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部皮肤缺损的显微外科修复实例

合集下载

拇指皮肤缺损的显微外科治疗

拇指皮肤缺损的显微外科治疗

拇指皮肤缺损的显微外科治疗拇指功能占手功能50%,受伤率高。

拇指皮肤缺损临床常见,治疗原则是尽可能保留拇指的长度[1]。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26例,偏桡侧缺损型9例,偏尺侧缺损型9例,中央型缺损8例。

男18例,女8例,年龄16~62岁,平均39岁。

均为急诊损伤,创面均有骨关节或肌腱外露。

1.2 治疗方法及选择原则根据拇关节皮肤缺损的不同类型、受伤部位、缺损的面积和形状选择。

1.2.1 传统治疗传统治疗方法有邻指皮瓣、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示指背侧岛状皮瓣、胸壁皮瓣、微型游离皮瓣。

1.2.2 显微外科治疗对拇指腕掌关节以远的掌背侧血管进行显微解剖,对拇指末节皮肤缺损进行分型,根据分型选择不同的显微外科方法进行修复。

1.3 拇指指端皮肤缺损的临床分型分为3型:偏桡侧缺损型、偏尺侧缺损型、中央型缺损。

1.3.1 偏桡侧缺损型治疗[2]应用拇指桡背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

轴线:甲根桡侧缘与第一掌骨头桡背侧缘的连线。

旋转点:拇指指间关节近端1cm.切取范围:腕掌关节以近轴线两侧1.5cm.皮瓣血运:包括拇指桡侧指背动脉,指背静脉及桡神经浅支伴行血管。

注意事项:游离皮瓣时皮瓣远端应带>1cm宽的筋膜蒂。

1.3.2 偏尺侧缺损型治疗(1)应用拇指尺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

轴线:甲根的尺侧缘与第一掌骨头尺背侧连线。

旋转点:近节指骨颈尺侧或距甲根 2.5cm 水平。

切取范围:第一掌骨尺背侧中段以近,轴线两侧1.5cm.皮瓣血运:来自拇指尺侧指背动脉,尺侧指背静脉及桡神经浅支尺侧分支伴行血管。

注意事项:游离皮瓣时蒂部应带上>1cm宽的筋膜蒂。

(2)应用示指背侧岛状皮瓣修复轴心血管:第一掌骨背动脉的尺侧支,含指背静脉及桡神经皮支。

切取范围:远端不超过PIP关节,桡侧不超过侧中线,尺侧不超过近节指骨颈的尺侧缘,近端不超过MP关节。

旋转点:第一、二掌骨基底交叉点。

1.3.3 中央型缺损治疗如缺损纵径<2cm采用改良Morberg推进皮瓣修复。

手指皮肤缺损显微外科修复的方法及疗效

手指皮肤缺损显微外科修复的方法及疗效


临床 论著 ・
手 指 皮 肤 缺 损 显 微 外 科 修 复 的方 法 及 疗 效
卢建国, 杨 庆达 , 苏瑞 鉴 , 梁 波 , 梁 大喜
摘要 : 目的 分析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 显微 外科 修复的方法及 临床疗效 。方法 对2 0 0例 皮肤 软组织缺损患
者( 3 2 0指 ) 采用掌 背动 脉穿支蒂营养皮瓣 、 手背皮神经营养 皮瓣 、 指动脉 逆行 岛状 营养 皮瓣 、 示指 背皮瓣 、 邻
皮瓣 、 指 动脉逆行岛状营养皮瓣 、 鼻咽窝皮瓣能一次性修 复创 面 , 吻合 神经 的皮 瓣感觉恢 复 良好 。邻 指皮瓣 、
改 良交腹皮瓣需要二期 断蒂或分 指 , 增加 了手术 次数 , 同时患肢长 时间制 动 , 易 引起 关节僵 硬等 , 但 腹部皮瓣
能切取 的皮瓣 面积较大 , 对于多指软组 织缺 损能 一次性 覆盖 。改 良第一趾 蹼游 离皮瓣 能一 次性修 复缺损 创
s o f t t i s s u e d e f e c t .Me t h o d s 2 0 0 p a t i e n t s( 3 2 0 i f n g e r s )o f s k i n a n d s o f t t i s s u e d e  ̄c t w e r e r e p a i r e d b y u s i n g t h e a r —
