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第2章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现代机械制图习题集习题解答4

现代机械制图习题集习题解答4

2-2 正投影的基本性质班级: 姓名: 学号: 11第2章 投影基础1. 根据给出的视图补画第三视图。

(4)(1)(2)(3)(5)2-6 直线的投影(续)班级: 姓名: 学号: 15第2章 投影基础7. 已知A、B、C在同一直线上,求点的投影。

OXab( )( )ddd'(4)c'aa'Xb'cXca( )d(5)a'OX b'bd'c'cacObbd( )8. 判断下列两直线的相对位置(平行、相交、交叉)(1)c'a'd'a'c'(2)b'b'd'OX( )bO(6)b'(d')dXa a'(c)c'( )acdbc'(d')a'O (3)b'交叉相交相交交叉交叉平行2-12 换面法班级: 姓名: 学号: 213. 求三角形ABC的实形。

1. 求点A的新投影。

第2章 投影基础O11H VX a'aX HV bab'(2)1HVV HX aa'(1)X V HXOa'1OOOc'c (1)XHV d'cdc'(2)HV aa'bb'OX O2. 求直线AB、CD的实长及AB与水平面的倾角和CD与正平面的倾角。

4. 求点K到三角形ABC的距离。

aa'Xcbkc'Ok'b'a 1'a 1a 1'b1'c1'。

最全机械制图习题全集附带答案(答案)

最全机械制图习题全集附带答案(答案)

机械识图习题集第一章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1.图纸的幅面按尺寸大小可分为5 种,其代号分别为A0,A1,A2,A3,A4。

