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环境学第五版第三章课件
合集下载
精品工程类本科大三课件《建筑环境学》03第三章第12节 太阳辐射热作用和热湿传递III

• 绝大部分可见光和短波红外 线将会透过玻璃
• 只有长波红外线(也称长波 辐射)会被玻璃反射和吸收
可见光 近红外线 长波红外线
0.8
普通玻璃的光谱透过率
一般高温工业热源的辐射为 波长为5μm以上长波辐射
lLowow-e-e玻mi璃ssivity
• Low-e 玻璃:将具有低 发射率、高红外反射 率的金属(铝、铜、 银、锡等),使用真 空沉积技术,在玻璃 表面沉积一层极薄的 金属涂层。
• 半透明薄层的总透过率τ:
glass
(1
a0
)(1
r)2
r 2n(1
n0
a0 )2n
(1 a0 )(1 r)2 1 r 2(1 a0 )2
半透明薄层的a、 ρ、 τ
ρ
a
a0(1 r) r n(1 a0 )n
n0
a0(1 r) 1 r(1 a0 )
aτ
r
r(1
a0 )2 (1
第三章第二节
建筑围护结构的 热湿传递与得热
基本内容
• 通过围护结构的显热得热
• 通过非透明围护结构的热传导 • 通过非透明围护结构的得热
t a( x) t
x x
Qwa•ll,通co•n过d通玻 璃过窗玻(的x得璃) 热xt板x壁 的in 传t(热,量) ta,in ( )
m
r, j
第三章
建筑热湿环境
热湿环境的影响因素
热湿环境是建筑环 境中最主要的内容
外扰:
• 室外气候参数:室外空气温 湿度、太阳辐射、风
• 邻室的空气温湿度
内扰:
• 主要包括室内设备、照明、 人员等室内热湿源
内外扰影响室 内的基本形式: 对流、导热和 辐射
• 只有长波红外线(也称长波 辐射)会被玻璃反射和吸收
可见光 近红外线 长波红外线
0.8
普通玻璃的光谱透过率
一般高温工业热源的辐射为 波长为5μm以上长波辐射
lLowow-e-e玻mi璃ssivity
• Low-e 玻璃:将具有低 发射率、高红外反射 率的金属(铝、铜、 银、锡等),使用真 空沉积技术,在玻璃 表面沉积一层极薄的 金属涂层。
• 半透明薄层的总透过率τ:
glass
(1
a0
)(1
r)2
r 2n(1
n0
a0 )2n
(1 a0 )(1 r)2 1 r 2(1 a0 )2
半透明薄层的a、 ρ、 τ
ρ
a
a0(1 r) r n(1 a0 )n
n0
a0(1 r) 1 r(1 a0 )
aτ
r
r(1
a0 )2 (1
第三章第二节
建筑围护结构的 热湿传递与得热
基本内容
• 通过围护结构的显热得热
• 通过非透明围护结构的热传导 • 通过非透明围护结构的得热
t a( x) t
x x
Qwa•ll,通co•n过d通玻 璃过窗玻(的x得璃) 热xt板x壁 的in 传t(热,量) ta,in ( )
m
r, j
第三章
建筑热湿环境
热湿环境的影响因素
热湿环境是建筑环 境中最主要的内容
外扰:
• 室外气候参数:室外空气温 湿度、太阳辐射、风
• 邻室的空气温湿度
内扰:
• 主要包括室内设备、照明、 人员等室内热湿源
内外扰影响室 内的基本形式: 对流、导热和 辐射
建筑环境学ppt课件教学教程

b. 室内环境与人体健康的问题 室内空气品质的恶化引起“病态建筑综合症”
案例
❖ 案例1:北京居民家,1998年7月装修房子一年后, 室内甲醛超标20倍,他本人得“喉乳头状瘤)2001年8月 将装修公司告上法庭,为我国第一例因装修而打的官司。
❖ 案例2:北京全市抽查,6座新建写字楼发现NH3超标 率达80.56%,O3超标率达50%,甲醛超标率达42%。 ❖ 案例3:北京每年发生有建筑材料中毒事件约400余起, 中毒人数1万余人,慢性中毒约有10万人。
1、 建筑环境学的发展历程及产生的背景 2、 建筑环境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本章主要学习内容
❖ 建筑环境学的作用与地位; ❖ 建筑环境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建筑环境学的特点。
第一章 绪论
❖ §1-1 建筑环境学的作用与地位 ❖ §1-2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1 建筑环境学的作用与地位
