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技术规范》—臭氧

《消毒技术规范》—臭氧
《消毒技术规范》—臭氧

《消毒技术规范》—臭氧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消毒技术规范》—臭氧

(2002年版)

臭氧又名三子氧,分子式为O3,分子量为48.00。

一、理化特性:

臭氧在常温下为带蓝色的爆炸性气体,有特臭,为已知最强的氧化剂,密度为1.658(空气=1)。臭氧气体经冷处理后可呈液状,其液体密度为1.71,沸点为-112.3℃,在水中溶解度比氧高,但因分压较低,故在平时使用温度与压力下,只能得到每升数毫克的溶液,含臭氧的溶液,温热时会爆炸。臭氧的稳定性极差,在常温下可自行分解为氧,在270℃高温下可立即转化为氧。1%水溶液在常温大气中半衰期为16分钟,所以臭氧不能像其它工业气体一样可以用瓶贮存,一般为现场生产,立即使用。

二、杀菌作用:

臭氧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和芽孢、病毒、真菌等,并可破坏肉毒杆菌毒素。臭氧在水中杀菌迅速较氯快。

三、影响杀菌作用的因素:

①PH:用臭氧水溶液消毒时,若PH增高,则所需浓度必须增加。

②湿度:用臭氧熏蒸消毒时,相对湿度高则效果好,低则效果差,对干燥菌体几乎无杀菌作用。

③温度:温度降低有利于臭氧的溶解,可增强其消毒作用,甚至在0℃亦能保持较好的杀菌效果,如水温为4-6℃时,臭氧杀菌用量为100,水温10-21℃时为160,水温36-38℃时则为320,有机物可降低其杀菌作用。

四、毒性:

空气中臭氧浓度达0.01-0.02mg/L时即可嗅知:浓度达到1mg/L时,可引起呼吸加速、变、胸闷等症状,在2.5-5mg/L时,可引起脉搏加速,疲倦、头痛,停留1小时可发生肺气肿,以至死亡,作业现场空气中容许的阀限值为0.2mg/m3.

五、腐蚀性:

臭氧为强氧化剂,可损坏多种物品,浓度越高对物品损害越重,可使铜片出现绿色锈斑,特别是使橡胶老化,色变暗,弹性降低,以致变脆,断裂,使织物漂白褪色.

六、稳定性:

臭氧稳定性极差,常温下即可自行分解为氧,停止发生后,通风30-60分钟后,其浓度与大气水平一样.

七、使用范围:

在消毒方面,臭氧的用途主要有以下几种:

1、液体消毒:饮用水、工业生活污水和饮料水的净化消毒.

2、物体表面消毒,饮食用具、理发工具、食品加工用具、衣物、钱币、票券等放密闭箱内消毒.

3、防腐保存:蔬菜水果蛋类鱼肉类干鲜土特产,水产品加工,贮存和冷藏等.

八、使用方法:

1、液体消毒:臭氧消毒饮用水时,其用量取决于水质,应由实验确定精确值,比较清洁的水,一般应加臭氧0.5-1mg/L,作用5-10分钟后,水中保持臭氧浓度为0.1-0.5mg/L;对于污染比较严重的饮用水,臭氧用量可增至3-6 mg/L。对污水处理,污水中使用的臭氧浓度为100-200 mg/L,作用30分钟,在多数情况下可杀灭或破坏其中所有微生物及其毒素,并能改善水质。作用时间越长,效果越好。

2、消毒空气:对密空间的空气用5-10 mg/ m3浓度的臭氧作用30分钟。

九、注意事项:

由于臭氧为强氧化剂,对物品损害较大,很少用作熏蒸消毒,规定大气中允许0.2 mg/ m3,故消毒宜在无人条件下进行。

十、含量测定:

在500ml锥形带塞玻璃瓶中,加入350ml蒸馏水和20ml20%KI溶液,在排气管分流取臭氧气2L通入锥形瓶,再滴5ml浓度为3mol/L的H2SO4溶液,静置5分钟后用0.1000mol/L的Na2S2O3滴定,反应至浅黄色时加1ml0.5%的淀粉指示剂,滴定至无色,计算消耗的量,每毫升mol/l的Na2S2O3溶液相当于48.00mg的O3。

O3浓度(毫克/升)=M×V×48×1000/2×2×100=12MV

式中:M=克分子浓度,应标定小数点后四位;

V=消耗毫升数。

当O3浓度较高时,可以取1升臭氧化气,则计算公式为O3浓度(毫克/升)=24M

QSZ M.19.03.011注射用水系统的运行与管理

江苏苏中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管理标准 注射用水系统运行与管理

注射用水系统运行与管理 1 范围 Q/SZ M.19.02.009-2011.1规定了江苏苏中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注射用水的制备、监测、使用的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Q/SZ T.00.00.001 标准的结构与编写 Q/SZ T.00.00.002 标准的编码规则 Q/SZ T.00.00.003 苏中标准体系和苏中标准体系表 Q/SZ T.00.00.004 标准汇总表 Q/SZ M.08.06.005 组织机构名称和代码表 上海远东多效蒸馏水机使用手册 3 术语和定义 3.1注射用水:注射用水指符合中国药典注射用水项下规定的水。注射用水为蒸馏水或去离子经蒸馏所得的水,故又称重蒸馏水。 3.2死点:水系统管道中存有不流动死角。 4 工作流程 4.1 QA职责: 审核批准注射水系统的管理规程,批准维护人员实施本管理规程,对没有执行及错误执行的管理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偏差分析。 4.2部门主管职责: 审核并批准本管理规程,确保注射水系统的正确管理,对没有执行此管理所产生的影响提供偏差报告。 4.3QC职责: 定期对各取样点进行取样检测,并做趋势分析。 4.4岗位操作人员: 严格执行注射用水系统的运行与管理并配合QC部门做好取样检验工作。 5正文 5.1管理内容 5.1.1制水系统的操作、维修规程 5.1.2关键的水质参数和运行参数的监测计划,包括关键仪表的校准;(见运行记录、日常检测记录、PH 计及电导率仪的使用规程) 5.1.3定期消毒/灭菌计划 5.1.4水处理设备的预防性维修计划 5.1.5关键水处理设备(包括主要的零部件)、管路分配系统及运行条件变更的管理方法 5.2注射用水制备流程 进料水(纯化水)通过冷凝器,经过5只蒸馏塔反复加热至临界蒸发温度,然后进入第一塔管程进行蒸发,产生的二次蒸汽经过螺旋板汽液分离后进入第二效塔的壳程,作为加热源使第一效塔未被蒸发的进料水继续蒸发,同时本身冷凝后成为蒸馏水,依此类推,使热能得到充分利用,并得到纯度极高的蒸馏水。 5.3装置:

