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中的鉴别试剂

有机化学中的鉴别试剂
有机化学中的鉴别试剂

有机化学中的鉴别试剂

有机物的鉴别专题练习题

有机物的鉴别专题 1.下列说确的是 A.乙烯和聚乙烯都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B.用酸性KMnO4溶液能鉴别乙烷和乙烯 C.(NH4)2SO4、CuSO4都能使蛋白质变性 D.葡萄糖、蔗糖都能与新制的Cu(OH) 2发生氧化反应 2.下列说确的是() A.苯和溴水振荡后,由于发生化学反应而使溴水的水层颜色变浅 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都既能鉴别出甲烷和乙烯又能除去甲烷中含有的乙烯再经干燥而获得纯净的甲烷 C.煤中含有苯和甲苯,可以用先干馏,后蒸馏的方法把它们分离出来 D.石油中含有C5~C11的烷烃,可以通过分馏得到汽油 3.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A.纤维素的水解实验操作为:把一小团棉花放入试管中,加入几滴90%的硫酸溶液,用玻璃棒把棉花捣成糊状,小火微热,至成亮棕色溶液 B.向油脂发生皂化反应后所得的混合溶液中加入固体NaCl会出现分层现象,此分层过程发生的主要是物理变化 C.只用滴管、试管和水就能鉴别乙二醇、溴代烃、乙醛 D.已知苯与苯酚的沸点差异较大,故一定能用蒸馏的方法分离苯与苯酚的混合液 4.物质的鉴别有多种方法。下列能达到鉴别目的的是( ) ①用水鉴别苯、乙醇、溴苯 ②用相互滴加的方法鉴别Ca(OH)2和NaHCO3溶液 ③点燃鉴别甲烷和乙炔 A.①②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5.下列有机物的鉴别方法(必要时可加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蒸馏水鉴别乙二醇、甲苯、氯苯 B.用溴水鉴别苯、苯酚、2-己烯 C.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苯、甲苯、正己烷 D.用含氢氧化钠的氢氧化铜悬浊液鉴别甲酸、乙醛、乙酸 6.二甲醚和乙醇是同分异构体,其鉴别可采用化学方法及物理方法,下列鉴别方法中不能 ..对二者进行鉴别的是 A.利用金属钠或者金属钾 B.利用质谱法 C.利用红外光谱法 D.利用核磁共振氢谱 7.下列用水就能鉴别的一组物质是( ) A.苯、己烷、四氯化碳 B.苯、乙醇、四氯化碳 C.硝基苯、乙醇、四氯化碳 D.硝基苯、乙醇、乙酸 8.下列有关实验容的叙述合理的是 A、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某盐溶液的pH B、用溴水不能鉴别苯、四氯化碳、乙醇和苯酚

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样本

附件 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 一、概述 体外诊断试剂的临床试验( 包括与已上市产品进行的比较研究试验) 是指在相应的临床环境中, 对体外诊断试剂的临床性能进行的系统性研究。 申请人应在符合要求的临床单位, 在满足临床试验最低样本量要求的前提下, 根据产品临床预期用途、相关疾病的流行率和统计学要求, 制定能够证明其临床性能的临床试验方案, 同时最大限度地控制试验误差、提高试验质量并对试验结果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临床试验报告是对临床试验过程、结果的总结, 是评价拟上市产品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重要依据, 是产品注册所需的重要文件之一。 本指导原则仅对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提出了一般性的要求。由于体外诊断试剂产品具有发展快、专业跨度大、临床预期用途各异的特点, 不同临床预期用途产品的临床试验方法及内容不尽相同。申请人应根据产品特点及临床预期用途, 制定合理的临床试验方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也将根据体外诊断试剂发展的需要, 适时修订本指导原则。 二、临床试验的基本原则

( 一) 基本要求 1.临床试验必须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的伦理学准则,必须获得临床试验机构伦理委员会的同意。研究者应考虑临床试验用样本, 如血液、羊水、胸水、腹水、组织液、胸积液、组织切片、骨髓等的获得或试验结果对受试者的风险性, 应提交伦理委员会的审查意见及受试者的知情同意书。对于例外情况, 如客观上不可能获得受试者的知情同意或该临床试验对受试者几乎没有风险, 可经伦理委员会审查和批准后免于受试者的知情同意。 2.受试者的权益、安全和健康必须高于科学和社会利益。 3.为受试者保密, 尊重个人隐私。防止受试者因检测结果而受到歧视或伤害。 4.临床前研究结果支持进行临床试验。 ( 二) 临床试验机构及人员的要求 1. 第三类体外诊断试剂申请人应当选定不少于3家( 含3家) 、第二类体外诊断试剂申请人应当选定不少于2家( 含2家) 临床试验机构, 按照有关规定开展临床试验。 2.体外诊断试剂的临床试验机构应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资质认可。 3.申请人应根据产品特点及其预期用途, 综合不同地区人种、流行病学背景、病原微生物的特性等因素选择临床试验机构。临床试验机构必须具有与试验用体外诊断试剂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及仪器设