指皮瓣 、 桡动脉鼻烟窝上行穿支逆行皮瓣 ( 简称鼻 咽窝皮瓣 ) 、 改 良交腹皮瓣 、 改 良第 一趾蹼 游离皮 瓣等 方法 修复 。结果 术后 1 9 7例( 3 1 6指) 皮瓣成活 , 3例 ( 4指 ) 皮瓣部分 坏死 , 经换 药后愈合 。1 2 8例 ( 2 1 5指 ) 获得 随访 , 时间 6~ 6 0个月 。患 指皮 瓣外 形 良好 , 无瘢 痕挛 缩 畸形 , 吻合 神 经 的皮瓣 感觉 恢 复 良好 , 两点 辨别 觉 4— 8 mm, 功能恢复 良好 。参照 中华 医学会手外科学 会上肢 部分功 能评定 试用标 准 : 优8 7例 ( 1 5 7指 ) , 良3 2 例( 4 5指 ) , 差 9例 ( 1 3指 ) , 优 良率 9 3 . 0 % 。结论 掌背动脉穿 支蒂 营养 皮瓣 、 手背皮神 经营养 皮瓣 、 示指 背

超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腿及足部皮肤缺损的护理体会傅妍孙红红

超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腿及足部皮肤缺损的护理体会傅妍孙红红

超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腿及足部皮肤缺损的护理体会傅妍孙红红发布时间:2023-06-15T02:05:25.926Z 来源:《护理前沿》2023年06期作者:傅妍孙红红[导读] 目的对超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腿及足部皮肤缺损的护理方法进行总结。

方法选取了我院2020年6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12例小腿及足部大面积皮肤缺损患者,对其进行了超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及相应的护理干预,并记录了修复结果。

结果 12例超薄皮瓣移植全部成活,手术成功率为100%。

其中1例术后第3天发生静脉危象,经过血管探查后,远端边缘有少许皮肤坏死,但经过换药、抗感染、抗痉挛、抗凝及烤灯保暖等治疗,皮瓣最终成活。

超薄皮瓣更美观,避免了二次手术修整皮瓣的情况。

结论使用超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腿及足部皮肤缺损,并进行相应护理,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九七一医院山东青岛 266000摘要:目的对超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腿及足部皮肤缺损的护理方法进行总结。

方法选取了我院2020年6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12例小腿及足部大面积皮肤缺损患者,对其进行了超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及相应的护理干预,并记录了修复结果。

结果 12例超薄皮瓣移植全部成活,手术成功率为100%。

其中1例术后第3天发生静脉危象,经过血管探查后,远端边缘有少许皮肤坏死,但经过换药、抗感染、抗痉挛、抗凝及烤灯保暖等治疗,皮瓣最终成活。

超薄皮瓣更美观,避免了二次手术修整皮瓣的情况。

结论使用超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腿及足部皮肤缺损,并进行相应护理,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超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小腿及足部皮肤缺损;护理超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修复小腿及足部皮肤缺损的有效手术方法。

为了进一步提高手术效果和患者康复,我们选取在2020年6月至2021年4月期间12例小腿及足部大面积皮肤缺损患者,对其进行了超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并进行了相应的护理。