环境消毒标准操作规程

环境消毒标准操作规程 一、职责 1.医院应制定环境消毒管理制度、环境消毒技术与程序,对不同的环境物品表面、污染 物性质采取不同的消毒因子。 2.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应指导全院医务人员正确选择与使用消毒因子,组织编写各类消毒 因子的作业指导书或操作指南,并负责全院环境消毒的业务培训工作。 3.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应参与医院招标,购置消毒剂、消毒器械等工作,从专业的角度审 核其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二、环境、物体表面消毒 1.环境、物体表面应保持清洁;当受到肉眼可见污染时应及时清洁、消毒。 2.对治疗车、床栏、床头柜、门把手、灯开关、水龙头等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应每天清洁、消毒。 3被病人血液、呕吐物、排泄物或病原微生物污染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中水平以 上消毒方法。对于少量(lO mL)血液或体 液的溅污,应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然后再清洁和消毒。 4.人员流动频繁、拥挤的诊疗场所应每天在工作结束后进行清洁、消毒。感染性疾病科、重症监护病区、保护性隔离病区(如血液病病区、烧伤病区)、耐药菌及多重耐药菌污染的诊 疗场所应做好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 5.拖布(头)和抹布宜清洗、消毒,干燥后备用。推荐使用脱卸式拖头。 三、通凤换气和空气消毒 1.应采用自然通风和/或机械通风保证诊疗场所的空气流通和换气次数;采用机械通风时,重症监护病房等重点部门直采用"顶送风、下侧回风",建立合理的气流组织。 2.呼吸道发热门诊及其隔离留观病室(区)、呼吸道传染病收治病区如采用集中空调通 风系统的,应在通风系统安装空气消毒装置。未采用空气洁净技术的手术室、重症监护病区、保护性隔离病区(如血液病病区、烧伤病区)等场所宜在通风系统安装空气消毒装置。 3.空气消毒方法应遵循《消毒技术规范》规定。不宜常规采用化学喷雾进行空气消毒。 因为这类消毒剂对环境中的金属类物品有腐蚀作用,同时,被在该环境中的人员吸入后具有毒性作用。 4.推荐采用物理的方法对污染的空气进行消毒处理。 (1)开窗通风换气,每次通风时间在30min以上。 ( 2)增加进入该区域或病房的进气量,以加大换气次数,通常推荐的换气次数(AC H) 在6-12次/h。当AC H为6次/h时,有效清除空气中2个对数值( 999毛)的污染颗粒的时间 为46min;而AC H达到12次/h时,实现2个对数值( 999毛)的污染颗粒减少只需23min。 ( 3)紫外线消毒,紫外线强度不得低于70μW /ern',照射时间30min,必须在空态下实施。 (4)臭氧消毒,采用20mg/旷浓度的臭氧,作用30min,对自然菌的杀灭率达到90以 上。臭氧消毒,必须是在封闭空间,且室内无人条件下进行,消毒后至少30min后才能进入。 ( 5)空气净化消毒器(机),按产品说明书进行安装、使用;使用时环境应清洁,关闭 门窗。本消毒设备可在动态下使用。 囚、注意事项 1.凡确诊或高度怀疑患者有经空气传播疾病时,应立即送负压病房或具备空气隔离功能 的病房接受治疗。 2.通常不推荐采用化学消毒剂,特别是高水平消毒剂用于空气的常规消毒。对于空气传播疾病患者的病房(区)进行终末消毒时,应先关闭门窗后,采用超低容量喷雾器实施喷雾消毒,作用30min后,开窗通风换气,并采用清水擦抹环境物品表面的残留消毒剂。在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的同时,也应对该室的回风口所有管道与滤网(膜)(可选择含氯消毒剂浸泡)进 行消毒(应选择对金属腐蚀性较小的消毒剂,在风机运行状态下进行喷雾,喷雾完成后,应立即停机)。

臭氧治疗可能机制汇总

臭氧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机制,综述如下: 1 抑制缓激肽的释放和抑制炎性介质PGs 的合成,减轻疼痛 OA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负重关节的疼痛,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关节症状多因天气变化而加重是其特点。有实验研究[3 ]显示臭氧可刺激细胞因子释放来中和局部的炎性介质,如: IL21、IL212、IL215、TNF减轻炎症。白细胞介素21 ( IL21 ,interleukin21) 和肿瘤坏死因子(TNF ,Tumor necrosis factor) 这两种细胞因子被认为在OA 发病和进展中起关键作用。IL21 包括IL21α、IL21β两种亚型,可抑制透明软骨特征性Ⅱ、Ⅸ型胶原的合成,促进Ⅰ、Ⅲ型胶原的合成,改变和破坏软骨细胞周围环境使软骨的结构蛋白发生质的改变,这在OA的发生中要比促进软骨基质的降解更有破坏性[4 ] 。TNF 在关节炎(包括OA) 的发生过程中对关节软骨起着重要的破坏作用。TNF2α和IL21 的生物学作用相似,但其生物学活性比IL21 约低100 倍,在OA的发病中与IL21β起着协同作用[5 ] 。另外,TNF2α的作用更在于表达出一种更高数量的p55 TNF2α受体,使OA 软骨更易于受到TNF2α降解的刺激物的影响。Cameron等对膝关节炎的关节液中的TNF2α、IL21 的含量进行了测定。表明TNF2α和IL21 的含量与关节炎的病变程度密切相关。其中IL21β对软骨的破坏是绝对主要的,而TNF2α能促进炎症发展和基质退变[6 ] 。本研究证实了在OA 中OA 软骨中存在IL21β和TNF2αmRNA 表达的上调,可能是OA 的发病机制之一。因此,臭氧的抑制IL21β和TNF2α的表达及其生物效应,可能是治疗OA 的有效途径之一。 2 抗炎及抑制免疫性反应 在原发性OA 病人的滑膜中,可见少数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并见大量具有细胞因子分泌功能的滑膜细胞增生。对OA 病人外周血及滑液中淋巴细胞亚群的研究显示:OA 的T 细胞系统在外周血似乎没被激活,而在滑液中淋巴细胞亚群数量明显异常,2 种激活的T 细胞数均增加,提示OA 可能是一种依赖T 细胞的局部炎症反应过程[7 ] 。臭氧抗炎及抑制其免疫反应作用实验证实臭氧抗炎机制主要包括: (1) 刺激抑炎因子如( IL210 ,TGF2β1) 的释放;增加拮抗剂或能中和炎性细胞的可融性细胞因子的释放,可以中和和减少这些促炎因子的量; (2) 抑制亲炎症的前列腺素合成,抑制缓激物及致痛复合物的释放; (3) 刺激抗氧化酶的过度表达以中和炎症反应中过量的活性氧; (4) 刺激血管内皮细胞产生NO 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PDGF) 引起血管扩张,从而导致炎症消散

