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 天津大学 2008 试卷含答案

化工原理 天津大学 2008 试卷含答案
化工原理 天津大学 2008 试卷含答案

化工原理天津大学 2008 试卷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15 分,每小题 1 分)

1.吸收操作的作用是分离……………………………………………………()

A. 气体混合物

B.液体混合物

C. 气液混合物

D.部分互溶的液体混合物

2.已知SO2 水溶液在三种温度t1、t2、t3 下的亨利系数分别为E1=0.0035atm、E2=0.011atm、E3=0.00625atm,则…………………………………………()

A. t1<t2

B. t3 >t2

C. t1 >t2

D. t3<t1

3.对常压低浓度吸收系统,系统总压在较小范围增加时,亨利系数 E 将……()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不确定

4.在下列吸收过程中,属于气膜控制的过程是…………………………………()

A.水吸收氢

B.水吸收氧

C.水吸收氨

D.水吸收二氧化碳

5. 根据双膜理论,当被吸收组分在液相中溶解度很小时,以液相浓度表示的总传质系数………………………………………………………………………(

A. 大于液相传质分系数

B. 近似等于液相传质分系数

C. 小于气相传质分系数

D.近似等于气相传质分系数))

6. 精馏塔提馏段的操作线斜率………………………………………………(

A. 大于 1

B. 小于 1

C. 等于1

D. 不确定

7.液体混合物中,两组分相对挥发度越接近于1,表示用精馏的方法分离该溶液时越……………………………………………………………………………()

A. 完全

B. 不完全

C. 容易)

D. 困难

8. 若加料热状态参数q 值减小,将使…………………………………(

A.精馏段操作线斜率增大 B. 精馏段操作线斜率减小

C.提馏段操作线斜率增大D.提馏段操作线斜率减小

9.精馏塔中由塔顶向下的第n-1、n、n+1 层塔板,其气相组成关系为( )

A. yn+1>yn>yn-1

B. yn+1 = yn = yn-1

C. yn+1<yn<yn-1

D. yn <yn-1 <yn+1 )

10. 当蒸馏分离沸点较高,且又是热敏性混合物时,操作压力应采用………(

A. 常压

B. 减压

C. 加压

D. 先常压后加压)

11. 作为干燥介质的热空气,一般采用的是…………………………………(

A.饱和空气B. 不饱和空气C.过饱和空气D.绝干空气

12. 固体物料在恒速干燥终了时的含水量称为……………………………()

A.自由含水量B. 平衡含水量C.结合水量D.临界含水量

13. 当干燥一种团块或者是颗粒较大的湿物料,要求含水量降至最低时,较适宜的干燥器型式为……………………………………………………………()

A.厢式

B. 气流

C. 带式

D. 转筒

14. 湿空气在预热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状态参数是…………………………(

A. 焓

B. 相对湿度

C. 露点

D. 湿球温度

15. 大量空气和少量水长期接触后水面的温度等于空气的…………()

A.湿球温度B. 干球温度C.绝热饱和温度D.露点

二、填空题(共 30 分,每空 1 分)

1. 在吸收操作中,以液相浓度差表示的吸收塔某一截面上的总推动力为_____。

2. 增加吸收剂用量,操作线的斜率___________ ,吸收推动力__________ 。

3. 压力_______ ,温度________将有利于吸收过程的进行。吸收中温度不变,压力增大,可使相平衡常

(增大、减小、不变) 4. 由于吸收过程中气相溶质分压总是__________数_______,传质推动力_______。

溶质的平衡分压,因此吸收操作线总是在平衡线的________。

5. 气液两相组成相同时,气相露点温度_____ 液相泡点温度。

6. 精馏操作时,增大回流比,其它操作条件不变,则精馏段液气比 L/V_____馏出液组成 xD_____ ,釜残液组成xw_____。

7. 对于饱和蒸气进料,L’______ L,V’ ______ V。( <、>、= )

8. 二元理想物系精馏。对于一定的设计任务:加大回流比,理论板数 N 将______;提高进料温度,N 将______;提高操作压力,N 将______;增加进料量 10%,N 将 _ ___.

______、____ ____、;

9. 塔板负荷性能图由____ ____ ____、__________ ____五条线构成。

10. 干燥过程的传热推动力是__________,传质推动力是__________。干燥过程的必要条件是__________.

11. 温度为40℃,水汽分压为 5kPa 的湿空气与温度为30℃的水接触,则传热方向为__________,传质方向为__________。已知30℃和 40℃下水的饱和蒸气压分别为 4.24kPa 和 7.38kPa。

12. 不饱和湿空气的干球温度 t,湿球温度 tw,露点 td 的大小顺序为_____.三、简答题(共 20 分,每小题 5 分)简答题(

1. 为了提高吸收的吸收率,可以采用哪些方法?

2. 什么是全回流?全回流操作有何特点和实际意义?

3. 塔板负荷性对精馏塔操作和设计有何意义?

4. 已知总压 101.3kPa,湿空气t=60℃,φ=40%,如何在 h-H 图上确定 H、h、p、td、tw(tas)?试绘出求解过程示意图。

四、计算题(共 35 分,每小题 12 分)计算题(

1.用填料塔从一混合气体中吸收所含的苯。混和气体中含苯 5%(体积分率),其余为空气,要求苯的回收率为 90%,吸收塔为常压操作,温度为25℃,入塔混合气体为每小时 940m (标准状态),入塔吸收剂为纯煤油,煤油的耗用量为最小耗用量的 1.5 倍,已知该系统的平衡关系 Y =0.14X(其中 X、Y 为摩尔比),气相总传质系数KYa=0.035kmol/(m ·s),纯煤油的平均分子量 Ms=170,塔径 D=0.6m。试求:(1)吸收剂的用量;(2)吸收剂的出塔浓度;(3)填料层高度。

2.苯和甲苯混合物中含苯 0.4(摩尔分数),流量为 1000 kmol/h,在一常压精馏塔内分离,要求塔顶馏出液中含苯 0.9 (摩尔分数),苯的回收

率不低于 90%,泡点进料,泡点回流,取回流比为最小回流比的 1.5 倍,相对挥发度α=2.5。试求:(1)塔顶产品量 D;(2)塔底釜残液量 W 及组成 xw(摩尔分数);(3)精馏段操作线方程。3.湿物料含水量为 42%,经常压干燥后产品的含水量为 4%(均为湿基),产品量 G2 为 0.126kg/s。空气的初始温度为21℃,相对湿度 40%,经预热器加热至93℃后再送入干燥器中,离开干燥器时空气的相对湿度为 60%。若空气在干燥器中经历等焓干燥过程,试求:(1)绝干空气的消耗量 L(kg 绝干气/s)。已知:H0=0.008kg 水/kg 绝干气;H2=0.03kg 水/kg 绝干气。(2)预热器提供的热量QP(kW)(忽略热损失)。 (本题 11 分)

2008~2009 学年第二学期化工原理试卷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 15 分,每小题 1 分)

1. A ,

2. A ,

3. C ,

4. C , 11. B , 12.D , 13. D , 14. C,

5. B ,

6. A ,

7. D ,

8. C 15.

A ,9. C , 10.

