獐子岛巨亏
獐子岛“海底迷雾”

獐子岛“海底迷雾”作者:刘永刚来源:《中国经济周刊》2014年第43期从预计盈利7565万元到突然称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巨亏8.12亿元,150万亩养殖海域颗粒无收,2006年上市的被誉为“水产第一股”的獐子岛(002069 .SZ)一夜之间变身“蓝田股份第二”,饱受世人诟病。
獐子岛虽以一句“冷水团”来回应巨亏原因是天灾,但对于那些重金买入的投资者来说,这样的解释实在难以让人信服。
在外界看来,辽阔的海面之下曾经是当地人备感自豪的“海底银行”,獐子岛如今面对逾8亿元的损失,一夜之间这家龙头农业股似乎从炙手可热的基金重仓股演变成烫手的山芋。
疑团一:杀死扇贝的冷水团为何无法提前监测?半个月前,獐子岛即以“拟披露与公司底播增殖海域相关的重大事项”为由停牌。
10月30日晚间,三季报临近收官之日,獐子岛终于发布公告,称受部分海域底部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异常因素影响,公司将对此计提损失7.63亿元,前三季度亏损8.12亿元。
据獐子岛董秘孙福君介绍,公司的市场份额占据全国虾夷扇贝70%以上。
随后,獐子岛召开了海洋牧场灾情说明会。
獐子岛董事长吴厚刚在11月2日的会议上称,“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将面临着两方面的危机——信用危机、投资价值危机,近期关于上市公司的传言非常多,包括‘第二个蓝田’、资金挪用等,我们会认真地解答投资者的质疑,把问题说清楚。
”吴厚刚的解释并未解决投资者心中的疑问。
根据当天的会议纪要显示,投资者目前对獐子岛的疑问主要有两个:一是,如何证明即将采捕的扇贝确实死亡了?二是,如何证明2011年时确实投了苗?当年发现蓝田股份造假的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刘姝威认为,獐子岛是否如蓝田般造假,最有发言权的是气象专家和海洋专家。
獐子岛表示,根据公司存量抽测结果、中国科学院近海观测研究网络黄海站监测数据及开放航次调查数据,以及《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会议纪要》,综合判定公司海洋牧场发生了自然灾害,灾害主要原因为北黄海冷水团低温及变温、北黄海冷水团和辽南沿岸流锋面影响、营养盐变化等综合因素。
獐子岛事件分析

獐子岛事件从公司治理、内部控制、财务分析、会计计量和职业道德五个方面具体分析。
根据已经公开的信息,在没有充分调查的情况下,獐子岛就宣布因为冷水团导致10亿元存货消失,似乎过于仓促。
根据公告,獐子岛于2014年9月15日至10月12日进行了秋季底播虾夷扇贝存量抽测,抽测方法为拖网配合视频。
用了近一个月,獐子岛仅监盘面积不足10亩的海域,与超过百余万亩的海域面积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獐子岛根据这样的结果就做出了10亿元存货损失的结论,这就好比在百万亩海域中发现几个死亡个案就有了虾夷扇贝全部死亡的判断。
与獐子岛的监盘相比,大华会计所的审计工作似乎是走过场。
根据公告,大华会计所监盘日期为2014年10月18日、20日和25日,仅盘点3天,獐子岛一个月盘点面积尚且不足10亩,那么大华会计所又盘点了多少呢?不难看出,仅用3天时间,大华会计所盘点将近1500亩,盘点方法为拖网船下网。
3天时间就完成了近200倍于獐子岛近一个月时间的盘点工作,由此可见,大华会计所的审计工作是多么草率。
只能说,獐子岛根据不足10亩海域盘点的结果就做出上百万亩海域虾夷扇贝全部损失的结论是非常不认真的,根据这个结论认定10亿元损失的会计处理更显示出公司的不负责任。
大华会计所3天时间“走过场”似的盘点似乎更多的是为了印证獐子岛盘点的结果。
显然,獐子岛盘点不足10亩海域尚且需要近一个月的时间,作为非专业人士,大华会计所盘点上千亩海域所需时间可想而知。
下面就从公司治理、内部控制、财务分析、会计计量和职业道德五个方面具体解剖獐子岛事件发生的原因。
一、公司治理:政企不分,一股独大1、管理层为镇级、村级干部,导致政企不分公司招股说明书显示,獐子岛由大连市长海县獐子岛镇所属集体企业改制而来。
