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区图书馆地址

各省区图书馆地址
各省区图书馆地址

各省区图书馆地址

陕西省图书馆:西安市西大街146号(710002)

山西省图书馆:太原市解放南路文源巷1号(030001)

甘肃省图书馆:兰州市南滨河东路488号(730000)

海南省图书馆:海口市国兴大道36号(570203)

福建省图书馆:福州市湖东路227号(邮编:350001)

上海市图书馆:上海市淮海中路1555号(邮编:200031)

中国国家图书馆: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33号(邮编:100081)

新疆自治区图书馆:新疆乌鲁木齐市北京南路78号(邮编:830011)

青海省图书馆:青海省西宁市西关大街66号邮编:810001

宁夏图书馆:宁夏银川市金凤区人民广场东街8号邮编:750011

辽宁省图书馆:沈阳市沈河区万柳塘路111号邮编: 110015

吉林省图书馆:长春市新民大街1162号邮编:130021

黑龙江省图书馆:哈尔滨市南岗区长江路218号邮编:150090

河北省图书馆:石家庄市东大街16号邮编:050011

河南省图书馆:郑州市嵩山南路150号邮编:450052

湖北省图书馆:武汉市武昌区公正路25号邮编:430071

湖南省图书馆:长沙市韶山北路169号邮编:410011

内蒙古图书馆: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西路内蒙古图书馆编码:010020

贵州省图书馆:贵阳市云岩区北京路136号邮编:550003

四川省图书馆:成都市总府路6号邮编:610016

重庆市图书馆:重庆沙坪坝区凤天大道106号邮编:400037

广西图书馆:广西南宁市民族大道61号邮编:530022

广东省图书馆:广州市文明路213号邮编:510110

安徽省图书馆:安徽省合肥市芜湖路74号邮编:230001

浙江省图书馆:杭州市曙光路73号邮编:310007

西藏图书馆:拉萨市城关区罗布林卡路25号邮编:850000

云南省图书馆:昆明市五华区翠湖南路141号邮编:650091

江西省图书馆:南昌市洪都北大道198号邮编:330046天津市图书馆:天津市南开区复康路15号邮编:300191

中国国家图书馆

中国国家图书馆 中国国家图书馆实景图 设计机构:尤根·恩格尔建筑师事务所(KSP) 作品类型:建筑设计 项目类型:文化建筑 图片类型:实景照片 设计风格:现代风格 所在地区:中国->北京->海淀区 摄影师:H ansSchlupp 德国 KSP尤根·恩格尔建筑师事务所在北京为中国国家图书馆设计了一座宏伟的建筑,一座可以展现中华文明精髓、令人为之震撼的建筑。它强调了中国文化过去的辉煌,且面向未来,这是一座可以宣告中国崛起于世界强国之林的建筑:环绕着中国图书宝藏“四库全书”的,是浩瀚无边的数字图书资源。中国国家图书馆将跃居成为世界第三大图书馆,它要为12,000,000多册藏书寻一处安身之所。尤根·恩格尔(Jürgen Engel)说:“对于我们来说,最大的挑战莫过于必须把所有的元素融合在一起。我们必须设计一座超越时代、同时

又独具匠心的建筑。它必须引人瞩目,但又应该庄重内敛,不会使人忽略了图书馆内藏书的珍贵意义。”这是一座不去迎合周围火柴盒式建筑风格的建筑作品。 北京虽然有着多元化的建筑风格,但却追求一种简约、宁静的基调。因此,建筑师从北京古典公共建筑的经典构造中获得了创作灵感:升起的基座和拾级而上的大型台阶,加上宏伟的柱形结构和“漂浮”的屋顶。建筑师以这种构造为基础,积极寻求具有当代特色的诠释方法。与很多传统的中国古典建筑一样,这座建筑的视觉重点是屋顶的造型。建筑师经过苦心力作,设计出了现有的建筑作品。总高度27米的建筑按照功能的不同被分为三个部分:它包括一个代表着中华文明的深厚基石的基座,用于珍藏历史经典作品;一个玻璃围合的全通透中间层,在南北两侧各有三个巨型支架支撑着屋顶,它不同于古罗马和古希腊的建筑,看起来就像一个开敞的空间,代表着现在;还有一个“漂浮”的巨构金属屋顶,代表着数字化的未来。 古代与现代、传统与创新,在这座建筑上既相互对比又紧密结合。这座建筑就像是一件从古代和传统中蜕变而成的艺术品,虽然高高地飘离在古老和传统之上,但却又与它们相生相息,互不排斥。建筑的最上面两层是由钢结构和玻璃建造而成,它们是数字图书馆的所在,屋顶偏平的弧线造型与基座的立方体形成强烈视觉对比。尤根·恩格尔(Jürgen Engel)一语道破:“这是一个完美的共栖之所。” 这座建筑的结构对结构工程师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最后实际建造时,屋顶部分的钢结构首先在地面搭建完成,然后在一天之内用电脑同步控制的液压技术把钢结构吊到16米高空进行定位安装。这堪称全世界绝无仅有的一次创举,其所提升的钢结构总量达到了11000吨,相当于一座埃菲尔铁塔的重量。基座部分是在屋顶部分钢结构定位好之后进行建造的,基座幕墙交错的石材百叶,将光线反射到室内,为图书馆内部营造出非常舒适的阅览环境。读者既与外界有着一定的联系,同时又保持了必要的距离,可以专注于学习和研读。