B ,

二、填空题(共 30 分,每空 1 分)

1. cA -cA

2. 增大,增大

3. 增大,降低,减小,增大

4. 大于,上方

5. 高于

6. 增大,增大,减小

7. =,<

8. 减少,增多,增多,不变

9. 液沫夹带线,液泛线,液相负荷上限线,液相负荷下限线,漏液线

10. 气温与湿物料的温差,湿物料表面水气分压 pW 与空气中水气分压 p 之差,p

11. 空气→水,水→空气 12. t>tw>td

三、简答题(共 20 分,每小题 5 分)

1. (1)提高吸收过程的推动力:逆流;提高吸收剂的流量;降低吸收剂入口流量(2)降低吸收过程的传质阻力:提高流体湍动程度;改善填料的性能。

2.R→∞,这时精馏段、提馏段操作线与对角线相交,理论塔板层数最少。在开工、短期停工或实验研究时,采用全回流

可使过程稳定,便于控制。

3.指出精馏塔的操作弹性;调整塔板的结构参数。

4. 图略。

四、计算题(共 35 分,每小题 12 分)

1.解:(1)Y1=y1/(1-y1)=0.05/(1-0.05)=0.0526

Y2=y1(1-η)=0.0526(1-0.9)=0.00526 (L/V)min=(Y1-Y2)/(Y1/m-0)=0.126

L/V=1.5×0.126=0.189

V=940/22.4×(273/298)×(1-0.05)=36.53kmol/h

∴ L=36,53×0.189=6.903 kmol/h

=6.903×170=1174 kg/h

(2) L/V=(Y1-Y2)/X1

X1=(0.0526-0.00526)/0.189=0.25

(3) Y1=0.14X1=0.14×0.25=0.035

Y2 =0

△Y1=Y1-Y1=0.0526-0.035=0.0176

△Y2=Y2-Y2=0.00526

△Ym=(△Y1-△Y2)/ln(△Y1/△Y2) =(0.0176-0.00526)/ln(0.0176/0.00526)=0.0102

NOG=(Y1-Y2)/△Ym=(0.0526-0.00526)/0.0102=4.64

HOG=V/(KYaΩ)=(39.87/3600)/0.035/[(π/4)×0.6 ]=1.12m

∴ Z= NOG﹒HOG= 4.64×1.12=5.2m

2. 解:已知:xF=0.4, xD=0.9, F=1000kmol/h

(1)DxD/FxF=0.9

∴ D=0.9×1000×0.4/0.9=400kmol/h

(2)物料衡算:

1000×0.4=400×0.9+WxW

1000=400+W

解得:W=600kmol/h, xW=0.067

(3) xq=0.4, yq=2.5×0.4/(1+1.5×0.4)=0.625

Rmin=(0.9-0.625)/(0.625-0.4)=1.22

R=1.5×1.22=1.83

∴精馏段操作线:

y=(1.83/2.83)x+0.9/2.83=0.647x+0.318

3. 解:(1)G=G2(1-w2)=0.126(1-0.04)=0.121kg/s

X1=w1/(1-w1)=0.42/(1-0.42)=0.724kg 水/kg绝干料

X2=w2/(1-w2)=0.04/(1-0.04)=0.0417 kg 水/kg 绝干料

W=G(X1-X2)=0.121(0.724-0.0417)=0.0826kg/s

L=W/(H2-H1)=0.0826/(0.03-0.008)=3.76 kg 绝干气/s

(2) QP=L(h1-h0)

h1-h0=(1.01+1.88H0)(t1-t0) =(1.01+1.88×0.008)(93-21)=73.8kJ/kg 绝干气

∴ QP=3.76×73.8= 277 kW

化工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1.(20分)有立式列管式换热器,其规格如下:管数30根、管长 3 m、管径由25×2.5 mm,为单管程。今拟采用此换热器冷凝冷却CS2 饱和蒸汽,从饱和温度46℃冷却到10℃,CS2 走管外,其流量为250 kg/h,其冷凝潜热为356 kJ/kg,液体CS2的比热为 1.05 kJ /(kg·℃ );水走管内与CS2成总体逆流流动,冷却水进出口温度分别为5℃和30℃。已知CS2 冷凝和冷却时传热系数(以外表面积为基准)分别为K1= 232.6和K2= l16.8 W/(m2·℃),问此换热器是否适用? 1.解:CS2冷凝的热负荷:Q冷凝=250×356=89000kJ/h=24.72 KW CS2冷却的热负荷:Q 冷凝=250×1.05×(46-10)=9450kJ/h =2.6 KW 总热负荷Q 为:Q=24.7+2.63=27.3 KW 冷却水用量q m2 为:q m2=27.3 =0.261kg/s=940kg/h 4.187×(30-5) 设冷却水进入冷却段的温度为t k,则有:0.261×4.187×(t k- 5)=2.6KW 解之得:t k=7.38℃,则:(5 分) 冷凝段对数平均温差:Δ t m=(46-30)-(46-7.38) =25.67℃ ln46 -30 46-7.38 所需传热面积: A 冷凝=24.7/232.6×10-3×25.67= 4.14m2,(5 分) 冷却段对数平均温差:Δ tm=(46-7.38)-(10-5)= 16.45℃ ln 46-7.38 (5 分)10-5 所需传热面积: A 冷却= 2.6/116.8×10-3×16.45= 1.35m2, 冷凝、冷却共需传热面积:Σ A i=4.14+ 1.35=5.49m2, 换热器实际传热面积为:A0=30×3.14×0.025×3=7.065>ΣA i ,所以适宜使用。(5分) 2.(20 分)某列管换热器由多根Φ 25×2.5mm的钢管组成,将流量为15×103kg/h 由20℃加热到55℃, 苯在管中的流速为0.5m/s ,加热剂为130℃的饱和水蒸汽在管外冷凝,其汽化潜热为2178kJ/kg ,苯的比热容cp为1.76 kJ/kg ·K,密度ρ 为858kg/m3,粘度μ为0.52 ×10-3Pa·s,导热系数λ为0.148 W/m·K,热损失、管壁热阻及污垢热阻均忽略不计,蒸汽冷凝时的对流传热系数α 为10×104 W/m2·K。试求: (1)水蒸汽用量(kg/h );(4分) (2)总传热系数K(以管外表面积为准);(7 分) (3)换热器所需管子根数n及单根管子长度L。(9 分)

