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标准三级实验室建设方案

环境监测标准三级实验室建设方案
环境监测标准三级实验室建设方案

附件1:

xx县三级监测站标准化实施方案

一、建设目标

为提高全县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水平,规范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确保监测数据和信息的准确可靠,为环境管理和政府决策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根据《环境监测管理办法》(国家环保总局令第39号)、《xx省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十一五”》xx府办…2007?44号、《xx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试行)》xx环…2008?101号、《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环发…2007?56号)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紧紧围绕减排工作,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加强对重点污染源的监督性监测工作、为我县减排任务顺利完成提供充分、有效的技术支持逐步改善我县环境质量

在“十二五”期间将xx县环境监测站建设成为能说清环境质量、污染物排放总量、环境容量和污染物状况,满足以“人本兴县、生态立县、工业富县、旅游旺县、农业稳县”的发展战略的三级环境监测服务机构。

二、背景及现状

2.1建设背景

xx县地处xx中部,。xx县环境监测站始建于1982年,于2009年通过计量认证复审,是从事环境监测的公益性全民事业单位,隶属xx县环境保护局,业务上受xx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的指导,属全国环境监测三级站。承担着xx 东部,xx市沿河地区各乡镇的饮用水水源

xx河支流xx河xx段八条河流水质、四个水库监测监督任务及县内所用污染源的监测监督任务。

建站已有二十八年,虽然近几年在上级部门和环保局的大力支持下,对实验室的分析操作环境进行完善建设、建设了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购、买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烟尘烟气和紫外分光光度计等一批仪器,环境监测能力得到一定提升。但是由于受人员、仪器装备和工作场所的限制,监测监管能力仍然比较薄弱。而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和环保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开展xx省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工作以来,由于监测能力的薄弱,已经直接影响日常环境监管的工作,因此建设符合《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环发…2007?56号)的东部三级环境监测机构势在必行。

2.2监测站现状

2.2.1、人员情况

2.2.2、监测用房情况

2.2.3、监测经费

续上表

2.2.4、主要仪器设备统计情况

xx县环境监测目前在用仪器53台,停用仪器34台,大气自动监测一套,主要仪器设备详见下表,与《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环发…2007?56号)东部三级监测站的要求相差甚远,特别是应急仪器方面的建设几乎为零。

三、建设内容

为将xx县环境监测站建设成为符合标准的东部三级监测站,我站计划用三年时间分步实施建设。

2010年前解决目前迫切仪器问题,满足目前环境监管需要。

2011年前按照目前环境监测趋势,开展一些需要经常监测新项目,购买一些新仪器,争取在年内xx县环境监测站的仪器设备能够满足日常监测需要。

2012年前解决业务用房拥挤,实验室区间划分不够科学,实验室间相互污染的问题,以及发展和壮大监测队伍。

3.1、仪器设备的购置

目前xx县环境监测站所配备的仪器基本能满足日常监测任务,仍尚有不少项目需要外包给xx市站进行监测。目前大多数仪器已经老化,需要经常维修或更换零件大大影响监测效率和监测质量,一些仪器性能不够满足的技术规范要求。目前十分迫切补充和更换一批仪器。

3.1.1基本仪器配置申请

3.1.2应急环境监测仪器配置申请

3.2、业务用房

目前xx县环境监测共有实验用房235 m2,与《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要求的不少于1000 m2相差765 m2;办公用房按《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要求的人员数量相差235 m2。

计划用两年时间建设一幢监测业务用房,目标是实验室用房不少于1000平方米,办公用房不少于300平方米。

1、样品预处理室150平方米,主要用于样品的浓缩、过滤、蒸馏、消解、萃取,分离等;固体样品的粉碎、研磨、消解等样品处理。

2、样品管理室50平方米,对样品进行合理科学的保存,满足对分样进行质控管理的求

3、纯水室50平方米,对实验室要求的用水进行制备、储存。

4、试剂管理室70平方米,对化学试剂、标准溶液等进行科学分类保管。

5、仪器管理室80平方米,对玻璃器皿、现场监测仪器和一些停用、报废仪器进行科学分类保管及对现场监测仪器进行校准活动等。

6、分析实验室400平方米,分为:试剂配制分析室、分光光度室、原子吸收室、离子色谱室。

7、储备计划用房200平方米。

8、废液处理室30平方米,对多余的样品、废液进行分类安全储存。

9、办公室250平方米,新建档案室、和小型会议室、改善现有拥挤办公环境。

3.3、人员扩编

目前xx县共有工作人员11个,其中实验室分析室人员9个,在担任分析人员的同时兼任其它工作,与《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要求的人员不少于20人相差9人。考虑到编制问题,监测人员计划

向社会招聘中专以上化学分析专业6名实验室分析人员。

四、经费预算与筹措

三年建设期间我县环保系统环境监测现代化建设大概投资为600万元。其中:仪器设备投入150万元;监测及办公用房350万元;人员及其它投入100万元。

五、项目效益

实现三级监测站标准化建设目标后,将为xx重要的上游流域提供准确、可靠、有代表性的监测数据,为掌握xx流域环境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仲裁、污染减排等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产生强大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〇一〇年三月二十二日

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实验室建设指南

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实验室建设指南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培育壮大环境监测服务市场,推进政府购买环境监测服务,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环境监测,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的建设逐渐成为当前实验室建设的热点。现针对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必要的场所、技术人员及监测仪器设备提出以下建议。 1.明确拟开展的检测项目 为避免盲目投资造成采购来的仪器闲置浪费,现以最常规和检测仪器不太贵的检测项目为例,建议通过认证开展的检测项目分别是: 1.1水和废水检测项目 水温、pH、电导率、透明度、色度、流量、悬浮物、全盐量(总残渣或溶解性残渣)、游离氯和总氯、硫化物、氰化物、氟化物、氨氮、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总磷、总氮、铜、铅、锌、镉、总砷、总汞、总硒、总铬(六价铬)、挥发酚、石油类(或动植物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氯化物、硝酸盐、硫酸盐、铁、锰、嗅和味、浊度、总硬度、粪大肠菌群、亚硝酸盐。上述项目除包含《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和表2规定的必测项目,还包括了其它常见的和测试方法较为简单的指标。 1.2空气和废气 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含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烟(粉)尘、烟气参数、烟气黑度、一氧化碳、氟化物、恶臭、氨、铅、砷、硫化氢、铬酸雾、硫酸雾、和甲醛等。 1.3土壤和水系沉积物 水分、pH、镉、汞、砷、铅、铬(含六价铬)、铜、锌、镍、全磷、全氮、钾、阳离子交换量和有机质含量等。 1.4固体废物 铜、锌、镉、铅、总铬、铬(六价)、汞、铍、钡、镍、总银、砷、氟化物和氰化物等。 1.5噪声和振动 环境噪声、工业企业厂界噪声、建筑施工场界噪声、社会生活噪声、、铁路边界噪声、噪声源(设备噪声)、机动车噪声振动和环境振动等。