游离第一跖骨内侧微型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

游离第一跖骨内侧微型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

游离第一跖骨内侧微型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丁志伟;滕学栋;魏海温;赵洁;赵志刚;张荣锋【期刊名称】《实用医药杂志》【年(卷),期】2011(28)10【摘要】对手指部位的皮肤缺损的修复方法很多,有腹部带蒂、邻指转移、鱼际皮瓣等,随着显微外科的进步,采用足部供区同质地的游离微型皮瓣修复逐渐成为外科医师的首选,如踇趾腓侧皮瓣、足趾胫侧皮瓣等.但踇趾腓侧皮瓣对踇趾损伤较大,足趾胫侧皮瓣面积过小,皮瓣那过于菲薄,应用均有一定限制.自2008-05至今,笔者所在科应用微型游离第一跖骨内侧皮瓣修复手指较大的皮肤缺损5例,现报告如下.【总页数】2页(P898-899)【作者】丁志伟;滕学栋;魏海温;赵洁;赵志刚;张荣锋【作者单位】261021 山东潍坊,89医院骨科九区;261021 山东潍坊,89医院骨科九区;261021 山东潍坊,89医院骨科九区;261021 山东潍坊,89医院骨科九区;261021 山东潍坊,89医院骨科九区;261021 山东潍坊,89医院骨科九区【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22.+1【相关文献】1.足底内侧皮瓣修复第一跖骨头外露1例 [J], 朱兴建;杨兵;李强2.跗内侧游离静脉皮瓣与前臂游离静脉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对照[J], 孙磊3.新型游离微型穿支皮瓣与传统游离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比较 [J], 黄昱;刘圣曜;刘伟;罗人彰;杨帅智4.游离髂骨瓣结合足底内侧皮瓣与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结合腓骨瓣修复前足胫侧列缺损的疗效比较 [J], 向胜涛;李少珲;赵玲珑;于学军;郑文;滕云升;梁高峰;安伟;施小强;张万福5.带蒂臂内侧皮瓣在修复手指皮肤缺损中的应用 [J], 陈德松;史增元;顾玉东;张高孟;严计庚;成效敏;张丽银;蔡佩琴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应用超显微外科技术修复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疗效

应用超显微外科技术修复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 】 糖尿病足 ;超显微 外科 ;穿支动脉 【中国 图书分类 号】 R6 of treatm ent of diabetic foot ulcers using superm icrosurgery technique
LI Jun,WEI Yong,SHU Zhenghua,TONG Zhe,CHEN Bo,W ANG Xixun,PAN Yue,and DING Chaoqi.Department of Ortho— pedics,Jiaxing Hospital of Zhejiang Provincial Corps,Chinese People’S Armed Police Force,Jiaxing 3 14000,China
after operation,while the BI index increased significantly(P<0.05).Conclusions Compared with classic skin f lap surger y ,the SU—
per m icrosurger y approach to diabetic foot wound repair is effective.The area damage is smaller and the recover y is faster. The key to this technique is to select appropriate receptor vessels.
【Key words】 diabetic foot;super microsurger y;perforator af ler y
糖 尿 病患 者 中约 15% 会 发生 糖 尿 病 足 ,其 中需 要 截肢 者 高达 33% ,其 中 85%是 因足部 溃疡 合 并 深 部 细菌感 染所 致 。不 管 截 肢 与 否 ,糖 尿 病 足 溃 疡 患 者 的病 死 率 高达 29% ,4级 以上 合 并 细菌 感 染 而 未 行手 术治 疗 的严 重 患 者 病 死 率 高 达 54% _】 。糖 尿 病 足部 溃 疡致 残 、致 死危 害之 高 ,给患 者及 社会 带来 了沉 重 的负担 。

足背动脉皮瓣修复创面的体会(附8例)

足背动脉皮瓣修复创面的体会(附8例)

足背动脉皮瓣修复创面的体会(附8例)目的探讨足背动脉皮瓣修复创面的临床方法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例皮肤创伤患者临床资料,均采用足背动脉皮瓣修复创面。

结果8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36个月,皮瓣外观满意,血运好,足部及感觉恢复较满意。

结论足背动脉皮瓣修复创面损伤小,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外观不臃肿,血管位置浅表,变异少,适用于踝部及足背内、外侧创面的修复。

