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系统超声诊断PPT课件

合集下载

胆、胰及小器官超声诊断(本科)ppt【119页】

胆、胰及小器官超声诊断(本科)ppt【119页】
多呈较均质低回声或等回声,发生囊性变 则呈混合回声或无回声。
后方回声条状或短棒状血流信号,较正常甲 状腺组织血供丰富。 可取得高速动脉血流,但动脉的RI<0.7。
甲状腺滤泡状腺瘤囊性变
左侧甲状腺滤泡型腺瘤
腺瘤合并囊性变出血
2、甲状腺癌
四、胰腺检查前的准备
(Preparations before Examination)
在X线钡剂(barium meal)检查和胃 镜(gastroscopy)检查前进行,或上 述检查3d后进行。
检查前一晚进食流食,检查前禁食 (fasting) 8h~12h。
五、常见病病理、临床 表现及超声表现
三、常见甲状腺疾病超声表现
1、甲状腺腺瘤
病理及临床 为甲状腺的良性肿瘤,主要分滤
泡状及乳头状,有包膜,占甲状腺肿 瘤的70%~80%,青年女性多见,10%可 发生癌变,可液化或囊性变,20%属高 功能性,可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
超声表现
甲状腺内异常回声,边界清楚,可见低回 声晕或包膜回声,多呈圆形或椭圆形。
粗大点状或团状
恶性肿块
不清 不光滑 多不均质
衰减
针尖样,密集
血流信号 无或少许、低阻 多丰富、高速高阻
淋巴结转移

可有
甲状腺疾病超声诊断
一、甲状腺解剖
二、正常甲状腺声像图
正常甲状腺声像图
甲状腺 气管
颈总动脉
颈内静脉
甲状腺正常值
上下径3~5cm 左右径2~3cm 前后径1~1.5cm 峡部厚度<=0. 4cm
针尖样强回声
团状强回声
弧形强回声
粗大的点状强回声
淋巴结转移
声像图为低回声结节,边界较清,活检为乳头 状腺癌

胆道系统的超声诊断PPT课件

胆道系统的超声诊断PPT课件
患者进行了胆囊切除术,术后病理:急性化
脓性胆囊炎。
思考题2

患者,患者,女,60岁,右上腹部隐痛3月。 临床触诊:腹平软,右上腹部压痛(±),无 反跳痛,腹部未触及肿块;全身皮肤黏膜无黄 染。

超声声像图如下:
问题:
根据病史,该例患者的超声诊断首先应考
虑什么?
诊断思路

该患者为年老女性,临床无明显症状和体征。 超声图像显示胆囊前壁见一等回声肿块突向胆 囊腔,形态不规则,肿块基底较宽,局部胆囊 壁连续性中断,该处胆囊壁与肝脏之间分界不 清。

胆总管结石(左图为横断面,右图为纵断面) ST—结石;CBD—胆总管;IVC—下腔静脉; P—胰腺;PV—脾静脉;LIVER—肝脏
肝内胆管结石
左肝内胆管结石,远端胆管有扩张
内容
正常胆道系统超声相关解剖
胆道系统超声的检查方法
掌握典型胆道系统病变的超声表现
提问与思考
思考题1

患者,男,55岁,右上腹持续性疼痛并阵发性 加剧2周,伴发热5天。
内容
了解正常胆道系统超声相关解剖
了解胆道系统超声的检查方法
掌握典型胆道系统病变的超声表现
提问与思考
皱褶胆囊
先天性胆囊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种。
超声显示在胆囊体底部之间或是颈体之间有强回声
皱襞,胆囊被分隔成两个腔。
多切面扫察,可以发现两个腔之间相通 。
皱褶胆囊声像图 1. 胆囊颈;2. 胆囊体;3. 胆囊底;4. 胆囊皱褶

临床触诊:右上腹压痛,Murphy征阳性。 超声声像图如下:
问题:
根据病史,该例患者的超声诊断首先应考虑
什么?
诊断思路
该患者右上腹疼痛,伴发热,右上腹压痛,Murphy