试验室标准化建设方案

试验室标准化建设方案 1.试验室基础建设 1.1.设置原则 1.1.1.一施工单位原则上设置一处工地试验室,如果施工单位线路跨 度较大,应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分试验室。 1.1. 2.工地试验室应设置在监理、施工项目经理部驻地或集中拌合场 内,其周边场所、交通通道均应硬化。 1.2.选址要求 1.2.1.工地试验室应选择在交通相对便利,尽量靠近公路。通信、电 力相对畅通,满足信息化管理的基本要求。 1.2.2.严禁设置在泥石流、滑坡体、洪水位下等危险区域,避开取土、 弃土场、坍方、落石、危岩等地段。必须距离集中爆破区域500m 以外。 1.3.硬件设施及环境要求 1.3.1.工地试验室原则上采用院落式封闭管理,且生活区、工作区必 须分设。工作区设置科学合理,办公区与功能室各功能区面积 应满足规定要求,区内场地及主要通路应做硬化处理,排水设 施完善,庭院适当绿化,做到环境优美整洁。 1.3. 2.办公区内应设试验室主任办公室、技术员办公室、试验员办公 室、资料室等。功能室应根据工地内容和规模分设样品间、土 工室、集料室、化学分析室、水泥室、水泥混凝土室、力学室、

沥青室、沥青混合料室、检测室、标准养护室等功能室。夏季在办公室设置防暑降温设施,冬季在办公室设置取暖设施。1.3.3.工地试验室如采用板房,其结构设计应考虑空间跨度、风雪等 极端气候的影响,必要时应进行加固处理,保证其使用周期内安全可靠。对砖混结构房屋,其墙面抹灰刷白,地面硬化,镶贴地板砖。 1.3.4.混凝土压完试件应划定集中区域,集中管理。 1.4.工地试验室具体要求 1.4.1.功能室总面积应≥355m2,其中样品间面积应≥20m2,土工室 面积应≥35m2,集料室面积应≥30m2,化学分析室面积应≥15m2,水泥室面积应≥30m2,水泥混凝土室面积应≥30m2,力学室面积应≥30m2,沥青室面积应≥25m2,沥青混合料室面积应≥35m2,检测室面积应≥20m2,标准养护室面积应≥30m2。另外,办公室面积应≥40m2,资料室面积应≥15m2。 1.4. 2.仪器设备安装应符合以下规定:①设备应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 或试验规程相关要求进行安装。②设备需要安设基座与其固定的,应在试验室建设时根据布局设计设置基座,基座顶面应保持水平,待设备就位调平后采用地脚螺栓进行固定。对基座有隔振要求的应设立不与其他建筑物直接相连的独立混凝土台座,周围存在振源时应在地面与台座间设5mm厚橡胶垫。③压力机、万能材料试验机等力学设备应设置金属防护罩或安全防护网,防护网(罩)网眼尺寸不应大于1cm×1cm,使用的防护

(完整版)物联网环境监测实验室建设解决方案

物联网环境监测实验室建设解决方案 目录 环境监测实验室方案概述 (1) 环境监测实验室主要功能 (1) 环境监测实验室方案概述 物联网环境监测实验室方案设计理念是在实现物联网理论教学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环境监测应用进行体验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该方案提供该关于物联网环境监测的整体设计以及其设计原理图,而且开放足够多的端口和丰富、完善的接口函数以及二次开发包,为教师、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环境平台 去学习和研究。 该实验室可以满足学校物联网技术/通信工程专业开设的物联网导论、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及应用、物联网工程及应用、物联网标准与中间件技术、物联网应用系统设计等课程的实践实训教学需要,并为学生或教师的物联网技术应用项目开发提供平台。 环境监测实验室主要功能 F图1是物联网环境监测实验室功能总体框图:

图1 物联网工程实验室总体框图 物联网环境监测实验室以光载无线交换机为核心, 构建WiFi 无线局域网,覆盖物联 网实验室及其周边区域,加上实验室的有线网络交换机、网络路由器,从而建立有线网络、 无线局域网的无缝覆盖。 实验室设备包含三种数传模式( WiFi 、Zigbee 、有线)环境监测传 感器,形成一套 同时,其它内置 WiFi 模块的各种手持设备(笔记本电脑、 成为物联网实验设备的一部分;师生教学、科研实践开 WiFi 设备服务器连接, L 記挠无纯空换机(IU2AF ; WiFi 喷备㈱ (■—曲煉集留 ")) Xighcu 第.专..;{- WiFi 说爸肢 …) 覆盖三个层次的物联网教学平台。 手机等)也能无线接入该实验平台, 发的其它感知模块,通过与标准的 学E 做幅P 心 出宣馬感赛 炽帯件减外 融■丄內想卅 光愿传感黯 用电赚帀船测 屎連风向 Jfcpl 輛射 —(单模拦歼,