獐子岛的第一、二、三、八大股东分别是獐子岛镇级集体企业,獐子岛镇下属村级集体企业,这些企业都是集体资产管理,管理层分别为镇级、村级基层干部。
政企不分是公司治理层面的大忌,可能严重影响公司资源配置效率甚至整体运营效益。
獐子岛

“冷水团”事件介绍
2014年10月30日晚间,中国A股上市公司獐子岛如期披露三季报,公告称,因为北黄海遭遇异常的冷 水团,公司105.64万亩海洋牧场遭遇灭顶之灾,受此影响,公司前三季业绩“大变脸”,由盈利变为亏 损约8.12亿元。受灾原因之一就是2014年1~8月的水温波动幅度高于历年平均水平,北黄海冷水团强 度减弱,宽度加大,水温日变幅加大。较大的水温日变幅会对虾夷扇贝生长、存活产生影响。 Ps:北黄海冷水团简而言之就是夏季在北黄海洼地之上始终盘踞着的一个低温孤立水体,它的温度变化范围通常约为5~11℃,盐
獐子岛
由“冷水团”带来巨亏引发对于特殊性存货审计风险的思考
赵敏 张泽 宋全泽 董飞 任泽鹏
“獐子岛”,位于北纬39°,盛产海参、 鲍鱼、扇贝等海珍品,是著名的“獐 子岛海参”的原产地,素有“海底银 行”、“黄海明珠”之美誉。属于大 连市长海县獐子镇,位于长山群岛的 南部。獐子岛渔业企业于 2006 年 9 月 28 日在深交所上市(股票代码 002069),并创造中国农业第一个百 元股。在海洋渔业板块中,獐子岛的 总资产排名第一,流通股排名第二, 总股本是海洋渔业中占领第二的位子。
消耗性生物资产存货风险监控形同虚设
通过对于相关公告的分析,我们发现獐子岛公司在三个阶段对于存货风险的监控薄弱,第一阶段:投 产阶段控制缺失;第二阶段:生产阶段风险预警控制失效;第三阶段:监盘阶段内控壁垒较高。 1.投产阶段监控缺失 早在2012年獐子岛前高管就曾对于獐子岛的存货内部管理进行检举,称獐子岛存在“公司治理混乱, 业务员违规操作”和贝苗播种不足情况,甚至存在业务员与个体苗户串通,将贝苗里面掺杂砖头的现象, 该案件虽然得到了解决,但是却显示出獐子岛消耗性生物资产投产阶段监控缺失。 2.生产阶段风险预警控制失效 獐子岛公司曾经在2012和2013年的年报中特别强调“公司在獐子岛海域构建了北黄海冷水团检测潜 标网,对底层水温变化实施24小时不间断检测,提升海域环境监控能力”,也就是说一旦扇贝养殖区域 的海水温度发生变化,獐子岛能在第一时间掌握信息。在每月调查与“24小时不间断监测”的双重监测 情况下,獐子岛仍然未能及时发现北黄海冷水团,虽然獐子岛对其归因为天灾,但从管理层的生物资产 内部控制来看,其内部控制也存在严重问题,导致其内部控制形同虚设。 3.监盘阶段内控壁垒较高 水产养殖业存货监盘一直都是内审和外审的一大难题,底播虾夷扇贝,在会计上难以清点实际种苗数 量,因此一般按照采购清单数量入账,底播以后,存货数量的监盘变得更加难以控制。底播养殖这种粗 放的养殖方式加上海上养殖极高的专业性与复杂性,使得具体存货数量难以实现第三方审计检测,审计 师实地考察,用抽样样本推测整体样本。这种方式下的审计难题很难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准确。
扇贝诉讼案例

扇贝诉讼案例獐子岛“扇贝跑路”案,投资者索赔一审胜诉!将“冻品攻略”设为星标保持联系,一起前行北京时间12月6日,部分投资者收到了中国大连中院送达的《民事判决书》,法院认为被告A股网红上市公司水产第一股的獐子岛被处罚行为属于虚假陈述,与投资者的损失之间具有因果关系,投资者的诉讼请求部分成立,一审法院酌情支持赔偿投资者30%的损失。
新浪财经12月7日报道,回顾过往,獐子岛2006年上市,为彼时A股的第二高价股,股价也一路水涨船高。
然而,在2010年至2011年期间,獐子岛爆发高管离职潮,随后业绩也出现了拐点。
自2014年以来,在6年不到的时间里,獐子岛的扇贝先后四次离奇“失踪”。
2014年,獐子岛巨亏11.89亿元人民币,原因为北黄海遭到几十年一遇的异常冷水团,公司在2011年和部分2012年播撒的100多万亩即将进入收获期的虾夷扇贝绝收。
2017年,獐子岛再度巨亏7.23亿元,原因为海洋牧场遭受重大灾害,扇贝被“饿死”。
2019年4月,獐子岛发布2019年一季报,亏损4,314万元,同比减少379.43%,理由为“底播虾夷扇贝受灾”。