胆囊和胆管超声诊断课件

胆囊和胆管超声诊断课件

管壁浸润生长,使管壁增厚变硬、管腔狭窄或阻塞;乳头状型则呈
乳头状或结节状向管腔内生长,也可使管腔狭窄或阻塞。

临床主要表现为阻塞性黄疸进行性加重,恶心、消瘦、大便呈
陶土色,如伴继发感染则可有高热、上腹剧痛及胃肠道症状。
十一、胆管癌
超声表现
⒈ 浸润型 病变管壁不规则增厚,管腔狭窄呈鼠尾状,或出现截 断现象。可向周围组织浸润而使局部结构模糊不清。
GB LPV
PV
右肋缘下斜切通过第一肝门的切面声像图
二、胆囊和胆道得探测方法和途径
⒊ 右肋间斜切探 测所显示得标准 切面为门静脉右 支得“飞鸟征” 声像图 。
GB RPV IVC
右肋间斜切通过门静脉右支的“飞鸟征“声像图
二、胆囊和胆道得探测方法和途径
⒋ 右肋缘下腹直 肌外缘纵切探测 所显示得标准切 面为经胆囊长轴 切面声像图 。

胆囊癌可分为浸润型和乳头状型两种,以浸润型多见。浸润型
早期病变多局限在胆囊颈或体部,随后逐渐向整个胆囊壁浸润,甚
至侵犯到邻近组织;乳头状型癌肿呈团块状向囊腔内生长,可为单
发也可为多发;以上两型也可同时存在。病变晚期整个胆囊可被癌
组织所取代,使囊腔消失。

早期临床多无症状,如出现症状则多表现为持续性右上腹部隐
胆囊内充满结石
四、胆囊结石
⒉ 胆囊内泥沙样结 石:当泥沙样结石颗粒 较小,沉积层较薄时, 胆囊得外形和内部得 回声显示正常,仅表现 为胆囊后壁粗糙,回声 增强,而无明显声影。
四、胆囊结石
⒊ 胆囊颈部结石:当小 结石嵌入到胆囊颈部 时,有时由于囊壁与结 石紧密接触而使小结 石得强回声团显示不 清,仅表现为胆囊增大 或颈部伴有声影。
肝外胆管结石多有长期慢性胆道感染症状。在静止期或慢性阶 段病人可无明显症状;在急性发作时可出现腹胀、畏寒、高热、黄 疸,重症患者可出现中毒性休克,甚至死亡。

胆囊超声诊断PPT课件

胆囊超声诊断PPT课件

详细描述
超声检查可以观察胆囊肿瘤的大小、形态和 位置,以及肿瘤是否浸润到胆囊壁的深层组 织。同时,超声还能观察是否有淋巴结转移 ,有助于判断胆囊癌的分期和预后。
04
CATALOGUE
胆囊超声诊断的优缺点
胆囊超声诊断的优点
无创、无痛、无辐射
实时动态成像
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无痛、无辐射的检 查方式,对患者的身体不会造成伤害,特 别适合于年老体弱和儿童患者。
主观性强
超声检查结果受医生的主观判断影响 较大,不同医生之间的检查结果可能 存在差异。
分辨率有限
超声检查的分辨率相对较低,对于较 小的病变可能难以发现。
受气体干扰
胆囊周围的气体会干扰超声波的传播 ,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对特殊情况患者不适用
对于某些特殊情况的患者,如胃肠道 积气、肥胖等,超声检查可能会受到 限制,影响检查结果。
超声造影诊断技术
超声造影诊断技术是通过注射造影剂 ,增强胆囊及其病变的回声信号,提 高超声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超声造影诊断技术可以清晰地显示胆 囊的血流灌注情况,有助于判断胆囊 良恶性肿瘤等疾病。
03
CATALOGUE
胆囊疾病的超声诊断
胆囊结石的超声诊断
总结词
胆囊结石的超声诊断主要依据结石的大小、形态、数量和位置,以及胆囊壁是否有炎症 或增厚。
其他疾病
胆囊超声诊断还广泛应用于其他胆囊疾病的诊断和随访,如胆囊腺肌 症、胆囊癌等。
02
CATALOGUE
胆囊超声诊断技术
常规超声诊断技术
常规超声诊断技术是胆囊超声诊断的基础,通过高频探头对胆囊进行实时、动态 的观察,获取胆囊的大小、形态、壁厚、内部回声等信息,初步判断胆囊的病变 情况。