环境监测中实验室管理制度

实验室管理制度 1、监测分析室是分析实验检定的工作场所,为保证环境清洁、安静,不经允许外人不得进入; 2、严禁在监测分析室吸烟、饮食、会客,不得晾晒衣服和放置与实验室无关的物品; 3、监测分析室的地面、操作台应经常打扫、擦拭,保持无灰尘,实验台抽屉试剂架柜、仪器架柜,通风橱要摆放整齐有序,标志清晰、规; 4、各监测分析室应做好安全保卫工作,各种安全设施和消防器材应定期检查,妥善管理,保证随时可以供应,注意实验室用电安全,定期检查电器线路,室电线管道设施,应安全、规,不得随意布线; 5、分析人员进入监测分析室应身着白大褂,必须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规则,认真执行本人所承担的技术操作规,工作要集中精神,严禁玩忽职守; 6、使用各种仪器设备时,必须遵守有关操作规程安全使用规则; 7、监测分析室的药品、试剂标签清楚,存放整齐,各种玻璃仪器应分类保管,使用后及时清理干净,放回原处,摆放整齐; 8、凡属剧毒、易燃、易爆物品必须经专人负责保管,不准在监测分析室随意存放; 9、实验完毕,及时整理仪器设备和清洗实验用具,正确处理废弃物,及时切断电源、气源和火源,下班前检查水、电、气及门窗安全方可离去 检测人员行为规 1、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坚持原则、钻研业务、务实进取; 2、科学检测,严格执行标准、遵守检测程序,保证检测质量 做到数据准确、有效; 3、遵守法规讲廉洁、拒腐蚀、不徇情、守公德、讲文明,做到五不准; a.不准收受被检测单位的礼品礼金或有价礼券; b.不准参加被检测单位的邀请娱乐活动; c.不准收受被检测单位的宴请; d.不准参加被检测单位或个人的营销活动; e.不准利用职权搞不正之风。 4、遵守检测工作程序,做到: a、持证上岗,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安全检测; b、检测完毕,要清洗好器皿和仪器,清理剩余样品垃圾; 5、遵守规定,妥善保管检测资料。 为用户和保护技术所有权制度 1、全站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制度,做好技术工作。凡系绝密、、文件,必须按规定围传阅,不得随意扩大传阅围; 2、本站重要技术和正在研究中的分析方法,重大事故有关报告及处理记录,各种技术资料,一律不准随意查阅、外借; 3、采样计划、检验报告、原始记录和数据未公开前,未经有关部门许可,一律不准以任何形式向无关人员泄露扩散; 4、凡用户提供的产品技术资料、图纸、工艺文件等,一律不准向外公布或转让,也不得用于个人或单位的经济开发;

工地试验室标准化的建设要点

工地试验室标准化建设要点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运输厅(局、委),天津市、上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天津市市政公路管理局,长江航务管理局,长江口航道管理局: 为进一步规范工地试验检测活动,根据《关于开展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活动的通知》(交公路发〔2011〕70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公路水运工程工地试验室管理工作的意见》(厅质监字〔2009〕183号)等有关要求,部质监局组织制定了《工地试验室标准化建设要点》,指导工地试验室标准化建设工作,现予印发,请结合实际贯彻执行。现将有关事宜及要求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推行现代工程管理,推进工地试验室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和精细化建设,不断提高试验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客观性,有效发挥试验检测在控制工程质量和指导工程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促进工程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范围及内容 工地试验室标准化建设以高速公路新建、改扩建项目为主,其他项目可参照执行,具体内容见《工地试验室标准化建设要点》。 三、有关要求 (一)工地试验室标准化建设是促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的重要举措,其核心是质量管理精细化、检测工作规范化、硬件建设标准化和数据报告信息化。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质监机构及项目参建单位要正

确理解工地试验室标准化建设内涵,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务求实效的工作原则,将提高工地试验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客观性和科学性作为工地试验室标准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抓实抓好。 (二)项目建设单位应根据工程特点,将工地试验室标准化建设有关要求及费用标准等纳入招标文件,保证工地试验室标准化建设有序开展。各参建单位应将工地试验室标准化建设纳入日常管理,采取有效措施营造有利于工地试验室独立规范运行的外部环境。 (三)母体检测机构应加强对工地试验室标准化建设的管理和指导,按照合同要求为工地试验室配齐人员、配足设备、选好场地。母体检测机构应加强内部监督检查,切实敦促工地试验室将标准化建设的各项要求落实到具体试验检测工作中。 (四)工地试验室授权负责人应按照工地试验室管理和标准化建设的有关要求,对工地试验室运行和试验检测活动负起责任,切实履行好配置试验室资源、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完善管理制度、监督制度执行等各项职责,确保工地试验室人员、设备、环境等满足工地试验检测工作需要,使相关试验检测工作有效开展。 (五)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质监机构要结合本地区实际,按照标准化建设的总体部署,进一步细化工地试验室标准化建设的各项内容和要求,制定实施方案,明确相关标准、细化工作职责,做到有要求、有落实、有反馈、有总结,推动工地试验室标准化建设工作全面开展。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 2012年9月3日 工地试验室标准化建设要点

新田县环境监测标准三级实验室建设方案(精)

新田县环境监测标准三级实验室建设方案.txt爱一个人很难,恨一个人更难,又爱又恨的人最难。爱情永远不可能是天平,想在爱情里幸福就要舍得伤心!有些烦恼是我们凭空虚构的,而我们却把它当成真实去承受。新田县三级监测站标准化实施方案 一、建设目标 为提高新田县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水平,规范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确保监测数据和信息的准确可靠,为环境管理和政府决策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根据《环境监测管理办法》(国家环保总局令第 39 号、《xx 省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十一五”》 xx 府办〔200 7〕44号、《xx 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试行》xx 环〔2008〕101 号、《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环发〔2007〕56 号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紧紧围绕减排工作,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加强对重点污染源的监督性监测工作、为我县减排任务顺利完成提供充分、有效的技术支持,逐步改善我县环境质量。在“十二五”期间将我县环境监测站建设成为能掌握环境质量、污染物排放总量、环境容量和污染物状况,满足以“工业富县、旅游旺县、农业稳县”的发展战略的三级环境监测服务机构。 二、背景及现状 2.1 建设背景 新田县地处湖南省南部,毗邻两广,隶属永州市,面积1022Km2,东接嘉禾县、桂阳县,南临蓝山县,西抵宁远县,北邻祁阳县、芝山区。 县环境监测站始建于 1984年5月,于 2006 年通过计量认证复审,是从事环境监测的服务性全民事业单位,隶属新田县环境保护局,业务上受永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的指导,属全国环境监测三级站。承担着新田县境内饮用水水源、地表水常规监测任务及县内所用污染源的监测监督任务。建站已有二十七年,虽然近几年在上级部门和环保局的大力支持下,对实验室的分析操作环境进行完善建设,购买了烟气自动监测仪器、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消解通风柜、万分之一分析天平等一批仪器,环境监测能力得到一定提升。但是由于受人员、仪器装备和工作场所的限制,监测监