建筑环境学
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专业基 础课,任务在于使学生了解人与建筑环境的相互 关系,以及建筑环境对人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的 影响,理解人对建筑环境在各个方面的要求,并掌 握必备的建筑环境控制与设计技术基础。
课程教学要求Leabharlann 1.掌握建筑环境控制的有关理论和技术设计方法; 2.了解关于建筑环境的现行标准、规范 3.掌握建筑环境的评价方法。
❖ 案例4:我国2000年的一次抽查中(国家卫生部与建设 部环保部门的抽查中)发现不合格率占68%。
§1-2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研究内容:
建筑环境、室内空气品质、室内热湿与气 流环境、建筑声环境、建筑光环境。
研究方法
1.在建筑学专业的范畴内进行; 2.从生理学的角度进行研究,从心理学的角
案例
❖ 案例1:北京居民家,1998年7月装修房子一年后, 室内甲醛超标20倍,他本人得“喉乳头状瘤)2001年8月 将装修公司告上法庭,为我国第一例因装修而打的官司。
❖ 案例2:北京全市抽查,6座新建写字楼发现NH3超标 率达80.56%,O3超标率达50%,甲醛超标率达42%。 ❖ 案例3:北京每年发生有建筑材料中毒事件约400余起, 中毒人数1万余人,慢性中毒约有10万人。
1、 建筑环境学的发展历程及产生的背景 2、 建筑环境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本章主要学习内容
❖ 建筑环境学的作用与地位; ❖ 建筑环境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建筑环境学的特点。
第一章 绪论
❖ §1-1 建筑环境学的作用与地位 ❖ §1-2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1 建筑环境学的作用与地位
建筑环境学
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专业基 础课,任务在于使学生了解人与建筑环境的相互 关系,以及建筑环境对人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的 影响,理解人对建筑环境在各个方面的要求,并掌 握必备的建筑环境控制与设计技术基础。
课程教学要求Leabharlann 1.掌握建筑环境控制的有关理论和技术设计方法; 2.了解关于建筑环境的现行标准、规范 3.掌握建筑环境的评价方法。
❖ 案例4:我国2000年的一次抽查中(国家卫生部与建设 部环保部门的抽查中)发现不合格率占68%。
§1-2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研究内容:
建筑环境、室内空气品质、室内热湿与气 流环境、建筑声环境、建筑光环境。
研究方法
1.在建筑学专业的范畴内进行; 2.从生理学的角度进行研究,从心理学的角
《建筑环境学》课件

《建筑环境学》PPT课件
本课程将介绍建筑环境学的重要概念和原理,以及其与人体健康、可持续性 发展和城市规划的关系。
课程介绍
课程概述
学习建筑环境学的基本概 念,包括建筑生态学、室 内空气质量和噪音控制。
课程目标
掌握建筑设计中考虑人体 健康和环境可持续性的关 键知识和技能。
课程内容
深入研究建筑能源与可持 续性、城市化与建筑规划 以及建筑与气候变化等主 题。
建筑环境与人体健康
1
室内空气质量
2
了解维护室内空气质量的重要性,提
供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
3
建筑生态学
探索绿色建筑设计,最大程度减少对 环境的负面影响。
噪音与震动控制
学习减少噪音和震动对人体健康和居 住质量的负面影响探索使用先进技术降低 建筑能耗的方法,例如 节能灯具和智能控制系 统。
2 可再生能源利用
研究利用太阳能和风能 等可再生能源以减少对 传统能源的依赖。