2.图纸格式分为留有装订边和不留装订边两种,按照标题栏的方位又可将图纸格式分为X型和Y型两种。

3.标题栏应位于图纸的右下角,一般包含以下四个区:更改区、签字区、名称及代号区、其他区,标题栏中的文字方向为水平。

4.比例是指图中图形与其实物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

图样上标注的尺寸应是机件的最后完工尺寸尺寸,与所采用的比例无关。

5.常用比例有原值比例、放大比例和缩小比例三种;比例1:2是指实物是图形的2倍,属于缩小比例;比例2:1是指图形是实物的2倍,属于放大比例。

6.比例的选择原则是:作图时应尽量采用原则比例,需要时也可采用放大或缩小的比例。

无论采用何种比例,图样中所注的尺寸,均为机件的最后完工尺寸。

7.图样中书写的汉字、数字和字母,必须做到字体工整、笔划清除、间隔均匀、排列整齐,汉字应用长仿宋体书写,数字和字母应书写为斜体或直体。

8.字号指字体的高度,图样中常用字号有3.5,5,7,10号四种。

9.常用图线的种类有粗实线、细实线、波浪线、细虚线、细点画线、双点画线等六种。

10.图样中,机件的可见轮廓线用粗实线画出,不可见轮廓线用细虚线画出,尺寸线和尺寸界线用细实线画出,对称中心线和轴线用细点画线画出。

虚线、细实线和细点划线的图线宽度约为粗实线的一半。

11.图样上的尺寸是零件的最后完工尺寸,尺寸以mm为单位时,不需标注代号或名称。

12.标注尺寸的四要素是尺寸界线、尺寸线、箭头、尺寸数字。

13.尺寸标注中的符号:R表示半径,φ表示直径,Sφ表示球面直径,SR表示球面半径,S表示斜度,C表示锥度。

14.标注水平尺寸时,尺寸数字的字头方向应朝上;标注垂直尺寸时,尺寸数字的字头方向应朝左。

角度的尺寸数字一律按水平位置书写。

当任何图线穿过尺寸数字时都必须断开。

15.斜度是指一直线(或平面)对一直线(或平面)的倾斜程度,写成1:n 形式,用符号S 表示。

《机械制图习题集》第四版N2二答案

《机械制图习题集》第四版N2二答案

二、立体的视图 2.4 由组合体的两视图画其三视图
66.
上一题 下一题 章目录 总目录 退出
二、立体的视图 2.4 由组合体的两视图画其三视图
67.
上一题 下一题 章目录 总目录 退出
二、立体的视图 2.4 由组合体的两视图画其三视图
68.
上一题 下一题 章目录 总目录 退出
二、立体的视图 2.4 由组合体的两视图画其三视图
二、立体的视图 2.4 由组合体的两视图画其三视图
59.
上一题 下一题 章目录 总目录 退出
二、立体的视图 2.4 由组合体的两视图画其三视图
60.
上一题 下一题 章目录 总目录 退出
二、立体的视图 2.4 由组合体的两视图画其三视图
61.
上一题 下一题 章目录 总目录 退出
二、立体的视图 2.4 由组合体的两视图画其三视图
二、立体的视图 2.6 画具有斜面的组合体的视图,和构思组合体,并画其三视图
*93.已知组合体的主、俯视图,要求:1)作出其左视图;
上一题 下一题 章目录 总目录 退出
(见下页)
二、立体的视图 2.6 画具有斜面的组合体的视图,和构思组合体,并画其三视图
*93.已知组合体的主、俯视图,要求:2)构想一个新的组合体,使它与所给组合体对合起来,刚 好构成一个长L、宽B、高H的长方体,在图下方空白处画出新构想出的组合体三视图。
上一题 章目录 总目录 退出
题号: 91 92 93
上一页 总目录 退出
二、立体的视图 2.4 由组合体的两视图画其三视图
56.
上一题 下一题 章目录 总目录 退出
二、立体的视图 2.4 由组合体的两视图画其三视图
57.

机械制图复习题及部分答案

机械制图复习题及部分答案

《机械制图》作业姓名:班级:学号:单位:分数:机械制图复习题第一章制图基本知识与技能一、填空题1、机械制图当中基本图幅有哪五种 A0 、 A1 、 A2 、 A3A4 其中A4图纸幅的尺寸为 210× 297 。

2、机械制图当中常用的线型有粗实线、细实线、虚线等,可见轮廓线采用线,尺寸线,尺寸界线采用西施线,轴线,中心线采用点划线。

3、图样中的尺寸以 mm 为单位。

4、在标注直径时,在数字前面应该加∅,在标注半径时应在数字前加 R 。

5、尺寸标注由尺寸线、尺寸界线和尺寸数字组成。

6、平面图形中所注尺寸按作用分为定位尺寸和定形尺寸。

二、选择题1、下列符号中表示强制国家标准的是(C )。

A. GB/T B. GB/Z C.GB2、不可见轮廓线采用( B )来绘制。

A.粗实线 B.虚线 C.细实线3、下列比例当中表示放大比例的是(B )A.1:1 B. 2:1 C.1:24、在标注球的直径时应在尺寸数字前加( C )A.R B.Φ C.SΦ4、下列比例当中表示缩小比例的是(C )A.1:1 B. 2:1 C.1:25、机械制图中一般不标注单位,默认单位是( A )A.㎜ B.㎝ C.m6、下列尺寸正确标注的图形是( C )7、标题栏一般位于图纸的( B )A.右下角 B.左下角 C.右上角第二章正投影作图基础一、填空题1、工程上常采用的投影法是中心投影法和平行投影法法,其中平行投影法按投射线与投影面是否垂直又分为正投影法和斜投影法法。

2、当直线平行于投影面时,其投影反映实长,这种性质叫真实性性,当直线垂直投影面时,其投影为一点,这种性质叫集聚性性,当平面倾斜于投影面时,其投影为缩短的直线(原图的类似行),这种性质叫类似性性。

3、主视图所在的投影面称为正投影面,简称正面,用字母 V 表示,俯视图所在的投影面称为水平面,简称水平面,用字母 H 表示。

左视图所在的投影面称为侧立投影面简称侧面,用字母 W 表示。

机械制图(含习题集)(第二版)(章 (3)

机械制图(含习题集)(第二版)(章 (3)

第2章 投影的基本知识
图2-16 点的三面投影与坐标的关系
第2章 投影的基本知识 (2) 过a′作OZ轴的垂线交OZ轴于aZ,在垂线上自aZ向右
量取10 mm得a″(a″也可由a通过作圆弧或45°斜线求得)。 a、a′、a″为A点的三面投影。 例2.2 已知B点的正面投影b′和水平投影b,求该点的侧
第2章 投影的基本知识 三视图的配置关系为:俯视图在主视图的正下方,左视图
在主视图的正右方,如图2-8(a)所示。 画图时,投影面的边框线和投影轴均不必画出,同时按上
述方法展开,即按投影关系配置视图时,也不需要说明视图名 称,最后得到的三视图如图2-8(b)所示。
第2章 投影的基本知识
图2-8 物体的三视图
第2章 投影的基本知识
图2-14 三棱锥的三视图和立体图
第2章 投影的基本知识
如图2-15(a)所示,设有一空间点A,由点A分别向H、V和W 面投影,可得到A点的水平投影a、正面投影a′和侧面投影a″。 图中每两条投影线确定一个平面,它们与三投影轴分别相交于 aX、aY和aZ,以空间点A、三个投影a、a′和a″以及aX、aY、aZ 和原点O为顶点可构成一个长方体。
第2章 投影的基本知识
图2-4 不同形体可以得到相同的投影
第2章 投影的基本知识 1.三投影面体系 通常选用三个互相垂直相交的投影面,建立一个三投影面
体系,如图2-5所示。三个投影面分别称为:正立投影面,简 称正面,以V表示;水平投影面,简称水平面,以H表示;侧立 投影面,简称侧面,以W表示。三个投影面之间的交线OX、OY、 OZ称为投影轴,三根互相垂直的投影轴的交点O称为原点。
第2章 投影的基本知识
图2-1 中心投影法
第2章 投影的基本知识 2.投影法的种类 1) 中心投影法 投影线交汇于一点的投影法称为中心投影法,如图2-1所

