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部分海域底播虾夷扇贝存货 …

合集下载

探讨獐子岛“扇贝劫”事件的原因及其反思

探讨獐子岛“扇贝劫”事件的原因及其反思

探讨獐子岛“扇贝劫”事件的原因及其反思吴艳琴摘要:2014 年10 月30 号爆出的獐子岛“扇贝劫”事件震惊资本市场,事件原因为“天灾”还是“人祸”?獐子岛为“绩优股”还是“蓝田股份第二”?……各方争议不断。

本文在对案例进行整体介绍的基础上,重点剖析了事件原因和结果,并针对事件中突出的生物性资产的存货管理和审计问题,分别从水产养殖企业、会计师事务所和监管部门的角度提出了改进对策。

关键词:獐子岛;扇贝劫;存货管理;生物性资产审计一、案例背景1.公司背景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958 年成立,2006 年在深交所上市(证券代码:002069,简称:獐子岛),曾先后被誉为“黄海明珠”、“海上蓝筹”等,公司已成长为国内最大的以水产增养殖为主,集海珍品育苗、增养殖、加工、贸易、海上运输于一体的综合性海洋食品企业。

2.案例简介2014 年10 月30 日,獐子岛发布预亏公告:称因北黄海遭到几十年一遇异常的冷水团,公司在2011 年和部分2012 年播撒的100 多万亩即将进入收获期的虾夷扇贝绝收。

受此影响,獐子岛前三季度业绩“大变脸”,由预报盈利变为亏损8.12亿元,全年预计大幅亏损。

二、事件原因之公司解释———天灾:北黄海冷水团1.公司对灾害的解释獐子岛2014 年10 月31 日发布的《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部分海域底播虾夷扇贝存货核销及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公告》表示:“灾害主要原因为北黄海冷水团低温及变温、北黄海冷水团和辽南沿岸流锋面影响、营养盐化等综合因素。

”(根据该公告中的释义,北黄海冷水团为“周缘水体相比,以温度低、盐差小为其主要水文特征的盘踞在黄海中央的一个水体”。

)2.冷水团说法矛盾獐子岛并非首次提到“冷水团”,在其2013 年的年报中,獐子岛曾特别强调其“在獐子岛海域构建了北黄海冷水团监测潜标网,对底层水温变化实施24 小时不间断监测,提升了海域环境监控力。

”该说法与上文提到的灾害解释相矛盾:若“24 小时不间断监测”属实,则公司理应更早发现扇贝“消失”并止损,而非一味等待报损与核销;如果灾害原因解释属实,那么公司对冷水团监测能力有夸大陈述的嫌疑。

消耗生物性资产存货审计风险及应对

消耗生物性资产存货审计风险及应对

消耗生物性资产存货审计风险及应对作者:常琪来源:《西部论丛》2018年第04期消耗性生物资产是指为出售而持有的、或在将来收获为农产品的生物资产,包括生长中的大田作物、蔬菜、用材林、存栏代售的牲畜以及水产养殖的海产品等。

獐子岛于2018年1月30日晚发布公告,獐子岛因发现部分海域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异常,要对虾夷扇贝存货计提跌价准备或核销处理,据截至2月28日,獐子岛发布公告称,拟对底播虾夷扇贝存货成本核销及计提存货跌价准备62,893.55万元。

一、关于消耗性生物资产审计风险(一)消耗性生物资产存在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消耗生物性资产存货本身具有特殊性。

对于獐子岛扇贝盘点,扇贝的数量难以相对准确的估算,扇贝的质量难以检测,扇贝在其会计年度是否真实存在。

另外扇贝也更容易受到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

(二)消耗性生物资产存货的盘点通常所占面积辽阔,不能准确盘点计数。

獐子岛集团扇贝饲养海域面积广阔,根据獐子岛集团以前年度发布的相关公告显示獐子岛集团确权的为海底的底土部分,从事底播增养殖项目的,约300余万亩。

(三)獐子岛集团内部控制缺陷。

据相关媒体报道,獐子岛虽然有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但相关的治理活动却十分混乱,特别是采购、销售与仓储方面,经常出现违规操作。

