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分析 ppt课件
合集下载
药物分析14中药分析PPT课件

中药分析的发展趋势
01
质量控制标准与国际接轨
随着中药国际化进程的加速,中药分析的质量控制标准需要与国际接轨,
提高中药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02
新型分析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的分析技术如纳米技术、生物传感器等在中药分
析领域的应用将逐渐增多,提高分析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
03
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
类型
中药不良反应的类型包括过敏反应、毒性反应、药物依赖性等。
机制
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可能与药物成分的免疫反应、药物对机体的直接毒性作用、药物对机体正常 生理功能的干扰等有关。
中药安全性评价的方法与程序
方法
中药安全性评价的方法包括临床观察、动物实验、体外实验等。
程序
中药安全性评价的程序一般包括药品筛选、实验设计、实验实施、数据整理与分析、撰 写报告等步骤。
中药分析将从单一成分的分析向整体质量评价转变,建立综合评价体系,
全面评价中药的质量和安全性。
02
中药成分分析
中药活性成分的分类与作用
总结词
中药活性成分的分类与作用
详细描述
中药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生物碱、黄酮类化合物、挥发油等,这些成分具 有不同的药理作用,如抗炎、抗肿瘤、抗氧化等,对治疗多种疾病具有显著疗 效。
气相色谱(GC)
GC适用于分析具有挥发性的中药成分,如挥发油、有机酸等,具有 分离效能高、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等特点。
薄层色谱(TLC)
TLC是一种简便、快速的分离分析方法,可用于中药材和中成药的鉴 别、杂质检查以及含量测定等。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
分子生物学技术
基因工程技术
PCR技术
《磺胺类药物分析》PPT课件

N
H2N
SO2NH
N
• 解析: • 磺胺类药物磺酰胺基上的氢原子 • 被金属离子(银、铜、钴)取代,生成不同颜色
的难溶性的金属盐沉淀。 • 与硫酸铜的反应常用于本类药物的鉴别。
(2)红外光谱法
• 磺酰胺、芳胺、嘧啶环及苯环 • 红外光谱中的特征峰
(3)芳香第一胺的反应
H2N
SO2NHR + NaNO2 + 2HCl
磺胺嘧啶 (sulfadiiazine;SD
N
H2N
SO2NH
N
磺胺甲噁唑 (sulfamethoxazole SMZ)
H2N
SO2NH N O CH3
磺胺异噁唑 (sulfafurazole; SIZ)
O
H2N
SO2NH
N
H3C
CH3
磺胺醋酰钠
(sulfacetamide sodium ;SA-Na)
酚羟基特性
• 邻苯二酚结构 • (或苯酚)结构——谁?
• 与重金属离子配位呈色; • 易于氧化——露置空气中或遇光、热易氧化,色渐变深,在碱性溶液中更易氧
化变色。
芳香第一胺
• 谁有芳香第一胺? • 重氮化-偶合反应
• 鉴别 • 含量测定
取代杂环的特性
• 含氮杂环 • 具有较强的紫外吸收和红外吸收特征 • 在酸性条件下,还可与生物碱沉淀剂 发生沉淀反应
• 《中国药典》2005版,2010版 • 原料——亚硝酸钠滴定法;(钠盐) • 制剂——片剂,混悬液(HPLC);软膏,眼膏 (亚硝酸钠滴定法) • 钠盐制剂(亚硝酸钠滴定法);:
(1)原料的含量测定 • 亚硝酸钠滴定法
• 测定方法: • 取本品约0.5g,精密称定,照永停滴定法,用亚硝酸
药物分析(人卫版)第15章PPT课件

02
CATALOGUE
药物分析的化学基础
药物的化学结构与性质
药物的化学结构决定了其理化性 质和生物学活性,是药物分析的
重要基础。
药物的酸碱性、溶解度、稳定性 等性质对药物的鉴别、杂质检查
和含量测定都有重要影响。
了解药物的化学结构与性质有助 于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提高药
物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药物的化学反应与鉴别
它具有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可同 时测定多个组分等优点,是药物分析 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在药物分析中,色谱分析法常用于药 物的鉴别、含量测定、杂质检查等方 面,尤其对于复杂混合物的分离和测 定具有显著的优势。
04
CATALOGUE
药物分析的应用
药物制剂分析
药物制剂分析
对药物制剂的组成、含量、质量标准、安全性及有效性进行分析 ,以确保药物制剂的质量和安全。
药物分析(人卫版)第 15章ppt课件
目录
• 药物分析概述 • 药物分析的化学基础 • 药物分析的实验技术 • 药物分析的应用
01
CATALOGUE
药物分析概述
药物分析的定义
药物分析是应用化学、物理学、生物 学以及微生物学的方法和技术,对药 物的质量、组分、结构进行研究、鉴 定和控制的科学。
药物分析涉及的领域广泛,包括药物 化学、药理学、药剂学、药物代谢动 力学以及临床药学等。
生物药物分析的意义