标签:足背动脉皮瓣;创伤修复;体会由于种种原因肢体某些部位的组织缺损,常常造成骨质、肌腱、肌肉、血管、神经等软组织外露,常需要皮瓣修复,以达到临床最佳功能恢复[1]。

传统的治疗方法如腹部带蒂皮瓣或交腿皮瓣,术后肢体的强迫体位将会带来患者的生活不便,影响肢体的功能恢复[2]。

如以往普通逆行岛状皮瓣虽然解决了腹部带蒂皮瓣的缺点,但因要严重损伤肢体的主要血管,临床应用又受到了限制[3],治疗上关键是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合理选择皮瓣种类。

我院近年来,采用足背动脉皮瓣修复创面8例,全部成活,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共8例,男6例,女2例;年龄7~53岁,电击伤4例,车祸伤3例,溃疡创面1例,1.2方法1.2.1.设计皮瓣切取范围后踝下至趾蹼緣,两例为足背内,外侧缘皮瓣最大可切取10cm×15cm,根据创面的形态大小,设计所需皮瓣。

1.2.2.皮瓣切取先作皮瓣远端切口,深达腱膜表面,切断结扎跖背静脉和第一跖背动脉。

再切开皮瓣两侧缘切口,在肌腱表面由皮瓣向近端掀起皮瓣,在足背近端切开皮肤,显露游离足背动脉和大小,浅静脉掀起皮瓣待受皮区准备妥善后即可转位,供皮区创面植中厚皮片。

1.2.3.皮瓣转位皮瓣蒂部可达180°,注意蒂部不能受压,在无张力下缝合皮瓣。

1.3典型病例男性,26岁。

因高压电击伤右踝部6d入院,右足背外侧及外踝创面月10cm× 9cm,第五跖骨、骰骨、外踝外露,色黑。

用下5%高渗盐水湿敷24h后手术,清除无生机组织,咬出部分坏死骨,彻底止血后用庆大药水纱布湿敷。

小腿后侧远端蒂筋膜皮瓣修复踝足部皮肤缺损

小腿后侧远端蒂筋膜皮瓣修复踝足部皮肤缺损
1 材 料 与 方 法
8 4 3% 。
线机透视检 查证 实骨折 对位 对线 满 意 , 螺钉未 穿 出关 节 面 , 即缝 合 关 节囊 、 肩 袖, 逐 层 关 闭 切 口。
3 体 会
肱骨近端骨折畸形愈合将 导致肩部 1 . 3 术 后 处 理 术 后 第 1天 即 进 行 被 1 . 1 病 例 资料 本组 5 1 例, 男 3 2例 , 活动时出现剧 烈疼 痛 , 骨 折 良好 的 复 位 术后 3周 增 加 被 动 前 屈 、 内 旋 动 是 术 后 获 得 优 良效 果 的前 提 。 对 大结 节 女1 9例 , 年龄 2 1~7 3岁 。 左 侧 2 2例 , 动锻炼 , 争取 达 到被 动前 抬 1 2 0 。 , 内旋 3 0 。 ; 骨折 要 解 剖 复 位 . 右侧 2 9例 。 骨 折 按 N e e r 分 类标 准 : 二 作 , 以 保 证 肩 袖 功 能 及 肩 部分骨折 2 8例 , 三部分骨折 1 4例 , 四部 术 后 6周 待 x 线 片 证 实 骨 痂 出现 即可 开 峰 下 间隙 的 正 常 。 在 治 疗 过 程 中 , 术前 同时 加大 前屈 、 外旋、 应充分考虑 到个 体差 异 , 分骨折 9例 。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 。合 始 主动 功能 锻 炼 , 力求 骨折 达到 内旋的动作范 围; 术 后 3个 月 开 始 良好复位 和选择 合适 内 固定方 式 , 并肩关 节脱 位 4例 。T形 钢 板 固定 1 8 内收、 采用
1 2 手 术方法
臂 丛 或全 身麻醉 。取
患 肩前 内侧 直 切 口 , 从 三 角 肌 和 胸 大 肌
2 结 果
折 的 同时 , 应积 极修 复撕 裂 的肩袖 或关
节囊 。在 固定过 程 中 , 要 避 免螺 钉穿 出