(四)存货监盘的风险。

审计师在监盘存货时,可能没有丰富的海洋知识,对獐子岛集团负责存货盘点人员带领的盘点地点,盘点扇贝存货的数量与质量和相关盘点技巧缺乏准确可靠的知识。

无法对相关数据是否与本身预想的数据可靠性负责。

二、对于相关风险防范及建议(一)抽样盘点1.增加样本量由于消耗生物性资产存货的特殊性和所需盘点面积的辽阔。

抽样盘点的样本量必须要进行合理的增加。

以尽可能的减少审计风险。

根据獐子岛集团发布的海域面积及其以前年度投放扇贝苗的投放面积2014年、2015年及2016年的底播面积分别为21.14万亩、49.52万亩、60.80万亩。

根据审计风险抽点比例为10%比较合适。

獐子岛事件分析

獐子岛事件分析

獐子岛事件从公司治理、内部控制、财务分析、会计计量和职业道德五个方面具体分析。

根据已经公开的信息,在没有充分调查的情况下,獐子岛就宣布因为冷水团导致10亿元存货消失,似乎过于仓促。

根据公告,獐子岛于2014年9月15日至10月12日进行了秋季底播虾夷扇贝存量抽测,抽测方法为拖网配合视频。

用了近一个月,獐子岛仅监盘面积不足10亩的海域,与超过百余万亩的海域面积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獐子岛根据这样的结果就做出了10亿元存货损失的结论,这就好比在百万亩海域中发现几个死亡个案就有了虾夷扇贝全部死亡的判断。

与獐子岛的监盘相比,大华会计所的审计工作似乎是走过场。

根据公告,大华会计所监盘日期为2014年10月18日、20日和25日,仅盘点3天,獐子岛一个月盘点面积尚且不足10亩,那么大华会计所又盘点了多少呢?不难看出,仅用3天时间,大华会计所盘点将近1500亩,盘点方法为拖网船下网。

3天时间就完成了近200倍于獐子岛近一个月时间的盘点工作,由此可见,大华会计所的审计工作是多么草率。

只能说,獐子岛根据不足10亩海域盘点的结果就做出上百万亩海域虾夷扇贝全部损失的结论是非常不认真的,根据这个结论认定10亿元损失的会计处理更显示出公司的不负责任。

大华会计所3天时间“走过场”似的盘点似乎更多的是为了印证獐子岛盘点的结果。

显然,獐子岛盘点不足10亩海域尚且需要近一个月的时间,作为非专业人士,大华会计所盘点上千亩海域所需时间可想而知。

下面就从公司治理、内部控制、财务分析、会计计量和职业道德五个方面具体解剖獐子岛事件发生的原因。

一、公司治理:政企不分,一股独大1、管理层为镇级、村级干部,导致政企不分公司招股说明书显示,獐子岛由大连市长海县獐子岛镇所属集体企业改制而来。

獐子岛的第一、二、三、八大股东分别是獐子岛镇级集体企业,獐子岛镇下属村级集体企业,这些企业都是集体资产管理,管理层分别为镇级、村级基层干部。

政企不分是公司治理层面的大忌,可能严重影响公司资源配置效率甚至整体运营效益。

獐子岛事件分析

獐子岛事件分析

獐子岛事件分析作者:官琳玲来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6年第3期官琳玲摘要:本文以截至2015 年3 月1 日的有关獐子岛的研究报道及其公司公告为研究样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进行分析:本文第一部分为描述獐子岛事件过程。

第二部分为描述媒体上对獐子岛的质疑。

第三部分是笔者对质疑的分析。

最后一部分是这次的事件启示,该部分回顾獐子岛事件讨论此次獐子岛事件对其他农业上市公司、投资者和审计的启示。

关键词:财务造假;生物资产计量;信息披露违规一、獐子岛事件过程(一)獐子岛公司概况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58 年,是一家以水产增养殖为主,集海珍品育苗、增养殖、加工、贸易、海上运输于一体的综合性海洋食品企业。