确保生物药物的质量和安全,推动生物医药产业 的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利用各种仪器对药品的物理性 质进行分析,包括光谱法(紫 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光谱 法等)、色谱法(高效液相色 谱法、气相色谱法等)以及质 谱法等。
药物分析10芳胺类药物ppt课件

CH 3 2 NHCOCH N(C H )2 2 2 5 CH 3
2+ +Co
(C 2 H 5 ) 2 NCH 2 CON CH 3 蓝紫色
CH 3
CH 3 CH 3
H ) NCH CON NCOCH N(C H ) 2 5 2 2 2 2 5 2 (C CH 3 Co 亮 绿 色
2. 与汞离子反应
色谱条件:色谱柱为 C18 流动相为甲醇-1%HAc(40:60); 检测:UV检测器250nm.
小 结
1、掌握本类药物的分类及结构特征。
2、掌握本类药物的鉴别反应(重氮化-偶合 反应、与金属离子反应)。 3、掌握亚硝酸钠滴定法的原理与注意条件。
END
普鲁卡因的水解产物对氨基苯甲酸在贮藏 过程中脱羧,氧化变成有色的对苯醌,使注射 液变黄,疗效下降、毒性增加。
黄色
中国药典检查:TLC标准品对照法
四、含量测定 (一)亚硝酸钠滴定法 具芳伯胺基和潜在芳伯胺基的药物均可采用此法。 Ar-NH2 Ar-NHCOR Ch.P中的苯佐卡因、盐酸普鲁卡因和盐酸普鲁 卡因胺及其制剂可直接采用本法;醋氨苯砜及注射 液水解后用本法。
2. 有关物质检查:杂质来源:对氯苯乙酰胺、偶氮苯、 氧化偶氮苯、苯醌、醌亚胺等 检查方法:以对氯苯乙酰胺为对照 品,采用TLC 法中的杂质(参比杂 质)对照品法。 3. 对氨基酚检查:利用对氨基酚在碱性条件下可与
亚硝基铁氰化钠生成蓝色配位化
合物,采用比色法。
(二)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中对氨基苯甲酸的检查
(五)盐酸普鲁卡因胺的快速荧光测定
pH7.5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盐酸普鲁卡因胺 + 荧胺
荧光物
λex400nm(激发波长)、λem485nm(发射波长)处测 定荧光强度,标准曲线法定量。
药物分析技术“说专业”PPT课件

究和分析,为新药的研发提供有力支持。
输入 标题
药品生产
药物分析技术对药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工艺控 制具有重要作用,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工艺控制, 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药品研发
药品监管
药物分析技术在临床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 患者的血药浓度、尿液成分等的检测和分析,为医生
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有力支持。
药品安全性评价
药物分析技术可以对药品的安全性进行评价,通过检测药品中的有害物 质和杂质,评估药品对人体的潜在风险,为药品安全监管提供科学依据。
药物代谢研究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药物分析技术可以对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进行深入研究, 通过检测和分析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变化,了解药物的吸收、 分布、代谢和排泄等特性。
随着生物信息学技术的发展,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技术在药 物研发中的应用,未来生物信息学技术有望在药物分析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05
药物分析技术的实践案 例
案例一:药物成分的化学分析
总结词:通过化学方法对药物成分进行 定性和定量分析,确保药物质量和安全 。
对药物中的化学结构进行解析,为新药 研发和药物质量控制提供有力支持。
信号转导通路研究
药物分析技术可以对药物作用相关的信号转导通路进行研究,了解 药物对细胞信号转导的影响,揭示药物的作用机制和调控机制。
蛋白质组学研究
药物分析技术可以结合蛋白质组学方法,对药物作用相关的蛋白质进 行检测和分析,从蛋白质水平上揭示药物的作用机制和调控机制。
04
药物分析技术的挑战与 未来发展
通过化学反应和质谱分析等技术手段, 对药物中的杂质和污染物进行检测和控 制。
详细描述
利用色谱法、光谱法等手段对药物中的 有效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
输入 标题
药品生产
药物分析技术对药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工艺控 制具有重要作用,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工艺控制, 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药品研发
药品监管
药物分析技术在临床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 患者的血药浓度、尿液成分等的检测和分析,为医生
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有力支持。