化工原理课件_天大版

第一章流体流动 ?学习指导 ?一、基本要求: ?了解流体流动的基本规律,要求熟练掌握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连续性方程、柏努利方程的内容及应用,并在此基础上解决流体输送的管路计算问题。

?二、掌握的内容 ?流体的密度和粘度的定义、单位、影响因素及数据的求取;?压强的定义、表示法及单位换算; ?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连续性方程、柏努利方程的内容及应用; ?流动型态及其判断,雷诺准数的物理意义及计算; ?流动阻力产生的原因,流体在管内流动时流动阻力(直管阻力和局部阻力)的计算; ?简单管路的设计计算及输送能力的核算; ?管路中流体的压力、流速及流量的测量:液柱压差计、测速管(毕托管)、孔板流量计、转子流量计的工作原理、 基本结构及计算; ?因次分析法的原理、依据、结果及应用。 ?3、了解的内容 ?牛顿型流体与非牛顿型流体; ?层流内层与边界层,边界层的分离。

第一节流体的重要性质 ? 1.1.1连续介质假定 把流体视为由无数个流体微团(或流体质点)所组成,这些流体微团紧密接触,彼此没有间隙。这就是连续介质模型。流体微团(或流体质点): 宏观上足够小,以致于可以将其看成一个几何上没有维度的点;同时微观上足够大,它里面包含着许许多多的分子,其行为已经表现出大量分子的统计学性质。 u ?? ?液体 气体流体

密度——单位体积流体的质量。 V m = ρkg/m 31.单组分密度 ) ,(T p f =ρ液体密度仅随温度变化(极高压力除外),其变 化关系可从手册中查得。 1.1.2 流体的密度

气体当压力不太高、温度不太低时,可按理想 气体状态方程计算: RT pM = ρ注意:手册中查得的气体密度均为一定压力与温度 下之值,若条件不同,则需进行换算。

天津大学826化工原理考研真题及解析

天津大学专业课考研历年真题解析 ——826化工原理 主编:弘毅考研 编者:轶鸿大师 弘毅教育出品 https://www.360docs.net/doc/a010966182.html,

【资料说明】 《天津大学化工原理(826)专业历年真题》系天津大学优秀考研辅导团队集体编撰的“历年考研真题解析系列资料”之一。 历年真题是除了参考教材之外的最重要的一份资料,其实,这也是我们聚团队之力,编撰此资料的原因所在。历年真题除了能直接告诉我们历年考研试题中考了哪些内容、哪一年考试难、哪一年考试容易之外,还能告诉我们很多东西。 1.命题风格与试题难易 从历年天津大学化工原理(826)考研真题来看,化工原理考研试题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天津大学化工原理的考研试题均来自于课本,但是这些试题并不拘泥于课本,有些题目还高于课本。其中的一些小题,也就是选择填空题以及实验题需要对基础知识有很好的掌握。当然部分基础题也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考生培养发散的思维方式,只靠记背是无法答题的。 ②天津大学化工原理的大型计算题的题型、考点均保持相同的风格不变。但是各年的考题难度有差异。例如,10年的传热题、11年的精馏题、12年的吸收题在当年来说都是相对较难的题目。那么14年的答题会是哪一个题目较难了? ③天津大学化工原理的考研试题,总体难度是不会太难,基本题型与大家考试非常熟悉。但是,据笔者在2013年的考研过程中,最后考分不高的最直接原因是时间不够。因此,这就需要考生加强计算能力,提高对知识点的认识熟悉度。 2.考试题型与分值 天津大学化工原理考研试题有明确的考试大纲,提出考试的重、难点。考试大纲给出了各章节的分值分配,并可以从历年真题中总结题型特点。这些信息有助于大家应付这场考试,希望大家好好把握。 3.重要的已考知识点 天津大学化工原理考试试卷中,很多考点会反复出现,甚至有些题目会重复考。一方面告诉大家这是重点,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大家记忆重要知识点,灵活的掌握各种答题方法。比如08年的干燥题与09年的干燥题基本相同,只是改变了一个条件和一个数据,问题也相同。如此相近的两年出现如此相近的两题,这说明历年考研真题在考研专业课复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再如:05年实验题中的第(1)题,在09年实验题的第(3)题有些雷同,再有,笔者记得,在05年的实验题在13年的考研题中再次出现,笔者在做05年这一题时做错了,但是考前复习后,在13年考试中,这一题时得心应手。

化工原理试题及答案

中南大学考试试卷(A) 2013 ~ 2014 学年2 学期时间110分钟化工原理课程48 学时 3 学分考试形式: 闭卷 专业年级:化工?制药?应化11级总分100分,占总评成绩70 % 一、选择填空(35分) 1?(2分) 某离心泵入口处真空表的读数为 200mmHg ,当地大气压为101kPa,则泵入口处的绝对压强为( )? A. 74.3kPa; B. 101kPa; C. 127.6kPa? 2?(2分) 水在圆形直管中作滞流流动,流速不变,若管子直径增大一倍,则阻力损失为原来的( )? A. 1/4; B. 1/2; C. 2倍? 3?(4分) 当地大气压为750mmHg时,测得某体系的表压为100mmHg,则该体系的绝对压强为Pa,真空度为Pa? 4?(2分) 一球形石英颗粒,分别在空气和水中按斯托克斯定律沉降,若系统温度升高,则其在水中的沉降速度将,在空气中的沉降速度将? 5?(5分) 套管由Φ57×2.5mm和Φ25×2.5mm的钢管组成,则环隙的流通截面积等于,润湿周边等于,当量直径等于? 6?(2分) 板框压滤机中,最终的过滤速率是洗涤速率的( )? A.一倍 B.一半 C.四倍 D.四分之一

7?(4分) 冷热水通过间壁换热器换热,热水进口温度为90o C,出口温度为50o C,冷水进口温度为15o C,出口温度为53o C,冷热水的流量相同,且假定冷热水的物性为相同,则热损失占传热量的( )? A?5%; B?6%; C?7%; D?8%; 8?(2分) 为了减少室外设备的热损失,保温层外所包的一层金属皮应该是( ) A?表面光滑,颜色较浅; B?表面粗糙,颜色较深; C?表面粗糙,颜色较浅; D?表面光滑,颜色较深; 9?(4分) 黑体的表面温度从300℃升至600℃,其辐射能力增大到原来的倍?10?(1分) 采用多效蒸发的目的是为了提高( )? A. 完成液的浓度; B. 加热蒸汽经济程度; C. 生产能力 11、(1分) 多效蒸发中,蒸汽消耗量的减少是通过增加( )而换取的? A. 传热面积; B. 加热蒸汽压力; C. 传热系数 12?(1分) ( )加料的多效蒸发流程的缺点是料液粘度沿流动方向逐效增大,致使后效的传热系数降低? A. 并流; B. 逆流; C. 平流 13?(1分) 离心泵的调节阀( ) , A.只能安在进口管路; B.只能安在出口管路上; C.安装在进口管路和出口管路上均可; D.只能安在旁路上 14?(1分) 泵的工作点( )? A 由泵铭牌上的流量和扬程所决定; B 即泵的最大效率所对应的点; C 由泵的特性曲线所决定; D 是泵的特性曲线与管路特性曲线的交点?15?(3分) 在旋风分离器中,某球形颗粒的旋转半径为0.4 m,切向速度为15 m/s ?当颗粒与流体的相对运动属层流时,其分离因数K c为?