注射用水系统URS

注射用水系统用户需求标准(URS) 2010-08-18 签名批准 本文件由江苏天禾迪赛诺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授权下的验证和GMP 符合性团队编制,因此,该文件应由公司QA 团队认可才生效。

目录 1 介绍 1.1 目的 (4) 1.2 范围 (4) 1.3 描述 (4) 2 供应商服务范围 2.1 系统界定 (5) 2.2 服务范围 (5) 3 法规要求及相关指南 (5) 4 用户技术要求 (6) 5 用户服务要求 5.1 设计、制造阶段 (6) 5.2 测试阶段 (10) 5.3 交付、培训阶段 (10) 6 定义 (11)

1 介绍 1.1 目的 定义蒸馏水机的用户需求标准,确保设备在设计、制造技术及性能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符合中国新版GMP、欧盟GMP要求。 该URS在移交给供应商之后,将意味着所有指定的要求被涵盖在供应商的供应范围之内。 1.2 范围 用于确认1套3T/h蒸馏水机的规格和性能要求,必须符合新版GMP、欧盟GMP的各项要求。 1.3 描述 1.3.1 系统总体设计目标 系统包括用于注射用水制备的蒸馏水机、储存用储罐等。总体要求设备易清洁无死角,操作简便。管道采用自动焊接方式连接,管道的制作、安装要按规定要求进行(包括操作者资格确认、切割、焊接、坡度检测、内窥镜检查、射线探伤、脱脂、酸洗、钝化、打压试验等),同时应做好充分支撑,避免管道下垂或其他变形。 1.3.2 工艺描述/操作流程 以纯化水为水源,0.3MPa以上工业蒸汽为热源,通过多效蒸馏水机蒸馏制得注射用水,进入注射用水罐中储存,再利用分配管路保温输送至各使用点直接使用或终端降温后使用,最后循环回储罐。 1.3.3 公用系统条件 以上公用系统条件表请供应商提供及完善。 2 供应商服务范围 2.1 系统界定 供应商提供的范围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蒸馏水机:1台,单台产能为3T/h(0.3MPa外供工业蒸汽压力时); 2)注射用水储罐:2台,容积为5T立式保温,供方如有其它建议,需需方确认; 2.2 服务范围 供应商应当提供至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服务的内容: 提供系统的设计与制造文件、FAT、运抵后的开箱验收及SAT文件,提供DQ、IQ、OQ、PQ 及试运行等文件(含计算机验证),负责操作人员、维护人员及技术人员的培训及设备售后服务工

臭氧联合氧化技术在污水处理方面的新进展

臭氧联合氧化技术在污水处理方面的新进展 贾瑞平,陈烨璞 (上海大学理学院化学系,上海200444) 【摘要]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采用臭氧以及臭氧联合氧化技术在污水处理研究方面的新进展。在低剂量和短时间内臭氧难以完全矿化有机物,且分解生成的中间产物会阻止臭氧的进一步氧化。但以其他方法与臭氧联用,可大大促进臭氧分解,提高有机物的去除率。因此臭氧与过氧化氢、紫外线、超声波、光催化以及生物技术等多种手段联用于水处理已经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并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关键词]臭氧;污水处理;高级氧化;生物处理;联合氧化 水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资源。随着人们对水的需求越来越多。污水处理后回用成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有效途径。 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用于污水处理可有效地消毒、除色、除臭、改善水味、去除有机物和降低COD等。因此,近年来臭氧及其与其他手段联合用于处理各种污水的技术获得了迅速的发展。笔者着重讨论了近年来臭氧联合氧化技术用于污水处理方面的新进展。l臭氧氧化法 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氧化电势为2.07V,与有机物反应时速度快并且可就地生产,原料易得,使用方便,不产生二次污染。臭氧能与水中各种形态存在的污染物质(溶解、悬浮、胶体物质及微生物等)起反应,将复杂的有机物转化成为简单有机物,使污染物的极性、生物降解性和毒性等发生改变。多余O3可自行分解为O2。 刘和义等对极难生物降解的呋吗唑酮模拟废水进行了臭氧化处理研究。当模拟废水中呋吗唑酮初始质量浓度为500mg/L,pH128,臭氧投加量2g/L时,BOD5/COD>03,可生化性显著高;臭氧投加量6g/L时,脱色率达100%,CODQ和TOC去除率分别达到95.9%和95.2%。水中有机物基本矿化。卢宁川等采用臭氧氧化的方法.对某厂苯酐车间的增塑剂废水的氧化降解过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将废水pH调至9、臭氧氧化时间为60min时,对增塑剂废水中COD的去除率较高,可达41.5%,适当提高pH可加快污染物的氧化速率,同时降低了臭氧投加计量比值。从而增加了臭氧的利用率。 王长友等采用臭氧氧化法降解金矿氰化废水,废水水样pH为8.0~9.0,当氧化反应时间达到12min,臭氧投加量为133.33mg/L时,氰化物去除率达到98.1%.残余氰化物质量浓度为0.43mg/L。 Y.Chen等研究了臭氧氧化降解水溶液中的2-巯噻唑(2一MT)。当2一MT全部分解时,硫酸盐生成率和TOC去除率分别为24%和2.3%。在实验中,增加臭氧量,则硫酸盐生成率和TOC去除率最大值分别可达48%和16%。实验结果同时也表明,在2一MT的杂环结构中,N、S原子很难被氧化成硝酸盐和硫酸盐。所以2一MT臭氧化的产物还需进一步氧化。 2臭氧联合氧化法 2.1高级氧化技术 利用催化降解技术或光化学方法氧化降解污染物的过程通常称为高级氧化过程(AdvancedOxidationProcessAOP)。与其他传统水处理方法相比,高级氧化技术具有选择性小、反应速度快、可有效减少THMs的生成量、可将THMs的前体物彻底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以及对TOC和COD去除效率高等优点。

36臭氧作业指导书

32臭氧作业指导书 臭氧测定作业指导书—碘量法 1适用范围 适用于经臭氧消毒后生活饮用水中残留臭氧的测定。 2相关文件 GB/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消毒剂指标 3方法原理 臭氧能从碘化钾溶液中释放出游离碘,再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计算出水样中臭氧的含量。 4仪器设备、实验材料、环境条件 仪器设备:1L和500ml标准的洗气瓶和吸收瓶,进气支管的末端配有玻璃砂芯滤板。纯氮气,玻璃管或不锈钢管。 实验材料一览表 5操作规程 臭氧吸收:用纯氮气将洗气瓶中的臭氧吹入含有400ml碘化钾溶液的吸收瓶中; 滴定:将吸收臭氧的碘化钾溶液转至1L碘量瓶中,适量纯水洗吸收瓶,洗液合并在碘量瓶中,加入20ml硫酸溶液,使PH降低到以下,用硫代硫酸钠标准使