2020年4月,獐子岛发布2019年年报,公司经营业绩再次出现较大额度亏损,全年亏损3.92亿元,理由依旧为“底播虾夷扇贝发生大规模死亡灾害”。
獐子岛的扇贝去哪了一度为A股市场的未解之谜。
最终,历经2年4个月的调查,2020年6月,“扇贝之谜”案终于揭开谜底。
经中国证监会查明,獐子岛存在多项违法事实:一、獐子岛公司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其披露的2016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二、獐子岛公司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其披露的2017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三、獐子岛公司披露的《关于2017年秋季底播虾夷扇贝抽测结果的公告》存在虚假记载;四、獐子岛公司披露的《年终盘点公告》和《核销公告》存在虚假记载;五、獐子岛公司未及时进行信息披露。
与此同时,投资者索赔正式按下“启动键”。
证监会发布对獐子岛“巨亏”事件核查及处理情况

证监会发布对獐子岛“巨亏”事件核查及处理情况
发布时间:2014-12-08
关键字:
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獐子岛)于2006年9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上市。
公司主
要从事水产品养殖、加工等业务,主要产品为底播虾夷扇贝、鲍鱼、海参等。
2014年10月14日,獐子岛
停牌,称正在核查与底播增值海域相关的重大事项。
10月31日,獐子岛发布公告,称受北黄海冷水团异常变化的影响,部分海域底播虾夷扇贝发生重大
损失,决定对大额存货进行核销处理及计提大额存货跌价准备,合计影响净利润7.63亿元。
该信息披露后,市场出现大量质疑声音,集中反映獐子岛涉嫌三年前虾夷扇贝底播苗种造假、大股东违规占用资金等
问题。
针对上述质疑,证监会已经要求獐子岛本着对投资者、对市场负责的态度进行自查,综合采取多种
措施,充分利用各种方式,及时、全面、准确地作出合理的解释和说明,并要求相关中介机构出具核查意见。
经核查,证监会未发现獐子岛2011年底播虾夷扇贝苗种采购、底播过程中存在虚假行为;未发现大股
东长海县獐子岛投资发展中心存在占用上市公司资金行为;獐子岛存在决策程序、信息披露以及财务核算
不规范等问题。
对核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大连证监局已经采取责令整改、出具警示函等行政监管措施,深圳证券交
易所也采取了自律监管措施。
page 1 of 1。
獐子岛事件分析

獐子岛事件分析官琳玲摘要:本文以截至2015年3月1日的有关獐子岛的研究报道及其公司公告为研究样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进行分析:本文第一部分为描述獐子岛事件过程。
第二部分为描述媒体上对獐子岛的质疑。
第三部分是笔者对质疑的分析。
最后一部分是这次的事件启示,该部分回顾獐子岛事件讨论此次獐子岛事件对其他农业上市公司、投资者和审计的启示。
关键词:财务造假;生物资产计量;信息披露违规一、獐子岛事件过程(一)獐子岛公司概况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58年,是一家以水产增养殖为主,集海珍品育苗、增养殖、加工、贸易、海上运输于一体的综合性海洋食品企业。
獐子岛位于北纬39°,盛产海参、鲍鱼、扇贝等海珍品,以虾夷扇贝为例,其对养殖水域的水深、流速、水温、盐度、底质等均有较高要求,国内只有大连长海和山东长岛部分海域适宜大规模养殖。
(二)獐子岛事件前后2014年10月30日晚间,獐子岛正常披露三季报,公告披露后在资本市场上引起轩然大波。
10月30日晚间,獐子岛公布三季报,同时发布的还有一份计提巨额存货减值公告。