浅静脉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

浅静脉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

细菌侵袭有使创缘扩大趋势, 此期创面条件不稳定, 创缘不 清, 手术易失败宜慎重。 待损伤组织界限趋于分明时, 病变相
率高是其缺点 。游离隐动脉皮瓣携带隐神经感觉恢复较好 ] 也可选用。 选用时尤其适合创面有主干血管损伤, 可利用其血
供营养游离皮瓣, 延伸损伤血管的供血区域。 也适合受区软组 织挫伤较重, 带蒂皮瓣转移风险大, 或受区主干血管损伤情况 不明, 附近皮瓣不能利用或创面特大的患者。 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是近年创面修复选用较多的一种皮 瓣。19 年有学者发现隐神经周围有纵向血管网形如链状, 92
作 者 简 介 : 家泰 ( 9 9 ) 男 , 沈 1 6 一 , 副主 任 医 师 , 苏省 宿 迁 市 中 医院 骨 科 , 2 8 0 江 230 。
实用骨科杂志
第 1 8卷 , 4 ,0 2年 4月 第 期 21
下地 活动 , 牲一支 主干血管 。两主干血 管均应无损伤方 但牺
端侧吻合恢复感觉等优点, 用于修复特大创面, 缺点是牺牲一
主干血管。 ) c游离皮瓣具有一次修复, 避免牺牲主干血管, 避 免交腿皮瓣的痛苦及减少住院时间, 选择灵活性更大的优点, 尤其在修复大面积的软组织缺损上有明显的优势, 但风险更 大, 必须具备显微技术。游离足背皮瓣及股前外侧皮瓣常选 用, 但无合适的神经重建感觉, 臃肿的外观和压迫性溃疡发生
罗 从 风 , 洪 , 飙 , . 创 钢 板 固 定 法 治 疗 高 能 量 高 仲 等 微
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跟部、 跟腱部软组织缺损 3 4例, 效果
满意。 1 资料 与方法
1 1 一般 资料 本组3 例 , 1 , 例 ; 龄7 . 4 男2 例 女1 3 年 ~ 5 6岁。 致伤原因: 车祸伤 1 例, 7 机器伤 3 重物砸伤 7 例, 例, 炸伤 3 感染 2 瘢痕溃疡 2 例, 例, 例。 9 2 例创伤于伤后 1 ~ h 1 d人院。 8 创面大小范围 7 mx5 m ̄2 c c c 8 m×1 m, 2 皮瓣 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足部皮肤缺损的显微外科修复实例
【摘要】目的对足部皮肤缺损的显微外科修复实例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方法抽取在2010年5月——2013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足部皮肤缺损患者23例,对其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

结果本组27例患者均接受了显微外科修复治疗,经随访发现,治疗效果优良率为86.96%,发生皮瓣坏死者1例,部分坏死者2例,其余全部成活。

并且创口愈合良好。

结论经显微外科修复法对足部皮肤缺损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皮瓣成活率高,临床应对其给予关注。

【关键词】足部皮肤缺损;显微外科修复;皮瓣;成活率
足部为人体负重的关键部位,由于外伤、疾病等导致足部皮肤缺损、坏死溃疡、继发感染等现象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又加之足部皮肤相对较厚,皮下组织相对致密,因此治疗发生缺损后修复治疗的成功率相对较低。