用溶液滴定至淡黄色,再加入4ml 淀粉溶液,使溶液变为蓝色,再迅速滴定至终点。 空白试验:取400ml 碘化钾溶液,加20ml 硫酸溶液和4ml 淀粉溶液,进行下列一种空白滴定(空白值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 如出现蓝色,用硫代硫酸钠标准使用溶液滴定至蓝色刚消失。 如不出现蓝色,用碘标准使用溶液滴定至蓝色刚出现。 6异常情况处理及注意事项 (1)淀粉指示液应在接近终点时加入,避免碘与淀粉指示剂络合太深,导致终点颜色变化时滴定液Na 2S 2O 3加入的量偏高。 (2)滴定到终点后有回蓝现象,所以终点的判断应为褪色后30秒不变蓝即可读取滴定液Na 2S 2O 3消耗的体积。 (3)水中剩余臭氧很不稳定,因此要在取样后立即测定。 7结果处理 水样中臭氧的浓度按下式计算: 12()241000V V c V ρ-???= 式中: ρ--水样中臭氧的浓度mg/L , V 1 ---水样滴定时所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 2V --空白滴定时所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或碘标准溶液的体积ml ,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 24—与1m 硫代硫酸钠溶液相当的以毫克表示的臭氧的质量; V —水样体积,ml.

臭氧治疗仪操作流程

欧恩兰臭氧治疗仪操作流程 欧恩兰臭氧治疗仪开机流程: 1、欧恩兰医用仪器配有专用的氧气减压装置,连接管等,需要连接罐装氧气瓶; 2、将氧气减压器与氧气连接管接入仪器,连接电源线; 3、打开仪器电源总开关,开机自动清洗管路,电路检测; 4、调节仪器压力旋钮使压力至 bar,等待预洗完毕(预洗大概30秒,压力归零); 5、再次人工清洗一次,按(stop/wash)键人工再清洗; 6、选择档位启动仪器(通常情况下建议使用2档); 7、调整氧气压力旋钮、观察浓度检测仪显示屏臭氧浓度; 8、用注射器提取臭氧,第一管气体不建议使用,对取气口进行消毒; 9、按(stop/wash)键停止工作,仪器进入待机状态; 10、开机完成; 欧恩兰臭氧治疗仪关机流程: 1、按(stop/wash)键,仪器处于清洗状态,调整压力旋钮,使仪器压力达到,(排出多余三氧气体,提高医用臭氧治疗仪的使用寿命); 2、待清洗程序完毕,压力表指针归零; 3、关闭仪器电源总开关, 4、关闭氧气总阀门。 5、关机完成 注意事项 1、开机顺序:先接氧气,后通电源; 2、关机顺序:先断开电源,后关氧气; 3、清洗程序进行时压力达到; 4、提取臭氧时要轻压取气口,防止损坏;

5、提取的第一管臭氧请勿使用,可以对取气口进行消毒; 6、机器在非工作状态下,切勿调整调节阀; 7、每次连续工作时间请勿超过3分钟; 8、请使用罐装氧气(管道氧气常年不清洗管路做免疫三氧血回输存在风险); 9、在清洗状态下,仪器处于保护状态,按1或2档均不工作,待压力归零后即可工作; 10、意大利欧恩兰臭氧治疗仪在待机状态下超过3分钟以上,再次按2档工作时,仪器将进入清洗状态,清洗完成自动恢复工作(有效保障患者安全)。

2020年臭氧催化氧化计算书

作者:非成败 作品编号:92032155GZ5702241547853215475102 时间:2020.12.13 一、进水条件 当用于处理废水时,除要求布水布气均匀外,还要注意调查分析进水来源状况,特别注意是否含有对催化剂产生危害的物质。以下为部分重要的原水进水条件。 1.1pH 催化剂适宜的酸碱运行条件为pH=3~12,最佳的酸碱运行条件为pH=6-9,pH过低会影响催化剂寿命,并导致出水质量下降,pH过高会影响臭氧催化氧化的使用效果。 1.2温度 进水温度过高或者过低会影响臭氧的使用效果,也会对催化剂的催化效果产生影响,建议温度范围为10-30℃,最佳运行温度为25℃。 1.3氯化物 氯化物过高会对催化剂的使用效果产生影响,建议氯化物的浓度在5000mg/L以下,氯化物最佳浓度为500mg/L以下。 1.4臭氧投加方式 臭氧分子在水中的扩散速度与污染物的反应速度是影响去除效果的主要因素。 二、相关简图 1.1催化氧化填料 催化剂主要特点如下:

(1) 选用碘值高、吸附能力强、耐磨强度好、质量稳定可靠的优质活性炭为载体,制备的催化剂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和合适的孔结构; (2) 在活性炭载体表面选择性的负载Fe、Mn等过渡金属活性组分及K、Na 等碱金属催化助剂,原位促进臭氧分解成羟基自由基并降解有机物; (3) 催化剂的制备采用机械混合、成型、炭化和活化的生产工艺,活性组分在载体表面分散性良好。 催化剂填料图片如下: 臭氧催化氧化填料 规格参数如下: 项目指标单位规格 外观指 标 吸水率% 45% -55% 粒径mm 条形3-6 堆积密度t/m30.45 -0.62 耐磨强度% ≥92% 压碎强度N/cm ≧110 碘值mg/g ≧550 活性金属含量% 3% -4% 性能指COD去除率% 40%-75%

均相催化臭氧氧化设备处理染料废水技术

均相催化臭氧氧化设备处理染料废水技术 催化臭氧氧化设备是使催化剂和反应物作用, 形成不稳定的中间产物, 改变反应途径, 或加快氧化剂的分解并使之与水中有机物迅速反应, 在较短的时间内降解染料分子并提高氧化剂的利用效率的方法。而光电催化氧化技术根据催化剂的形态不同又分为均相催化臭氧化和非均相催化臭氧化。 催化臭氧氧化设备 1、均相催化臭氧氧化设备处理染料废水技术 前人多选用均相催化剂处理染料废水,虽然均相催化臭氧氧化可以达到令人满意的处=理效果, 但因为催化剂是以离子的形态分布在水中,无法与反应体系分离, 处理完毕后催化剂便同染料废水一起排放, 不仅造成催化剂的流失浪费, 同时也造成了水体的金属离子的二次污染。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研究人员把具有催化作用的活性组分通过某些方法固定到一些载体上, 把负载了活性组分的固体催化剂投入到废水中在臭氧存在的条件下与废水反应, 进行非均相催化臭氧氧化反应。 2、非均相催化臭氧氧化设备处理染料废水技术 在非均相催化中, 催化剂是以固态存在, 主要有贵金属系、铜系和稀土系三大类。而贵金属因为价格昂贵其应用受到限制, 目前研究最多的是廉价金属及金属氧化物。非均相催化剂根据其制备工艺分为非负载型和负载型, 目前研究的重点在负载型非均相催化剂。负载型非均相催化剂由载体、活性组分和助剂三部分组成。常用的载体有Al2O3、沸石、活性炭纤维、分子筛等, 活性组分多为过渡金属。