有机化学基础测试题

有机化学测试题 1 .下列各物质中,互为同系物的是 A.油酸和软脂酸 B .HCOOG 和 CHCOOH —CH 2OH 2. 用括号内试剂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正确的是 A .苯中的苯酚(浓 Br 2水) B .溴苯中的溴(KI 溶液) C .苯中的甲苯(Br 2水) D .乙酸乙酯中的乙酸(饱和 Na 2CO 3溶液) 3. 杀虫剂“阿乐丹”的结构表示如图,若它在稀酸作用下能发 生水解反应生成两种有机物,则此两种有机物具有的共同 性质是 A.遇FeCb 溶液均显紫色 C.均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4. 有机物A 和B ,只由C 、 烧时,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相等,下列对 A . A 与B 互为同分异构体 C . A 与B 的分子组成相差 n 个“ CO 2” B .均能发生银镜反应 D .均能与NaOH 溶液发生反应 H 、O 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相同物质的量的 A A 、B 的判断错误的是( ) B . A 与B 的分子组成相差 D . A 与B 的分子组成相差 完全燃 “ CH 2 ” “ H 2O ” 5. 在由 5种基团一CH 3、一 OH 、一 CHO 、一 C 6H 5、一 COOH 两两组成的物质中,能与 NaOH 反应的有机物有( ) A . 4种 B . 5种 C . 6种 D . 7种 6.体育竞技中服用兴奋剂既有失公平,也败坏了体育道德。某 种兴奋剂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有关该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 C. D. 7 . 该物质与苯酚属于同系物,遇 FeCl 3溶液呈紫色 滴入酸性KMnO 容液振荡,紫色褪去,能证明其结构中存在碳碳双键 1mol 该物质分别与浓溴水和 H 反应时最多消耗 该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己烯雌酚是一种激素类药物,结构如下。下列有关叙 ) Br 2和H 分别为4mol 和7mol 述中不正确的是( 它易溶于有机溶剂 可与 NaOH 和Na 2CO 3发生反应 1mol 该有机物可以与 5mol B 「2发生反应 该有机物分子中,一定有 14个碳原子共平面 我国科学工作者合成了许多结构复杂的天然有机化合物, B 12等。叶绿素的结构如右图。 ) A. B. C. D. & O H 如叶绿素、血红素、维生素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叶绿素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在一定条件下,叶绿素能发生加成、水解、酯化等反应 叶绿素不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叶绿素分子中含有两种类型的双键 A. B. C. D. 。■― C 20H 39

有机化学物质鉴别

有机化学鉴别方法的总结 1烷烃与烯烃,炔烃的鉴别方法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溴的ccl4溶液(烃的含氧衍生物均可以使高锰酸钾褪色,只是快慢不同) 2烷烃和芳香烃就不好说了,但芳香烃里,甲苯,二甲苯可以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苯就不行 3另外,醇的话,显中性 4酚:常温下酚可以被氧气氧化呈粉红色,而且苯酚还可以和氯化铁反应显紫色 5可利用溴水区分醛糖与酮糖 6醚在避光的情况下与氯或溴反应,可生成氯代醚或溴代醚。醚在光助催化下与空气中的氧作用,生成过氧化合物。 7醌类化合物是中药中一类具有醌式结构的化学成分,主要分为苯醌,萘醌,菲醌和蒽醌四种类型,具体颜色不同反应类型较多 一.各类化合物的鉴别方法 1.烯烃、二烯、炔烃: (1)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红色腿去 (2)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腿去。 2.含有炔氢的炔烃: (1)硝酸银,生成炔化银白色沉淀 (2)氯化亚铜的氨溶液,生成炔化亚铜红色沉淀。 3.小环烃:三、四元脂环烃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腿色

4.卤代烃:硝酸银的醇溶液,生成卤化银沉淀;不同结构的卤代烃生成沉淀的速度不同,叔卤代烃和烯丙式卤代烃最快,仲卤代烃次之,伯卤代烃需加热才出现沉淀。 5.醇: (1)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鉴别6个碳原子以下的醇); (2)用卢卡斯试剂鉴别伯、仲、叔醇,叔醇立刻变浑浊,仲醇放置后变浑浊,伯醇放置后也无变化。 6.酚或烯醇类化合物: (1)用三氯化铁溶液产生颜色(苯酚产生兰紫色)。 (2)苯酚与溴水生成三溴苯酚白色沉淀。 7.羰基化合物: (1)鉴别所有的醛酮:2,4-二硝基苯肼,产生黄色或橙红色沉淀; (2)区别醛与酮用托伦试剂,醛能生成银镜,而酮不能; (3)区别芳香醛与脂肪醛或酮与脂肪醛,用斐林试剂,脂肪醛生成砖红色沉淀,而酮和芳香醛不能; (4)鉴别甲基酮和具有结构的醇,用碘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黄色的碘仿沉淀。 8.甲酸:用托伦试剂,甲酸能生成银镜,而其他酸不能。 9.胺:区别伯、仲、叔胺有两种方法 (1)用苯磺酰氯或对甲苯磺酰氯,在NaOH溶液中反应,伯胺生成的产物溶于NaOH;仲胺生成的产物不溶于NaOH溶液;叔胺不发生反应。 (2)用NaNO2+HCl: 脂肪胺:伯胺放出氮气,仲胺生成黄色油状物,叔胺不反应。 芳香胺:伯胺生成重氮盐,仲胺生成黄色油状物,叔胺生成绿色固体。 10.糖: (1)单糖都能与托伦试剂和斐林试剂作用,产生银镜或砖红色沉淀; (2)葡萄糖与果糖:用溴水可区别葡萄糖与果糖,葡萄糖能使溴水褪色,而果糖不能。(3)麦芽糖与蔗糖:用托伦试剂或斐林试剂,麦芽糖可生成银镜或砖红色沉淀,而蔗糖不能。

体外诊断试剂培训考核试题答案

体外诊断试剂培训考核试题 姓名: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 1.《医疗器械管理条例》适用于() A.所有与医疗器械有关的单位或个人 B.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医疗器械的研制、生产、经营、使用、监督管理的单位或个人 C.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使用的单位或个人 D.医疗器械检验、科研、信息网络的单位或个人 E.所有有关医疗器械的生产、研制、开发和使用的单位或个人 2.体外诊断试剂的命名原则:产品名称一般可由一下几部分组成:() A.被测物质的名称、用途如诊断血清 B.被测物质的名称、方法、胶体金方法 C.方法、原理、用途 D.被测物质的名称、用途、方法或原理 E.质控品、酶联免疫方法、产品相关的适应症名称 3.根据产品风险程度的高低,体外诊断试剂依次分为:() A.第一类产品、第二类产品、第三类产品、第四类产品 B.第一类产品、第二类产品、第三类产品 C.第三类产品、第二类产品、第一类产品 D.A类产品、B类产品、C类产品 E.第四类产品、第三类产品、第二类产品、第一类产品 4.下面那些产品是体外诊断试剂第三类产品() A.用于蛋白质检测的试剂 B.微生物培养基(不用于微生物鉴别和药敏试验) C.用于激素检测的试剂 D.样本处理用产品,如溶血剂、稀释液、染色液等 E.与致病性病原体抗原、抗体以及核酸等检测相关的试剂 二、多项选择题 1.体外诊断试剂经营企业(批发)开办申请应依据() A.《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和《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 B.《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 C.《药品管理法》 D.《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和《药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 E.《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