3 建筑物生命周期分
析
评估建筑的整个生命周 期对环境的影响,包括 建设、使用和拆除阶段。
城市化与建筑规划
城市化的影响
分析城市化过程中建筑环境变 化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 响。
建筑规划原理
研究城市规划原则,包括用地 分配、建筑高度和道路布局等 方面。
建筑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探索如何通过建筑设计推动城 市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建筑与气候变化
1 气候变化影响建筑
了解气候变化对建筑设计和建筑物运营的影响,如降雨量增加和气温升高。
本课程将介绍建筑环境学的重要概念和原理,以及其与人体健康、可持续性 发展和城市规划的关系。
课程介绍
课程概述
学习建筑环境学的基本概 念,包括建筑生态学、室 内空气质量和噪音控制。
课程目标
掌握建筑设计中考虑人体 健康和环境可持续性的关 键知识和技能。
课程内容
深入研究建筑能源与可持 续性、城市化与建筑规划 以及建筑与气候变化等主 题。
建筑环境与人体健康
1
室内空气质量
2
了解维护室内空气质量的重要性,提
供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
3
建筑生态学
探索绿色建筑设计,最大程度减少对 环境的负面影响。
噪音与震动控制
学习减少噪音和震动对人体健康和居 住质量的负面影响探索使用先进技术降低 建筑能耗的方法,例如 节能灯具和智能控制系 统。
2 可再生能源利用
研究利用太阳能和风能 等可再生能源以减少对 传统能源的依赖。
3 建筑物生命周期分
析
评估建筑的整个生命周 期对环境的影响,包括 建设、使用和拆除阶段。
城市化与建筑规划
城市化的影响
分析城市化过程中建筑环境变 化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 响。
建筑规划原理
研究城市规划原则,包括用地 分配、建筑高度和道路布局等 方面。
建筑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探索如何通过建筑设计推动城 市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建筑与气候变化
1 气候变化影响建筑
了解气候变化对建筑设计和建筑物运营的影响,如降雨量增加和气温升高。
建筑环境学PPT教学课件

词语闹分家
赛龙舟 蒙古包 旱地 鱼米之乡 滑雪 窑洞
荒漠 草原
水田 沙漠 地势平坦 骆驼 牦牛 森林 绿洲 湿润 人口密集 椰树
羊群 湿润 赛马 干燥 落叶松 干旱
苹果 雪山连绵 船 橘子 马拉大车
Hale Waihona Puke 千沟万壑 竹楼打雪仗人口稀疏
根据什么分的?
根据什么分的?
根据什么分的?
根据什么分的?
根据什么分的?
b. 室内环境与人体健康的问题 室内空气品质的恶化引起“病态建筑综合症”
案例
❖ 案例1:北京居民家,1998年7月装修房子一年后, 室内甲醛超标20倍,他本人得“喉乳头状瘤)2001年8月 将装修公司告上法庭,为我国第一例因装修而打的官司。
❖ 案例2:北京全市抽查,6座新建写字楼发现NH3超标 率达80.56%,O3超标率达50%,甲醛超标率达42%。 ❖ 案例3:北京每年发生有建筑材料中毒事件约400余起, 中毒人数1万余人,慢性中毒约有10万人。
7、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A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南半壁与西北半壁的分界线 B 黄河冬季不结冰 C 秦岭—淮河以北的农作物一般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 D 油菜、甘蔗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南北在修建住房的时 候在哪些方面会有显著不同?为什么?
为什么南方许多桥都是拱形的,而北 方的桥多是平坦的?