为了进一步提高催化臭氧氧化的效果, 往往需要在单组分催化剂的基础上进行多元组分催化剂的研究, 根据催化剂的制备条件、各种活性组分的配比和助剂的选择来制备催化效率更高的催化剂。

医用臭氧治疗室规则免疫三氧自体血回输治疗标准操作操作规范

精心整理 一、医用臭氧治疗室规则 1、室内应清洁安静,保持良好通风,严禁吸烟或使用明火;严禁在治疗室使用乙醚、环氧乙烷等易燃易爆气体;不能用过氧乙酸喷雾消毒该室内空气。 2、非指定操作人员严禁动用臭氧治疗仪设备;发现故障应由负责人及时与厂商联系维修,严禁自行打开仪器面板。 3456789二、免疫三氧自体血回输治疗标准操作流程 1、治疗前准备 (1)检查电源、氧气瓶及接口连接正确。 (2)开启氧气瓶开关,检查并确保无漏气。 (3)确认臭氧发生仪电源开关打开。

(4)检查用品:专用血袋、专用输血器、专用50ml注射器、250ml生理盐水一瓶、治疗车(止血带、消毒棉签和消毒液等输液用品)。 2、准备血袋 (1)拧开血袋保护帽。 (2)抽取25ml枸橼酸钠抗凝剂。 (3)将血袋和输血器连接。 (4)250ml生理盐水一瓶按输液准备吊于输液架上。 3、患者准备 (1)选取穿刺静脉,绑止血带,皮肤消毒,用专门配备的穿刺针静脉穿刺,固定。 (2)打开抽血通道,轻晃动血袋使血液与抗凝剂混合,缓慢采集100ml血液。 (3)松开止血带,停止采血,转换为生理盐水静脉滴注。 4、取臭氧操作 (1)轻轻微调浓度按钮使臭氧浓度达到要求浓度范围。 (2)准备专用50ml注射器(不带针头),抽动注射活塞,然后归位到刻度零度。(3)打开臭氧取气窗盖,注射器头小心垂直插入臭氧取气口并逆时针旋转,即可启动仪器,约8秒后,符合要求的臭氧生成完成后,可听到一声柔和嗡鸣声,按右下角灌注键,使臭氧混合气体自动缓缓顶起注射活塞至50刻度。 (4)缓慢垂直上提注射器脱离臭氧取气口,即刻倒转注射器,使注射器口向上。

催化臭氧技术

一、水处理催化臭氧技术 催化臭氧技术是基于臭氧的高级氧化技术,它将臭氧的强氧化性和催化剂的吸附、催化特性结合起来,能较为有效地解决有机物降解不完全的问题。催化臭氧化按催化剂的相态分为均相催化臭氧化和多相催化臭氧化,在均相催化臭氧化技术中,催化剂分布均匀且催化活性高,作用机理清楚,易于研究和把握。但是,它的缺点也很明显,催化剂混溶于水,导致其易流失、不易回收并产生二次污染,运行费用较高,增加了水处理成本。多相催化臭氧化法利用固体催化剂在常压下加速液相(或气相)的氧化反应,催化剂以固态存在,易于与水分离,二次污染少,简化了处理流程,因而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 1催化臭氧化 对于催化臭氧化技术,固体催化剂的选择是该技术是否具有高效氧化效能的关键。研究发现,多相催化剂主要有三种作用。 一是吸附有机物,对那些吸附容量比较大的催化剂,当水与催化剂接触时,水中的有机物首先被吸附在这些催化剂表面,形成有亲和性的表面螯合物,使臭氧氧化更高效。 二是催化活化臭氧分子,这类催化剂具有高效催化活性,能有效催化活化臭氧分子,臭氧分子在这类催化剂的作用下易于分解产生如羟基自由基之类有高氧化性的自由基,从而提高臭氧的氧化效率。 三是吸附和活化协同作用,这类催化剂既能高效吸附水中有机污染物,同时又能催化活化臭氧分子,产生高氧化性的自由基,在这类催化剂表面,有机污染物的吸附和氧化剂的活化协同作用,可以取得更好的催化臭氧氧化效果[3]。在多 相催化臭氧化技术中涉及的催化剂主要是金属氧化物(Al 2O 3 、TiO 2 、MnO 2 等)、 负载于载体上的金属或金属氧化物(Cu/TiO 2 、Cu/Al 2 O 3 、TiO 2 /Al 2 O 3 等)以及具有 较大比表面积的孔材料。这些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主要表现对臭氧的催化分解和促进羟基自由基的产生。臭氧催化氧化过程的效率主要取决于催化剂及其表面性质、溶液的pH值,这些因素能影响催化剂表面活性位的性质和溶液中臭氧分解反应[4]。 1.1 (负载)金属催化剂 通过一定方式制备的金属催化剂能够促使水中臭氧分解, 产生具有极强氧