有机化学实验常用的仪器

有机化学实验常用的仪 器 https://www.360docs.net/doc/a012257264.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有机化学实验常用的仪器和装置 一、有机化学实验常用的玻璃仪器 玻璃仪器一般是由软质或硬质玻璃制作而成的。软质玻璃耐温、耐腐蚀性较差,但是价格便宜,因此,一般用它制作的仪器均不耐温,如普通漏斗、量筒、吸滤瓶、干燥器等。硬质玻璃具有较好的耐温和耐腐蚀性,制成的仪器可在温度变化较大的情况下使用,如烧瓶、烧杯、冷凝管等。 玻璃仪器一般分为普通和标准 磨口两种。在实验室,常用的普通 玻璃仪器有非磨口锥形瓶、烧杯、 布氏漏斗、吸滤瓶、普通漏斗等, 见图1-1(a)。常用标准磨口仪器 有磨口锥形瓶、圆底烧瓶、三颈 (1)圆底烧瓶;(2) 三口烧瓶;(3)磨 口锥形瓶;(4)磨 口玻璃塞; (5)U 型干燥管; (6)弯头;(7)蒸馏 头;(8)标准接 头;(9)克氏蒸馏 头;(10)真空接收 管;(11)弯形接收 管;(12)分水器; (13)恒压漏斗; (14)滴液漏斗; (15)梨形分液漏 斗;(16)球形分液 漏斗;(17)直形冷 凝管;(18)空气冷 凝管;(19)球形冷 凝管;(20)蛇形冷 凝管;(21)分馏 柱;(22)刺形分馏 头;(23)Soxhlet

图1-1(b)常用标准磨口玻璃仪器 标准磨口玻璃仪器是具有标准磨口或磨塞的玻璃仪器。由于口塞尺寸的标准化、系统化,磨砂密合,凡属于同类规格的接口,均可任意互换,各部件能组装成各种配套仪器。当不同类型规格的部件无法直接组装时,可使用变接头使之连接起来。使用标准磨口玻璃仪器既可免去配塞子的麻烦手续,又能避免反应物或产物被塞子沾污的危险;口塞磨砂性能良好,使密合性可达较高真空度,对蒸馏尤其减压蒸馏有利,对于毒物或挥发性液体的实验较为安全。每一种仪器都有特定的性能和使用: 1)烧瓶: 2)冷凝管:(1)圆底烧瓶(a):能耐热和承受反应物(或溶液)沸腾以后所发生的冲击震动。在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和蒸馏实验中最常使用,也常用作减压蒸馏的接收器。(2)梨形烧瓶(b):性能和用途与圆底烧瓶相似。它的特点是在合 成少量有机化合物时在烧瓶内保持较高的液面,蒸馏时残留在烧瓶中的液体少。 (3)三口烧瓶(c):最常用于需要进行搅拌的实验中。中间瓶口装搅拌器,两个侧口装回流冷凝管和滴液漏斗或温度计等。 (4)锥形烧瓶(简称锥形瓶)(d):常用于有机溶剂进行重结晶的操作,或有固体产物生成的合成实验中,因为生成的固体物容易从锥形烧瓶中取出来。通常也用作常压蒸馏实验的接受器,但不能用作减压蒸馏实验的接受器。 (5)二口烧瓶(e):常用于半微量、微量制备实验作为反应瓶,中间口接回流冷凝管、微型蒸馏头、微型分馏头等,侧口接温度计、加料管等。 (6)梨形三口烧瓶(f):用途似三口烧瓶,主要用于半微量、小量制备实验中,作为反应瓶。

有机化学基础测试卷

烃的含氧衍生物单元测试卷(一)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一中田宇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可以推知(CH3)2CHCH2CH2OH有多少种相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A.6 B.5 C.4 D.3 2.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化纤地毯、三合板、油漆等化工产品,在夏天时会释放出少量某种污染空气的气体,该气体是(). A.二氧化硫 B. 甲醛 C. 甲烷 D. 乙醇 3.下列关于苯酚的描述错误的是(). A. 无色晶体,具有特殊气味 B. 常温下易溶于水 C. 暴露在空气中呈粉红色 D. 有毒 4.在下列物质中,分别加入金属钠,不能产生氢气的是(). A.蒸馏水B.煤油C.无水乙醇 D. 75%的酒精 5.下列物质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 A.乙醇 B.苯酚 C.乙醛 D.乙酸 6.甲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后生成的酯,其结构简式为(). A.CH3COOCH2CH3 B.HCOOCH2CH3 C.CH3COOCH3 D.HCOOCH3 7.下列关于醇和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含有羟基的化合物一定是醇 B.分子内有苯环和羟基的化合物一定是酚

C.表示醇类的官能团是跟链烃基相连的羟基 D.酚和醇具有相同的官能团,因而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8.某学生做实验后,采用下列方法清洗所有仪器:①用稀HNO3清洗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②用酒精清洗做过碘升华的烧杯③用盐酸清洗长期盛放FeCl3溶液的试剂瓶④用盐酸溶液清洗盛过苯酚的试管。你认为他的操作(). A.②不对B.③不对C.④不对 D.全部正确 9.下列反应中,有机物被还原的是(). A.乙醛制乙醇 B.乙醛制乙酸 C.乙醛发生银镜反应 D.乙醛与新制氢氧 化铜反应 10.实验室进行下列实验时,必须在反应液中加入碎瓷片以防止暴沸的是(). A. 制溴苯 B. 制硝基苯 C. 制乙烯 D.制三溴苯酚 11.某一溴代烷水解后的产物在红热铜丝催化下,最多可被空气氧化生成4种不同的醛,该一溴代烷的分子式可能是(). A.C4H9Br B.C5H11Br C.C6H13Br D.C7H15Br 12.已知A物质的分子结构简式如下:, l mol A与足量的NaOH 溶液混合共热,充分反应后最多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 A. 6 mol B.7 mol C.8 mo1 D.9 mo1 13.下列各组混合物的物质的量均为a mol,组内物质按任意比例混合,完全燃烧时消耗O2的物质的量不变的是().