化工原理试卷及答案

化工原理试卷及答案 1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1.某容器内的绝对压强为200 kPa ,当地大气压为101.3 kPa ,则表压为______。 2.在重力沉降操作中,影响沉降速度的因素主要有 、 和 。 3.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有 、 和 。 4.吸收因子A 可表示为 ,它是 与 的比值。 5.空气的干球温度为t ,湿球温度为t w ,露点温度为t d ,当空气的相对湿度等于1时,则t 、 t w 和t d 的大小关系为 。 6.吸收操作一般用于分离 混合物,其原理是利用原料中各组分 差异来达到分离的目的;精馏操作则一般用于分离 混合物,其原理是利用原料中各组分的 差异来达到分离的目的。 7.恒定干燥条件下的干燥速率曲线一般包括 阶段和 阶段。 8.全回流(R = ∞)时,精馏段操作线的斜率为 ,提馏段操作线的斜率为 ,对相同的x D 和x W ,部分回流比全回流所需的理论板数 。 一、 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不可压缩流体在圆管内作稳定流动,流动速度与管径的关系是 ( ) A . 21221()u d u d = B .2112 2 ()u d u d = C . 11 22 u d u d = D . 12 21 u d u d = 2.离心泵的特性曲线是在哪种情况下测定 ( ) A .效率一定 B .功率一定 C .转速一定 D .管路(l +∑l e )一定 3. 对一台正在工作的列管式换热器,已知α1=11600 W?m -2?K -1 ,α2=116 W?m -2?K -1,要提高总传热系数K ,最简单有效的途径是 ( ) A .设法增大α1 B .设法增大α2 C .同时增大α1和α2 D .不确定 4.在降尘室内,要使微粒从气流中除去的条件是 ( )

化工原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模拟试题一 1当地大气压为 745mmHg 测得一容器内的绝对压强为 350mmHg 则真空度为395 mmH?测得另一容器内的表压 强为1360 mmHg 则其绝对压强为 2105mmHg _____ 。 2、 流体在管内作湍流流动时,在管壁处速度为 _0 _______,临近管壁处存在层流底层,若 Re 值越大,则该层厚度 越薄 3、 离心泵开始工作之前要先灌满输送液体,目的是为了防止 气缚 现象发生;而且离心泵的安装高度也不能 够太高,目的是避免 汽蚀 现象发生。 4 、离心泵的气蚀余量越小,则其抗气蚀性能 越强 。 5、 在传热实验中用饱和水蒸汽加热空气,总传热系数 K 接近于 空气 侧的对流传热系数,而壁温接近于 饱和水蒸汽 侧流体的温度值。 6、 热传导的基本定律是 傅立叶定律。间壁换热器中总传热系数K 的数值接近于热阻 大 (大、小)一侧的:?值。 间壁换热器管壁温度t w 接近于:.值 大 (大、小)一侧的流体温度。由多层等厚平壁构成的导热壁面中,所用材料的 导热系数愈小,则该壁面的热阻愈 大 (大、小),其两侧的温差愈 大 (大、小)。 7、 Z= (V/K v a. Q ) .(y 1 -丫2 )/ △ Y m 式中:△ Y m 称 气相传质平均推动力 ,单位是kmol 吸 收质/kmol 惰气;(Y i — Y 2) / △ Y m 称 气相总传质单元数。 8、 吸收总推动力用气相浓度差表示时,应等于 气相主体摩尔浓度 和同液相主体浓度相平衡的气相浓度之 差。 9、 按照溶液在加热室中运动的情况,可将蒸发器分为循环型和非循环型两大类。 10、 蒸发过程中引起温度差损失的原因有:溶液蒸汽压下降、加热管内液柱静压强、管路阻力。 11、工业上精馏装置,由精馏^_塔、冷凝器、再沸器等构成。 12、分配系数k A 是指y A /X A ,其值愈大,萃取效果 量传递相结合的过程。 1、气体在直径不变的圆形管道内作等温定态流动,则各截面上的( 6、某一套管换热器,管间用饱和水蒸气加热管内空气(空气在管内作湍流流动) 13、萃取过程是利用溶液中各组分在某种溶剂中 溶解度的差异 而达到混合液中组分分离的操作。 14、在实际的干燥操作中,常用 干湿球温度计来测量空气的湿度。 15、对流干燥操作的必要条件是 湿物料表面的水汽分压大于干燥介质中的水分分压 ;干燥过程是热量传递和质 越好。 A. 速度不等 B.体积流量相等 C. 速度逐渐减小 D.质量流速相等 2、装在某设备进口处的真空表读数为 -50kPa ,出口压力表的读数为 100kPa , 此设备进出口之间的绝对压强差为 A. 50 B . 150 C . 75 D .无法确定 3、离心泵的阀门开大时,则( B )。A ?吸入管路的阻力损失减小 .泵出口的压力减小 C .泵入口处真空度减小 .泵工作点的扬程升高 4、下列(A )不能实现对往复泵流量的调节。 A .调节泵出口阀的开度 ?旁路调节装置 C .改变活塞冲程 ?改变活塞往复频率 5、已知当温度为 T 时,耐火砖的辐射能力大于铝板的辐射能力,则铝的黑度( )耐火砖的黑度。 A.大于 .等于 C .不能确定 D .小于 ,使空气温度由20 C 升至80 C,