药品安全性评价
药物分析技术可以对药品的安全性进行评价,通过检测药品中的有害物 质和杂质,评估药品对人体的潜在风险,为药品安全监管提供科学依据。
药物代谢研究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药物分析技术可以对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进行深入研究, 通过检测和分析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变化,了解药物的吸收、 分布、代谢和排泄等特性。
随着生物信息学技术的发展,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技术在药 物研发中的应用,未来生物信息学技术有望在药物分析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05
药物分析技术的实践案 例
案例一:药物成分的化学分析
总结词:通过化学方法对药物成分进行 定性和定量分析,确保药物质量和安全 。
对药物中的化学结构进行解析,为新药 研发和药物质量控制提供有力支持。
信号转导通路研究
药物分析技术可以对药物作用相关的信号转导通路进行研究,了解 药物对细胞信号转导的影响,揭示药物的作用机制和调控机制。
蛋白质组学研究
药物分析技术可以结合蛋白质组学方法,对药物作用相关的蛋白质进 行检测和分析,从蛋白质水平上揭示药物的作用机制和调控机制。
04
药物分析技术的挑战与 未来发展
通过化学反应和质谱分析等技术手段, 对药物中的杂质和污染物进行检测和控 制。
详细描述
利用色谱法、光谱法等手段对药物中的 有效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
药物分析第六章芳酸及其酯类PPT课件

结构与性质
01
02
03
结构特点
芳酸及其酯类具有苯环和 羧基的结构,具有特定的 电子分布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芳酸及其酯类通常具有较 高的熔点和沸点,难溶于 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化学性质
芳酸具有酸性,可以与碱 反应生成盐,也可以发生 酯化反应生成酯类化合物。
药物中的芳酸及其酯类
药物合成
芳酸及其酯类在药物合成 中广泛应用,如某些抗生 素、抗炎药和抗肿瘤药物 的合成。
评估药物在短时间内大量摄入 后的毒性反应,确定药物的安
全剂量范围。
长期毒性试验
观察药物在长期、反复或持续 摄入后对机体的影响,了解药 物对各组织器官的损害程度。
生殖和发育毒性试验
研究药物对生殖系统及胚胎发 育的影响,评估药物对妊娠期 和哺乳期妇女的安全性。
致突变和致癌性试验
检测药物是否具有潜在的致突 变、致畸和致癌作用,为药物 的研发和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互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
芳酸及其酯类与其他药物的联合应用
与抗生素的联合使用
芳酸及其酯类药物可以与抗生素联合使用,以增强抗生素的抗菌 效果,同时降低耐药性的产生。
与化疗药物的联合使用
将芳酸及其酯类药物与化疗药物联合使用,可以增强化疗药物的抗 肿瘤效果,并降低其毒副作用。
与生物制剂的联合使用
将芳酸及其酯类药物与生物制剂(如抗体、细胞因子等)联合使用, 可以提高生物制剂的治疗效果,并降低其副作用。
合成特定结构药物
由于芳酸及其酯类具有特定的化学结构,可以用于合成具有特定生物活性的药物,如某些抗癌药物。
在药物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作为药物质量控制标准
在药物质量控制中,芳酸及其酯类可 以作为标准物质,用于药物的鉴别、 纯度检测和含量测定。
药物分析(人卫版)第11章BPPT课件

通过临床试验和上市后监 测,及时发现和处理药物 的不良反应,保障患者用 药安全。
药物依赖性研究
研究药物的依赖性和成瘾 性,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
药物相互作用研究
研究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避免联合用药时产生不 良反应。
05
CATALOGUE
药物分析的发展趋势
药物分析的新技术与新方法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药物分析(人卫版)第 11章BPPT课件
目录
• 药物分析概述 • 药物分析的化学基础 • 药物分析的实验技术 • 药物分析的应用 • 药物分析的发展趋势
01
CATALOGUE
药物分析概述
药物分析的定义
01
药物分析是应用化学、物理学、 生物学以及微生物学的方法和技 术,对药物的质量、组分、结构 进行研究、鉴别的科学。
药物的代谢研究
01
02
03
药物代谢动力学
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 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
代谢产物的鉴定
通过分析代谢产物,了解 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途径和 机制。
代谢酶的研究
研究药物代谢相关的酶, 了解其活性及影响因素, 为药物相互作用研究提供 依据。
药物的安全性评价
不良反应监测