各类有机化合物的鉴别方法大全

各类有机化合物的鉴别方法大全 1.烯烃、二烯、炔烃: (1)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红色褪去 (2)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褪去。 2.含有炔氢的炔烃: (1)硝酸银,生成炔化银白色沉淀 (2)氯化亚铜的氨溶液,生成炔化亚铜红色沉淀。 3.小环烃:三、四元脂环烃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4.卤代烃:硝酸银的醇溶液,生成卤化银沉淀;不同结构的卤代烃生成沉淀的速度不同,叔卤代烃和烯丙式卤代烃最快,仲卤代烃次之,伯卤代烃需加热才出现沉淀。 5.醇: (1)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鉴别6个碳原子以下的醇); (2)用卢卡斯试剂鉴别伯、仲、叔醇,叔醇立刻变浑浊,仲醇放置后变浑浊,伯醇放置后也无变化。 6.酚或烯醇类化合物: (1)用三氯化铁溶液产生颜色(苯酚产生兰紫色)。 (2)苯酚与溴水生成三溴苯酚白色沉淀。 7.羰基化合物: (1)鉴别所有的醛酮:2,4-二硝基苯肼,产生黄色或橙红色沉淀; (2)区别醛与酮用托伦试剂,醛能生成银镜,而酮不能;

(3)区别芳香醛与脂肪醛或酮与脂肪醛,用斐林试剂,脂肪醛生成砖红色沉淀,而酮和芳香醛不能; (4)鉴别甲基酮和具有结构的醇,用碘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黄色的碘仿沉淀。 8.甲酸:用托伦试剂,甲酸能生成银镜,而其他酸不能。 9.胺:区别伯、仲、叔胺有两种方法 (1)用苯磺酰氯或对甲苯磺酰氯,在NaOH溶液中反应,伯胺生成的产物溶于NaOH;仲胺生成的产物不溶于NaOH溶液;叔胺不发生反应。 (2)用NaNO2+HCl: 脂肪胺:伯胺放出氮气,仲胺生成黄色油状物,叔胺不反应。 芳香胺:伯胺生成重氮盐,仲胺生成黄色油状物,叔胺生成绿色固体。 10.糖: (1)单糖都能与托伦试剂和斐林试剂作用,产生银镜或砖红色沉淀; (2)葡萄糖与果糖:用溴水可区别葡萄糖与果糖,葡萄糖能使溴水褪色,而果糖不能。 (3)麦芽糖与蔗糖:用托伦试剂或斐林试剂,麦芽糖可生成银镜或砖红色沉淀,而蔗糖不能。 二.例题解析 例1.用化学方法鉴别丁烷、1-丁炔、2-丁炔。

人教版初中化学物质的鉴别、除杂专题题库

第三讲:物质的鉴别、除杂 学生:杨梦莹 知识要点: 1. 除杂题: 解答除杂质一类的题目时,要注意三原则;三要领;五种常用的方法。三原则:①不引入新杂质;②不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③杂质便于分离。 三要领:①根据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差异;②确定除杂质方法;③选择适宜试剂。 除杂质思路分析方法: (1)沉淀法:加入一种试剂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沉淀,再用过滤法除去。 (2)化气法:加热或加入一种试剂将杂质变为气体逸出。 (3)置换法:利用置换反应的原理将杂质除去。 (4)转纯法: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提纯的物质。 (5)吸收法:常用于气体的提纯。 2. 混合物的分离: (1)可溶性与难溶性物质的混合物——常用溶解、过滤、蒸发三步操作加以分离,分别得到纯净物。如:粗盐的提纯;BaSO4和Na2SO4的混合物。 (2)两种物质均溶于水,但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一种随

温度变化大,另一种变化不大时,可考虑——结晶法。即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加以分离。如:NaCl和KNO3的混合物。 (3)两种物质均溶于水时,可考虑用化学方法分离。如BaCl2和NaCl的混合物。可将混合物先溶于水,加入适量Na2CO3溶液,得到BaCO3和NaCl溶液。 BaCl2+ Na2CO3=BaCO3↓+2NaCl。将沉淀过滤出,洗净后在沉淀中加入适量盐酸溶液,又得到BaCl2溶液,CO2逸出。BaCO3+2HCl =BaCl2+H2O+CO2↑。最后分别将NaCl溶液和BaCl2溶液蒸发,分别得到纯净的NaCl固体和BaCl2固体。 注意:用化学方法或用物理方法进行混合物分离时,要区别除杂质与分离物质的不同点是:除杂质时只要求把杂质除掉、保留原物质即可;而混合物分离是几种物质用一定的方法分开,原混合物中各成分都必须保留 经典例题解析: 一、鉴别解题原则是:操作简便、现象明显、证据确凿、结论可靠。 (一)只加一种试剂鉴别 1、写出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需的试剂或方法: ①鉴别Na2CO3和CaCO3:②鉴别Na2SO4和NaCl: ③鉴别Na2CO3和NaCl: 2、鉴别下列三种固体粉末:碳酸钠、氯化铜、氢氧化镁,可用多种不同方法。其中, 最经济、最简便的方法所选用的试剂是。 3、鉴别氢氧化钡、氢氧化钠、碳酸钠溶液的一种试剂是 4、每组溶液只能用一种试剂,如何区别?

