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数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课件六年级第5课:成数

人教版数学课件六年级第5课:成数
芳芳 (1+20%)x=15000
同学们,请你回忆一下,刚才我们是 怎么来解决有关成数的问题的?
1.找出关键句 2.分析数量关系 3.列式解答
作业:
1.某公司今年投入成本600万元,比去年增加了 二成。去年投入了成本多少万元?
解:设去年投入了成本x万元。
(1+20%)x=600
x=500
2.一家企业去年投入成本800万元,技术革新 后,今年只需投入成本600万元。今年的投入比去 年减少了几成?
某市2017年出境旅游人数为15000人次, 比上一年增长两成。该市2016年出境旅游人 数为多少人次?
15000-15000×20%
红红
军军
15000 ÷(1+20%)
解:设2016年出境旅游人数为x人次。 芳芳 (1+20%)x=15000
某市2017年出境旅游人数为15000人次, 比上一年增长两成。该市2016年出境旅游人 数为多少人次?
2017年
“1”
20%
2017年出境旅游人数比2016年增长二成
2016年人次×(1+20%)=2017年人次
解:设2016年出境旅游人数为x人次。 (1+20%)x=15000
1.2x=15000 x=12500
答:2016年出境旅游人数为12500人次。
某市2017年出境旅游人数为15000人次, 比上一年增长两成。该市2016年出境旅游人 数为多少人次?
1.某汽车销售公司九月份销售汽车 2500台,十月份销量比九月份增长三成, 十月份销售汽车多少台?
2.江南船厂去年投入成本8000万元, 技术革新后,今年投入成本比去年减少了 一成二。今年投入成本减少了多少万元?

成数(教案)

成数(教案)

成数(教案)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成数的基本概念。

2.能正确计算成数。

二、教学重难点1.成数的计算方法。

2.成数和百分数的区别。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以下问题:6、8、9.4、15、20,有哪个数是锅盖数?让学生思考,给出答案。

锅盖数是成数的原名。

2.讲授成数的基本概念(10分钟)教师向学生讲解什么是成数,成数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在板书中,教师解释一下成数的定义和符号,讲解成数的计算方法。

3.成数计算(20分钟)通过一些例题,讲解成数的计算方法,重点讲解分数转换成成数的方法。

在精心准备好的计算示例中,学生可以自己模仿老师的计算方法,领会成数计算的方法。

4.练习(20分钟)从课本或其他练习资料中选取一些例题,让学生分组讲解答案。

通过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成数计算方法的理解,并检测他们对成数的掌握程度。

5.巩固(5分钟)教师总结课程重点和难点,回顾学生在本次课程中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四、板书设计满分:100 分锅盖数: %成数:五、教学反思本节课,我重点讲解了成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通过丰富的实例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成数的计算方法。

课程实施过程中,要求学生在巩固环节自我总结,进一步提高成数的学习效果。

此外,学生平时应多用成数来实际计算与测量,在实践中加深对成数的理解和应用。

六、教学建议1.注意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成数是小学数学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知识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该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2.多给学生练习题。

在成数的教学中,多重点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题思维能力,多让学生参与练习和班级讨论,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3.注意巩固环节的重要性。

巩固环节是本节课的重要环节,老师应该通过总结、复习等方式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梳理,检查学习效果,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

七、教学反思本次课授课内容难度较大,需要老师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兴趣,营造开放型课堂氛围。

成数的练习题

成数的练习题

成数的练习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比例和百分比的计算问题,而成数就是其中一种常见的数学应用。

成数是指以百分数形式表示的一个数在另一个数中出现的次数。

它在商业、金融、统计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通过一些练习题来加深对成数的理解。

1. 某班级共有40名学生,其中男生占总人数的35%。

求这个班级男生的人数和女生的人数。

解答:首先,我们可以通过计算男生占总人数的比例来求得男生的人数。

将总人数40乘以男生的百分比35%(即0.35)即可得到男生人数:40 * 0.35 = 14人。

由于班级总人数为40人,所以女生的人数为总人数减去男生人数:40 - 14 = 26人。

所以这个班级中男生有14人,女生有26人。

2. 一家公司在上个季度的销售额为50万元,而这个季度的销售额相对于上个季度的增长率是20%。

求这个季度的销售额是多少万元。

解答:首先,我们可以通过计算销售额增长的百分比来求得这个季度的销售额。

将上个季度的销售额50万元乘以增长率20%(即0.2)即可得到这个季度的销售额:50 * 0.2 = 10万元。

所以这个季度的销售额是10万元。

3. 在某次数学考试中,小明得了75分,而全班平均分是80分。

求小明相对于全班平均分的成绩百分比是多少。

解答:首先,我们可以通过计算小明得分占全班平均分的比例来求得小明的成绩百分比。

将小明得分75分除以全班平均分80分,然后乘以100即可得到小明的成绩百分比:(75 / 80) * 100 = 93.75%。

所以小明的成绩相对于全班平均分达到了93.75%。

4. 当天的气温为15摄氏度,而第二天的气温相对于当天的增长率是30%。

求第二天的气温是多少摄氏度。

解答:首先,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气温增长的百分比来求得第二天的气温。

将当天的气温15摄氏度乘以增长率30%(即0.3)即可得到第二天的气温:15 * 0.3 = 4.5摄氏度。

所以第二天的气温是15 + 4.5 = 19.5摄氏度。

部编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成数》说课稿

部编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成数》说课稿

部编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成数》说课稿一、教材背景简介本说课稿是针对部编版六年级数学下册中的《成数》一课进行的说课。