胆道疾病超声诊断-PPT

胆道疾病超声诊断-PPT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第九节 胆管癌
好发于左右肝管汇合处,早 期即出现黄疸,易误诊为黄疸性 肝炎、胆道结石。病因与长期结 石刺激和慢性胆管炎有关。
超声表现 直接征像:分为三型: 1. 乳头型 2. 团块型 3.截断型或狭窄型 间接征像 1.病灶以上胆管扩张 2.肝脏增大 3.肝门淋巴结肿大或肝内有转移灶
慢性胆囊炎
正常胆囊
慢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
第二阶段:胆囊肿大,囊壁增厚、毛糙, 囊腔内透声差,可见沉积层
第三阶段 增殖型胆囊壁明显增厚达10~15mm, 萎缩型胆囊缩小,壁明显增厚,囊内 可充满结石,呈“WES”征
胆囊萎缩
胆囊萎缩伴胆囊结石
WES征
第五节 胆囊结石
胆系结石可分为: 胆固醇结石 胆色素结石 混合性结石
胆囊腺肌症(弥漫型)
胆囊腺肌症节段型
胆囊腺肌症局限型
第七节 胆囊癌
胆囊癌超声表现分五型: 1.小结节型 2.蕈伞型
3.厚壁型 4.混合型 5.实体型 彩色多普勒见肿块内血流丰富
胆囊颈部癌(小结节型)
胆囊癌蕈伞型
胆囊癌厚壁型
胆囊癌混合型
胆.肝内胆管结石 多为胆色素结石,可引起近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
Caroli病
Caroli病
第十二节 肝外胆道阻塞
主要超声改变为肝内胆管扩张,可与 肝源性黄疸鉴别。正常肝内胆管因很 细而不显像,如于肝内见胆管扩张与 门静脉呈平行管征即为扩张。
病因:结石、肿瘤、炎症、蛔虫、损 伤、先天性狭窄等。
超声表现: 1. 肝 内 胆 管 扩 张 , 与 门 静 脉 呈
3~4cm
肝总管内径3~4mm 胆总管内径3~6mm
胆囊管内径2~3mm

胆系超声检查课件PPT104页

胆系超声检查课件PPT104页
操作方法:空腹常规测量胆囊大小及胆总管内 径,进食脂肪餐(两个油煎鸡蛋或奶 油巧克力适量),1-2h后观察胆囊大
小和胆总管内径。 结果分析:(1)功能正常:餐后2h胆囊体积缩
小率>50%,肝内外胆管无增宽;
(2)功能减弱:餐后2h胆囊体积缩小率<30%;
(3)胆道梗阻:餐后2h胆囊大小无变化、伴有
胆总管增宽。
48
第49页,共104页。
超声诊断学
7、探头通过胆囊表面区域时有明显的触痛反应, 或是将探头深压腹壁以接近胆囊底部,此时嘱病 人深吸气,患者自觉触痛加剧并突然屏住气不动, 即是超声的莫菲征阳性,具有确诊意义。
49
第50页,共104页。
化脓性胆囊炎 •探头压胆囊可致疼痛 •胆囊肿胀常呈椭圆形 •囊壁增厚可呈双边征
超声诊断学
20
第21页,共104页。
超声诊断学
正常胆囊声像图
正常胆囊轮廓
清晰呈梨形, 囊壁呈亮线状, 腔内呈无回声, 后壁及后方回 声增强。
长径<8.5cm
前后径<3.5cm 壁厚<0.3cm
21
第22页,共104页。
22
第23页,共104页。
23
第24页,共104页。
胆囊不显示的原因
1、先天性异常 缺如、异位; 2、胆囊内病变 充填型结石、实块性肿瘤; 3、胆囊萎缩 慢性胆囊炎; 4、胃肠道气体遮盖 饮水; 5、进食后胆囊收缩排空。
13
第14页,共104页。
超声诊断学
1、左、右肝管
肝内的毛细胆管、小叶间胆管逐渐汇合形成左、
右肝管。左肝管较细长,长约1.6cm,与肝总管形 成的弯曲度较大;右肝管较短,长约为0.8cm,与肝 总管的走向较一致。左、右肝管内径均约在0.2cm。 它们分别走在门静脉左、右支的腹侧。