常用免疫组化试剂(类别)介绍

常用免疫组化试剂(类别)介绍 一、用于鉴别诊断(一)上皮源性:1、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CK:目前,商品化的细胞角蛋白有20多种,不同的分子量代表不同类型的上皮标志。通常将CK分为两大类型:Ⅰ型(低分子量);Ⅱ型(高分子量)。理论上讲,大多数单层上皮表达低分子量的CK;复层上皮多表达高分子量的CK;移形上皮(膀胱)和假复层上皮(呼吸道的被覆上皮)既表达低分子量的CK,也表达高分子量的CK。在癌组织中,低分子量的CK多在腺癌中表达,高分子量的CK多在鳞癌中表达。目前为止,未发现任何一种上皮只含有一种CK,某些上皮可含2-10种不同分子量的CK。因此,目前试图应用单一的CK免疫表型来确定某种特定的上皮性肿瘤是不可能的。同样,应用CK来区别腺癌、类癌和间皮瘤也是困难的。因此,CK的免疫组化结果判断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在应用这类标记物作为腺癌和鳞癌的鉴别应特别注意。有必要时,应联合用多种CK加以综合判断。CK的阳性表达还包括有间变癌、双向分化的滑膜肉瘤、脊索瘤、胚胎癌、间皮瘤、上皮样肉瘤、胸腺瘤等。CK的阴性表达有:副节瘤单向分化的滑膜肉瘤、软骨(肉)瘤、精原细胞瘤、淋巴瘤、脑膜瘤、恶黑、恶纤组、软组织肉瘤(除特殊类型外)。在判断CK免疫组化

结果时应注意几点:(1)CK的单克隆抗体优于多克隆抗体;(2)CK常出现斑点状的假阳性反应,应注意识别;(3)虽然大多数CK多在胞浆表达,但CK17多在胞核表达;(4)绝大多数CK抗体需用胰酶消化,可增加阳性表达率和染色强度;(5)部分非上皮性肿瘤(平滑肌肉瘤)可见有CK表达,在诊断时应注意;(6)淋巴结、扁桃体和脾组织中的滤泡外的网织细胞含有CK8和18以及desmin,在判断淋巴结转移癌和肌源性肉瘤转移时应根据组织学综合判断。2、上皮膜抗原(epithelialmembraneantigen/EMA):EMA是上皮细胞分泌的一种乳脂小球膜糖蛋白,广泛存在于人体各种上皮细胞中(也存在于间皮细胞、浆细胞、组织细胞和T细胞淋巴瘤中),其分布与角蛋白相似,但对内脏腺上皮优于细胞角蛋白,尤其是分化差的癌EMA有时可呈强阳性表达。EMA可作为上皮源性肿瘤的常用标记物。EMA阳性表达的肿瘤有鳞癌、胃肠道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卵巢癌、间皮瘤、滑膜肉瘤、甲状腺乳头状癌、上皮样肉瘤等。在判断EMA免疫组化结果时应注意几点:(1)EMA虽然是上皮细胞非常敏感的标记,但一些非上皮性肿瘤(如浆细胞、组织细胞和T细胞淋巴瘤)也可阳性表达。因此在癌和其他间叶性肿瘤鉴别时不能作为唯一的参考标记; (2)EMA对内脏上皮源性肿瘤的敏感性优于体表上皮源性

高中有机化学常见官能团

烷烃——无官能团: 1.一般C4及以下是气态,C5以上为液态。 2.化学性质稳定,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水等褪色。 3.可以和卤素(氯气和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卤代烃和相应的卤化氢,条件光照。 4.烷烃在高温下可以发生裂解,例如甲烷在高温下裂解为碳和氢气。烯烃——官能团:碳碳双键 1.性质活泼,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可使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发生加成反应,生成邻二溴代烷,例如乙烯和溴加成生成1,2-二溴乙烷。 3.酸催化下和水加成生成醇,如乙烯在浓硫酸催化下和水加成生成乙醇。 4.烯烃加成符合马氏规则,即氢一般加在氢多的那个C上。 5.乙烯在银或铜等催化下可以被空气氧化为环氧乙烷。 6.烯烃可以在镍等催化剂存在下和氢气加成生成烷烃 7.烯烃可以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聚物,如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等。 实验室制乙烯通过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脱水生成,条件170℃。 炔烃——官能团:碳碳三键 1.性质与烯烃相似,主要发生加成反应。也可让高锰酸钾,溴水等褪色。 2.炔烃加水生成的产物为烯醇,烯醇不稳定,会重排成醛或酮。如乙

炔加水生成乙烯醇,乙烯醇不稳定会重拍生成乙醛。 3.乙炔和氯化氢加成的产物为氯乙烯,加聚反应后得到聚氯乙烯。 4.炔烃加成同样符合马氏规则 5.实验室制乙炔主要通过电石水解制的(用饱和食盐水)。 芳香烃——含有苯环的烃。 1.苯的性质很稳定,类似烷烃,不与酸性高锰酸钾,溴的四氯化碳反应,与溴水发生萃取(物理变化)。 2.苯可以发生一系列取代反应,主要有: 和氯,溴等卤素取代,生成氯苯或溴苯和相应的卤化氢(条件:液溴,铁或三溴化铁催化,不可用溴水。) 和浓硝酸,浓硫酸的混合物发生硝化反应,生成硝基苯和水。条件加热。 和浓硫酸反应生成苯磺酸,条件加热。 3.苯可以加氢生成环己烷。 4.苯的同系物的性质不同,取代基性质活泼,只要和苯环直接相连的碳上有氢,就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苯甲酸。如甲苯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被氧化为苯甲酸。无论取代基有多长,氧化产物都为苯甲酸。 5.苯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6.苯环中不存在碳碳双键,六个碳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是一种特殊的大π键。

《有机化学基础》综合测试(1)