教学程序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绪论 建筑外环境 建筑环境中的空气环境 建筑环境中的热湿环境 人体对热湿环境的反应 建筑光环境 建筑声环境
工业建筑的室内环境要求
2学时 6学时 9学时 9学时 7学时 5学时 5学时 2学时
第一章 绪论
《建筑环境学》课件

来建筑环境发展需要解决的难题。
提高公众对建筑环境学的认识与参与
要点一
重要性
要点二
措施
建筑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提高公众对建筑 环境学的认识与参与,有助于推动建筑环境设计的科学化 和民主化,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建筑环境学 的认识;同时,鼓励公众参与建筑环境设计和评价,发挥 社会监督作用,推动建筑环境设计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详细描述
公共建筑如图书馆、博物馆、医院等,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物的功能、空间布局、 采光、通风等因素,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同时,公共建筑的建筑环境学应用 还需要注重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以实现绿色建筑的目标。
居住建筑的建筑环境学应用
总结词
居住建筑是人们生活的重要场所,其建筑环境学应用对于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和健康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THANKS
感谢观看
发展
现代建筑环境学的发展趋势是多元化 、智能化、绿色化,未来将更加注重 生态、健康、智能等方面的研究与应 用。
02
建筑环境学的核心概念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建筑环境与人类健康
建筑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建筑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空气质量、 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这些因素对人体的生理和心理 状态都有显著影响。
06
案例研究与展望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国内外优秀建筑环境设计案例分析
国内优秀案例
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上海中心大厦、 苏州博物馆等。这些案例在建筑环境设计方 面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充分体现了建筑与 环境的和谐共生。
提高公众对建筑环境学的认识与参与
要点一
重要性
要点二
措施
建筑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提高公众对建筑 环境学的认识与参与,有助于推动建筑环境设计的科学化 和民主化,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建筑环境学 的认识;同时,鼓励公众参与建筑环境设计和评价,发挥 社会监督作用,推动建筑环境设计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详细描述
公共建筑如图书馆、博物馆、医院等,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物的功能、空间布局、 采光、通风等因素,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同时,公共建筑的建筑环境学应用 还需要注重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以实现绿色建筑的目标。
居住建筑的建筑环境学应用
总结词
居住建筑是人们生活的重要场所,其建筑环境学应用对于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和健康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THANKS
感谢观看
发展
现代建筑环境学的发展趋势是多元化 、智能化、绿色化,未来将更加注重 生态、健康、智能等方面的研究与应 用。
02
建筑环境学的核心概念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建筑环境与人类健康
建筑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建筑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空气质量、 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这些因素对人体的生理和心理 状态都有显著影响。
06
案例研究与展望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国内外优秀建筑环境设计案例分析
国内优秀案例
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上海中心大厦、 苏州博物馆等。这些案例在建筑环境设计方 面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充分体现了建筑与 环境的和谐共生。
建筑环境学总复习PPT课件

与温暖的地表直接接触的空气层,由于导热的作用而被 加热,此热量又靠对流的作用而转移到上层空气。因此, 气流和风带着空气团不断地与地表接触而被加热。
14
大气压力
大气压力随海拔高 度而变
在同一位置,冬季 大气压力比夏季大 气压力高,变化范 围5%以内
海平面大气压力称 作标准大气压,为 101325 Pa 或 760 mmHg
15
风
风的成因
风是指由于大气压差所引起的大气水平方向的 运动。地表增温不同是引起大气压力差的主要 原因,也是风的主要成因。
季风:造成季节差异,以年为周期(海陆间季节温差造成,冬季 大陆吹向海洋,夏季海洋吹向大陆。) 街巷风,高楼风(海陆建筑物周围环境的影响,风遇障碍物绕行 产生方向速度的变化。)
17
逆温层
原因
地面有冷源 1. 夜间长波辐射 2. 附近有较低温的 海风吹来
正常的温度梯度:地表热,高空冷
18
空气温度
主要指距地面1.5m高,背阴处的空气温度。
第一是如何调解满足室内环境舒适性与能源消 耗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第二,在室内的空气品质方面,由于大量使用合 成材料作为建筑内部的装修和保温,并一味地为 节能而减低新风量出现了所谓的病态建筑.
4
第二章 建筑外环境
为什么要考虑建筑外环境?