注射用水系统的验证

注射用水系统的验证 (一)注射用水系统的安装确认(IQ) 1.检查安装确认所需的文件:流程图、系统描述及设计参数。水处理设备及管路安装调试记录。仪器仪表的检定记录。设备操作手测及标准操作、维修规程SOP。 2.检查水处理设备、管道系统、检查仪表的校准以及操作、维修规程的编写。 (1)制备装置的安装:纯化水的制备设备+蒸馏水机+注射用水储罐。 (2)管道分配系统:①管道及阀门的材料,管道选用316L型不锈钢,阀门应采用隔膜阀。②检查管道的连接和试压,注射用水输送管道应采用自动氩弧热熔式焊机,焊接结束后再用去离子水进行试压,试验压力的1.5倍,无渗透为合格。 (3)管道的清洗、钝化、消毒,不锈钢管道的处理(清洗、钝化、消毒)与纯化水相同。 (4)完整性试验。贮水罐上暗转过的各种通气过滤器必须做完整性试验。 3.仪器仪表的校准与纯化水相同 (二)注射用水系统过的运行确认(OQ) 1.检测系统过的操作参数测定。 2.水质分析的指标应符合中国药典注射用水的标准。 3.注射用水贮水罐的保温应在80℃以上。 (三)注射用水系统的性能确认(PQ) 注射用水系统正常确认后,进行性能确认,记录日常操作的参数,注射用水的验证分为初期验证和后期验证两个部分或阶段。 1.注射用水的初期验证(第一部分或第一阶段)验证需3周,包括3个验证周期,每个验证周期为5天(5个工作日,也可定为7天)。连续式运行方式的取样频率和测试指标: (1)贮罐 ①验证周期开始时先注满注射用水然后再验证期间模仿今后生产使用的情况,至少排掉一次水(排掉部分注射用水),然后注满新鲜水。 ②真个水质监测(验证)分为3个验证周期,每个周期约5天(5个工作日,也可定为7天)。 ③注射用水贮水罐在3个验证周期内天天取样,测微生物和细菌内毒素(热原)指标,每周测一次化学指标。 (2)管路分配系统 ①每次取样前,必须先冲洗取水口,并建立起采样规程,以后使用时亦按此办理。 ②验证周期同贮水罐一样,也是3周(3个周期)。 ③各个使用点在3个周期内天天取样,测试微生物和细菌内毒素(热原)指标,每周测一次化学指标。总回水管每天取样测微生物、化学和细菌内毒素指标。若总祸水管上没有取样点,则以管路上的最后一个使用点代替。

分析催化臭氧氧化技术及部分组成说明

分析催化臭氧氧化技术及部分组成说明 催化臭氧氧化设备是使催化剂和反应物作用, 形成不稳定的中间产物, 改变反应途径, 或加快氧化剂的分解并使之与水中有机物迅速反应, 在较短的时间内降解染料分子并提高氧化剂的利用效率的方法。而光电催化氧化技术根据催化剂的形态不同又分为均相催化臭氧化和非均相催化臭氧化。 催化臭氧氧化设备 1、均相催化臭氧氧化设备处理染料废水技术 前人多选用均相催化剂处理染料废水,虽然均相催化臭氧氧化可以达到令人满意的处理效果, 但因为催化剂是以离子的形态分布在水中,无法与反应体系分离, 处理完毕后催化剂便同染料废水一起排放, 不仅造成催化剂的流失浪费, 同时也造成了水体的金属离子的二次污染。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研究人员把具有催化作用的活性组分通过某些方法固定到一些载体上, 把负载了活性组分的固体催化剂投入到废水中在臭氧存在的条件下与废水反应, 进行非均相催化臭氧氧化反应。 2、非均相催化臭氧氧化设备处理染料废水技术 在非均相催化中, 催化剂是以固态存在, 主要有贵金属系、铜系和稀土系三大类。而贵金属因为价格昂贵其应用受到限制, 目前研究最多的是廉价金属及金属氧化物。非均相催化剂根据其制备工艺分为非负载型和负载型, 目前研究的重点在负载型非均相催化剂。负载型非均相催化剂由载体、活性组分和助剂三部分组成。常用的载体有Al2O3、沸石、活性炭纤维、分子筛等, 活性组分多为过渡金属。

为了进一步提高催化臭氧氧化的效果, 往往需要在单组分催化剂的基础上进行多元组分催化剂的研究, 根据催化剂的制备条件、各种活性组分的配比和助剂的选择来制备催化效率更高的催化剂。

14WQ20型臭氧型空气消毒净化器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 建立一个WQ20型臭氧型空气消毒净化器的标准操作程序,以保证设备有效安全的运行。 2.范围: 适用于我司WQ20型臭氧型空气消毒净化器的操作。 3.职责: 技术人员、工程人员、QC对本规程的正确执行负责。 4.内容: 4.1 工作准备 4.1.1消毒时,要求关闭门窗,保证房间有良好的密封性,以确保达到理想的消毒效 果。 4.1.2空气湿度要在20%以上,如果遇到干燥季节,可以在地面浇水,用湿布拖地,有条件的增加加温器增湿。 4.2操作步骤 4.2.1开机:插上电源线,并接上电源,保证供电正常;打开电源开关O/I至I档,使总电源开启;旋转“TIMER”旋钮,选择工作时间。 4.2.3消毒:消毒时间以30分钟为宜,消毒设备运行过程,人员需离开房间,并在消毒结束后30-40分钟后进入。设备可自动倒计时并停止工作,ON为常开状态。 4.2.4 关机:关闭开关O/I至O档,拔除电源。 4.3做好仪器使用记录。 4.4注意事项 4.4.1设备运行过程中,要求人员暂离消毒场所,以避免臭氧气对人呼吸道的刺激,一般夏季在停机30-40分钟后进入室内。 4.4.2设备摆放位置应离开明火、高温,并避免阳光曝晒。 4.4.3长期不使用,应拔下电源插头;避免在灰尘多的环境使用。 4.4.4易燃、易爆场所禁止使用。 4.5维护和保养 4.5.1设备使用一段时间,表面有灰尘、污物,可以用湿抹布沾少许中性清洁剂擦洗

干净,然后用干布擦干。 4.5.2如果机器后面的进风过滤罩积累灰尘较多,需要清理。清理步骤,断开电源→卸下过滤罩外盖→取下过滤布→用中性清洁剂清洗晾干或者用吹风设备将灰尘吹落→按原样重新装配。

三氧治疗室规章制度

精品文档 三氧治疗室管理制度 一、工作人员进入治疗室应衣帽整洁、戴口罩、仪表端庄,操作前洗手,严格无菌操作规程。 二、严格交接班制度,各班认真清点药品、器械、各种用物、登记并签名,遇有损坏或丢失及时查明原因。 三、治疗操作准备时,须严肃认真、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及“三查七对” 制度,防止查错、事故的发生。 四、治疗室内各种药品、医疗器械物品应标签完整、自己清楚、及时查对、按时整理补充、保持整洁有序。 五、碘伏应密封保存,每周更换2次;盛装容器每周灭菌2 次。开启后的无菌生理盐水须在2 小时内使用。无菌物品有标签须在有效期内使用。六、保持治疗室清洁整齐,应区分清洁区、污染区。治疗车每日用消毒液擦拭2次。每日紫外线照射空气消毒2次,每次40 分钟。 七、患者进入治疗室治疗须戴口罩。未经允许,其他人员一律不准进入治疗室,更不能动用室内已消毒的物品,防止交叉感染。 八、治疗室物品一般不外借,特殊情况须经过护士长同意,办理借用手续,并及时收回。 九、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后按要求浸泡消毒,再交给供应室毁形处理,并登记签字。 十、离开治疗室时要先关闭医用三氧治疗仪、电视、空调及窗户等,方可离开。