獐子岛位于北纬39°,盛产海参、鲍鱼、扇贝等海珍品,以虾夷扇贝为例,其对养殖水域的水深、流速、水温、盐度、底质等均有较高要求,国内只有大连长海和山东长岛部分海域适宜大规模养殖。

(二)獐子岛事件前后2014 年10 月30 日晚间,獐子岛正常披露三季报,公告披露后在资本市场上引起轩然大波。

10 月30 日晚间,獐子岛公布三季报,同时发布的还有一份计提巨额存货减值公告。

根据公告,公司决定对105.64 万亩海域成本为7.35 亿元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放弃本轮采捕,进行核销处理,对43.02 万亩海域成本为3 亿元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计提跌价准备28305 万元,扣除递延所得税影响2.54 亿元,合计影响净利润7.63 亿元,全部计入今年第三季度。

11 月6 日,证监会表示正在就相关情况进行核查。

12 月5 日披露了证监会对獐子岛巨亏事件的核查和处理情况。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表示,未发现2011 年底扇贝的苗种采购有虚假行为,大股东存在占用上市公司资金行为。

二、遭受的质疑(一)存疑的冷水团国家海洋信息中心水文气象部主任陈满春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理论上北黄海中水层和底层确实存在一个冷水团,且每年随着季节和气候不同,冷水团的大小和范围均不一样。

獐子岛“生物资产减值准备”案例

獐子岛“生物资产减值准备”案例

獐子岛“生物资产减值准备”案例一、生物资产及减值准备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繁衍的古老产业,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互交织的特殊产业,因此,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

农业包括农、林、牧、渔四个部门。

农业生产受到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制度风险、技术风险的多重影响。

从自然风险来说,如种植业一般暴露在自然状态之下,受制于当地的气候水文、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病虫害侵袭,并且生产周期较长,播种期和生长期的投入在收获前遭遇不测,可能化为灰烬。

从市场风险来说,如畜牧业从母猪配种到商品猪出栏大约一年左右,生猪养殖对价格波动的反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价格大开大合。

资本进入农产品流通领域后,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分散的农业生产在市场中在定价中更是“看天吃饭”了。

所以,农业生产与工业生产相比不确定性更大。

规模化生产的企业摆脱不了农业生产的规律,《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2006)》对此进行了规范。

生物资产,是指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

分为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

消耗性生物资产,是指为出售而持有的、或在将来收获为农产品的生物资产,包括生长中的大田作物、蔬菜、用材林以及存栏待售的牲畜等。

生产性生物资产,是指为产出农产品、提供劳务或出租等目的而持有的生物资产,包括经济林、薪炭林、产畜和役畜等。

公益性生物资产,是指以防护、环境保护为主要目的的生物资产,包括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等。

收获后的农产品,不属于生物资产的范畴,计入存货。

生物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企业对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的生产性生物资产,应当按期计提折旧,并根据用途分别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当期损益。

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消耗性生物资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进行检查,有确凿证据表明由于遭受自然灾害、病虫害、动物疫病侵袭或市场需求变化等原因,使消耗性生物资产的可变现净值或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按照可变现净值或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生物资产跌价准备或减值准备,并计入当期损益。