高效分离和准确鉴定复杂样品中的微量成分,提高药物分析的灵 敏度和特异性。
微透析技术
实现在体、动态收集组织液,用于药物在体内分布、代谢和排泄过 程的监测。
纳米技术
利用纳米材料和纳米药物提高药物分析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实现药 物在细胞和亚细胞水平的靶向分析。
药物分析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
1 2 3
药物代谢与动力学研究
考虑的重要参数。
药物的酸碱性、氧化还原性等化 学性质也会影响其在体内的吸收
药物依赖性研究
研究药物的依赖性和成瘾 性,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
药物相互作用研究
研究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避免联合用药时产生不 良反应。
05
CATALOGUE
药物分析的发展趋势
药物分析的新技术与新方法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药物分析(人卫版)第 11章BPPT课件
目录
• 药物分析概述 • 药物分析的化学基础 • 药物分析的实验技术 • 药物分析的应用 • 药物分析的发展趋势
01
CATALOGUE
药物分析概述
药物分析的定义
01
药物分析是应用化学、物理学、 生物学以及微生物学的方法和技 术,对药物的质量、组分、结构 进行研究、鉴别的科学。
药物的代谢研究
01
02
03
药物代谢动力学
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 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
代谢产物的鉴定
通过分析代谢产物,了解 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途径和 机制。
代谢酶的研究
研究药物代谢相关的酶, 了解其活性及影响因素, 为药物相互作用研究提供 依据。
药物的安全性评价
不良反应监测
高效分离和准确鉴定复杂样品中的微量成分,提高药物分析的灵 敏度和特异性。
微透析技术
实现在体、动态收集组织液,用于药物在体内分布、代谢和排泄过 程的监测。
纳米技术
利用纳米材料和纳米药物提高药物分析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实现药 物在细胞和亚细胞水平的靶向分析。
药物分析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
1 2 3
药物代谢与动力学研究
考虑的重要参数。
药物的酸碱性、氧化还原性等化 学性质也会影响其在体内的吸收
药物分析化学中专说课PPT课件

药物分析化学中专说课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课程概述 • 教学内容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课程评价与考核 • 教师团队与教学资源 • 学生指导与服务
01
课程概述
课程简介
药物分析化学是中专医药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旨在培养学 生掌握药物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药物分析实验操作 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进行自主学习和交流。
实验教学
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 药物分析化学中的实验过程和技 巧,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
创新能力。
实验与实践教学
实验课程设置
01
根据药物分析化学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实验
课程,包括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和创新实验等。
实践环节安排
02
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实地考察、企业实习等,让学生了
期末考试
通过闭卷考试的形式,全 面考查学生对课程知识的 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
根据学生的出勤率、课堂 表现、作业和实验报告完 成情况等,综合评定学生 的平时成绩。
期末考试成绩
根据闭卷考试的成绩,评 定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
总评成绩
结合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 成绩,综合评定学生的总 评成绩。
该课程涉及药物质量控制、药品检验、药品生产过程中的质 量控制等方面的内容,对于学生今后从事药品研发、生产和 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课程目标
掌握药物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 法,了解药物质量控制的基本 要求和药品检验的程序。