三氧治疗查对制度 一、医嘱经双人查对无误方可执行,并记录执行时间,执行者签名。 二、对有疑问的医嘱必须询问清楚后,方可执行。 三、操作前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 :查对床号、查对姓名、查对 药名、查对剂量、查对时间、查对浓度、查对方法。 四、操作前检查采血袋有无漏液,袋内抗凝剂有无过期、变质,过期、有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或标签不清者,不得使用。 五、操作前,按知情同意书要求,详细询问过敏史及禁忌症,双方(患者、护士)签字确认。

(推荐)臭氧催化氧化计算书

一、进水条件 当用于处理废水时,除要求布水布气均匀外,还要注意调查分析进水来源状况,特别注意是否含有对催化剂产生危害的物质。以下为部分重要的原水进水条件。 1.1pH 催化剂适宜的酸碱运行条件为pH=3~12,最佳的酸碱运行条件为pH=6-9,pH过低会影响催化剂寿命,并导致出水质量下降,pH过高会影响臭氧催化氧化的使用效果。 1.2温度 进水温度过高或者过低会影响臭氧的使用效果,也会对催化剂的催化效果产生影响,建议温度范围为10-30℃,最佳运行温度为25℃。 1.3氯化物 氯化物过高会对催化剂的使用效果产生影响,建议氯化物的浓度在5000mg/L以下,氯化物最佳浓度为500mg/L以下。 1.4臭氧投加方式 臭氧分子在水中的扩散速度与污染物的反应速度是影响去除效果的主要因素。 二、相关简图 1.1催化氧化填料 催化剂主要特点如下: (1) 选用碘值高、吸附能力强、耐磨强度好、质量稳定可靠的优质活性炭为载体,制备的催化剂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和合适的孔结构; (2) 在活性炭载体表面选择性的负载Fe、Mn等过渡金属活性组分及K、Na 等碱金属催化助剂,原位促进臭氧分解成羟基自由基并降解有机物; (3) 催化剂的制备采用机械混合、成型、炭化和活化的生产工艺,活性组分

在载体表面分散性

良好。 催化剂填料图片如下: 臭氧催化氧化填料 规格参数如下: 项目指标单位规格 外观指 标 吸水率%45% -55%粒径mm条形3-6堆积密度t/m30.45 -0.62耐磨强度%≥92% 压碎强度N/cm≧110碘值mg/g≧550 活性金属含量%3% -4% 性能指 标 COD去除率%40%-75% Rt(水力停留时间)min30-60寿命年3~5

注射用水系统用户需求手册

注射用水系统用户需求手册 XXXX药业有限公司 二0一三年三月

起草 审核 质量受权人 版本 批准

注射用水系统用户需求手册 1.目的 该文件旨在从项目和系统的角度阐述用户的需求,主要包括相关法规符合度和用户的具体需求,这份文件是构建起项目和系统的文件体系的基础,同时也是系统设计和验证的可接受标准的依据。本文件的解释权由XXXX药业有限公司负责。 2.范围 本文件的范围涉及到了XXXX药业有限公司对此设备的最低要求,供应商应将URS作为详细设计以及报价的基础。供应商在设计、制造、组装、调试时必须要按照URS来执行。本URS将作为合同的附件及设备验收的依据。 3.设备标准 设备将符合以下国内指南/标准: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简称GMP2010年版); 《中国药典》2010版;国家相关EHS方面法规; 4. 一般描述 本注射用水系统主要包括注射用水的制备、储存、分配系统。主要工艺流程:纯化水→预热器→多效蒸发器→冷凝器→注射用水→注射用水储罐→用水点。 设备的操作可以进行自动和手动操作,设备运行稳定、安全。 5. 工艺要求: 1.产能: 生产能力:≥2m3/h,产水收得率≥75%. 2.水质要求: 注射用水的水质应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要求,其中关键水质标准为:电导率:≤0.8μS/cm (25℃) 细菌内毒素:≤0.125EU/ml 总有机碳含量(TOC) : ≤150 ppb

出水温度在95-99度。 原水为纯化水,符合2010版中国药典标准。 6.URS要求确认: 应符合以下规定,但并不限于以下规定。

臭氧消毒杀菌管理规范

1.目的 制定洁净区空气、物体表面臭氧消毒/灭菌标准操作规程,保证工艺卫生,防止污染及交叉污染。 2.范围 适用于洁净区空气、物体表面臭氧消毒/灭菌管理。 3.职责 生产部:负责运行。 车间部门主管:负责日常检查,发现故障及时保修。 4.内容 4.1消毒、灭菌前准备 1)洁净区需消毒、灭菌范围内全部清洁完毕,生产人员全部撤离,生产主管复核确认无误。关闭生产车间人员进出门,确认无误后,由生产主管通知臭氧消毒控制操作人员。由其开启臭氧消毒系统。 2)各车间负责人、臭氧消毒控制系统操作人员日常检查(包括各车间各操作间的温度、湿度、压差)。发现故障及时维修,保证洁净区密闭,预防臭氧泄漏,以确保臭氧在空间均匀分布以达到消毒效果。 4.2臭氧消毒/灭菌操作步骤 1)臭氧消毒控制系统操作人员根据系统操作规定先关闭相关臭氧消毒控制系统的新风口,使臭氧消毒控制系统与洁净区形成内循环状态。 2)操作人员按照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开始臭氧灭菌,机器工作至预设时间(消毒灭菌结束),自动停机。 3)关闭臭氧发生器控制柜电源及洁净区压缩空气源 4)臭氧消毒控制系统操作人员如实填写《臭氧消毒记录》 4.3灭菌时间、灭菌频率度 1)洁净区空气灭菌时间:臭氧浓度保持(10~15)ppm,60min以上可达到

臭氧消毒杀菌管理规范页次:2/ 2 室内空气和物体表面灭菌。臭氧浓度保持(10~15)ppm,90min以上可以达到室内物体表面灭菌。 2)洁净区空气灭菌频度:每天1次。一天生产结束后进行一次,灭菌时间≥60min。 4.4臭氧灭菌效果检查 1)品质部、生产部组织对每次臭氧消毒的效果进行检查检测。根据浮游菌落数、表面沉降菌落数判定臭氧灭菌效果。 2)相关管理人员定期对生产部门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回顾性验证臭氧灭菌,及时调整臭氧灭菌时间、灭菌频度。 5.相关资料 5.1《臭氧消毒记录表》