根据公告,公司决定对105.64万亩海域成本为7.35亿元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放弃本轮采捕,进行核销处理,对43.02万亩海域成本为3亿元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计提跌价准备28305万元,扣除递延所得税影响2.54亿元,合计影响净利润7.63亿元,全部计入今年第三季度。
11月6日,证监会表示正在就相关情况进行核查。
12月5日披露了证监会对獐子岛巨亏事件的核查和处理情况。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表示,未发现2011年底扇贝的苗种采购有虚假行为,大股东存在单位在开展公务卡报销结算制度时要重视《中央预算单位公务卡管理暂行办法》文件的作用,应该按照文件的要求来办理公务卡消费支出报销业务,提高公务卡报销结算方式的合法性。
同时,单位要根据报销审批工作流程来核准单据和凭证,并要按照单位的财务报销程序报请审批,要对刷卡消费行为进行监督和控制。
财务管理案例 獐子岛的是是非非

獐子岛之总结篇♥
主讲人:欧阳希
小结
• 总览回顾一下獐子岛事件:当年也就是2006
年的9月份,獐子岛曾经头顶着中国水产第一股,刚 经过了巨额的亏损。但9月份发现的异常,为什么时 隔一个多月之后才对外公布,巨额亏损疑云重重。
故事背景
• 獐子岛是一家主营水产养殖、加工、贸易的上市公司。 2006年登陆A股,此后利润一直不错。因其产业模式独特 ,也是水产养殖业的名片,2008年其股价一度超过百元。
故事背景
• 但10月14日
獐子岛突然宣布停牌。公告称拟披露与底播增殖 海域的重大事项。
半个月后。。。。
獐子岛披露,2011年底播海域为 119.1万亩、 2012年底播海域为29.56万亩的虾夷扇贝,因受冷 水团异动导致的自然灾害影响,虾夷扇贝近乎绝 收。
故事背景
虾夷扇贝为獐子岛的主营产品,今年三季度正是 2011年底播种的虾夷扇贝的收获季节,没想到竟 然没有收成。由此三季度獐子岛巨亏8.12亿元, 市场哗然。
短短几个月。即将收获的虾夷扇贝几近绝收。
? 到底是什使得贝壳不见了???
贝壳去向之疑
冷水团影响
底播虾夷扇贝苗种采购,底播过程中存在虚假行为
Economical factors
银行很难再给獐子岛贷款帮助
复牌后股价跌停,质押股权缩水。 獐子岛当地居民态度。
领先的海洋牧场养殖技术
ial factors
Technological factors
筹资效用评价
• 短借长用带来高成本高财务风险。 • 高度依赖融资补充现金流量更加提高财务风险。
投资篇♥
主讲人:郑志辉
投资变化
该事件又称为“獐子岛扇贝劫”、“獐子岛事件”。
獐子岛坏账准备财务务必分析

獐子岛坏账准备财务务必分析一、案例介绍2014年10月30日,獐子岛发布第三季度报告称,因海洋牧场遭遇几十年遇异常的“冷水团”,在2011年和部分2012年播撒的105.64万亩虾夷扇贝颗粒无收,决定对大额存货进行核销处理及计提大额存货跌价准备,合计影响净利润7.63亿元。
2014年12月5日,证监会发布了对獐子岛“巨亏”事件的核查结果及处理情况。
通过专项核查,未发现獐子岛2011年年底播虾夷扇贝苗种采购底播过程中存在虚假行为;未发现大股东长海县獐子岛投资发展中心存在占用上市公司资金行为;獐子岛存在决策程序、信息披露以及财务核算不规范等问题。
二、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对企业的好处(一)主要体现在:(1)能够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通过加强内控和风险管理,可以培育企业的竞争优势、增强核心竞争力。
(2)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通过加强内控和风险管理,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经营活动中的浪费、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经济运行质量。
(3)可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业长青。