化工原理天大版干燥习题答案

第七章干燥 一、名词解释 1干燥 用加热的方法除去物料中湿分的操作。 2、湿度(H) 单位质量空气中所含水分量。 3、相对湿度() 在一定总压和温度下,湿空气中水蒸气分压与同温度下饱和水蒸气压比值。 4、饱和湿度(s) 湿空气中水蒸气分压等于同温度下水的饱和蒸汽压时的湿度。 5、湿空气的焓(I) 每kg干空气的焓与其所含Hkg水汽的焓之和。 6、湿空气比容(V H ) 1kg干空气所具有的空气及Hkg水汽所具有的总体积。 7、干球温度⑴ 用普通温度计所测得的湿空气的真实温度。 8、湿球温度(tw) 用湿球温度计所测得湿空气平衡时温度。 9、露点(td) 不饱和空气等湿冷却到饱和状态时温度。 10、绝对饱和温度(tas) 湿空气在绝热、冷却、增湿过程中达到的极限冷却温度。 11、结合水分 存在于物料毛细管中及物料细胞壁内的水分。 12、平衡水分 一定干燥条件下物料可以干燥的程度。 13、干基含水量 湿物料中水分的质量与湿物料中绝干料的质量之比。14、临界水分 恒速段与降速段交点含水量。 15、干燥速率 单位时间单位面积气化的水分质量。 二、单选择题 1、B 2、A 3、B 4、B 5、B

7、A 8、B

10、A 11、C 12、D 13、C 14、D 15、D 16、C 17、A 18 C 19、C 20、C 21、C 22、C 23、C 24、A 25、D 26、 B 27、A 三、填空题 1、高 2、对 3、上升;下降;不变;不变 4、Q=( +)(t1-t0) 5、①较大;较小②③由恒速干燥转到降速阶段的临界点 时物料中的含水率; 6、逆流 7、H=0.0235 kg 水/kg 绝干气;I = kJ/kg 绝干气 8、变大;不变;变小 9、气流;流化 10、粉粒状;起始流化速度;带出速度 11、①U=-GC dx/ (Ad B); q=Q/ (Ad 0) ②; 12、大;少;水面;流速>5m/s 13、>;< 14、湿度;温度;速度;与物料接触的状况 15、;;\ 16、在物料表面和大孔隙中附着的水份 17、咼 18、流化床干燥器 19、物料结构;含水类型;物料与空气接触方式;物料本身的温度 20、=;=;= 21、咼 四、问答题 1、答:将不饱和的空气等湿冷却至饱和状态,此时的温度称为该空气的露点td。

天津大学化工原理考研内容及题型

化工原理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对于学术型考生,本考试涉及三大部分内容: (1)化工原理课程, (2)化工原理实验, (3)化工传递。 其中第一部分化工原理课程为必考内容(约占85%),第二部分化工原理实验和第三部分化工传递为选考内容(约占15%),即化工原理实验和化工传递为并列关系,考生可根据自己情况选择其中之一进行考试。 对于专业型考生,本考试涉及二大部分内容:(1)化工原理课程,(2)化工原理实验。均为必考内容,其中第一部分化工原理课程约占85%,第二部分化工原理实验约占15%。 要求考生全面掌握、理解、灵活运用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内容。要求考生具有熟练的运算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答题务必书写清晰,过程必须详细,应注明物理量的符号和单位,注意计算结果的有效数字。不在试卷上答题,解答一律写在专用答题纸上,并注意不要书写在答题范围之外。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一)【化工原理课程考试内容及比例】(125分) 1.流体流动(20分)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流体的流动现象(流体的黏性及黏度的概念、边界层的概念);流体在管内的流动(连续性方程、柏努利方程及应用);流体在管内的流动阻力(量纲分析、管内流动阻力的计算);管路计算(简单管路、并联管路、分支管路);流量测量(皮托管、孔板流量计、文丘里流量计、转子流量计)。 2.流体输送设备(10分)离心泵(结构及工作原理、性能描述、选择、安装、操作及流量调节);其它化工用泵;气体输送和压缩设备(以离心通风机为主)。 3.非均相物系的分离(12分)重力沉降(基本概念及重力沉降设备-降尘室)、;离心沉降(基本概念及离心沉降设备-旋风分离器);过滤(基本概念、恒压过滤的计算、过滤设备)。 4.传热(20分)传热概述;热传导;对流传热分析及对流传热系数关联式(包括蒸汽冷凝及沸腾传热);传热过程分析及传热计算(热量衡算、传热速率计算、总传热系数计算);辐射传热的基本概念;换热器(分类,列管式换热器的类型、计算及设计问题)。 5.蒸馏(16分)两组分溶液的汽液平衡;精馏原理和流程;两组分连续精馏的计算。6.吸收(15分)气-液相平衡;传质机理与吸收速率;吸收塔的计算。 7.蒸馏和吸收塔设备(8分)塔板类型;板式塔的流体力学性能;填料的类型;填料塔的流体力学性能。 8.液-液萃取(9分)三元体系的液-液萃取相平衡与萃取操作原理;单级萃取过程的计算。 9.干燥(15分)湿空气的性质及湿度图;干燥过程的基本概念,干燥过程的计算(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干燥过程中的平衡关系与速率关系。 (二)【化工原理实验考试内容及比例】(25分) 1.考试内容涉及以下几个实验单相流动阻力实验;离心泵的操作和性能测定实验;流量计性能测定实验;恒压过滤常数的测定实验;对流传热系数及其准数关联式常数的测定实验;精馏塔实验;吸收塔实验;萃取塔实验;洞道干燥速率曲线测定实验。 2.考试内容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实验目的和内容、实验原理、实验流程及装置、实验方法、实验数据处理方法、实验结果分析等几个方面。 (三)【化工传递考试内容及比例】(25分) 1.微分衡算方程的推导与简化连续性方程(单组分)的推导与简化;传热微分方程的推

化工原理天大版干燥习题答案

第七章干燥 一、名词解释 1、干燥 用加热的方法除去物料中湿分的操作。 2、湿度(H) 单位质量空气中所含水分量。 3、相对湿度( ?) 在一定总压和温度下,湿空气中水蒸气分压与同温度下饱和水蒸气压比值。 4、饱和湿度 ) ( s ? 湿空气中水蒸气分压等于同温度下水的饱和蒸汽压时的湿度。 5、湿空气的焓(I) 每kg干空气的焓与其所含Hkg水汽的焓之和。 6、湿空气比容 ) ( H v 1kg干空气所具有的空气及Hkg水汽所具有的总体积。 7、干球温度(t) 用普通温度计所测得的湿空气的真实温度。 8、湿球温度(tw) 用湿球温度计所测得湿空气平衡时温度。 9、露点(td) 不饱和空气等湿冷却到饱和状态时温度。 10、绝对饱和温度(tas) 湿空气在绝热、冷却、增湿过程中达到的极限冷却温度。 11、结合水分 存在于物料毛细管中及物料细胞壁内的水分。 12、平衡水分 一定干燥条件下物料可以干燥的程度。 13、干基含水量 湿物料中水分的质量与湿物料中绝干料的质量之比。14、临界水分 恒速段与降速段交点含水量。 15、干燥速率 单位时间单位面积气化的水分质量。 二、单选择题 1、B 2、A 3、B 4、B 5、B 6、C 7、A 8、B