建筑物所在地的气候条件,会通过围护结构,直 接影响室内的环境,为得到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 以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必须了解当地各 主要气候要素的变化规律及其特征。
➢太阳位置常用两个角度来表示,即太阳高度角b和太 阳方位角A。
太阳高度角为太阳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
太阳方位角为太阳方向的水平投影偏离南向的角度。
➢确定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的目的在于进行日照时数、 日照面积、房屋朝向和间距以及房屋周围阴影区范围等 的设计。 影响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的因素有三:赤纬(d);时 角(h);地理纬度。
14
大气压力
大气压力随海拔高 度而变
在同一位置,冬季 大气压力比夏季大 气压力高,变化范 围5%以内
海平面大气压力称 作标准大气压,为 101325 Pa 或 760 mmHg
15
风
风的成因
风是指由于大气压差所引起的大气水平方向的 运动。地表增温不同是引起大气压力差的主要 原因,也是风的主要成因。
季风:造成季节差异,以年为周期(海陆间季节温差造成,冬季 大陆吹向海洋,夏季海洋吹向大陆。) 街巷风,高楼风(海陆建筑物周围环境的影响,风遇障碍物绕行 产生方向速度的变化。)
17
逆温层
原因
地面有冷源 1. 夜间长波辐射 2. 附近有较低温的 海风吹来
正常的温度梯度:地表热,高空冷
18
空气温度
主要指距地面1.5m高,背阴处的空气温度。
第一是如何调解满足室内环境舒适性与能源消 耗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第二,在室内的空气品质方面,由于大量使用合 成材料作为建筑内部的装修和保温,并一味地为 节能而减低新风量出现了所谓的病态建筑.
4
第二章 建筑外环境
为什么要考虑建筑外环境?
建筑物所在地的气候条件,会通过围护结构,直 接影响室内的环境,为得到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 以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必须了解当地各 主要气候要素的变化规律及其特征。
➢太阳位置常用两个角度来表示,即太阳高度角b和太 阳方位角A。
太阳高度角为太阳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
太阳方位角为太阳方向的水平投影偏离南向的角度。
➢确定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的目的在于进行日照时数、 日照面积、房屋朝向和间距以及房屋周围阴影区范围等 的设计。 影响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的因素有三:赤纬(d);时 角(h);地理纬度。
建筑环境学-建筑外环境课件

32 30 28 26 24 22 20 18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时间 (小时 ) 34
太阳高度角
太阳方位角
8
第 二 节
太 阳 辐 射
紫外线 可见光
近红外线
长波 红外线
9
太阳总辐射能量比例
太阳常数1353W/m2:大气层外的辐射强度 进入大气层后被反射和吸收,光谱成分有所改变,
辐射强度有所改变。太阳高度角是重要影响因素。
近红外线 45.2%
长波红外线 2.2%
紫外线 7.0%
可见光 45.6%
似认为是常数 我国将大气透明度作了6个等级的分区,1级最透明
东京晴天的大 气透明度逐月值
20
我国的大气透明度分区
2 4
3
3
5 6
4
21
第三节 室外气候
自然的微气候
大气压力 风 空气温度 有效天空温度 地层温度 空气湿度 降水
22
大气压力
大气压力随海拔高 度而变
在同一位置,冬季 大气压力比夏季大 气压力高,变化范 围5%以内
东经 0°
经线或子午线
北纬 0°
南纬
纬线
4
第一节 地球绕日运动的规律
某地的真太阳时T
经度
太阳与地球距离 变化造成的偏差
T
Tm
L Lm 15
e 60
90W
时区当地 标准时
北京时间 90E
当地的钟表时间T0就是
伦敦时间
忽略了时差e 的当地平均太阳时。
问题:西安的真太阳时和北京时间差多少?
5
第一节 地球绕日运动的规律
太阳辐射能与太阳高度角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时间 (小时 ) 34
太阳高度角
太阳方位角
8
第 二 节
太 阳 辐 射
紫外线 可见光
近红外线
长波 红外线
9
太阳总辐射能量比例
太阳常数1353W/m2:大气层外的辐射强度 进入大气层后被反射和吸收,光谱成分有所改变,
辐射强度有所改变。太阳高度角是重要影响因素。
近红外线 45.2%
长波红外线 2.2%
紫外线 7.0%
可见光 45.6%
似认为是常数 我国将大气透明度作了6个等级的分区,1级最透明
东京晴天的大 气透明度逐月值
20
我国的大气透明度分区
2 4
3
3
5 6
4
21
第三节 室外气候
自然的微气候
大气压力 风 空气温度 有效天空温度 地层温度 空气湿度 降水
22
大气压力
大气压力随海拔高 度而变
在同一位置,冬季 大气压力比夏季大 气压力高,变化范 围5%以内
东经 0°
经线或子午线
北纬 0°
南纬
纬线
4
第一节 地球绕日运动的规律
某地的真太阳时T
经度
太阳与地球距离 变化造成的偏差
T
Tm
L Lm 15
e 60
90W
时区当地 标准时
北京时间 90E
当地的钟表时间T0就是
伦敦时间
忽略了时差e 的当地平均太阳时。
问题:西安的真太阳时和北京时间差多少?