通过加强内控和风险管理,摒弃片面追求高速扩张的粗放式发展方针,转而提高企业发展的“质”,实现细水长流、基业长青。
(二)基于CoSO五要素的“獐子岛”内部控制失效原因及其分析本文从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五方面对獐子岛内部控制出现缺陷的原因进行分析。
(1)控制环境。
据公司内部的前高管透露,獐子岛的治理混乱,下面的业务经常出现违规操作;没有培育好员工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存在部分贪污资源的现象;企业聘用员工考核不严,很多员工是外面聘用的,没有良好的扇贝养殖技能。
(2)风险评估。
由于缺乏对相关养殖海域的养殖风险的有效评估,使其存货大量死亡,计提了大额的存货跌价准备;盲目扩张的投资活动,使得公司的现金流量基本依赖借债等筹资活动来维持,给公司造成了财务状况不稳定和巨大的财务压力。
三、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方法对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是指评价主体采取一定的方式、借助一些工具审查、评价和分析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的设计是否合理,执行是否有效等的一系列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随后,在10月21日,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召开会议称,受北黄海冷水团等影响,獐
子岛西部底播海域底层水温,在今年6至8月份波动很大,水温日变化波动频繁且幅度
较大,将对虾夷扇贝生长、存货产生较大影响。
•
11月18日晚间,一直处于停牌自查状态的獐子岛发布公告称,公司将终止此前的
非公开发行计划。与此同时,公司也于近期收到证监会《中国证监会行政许可申请终
子岛必然会受到证监会的严厉惩罚,同时投资者也会得到应有的补偿。
•
一般而言,作为一家知名的上市公司,且属于全国最大的海珍品生态养殖基地,其必然具
备成熟的跟踪调查系统,且会拥有一支训练有素的研究团队。对此,当相关产品出现异常时,
系统理应可以及时发现,并快速地解决问题。不过,针对此次突发性的大规模失踪事件,确实
二、案例背景
•
2006年,獐子岛以25元的发行价格,成为“新老划断”后新股发行的第一高价股。在其
上市首日,更是以62.11元收盘,成为了当时深市的第一高价股。鉴于当时市场给予獐子岛
如此偏高的定价,其根源就在于市场看好獐子岛的发展前景。
•
显然,凭借全国最大的海珍品生态养殖基地,依靠“獐子岛”的驰名商标也为公司带来了
万亩的海洋牧场遭遇灭顶之灾。受此影响,公司前三季度业绩“大变脸”,由盈利变为亏 损约8.12亿元。
•
据獐子岛的解释称,由于公司海洋亩产发生自然灾害,2014年9月15日至10月12日
,公司秋季底播虾夷扇贝存量抽测发现部分海域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异常。对此,公
司于10月14日向交易所申请停牌,并邀请海洋科学家和会计师到现场进行系统调查。
止审查通知书》。
•
按照今年6月公布的定增方案,獐子岛拟以12.6元/股的价格,发行最多1.09亿股,
以募集不超过13.7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证监会一纸文书,意味着獐
子岛近14亿元的定增流产。截至目前,獐子岛仍继续停牌。
•
显然,面对突如其来的事件,獐子岛无疑给投资者带来沉重的打击。按照初步的
2013年 獐子岛对25万亩虾夷扇贝项目底播投入1.11亿元。扇贝存量调查显示,2013年 底播虾夷扇贝成长情况良好。
•
2014年 受冷水团影响,公司计划放弃捕捞,共计造成近8亿元的存货损失。2011年和
2012年对虾夷扇贝的投资毁于一旦。
2014年10月30日晚间,獐子岛公告称,因为北黄海遭遇异常的冷水团,公司105.64