9、D 10、A 11、C 12、D 13、C 14、D 15、D 16、C 17、A 18、C 19、C 20、C 21、C 22、C 23、C 24、A 25、D 26、B 27、A 三、填空题 1、高 2、对 3、上升;下降;不变;不变 4、Q=(+)(t1-t0) 5、①较大;较小②③由恒速干燥转到降速阶段的临界点时物料中的含水率;大 6、逆流 7、H=0.0235 kg水/kg绝干气;I = kJ/kg绝干气 8、变大;不变;变小 9、气流;流化 10、粉粒状;起始流化速度;带出速度 11、①U=-GC dx/(Adθ);q=Q/(Adθ)②; 12、大;少;水面;流速>5m/s 13、>;< 14、湿度;温度;速度;与物料接触的状况 15、;; 16、在物料表面和大孔隙中附着的水份 17、高 18、流化床干燥器 19、物料结构;含水类型;物料与空气接触方式;物料本身的温度 20、=;=;= 21、高 四、问答题 1、答:将不饱和的空气等湿冷却至饱和状态,此时的温度称为该空气的露点td。 ∵Hd = / (P-ps) ∴ps = HdP /+Hd)

化工原理试卷习题及答案

精品文档 《化工原理》考试试题 一、选择与填空 1. 在层流流动中,若流体的总流量不变,则规格相同的两根管子串联时的压降为并联时的 倍。 A. 2; B. 6; C. 4; D. 1。 2. 流体在圆形直管内作湍流流动时,摩擦系数与和有关;若其作完全湍流(阻力平方区),则仅与有关。 3. 流体在长为3m、高为2m的矩形管道内流动,则该矩形管道的当量直径为。 A. 1.2m; B. 0.6m; C. 2.4m; D. 4.8m。 4. 用离心泵在两个敞口容器间输送液体。若维持两容器的液面高度不变,则当输送管道上的阀门关小后,管路总阻力将。 B. 不变; C. 减小; D. 不确定。 5. 离心泵的效率η和流量Q的关系为。 B. Q增大,η先增大后减小; 6. 若沉降室高度降低,则沉降时间下降;;生产能力. 不变。 7. 用板框过滤机过滤某种悬浮液。测得恒压过滤方程为(θ的单位为s),则K为 m2/s,qe为m3/ m2,为s。 8. 在重力沉降操作中,影响沉降速度的因素主要有、 和。 二、解释下列概念或术语 1. 质量流速 2. 汽蚀余量 3. 过滤速率 化工原理(上)练习题 一、填空 1. 离心泵与往复泵在启动与流量调节的不同之处是离心泵启动前 _ 、启动后通过__ 调节流量;住复泵 启动前_ _、启动后通过_____ 调节流量。 2.用管子从高位槽放水,当管径增大一倍时,则水的流量为原来流量的_______倍,假定液面高度、管长、局部阻力及摩擦系数均不变。 3.流体在管路中典型流动形态有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一般以________来区分,前者值为___ ____,后者值为___ ____;而两者的本质区别在于流体流动 时。 4.研究流体在管中流动的沿程阻力系数λ与Re的关系,可用图表示,根据两者关系及流动状态,可将图分为四个区,其中,滞流区λ与Re ,完全湍流区λ与Re 。

化工原理试题库(含答案)

化工原理试题库 试题一 一:填空题(18分) 1、 某设备上,真空度的读数为80mmHg ,其绝压=________02mH =__________Pa. 该地区的大气压为 720mmHg 。 2、 常温下水的密度为1000 3m Kg ,粘度为1cp ,在mm d 100=内的管内以s m 3 速度流动,其流动类 型为 ______________。 3、 流体在管内作湍流流动时,从中心到壁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4、 气体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水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_______。 5、 水在管路中流动时,常用流速范围为_______________s m ,低压气体在管路中流动时,常用流速范 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s m 。 6、 离心泵与往复泵的启动与调节的不同之处是:离心泵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往复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非均相物糸中,处于____________状态的物质,称为分散物质,处于 __________状态的物质,称为分散介质。 8、 间竭过滤操作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传热的基本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工业上的换热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α称为_______________,其物理意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高管内α值的有效方法____________. 提高管外α值的有效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蒸汽冷凝有二种方式,即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其中, 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传热效果好。 K Kg Kj C C .187.4==冷水热水 试题一答案: 一、 填充题 1、8.7m 02H ,pa 41053.8?. 2、53 10310.11000.3.1.0?== = -μ ρ du R e 湍流。 1、 层流、过渡流和湍流。 2、 增加、降低。 3、 3-8s m 、8-15s m 。 4、 启动前应灌满液体,关出口阀门、用调节阀调节流量;往复泵启动前不需灌液,开旁路阀、用旁 路阀来调节流量的。 5、 分散、连续。 6、 过滤、洗涤、卸渣、清洗滤布、重整。 7、 热传导、对流传热、热辐射。 10、间壁式、混合式、蓄热式、热管。 11、称为对流传热膜糸数。当流体与壁面温度差为1K 时,通过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热量的多少。增加流程、加拆流挡板。 12、滴状冷凝和膜状冷凝。滴状冷凝成小液滴沿壁面直接落下。 试题二

化工原理上册试卷答案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06-07学年重修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课程:《化工原理》上册卷种(A/B):A 考核形式:闭卷试卷总页数:4适用班级(专业、年级):化工、应化类03、04级考试时间:90分钟 学生系部:班级:学号:姓名: 一、填空(共7题,1分/空,共20分) 1、说明气体的密度必须要说明_________和________条件。温度,压力 2、间壁式换热器的传热过程是对流、传导、对 流。 3、流体的流动形态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种,可用________判断。层流,湍 流,雷诺数Re。 4、多程列管式热交换器的壳程中常装有一定数目与管束相垂直的折流挡板(简 称挡板),其目的是提高对流传热系数。 5、离心泵的构造主要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的旋转部件以及________和_________组 成的固定部件。叶轮,泵轴,泵壳,轴封 6、离心泵开车时,泵空转、吸不上液体、进口处真空度低,此时泵发生了__________现象, 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气缚,没有灌泵,轴封不严密。 7、离心泵运转时,泵振动大、噪音大、出口处压力低、流量下降,此时泵发生了________现 象,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气蚀现象,安装

