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乳腺炎的病因、诊断及综合防治
奶牛常见十种病的诊断和防治

奶牛常见十种病的诊断和防治1、乳房炎乳房炎是奶牛多发病。
20%-60%的经产奶牛都发生过乳房炎。
乳房发炎后,泌乳减少,乳汁变质。
炎症最终可破坏乳腺组织,使其部分或全部乳房丧失泌乳功能。
乳房外伤、挤奶方法不当、挤奶不净或挤奶延迟等,加上环境不洁,不注意乳房卫生,给微生物感染提供机会,都可促使该病的发生。
80%-90%的病例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链球菌感染所引起。
饲喂高蛋白的牛群易发。
随炎症性质可分为浆液性炎、卡他性炎和纤维素性炎,乳房红肿热痛,泌乳减少,还可能出现全身症状。
延误治疗则转为慢性化脓性炎。
多数会造成乳房硬结、萎缩,一区或多区失去泌乳功能,有的可因乳池炎引起乳池狭窄或闭锁,个别还会继发乳房坏疽或患牛死亡。
治疗:⑴初期处在红肿热痛阶段可施行冷敷。
后期可施行2-3次热敷。
⑵乳房内冲洗对各类乳房炎的治疗均可产生良好的效果。
冲洗前应先消毒乳头并将乳房内积乳尽量挤干净,每个乳头先用1%-2%小苏打水冲洗后再注入抗菌药。
⑶对化脓性乳房炎,脓肿位于皮下浅层的应尽早切开排脓,若在深层则用注射器抽出脓汁,然后注入抗菌药。
预防:保持圈舍及乳房卫生,正确挤乳,加强饲养管理。
2、酮血症该病又称酮病。
是由于碳水化合物和挥发性脂肪酸代谢障碍,酮体(乙酰乙酸、丙酮和β-羟丁酸)蓄积于血液和组织内所引起的疾病。
多发生于缺乏运动的饲喂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的高产舍饲奶牛。
由于糖以及脂肪代谢障碍,使大量酮体蓄积于体内。
同时血糖降低,血脂升高,遂导致一系列病征。
多发生在4~9岁间营养良好的高产奶牛,常于分娩1周后发病。
主要症状是食欲减退、体况下降、产奶量减少。
神经症状表现为先兴奋后抑制。
后期多见营养衰竭、消瘦,四肢瘫痪,卧地不起,有时呈半昏睡状态。
病牛呼出的气体及乳、尿中均含有酮类气味(似氯仿的芳香味)。
若不及时救治,终因长期卧地不起而淘汰。
治疗:⑴必须尽快增加血糖水平。
为达此目的,静注25%-50%葡萄糖500~1000毫升,每日2次,连用2~3天。
奶牛乳房炎的诊断与全方位治疗措施

奶牛乳房炎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与饲养环境和管理有着密切关系,如圈舍温度较高、挤奶流程不正确和环境卫生较差等,都容易导致奶牛出现病原体感染从而引发乳房炎症,对产奶量和奶质量有着严重影响,而且也会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危害。
在奶牛发生乳房炎后若没有进行有效治疗,还会影响奶牛的发情和妊娠,严重情况下还会导致病牛失去泌乳能力直接淘汰,影响牛场的养殖效益。
因此,相关人员必须要了解奶牛乳房炎的症状和需要采取的治疗手段,通过采用多种治疗方法进行综合防控,以此提高奶牛利用率。
1临床症状1.1急性乳房炎如果奶牛发生急性乳房炎,则患病奶牛的乳房会出现充血、肿胀和疼痛的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以上症状也会逐渐加重,而且会出现乳汁黏稠度下降、呈清水样,泌乳量减少且存在絮状物的情况,病情严重时还会出现血样乳汁和脓汁,影响乳汁的顺利排出。
发病后期奶牛还会出现全身症状,体温升高,精神状态不佳,饮食量明显减少,乳房肿胀发硬,产奶量比较少。
更为严重时还会导致奶牛死亡,病原菌会进入到奶牛全身血液中从而引发败血症,乳汁颜色呈红褐色,最终导致乳房坏死。