标准化工地试验室建设图集

标准化工地试验室建设图集 众所周知,工地试验室是工程项目部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部门,试验检测工作是控制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保障手段,客观准确的试验检测数据是反映工程项目实体质量和指导现场施工的重要依据。工地试验室的试验检测数据是工程实体质量最基础的数据,其真实性、准确性极其重要。 建设标准化工地试验室,能够促进工地试验室规范化管理,从而有效提高试验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在此,公司设计院特别整理出了中水四局兴泉铁路工地试验室的标准化建设内容,有图有真相,快来看看吧! 近年来,随着铁路建设的加速发展,中心试验室的标准化程度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外好、实用、布置合理,还要求具备硬件配套设施齐全,信息化程度高,人员技术水平强等点。中心试验室应有相对独立的试验场地及生活、办公区域,布局合理,且经济适用。 一 建设试验室的依据

1.1)铁路建设项目工程试验室应遵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总局令第163 号)和《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规定。 1.2)建设项目工程试验室应根据《铁路建设项目工程试验室管理标准》 (Q/CR9024- 2015)设置成立。 1.3)铁路建设项目工程试验室应遵守相应标准,规范和规程的要求。 二 试验室人员配备 根据《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总局令第163号)第九条、第十五条和《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条款4.2的要求,检验检测机构应具有与其从事检验检测活动相适用的检验检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2.1)建设单位人员配备

建设单位应具有对铁路建设项目工程试验室进行管理的能力,应配备专职试验管理人员,其应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和一定的业务素质(工作五年以上)。 2.2)管理人员 铁路建设项目工程主要负责人如试验室主任、技术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授权签字人应由母体试验室正式聘用的合同制员工。 试验室主任、主要负责人及主要技术人员应保持稳定、不得随意更换,如需更换,应履行审批手续(中心试验室经母体试验室确认,并向建设单位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试验分室主要人员变更向监理单位等主管部位提出书面申请)。 2.3)技术人员 铁建建设项目要求技术人员必须取得铁路试验人员上岗证,其他行业的上岗证可参考,但不能替代铁路试验员上岗证。试验室人员配备要求见下表。

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保证测试题

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保证试题 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 1. 为获知黄河宁夏段水质情况,在宁夏黄河段共设5个断面人工监测,共获得15个监测数据,监测(研究)的总体是 样本是,样本容量为。 2. 监测数据的质量是监测工作的。 3.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是环境检测中十分重要的和。 4. 监测分析的误差包括、和。 5. 实施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的目的在于取得正确可靠的监测结果。监测结果的质量应达到五性的要求,即:、、、 和。 6. 狄克逊(Dixon)检验法适用于容量较小(n≤25)的一组测量值的一致性检验和离群值的剔除。适用于检出或异常值。 7. 格鲁勃斯(Grubbs)检验法适用于检验多组测量值均值的和剔除多组测量值中的,也可用于一组测量值的检验。检出的异常值个数不超过1。 8. 数据修约规则:“四舍六入五考虑,五后非零,五后皆零”。 9. 检出限是指某特定分析方法在给定的内可以从样品中检出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量。 10. 实验室质量控制包括、。 二、选择题 1. 16005化简为4位有效数字为。

A、1.601×104 B、1.600×104 C、1600×10 D、1601×10 ⒉近似数运算,如18.3+1.4546+0.876等于。 A、20.6 B、20.63 C、20.631 D、20.6306 3. 测得溶液的pH=12.55 ,则氢离子浓度为 A、[H+]=5.6×10-13 B、[H+]=5.60×10-13 C、[H+]=5.60×10-12 D、[H+]=5.600×10-13 4. 下列计算式表达相对误差的是 A、测量值—真值 B、测量值—测量均值 C、(测量值—真值)/真值 D、最大值—最小值 5. 近似数运算,0.0123×25.60×1.0686等于 A、0.3364 B、0.336 C、0.33641 D、0.34 6. 灵敏度是指分析信号随测定组分含量的变化而改变的能力,它与检出限密切相关,灵敏度越低, A、检出限越低 B、越高 C、检出限可高可低D检出限不变 7. 进行加标回收率测定时,下列注意事项中错误的是。 A、加标物的形态应该和待测物的形态相同。 B、在任何情况下加标量均不得小于待测物含量的3倍。 C、加标量应尽量与样品中待测物含量相等或相近。 D、加标后的测定值不应超出方法的测定上限的90%。 8. 控制分析结果精密度的质控方法是。 A、行双样测定 B、标准物质测定 C、加标回收率测定 D、仪器和量皿的检定或校准。 9. 水质环境监测分析制作校准曲线时,包括零浓度点在内至少应有浓度点,各浓度点应较均匀地分布在该方法的线性范围内。

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实验室建设指南

第三方环境检测机构实验室建设指南 (老兵)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培育壮大环境监测服务市场,推进政府购买环境监测服务,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环境监测,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的建设逐渐成为当前实验室建设的热点。现针对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必要的场所、技术人员及监测仪器设备提出以下建议。 1.明确拟开展的检测项目 为避免盲目投资造成采购来的仪器闲置浪费,现以最常规和检测仪器不太贵的检测项目为例,建议通过认证开展的检测项目分别是: 1.1水和废水检测项目 水温、pH、电导率、透明度、色度、流量、悬浮物、全盐量(总残渣或溶解性残渣)、游离氯和总氯、硫化物、氰化物、氟化物、氨氮、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总磷、总氮、铜、铅、锌、镉、总砷、总汞、总硒、总铬(六价铬)、挥发酚、石油类(或动植物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氯化物、硝酸盐、硫酸盐、铁、锰、嗅和味、浊度、总硬度、粪大肠菌群、亚硝酸盐。上述项目除包含《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和表2规定的必测项目,还包括了其它常见的和测试方法较为简单的指标。 1.2空气和废气 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含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烟(粉)尘、烟气参数、烟气黑度、一氧化碳、氟化物、恶臭、氨、铅、砷、硫化氢、铬酸雾、硫酸雾、和甲醛等。 1.3土壤和水系沉积物 水分、pH、镉、汞、砷、铅、铬(含六价铬)、铜、锌、镍、全磷、全氮、钾、阳离子交换量和有机质含量等。 1.4 固体废物 铜、锌、镉、铅、总铬、铬(六价)、汞、铍、钡、镍、总银、砷、氟化物和氰化物等。 1.5噪声和振动 环境噪声、工业企业厂界噪声、建筑施工场界噪声、社会生活噪声、、铁路边界噪声、噪声源(设备噪声)、机动车噪声振动