5
第一节 地球绕日运动的规律
太阳辐射能与太阳高度角
建筑环境学第三章-室内空气品质课件

3、室内微生物污染及特点 微生物是肉眼看不见、必须通过显微镜才能看见 的微小生物的统称。 具有个体小、繁殖快、分布广、种类繁多、较易 变异,对温度适应性强的特点。
二、室内空气污染途径
1、室外空气污染 室外空气污染的工业污物、交通污染物、光化 学反应、植物、环境中的微生物、灰尘可通过 室内外的空气交换进入室内。 2、建筑装修装饰材料 a、无机材料和再生材料 b、合成隔热板材 c、壁纸和地毯 d、人造板材和人造板家具 e、涂料 f、粘合剂 g、吸声及隔声材料
(3)甲醛
30%-40%的甲醛水溶液成为福尔马林。 甲醛无色有强烈刺激。 主要来源:室内建材及家具散发。 当空气中的甲醛浓度超过0.6mg/m3,会刺激
人的眼睛、咽喉;高浓度甲醛可导致呼吸道的 严重刺激、水肿和头痛;皮肤直接接触会引起 过敏性皮炎、色斑甚至坏死;长期接触低浓度 的甲醛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女性月经紊乱 、妊娠综合症,引起新生儿体质降低、染色体 异常,甚至引起鼻咽癌。
四、室内空气品质研究回顾
20世纪60年代,人们开始测试室内空气品质; 1965年,荷兰人Biersteker,测量了室内NO2浓 度; 1977年,英国Melia,室内由于烹饪使用的可燃 气体燃烧产生NO2对人体的负面影响; 20世纪60年代后期,Cameron,吸烟对婴儿和小 孩的呼吸影响; 20世纪70年代,室内甲醛; 20世纪80年代,美国环境署,室内污染源散发的 有机挥发物; 20世纪50年代,氡在室内空气中被发现 。
* 可接受的室内空气品质的定义: (Acceptable Indoor air quality) 空调空间中绝大多数人没有对室内空气表示不满 意,并且空气中没有已知的污染物达到了可能对 人体产生严重健康威胁的浓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6.8℃ 36.8℃4-23
玻璃窗的种类与热工性能
7.0% 45.6% 45,2% 紫 可 2.2%
外 线
近 红 外 线 外 线 红 波
长
见 光
普通玻璃 低 玻璃 低 玻璃 低
高 高 高
冬季型 Low-E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玻璃
高 ~ 低 低 中
季
玻璃 低 20 低 80 —— 玻璃
低
24
4
24
铝合金断热窗框
制作过程: 制作过程: 性能: 性能: 导热性比非断热铝合金型材窗降低40-70%。 导热性比非断热铝合金型材窗降低40-70%。 优点: 优点: 降低热量传导 防止冷凝 节能
25
26
通过玻璃窗的长波辐射 通过玻璃窗的长波辐射???
长波辐射
长波 辐射
夜间除温差传热外, 夜间除温差传热外, 还有由于天空夜间 辐射导致的散热量。 辐射导致的散热量。 low采用 low-e 玻璃可 有效降低透光维护 结构的传热系数的 原因? 原因?p58
(推导过程见板书!) 推导过程见板书!)
11
室外空气综合温度
SolarSolar-air Temperature
人们常说的太阳下的“体感温度”是什么? 人们常说的太阳下的“体感温度”是什么? 室外空气综合温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室外空气综合温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高反射率镜面外墙和红砖外墙的室外空气 综合温度是否相同? 综合温度是否相同?
外遮阳和内遮阳有何区别? 外遮阳和内遮阳有何区别?