1.2慢性乳房炎如果奶牛发生慢性乳房炎,则患病奶牛的乳房中会存在较多的硬块,乳汁量逐渐减少且颜色发黄;部分患病奶牛的乳汁中存在絮状物而且乳房内部出现脓肿和增生,乳房出现发硬的情况,从而影响奶牛的产奶量,甚至会导致奶牛泌乳功能消失。
2疾病诊断一般症状诊断:奶牛乳汁存在不正常情况,出现絮状物、清水样、黄水等,奶牛乳房出现肿胀、发硬和发热的情况,有些奶牛会出现体温升高、食欲减退、喜卧等症状。
如果发现奶牛乳汁产量减少且乳房出现红肿疼痛的症状,应对奶牛乳房进行全面检查从而确定具体疾病类型。
出现以上症状时一般可以诊断为乳房炎疾病[1]。
实验室诊断:实验室检查方法主要是对乳汁进行取样检测,确定乳汁的导电率以及乳汁内部细胞含量和微生物含量等,根据最终的检查结果进行诊断[1]。
3全方位预防与治疗3.1预防必须要对奶牛进行规范化养殖,保证垫料充足,主要起到保护乳房的作用。
奶牛乳腺炎的诊治

敷患 部 。 用 鲜 五 味 子 10g 成 粉 末 或 2 擂 加米 糊 调 成 糊 状外 敷 患 部 。
脉 注 射 ,0 1%碘 液 10mL 樟 脑 粉 1 0 、 0g
脓 分 泌 物 ;出血 性 乳 腺 炎 ,腺 泡 淋 巴 管 、 细血 管破裂 , 具有全 身症状 , 毛 并
杆菌 、 支原体 、 肺炎克雷 伯菌 、 产气 肠
杆 菌 、 门 氏菌 、 沙 变形 肝 菌 、 单 胞 菌 、 假 酵 母 菌 、 菌 、 藻 属 菌 、 脓 性 放 线 真 原 化 菌 、 棒 状 菌 以及 口蹄 疫 病 毒 、 泡 性 牛 水 口炎 病 毒 、 瘟 病 毒 、 泡 疹 性 乳 头 炎 牛 牛
国 内外 相 关 资 料 显 示 .近 年 来 各 种 类 型 的奶 牛 乳 腺 炎 特 别 是 隐性 乳 腺 炎 的 发 病 数 约 占泌 乳 期 奶 牛 总 数 的 1 /
文章编号 :0 8 0 1(0 1 8 0 7 — 2 10 — 4 42 1) — 0 10 0
病毒 、 牛传 染 性 鼻 气 管 炎 病 毒 。
不 同牛 场 胎 衣 不 下 的 直 接 原 因 可 能 也 不 一 样 。有 可 能 采 用 上 述 问 题 中的 一
种 措 施 , 能减 少 胎 衣 不 下 , 有 可 能 就 也
预防继发感染 。对于伴有体温升高等
全 身 症 状 的也 必 须 考 虑 全 身 性 用 药 , 减 少 炎 症 的不 利 影 响 。有 些 奶 牛 由于
5 小 结
用 1%生理 盐水 1 0 — 0 , 0 0 30 0mL 温热 0 后 注 入 子 宫 , 使 胎儿 胎 盘 缩 小 , 于 促 利 胎 衣 排 出 。待 胎 衣 排 出后 可 向子 宫 内 注 入 抗 生 素 类 如 长 效 土 霉 素 注 射 液 2 ~ 0mL 0 3 ,或 投 放 土 霉 素 片2 ~ 0 O 3 片
奶牛乳房炎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奶 牛 乳 房 炎 的 诊 断 与 防 治 措 施
张 力 ( 宁省 黑 山县动 物卫 生监 督所 1 1 0 ) 辽 2 40
乳 房 炎 的致 病 原 因各 异 ,多 由病 原 微 生 物感 染 引 起 , 发 于泌 乳 期奶 牛 。对奶 牛乳 房炎 要 早 诊 断 , 常 查 明 发病 原 因 和类 型 ,根 据 不 同类 型 采 用不 同 的 治 疗方法 , 以杀 灭 病 原 菌 , 制 感染 , 轻 和 消除 炎症 , 控 减
2 临床症 状
急性 发 病 的奶 牛 , 房 局部 发 红 、 胀 、 温 、 乳 肿 增 疼 痛, 乳房 上 淋 巴结肿 大 。乳 汁排 出不 通 畅 或 困难 , 泌 乳减少或停止 , 汁稀薄 , 乳 内含 乳 汁块 或 絮 状 物 , 有 时 混有 血液 或 浓 汁 。严重 时体 温升 高 , 食欲 减退 或 消