环境监测仪器分类

环境监测仪器分类——按使用领域环境监测用主要仪器设备分以下几类: 1、空气质量与污染源废气监测专用仪器: TSP采样器(大、中流量) PM10采样器(大、中流量)* PM2.5采样器** 粗(PM2.5-10)细(PM〈2.5)颗粒物双道采样器 空气颗粒物分级采样器 粉尘采样器 酸雨自动采样器* 气体采样器 气体监测仪(S02、NOx、CO、03、HC1、C12、CH等) 环境空气地面自动监测系统* 烟尘采样器 烟气采样器 烟尘在线自动监测系统* 烟气SO2在线自动监测系统* 烟气NOx在线自动监测系统* 烟气参数02、湿度、压力、流速等在线自动监测系统 区域(如机场、交通干线、工业区)及重点污染源(如电厂、冶炼厂、建材厂的烟囱)连续监测系统** 汽车尾气监测仪* 光化学烟雾监测系统** 2、环境水质与污水监测专用仪器:

水质采样器 污水采样器 COD测定仪 BOD5测定仪 油份浓度仪 溶解氧测定仪 色度计 浊度计 盐度计 总有机碳(TOC)测定仪* 总氮测定仪 总磷测定仪 氨测定仪 氰化物测定仪 游离氯测定仪 环境水质的自动监测系统* 污水测流和在线连续监测系统* 有机污染物自动连续监测系统** 3、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仪器: 便携式气相色谱仪(带PID 检测器,可在野外现场监测大部分有机污染物)车载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可用于土壤、固废现场金属污染调查) 车载式GC_MS仪 便携式分光光度计* 有毒有害气体监测器(C12、CO、可燃气、CH4、苯系物等)*

报警装置(CO、CH4、C12、H2S、汽油泄漏等)简易快速检测管* 快速BOD测定仪 便携式溶解氧测定仪 流动监测车 4、其它要素监测仪器 噪声监测仪 噪声自动监测系统 振动监测仪 场强仪* 全向宽带场强仪* 宽带电磁场强仪* 工频场强仪* 大面积屏栅电离室a谱仪* 全身计数器* 环境辐射剂量率仪* 生态环境的遥感遥测系统 环保治理设施、监测仪器运行状态监视仪 5、实验室通用分析仪器及其设备 (1)光学类仪器: 可见分光光度计

环境监测站实验室设计

环境监测站实验室设计 环境监测站实验室设计环境系统实验室要素环境系统实验室要素环境监测是以环境为对象,运用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技术手段,对其中的污染物及其有关的组成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和系统的综合分析,以探索研究环境质量的变化规律。其任务是要对环境样品中的污染物的组成进行鉴定和测试,并研究在一定历史时期和一定空间内的环境质量的性质、组成和结构,主要内容包括:大气环境监测、水环境监测、土壤环境监测、固体废弃物监测、环境生物监测、环境放射性监测和环境噪声监测等。通过对环境的监测能够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环境监测的目的具体可归纳为: 1. 根据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环境质量。 2. 根据污染分布情况,追踪寻找污染源,为实现监督管理、控制污染提供依据。 3. 收集本底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研究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管理、预测预报环境质量提供数据。 4. 为保护人类健康、保护环境、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制订环境法规、标准、规划等服务。一环境监测技术监测技术包括采样技术、测试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这里以污染物的测试技术为重点作一概述。1) 化学、物理技术目前,对环境样品中污染物的成分分析及其状态与结构的分析多采用化学分析方法和仪器分析方法。如重量法常用作残渣、降尘、油类、硫酸盐等的测定,容量分析被广泛用于水中酸度、碱度、化学需氧量、溶解氧、硫化物、氰化物的测定。仪器分析是以物理和物理化学方法为基础的分析方法。它包括光谱分析法(可见分光光度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红外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发射光谱法、X- 荧光射线分析法、荧火分析法、化学发光分析法等);色谱分析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电化学分析法(极谱法、溶出伏安法、电导分析法、电位分析法、离子选择电极法、库仑分析法);放射分析法(同位素稀释法、中子活化分析法)和流动注射分析法等。当前,仪器分析方法被广泛用于环境物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测量。如分光光度法常用于大部分金属、无机非金属的测定;气相色谱法常用于有机物的测定;对于污染物状态和结构的分析常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质谱及核磁共振等技术。2) 生物技术这是利用植物和动物在污染环境中所产生的各种反映信息来判断环境质量的方法,这是一种最直接也是一种综合的方法。生物监测包括生物体内污染物含量的测定;观察生物在环境中受伤害症状;生物的生理生化反应,生物群落结构和种类变化等手段来判断环境质量。例如:利用某些对特定污染物敏感的植物或动物(指示生物)在环境中受伤害的症状,可以对空气或水的污染作出定性和定量的判断。二监测技术的发展目前监测技术的发展较快,许多新技术在监测过程中已得到应用。如GC-AAS(气相色谱-原子吸收光谱)联用仪,使两项技术互促互补,扬长避短,在研究有机汞、有机铅、有机砷方面表现了优异性能。再如,利用遥测技术对整条河流的污染分布情况进行监测,是以往监测方法很难完成的。对于区域甚至全球范围的监测和管理,其监测网络及点位的研究、监测分析方法的标准化、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数据传送和处理的计算机化的研究、应用也是发展很快。在发展大型、自动、连续监测系统的同时,研究小型便携式、简易快速的监测技术也十分重要。例如,在污染突发事故的现场、瞬时造成很大的伤害,但由于空气扩散和水体流动,污染物浓度的变化十分迅速,这时大型仪器无法使用,而便携式和快速测定技术就显得十分重要,在野外也同样如此。三环境监测站实验室设计环境监测就其对象、手段、时间和空间的多变性、污染组分的复杂性等,其特点可归纳为:1) 环境监测的综合性环境监测的综合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监测手段包括化学、物理、生物、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及生物物理等一切可以表征环境质量的方法。¢监测对象包括空气、气体(江、河、湖、海及地下水)、土壤、固体废物、生物等客体,只有对这些客体进行综合分析,才能确切描述环境质量状况。¢对监测数据进统计处理、综合分析时,需涉及该地区的自然和社会各个方面情况,因此,必须综合考虑才能正确阐明数据的内涵。2) 环境监测的连续性由于环境污染具有时空性等特点,因此,只有坚持长期测定,才能从大量的数据中揭示其变化规律,预测其变化趋势,数据越多,预测的准确度就越高。因此,监测网络、监测点位的选择一定要有科学性,而且一旦监测点位的代表性得到确认,必须长期坚持监测。3) 环境监测的追踪性环境监测包括监测目的的确定、监测计划的制订、采样、样品运送和保存、实验室测定到数据整理等过程,是一个复杂而又有联系的系统,任何一步的差错都将影响最终数据的质量。特别是区域性的大型监测,由于参加人员众多、实验室和仪器