胆道系统超声诊断PPT幻灯片

胆道系统超声诊断PPT幻灯片

.
2
胆囊正常解剖
纵切面呈梨形或长 茄形 颈部指向肝门 长 7-9 cm
前后径 2.5-3cm 胆囊颈长2-3cm 直径0.2-0.3cm
. 3
B超检查胆道系统观察哪些内容?
(1) 胆囊大小、形态,囊壁厚度及其光滑
程度、胆汁的透声情况,有无异常回声以及 胆囊与周围脏器的关系等。 (2) 肝内胆管有无扩张,如有扩张,应注 意有无梗阻和有无异常回声等,并测量胆管 管径。 (3) 肝外胆管内及其周围有无异常回声 (必要时沿扩张的胆总管向远端追踪检查, 直到胰腺),测量肝外胆管管径。
胆道系统超声诊断
.
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胆道系统解剖
胆道:由各级胆管和胆囊组成,具有输送储存
和浓缩胆汁的功能。胆管起始肝脏内的胆小 管,他们相互汇合逐渐形成小叶间胆管和左 右肝管,在肝门处汇合成肝总管,胆囊通过 胆囊管与肝总管汇合成胆总管。 胆囊:位于肝脏的胆囊窝内长7-9CM,宽3 -4CM。可分为头体颈三部。
.
18
胆系结石
.
19
胆囊结石
胆囊结石是胆道系统中常见的疾病。胆石形成的原因尚未
完全明确,可能的致病因素为胆道感染、代谢障碍、以及 神经机能紊乱和胆汁滞留等。胆道结石的化学万分主要为 胆色素、胆固醇、钙和碳酸根以及少量的无机盐等。常见 的胆结石可分为以下三类。 (1) 混合结石。最为常见,约占结石的65%,由胆固醇、 胆色素和钙盐等组成,为多面形颗粒,表面光滑,边缘钝 圆,X线平片往往显影。 (2) 胆固醇结石。约占结石的25%,主要由胆固醇组成, 呈椭圆形或圆形,表面平滑或稍呈结节状,大小不一,可 单颗或多颗,X线平片不显影。 (3) 胆色素结石。约占结石的5.6%,主要由胆色素和少 量的钙盐和有机物组成,体积较小,外形不一,如泥沙样, 或呈圆形或不规则形,X线平片不显影。