慢 性 多 由急 性 型 未 能彻底 治 愈而 引起 。乳 房
弹性降低 , 生变硬 , 增 乳量 减 少 , 色 变 黄 或 混 有 凝 乳 块, 多无 全 身症 状 。有 时 由于 结缔 组 织增 生 而 变 硬 , 致使 泌 乳能 力 丧失 。
菌 ,是 防治乳 头 炎行 之 有效 的方法 。浸 泡乳 头 的 药 液 , 求 杀灭 性 强 、 要 刺激 性 小 、 能稳 定 、 性 价廉 。每 次
1 病 因分 析
可 由摩 擦 、 挤压 、 碰撞 、 划 等机 械 因素 , 刺 以及 幼
做好疫病的防控工作 ,减少 因患传染病而引发 的乳 房炎 。 时保 持畜 舍 、 动场 的清 洁卫 生 。 娩前 , 平 运 分 乳
房 明显 膨胀 时 , 当减 少 多 汁饲 料 和精 料 的饲 喂 量 。 适
奶牛的主要疾病及防治方法

奶牛的主要疾病及防治方法奶牛是农场中常见的家畜动物,它们主要用于生产牛奶。
奶牛也会受到一些常见的疾病的困扰,这些疾病会影响奶牛的健康和生产能力。
了解奶牛的主要疾病及其防治方法对于养殖户是非常重要的。
一、常见疾病1. 乳房炎乳房炎是奶牛常见的疾病之一,它会导致奶牛的乳房发炎,造成奶牛产奶量减少,奶质下降甚至完全不能产奶。
乳房炎的主要症状是乳房肿胀、发热、疼痛以及奶水变质。
乳房炎的引起原因有细菌感染、环境卫生不佳、乳房受伤等。
2. 肠道疾病奶牛的肠道疾病主要包括腹泻和胃肠炎,这些疾病会导致奶牛的食欲下降、发热、腹泻、体重下降等症状。
肠道疾病主要由细菌、寄生虫和病毒等引起,常见的病原体有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细小病毒等。
3. 繁殖系统疾病奶牛的繁殖系统疾病包括子宫炎、乳房疾病、生殖系统感染等,这些疾病会导致奶牛的生育能力下降、生殖器官发炎、不孕等症状。
繁殖系统疾病的主要原因是细菌感染和营养不良等。
二、防治方法1. 营养合理保证奶牛的合理饲养和饲料供给是防治奶牛疾病的关键。
奶牛需要摄取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来维持健康和生产,合理的饲养和饲料供给可以提高奶牛的抵抗力,降低疾病的发病率。
2. 疫苗接种定期给奶牛接种疫苗是预防疾病的有效手段。
常见的奶牛疫苗包括乳房炎疫苗、肠道疾病疫苗、繁殖系统疫苗等,这些疫苗能够提高奶牛的免疫力,降低疾病感染的风险。
3. 环境卫生保持牛舍的干燥、通风和卫生是防治疾病的重要措施。
干燥的环境可以减少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的滋生,通风可以排除臭气和病原体,卫生可以减少疾病的传播。
在日常饲养中要定期清理牛舍、清洁饮水和饲料槽,保持牛舍的卫生。
4. 疾病监测定期对奶牛进行健康监测是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
通过观察奶牛的饮食、粪便、体温和行为等情况来及时发现疾病的迹象,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进行处理,避免疾病的扩散。
5. 合理用药当奶牛患病时,要及时进行药物治疗。
但是要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和用量,避免滥用抗生素和药物,以免产生耐药性和残留问题。
怎么治疗奶牛乳房炎:乳房炎分为三种类型

怎么治疗奶牛乳房炎:乳房炎分为三种类型发生乳房炎的奶牛,产奶量下降,奶的品质发生改变,严重时可造成泌乳功能的完全丧失,而被淘汰。
另外,用抗生素治疗后,倘若用药不当,还会造成药物在乳汁中,残留,引起食用者的过敏反应。
奶牛乳房炎不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而且还影响食品卫生,危害人民健康。