试验室建设方案

长城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工地试验室临建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核: 宜宾至彝良高速公路南绕三分部 2015年5月

目录 一、前言 (1) 二、选址 (1) 三、规划 (1) 四、环境建设 (2) 五、其他设施 (3) 六、标牌、标志 (3) 七、人员配备 (4) 八、设备配置 (4) 九、办公设施 (5) 十、交通工具 (6) 十一、体系建设 (6) 十二、试验室平面图 (7)

工地试验室建设方案 一、前言 根据厅质监字〔2012〕200号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工地试验室标准化建设要点的通知和川交函〔2011〕98号关于四川省高速公路工地标准化建设指导意见,结合公路工程工地试验室标准化指南和该项目的实际内容,本着工地试验室标准化建设坚持因地制宜、务求实效和经济适用的工作原则,保证试验检测数据的客观和准确性,不盲目过分加大投入,片面追求表面效应的基本要求,特制定此实施方案。 二、选址 1、本着安全、环保、交通便利、及工程质量管理要求等因素,试验室驻地选址在佛现山隧道出口驻地区,周围无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坍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隐患。房屋采用7.5cm彩钢活动板房,两层,位于佛现山隧道出口办公楼后面,相距8M。 2、安全环境均满足标准化要求,交通畅通,有水源、能源、信息交换和协作条件、通信畅通,满足信息化办公需求。 三、规划 1、试验室根据工作、生活所需面积,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利用地形、地貌、地物和空间以及现有的设施等合理规划。 2、试验室新建房屋一栋两层,其中一楼为功能区,一楼功能区房间共九间,二楼为办公室资料室和试验室职工宿舍。功能室分别为

环境监测实验室设备购置项目清单

环境监测实验室设备购置项目清单 序号项目 名称 供参考型号 (可另外推荐) 参数(包括性能参数、主要组件、含哪些附件、是否含电脑配置、主要功能) 数 量 单价金额备注 1.紫外 可见 分光 光度 计 CARY 300 UV-3600 性能:高端光度仪,电脑主控,UVProbe软件操作各项功能;领先的三种检测器保证 在不同检测范围的超低噪音;波长范围:185-3300nm,显示波长:0.1nm/步;带宽:八段 可调/最小0.1nm,波长准确性:±0.2nm,;重现性:±0.08nm,重复精度:±0.0008Abs; 自动校正,基线平坦度:﹤0.001Abs;杂散光:≦0.00008%;配置积分球组件,应用固体 漫反射应用。 配置:主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3650(标配,220V,50Hz,1-phase),积分球 组件,带UV-Probe中英文双语版操作控制系统。;附件:四连池支架(手动);10mm 方 形石英比色皿;;消耗品:卤素灯(备用品);氘灯(备用品);保险丝(备用品) 1 2.智能 傅立 叶红 外光 谱仪 Excalibur HE 3100 IRPrestige-21 性能:高稳定性干涉仪保证测试精度与准确性;专利FJS动镜驱动系统,先进的动态 校正功能ADA;镀金反射镜,高亮度陶瓷光源;高灵敏度:S/N﹥40000:1;三重防潮措施, 确保万无一失。扩展性好,多种附件可选,主机自动识别。多种测试方式:透射方式;反 射方式;显微A TR方式。 配置: 主机: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主机;标准配备IRSolution软件;含中英文双语版操作系统 和使用说明书;220V, 50Hz, 单相;用于台式电脑的IEEE 1394 连接套件;通用有机化 合物谱库(10300)。 固体样品附件:液压式压片机, 最大压力10吨(需与直径13 mm 压片模具配套使用); 高级可抽真空压片模具, 直径13 mm;KBr 粉末;玛瑙研钵和研棒, 直径35 mm;直径 13 mm 磁性样品架(用于薄膜和13 mm KBr 压片)。 液体样品附件:可拆式液体池(KBr片)。消耗品:干燥剂;保险丝。 配件:水平型ATR装置,带自动附件识别功能,槽形和平板形ZnSe晶体,适用于液体 和固体样品测试;DRS-8000A 漫反射装置, 带自动附件识别功能;SiC砂纸取样器套件, 包括采样棒、样品支架和SiC砂纸(#320/#400 各100张);SRM-8000A 镜反射装置, 10° 1 1

环境监测实施方案设计

XX县作为本项目监测点,鉴于本次监测任务顺利进行,特绘制XX 县环境监测总体方案图,如下图1所示: 图1 XX县环境监测总体方案图 1监测内容 XX县地表水水质、县政府所在地空气质量、重点污染源(水、气)、城区及交通干线噪声质量等监测工作。具体内容如下: 1.1地表水水质监测 严格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第二版)》及《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等相关标准和规范。 监测区域现场勘查及资料收 集 (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 象气候、土壤利用等) 编制监测方案 确定监测项目 及类别 确定确定监测点 布置及采样时间 和方法 电话预约 现场样品采集 检测室样品分析 检测 数据处理及结 果分析上报 出具监测报告 接受委托 后期服务