《有机化学基础》 综合测试(1)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 :14 S :32 Cl :35.5 Br :80 Na :23 Mg :24 Al :27 Cu :64 Ag :108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48分) 1.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的“丝”和“泪”分别是 A .纤维素、脂肪 B .蛋白质、高级烃 C .淀粉、油脂 D 蛋白质、硬化油 2.北京奥运会火炬“祥云”燃烧系统内装环保型燃料——丙烷。下列关于丙烷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分子中的碳原子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B .光照下能够发生取代反应 C .比丁烷更容易液化 D .是石油分馏的一种产品 3.常温常压下为气体的有机物是 ①一氯甲烷 ②二氯甲烷 ③甲醇 ④甲醛 ⑤甲酸 ⑥甲酸甲酯 A .①② B .②④⑤ C .③⑤⑥ D .①④ 4.下列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发生水解反应,又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 A .蔗糖 B .葡萄糖 C .麦芽糖 D .乙酸甲酯 5.下列有机物中加入溴水,充分振荡后静置,观察到水层变为无色,有机溶液层为橙黄色,该有机物是 A .苯 B .1-己烯 C .1,3-丁二烯 D .乙醛 6.能在KOH 的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的是 7.下列实验能成功的是 A .将乙酸和乙醇混合加热制乙酸乙酯 B .苯和浓溴水反应制溴苯 C .32CH CH Br 中滴加3AgNO 溶液观察是否有浅黄色沉淀,判断卤代烃的类型 D .用4CuSO 溶液和过量NaOH 溶液混合,然后加入几滴乙醛,加热煮沸观察红色沉淀 8.鲨鱼是世界上唯一不患癌症的动物,科学研究表明,鲨鱼体内含有一种角鲨烯,具有抗癌作用。已知角鲨烯分子有30个碳原子,其中有6个碳碳双键,且不含环状结构,则其分子式为 A .3060C H B .3056 C H C .3052C H D .3050C H 9.三聚氰胺的结构简式如右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三聚氰胺分子式366C N H ,相对分子质量126

有机化学鉴别方法的总结

有机化学鉴别方法的总结 1烷烃与烯烃,炔烃的鉴别方法就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溴的ccl4溶液(烃的含氧衍生物均可以使高锰酸钾褪色,只就是快慢不同) 2烷烃与芳香烃就不好说了,但芳香烃里,甲苯,二甲苯可以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苯就不行 3另外,醇的话,显中性 4酚:常温下酚可以被氧气氧化呈粉红色,而且苯酚还可以与氯化铁反应显紫色 5可利用溴水区分醛糖与酮糖 6醚在避光的情况下与氯或溴反应,可生成氯代醚或溴代醚。醚在光助催化下与空气中的氧作用,生成过氧化合物。 7醌类化合物就是中药中一类具有醌式结构的化学成分,主要分为苯醌,萘醌,菲醌与蒽醌四种类型,具体颜色不同反应类型较多 一.各类化合物的鉴别方法 1、烯烃、二烯、炔烃: (1)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红色腿去 (2)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腿去。 2.含有炔氢的炔烃: (1) 硝酸银,生成炔化银白色沉淀 (2) 氯化亚铜的氨溶液,生成炔化亚铜红色沉淀。 3.小环烃:三、四元脂环烃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腿色 4.卤代烃:硝酸银的醇溶液,生成卤化银沉淀;不同结构的卤代烃生成沉淀的速度不同,叔卤代烃与烯丙式卤代烃最快,仲卤代烃次之,伯卤

代烃需加热才出现沉淀。 5.醇: (1) 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鉴别6个碳原子以下的醇); (2) 用卢卡斯试剂鉴别伯、仲、叔醇,叔醇立刻变浑浊,仲醇放置后变浑浊,伯醇放置后也无变化。 6.酚或烯醇类化合物: (1) 用三氯化铁溶液产生颜色(苯酚产生兰紫色)。 (2) 苯酚与溴水生成三溴苯酚白色沉淀。 7.羰基化合物: (1) 鉴别所有的醛酮:2,4-二硝基苯肼,产生黄色或橙红色沉淀; (2) 区别醛与酮用托伦试剂,醛能生成银镜,而酮不能; (3) 区别芳香醛与脂肪醛或酮与脂肪醛,用斐林试剂,脂肪醛生成砖红色沉淀,而酮与芳香醛不能; (4) 鉴别甲基酮与具有结构的醇,用碘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黄色的碘仿沉淀。 8.甲酸:用托伦试剂,甲酸能生成银镜,而其她酸不能。 9.胺:区别伯、仲、叔胺有两种方法 (1)用苯磺酰氯或对甲苯磺酰氯,在NaOH溶液中反应,伯胺生成的产物溶于NaOH;仲胺生成的产物不溶于NaOH溶液;叔胺不发生反应。 (2)用NaNO2+HCl: 脂肪胺:伯胺放出氮气,仲胺生成黄色油状物,叔胺不反应。 芳香胺:伯胺生成重氮盐,仲胺生成黄色油状物,叔胺生成绿色固体。

常用有机化学试剂缩写和中英文对照

AMP Aminomethyl Propanol 氨甲基丙醇 AMPD Aminomethyl Propanediol 氨甲基丙二醇 BHA Butylated Hydroxyanisole 丁基化羟基茴香醚 BHT Butylated Hydroxytoluene 丁基化羟基甲苯 CAS Chemical Abstracts Service 《化学文摘》服务 CD Completely Denatred 完全变性 CFR Code of Federal Regulations(U.S.) (美国)《联邦法典》 CHDM Cyclohexanedimethanol 环六烷二甲醇 CI Colour Index 染料索引 Colipa The European Cosmetic, Tioletry, and Perfumery Association 欧洲化妆品、盥沐品和香料协会CTFA Cosmetic, Toiletry, and Fragrance Association 化妆品、盥沐品和芳香品协会 DBM Dibutyl maleate 马来酸二丁酯 D&C Drug and Cosmetic 药品和化妆品 DEA Diethanolamine 二乙醇胺 DEDM Diethylol Dimethyl 二羟乙基二甲基 DIBA Dihydroxyisobutylamine 二羟基异丁胺 DIPA Diisopropaanolamine 二异丙醇胺 DM Dimethyl 二甲基 DMAPA Dimethyl Amionopropylamine 二甲基氨丙基胺 DMDM Dimethylol Dimethyl 二甲羟基二甲基 DMHF Dimethyl Hydantoin Formaldehyde Resin 二甲基乙内酰脲甲醛树脂 DNA Deoxyribonucleic Acid 脱氧核糖核酸 DVB Divinylbenzene 二乙烯苯 EDTA Ethylenediamine Tetraacetic Acid 乙二胺四乙酸 EDTHP Ethylenediamine Tetrahydroxy Propylene 乙二胺四羟丙烯 EEC European Economic Community 欧洲经济委员会 EINECS European Inventory of Existing Commercial Chemical Substances 《现行贸易化学物质欧洲目录》 ELINCS European List of Notified Chemical Substances 《欧洲申报化学物质名录》 EU European Union 欧洲共同体