临床症状根据乳房炎的发病经过,可分为三种类型:1、急性型:乳房患部出现红、肿、热、痛现象,乳上淋巴结肿胀,产奶量急剧下降,严重者停奶,乳汁稀薄,内含絮片、凝块、浓汁或血液。
病牛出现精神沉郁,食欲减少,体温升高等症状。
2、慢性型:急性为治愈,则转变为慢性型。
主要症状是乳汁内含絮片、凝块、浓汁。
病牛出现精神不振,食欲减少,产奶量下降。
3、隐性型:如未彻底治愈,则由慢性型转为隐性型。
隐性型乳房炎无全身及乳房症状,但治疗效果不明显,同时易反复,“废奶”增加。
怎么治疗奶牛乳房炎:乳房炎分为三种类型防治措施1、预防措施搞好牛舍及运动场卫生,严格消毒。
加强管理,杜绝奶牛乳房外伤。
产前一月限定精饲料喂量,产后一周以后根据产奶量,逐步加精饲料,以减轻乳房水肿。
挤奶前,用0.1%高锰酸钾溶液对乳头消毒。
配制全价合理的日粮,防止因营养缺乏、代谢不平衡而增加乳房炎的发生率。
经常进行乳房检测,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2、治疗推荐使用东方奶牛宫乳康,完全替代“抗生素”的全新生物添加剂,降低T细胞,治疗乳房炎,标本兼治,尤其治疗隐性乳房炎有特效!治愈率在90%以上!安全,绿色,无抗,无残留,没有“弃奶期”。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抗菌消炎,通络下乳,活血散瘀,辛凉解表,消肿散痈。
主治乳痈初起,红肿热痛。
适用于:急慢性乳房炎、化脓性乳房炎引起的酒精阳性乳,体温升高,乳房红肿,乳腺明显增粗,触之疼痛,絮状乳、采食减少或不食,乳房萎缩,纤维素硬结,化脓,硬块、溃烂,挤出少量灰黄色脓性乳汁或挤不出乳汁。
排乳不畅、乳量减少、乳汁稀薄、呈絮状、血奶、酸奶、臭奶等。
适用于产后无乳综合症及隐性乳房炎等,隐性乳房炎为无临床症状表现的一种乳房炎。
奶牛临床型乳腺炎的综合防治

6 0 ・
《 上 海 畜 牧 兽 医通 讯 》 2 0 1 3年 第 2期
奶 牛 临床 型 乳 腺 炎 的 综 合 防 治
李 永春
(云 南 省 易 门县 职 业 高 级 中 学 云南 易门 6 5 1 1 0 0)
奶牛临床型乳腺炎 ( C l i n i c a l ma s t i t i s ) 是 由病 原 微 生 物 进
奶 牛 临 床 型 乳 腺 炎 常见 的病 原 微 生 物 有 无 乳 链 球 菌 、 停 乳 链
4 发 病 杌 理
临 床 型 乳 腺 炎 微 循 环 的 特 点 是 微 血 管 的形 态 、 功 能 和 血 流的变化 , 炎 区释 放 的 炎 症 介 质 会 损 伤 微 血 管 内上 皮 细 胞 、
舒 缩功能紊乱和通透性升高“ 。发 病 初 期 , 乳 腺 微 血 管 发 生 充血 , 外 观颜 色呈 红 色 ; 微 血 管 通 透 性 升 高 是 引 起 水 肿 的 主
球菌 、 金黄 色葡 萄球菌 、 大肠杆 菌 、 乳房链 球菌 、 化 脓 性 棒 状
杆菌等 。
要 原因 ; 物质代谢 加强会 引起 局部 温度 的升高 ; 由 于 肿 胀 的
高 。据 我们 统 计 , 奶 牛 临 床 型乳 腺 炎 发 病 率 为 2 6 , 淘 汰 率 为9 . 2 。奶 牛 发生 临 床 型 乳 腺 炎 后 的 损 失 主 要 表 现 为 : 产 奶量下降 、 弃奶 、 无乳、 淘 汰 和 治 疗 药 费 高 等 。据 报 道 , 1 9 7 9
的急性炎症 , 微 生 物 感 染 和 乳 腺 的炎 性 反 应 是 损 伤 与 抗 损 伤
的斗 争 过 程 。发 病 初 期 , 由于 微 生 物 的 损 伤 能 力 大 于 抗 损 伤 的能力 , 因此乳腺炎的性质呈急性过 程 ; 随 着疾病 的发展 , 乳