反射
透过 反射 对流
对流
外遮阳: 外遮阳: 只有透过 和吸收中 的一部分 成为得热
内遮阳: 内遮阳: 遮阳设施 吸收和透 过部分全 部为得热
透过
30
通风双 层玻璃 窗,内 置百页
31
单玻内百页
双玻内百叶
双玻内百叶 内通风
32
通过玻璃窗的得热
可利用对标准玻璃的得热 SSGDi 和 SSGdif 进行修正 来获得简化计算结果: 来获得简化计算结果: 实际照射面积比(外遮阳) 实际照射面积比(外遮阳) 窗的有效面积系数
导热和 自然对 流换热
对流换热
室内表面 对玻璃的 长波辐射
27
通过标准玻璃的太阳辐射得热
透过单位面积玻璃的太阳辐射得热: 透过单位面积玻璃的太阳辐射得热:
HGglass,τ = I Diτ glass, Di + Idifτ glass,dif
玻璃吸收太阳辐射再传热造成的房间得热: 玻璃吸收太阳辐射再传热造成的房间得热: 吸收太阳辐射再传热造成的房间得热
U-value:U值导热系数用来衡量物质的保温性 value: 能。 VLT :(可见光透过率) 可见光透过率) 定义: 定义:贴膜玻璃透过的可见光与入射可见光通量 之比。 之比。 解释:数值越小,防眩的效果越明显。 解释:数值越小,防眩的效果越明显。 注意:一些业主在要求防眩的同时又不希望房间 太暗。
3
基本概念
得热(Heat 得热(Heat Gain HG):某时刻在内外扰作用下 HG): 进入房间的总热量叫做该时刻的得热。如果得热<0, 进入房间的总热量叫做该时刻的得热。如果得热<0, 意味着房间失去热量。 意味着房间失去热量。 对流得热 显热
得 热
潜热
辐射得热
围护结构热过程特点:由于围护结构热惯性的存在, 围护结构热过程特点:由于围护结构热惯性的存在, 衰减和 通过围护结构的得热量与外扰之间存在着衰减 通过围护结构的得热量与外扰之间存在着衰减和延迟 的关系。 的关系。
普通玻璃 吸热玻璃 反射玻璃
0.865 0.111 0.06 0.889 0.051 0.075 0.024 0.40 0.31 0.46 0.15 0.09 0.45 0.60 0.60 0.22 0.32 0.10 0.38 0.30 0.40 23
玻璃温度: 玻璃温度:
31.4℃ 31.4℃
39.5℃ 39.5℃
20
玻璃窗的种类与热工性能
窗框型材: 窗框型材:木框、铝合金框、铝 合金断热框、塑钢框、断热塑钢 框等; 玻璃层间: 玻璃层间:可充空气、氮、氩、 氪等或有真空夹层; 玻璃层数: 玻璃层数:单玻、双玻、三玻等; 玻璃类别: 玻璃类别:普通透明玻璃、有色 玻璃、低辐射(Low-e)玻璃等; 玻璃表面: 玻璃表面:各种辐射阻隔性能的 镀膜,如反射膜、low-e膜、有色 遮光膜等,或在两层玻璃之间的 空间中架一层对近红外线高反射 率的热镜膜。
17
内表面辐射如何影响板壁 的传热? 的传热?