《成数》是六年级数学下册的第三章,主要是讲解数的性质和相关概念。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会更加深入地了解数的特点和数的运算规律。

二、教学目标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数的因子、倍数的概念,以及成数的定义。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的知识,判断一个数是否为成数,并能够找出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主要包括: 1. 教学重点:掌握成数的概念和判断方法,以及找出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使他们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分析步骤一:导入新知识通过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引入本课的内容,例如:“小明想要购买一个新笔记本电脑,但他只有5000元,所以他需要找出哪些价格为5000的笔记本电脑可供选择。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步骤二:引入成数的概念首先,让学生回顾一下前面学过的质数和合数的概念,然后引入成数的概念。

给学生呈现几个数字,例如:4、6、8,然后问学生这些数是否有什么共同之处。

通过与学生的互动讨论,引导学生发现这些数都可以被2整除,因此它们都是2的倍数,是成数。

步骤三:判断一个数是否为成数介绍判断一个数是否为成数的方法。

首先,教师示范判断一个数是否为成数的步骤:找出这个数的所有因数,判断这些因数是否能够整除这个数,如果都能整除,则这个数是成数。

然后,让学生进行练习,判断几个给定的数是否为成数。

步骤四:找出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介绍找出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首先,教师示范找出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步骤:找出可以整除这个数的所有数,这些数就是这个数的因数;找出这个数可以整除的所有数,这些数就是这个数的倍数。

成数教学设计 9篇

成数教学设计 9篇

成数教学设计 9篇成数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1、理解成数的意义,知道它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简单应用,会进行一些简单计算。

2、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灵巧解题的能力,拓宽他们的视野。

教学重点:成数的意义,并会进行一些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成数的意义教学过程:一、引言:师:前面我们学习了百分数的一些应用,像计算发芽率,出勤率,成活率,还有计算储蓄的利息等。

今天我们来学习“成数”。

(板书课题;成数)二、教学成数师:成数常常用来说明农业的收成,比如说今年的小麦比去上增产二成,苹果比去上减产一成,这“二成”和“一成”是用来说明收成情况的。

“一成”就是十分之一,改写成百分数就是10%;“二成”就是十分之二,改写成百分数就是20%。

师:今年小麦比去年增产二成,也就是今年小麦比去年增产十分之几?,也即百分之几?(学生回答)师:今年苹果产量比去年减产一成,表示什么意思?今年苹果的产量是去年的百分之几?(学生回答)1、请学生回答:“一成”是十分之几?改写成百分数是()%“二成”是十分之几?改写成百分数是()%“三成”是十分之几?改写成百分数是()%“二成五”是十分之几?改写成百分数是()%2、出示例10:水北庄村民小组前年收水稻46吨,去年比前年多收了一成五,去年收水稻多少吨?师:去年比前年多收了一成五,表示什么意思?谁是单位“1 ”的量?怎样计算?根据什么?如何列式解答?学生1:多收了一成五,表示多收了15%。

学生2:单位“1 ”的量是前年收水稻的产量。

学生3:列式为:46+46×15%,因为是求46吨的15%是多少?或者:46×(1+15%),是求46吨的(1+15%)是多少?[ 教师板书算式:4.6十46×15%或者46×(1十15%) ,并请学生说出计算结果]三、教学折扣1、请学生自觉课本第108页上有关折扣的内容。

2、请学生回答懂得了什么?并请学生进行质疑问难。

与成数有关的问题的解法

与成数有关的问题的解法

与成数有关的问题的解法
与成数有关的问题通常可以使用因数分解的方法来解答。

成数是指能被另一个数整除的数,也可以看作是它的因数之一。

因此,找出一个数的所有因数,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与成数有关的问题。

步骤如下:
1. 将要研究的数进行因数分解。

将其分解为质数的乘积,即将其写成质数的幂的形式。

2. 找出这个数的所有因数。

因数是指能整除该数且大于1的数。

3. 根据问题的要求,确定需要找出的成数。

4. 使用所求的成数解决问题。

以下是几个与成数有关的问题的例子及解法:
例子1:找出100的所有成数。

解法:将100进行因数分解,得到100 = 2^2 x 5^2。

因此,
100的所有因数为1、2、4、5、10、20、25、50和100。

其中,除了1和100外,其它数都是100的成数。

例子2:找出100以内的所有成数。

解法:遍历1到99之间的所有数,对每个数进行因数分解,
并找出它们的因数。

除了被分解的数本身外,其它数都是它们的成数。

例子3:有一串数字:2,3,4,5,6,7,8,9,10。

求其中
的所有成数。

解法:遍历这些数字,对每个数字进行因数分解,并找出它们的因数。

除了被分解的数字本身外,其它数都是它们的成数。

通过以上的步骤,我们可以解决与成数有关的问题。

六年级下数学教案-成数-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数学教案-成数-人教新课标

标题:六年级下数学教案-成数-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成数的概念,掌握成数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成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成数的概念2. 成数的计算方法3. 成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成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成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实例引入成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引导学生观察实例中的数据,发现成数的特点。