高度过高,吸入管路阻力太大,被输送流体温度过高。 二、单项选择题(共5题,每题4分) 1、 应用柏努利方程时,错误的是( )B A .单位必须统一出 B .截面与基准水平面可任意取 C .液面很大时,流速可取为零 D .用压头表示能量的大小时,应说明是哪一种流体 2、 离心泵的效率η和流量Q 的关系为( )。B A .Q 增大,η增大; B .Q 增大,η先增大后减小; C .Q 增大,η减小; D .Q 增大,η先减小后增大。 3、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C 。 A .热量总是自发地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 B .固体中存在热传导,不存在热对流 C .液体中存在热对流,不存在热传导 D .辐射传热不仅是能量的传递,同时还拌有能量形式的转换 4、 关于热导率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 .金属的热导率随纯度的增高而增大 B .气体的热导率随压力的升高而增大 C .与固体和液体相比,气体的热导率最小 D .物质的热导率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5、 最简单,但测量精度最低的是( )A A. 孔板流量计 B. 文丘里流量计 C. 转子流量计 D. 无法确定 三、简答题(共4题,每题5分) 1、流体在直管中作层流流动,流量不变时,管径增大一倍,流体阻力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写出运算过程) 答:阻力减小16倍。根据阻力计算式:g d q d l d q d h v v f 244642 22? ????? ????=πμ ρ π得4 1d h f ∝,所

化工原理试题(所有试题均来自天津大学题库)下册(DOC)

化工原理试题(所有试题均来自天津大学题库) [五] j05b10045考过的题目 通过连续操作的单效蒸发器,将进料量为1200Kg/h的溶液从20%浓缩至40%,进料液的温度为40℃,比热为3.86KJ/(Kg. ℃),蒸发室的压强为0.03MPa(绝压),该压强下水的蒸发潜热r’=2335KJ/Kg,蒸发器的传热面积A=12m2,总传热系数K=800 W/m2·℃。试求: (1)溶液的沸点为73.9℃,计算温度差损失 (2)加热蒸汽冷凝液在饱和温度下排出,并忽略损失和浓缩热时,所需要的加热蒸汽温度。 已知数据如下: 压强 MPa 0.101 0.05 0.03 溶液沸点℃ 108 87.2 纯水沸点℃ 100 80.9 68.7 [五] j05b10045 (1)根据所给数据,杜林曲线的斜率为 K=(108-87.2)/(100-80.9)=1.089 溶液的沸点 (87.2-t1)/(80.9-68.7)=1.089 t1=73.9℃ 沸点升高?′=73.9-68.7=5.2℃ (2)蒸发水量W=F(1-X0/X1) =1200(1-0.2/0.4)=600Kg/h 蒸发器的热负荷 Q=FCo(t1-t0)+Wr′ =(1200/3600)×3.86(73.9-40)+600/3600×2335 =432.8Kw 所需加热蒸汽温度T Q=KA(T-t1) T=Q/(KA)+t1 =432.8×103/(800×12)+73.9 =119℃ [五] j05b10048 用一双效并流蒸发器,浓缩浓度为5%(质量百分率,下同)的水溶液,沸点进料,进料量为2000Kg/h。第一、二效的溶液沸点分别为95℃和75℃,耗用生蒸汽量为800Kg/h。各个温度下水蒸汽的汽化潜热均可取为2280KJ/Kg。试求不计热损失时的蒸发水量。 [五] j05b10048 解:第一效蒸发量: 已知:D1=800kg/h, r1=r1′=2280KJ/kg, W1=D1=800kg/h 第二效蒸发水量: 已知:D2=W1=800kg/h, F2=F1-W1=2000-800=1200kg/h X02=X1=FX0/(F-W1)=2000×0.05/(2000-800)=0.0833 t02=95℃ t2=70℃ r2=r2′=2280KJ/kg Cp02=Cpw(1-X 02)=4.187×(1-0.0833) =3.84KJ/(kg·℃) D2r2=(F2Cp02(t2-t02))/r2′+W2 r2′ W2=(800×2280-1200×3.84×(75-95))/2280 =840kg/h 蒸发水量W=W1+W2 =800+840=1640kg/h[五] j05a10014 在真空度为91.3KPa下,将12000Kg的饱和水急送至真空度为93.3KPa的蒸发罐内。忽略热损失。试定量说明将发生什么变化。水的平均比热为4.18 KJ/Kg·℃。当地大气压为101.3KPa饱和水的性质为真空度, KPa 温度,℃汽化热,KJ/Kg 蒸汽密度,Kg/m3 91.3 45.3 2390 0.06798 93.3 41.3 2398 0.05514 [五] j05a10014 与真空度为91.3KPa相对应得绝压为101.3-91.3=10KPa 与真空度为93.3KPa相对应得绝压为101.3-93.3=8KPa

化工原理试卷A及答案

(勤奋、求是、创新、奉献) 2014 ~2015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主考教师:陆杰、刘锡建、王远强 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班级姓名 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 《化工原理(二)》课程试卷A 参考答案 (本卷考试时间 120 分钟)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得 分 题 分 2020107101815100 得 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精馏过程是利用多次部分汽化和多次部分冷凝的原理进行的,实现精馏操作的必要条件包括塔顶液相回流和塔底产生上升蒸汽。 2、在温度—组成(t-x-y)图中,气液两相呈平衡状态时,气液两相温度_________相等_______,但气相组成______大于_____液相组成。 3、全回流时,塔顶产品量为_____0______,回流比______无穷大_______,全回流适用的场合通常是_______精馏生产开工或实验研究_________________。

4、当分离要求和回流比一定时, 过热蒸气 进料的q 值最小,此时分离所需的理论板数 最多 。 5、吸收是利用各组分溶解度 不同而分离气体混合物的单元操作,当气相中溶质的的实际分压高于 与液相成平衡的溶质分压时,溶质从气相向液相转移,发生吸收过程。 6、易溶气体的吸收过程属于_______气膜_________控制过程,传质总阻力主要集中在__气膜_______侧,提高传质速率的有效措施是提高______气________相流体的流速和湍动程度。 7、恒速干燥阶段也称为表面汽化 控制阶段,降速阶段也称为内部迁移 控制阶段。 8、饱和空气中冷却, 湿度_________降低________,露点温度 _______降低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对吸收操作有利的条件是:( D ) (A) 操作温度高、压强高 (B) 操作温度高、压强低 (C) 操作温度低、压强低 (D) 操作温度低、压强高 2、精馏过程中在精馏塔中每一块塔板上( C )。 (A) 只进行传质 (B) 只进行传热 (C) 同时进行传热传质 (D) 有时进行传热,有时传质 3、操作中的精馏塔,保持q 、 F 、D x 不变,减小F x ,则( C )。 (A) D 增大,R 减小 (B) D 不变,R 增加 (C) D 减小,R 增加 (D) D 减小,R 不变 4、精馏塔的塔板上,比较理想的气液接触状态是( D )。 (A) 鼓泡状和蜂窝状 (B) 鼓泡状和泡沫状 (C) 蜂窝状和喷射状 (D) 泡沫状和喷射状