胆系超声诊断ppt课件

胆系超声诊断ppt课件
解剖概要
胆道 胆管 肝门
胆囊及胆管 肝内胆管 肝外胆管
篮 球 比 赛 是 根据运 动队在 规定的 比赛时 间里得 分多少 来决定 胜负的 ,因此 ,篮球 比赛的 计时计 分系统 是一种 得分类 型的系 统
右肝管
左肝管
篮 球 比 赛 是 根据运 动队在 规定的 比赛时 间里得 分多少 来决定 胜负的 ,因此 ,篮球 比赛的 计时计 分系统 是一种 得分类 型的系 统
一般选用凸阵探头,频率为3.0或3.5MHz。 肥胖者用 2.5MHz ,儿童和消瘦者用 5.0MHz的探头
探头的选择
篮 球 比 赛 是 根据运 动队在 规定的 比赛时 间里得 分多少 来决定 胜负的 ,因此 ,篮球 比赛的 计时计 分系统 是一种 得分类 型的系 统
(二) 检查方法
仰卧、 左侧卧位、 右侧卧位、 胸膝卧位、 坐位或站立位。
– 胆总管
长约4~8cm,内径约0.3-0.6mm,管壁厚约0.20.3mm,分四段。 • 十二指肠上段 • 十二指肠后段 • 胰腺段 • 十二指肠壁内段
篮 球 比 赛 是 根据运 动队在 规定的 比赛时 间里得 分多少 来决定 胜负的 ,因此 ,篮球 比赛的 计时计 分系统 是一种 得分类 型的系 统
解剖概要
胆囊:
可分为底、体和颈三部。
– 底部突出在肝脏下缘,位置多变。 – 体部呈漏斗状,紧贴在肝脏的胆囊窝内。 – 颈部在胆囊窝的最深处,常呈s状弯曲,与胆
囊管相接处有一囊状凸出,称为哈德门氏袋 ,通常胆囊结石多藏在于此。
篮 球 比 赛 是 根据运 动队在 规定的 比赛时 间里得 分多少 来决定 胜负的 ,因此 ,篮球 比赛的 计时计 分系统 是一种 得分类 型的系 统
(二) 检查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辑版ppt
5
三、检查方法
(一)、体位 仰卧位(最常用),观察肝内胆管、胆囊较好; 左侧位,观察胆囊长短轴、与门静脉伴随的胆管部分; 右前斜位,使肝脏及胆囊向左下移位,扩大肝脏声窗,
减少气体干扰,并有利于观察结石移动情况; 坐位或站位,适用于胆囊位置较高者; 膝胸位或俯卧位,有利于扫查胆囊颈部隐蔽结石。
编辑版ppt
19
胆囊颈部结石 易漏诊。 Mirizzi征:多发生于胆囊管和总肝管并行的情况下,结
石嵌顿于胆囊颈部或胆囊管,引起炎症压迫总肝管,梗阻 以上胆管。
编辑版ppt
20
鉴别诊断
胆泥:部分结石后方声影不明显,难以和胆泥鉴别, 需随诊。
伪像:胆囊附近胃肠道气体及其声影易误诊,需改变 体位及改变扫查切面。
总管内径可增至10mm。 婴幼儿最大径不超过2mm,较大儿童不超过4mm。 左右肝管(一级胆管)内径<3mm,二级以上胆管一般较难显示。
编辑版ppt
11
六 (、一)异胆常囊增声大像:图常见原因及诊断要点
长时间空腹及静脉营养、胆囊管梗阻、胆总管下段梗阻、
糖尿病患者、胃迷走神经切断术后等。
编辑版ppt
编辑版ppt
7
四(、一)正胆囊常声像图
囊性结构,似梨型或椭圆形,颈部和体部可见皱襞, 囊腔内为无回声,透声良好,囊壁呈带状高回声,轮 廓清晰。
编辑版ppt
8
(二)胆管 1.肝内胆管 一级胆管:左右肝管,位于门静脉左右支前方; 二级胆管:左肝内外叶及右肝前后叶胆管,有时可显示; 三级胆管:各肝段胆管,一般不显示。
编辑版ppt
16
七 (、一)常胆囊见结石疾病及声像图表现
一个或多个强回声团后方伴声影,随体位改变移 动。
编辑版ppt
17
充满型结石
WES征:高回声胆囊壁→与胆囊壁走形一致的强回声带 →宽大声影
编辑版ppt
18
泥沙型结石:
直径小,如泥沙堆积与胆囊底部,呈均质等、高或强 回声,后方声影较淡或不明显,体位改变可缓慢移动。
编辑版ppt
14
(五)胆囊内异常回声 1.囊腔内异常回声伴声影 (1)结石:强回声、后伴声影、随体位改变移动者100%确诊为胆囊结
