B. 数据完整性 C. 数据冗余度高 D. 数据独立性高 5. 数据库系统的数据独立性体现在()。 A. 不会因为数据的变化而影响到应用程序 B. 不会因为系统数据存储结构与数据逻辑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 C. 不会因为存储策略的变化而影响存储结构 D. 不会因为某些存储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其他的存储结构 6. 描述数据库全体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和特性的是()。 A. 模式 B. 内模式 C. 外模式 D. 用户模式 7. 要保证数据库的数据独立性,需要修改的是()。 A. 模式与外模式 B. 模式与内模式 C. 三层之间的两种映射 D. 三层模式 8. 要保证数据库的逻辑数据独立性,需要修改的是()。 A. 模式与外模式的映射 B. 模式与内模式之间的映射 C. 模式 D. 三层模式 9. 用户或应用程序看到的那部分局部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它是模式的逻辑子集。 A. 模式 B. 物理模式 C. 子模式 D. 内模式 10. 下述()不是DBA 数据库管理员的职责。 A.完整性约束说明 B.定义数据库模式 C.数据库安全 D.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 选择题答案: (1) C (2) A (3) D (4) C (5) B (6) A (7) C (8) A (9) C (10) D 二、简答题 1 ?试述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 数据: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称为数据。数据的种类有文字、图形、图象、声音、正文等等。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 *解析:

应用回归分析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应用回归分析学号: 姓名: 班级:12金统 教师:周勤 江苏师范大学 科文学院

《应用回归分析》 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1. 加深理解本课程的研究方法、思想精髓,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熟 练掌握SPSS常用统计软件的应用。 2. 通过学习达到熟练掌握一元线性回归建模过程,熟悉一元线性回归建模 步骤;掌握模型选择,参数估计,模型检验,模型优化和模型预测的方法。 3. 掌握诊断序列自相关性(或异方差性)的方法,并能给出消除自相关性 (或异方差性)的方法。 4. 能够根据历史数据,对未来走势作出预测;可以处理一些简单的经济问 题。 二、设计名称: 检验1949年-2012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和农业产值之间的关系。 三、设计要求 1.数据来源要真实,必须注明数据的出处。 2.尽量使用计算机软件分析,说明算法或过程。 3.必须利用到应用回归分析的统计知识。 4.独立完成,不得有相同或相近的课程设计。 四、设计过程 1.思考研究课题,准备搜集数据。 2.确立课题,利用图书馆、上网等方式方法搜集数据。 3.利用机房实验室等学校给予的便利措施开始分析处理数据。 4.根据试验结果,写出课程设计报告书。 5.对实验设计报告书进行完善,并最终定稿。 五、设计细则 1.利用的统计学软件主要为SPSS,因为其方便快捷,功能也很强大,界面美 观。 2.对Word文档进行编辑的时候,有些特殊的数学符号需要利用Mathtype这 款小软件进行编辑。 3.数据来自较权威机构,增加分析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4.力求主题突出,观点鲜明,叙述简洁明了。 六、说明 1.数据来源于江苏统计年鉴2013; 2.所选取数据可能不会涉及到所学的各种分析方法,本课程设计最后会对此 情况作出解释。 3.本课程设计中,取显著性水平为 =0.05,对于分析中需要用到的数据做 加粗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