掌握常见药物分析实验操作技 能,能够独立完成药物分析实 验。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提高其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
案例法
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药 物分析化学在实践中的应用,加深 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目录 Contents
• 课程概述 • 教学内容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课程评价与考核 • 教师团队与教学资源 • 学生指导与服务
01
课程概述
课程简介
药物分析化学是中专医药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旨在培养学 生掌握药物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药物分析实验操作 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进行自主学习和交流。
实验教学
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 药物分析化学中的实验过程和技 巧,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
创新能力。
实验与实践教学
实验课程设置
01
根据药物分析化学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实验
课程,包括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和创新实验等。
实践环节安排
02
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实地考察、企业实习等,让学生了
期末考试
通过闭卷考试的形式,全 面考查学生对课程知识的 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
根据学生的出勤率、课堂 表现、作业和实验报告完 成情况等,综合评定学生 的平时成绩。
期末考试成绩
根据闭卷考试的成绩,评 定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
总评成绩
结合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 成绩,综合评定学生的总 评成绩。
该课程涉及药物质量控制、药品检验、药品生产过程中的质 量控制等方面的内容,对于学生今后从事药品研发、生产和 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课程目标
掌握药物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 法,了解药物质量控制的基本 要求和药品检验的程序。
掌握常见药物分析实验操作技 能,能够独立完成药物分析实 验。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提高其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
案例法
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药 物分析化学在实践中的应用,加深 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
态 的
动态的分析监控
常
工艺流程、反应历程、生物
规
体内代谢过程和综合评价等
检
验
PPT课件
22
第二节 药品的质量标准
一、中国现行药品质量标准体系
中国药典
药 品 标 准
国家
标准 局标准
(新药研发)
临床研究用标准(临床研究) 暂行标准(试生产) 试行标准(正式生产初期) 地方标准整理提高后的品种
企业 标准
生物技术药物
药物制剂:药物的临床使用品
• 按制药工艺分类
化学合成类、提取类、中药类、发酵类、 生物工程类、制剂类
PPT课件
4
3.药品是特殊商品
• 民生之本
• 病者所用
• 需医生或药师指导
• 全方位的质量管理
பைடு நூலகம்
PPT课件
5
4.医药产业链的构成
• 新药研究与开发: GLP GCP • 药品生产: GMP GAP • 药品流通: GSP • 药品使用(终端): 处方药与OTC
使用非成熟(非法定)方法 标准规格高于法定标准
PPT课件
23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Chinese Pharmacopoeia, Ch.P)
药典是国家监督管理药品质量的法定技术 标准,是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和管理时应共 同遵循的法定技术依据。
药典是国家药品标准体系的核心,同时也在
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国家医药发展水平。
PPT课件
11
第一节 药物分析的性质和任务
一.基本概念
药品 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
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证、 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药材、中药饮片、 中成药、化学原料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 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PPT课件