2018重庆事业单位考试时事政治:2月12日《财经》热点新闻推荐

2018重庆事业单位考试时事政治:2月12日《财经》热点新闻推荐
北向资金“口味”渐变 中小票成投资洼地
近期,北向资金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以深市为代表的一众中小票取代白马、蓝筹再度成为北向资金追捧的对象。究其原因,中小票的杀跌幅度更大,部分被“错杀”的个股相对价值有所显现,出现一定吸引力。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北向资金逆势加仓中小票的动向也与场内主力资金再度趋向一致,这说明短期而言中小票或将更具表现机会。分析人士表示,北向资金历来是A股的行情风向标。近期中小票再度出现的资金净流入,意味着中小创的回撤动能有所弱化。从调仓换股的角度出发,当前资金已更加偏向于高成长类个股。
网售“自制食品”走热引关注 多为“三无”暗藏隐患
年关将至,一些风格独特的伴手礼逐渐在网上走热。其间,一些自制食品披上“手做”、“家庭作坊”、“私房”、“妈妈味道”的“外衣”,通过网上购物平台,渗入普通人的生活中。北京青年报记者调查发现,不少出售自制食品的商家会将“不添加任何防腐剂”作为卖点,向买家进行推销。但不少网售的自制食品其实暗藏安全隐患。一些售卖商家承认,他们在加工食品的过程中,没有进行食品安全的检查,保质期也是根据经验自行判断。中国食品产业评论员朱丹蓬表示,很多自制食品的商家不具备专业的设备及专业制作知识,导致这类“三无”食品存在安全隐患。对于消费者来说,网购这些“三无”的自制食品,一旦发现问题,因为缺乏生产方的信息,维权的难度会比较大。对此,专家指出,网上购物平台应加强对“自制食品”商家的监管,同时,消费者应增强鉴别、判断自制食品安全隐患的能力。
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而行 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力度不一
年报披露季,上市公司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引发市场关注。今年现金分红蔚然成风。不过,公告显示,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力度不一,也有公司公告不进行利润分配。对部分基础薄弱的现金分红公司,交易所还发函问询其分红合理性。总体而言,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是因企制宜、“量力而行”的。中国证券报记者注意到,在上市公司分红意识增强、现金分红日益普遍的同时,两市上市公司和投资者开始更关注现金分红的规则先行,即公司是否应该分红、如何分红、程序如何公平公正公开等“规则意识”日益清晰。这同监管部门近年来用规则引导上市公司分红、借助信披形成市场约束、严格规范决策程序等导向相契合。在遵从股东自治、投资者充分参与、规范管理等规则基础上,两市新经济类企业在现金分红方面的自主权体现得更明显。

獐子岛-战略管理案例分析

獐子岛-战略管理案例分析

• 獐子岛公司治理 “侵占型”问题表现
其他
5.49 1.07 0.56
6.85
6.85
6.85
5.49
4.12
4.12
6.852
獐子岛集团财务报告显示, 2019年其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过高, 达到56.98%。 前五大股东中, 长海 县獐子岛投资发展中心、 长海县獐 子岛褡裢经济发展中心、 长海县獐 子岛大耗经济发展中心、 吴厚刚, 这四大股东背靠当地政府, 或由政府 出资设立, 或曾在政府任要职, 都与 当地政府有着密切关系。 具有政府 背景的股东股份占比 48.94%, 这就 会存在政企不分的情况, 对于市场公 平性和公司运营来说都是不利的。
• “天灾”的背后,是“人祸”的隐忧
“鉴于獐子岛集团近几年经营异常,公司管理混乱, 且最近一年多其管理层的重大经营决策都存在‘家长式’ 作风,没有充分和董事会的董事、股东共同讨论,达成一 致意见决定的,故现在的管理层失去股东的信任。”
——第二股东代表罗伟新
“獐子岛到底是管理层的公司还是股东的公司,管理 层的权利来源于股东的授权,理应为股东的权益恪尽职 守。”
• 獐子岛的股权分布
股权管理是公司治理的基础,股权结构深刻影响着企业的治理结构和治理有效性。
股东名称
股东性质
报告期末持股比例(%)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长海县獐子岛投资发展中心 境内非国有法人 45.76
北京吉融元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和岛一号证券投资基金
• 獐子岛的组织结构
股东大会 董事会
监事会
审计委员会 审计部
提名委员会
薪酬与考核 委员会
总经理
战略委员会
总 经 理 办 公 室

吴厚刚“活该”破财1亿?

吴厚刚“活该”破财1亿?