Tz
Qcond
有内辐射热源照射时 的温度分布 无内辐射热源照射时 的温度分布
Q’wall,cond
Qwall,cond Tin
18
通过非透明围护结构的得热
内表面辐射导致的传热量差值 内表面辐射导致的传热量差值 将内边界条件线性化, 将内边界条件线性化,则可利用线性叠加压 力将气象与室内气温的影响与其它部分分离 出来,称作: 通过围护结构的得热” 出来,称作:“通过围护结构的得热”,HG t (x,τ)= t1 ( x,τ )+ △t2( x,τ ) x,τ)
气象与室温决定部分 辐射造成的增量
19
通过玻璃窗的得热(导热) 通过玻璃窗的得热(导热)
HGwind ,cond = K wind Fwind [t a ,out − t a ,in ]
包括长波辐射部分
通过玻璃板壁 的传热 透过玻璃的日射 得热
通过玻璃窗的 得热
得热与玻璃窗的种类 及其热工性能有重要 关系。 关系。
3 2
D
(1-r ) (1-a o ) r
2 3 2
E
(1-r ) (1-a o ) r
2 4 3 4
(1-a o ) (1-r ) r
4
再看图3 再看图3-6
9
室外空气综合温度
太阳直 射辐射 大气长 波辐射 对流 换热
太空散 射辐射
环境长波辐射
壁体得热
地面长 波辐射 地面反射辐射
10
室外空气 综合温度
22
吸热玻璃与反射玻璃的比较
吸热玻璃: 吸热玻璃:在玻璃中添加金属离子或某些物质形成着色玻璃, 获得较高吸收率。20世纪60年代流行——丰富色彩 丰富色彩。 丰富色彩 反射玻璃:在玻璃表面附加一层膜,使之反射更多太阳辐射, 反射玻璃: 获得较高反射率。20年代70世纪流行——映射景色 映射景色。 映射景色 吸热玻璃与反射玻璃比较 吸热玻璃与反射玻璃比较 比较条件:厚度3mm,环境:32℃,室内:24℃,太阳日 射强度:600W/m2,温差传热:49.4W/m2
8
太阳辐射在玻璃中传递过程
玻璃的吸收百分比a 玻璃的吸收百分比a0 :
1
a0 =1−exp(−Ksol L)
(1-r ) a o (1-r ) (1-a o )
A r
(1-r )
(1-r )(1-a o ) r a o (1-r )(1-a o ) r
2 2 2
B
(1-r ) (1-a o )
2
C
2
基本概念
围护结构的热作用过程:包括对流换热(对 围护结构的热作用过程:包括对流换热( 流质交换)、导热(水蒸汽渗透) )、导热 流质交换)、导热(水蒸汽渗透)和辐射三 种形式。 种形式。
对流换热 (对流质交换 对流质交换) 对流质交换
围护结构传热 传湿 室内产热产湿
导热 (水蒸汽渗透 渗透) 水蒸汽渗透 辐射
12
天空辐射( 天空辐射(夜间辐 射)
围护结构外表面与环境的长波辐射换热Q 围护结构外表面与环境的长波辐射换热QL包括大气 长波辐射以及来自地面和周围建筑和其他物体外表面 的长波辐射。 的长波辐射。
4 4 Qlw = σε w[( xsky + xg ε g )Twall − xskyTsky − xg ε gTg4 ]
HGwind , sol = ( SSGDi X s + SSGdif )Cs Cn X wind Fwind
玻璃的遮挡系数 内遮阳设施的遮阳系数
总得热:HGwind (τ ) = HGwind ,cond (τ ) + HGwind , sol (τ )
33
通过透光维护结构得热量的其它 计算方法
问题:白天有天空辐射吗? 问题:白天有天空辐射吗?
13
第二节 建筑维护结构的热湿传递
外表面对流换热
外表面日射通 过墙体导热
通过非透明围护结 构的热传导 通过围护 结构的显 热得热
两种方式机理不同
通过玻璃窗的 得热
14
通过非透明围护结构的热传导
由于热惯性存在,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量和温度的波 由于热惯性存在, 动幅度与外扰波动幅度之间存在衰减和延迟的关系。 动幅度与外扰波动幅度之间存在衰减和延迟的关系。 衰减和滞后的程度取决于围护结构的蓄热能力。 衰减和滞后的程度取决于围护结构的蓄热能力。 的程度取决于围护结构的蓄热能力
第三章
建筑热湿环境
1
建筑热湿环境是如何形成的? 建筑热湿环境是如何形成的?
是建筑环境中最重要的内容 主要成因是外扰 内扰的影响和建筑本 主要成因是外扰和内扰的影响和建筑本 外扰和 身的热工性能 外扰:室外气候参数,邻室的空气温湿 外扰:室外气候参数, 度 内扰:室内设备、照明、 内扰:室内设备、照明、人员等室内 热湿源
欧美国家多用太阳得热系数SHGC 欧美国家多用太阳得热系数SHGC (Solar Heat Gain Coefficient)来描述玻璃窗或玻璃幕墙的热工 Coefficient)来描述玻璃窗或玻璃幕墙的热工 性能。 性能。
HG glass ,a
Rout ( I Di a Di + I dif a dif ) = Rout + R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