奶牛乳房炎的诊治和预防

113 真 菌 : 菌 性 乳 房 炎 主 要 由念 珠 菌 属 , ., 真 隐球 菌 属 , 孢 毛
乳 房 萎 缩 。这 类 乳 房 炎 治 疗 价 值 不大 , 能 成 为 牛 群 中 一 种 可 传 染 源 , 早 淘 汰 [ 宜 3 1 。 ,
整 个 牛 群 乳 房 炎 的 健 康状 况 和 牛 群 奶 产 量 的 损 失 , 果 检 出 如 率 高 , 现 临 床型 的危 险 就 大[ 出 6 1 。
是 传 染 性 的 , 床 特 征 为 乳 区 肿 胀 , 无 热 痛 反 应 , 乳 异 临 但 泌
常 , 常 伴 有 关 节 性 跛 行 和 呼 吸道 症 状 。 且
查乳汁有絮状物或凝块 , 汁变稀 ,H值偏碱性 。从病 理看 乳 p
相 当 于亚 急性 乳 腺 炎 。这 种 乳 房 炎 只要 及 时 治 疗 , 可痊 愈 。 即 重度 临床 型乳 房 炎 。乳 腺 组 织 有 较 严 重 的病 理 变 化 , 患
阳性 反 应 的 主 要 成 分 。乳 中体 细 胞 越 多 , 释放 D A越 多 , N 产
生 凝 胶 也越 多 , 凝结 越 紧 密 。
422 乳 汁 电导 率 测 定 。 乳 腺 感 染 后 , 乳 屏 障 的 渗 透 性 .. 血一
改变 , a 进入乳汁 , N 使乳汁 电导率升高。
乳牛乳 房炎发病率除受病原体影响外 , 还受气温 、 环境 、
管 理 、 料 、 奶 方 式 、 乳 量 、 乳 阶段 、 次 以及 乳 头 形 饲 挤 泌 泌 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洁, 进行 牛体刷拭 , 尤其 要保持奶 牛后驱及 尾部 的清洁 , 饲养
密度 要合理 , 注意通风换气 , 并 每次挤奶后 进行饲 喂 , 牛只 使
保持站立姿势 1 小时以上 加强挤奶 管理 , 挤奶前先 将乳 房擦洗 干净 , 先乳 头 、 后乳
房最后擦洗乳镜 ; 挤奶后对乳头进行药浴 , 每次挤奶 前后对挤
量减少 , 随病程 的发展乳 汁变稀薄 、 内有 絮状 物 , 欲减 退 , 食 体 温上升 , 精神不振 , 严重者有 明显 的全身症状 。 卡他性乳腺 炎的临床症状是病初乳 房无 热 、无痛和全身 症状 , 随病 程 的发 展可 见乳头壁变 厚 、 输乳管扩 大 , 触诊乳头
基部有波动的结节 。 乳房坏疽病 牛的乳房皮肤可见 圆形病灶 , 局部疼痛 , 呈红 色或紫 色, 随病程发展患部 组织 逐渐腐败分解 , 流出有臭昧 的 污秽物 , 乳房淋 巴结肿 大 , 泌乳停止 . 行走时后 肢张 开 , 严重时
炎阳性奶 、 有抗奶 的废去和奶牛过早淘汰给奶 牛饲 养业造成
很大 的损失。
1病 因 分析
主要 是病原 菌的侵入 ; 次是外伤 、 其 挤奶技 术欠佳 、 环境 卫生 不 良、 饲养管 理不 当 、 激素 失调 、 乳房缺 陷和其他疾 病诱 发; 其病 原微生物 比较复杂 , 包括细菌 、 病毒 、 真菌 、 霉形体等 ,
势。
6 治 疗
乳房炎病原 、 病因复杂性决定 了治疗 的难 度 , 治疗原则 其
是 消除病 因和病原 。在消除病原方 面 目前 国内外多用抗生素 、
3 临床 症状
浆 液性 乳腺炎 的临床症状是乳 叶肿胀增 大 、皮肤发 红充
血 而紧张 、 触诊有 热、 痛反 应 、 乳房实质坚硬 ; 患病乳 叶的泌乳
胞进 行计数 ; 每毫升乳 汁中体 细胞低于 5 0万为 阴性 ; 超过 5 O 万为阳性 。应用 L MT乳房炎诊断液诊断。
5预 防
绝大 多数乳房炎是 由于乳 区被细菌感染而 引起 , 因此 , 预
防奶 牛乳 房炎的关 键是保持牛舍 的环境卫生 。首先是牛床设
其种类多达 8 余种 , 中葡萄球菌、 0 其 链球 菌、 大肠杆 菌所 致的