吴厚刚“活该”破财1亿?■文/严学锋自愿破财1亿元?2014年12月3日,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审议通过了关于董事长兼总裁吴厚刚自愿承担1亿元灾害损失与公司共渡难关的议案:吴厚刚减持自己的股票1亿元,交给公司。

1亿元是巨款。

承担1亿元损失,到底是非常有责任心的“自愿”,还是“活该的”理应如此?突然损失7亿元中国渔业龙头企业獐子岛突然曝出巨大损失。

獐子岛2006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IPO,主要从事水产品养殖、加工等业务,主要产品为底播虾夷扇贝、鲍鱼、海参等。

2014年10月31日,公司公告称受北黄海冷水团异常变化的影响,部分海域底播虾夷扇贝发生重大损失,决定对大额存货进行核销处理及计提大额存货跌价准备,合计影响净利润7.63亿元;预测2014年亏损7.7亿元至8.6亿元,是公司上市后的首次亏损。

这是公司历史上第一次发生类似的大规模减产事件。

按吴厚刚的说法,正常情况下应有30%至50%的毛利,按照30%毛利来算,公司另外损失2个多亿的隐形利润,即加起来损失逾9亿元。

从其个人经历来看,吴厚刚可谓非常有经营才能。

生于1964年的吴厚刚是獐子岛控股股东獐子岛镇本地人,1980年开始工作,从獐子岛修造船厂铆工起步,1996年成为獐子岛镇镇长、獐子岛总经理,带领公司转亏为盈。

2001年任镇党委书记、獐子岛董事长。

2002年6月,他辞去公职,专任董事长;9月,他入股獐子岛10%:为解决吴厚刚的官商身份,他必须投入5%的股份。

吴厚刚借款,投入500万元购买了这5%的股份。

吴厚刚称,“因为它风险比较大,这个事我没有和家里人商量。

”他自认算是初生之犊不怕虎。

据报道,只要不出差,他都会提前半小时到单位,工作到深夜。

他认为,领导力的核心不是权力,而是影响力,领导者在工作中要身先士卒、率先垂范。

在吴厚刚执掌下,獐子岛快速发展。

2006年IPO,募资6.7亿元,他一举成为亿万富翁。

2011年,其减持套现3亿元。

同时,公司创新发展模式,实行“政府+银行+科研机构+公司+农户”的“五合一”模式,通过资金、管理、技术、品牌输出,带领当地1万多名养殖户共同致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证券代码:002069 证券简称:獐子岛公告编号:2014—91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部分海域底播虾夷扇贝存货核销及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公告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一、特别风险提示1、2014年9月15日至10月12日,公司按制度进行秋季底播虾夷扇贝存量抽测,发现部分海域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异常。

根据公司抽测结果,公司决定对105.64万亩海域成本为73,461.93万元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放弃本轮采捕,进行核销处理,对43.02万亩海域成本为30,060.15万元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计提跌价准备28,305万元,扣除递延所得税影响25,441.73万元,合计影响净利润76,325.2万元,全部计入2014年第三季度。

公司披露的《2014年三季度报告》已包含本次对部分海域底播虾夷扇贝的存货核销及计提跌价准备对2014年前三季度业绩的影响。

结合目前实际情况,预计公司2014年全年亏损。

2、为提高公司风险分散的能力,降低增养殖海珍品客观存在和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造成财产损失的风险。

公司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于2013年8月7日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推出以风力指数作为承保理赔依据的创新型保险产品。

但是目前我国农业类的相关保险承保的范围非常有限,诸如寒潮、冷水团异常、敌害繁衍等给公司经营造成重大损失的情形,均不在承保范围内。

本次受灾海域不在保险范围内。

3、公司与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共同对秋季存量抽测发现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异常的海域进行盘点,因受涉及海域面积大、存货盘点难度大、天气恶劣等因素影响,公司抽样盘点均匀分布,本次总监盘面积为1498.39亩,分别是:对2011年度底播在獐子岛南以及西南方向的76.0834万亩海域,利用拖网船(15181号、15223号、15233号)共抽取65个点,总监盘面积757.90亩;对2012年度底播在獐子岛西部方向的29.575万亩海域对2012年度底播在獐子岛西部方向的29.575万亩海域,利用拖网船(15181号、15223号、15233号)共抽取56个点,总监盘面积740.49亩。

公司其他海域存在根据后续的盘点或作业情况进行调整的可能性。

敬请投资者注意风险。

具体的盘点方法详见公司于10月31日刊登在《证券时报》、《中国证券报》及巨潮资讯网()上的《关于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部分海域底播虾夷扇贝监盘、核销及计提跌价准备会计处理的专项说明》“一、部分海域底播虾夷扇贝监盘情况(四)具体盘点方法”。