1.1.1 监测断面 哈尔腾河红崖子断面。 1.1.2 监测指标及方法依据(见表1-1) 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中除粪大肠菌群以外的23项指标。具体监测项目见下表: 表1-1 地表水监测因子及检测方法依据 监测指标技术要求方法依据 水温,℃ pH 溶解氧 高锰酸盐指数 化学需氧量(COD) 五日生化需氧量 (BOD) 氨氮(NH3-N) 总磷(以P计) 总氮(湖、库,以N计) 铜 锌 氟化物(以F-计) 硒 砷 汞 镉 铬(六价) 铅

氰化物 挥发酚 石油类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硫化物 此外还可根据XX当地污染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区域污染物监测。 1.1.3 监测网点布置(见表1-2) 表1-2 地表水监测网点布置 组号监测点名称监测点位置设点依据 1.1.4 样品采集方法及设备(见表1-3) 表1-3 样品采集方法及设备 样品名称采样方法采集设备 地表水 1.1.4监测时间及频次(见表1-4) 每季度至少监测1次,全面至少监测4次,且需在各监测月份的上旬(1-10日)完成水质监测的采样及实验室分析。具体监测时段按下表执行(特殊情况除外)

环境监测实验室规章制度

化学分析室管理规范 1、实验人员进入实验区工作时必须穿工作服,实验完毕清洗双手。 2、与分析、检测工作无关的人员不得随意进入实验室,非工作人员进入实验 在未经该室管理人员许可的情况下不得随意使用仪器及附属设备。 3、与分析、检测工作无关的物品禁止带入实验室,严禁在实验室内抽烟、喝 水、吃食物。 4、实验室内保持清洁、整齐、安静,随时注意地面、桌面、仪器的整洁。 实验台面须每天擦拭,除配置好的试剂、移液管外,其他实验物品均放置在指定位置,不可随意摆放。地面至少每周打扫两次,并保证无浮尘、无污渍。 5、实验过程中应将滤纸、试纸等投入废纸篓中,废液倒入废液桶中。 6、实验过程中如发生安全事故,室内人员保持镇静,按有关急救措施处理, 熟悉使用消防器材(如灭火器等)。 7、在实验结束及节假日期间,各实验室人员须认真检查自己所负责的电源、 火源、水源、气源及门窗等安全状况,确保实验室安全。

天平室管理规范 1、天平室内应保持安静,动作要轻缓。 2、出入天平室随手关门,除放置与天平使用有关的物品外,不得放置其它物 品。 3、称量前检查天平是否处于水平位置,如有异常,即时调整至水平位置。 4、称量物不得超过天平的最大载重量(120g),称量精度在0.01g以下的试剂 及样品不可使用分析天平。 6、不得在天平里称量或转移挥发性、腐蚀性的试剂。 7、开、关天平要轻、缓,称量的物品必须放在适当的容器中,不可直接置于 天平托盘内。 8、称量结束后,关闭天平,取下被称量物体,切断电源,清洁台面,罩好天 平罩,填写天平使用记录。 9、天平室管理员须定期维护、检查分析天平,天平框内硅胶干燥剂蓝色消失 后及时烘干更换。 10、在天平周围不可放置太多的样品、试剂,及时将已称量完的样品、试剂放 回留样柜或试剂室内。

环境监测基础知识

环境监测基础知识 复习题 环境监测中心 二○○六年七月 目录 一、国家标准及技术规范基础1-4页 二、实验室基础、质量保证及质量控制4-7页 三、水质监测实验室基础8-21页 四、空气和废气监测基础21-26页 五、金属类监测基础26-31 六、有机物监测基础31-36页

一、国家标准及技术规范基础 1、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是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对) 2、建设项目建成投入生产或使用后,必须确保稳定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对) 3.为了推动我国火电行业对SO2的治理工作,实行SO2排放总量与排放浓度双重控制。(对) 4、噪声的来源主有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和社会噪声。人耳开始感到疼痛的声音叫做痛阈,其声级为120分贝(dB)左右。(对) 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为三级。(对) 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将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为三类。(对) 7、《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规定,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方法为测定方法为红外分光光度法。(对) 8、我国1983年颁布了第一个汽车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测试方法标准。(对) 9、监测工业废水中的一类污染物应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布点采样。(对) 10、建设(包括改、扩建)单位的建设时间,以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的批准日期为准。(对) 11、新污染源的排气筒高度一般不应低于15米。若某新污染源的排气筒必须低于15米时,其排放速率标准值按外推计算结果再严格50%执行。(对) 1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挥发酚指能与水蒸气一并挥发的酚类化合物。(对) 13、锅炉排放二氧化硫浓度应在锅炉设计出力70%以上时测定。(对) 14、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中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是一定高度的排气筒任何1h排放污染物的质量不得超过的限值。(对) 15、《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以标准分布时所规定的实施日期为界,划分为两个时段。即1997年12月31日前建设的单位,执行第一时间段规定标准值;1998年1月1日起建设的单位执行第二时间段规定标准值。(对) 16、建设项目试运行期间,污染物排放达不到规定排放标准的,负责验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要求建设单位限期达到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在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地方,还应达到当地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要求。(对) 17、危险废物腐蚀性鉴别,当pH大于或等于12.5,或者小于或等于2.0时,则该废物是具有腐蚀性的危险废物。(对) 18、我国的环境标准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对) 19、烟尘的排放量主要受到燃烧方式、锅炉运行情况和煤的性质,还有锅炉负荷的影响。(对) 20、产污和排污系数的物理意义是指单元活动所产生和排放的污染物量。(对) 21、排污系数是指产污系数条件下经污染控制措施削减后或未经削减直接排放到环境中污染物的量。(对) 22、排污系数的物理意义是:每耗用1t煤产生和排放污染物的量。(对) 23、浸出液中任何一种危害成分的浓度超过其标准中所列的浓度值,则该废物是具有浸出毒性的危险废物。(对) 24、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分为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错) 25、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分综合性排放标准和行业性排放标准两大类。(对) 26、低矮排气筒的排放属有组织排放,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造成与无组织排放相同的后果。(对) 27、工业废水样品应在企业的车间排放口采样。(错) 28、新污染源的排气筒高度一般不应低于15米。(对) 29、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I~Ⅳ类标准的水质pH值为5~6。(错) 30、排放污染物的烟囱是污染源,而排放大气污染物的建筑构造(如车间等)不能算是污染源。(错) 31、排气筒高度的计算是指自排气筒(或其主体建筑构造)所在的地平面至排气筒出口的高度。(对) 32、烟度标准中拟控制的是柴油车运行中的平均烟度。(错) 33、柴油机车排放的碳烟比汽油机车大40倍左右。(对) 34、柴油机排放的SO2明显比汽油机浓度值高。(对)