2. 探究新知- 讲解成数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成数的含义。

- 通过例题,引导学生掌握成数的计算方法。

-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成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实践应用- 设计一些与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成数进行解答。

- 引导学生总结成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总结提升-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加深学生对成数的理解。

- 提出一些拓展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相关练习题。

2. 请学生观察生活中与成数相关的实例,并记录下来。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3. 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探究新知、实践应用、总结提升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成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成数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教师还需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实践应用”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将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加深对成数概念的理解,并掌握成数的计算方法。

这一环节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形成深刻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人教六下数学 第2课时 成数

人教六下数学 第2课时  成数

教材第9页例2
解决成数问题时,把成数转化 为百分数后,解题思路和解题 方法与百分数问题相同,要抓 住关键句来分析数量关系,确 定单位“1”。
课堂练习
1.想一想,填一填。
五成=(150)=( 50 )%
六成三=(61.03)=( 63 )%
七成=(170)=( 70 )%
五成五=(51.05)=( 55 )%
教材第9页
现在,“成数”广泛应用于表示各行各业 的发展变化情况。
某品牌的汽车出 口总量比去年增 加三成
某铁路货运量 比去年增加两成
今年我省人均 阅读纸质书时间 比去年减少一成
教材第9页
某工厂去年用电350万千瓦时,今年比去年节电二
成五,今年用电多少万千瓦时? 今年比去年节约了25%
画线段图帮助理解题意
答:今年用电262.5万千瓦时。
教材第9页例2
某工厂去年用电350万千瓦时,今年比去年节电二
成五,今年用电多少万千瓦时? 今年比去年节约了25%
思路二
(单位“1”-节约的25%)
今年的用电量=去年的用电量×占去年用电量的成数(百分率)
350×(1-25%) =350×75% =262.5(万千瓦时) 答:今年用电262.5万千瓦时。
x+30%x=1.3
1.3x=1.3
x=1 答:一月份出口汽车1万辆。
教材第13页第5题
5.某汽车公司2月份出口汽车1.3万辆,比上月增长
2月份出口汽车是一月份的(1+30%)
三成。一月份出口汽车多少万辆? 单位“1” 方法二(用除法) 1.3÷(1+30%)
=1.3÷1.3
=1(万辆) 答:一月份出口汽车1万辆。
2 百分数(二)
第2课时 成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今年我省油菜籽比去年增产二成……
问题
1.用自己的话说说“二成”的意思。 “二成”就是十分之二,也就是20%。
2.“三成五”又是什么意思呢?
35%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成 数
学习目标
1.理解成数的意义,会进行成数、分数和百 分数之间的互相改写。 2.能应用成数进行有关的计算,进一步提高 百分数实际应用的能力。
根据前面的问题,你能小结出成
你能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式吗?
(1+20%)×11年出境旅游人数=12年出境旅游人数
15000÷(1+20%) =15000÷1.2 =12500(人) 答:为12500人次。
四、课堂小结
现在你知道成数的含义了吗?
成数表示一个数 是另外一个数的 十分之几。
六、教学反思 成数是农业生产和各行各业发展变化情 况中经常使用的一个概念,与人们的生活联系 密切。相比于“折扣”,“成数”对学生来说 是个陌生的词语,但有了“折扣”的铺垫,学 生理解起“成数”也不算太难。教学时,多联 系实际问题讲解,注意强调题中哪个量是单位 “ 1”,理解“成数”问题就是百分数问题中 的一种应用。
数的定义吗? 成数表示一个数是另外一个数的十分 之几,通称“几成”。 问题 你还能举出生活中用到成数的例子吗?
①出口汽车总量比去年增加三成。 ②北京出游人数比去年增加两成。 …… 问题 上面的“三成”、“两成”分别表示什么?
某工厂去年用电350万千瓦时,今年比 去年节电二成五,今年用电多少万千瓦时? 问题 1.哪个量是单位“1”呢?
要理解成数 的含义。
明确谁是单 位 “ 1” 。
1.文化小学有学生1200人,只有一成五的学 生没有参加意外事故的保险。参加了保险的 学生有多少人? 解答: 1200×(1-15%)=1020(人) 答:参加了保险的学生有1020人。
2.某市2012年出境旅游人数为15000人次, 2012年比上一年增长两成。该市2011年出境 旅游人数为多少人次?
去年用电量 2.你能列出题中的等量关系式吗? 今年用电量=去年用电量×(1-25%)
某工厂去年用电350万千瓦时,今年比去 年节电二成五,今年用电多少万千瓦时?
今年比去年 节电25%。 去年用电350 万千瓦时。
根据上面的对话可以求出什么?
你能用别的思路来解这道题吗?
刚才我们运用成数的知识解决了两个 简单地实际问题。在解决这样的问题时应 该怎样想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