化工原理试题及答案

化工原理试题及答案(绝密请勿到处宣扬) 12月25 日 一、填空题(共15空,每空2分,共30 分) 1. 一容器真空表读数为10 kpa,当地大气压强为100 kpa,则此容器的绝对压强和表压强(以kpa计) 分别为:(90kpa)和(-10kpa)。 2. 热传导只发生在固体和(静止)的或(滞)流动的流体中。 3. 物体的吸收率越(大),其辐射能力越(大)。(填大或小) 4. 蒸发中以(二次蒸汽)是否再利用而分为单效或多效蒸发。 5. 蒸发中的温度差损失主要由溶液中的(不挥发溶质)、液柱的(静压头)和管路(阻力)所引起的沸点升高三部分组成。 6. 一容器压力表读数为10 kpa,当地大气压强为100 kpa,则此容器的绝对压强(以kpa计)为: (90kpa)。 7. 对于同种流体,自然对流时的对流传热系数比时的(小)。(填大或小) 8. 物体的吸收率越大,其辐射能力越(大),所以黑体的辐射能力比灰体的(大)。(填大或小) 9. 蒸发操作所用的设备称为(蒸发器)。 10. 按二次蒸汽是否被利用,蒸发分为(单效蒸发)和(多效蒸发)。 二、选择题(共5题,每题2 分,共10分) 1. 对吸收操作有利的条件是:(D ) A. 操作温度高、压强高; B. 操作温度高、压强低; C. 操作温度低、压强低; D. 操作温度低、压 强高 2. 精馏塔内上层塔板液相轻组分浓度较下层塔板(A ),液相温度较下层塔板() A. 高,低; B. 低,高; C. 高,高; D. 低,低 3. (D )是塔内气液两相总体上呈逆流流动,而在每块塔板上呈均匀的错流流动。 A. 板式塔的传质意图; B. 板式塔的设计过程; C. 板式塔的恒摩尔流要求; D. 板式塔的设计意图 4. 恒定干燥条件是指湿空气在干燥器内的(C )及与物料的接触方式都不变。 A. 温度、焓值、湿度; B. 流速、压强、湿度; C. 流速、温度、湿度; D. 温度、湿度、压强

化工原理试题及答案

化工原理试题及答案(绝密请勿到处宣扬) 12月25日 一、填空题(共15空,每空2分,共30分) 1. 一容器真空表读数为10 kpa,当地大气压强为100 kpa,则此容器的绝对压强和表压强(以kpa计)分别为:(90kpa)和( -10kpa)。 2. 热传导只发生在固体和(静止)的或(滞)流动的流体中。 3. 物体的吸收率越(大),其辐射能力越(大)。(填大或小) 4. 蒸发中以(二次蒸汽)是否再利用而分为单效或多效蒸发。 5. 蒸发中的温度差损失主要由溶液中的(不挥发溶质)、液柱的(静压头)和管路(阻力)所引起的沸点升高三部分组成。 6. 一容器压力表读数为10 kpa,当地大气压强为100 kpa,则此容器的绝对压强(以kpa计)为:(90kpa)。 7. 对于同种流体,自然对流时的对流传热系数比时的(小)。(填大或小) 8. 物体的吸收率越大,其辐射能力越(大),所以黑体的辐射能力比灰体的(大)。(填大或小) 9. 蒸发操作所用的设备称为(蒸发器)。 10. 按二次蒸汽是否被利用,蒸发分为(单效蒸发)和(多效蒸发)。 二、选择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 1. 对吸收操作有利的条件是:(D) A. 操作温度高、压强高; B. 操作温度高、压强低; C. 操作温度低、压强低; D. 操作温度低、压强高 2. 精馏塔内上层塔板液相轻组分浓度较下层塔板(A ),液相温度较下层塔板() A. 高,低; B. 低,高; C. 高,高; D. 低,低 3. (D )是塔内气液两相总体上呈逆流流动,而在每块塔板上呈均匀的错流流动。 A. 板式塔的传质意图; B. 板式塔的设计过程; C. 板式塔的恒摩尔流要求; D. 板式塔的设计意图 4. 恒定干燥条件是指湿空气在干燥器内的(C)及与物料的接触方式都不变。 A. 温度、焓值、湿度; B. 流速、压强、湿度; C. 流速、温度、湿度; D. 温度、湿度、压强 5. 对于湿物料的湿含量,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B) A. 平衡水一定是自由水; B. 平衡水一定是结合水; C. 自由水一定是结合水; D. 自由水一定是非结合水 6. 当二组分液体混合物的相对挥发度为( C)时,不能用普通精馏方法分离。当相对挥发度为( A )时,可以采用精馏方法

化工原理课件 天大版

第二章流体输送机械 流体输送机械:向流体作功以提高流体机械能的装置。?输送液体的机械通称为泵; 例如:离心泵、往复泵、旋转泵和漩涡泵。 ?输送气体的机械按不同的工况分别称为: 通风机、鼓风机、压缩机和真空泵。

本章的目的: 结合化工生产的特点,讨论各种流体输送机械的操作原理、基本构造与性能,合理地选择其类型、决定规格、计算功率消耗、正确安排在管路系统中的位置等 ∑+++=+++f 2222e 2 11122h g u g p Z h g u g p Z ρρ

学习指导: ?学习目的: ?(1)熟悉各种流体输送机械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 ?(2)掌握离心泵性能参数、特性曲线、工作点的计算及 学会离心泵的选用、安装、维护等; ?(3)了解各种流体输送机械的结构、特点及使用场合。 ?学习内容: ?(1)离心泵的基本方程、性能参数的影响因素及相似泵 的相似比;(2)离心泵安装高度的计算;(3)离心泵在管路系统中的工作点与流量调节;(4)风机的风量与风压,以及离心泵与风机的特性曲线的测定、绘制与应用。

?学习难点: ?(1)离心泵的结构特征和工作原理; ?(2)离心泵的气缚与气蚀性能,离心泵的安装高度; ?(3)离心泵在管路系统中的工作点与流量调节; ?(4)离心泵的组合操作。 ?学习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做到课堂授课和观看模型相结合,例题讲解 与练习相结合,质疑与习作讨论相结合。

2.1概述 ?2.1.1流体输送机械的作用 ?一、管路系统对流体输送机械的能量要求?——管路特性方程 在截面1-1′与2-2′间列柏 努利方程式,并以1-1′截面为 基准水平面,则液体流过管路 所需的压头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