臭氧催化氧化计算书之欧阳歌谷创作

一、进水条件 欧阳歌谷(2021.02.01) 当用于处理废水时,除要求布水布气均匀外,还要注意调查分析进水来源状况,特别注意是否含有对催化剂产生危害的物质。以下为部分重要的原水进水条件。 1.1pH 催化剂适宜的酸碱运行条件为pH=3~12,最佳的酸碱运行条件为pH=6-9,pH过低会影响催化剂寿命,并导致出水质量下降,pH过高会影响臭氧催化氧化的使用效果。 1.2温度 进水温度过高或者过低会影响臭氧的使用效果,也会对催化剂的催化效果产生影响,建议温度范围为10-30℃,最佳运行温度为25℃。 1.3氯化物 氯化物过高会对催化剂的使用效果产生影响,建议氯化物的浓度在5000mg/L以下,氯化物最佳浓度为500mg/L以下。 1.4臭氧投加方式 臭氧分子在水中的扩散速度与污染物的反应速度是影响去除效果的主要因素。

二、相关简图 1.1催化氧化填料 催化剂主要特点如下: (1) 选用碘值高、吸附能力强、耐磨强度好、质量稳定可靠的优质活性炭为载体,制备的催化剂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和合适的孔结构; (2)在活性炭载体表面选择性的负载Fe、Mn等过渡金属活性组分及K、Na等碱金属催化助剂,原位促进臭氧分解成羟基自由基并降解有机物; (3) 催化剂的制备采用机械混合、成型、炭化和活化的生产工艺,活性组分在载体表面分散性良好。 催化剂填料图片如下: 臭氧催化氧化填料 规格参数如下:

1.2进水方式 臭氧催化高级氧化进水工艺流程 上游出水进入臭氧催化高级氧化池,首先进入臭氧催化高级氧化池第一段,从原水取一定比例的水进行循环,在离心泵管道上设置射流溶气装置,通过溶气装置投加臭氧,达到提高臭氧气体的溶解效率,并有效减少臭氧投加量。溶解臭氧的污水,通过池底设置的二次混合设备,将含臭氧污水与原污水充分混合。含臭氧的污水,混合后的污水流经固定填充的固相催化剂表面,催化剂表面具有不平衡电位差,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激发产生羟基自由基,羟基自有基的氧化还原电位为E0=2.8ev,在如此高的氧化电位的作用下大部分难降解的有机物发生断链反应形成短链的有机物或直接被氧化至CO2和H2O。第二段、第三段取水位置分别是第一段出水和第二段出水,同样采用高效臭氧溶气装置投加臭氧,原理与第一段相同。通过三段投加,污水中难降解有机物被充分降解,使污水达到设计标准。接触池内未溶解的臭氧需重新还原变为氧气,避免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在臭氧接触池池顶上设置有臭氧尾气分解处理设施,设计采用热触媒式臭氧尾气处理装置进行处理,将空气中残留臭氧还原为氧气,使尾气处理装置出口处臭氧浓度低于0.1ppm。 相关工程案例平面简图如下: 内部构造简图如下: 三、主要构筑物计算

注射用水系统清洁灭菌标准操作规程

注射用水系统清洁灭菌标准操作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注射用水贮罐和管道清洁灭菌的操作步骤和程序。 本标准适用于制水岗及生产车间管道清洁灭菌岗位。 2 引用标准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3 职责 操作人员:按本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4 内容 4.1 清洁范围 蒸馏水机外壁、蒸馏水机及配管、贮水罐、循环回水过滤器、各输送管道、电机、板式换热器、操作台。 4.2 清洁实施的条件及频次 4.2.1 蒸馏水机外壁及配管外壁、贮水罐外壁、各输送管道外壁、板式换热器外壁每天生产后由操作工进行清洁工作。 4.2.2 蒸馏水机及配管在水质不合格时由操作工进行清洁工作。 4.2.3 呼吸过滤器每月由操作工进行一次清洁工作。 4.2.4 贮水罐及输水管道内壁 4.2.4.1 连续运行一周或停机24小时以内,对系统进行一次纯蒸汽消毒即可。 4.2.4.2 系统停止运行超过24小时应对系统重新清洗、消毒后方能使用。 4.3 清洁地点 除过滤器在水槽处清洁外,其它设施就地清洁。 4.4 清洁用工具 水桶、抹布、窗拖。 4.5 清洁剂及配制 4.5.1 1%洗涤液:洗涤剂1g用纯化水100ml稀释,即可。 4.5.2 1%NaOH液:称取NaOH 10g,用注射用水1000ml溶解,用数层无菌布过滤后加注射用水至总体积。

4.5.3 0.5%HCl液:根据公式:0.5%×V 1=C 2 ×V 2 进行配液。 注:V1:为配制成0.5%HCl 液的体积;C 2:为配制前HCl液的浓度;V 2 :为配制前 HCl液的体积。 4.6 清洁方法及清洁用水 4.6.1 每日工作前及工作后 4.6.1.1 每日工作前必须用新制备的注射用水冲洗储罐和管道。 4.6.1.2 用饮用水湿润抹布或窗拖,擦拭或拖扫蒸馏水机外壁、输水管外壁、贮水罐外壁、过滤器外壁及工作台,擦不干净部位用水桶盛少许洗涤液,用抹布蘸浸后擦洗,再用饮用水冲洗干净。 4.6.2 贮罐及配管系统清洁 4.6.2.1 新建系统的清洁处理:新装或更换配管不锈钢系统必须进行清洗、纯化、消毒处理: ①纯化水循环预冲洗:再往贮罐中注入常温纯化水,用水泵加以循环,10分钟后打开排水阀排去纯化水。 ②碱液清洗:用氢氧化钠分析纯试剂,配制1%(体积浓度)的碱液(水温应不低于70℃),用水泵进行循环,时间不少于60分钟,然后排放。 ③纯化水冲洗:将纯化水加入贮罐,启动水泵,打开排水阀排放,直到总送水口、总回水口的电导率接近时,停止冲洗。 ④钝化:用纯化水及分析纯的硝酸配制8%的酸液,在49~52℃温度下循环60分钟后排放。 ⑤初始冲洗:用常温纯化水冲洗,时间不少于20分钟。 ⑥最后冲洗:再次冲洗,直到纯化水管道总送水口、总回水口的电导率接近时,停止冲洗。 ⑦纯蒸汽消毒:将纯蒸汽通入整个注射用水管路系统(温度:121℃,时间:60分钟以上),每个使用点消毒2~3分钟,安装换热器的使用点每周采用纯蒸汽消毒60分钟以上,消毒换热器时,管道末端阀门微开,以便排净管道内凝结水。 ⑧各用水点分别取样做注射用水全项检查,合格即可使用。 4.6.2.2 日常生产中贮罐及配管系统的清洗、灭菌处理: ①连续运行7天后或停机24小时以内,对系统进行一次纯蒸汽消毒,温度121℃以上,时间60分钟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