百年记忆——国家图书馆馆史展方案脚本

百年记忆——国家图书馆馆史展 1909-2009 前言 一九〇九年九月九日,清政府批准筹建京师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前身),调内阁大库、翰林院、国子监南学书,以及文津阁《四库全书》、敦煌劫余遗书作为基本馆藏。一九一六年,教育部饬京师图书馆,凡在内务部立案的出版图书均交京师图书馆庋藏,国家图书馆职能开始体现。 百年来,京师图书馆陆续更名为国立北平图书馆、北京图书馆,一九九八年十二月十二日改称国家图书馆,通过国家拨交,社会捐赠和馆员努力购藏,形成了两千七百万册件藏书、两百TB数字资源的浩瀚馆藏。馆舍面积达到二十五万平方米,位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三位,承担着为国家立法决策机构、教育科研单位和社会公众服务的重任。 国家图书馆先后有缪荃荪、陈垣、梁启超、蔡元培、任继愈等出任馆长,团结社会贤达共襄馆务,培养出众多图书馆人才。还有一代代默默奉献的普通员工,他们立志岗位成才,恪尽职责,甘为人梯,爱岗敬业,求实创新,支撑起国家图书馆这座知识大厦,也形成了贯穿百年的国图精神。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国家图书馆大胆开拓,锐意改革,事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承担了许多国家重要文化工程。国家图书馆以人才兴馆、科技强馆、服务立馆为宗旨,在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和谐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 盛。要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调 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 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 果。——胡锦涛 第一单元筚路蓝缕(1909-1927) 【版头词】1909年9月9日(清宣统元年七月二十五日),朝廷批准军机大臣、学部尚书张之洞的奏请,筹建京师图书馆。 京师图书馆成立后,缪荃荪首任监督。江翰、夏曾佑、梁启超等先后任馆长。鲁迅等知名学者为它的建设付出了巨大努力。尽管清政府及辛亥革命后的北洋政府国库空虚,无力维持图书馆的经费,但京师图书馆古籍馆藏丰富,同时因接受全国缴送而具有国家馆地位,它的成立是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一大进步。 首任监督缪荃荪江翰,任馆长期间主持了京师图书馆的开馆工作。

工作总结-中国国家图书馆

工作总结 2005年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最后一年,是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第一年。一年来,我馆在文化部党组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任务,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和落实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推动力,落实“人才兴馆、科技强馆、服务立馆”三大发展战略,以机制创新带动服务创新,经过全馆人员的共同努力,基本完成了年初部署的各项任务。 一、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圆满完成 按照中共中央和文化部党组的部署,我馆自2005年1月26日至6月20日,在全馆党员中深入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馆党委为高质量地搞好先进性教育活动,精心谋划,周密组织,成立了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组建了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整个教育活动中,先后召开6次党委常委会、10次先进性教育领导小组会议,形成了馆党委总负责、教育活动办公室组织指导、各支部抓落实的工作格局,扎实推动了各阶段教育活动的开展。特别是在整改提高阶段,馆党委集中解决了几个涉及员工利益的问题,如:食堂问题、馆服问题、工资分配问题、全馆午餐补助问题等,真正把先进性教育活动落到实处。 为配合先进性教育活动,编发简报73期,举办了“我为党旗增辉”主题歌咏比赛,组织党员参加“谈文化部系统共产党员先进性”征文活动,参观有关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主题展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84周年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圆满结束之际,馆党委在全馆范围内评选表彰了一批先进。通过全体共产党员的努力和高质量的工作,我馆圆满地完成了规定的全部任务,基本达到了中央提出的“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目标要求。按照文化部要求,我馆召开了有200多位各方面代表参加的满意度测评会,测评结果对我馆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整体评价满意度为100%。 二、进一步巩固文化体制改革成果 2005年是全面实施岗位管理改革的第一年,根据改革中存在的问题,馆党委班子把今年定为调整年。 (一)完善岗位管理 为真正建立起科学的岗位管理体系,我馆就岗位管理试行情况专门组成调研小组,在全馆范围内展开调研。一个是由业务处牵头组成的业务调研小组,通过召开315人参加的29个大大小小的座谈会,就图书采选编目部等10个业务部处实行岗位管理的情况,广泛听取了意见和建议;一个是由人事处牵头组成的职能部门调研小组,走访了13个部处,