4、公司正在积极与有关政府部门进行沟通,在深海开发中的灾情损失、灾害区域的海域使用金缴纳标准等方面争取积极支持和优惠政策。

因具体政府补助以及优惠政策尚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待公司获得相关政府文件及款项后,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二、释义三、概述(一)基本情况公司海洋牧场的底播虾夷扇贝(会计科目中归属于消耗性生物资产)确权底播面积约340万亩,由于持续监测难度大,根据虾夷扇贝在4月左右的繁殖期和7-9月的高温期后存量变化较大的规律,公司制度规定于每年4-5月和9-10月分别进行春季、秋季系统的存量抽测。

2014年9月15日至10月12日,公司按制度进行秋季底播虾夷扇贝存量抽测,根据抽测结果发现部分海域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异常,将产生重大损失。

因此公司申请自10月14日至今公司股票停牌,目前已完成核查确认、原因分析。

具体情况为:1、根据公司抽测结果,公司决定对105.64万亩海域成本为73,461.93万元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放弃本轮采捕,进行核销处理,对43.02万亩海域成本为30,060.15万元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计提跌价准备28,305万元,扣除递延所得税影响25,441.73万元,合计影响净利润76,325.2万元,全部计入2014年第三季度。

其中,上述148.66万亩海域包括:2011年底播海域119.1万亩、2012年底播海域29.56万亩。

2013年底播海域(2016年初起进入收获期)抽测情况良好。

2、2014年10月21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召集海洋环境监测与观测、物理海洋、海洋地质、海洋生态、海水养殖、海洋生物等领域的专家,围绕獐子岛海洋牧场确权海域的水文监测、洋流和底质调查、生态调查、虾夷扇贝养殖生物学、养殖生态学现场实验等资料,分析了中国科学院近海观测研究网络黄海站监测数据及开放航次调查数据,研讨了影响底播虾夷扇贝存活和生长的生态因子及其效应,探讨了獐子岛海域底播虾夷扇贝亩产下降的原因,并形成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会议纪要》(具体内容详见公司于10月31日刊登在《证券时报》、《中国证券报》及巨潮资讯网()上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会议纪要》)。

根据公司存量抽测结果、中国科学院近海观测研究网络黄海站监测数据及开放航次调查数据,以及《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会议纪要》,综合判定公司海洋牧场发生了自然灾害,灾害主要原因为北黄海冷水团低温及变温、北黄海冷水团和辽南沿岸流锋面影响、营养盐变化等综合因素。

(二)政府救灾援助大连市政府正在密切关注此事项。

根据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下发《关于推进长海县海洋牧场试点示范工作的报告》及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关于印发《长海县现代海洋牧场试点示范项目协调推进会会议纪要》的通知”(辽海渔业字〔2014〕151号),长海县作为辽宁省现代海洋牧场建设示范县,省市政府对其承担的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任务非常重视,已确定相应扶持政策并给予资金支持。

獐子岛集团作为现代海洋牧场建设的主体单位,将享受相关政策和资金支持。

长海县人民政府于2014年10月29日下发的《长海县政府十七届八次常务会议纪要》,做出如下决定:1、同意免收獐子岛集团深水底播受灾海域的部分海域使用金;2、同意对此次已确认的灾害区中2015年新转为常规的海域给予深水开发优惠政策。

鉴于公司尚未收到正式政府文件,待公司获得相关政府文件或收到款项后,将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三)公司审批程序公司于2014年10月30日召开的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会议,以7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审议通过了《关于部分海域底播虾夷扇贝存货核销及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议案》,该项议案尚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

四、本次事项对公司的影响(一)对公司当期资产状况及经营业绩的影响本次事项将导致存货核销及计提跌价准备扣除递延所得税影响合计76,325.2万元(占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绝对值的比例为787.32%),全部计入2014年第3季度,将导致公司所有者权益相应减少,本次事项将降低公司2014年第3季度净利润76,325.2万元。