有机化学基础试题(含答案解析)

高二5月化学独立作业 有机化学基础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S:32 Br:79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共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 1.书法离不开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做笔用的狼毫,研墨用的墨条以及宣纸(即白纸)和做砚台用的砚石的主要成份依次是 A.多糖、石墨、蛋白质、无机盐 B.塑料、石墨、多糖、无机盐 C.蛋白质、炭黑、多糖、无机盐 D.蛋白质、煤炭、多糖、有机玻璃 2.以下反应最符合绿色化学原子经济性要求的是 A.乙烯聚合为聚乙烯高分子材料B.甲烷与氯气制备一氯甲烷 C.以铜和浓硝酸为原料生产硝酸铜D.用SiO2制备高纯硅 3.科学家最近在-100℃的低温下合成了一种结构简式为的烃X,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表明其分子 中氢原子的化学环境只有一种,根据分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X的分子式为C5H4 B.X中碳原子的化学环境有2种 C.1molX在一定条件下可与2mol氢气发生反应 D.X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4.近几年一种新型的甜味剂——木糖醇悄悄地走入生活,进入人们的视野,因为木糖醇是一种理想的蔗糖代替品,它具有甜味足,溶解性好,防龋齿,适合糖尿病患者的优点。木糖醇是一种白色粉末状的结 晶,分子式为C5H12O5,结构式为CH2OH(CHOH)3CH2OH,下列有关木糖醇的叙述中不正确 ...的是 A.木糖醇与葡萄糖、果糖等一样是属于多羟基醛或酮,是一种单糖 B.已知木糖醇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明木糖醇的溶解过程是一个吸热过程 C.木糖醇是一种五元醇 D.木糖醇是一种无糖型植物甜味剂5、有机物分子中基团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化学性质的不同。下列叙述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A、甲苯与硝酸作用可得到2,4,6-三硝基甲苯,而苯与硝酸作用得到硝基苯 B、甲苯可以是高锰酸钾溶液退色,而甲烷不能 C、乙烯可发生加成反应,而乙烷不能 D、苯酚能与NaOH溶液反应,而乙醇不能 6、利用下图所示的有机物X可生产S-诱抗素Y。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可以发生氧化、取代、酯化、加聚、缩聚反应,并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有机盐 B.Y既可以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又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1mol X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4mol NaOH。 D.Y的分子式为:C15H20O6 7.下列各组中的反应,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 A.由溴乙烷水解制乙醇;由葡萄糖发酵制乙醇 B.由甲苯硝化制对硝基甲苯;由甲苯氧化制苯甲酸 C.由氯代环己烷消去制环己烯;由丙烯加溴制1,2二溴丙烷 D.油脂皂化;蛋白质水解制氨基酸 8、下列各组有机物中,只需加入溴水就能一一鉴别的是 A、甲苯、苯、已烯 B、已炔、己烯、四氯化碳 C、已烷、苯、乙醇 D、已烯、苯、四氯化碳 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乙烯与苯都能使溴水褪色,但褪色原理不同 B. 1 mol乙烯与Cl2完全加成,然后与Cl2发生取代反应,共消耗氯气5mol C.溴水遇到乙醛溶液出现褪色现象,是因为它们发生了氧化反应

常见有机物的鉴别

常见有机物的鉴别 一、与溴水的作用 1、不能使溴水退色的物质:饱与烃(烷烃与环烷烃)、芳香烃(苯与苯的同系物)、饱与烃的衍生物(如饱与羧酸、饱与羧酸与饱与醇形成的酯)。 2、与溴水生成白色沉淀的物质:苯酚。 能使溴水退色的物质:含碳碳双键或碳碳叁键的烃及烃的衍生物、与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发 生氧化还原反应:如含醛基的有机物。 注意区分:溴水褪色(加成、取代、氧化还原)与水层无色(可能发生反应,也可能就是萃取,如以苯或苯的同系物作萃取剂,上层有色,下层无色)。 二、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作用: 1、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的有机物:饱与烃(烷烃与环烷烃)、苯、饱与烃的衍生物(如饱与羧酸、饱与羧酸与饱与醇形成的酯)。 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的有机物:含碳碳双键或碳碳叁键的烃及烃的衍生物、与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含醛基的有机物。 3、醇类。 注意:常温下,与苯环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上有氢原子(即α氢原子)时,苯的同系物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 三、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的作用: 1、羧酸的水溶液:沉淀消失呈蓝色溶液 2、含醛基的有机物,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 四、银氨溶液:用于检验醛基的存在(含醛基的有机物与之反应产生明亮的银镜)。含醛基的有机物,包括醛类、甲酸、甲酸盐(如HCOONa)、甲酸酯(如HCOOCH3)、葡萄糖等。 五、与金属钠的作用:与醇、苯酚、RCOOH发生置换反应,放出氢气;与醚(ROR′)、酯(RCOOR′)不发生反应。(羧酸与醇、酚可用NaHCO3 溶液区别开,羧酸可与NaHCO3 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 问:有机物分别与NaoH、Na、酸、碱等等反应的条件? 答:NaoH反应有苯酚羧基-COOH Na反应有苯酚羧基-COOH 羟基-OH 酸反应有胺基-NH2 碱反应有苯酚羧基-COOH 1易溶于水有亲水基的比如羧基-COOH 羟基-OH 2能就是溴水褪色有不饱与碳碳键的 3能发生银镜反应醛基-CHO 4能发生聚合反应 首先就是缩聚反应有酚醛树脂的那个还有就就是蛋白质等等好多 之后就就是加聚反应有不饱与碳碳键的 六、显色反应:FeCl3溶液(与苯酚反应呈紫色,也与其它酚类反应显色但不就是紫色);浓硝酸(遇含苯环的蛋白质显黄色);碘水(遇淀粉显蓝色)。 检验)。 3、卤素原子( X ):加AgNO3 与浓硝酸的混合溶液,有沉淀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有Cl、浅黄色沉淀证明有Br、黄色沉淀证明有I) 一.各类化合物的鉴别方法