石; (2)囊壁侧边声影及肠道气体。 2.囊腔内异常回声不伴声影、可移动 胆泥或粘稠胆汁、脓性胆汁、胆囊内出血或血块,若活动不明显,可
行超声造影检查。 3.囊腔内异常回声不伴声影、不移动 胆囊息肉、胆囊癌、囊壁皱褶或胆囊管螺旋瓣(胆囊颈和胆囊管内粘
膜皱襞呈螺旋状突入腔内,形成螺旋瓣)。
编辑版ppt
15
(六)不同部位胆道梗阻原因及超声诊断要点 1.肝内胆管扩张、胆总管及胆囊正常: 肝门部胆管癌和胆管细胞癌、肝总管结石、肝门部肿大淋巴结、 先天性胆道闭锁等。 2.肝内胆管扩张,胆总管扩张、胆囊增大: 胆总管结石、胆总管癌、囊肿,胰腺假性囊肿、壶腹周围癌及胰头癌。 3.肝内胆管扩张,胆总管扩张、胆囊缩小: 上述情况伴慢性胆囊炎、胆囊萎缩。
12
(二)胆囊缩小:
进食后、先天性发育不良、慢性胆囊炎及胆囊萎缩、 肝内胆管梗阻、肝炎等。
编辑版ppt
13
(三)胆囊壁增厚
正常胆囊收缩、腹水、低蛋白血症、充血性心衰、肝 炎、胆囊炎、腺肌症、肿瘤、AIDS。
(四)胆囊未显示
先天性缺如、进食后胆囊缩小难以显示、气体遮挡、 胆囊切除术后、异位胆囊、慢性胆囊炎合并胆囊充满 型结石、肿瘤、过度肥胖。
编辑版ppt
22
困难,若有病灶形态不规 则,内部回声不均,表面回声欠光滑,基底部较宽,胆囊 壁层次不清,粘膜高回声不连续,CDFI:病灶内可见粗大不 规则血流信号,考虑此病可能性大。
二三级 胆管如 若扩张, 与伴行 门静脉 一起呈 平行管 征。
编辑版ppt
9
2.肝外胆管:纵切面表现为门静脉前方管状无回声, 与门静脉并行呈双管状,横切与肝固有动脉、门静脉 呈3圆形“米老鼠征”。
CBD:胆总管 HA:肝固有动脉 PV:门静脉
编辑版ppt
10
五、测量方法于正常值
(一)胆囊 成人胆囊长经≤9cm,短经≤4cm。 儿童长经<7cm,短经< 3.5cm。 1岁以下婴儿及新生儿长经1.5-3cm。 胆囊壁厚度≤3mm,进食后胆囊收缩,囊壁厚度增加。 (二)胆管 肝外胆管或胆总管内径不超过8mm,65岁以上正常人及胆囊切除术后胆
胆道系统超声诊断
编辑版ppt
1
一 胆、道系胆统包道括肝系内胆统道和解肝外剖胆道。
肝内胆道包括肝内的毛细胆管、小叶间 胆管、肝 段胆管、肝叶胆管和左右叶肝管。
肝外胆道包括肝总管、胆囊、胆囊管和胆总管。
编辑版ppt
2
肝总管由左、右肝管汇合而成,位于十二指肠韧带内 的右前方,下行与胆囊管汇合而成胆总管。胆总管长 约4-8cm,直径0.6-0.8cm。
编辑版ppt
3
胆囊呈梨型,位于胆囊窝内,即主肝裂处,长7-9cm, 直径2.5-3.5cm,分为胆囊底、胆囊体和胆囊颈三部分, 三者无确切界限。胆囊颈与胆囊管连接处呈囊性扩大, 称为胆囊颈壶腹部,胆结石易嵌顿与此。
编辑版ppt
4
二、检查前准备
受检者禁食8小时以上,为使胆囊充盈胆汁,减少胃肠 道气体干扰。检查前24小时禁脂肪饮食,停用利胆药 物。如已做胃镜、胃肠钡餐、胆管X线造影,建议2-3 天后再行胆囊检查。婴幼儿酌情镇静,无需严格饮食。
合并胆囊癌易漏诊。
编辑版ppt
21
(二)胆囊息肉样病变 是指胆囊壁上<2cm以下的局部隆起。 1.超声表现 胆囊壁局部突出的异常回声,不随体位改变移动,后方无
声影。 胆固醇息肉多见,在1cm以下,多发高回声多见,基底部较
窄;腺瘤性息肉可超过1cm,单发等回声多见,基底部较宽; 炎性息肉少见,多发基底宽,多合并胆囊炎或胆结石。 息肉大小若超过1cm癌变几率较高(3%-13%)
编辑版ppt
6
(二)、检查技术
1、胆囊
长轴平行扫查后旋转探头90°,短轴从胆囊颈部向底部连 续扫查,必要时嘱被检者吸气后摒气探查。
2、胆管
肝内胆管:剑突下横扫显示左、右肝管(图1)。
肝外胆管:右肋间扫查显示平行门静脉主干段,上腹正中 剑突下横扫显示肝外胆管胰头段的短轴,然后旋转探头显 示长轴(图2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