注: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算过程为:经公司秋季底播虾夷扇贝存量调查,2011年底播虾夷扇贝43.02万亩预计存量2,417.84吨,预计可实现销售收入6,165.48万元,扣除收获费用、销售费用4,410.33万元,可变现净值为1,755.15万元。

(二)对未来经营业绩及持续发展的影响1、直接影响:本事项涉及的148.66万亩海域中,包括2011年底播海域119.1万亩、2012年底播海域29.56万亩;2013年底播海域(2016年初起进入收获期)抽测情况良好。

据此判断,本事项的影响主要将体现在2014年度内,对公司的未来经营业绩不会持续造成重大影响。

2、持续影响:以生态、环保的模式可持续开发海洋,是中国乃至人类应对不断增长的食物需求的重要途径之一。

因此海洋牧场建设具有较大的社会价值。

大连市、长海县、獐子岛镇3级政府救灾援助相关文件的出台,将有效降低公司的深海开发成本与风险。

公司将以此为契机,稳健推进长效机制,提升海洋牧场建设水平:(1)优化底播增殖结构,进行虾夷扇贝增殖等级划分,针对不同等级选用不同增殖策略。

(2)根据环境特点,通过种质创制提高产品对环境的抗逆性。

(3)开展海域养殖生态容量评估,控制养殖总量,优化养殖布局,实现稳产、优质和产业可持续发展。

(4)加强海域生态环境监测,实现年度生态环境综合评估与预测。

同时,公司将围绕资源、市场、技术三大核心要素,加快战略转型升级:(1)着力打造海洋牧场种业平台。

以轻资产模式发挥公司的技术优势,形成海洋牧场第二利润增长级,推动海洋牧场由规模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提升。

(2)加强全球资源整合。

充分发挥新设立(并购)的北美资源整合平台、北海道资源整合平台及朝鲜半岛资源整合平台的作用,实现境外优质资源与国内消费需求的深度对接,以外部资源有效补充海洋牧场资源、扩大公司的国内市场份额。

(3)加速O2O消费者服务平台建设。

2014年内公司电商业务倍数增长、终端布局初见成效、海外贸易盈利显著改善。

公司将继续提升市场端能力,尽早实现由食材企业向食品企业升级。

五、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关于相关会计处理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说明经审核,公司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认为:基于谨慎性原则,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和公司会计政策的相关规定,公司对部分海域底播虾夷扇贝的存货核销及计提跌价准备的依据充分,数据公允地反映了公司实际状况,使公司会计信息更加真实可靠,更具合理性,同意本次部分海域底播虾夷扇贝的存货核销及计提跌价准备,并将该议案提交董事会审议。

六、监事会关于相关会计处理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意见经审核,公司监事会认为:公司本次对部分海域底播虾夷扇贝的存货核销及计提跌价准备的决议程序合法,依据充分,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和公司相关会计政策的规定,符合公司实际情况,进行相关会计处理后能公允反映公司财务状况,我们同意此事项。

七、会计师关于本事项的专项意见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关于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部分区域底播虾夷扇贝监盘、核销及计提跌价准备会计处理的专项说明》,结论意见为:1、本次监盘区域底播虾夷扇贝的平均亩产与獐子岛集团2014年秋季存量调查中相同区域平均亩产的数据差异不大,基本吻合。

2、獐子岛集团根据2014年秋季存量调查报告中数据,对资产负债表日(2014年9月30日)的存货进行了相应的会计处理。

我们认为存货核销计入营业外支出,计提跌价准备计入资产减值损失的会计处理方式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八、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关于本事项的说明经过交流和讨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专家对獐子岛海域底播虾夷扇贝亩产下降的原因达成如下共识:1、2014年1-8月份的水温波动幅度高于历年平均水平,北黄海冷水团强度减弱,宽度加大,水温日变幅加大。

较大的水温日变幅会对虾夷扇贝生长、存活产生影响。

2、受北黄海冷水团和辽南沿岸流锋面影响,獐子岛西部底播海域的底层水温在6-8月下旬波动很大,日较差达4℃左右。

水温日变化频繁且幅度较大将对虾夷扇贝生长、存活产生较大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