12
第一节 药物分析的性质和任务 二.药物分析性质与方法
1. 药事管理与法规 2. 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3. 药学专业知识(一) 4. 药学专业知识(二)
PPT课件
8
药学专业知识 (一)
药理学 药物分析
药学专业知识 (二)
药剂学 药物化学
PPT课件
9
第一章 绪 论
主 第一节 药物分析的性质和任务
要
第二节 药品的质量标准
内
容 第三节 全面控制药品质量的科学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现已出
九版:1953(531)、 1963(1310)、
1977(1925)、1985、1990、1995、 2000(2691)、2005(3214)、2010(4567)
PPT课件
24
《中国药典》(2010年版)简介
新中国成立以来第9版药典,体现了我国药品 监督管理的最新成果和发展方向,自2010年7
PPT课件
10
基本要求
1.明确药物分析的性质、任务及其地位和作用。 2.理解药品质量标准的意义,掌握我国现行药典 的基本组成及正确使用,熟悉凡例中的基本术语和技 术要求;了解国外主要国家药典内容和特点。 3.掌握药品检验工作的主要内容及基本程序。 4.正确理解全面控制药品质量的意义。熟悉五G (GMP、GLP、GSP、GCP、GAP)。
运用物理学、化学、物理化学、生物
学及微生物学的方法和技术来研究化学结
构已经明确的合成药物或天然药物及其制
剂的质量控制方法,也研究中药材、中药制
剂和生物制品有代表性的质量控制方法。
药物分析是一门研究和发展药品全面
质量控制的“方法学科”。
PPT课件
13
药物分析中常用的分析方法
经典化学分析
现代仪器分析技术
月1日起实施
除对《中国药典》(2005年版)收载的品种 标准进行系统修订提高外,收载品种范围和
数量大幅度增加,基本覆盖了国家基本药物
目录品种和国家医疗保险目录品种
分一部、二部和三部,分别收载中药、化学 药品与辅料、生物制品标准,品种总计4567
荧光分析法
PPT课件
16
色谱分析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
气相色谱法(GC)
薄层色谱法(TLC)
PPT课件
17
电化学分析法
电导法 电位法 电解法 伏安法 极谱法
PPT课件
18
质谱法( MS )、高效毛细管电泳 (HPCE)及各种联用技术。如电感耦合 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 ICP—AES )、 气—质联用( GC—MS )、液—质联用 ( HPLC—MS)、傅立叶变换—红外分光 光度法( FT—IR )。
PPT课件
6
5.执业药师的知识结构
药品是用于人类防病治病和康复保健的特殊商品。 因此,国家在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实行执业药 师资格制度。要求:
凡从事药品生产、经营、使用的 单位均应配备相应的执业药师,并 以此作为开办药品生产、经营、使 用单位的必备条件之一。
PPT课件
7
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分为四个科目
容
重
光 色电
量 分
量 分
谱 分
谱 分
化 学
分
析
析
析
析析
法
法
法 法法
PPT课件
14
容量分析法
(滴定分析法)
酸碱滴定法 氧化还原滴定法 络合滴定法 沉淀滴定法 非水溶液滴定法
PPT课件
15
光谱分析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UV—Vis
红外分光光度法 IR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 原子发射分光光度法AES
药物分析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PPT课件
1
导言
• 药物的类别 • 制药工业分类 • 药品是特殊商品 • 医药产业链的构成 • 执业药师的知识结构
PPT课件
2
1.药物的类别
• 天然药物与中药 • 化学合成药物 • 生物制品
PPT课件
3
2.制药工业分类
• 原料药与药物制剂
原料药:化学合成药物、中药与天然药物、
PPT课件
19
第一节 药物分析的性质和任务
三.药物分析的任务
1.以“药品质量全面监控”为中心开展工作
① 成品药检验(原料、制剂) ② 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中间体)优化工艺 ③ 贮藏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稳定性考察) ④ 临床药物监测(体内药物分析)
PPT课件
20
2.为新药开发提供质量控制方法
① 新药质量标准及稳定性研究. ② 中药及天然产物活性成分化学结构确证. ③ 现代生物技术所研制的生化药物和基
因工程药物质量标准研究.
3.分析新技术的应用 追踪国际分析新技术的发展前沿,改进
或自主开发质量控制平台和分析技术,以使 我国药品质量研究与世界同步.
进而达到药品标准的国际化.
PPT课件
21
药物分析研究方向
①新剂型制剂的分析 ②新化学合成品的结构确认 ③天然植物活性成分结构确认 ④中药及其成方制剂质量的综合评价 ⑤药物在体内动力学过程及代谢产物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