近几年有研究显示,显微外科修复治疗在足部皮肤缺损修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

本次研究中出于对足部皮肤缺损的显微外科修复实例进行分析探讨的目的,对我院收治的行显微外科修复治疗的足部皮肤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了回顾性分析,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中资料来源于我院收治的行显微外科修复治疗的足部皮肤缺损患者,抽取其中的23例作为研究对象,包括有男15例,女8例,年龄6-57岁,平均(3
2.4±12.3)岁,23例
患者中包括:足背皮肤缺损者6例,足跟皮肤缺损者5例,足底皮肤缺损者5例,外踝皮肤缺损合并骨裸露3例,内踝皮肤缺损合并骨外露者2例,跟腱缺损者2例。

缺损面积在4cm×5cm-16cm×25cm 之间。

1.2方法
1.2.1研究方法将以上统计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针对患者的一般资料、皮肤缺损类型、修复方法以及治疗随访效果等展开回顾性分析。

1.2.2显微外科修复方法将创伤处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后,根据足部创面缺损的部位、面积以及功能修复要求、局部血管条件等对相应的修复术进行选择。

针对内踝和外踝皮肤缺损行足背皮瓣顺行转为修复术,针对足底皮肤缺损者行足底内侧皮瓣转移修复术,足跟皮肤缺损者行小腿外侧皮瓣逆行转为修复术,足背皮肤缺损行胸脐皮瓣移植修复术,针对跟腱缺损者行带阔筋膜的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术[2]。

2结果
经统计,本组23例患者均接受了相对应的显微外科修复治疗,经随访发现,治疗效果为优者11例,良者9例,可者3例,无差者,优良率为86.96%。

23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出现皮瓣坏死,发生率为4.35%,有2例患者出现部分坏死,发生率为8.70%,其余患者皮瓣全部成活。

本组患者中切口ⅰ期愈合者22例(95.65%),ⅱ期愈合者1例
(4.35%),愈合效果良好。

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为:非常满意者12例,基本满意者9例,不满意者2例,满意度为91.30%。

3讨论
临床研究证实,针对皮肤缺损患者而言,依照患者全身情况以及足部创面的具体情况,若是条件允许,需要及时对其采取相应的显微外科一期修复术对缺损进行修复。

本次研究中对23例足部皮肤缺损者均行相对应的显微外科修复术进行治疗,通过回顾性分析我们发现,该术式的主要优点为:①创面解剖结构相对清晰,能够对二期修复时由于解剖不清从而容易对血管神经重要结构造成误伤
等缺陷予以避免。

并且能够促进肌腱、神经高质量的修复,使足部功能得以早期恢复[3];②该术式不管是在整复骨折、修复肌腱、缩短病程以及恢复功能等方面,还是在时伤员痛苦得以减轻,医疗费用得以降低等诸多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③该术式可实现一期修复关闭创面,对二期修复创面经久不愈易混合感染予以了有效的避免,并且能够有效降低肌腱骨外露坏死、瘢痕增生、关节挛缩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了足部功能恢复的影响[4]。

本组23例患者经上述相对应的显微外科修复术进行治疗后,有20例患者术后治疗效果良好,仅1例出现皮瓣坏死,2例发生部分坏死,95.65%的患者切口ⅰ期愈合,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高达91.30%。

综上所述,采取相对应的显微外科修复术对足部皮肤缺损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术后足够功能恢复效果理想,可实现ⅰ期修复,
提高了治疗优良率和患者满意度,降低了术后肌腱骨外露坏死、瘢痕增生、关节挛缩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值得对其给予关注,并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田万成,张发惠,潘风雨,等.足踝部损伤的显微外科修复与重建[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0,29(01):66-67.
[2]苏振炎,邱文奎,赵金廷,等.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总结[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9,15(05):75-76.
[3]田志鹏,刘涛,张朝光,等.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皮瓣修复足踝部组织缺损17例分析[j].吉林医学,2009,30(17):1968-1969.
[4]王锐英,胡军祖,辛林伟,等.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治疗小腿下段及足踝部组织感染缺损[j].创伤外科杂志,2008,10(06):514-5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