《机械制图习题集》参考答案

《机械制图习题集》参考答案

91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92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93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பைடு நூலகம்
94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95
读图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96
读图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再见
70
模型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71
模型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72
模型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73
模型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74
模型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75
模型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76
模型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77
件2
件9
件7
件1
目录
第九章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目录
1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2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3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4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5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第七章 标准件和常用件……………………………… 55
第八章 零件图………………………………………… 62
第九章 装配图………………………………………… 76
第一章
12345
目录
第二章
6 7 8 9 10
目录
第三章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编者 2009年6月
第一章

机械制图习题集_附带答案

机械制图习题集_附带答案

30 – 3(2)
a
返回
答案179
30 – 4
返回
a
答案180
31 – 5
返回
a
答案181
31 – 6
返回
a
答案182
31 – 7
a返回
答案183
32 – 8
a返回
答案184
32 – 9
a返回
答案185
32 – 10
a返回
答案186
32 – 11
返回
a
答案187
33 – 12
返回
a
。。
(b)
(c )
(d)
16 – 9(2)
a返回
答案88
9.已知物体的正面、水平投影,请选择正确的侧面投影.
(3)
16 – 9(3)
a返回
答案89
9.已知物体的正面、水平投影,请选择正确的侧面投影.
(4)
16 – 9(4)
a返回
答案90
第五章 组合体及三维造型
17-1(1)
17-1(2)
17-1(3)
10-3
10-4
a
返回
10-5
10-6
21
11-1
11-2
11-3
11-4
11-5
a
返回
11-6
22
6 – 1(1)
返回 a
答案23
6 – 1(2)
返回 a
答案24
6 – 1(3)
返回 a
答案25
6 – 1(4)
返回 a
答案26
6 – 2(1)
返回 a
答案27
6 – 2(2)

【机械制图】第2章 换面法

【机械制图】第2章 换面法
②求正垂面的实形
三、换面法的六个基本问题
6. 把一般位置平面变换为投影面平行面 作两次变换:
(1)将一般位置平面变换为投影面垂直面; (2)将投影面垂直面变换为投影面平行面。
三、换面法的六个基本问题
6.把一般位置平面变
换为投影面平行面 R2 d'
c'
X
V H
d
c
①求α角和平面的实形
换面顺序:
1.替换V面,V/H→V1/H 2.替换H面,V1/H→V1/H2
V
X1
a'
X aX
A
aX1
a1
H1
a
H
V
X1
a'
aX1
H1
X V aX
a1
H
a
作图方法
H 1. 作新轴X1 2. 作a’a1⊥X1 3. 量取a1ax1 = aax
二、点的投影换面
2. 点的两次换面
在点的一次换面的基础上再进行一次换面。
作H2 面⊥V1 面,构成新的两面投影体系V1 / H2
注意:投影面要交替变换,
b'
X
V H
a'
变换顺序:
1.替换V面
V/H→V1/H
2.替换H面
a
O V1/H→V1/H2
b1'
b
X
a
B
H
b
X1
b1'
a1'
作V1面∥AB,且⊥H面 作H2面⊥AB,且⊥V1面
X2 V1 H2
b2(a2)
三、换面法的六个基本问题
3. 把一般位置直线变换为投影面垂直线
作两次变换:(1)将一般位置直线变换为投影面平行线; (2)将投影面平行线变换为投影面垂直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求各点的未知投影。
2-2 已知点B距点A15;点C与点A是对V面的重影点;点D 在点A的正下方15。求各点的三面投影。
2-3 已知点A(25,15,20);点B距W、V、H面分别为20、10、15; 点C在点A之左10、之前15、之上12;点D在点A之上5、与H、 V面等距、距W面12。求作各点的三面投影并填写下表。
*2-20 作直线MN与已知直线AB、CD、EF均相交, 其中与直线AB的交点距H面15。
*2-21 作任一直线MN分别与已知直线AB、CD、EF 相交于M、K、N点,且使MK=KN。
*2-22 作直线EF与直线AB、CD相交并与OX轴平行。
2-23 求平面的侧面投影并判断平面的空间位置
该平面是 铅垂 面
2-4 已知直线AB的实长为15,求作其三面投影。
⑴ AB∥W面,β =30°; 点B在点A之下、之前。 ⑵ AB∥V面,γ =60°; 点B在点A之下、之右。
⑶ AB⊥H面,点B在点A之下。
2-5 求直线AB上点K的正面投影。
2-6 在直线AB上取一点C,使其到H及V面的 距离相等。
2-6 在直线AB上取一点C,使其到H及V面的 距离相等。
常见错误
常见错误
2-29 完成平面图形ABCDEFGH的三投影并回答 下面的问题。
平面ABCDEFGH是 一般位置 面。 直线EF是 水平 线。 直线FG是 侧平 线。
2-30
判断下列各图中的直线与平面是否平行(将“是” 或"否"填于括弧中)。
⑴ ⑵
( 是 )
( 是 )