、休闲渔业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海洋食品企业。 • 集团公司位于中国大连市,注册资本7.1亿元,资产总额49亿元,员工4000余人,下设19家分公
司、20家子公司、2家参股公司。 • 公司于2006年9月28日在深交所上市(股票代码002069),董事长是吴厚刚。并创造中国农业第
一个百元股。 • 2006年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獐子岛”商标获得“中国驰名商标” 。 • 2007年当选为“CCTV年度最佳雇主” 。 • 2008年登榜福布斯中国潜力企业 。 • 2010年被评为中国最受信赖的十大品牌。 • 全国首届“兴渔富民新闻人物”企业
测算,此次事件将会给獐子岛带来巨额的市值蒸发,可预期的股价跌幅可能高达五个
跌停板以上。
•
至此,无论是普通投资者还是机构投资者都会受到沉重的压力。其中,社保基金
等机构投资者也难逃一劫。
三、案例分析
•
一方面,如果獐子岛确实因天气原因,且经过权威机构的确认,则投资獐子岛的投资者或
将无法获得补偿。另一方面,如果獐子岛存在重大的违规造假或者恶意隐瞒事实等行为,则獐
令人感到疑惑。 此外,因行业自身的特殊性,一般人很难去验证公司的具体存货,具体的生产
研究过程。显然,在獐子岛巨额存货失踪的背后,投资者根本无法真实了解过去公司的发展状
况及存货的多少。因此,பைடு நூலகம்一系列难以解释的问题中,也可能为獐子岛创造出很好的违规条
件。
•
值得注意的是,獐子岛对外公告称,因为北黄海遭遇异常的冷水团,公司105.64万亩的海
不少的人气。自其上市至今,獐子岛的影响度也得到了明显地提升。
•
2011年 募集资金7.76亿元,用于投资25万亩虾夷扇贝底播增殖项目和獐子岛贝类加工
中心项目。当年共投入3.26亿元。
•
2012年 1.55亿元用于42.2万亩新扩增虾夷扇贝底播海域增殖项目。同年,公司对25万亩
虾夷扇贝项目底播投入8392.09万元。
洋牧场遭遇灭顶之灾。显然,面对破坏力如此巨大的“天灾”,也会深刻影响到其他养殖户及
当地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然而,令人疑惑的是,据媒体报道,部分当地养殖户称没有听说过
此类事件,同时有部分管理部门也不知道相关的灾害。至此,獐子岛的黑天鹅事件确实引发社
会的质疑。
•
无可否认,相对于制造业等行业,很容易受到天灾影响的水产养殖的不确定风险确实很大
獐子岛巨亏
工商1班 第三组
目录
• 一、獐子岛公司简介 • 二、案例背景 • 三、案例分析 • 四、问题 • 五、解决办法 • 六、启示
一、獐子岛公司简介
• 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58年。 • 曾先后被誉为“黄海深处的一面红旗”、“海上大寨”、“黄海明珠”、“海底银行”、“海上蓝筹”。 • 现发展成为以海洋水产业为主,集海珍品育苗、增养殖、加工、贸易、冻鲜品冷藏物流、客运
。因此,獐子岛巨亏背后是不是另有隐情,在未见到实质性调查材料之前,不宜匆忙下结论。
但面对獐子岛上市8年多来从未出现的“灭顶之灾”,面对突如其来的巨额损失,媒体和公众投资
者对上市公司治理、业绩预警、信息披露制度也有权利质疑。目前,质疑集中在以下几点:
•
其一,既然9月发现可能导致巨额损失的异常,为何时隔一个多月才对外公布?如果在9月
扇贝检测措施?去年媒体曾经公开报道,“据獐子岛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2013年1月,獐子岛
集团启动海洋牧场智能化管理系统,该系统设计涵盖育苗过程管理、养殖过程管理、海洋环境
15日至10月12日期间上市公司已知晓可能造成巨额损失,却不及时对外公布,那么公司在信息
披露上就违规了。如果耽搁了这么长时间还没能判断出巨额损失的端倪,那就是上市公司内部
管理出了大问题,公司管理层难辞其咎。
•
其二,由于黄海冷水团具有不可预测的复杂特性,公司方面表示面对这样的天灾几乎无能
为力。但令人生疑的是,扇贝大规模死亡为何突然在收获前才发现?公司方面为何没有日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