不外加试剂鉴别题的解题策略

不外加试剂鉴别题的解题策略 湖南长沙市第21中学邵国光 不外加试剂鉴别题,是一种考查学生综合能力的试题,由于不外加试剂,因而就增加了题目的难度。要顺利解答这类习题,不仅要掌握各类物质的性质,特别是它们各自的特性,而且还要熟练掌握各物质之间相互反应的规律和实验现象,尤其是一些特征性现象,还必须有科学的思路。现将这类题的常用解法总结如下: 一、称量法:利用待鉴别的几种物质在化学变化前后质量的变化情况不同而采用的一种有效地鉴别方法。 [例1](1996年全国“天原杯”竞赛题)已知硫化铜(CuS)、硫化亚铜(Cu2S)粉末的颜色和氧化铜粉末相似,且都不溶于水。在空气中煅烧硫化铜(CuS)、硫化亚铜(Cu2S)都转化为氧化铜和二氧化硫。试根据上面的叙述,设计一个不用任何化学试剂,鉴别硫化铜(CuS)、硫化亚铜(Cu2S)、氧化铜三种粉末的简便化学实验方案,填写如下表中: 解析:根据题给信息:CuS、Cu2S与CuO颜色相似,且都不溶于水。但CuO可溶于酸生成蓝色溶液,而CuS、Cu2S与酸均无明显反应。唯一可行的方案,只有将CuS、Cu2S样品分别煅烧,但煅烧CuS与Cu2S的现象相同:均有刺激性气味气体和黑色固体产生,仍不能区分铜的两种硫化物。但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Cu2S→2CuO质量不变,而CuS→CuO质量减轻。这样,自然会想到用称量方法来区分了。实验设计题,除了实验方案正确外,必要准确描述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且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答案如下: (1)分别称取等量的CuS、Cu2S样品各若干克; (2)在空气中分别煅烧两种样品:有一种无明显变化,此种为CuO,有两种均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和黑色固体产生,2CuS+3O2==2CuO+SO2↑、Cu2S+2O2===2CuO+SO2↑; (3)分别称量煅烧后冷却的固体产物的质量,有一种比原样品减轻,此种为 CuS[CuS(96)→CuO(80)],有一种与原样品质量相等,此种为 Cu2S[Cu2S(160)→2CuO(2x80)]。 [例2](2004年上海市高考化学试题15题)CuS和Cu2S都能溶于硝酸,它们在高温下灼烧的产物相同,以下鉴别CuS和Cu2S两种黑色粉末的方法中合理的是( ). A.将两种样品分别溶于硝酸,区别产生的气体 B.将两样品分别溶于硝酸,区别溶液的颜色 C.取两种同质量的样品,分别在高温下灼烧,区别残留固体的质量 D.取两种同质量的样品,分别在高温下灼烧,区别残留固体的颜色

第二章 1-常用有机化学试剂俗称

常用有机化学试剂俗称 二画 二茂铁二聚环戊二烯铁Fe[(CH)5]2 三画 山梨酸己二烯-[2,4]-酸CH3CH=CHCH=CHCOOH 马来酐顺丁烯二酸酐 马来酸顺丁烯二酸HOOCCH=CHCOOH 四画 六氢吡啶氮杂环己烷NH-(CH2)5 火棉胶硝化纤维(11~12%N) 天冬氨酸丁氨二酸HOOCCH2CH(NH2)COOH 天冬酰胺HOOCCH2CH(NH2)CONH2 木醇甲醇 木醚二甲醚CH3OCH3 牙托水甲基丙烯酸甲酯CH2=C(CH3)-COOCH3 月桂酸十二酸CH3(CH2)10COOH 月桂醛十二醛 月桂醇十二醇 乌洛托品环六次甲基四胺 双酚A HO-苯-C(CH3)2-苯-OH 巴豆酸丁烯-[2]-酸CH3CH=CHCOOH 巴豆醛丁烯-[2]-醛CH3CH=CHCHO 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 五画 半胱氨酸beta-巯基丙氨酸HSCH2CH(NH2)COOH 平平加O 一种非离子表明活性剂,主要成分烷基聚氧乙烯醚 石聚氧化乙烯脂肪醇醚RO(CH2CH2O)nCH2CH2OH,其中R为C12~C18的烷基,n为15~16.

甘油丙三醇 甘氨酸氨基乙酸H2NCH2COOH 甘醇乙二醇 甘露醇己六醇 可的松11-脱氢-17羟基皮质菑酮,或称皮质酮 石炭酸苯酚 龙胆紫系含义模糊的商业名称,文献上各有其说,一般为甲紫和糊精的等量混物 卡必醇二甘醇单乙醚HOCH2CH2OCH2CH2OCH2CH3 尼古丁烟碱,即1-甲基-2-(3-吡啶基)吡咯烷 丝氨酸beta-羟基丙氨酸HOCH2CH(NH2)COOH 六画 冰片莰醇-[2] 衣康酸甲*丁二酸CH2=C(COOH)-CH2COOH 冰醋酸一般指浓度在98%以上的乙酸,在13.3摄氏度结成冰块(纯乙酸熔点16.7摄氏度) 米吐尔硫酸对甲胺基苯酚HO-苯-NHCH3·1/2H2SO4 安息油苯 安息香酸苯甲酸 百里酚5-甲基-2-异丙基苯酚 过氧化苯甲酰苯-CO-O-O-CO-苯 光气碳酰氯COCl2 肉豆蔻酸十四酸CH3(CH2)12COOH 肉桂酸苯基丙稀-[2]-酸苯-CH=CHCOOH 肉桂醛苯-CH=CHCHO 肉桂酸醇苯-CH=CHCH2OH 色氨酸β-吲哚基丙氨酸 异佛尔酮3,5,5-三甲基环己烯-[2]-酮-[1] 七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