磺胺类 和呋喃类 制剂 ;在增 强机体抵抗力方 面应 用盐酸左旋 咪唑 、 维生素 A和硒 , 以调节方式 提高机体抵抗力而达到 防治
乳房炎 的目的。
葡萄球菌性乳房炎选用红霉素 、卡那霉素 ,其 次是新霉 素 。链球菌 引起 的乳房炎可用链霉 素 , 卡那霉素等 。产气荚膜
也非常大 , 其病原菌多是链球菌 、 葡萄球菌 。
浆 液性 乳腺炎 的病原微生物 主要是葡 萄球 菌 、大肠杆 菌 等, 在乳房发 生包 括挤 奶不 当在 内的各种原因引起 的损 伤时 , 通 过皮肤 、 管侵入乳房结缔组织而引起发病 , 血 也有 的由 胃肠
和子 宫 疾 病 继 发 。
卡他性乳腺 炎的病原菌主要是链球菌 、葡 萄球 菌和大肠
奶设备 进行 清洗 和消毒 , 时对设备 进行检修 和有效保养 。 平 给奶牛配制的 日粮营养要平衡 ,做 到在不 同泌乳 时期保 持能量 与蛋 白质 的平衡 , 在饲料搭 配上做 到精 、 、 青 粗合理 搭
配, 要根据饲养标 准在 E粮 中提供 充足的维生素 , l 尤其是 维生
病, 虽然长期 以来 的研究 频多 , 但仍然是 奶牛业影 响较大 , 造 成损失较 大的疾病之一 , 牛发病后 造成 的产奶量下降 , 奶 乳房 出现全身败血症 。
4 诊 断
根据 各型乳房炎的临床症状进行诊断 。隐性乳房炎一般 不表现临床症状 , 助实验室检验诊断 。 需借
体细胞计 数法可按 国际奶牛联合会 的标 准对乳汁 中体 细
杆菌, 在乳头 黏膜损伤 、 头括约肌松 弛 、 房受冻 等情况下 乳 乳 病原菌侵入乳房而致病 。
乳房坏疽是乳腺 炎的并发病 ,多 由各型乳腺炎 治疗不 当
发展而成 , 在发生乳腺炎 时 , 腐败菌 、 化脓 菌等经乳管 、 血液循 环系统或乳房创 口侵入而感染 。 多愈后不 良, 因乳房失去泌 常
乳功能而被淘汰。
素 A、 D和 E 提供 丰富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 ,
加强对 干奶 牛乳 区的护理 。 用快速干奶法 , 采 在最后 1 次 挤净 牛奶后 , 应立即对乳房 的每个乳 区进行药物处理 。在干奶 的的最初 7 1 ~ O天 , 每天进行 1次乳头药 浴 , 并注意 观察乳 房 的变化情况 , 如有 红肿表现应立 即处置 。 加 强对 围产期奶 牛的护理。于母牛分娩前 7 1 ~O天 , 每天 进行 1次乳头药浴 。乳房水肿在初产母 牛中较多发 , 当发 现乳 房水肿 时要 控制 日粮中的食盐含量 , 采用人工挤奶 , 待水肿 消 除后再用机器挤奶 。
盱 兽 医 临 床
奶 牛 乳 腺 炎 的 病 因 、诊 断 及 综 合 防 治
杨保 荣 、 刘 鹏2
( . 南省 弥勒县 畜牧技 术推 广站 6 2 0 ,. 南省 弥勒县动 物 疫病预 防控 制 中心 6 2 0 ) 1云 5 3 0 2云 53 0
奶 牛乳腺 炎 .又名奶牛乳房炎 ,是奶牛 的常 见病和多发
2 发病 规 律
乳 腺炎 的发病率具有 一定 的季节性 ,且与气温 高低 呈正 相关 ,一般是 9月份检出的阳性率最高 , 2月份检 出的阳性率 最低。不 同乳 区的发病率也有差异 , 呈左侧乳区发病率高于右  ̄JL ' 区的态 势。不 同年龄 的奶牛乳腺炎的发病率也有差异 , S 临 床病例显示 , 随奶 牛年龄的增加 , 乳腺炎的发病率呈上 升的趋
乳腺炎 占较大 的 比重 , 其次是 化脓性棒状 杆菌 、 坏死杆 菌 、 诺
卡氏菌 、 雷伯氏菌等引起 的乳腺炎 ; 克 隐性 乳腺 炎所 占的比重
计要 合理 , 大小适 中 , 有较好 的排水性 能 , 面作 防滑处理 具 地
或铺垫 防滑垫 ;及 时清理牛舍 中的粪便 ,保持 牛舍 内干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