试验室建设方案.docx

. 长城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工地试验室临建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核: 宜宾至彝良高速公路南绕三分部 2015 年 5 月

目录 一、前言 (1) 二、选址 (1) 三、规划 (1) 四、环境建设 (2) 五、其他设施 (3) 六、标牌、标志 (3) 七、人员配备 (4) 八、设备配置 (4) 九、办公设施 (5) 十、交通工具 (6) 十一、体系建设 (6) 十二、试验室平面图 (7)

工地试验室建设方案 一、前言 根据厅质监字〔 2012 〕200 号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工地试 验室标准化建设要点的通知和川交函〔 2011 〕98 号关于四川省高速 公路工地标准化建设指导意见,结合公路工程工地试验室标准化指南 和该项目的实际内容 ,本着工地试验室标准化建设坚持因地制宜、 务求实效和经济适用的工作原则,保证试验检测数据的客观和准确性,不盲目过分加大投入,片面追求表面效应的基本要求,特制定此实施方案。 二、选址 1、本着安全、环保、交通便利、及工程质量管理要求等因素, 试验室驻地选址在佛现山隧道出口驻地区,周围无山体崩塌、滑坡、 泥石流、地面坍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隐患。房屋采用7.5cm 彩 钢活动板房,两层,位于佛现山隧道出口办公楼后面,相距8M 。 2、安全环境均满足标准化要求,交通畅通,有水源、能源、信 息交换和协作条件、通信畅通,满足信息化办公需求。 三、规划 1、试验室根据工作、生活所需面积,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利用地 形、地貌、地物和空间以及现有的设施等合理规划。 2、试验室新建房屋一栋两层,其中一楼为功能区,一楼功能区房 间共九间,二楼为办公室资料室和试验室职工宿舍。功能室分别为

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实验室建设指南

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实验室建设指南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培育壮大环境监测服务市场,推进政府购买环境监测服务,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环境监测,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的建设逐渐成为当前实验室建设的热点。现针对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必要的场所、技术人员及监测仪器设备提出以下建议。 1.明确拟开展的检测项目 为避免盲目投资造成采购来的仪器闲置浪费,现以最常规和检测仪器不太贵的检测项目为例,建议通过认证开展的检测项目分别是: 1.1水和废水检测项目 水温、pH、电导率、透明度、色度、流量、悬浮物、全盐量(总残渣或溶解性残渣)、游离氯和总氯、硫化物、氰化物、氟化物、氨氮、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总磷、总氮、铜、铅、锌、镉、总砷、总汞、总硒、总铬(六价铬)、挥发酚、石油类(或动植物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氯化物、硝酸盐、硫酸盐、铁、锰、嗅和味、浊度、总硬度、粪大肠菌群、亚硝酸盐。上述项目除包含《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和表2规定的必测项目,还包括了其它常见的和测试方法较为简单的指标。 1.2空气和废气

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含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烟(粉)尘、烟气参数、烟气黑度、一氧化碳、氟化物、恶臭、氨、铅、砷、硫化氢、铬酸雾、硫酸雾和甲醛等。 1.3土壤和水系沉积物 水分、pH、镉、汞、砷、铅、铬(含六价铬)、铜、锌、镍、全磷、全氮、钾、阳离子交换量和有机质含量等。 1.4固体废物 铜、锌、镉、铅、总铬、铬(六价)、汞、铍、钡、镍、总银、砷、氟化物和氰化物等。 1.5噪声和振动 环境噪声、工业企业厂界噪声、建筑施工场界噪声、社会生活噪声、铁路边界噪声、噪声源(设备噪声)、机动车噪声振动和环境振动等。 2.实验场所要求

环境监测基础知识

重庆市环境监测基础知识竞赛 目录 一、国家标准及技术规范基础 二、实验室基础、质量保证及质量操纵 三、水质监测实验室基础 四、空气和废气监测基础 五、金属类监测基础 六、有机物监测基础 一、国家标准及技术规范基础 1、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操纵是推行可持续进展战略的需要。(对) 2、建设项目建成投入生产或使用后,必须确保稳定达到国家或地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对)

3.为了推动我国火电行业对SO2的治理工作,实行SO2排放总量与排放浓度双重操纵。(对) 4、噪声的来源主有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和社会噪声。人耳开始感到疼痛的声音叫做痛阈,其声级为120分贝(dB)左右。(对) 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为三级。(对) 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将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为三类。(对) 7、《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规定,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方法为测定方法为红外分光光度法。(对) 8、我国1983年颁布了第一个汽车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测试方法标准。(对) 9、监测工业废水中的一类污染物应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布点采样。(对) 10、建设(包括改、扩建)单位的建设时刻,以环境阻碍评价报告书(表)的批准日期为准。(对) 11、新污染源的排气筒高度一般不应低于15米。若某新污染源的排气筒必须低于15米时,其排放速率标准值按外推计算结果再严格50%执行。(对)

1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挥发酚指能与水蒸气一并挥发的酚类化合物。(对) 13、锅炉排放二氧化硫浓度应在锅炉设计出力70%以上时测定。(对) 14、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中的最高同意排放速率,是一定高度的排气筒任何1h排放污染物的质量不得超过的限值。(对) 15、《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以标准分布时所规定的实施日期为界,划分为两个时段。即1997年12月31日前建设的单位,执行第一时刻段规定标准值;1998年1月1日起建设的单位执行第二时刻段规定标准值。(对) 16、建设项目试运行期间,污染物排放达不到规定排放标准的,负责验收的环境爱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依照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要求建设单位限期达到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在实行污染物总量操纵的地点,还应达到当地污染物排放总量操纵的要求。(对) 17、危险废物腐蚀性鉴不,当pH大于或等于12.5,或者小于或等于2.0时,则该废物是具有腐蚀性的危险废物。(对) 18、我国的环境标准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点标准、企业标准。(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