( 是 )
( 否 )
2-35 已知直线AB和CD(AB∥CD)所确定的平面 平行于△EFG,完成该平面的水平投影。
2-35
常见错误
2-36 求直线EF与△ABC的交点K并判别可见性。
2-37 求直线EF与△ABC的交点K并判别可见性。
2-38 过点A作直线AB与直线CD平行并与△EFG 相交,求出交点K,并判别可见性。
2-45 过点M作△ABC的垂线,并求垂足K。
2-46 过点A作平面BCED的垂线AF,求其垂足K, 并判别可见性。
2-47 过直线AB作平面与△DEF垂直。
2-48 过直线AB作平面与△DEF垂直。
2-24 求平面的侧面投影并判断平面的空间位置
△ABC是 侧平 面
2-25 求平面上点K与点N的另一投影。
2-25
常见错误
2-26 已知直线AB在两平行直线CD、EF所确定的 平面上,求作AB的水平投影。
2-27 完成平面图形ABCDE的水平投影。
2-27
常见错误
2-28 已知CD为水平线,完成平面ABCD的正面投影。
*2-39 过点A作正平线AM与△BCD平行并与△EFG 相交,求出交点K,并判别可见性。
2-40 求两平面的交线MN并判别可见性。
2-41 求两平面的交线MN并判别可见性。
2-42 求两平面的交线MN并判别可见性。
*2-43 求两平面的交线MN并判别可见性。
*2-44 求两平面的交线MN并判别可见性。
2-7 标出交叉二直线上的重影点并判别可见性。
2-8
判断两直线的相对位置(平行、相交、交叉、垂直相交、 垂直交叉)并将答案填写在下面的括号内。
2-9 由点A作直线AB与直线CD相交并使交点 距H面12。
2-10 求直线AB、CD的交点K。
2-11 过点C作直线CD与已知直线AB平行。
2-11
2-12 作与已知直线AB、CD平行且相距为15的直线MN,并使MN的 实长为20,点M距W面30,点N在点M之右(任求一解)。
2-13 过点C作直线CD与直线AB垂直相交。 2-13
错误
2-14 过点C作直线CD与直线AB垂直相交。
2-15 作正平线EF距V面15,并与直线AB、CD相交 (点E、F分别在直线AB、CD上)。
2-31 过点D作正平线DE平行于△ABC。
ABC平行于直线DE和FG,补全△ABC的水平投影。
2-32
常见错误
2-33 判断下列各图中的两平面是否平行。
⑴ ⑵
( 是 )
( 否 )


( 否 )
( 否 )
2-34 已知两平面相互平行,完成平面ABC的水平投影。
2-16 作直线EF平行于OX轴,并与直线AB、CD相交 (点E、F分别在直线AB、CD上)。
2-17 过点C作一直线与直线AB和OX轴都相交。
2-18 作一直线MN,使其与已知直线CD、EF相交,同时 与已知直线AB平行(点M、N分别在直线CD、EF上)。
*2-19 作正平线MN与直线AB、CD、EF都相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