各省区图书馆地址

各省区图书馆地址 陕西省图书馆:西安市西大街146号(710002) 山西省图书馆:太原市解放南路文源巷1号(030001) 甘肃省图书馆:兰州市南滨河东路488号(730000) 海南省图书馆:海口市国兴大道36号(570203) 福建省图书馆:福州市湖东路227号(邮编:350001) 上海市图书馆:上海市淮海中路1555号(邮编:200031) 中国国家图书馆: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33号(邮编:100081) 新疆自治区图书馆:新疆乌鲁木齐市北京南路78号(邮编:830011) 青海省图书馆:青海省西宁市西关大街66号邮编:810001 宁夏图书馆:宁夏银川市金凤区人民广场东街8号邮编:750011 辽宁省图书馆:沈阳市沈河区万柳塘路111号邮编: 110015 吉林省图书馆:长春市新民大街1162号邮编:130021 黑龙江省图书馆:哈尔滨市南岗区长江路218号邮编:150090 河北省图书馆:石家庄市东大街16号邮编:050011 河南省图书馆:郑州市嵩山南路150号邮编:450052 湖北省图书馆:武汉市武昌区公正路25号邮编:430071 湖南省图书馆:长沙市韶山北路169号邮编:410011 内蒙古图书馆: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西路内蒙古图书馆编码:010020 贵州省图书馆:贵阳市云岩区北京路136号邮编:550003 四川省图书馆:成都市总府路6号邮编:610016 重庆市图书馆:重庆沙坪坝区凤天大道106号邮编:400037 广西图书馆:广西南宁市民族大道61号邮编:530022 广东省图书馆:广州市文明路213号邮编:510110 安徽省图书馆:安徽省合肥市芜湖路74号邮编:230001 浙江省图书馆:杭州市曙光路73号邮编:310007 西藏图书馆:拉萨市城关区罗布林卡路25号邮编:850000 云南省图书馆:昆明市五华区翠湖南路141号邮编:650091

国家数字图书馆唯一标识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国家数字图书馆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童忠勇李志尧杨东波 摘要本文针对我国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和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国家数字图书馆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系统(简称CDOI系统)建设的必要性,分析了CDOI 系统的建设思路和设计框架,重点介绍了系统核心功能的实现方式,并对CDOI 系统在图书馆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唯一标识符;数字图书馆;CDOI系统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several problems in digital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services of the library which are mentioned in this paper, it is necessary to build the Digital ObjectUniqueIdentifier System of National Digital Library of China (CDOI).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onstructionideas and design framework of the CDOI system, and particularly introduces how to implement its core function, and then discusses its application in the future. KEYWORDS: Unique identifier.Digitallibrary. CDOI system “十二五”期间,随着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的逐步推进,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进入高速发展期,数字资源呈现急剧增长趋势,以数字资源为中心、围绕整个数字资源生命周期的各个业务系统逐步投入使用,业务的多样性、融合性对资源的管理和系统的建设要求越来越高。 目前,各省、市图书馆侧重于数字资源的建设和服务,但是缺乏对数字资源的规范管理,资源重复建设情况普遍存在,各应用系统的资源获取方式也是各图书馆自己定义,没有统一的接口规范,限制了图书馆应用系统间的互操作,阻碍了人们对数字资源的有效利用[1]。唯一标识符技术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上述难题。数字资源的唯一标识符是数字资源的条形码[2],通过对资源的唯一标识,不仅可以将采集、加工、组织、检索、服务以及保存等各环节中的数字资源进行统一编号和规范管理,实现资源的精确定位,同时也为全国图书馆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应用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提供了一种新技术。 1国内外唯一标识符系统的研究现状分析 目前,国际上主流的唯一标识符系统大多是采用Handle系统[3]或者是以Handle系统作为原型进行开发的。如美国国会图书馆在“美国记忆”的数字图书馆项目中,采用Handle来标识数字对象,在全球Handle注册中心独立申请了国会图书馆的一级命名授权“loc”,二级命名授权采用收藏部门的代码[2]。日本的内容标识符论坛是以Handle系统为底层支撑技术,独立开展了唯一标识符的

知网数字图书馆使用指引-中国知网

《中国基础教育文献资源总库》使用手册 目录 1.平台介绍 (1) 2.登录 (1) 3.文献分类导航 (3) 4.检索 (5) 4.1一框检索 (5) 4.2高级检索 (8) 4.3专业检索 (9) 4.4作者发文检索 (10) 4.5句子检索 (10) 5.检索结果 (10) 5.1排序 (11) 5.2设置显示记录数 (11) 5.3切换显示模式 (11) 5.4筛选 (12) 5.5导出/参考文献 (13) 5.6计量可视化分析 (14) 5.7相关学者 (15) 6.知网节 (17) 7.在线预览 (18) 8.下载 (20) 9.CAJ浏览器的使用 (21) 10.出版物导航检索 (25) 10.1期刊导航 (25) 10.2报纸导航 (29) 10.3博硕士导航 (31) 10.4会议导航 (32)

1.平台介绍 《中国基础教育文献资源总库》(简称CFED)是经国家批准正式出版,以光盘和网络为载体,连续出版的国家级专业资源库,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十五”国家重点电子出版项目、“十一五”国家重大出版工程项目《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和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CFED以数字化方式全文收录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期刊、报纸、博硕士论文、会议论文等出版资源,是当前中国基础教育领域内,最具权威、文献信息量最全最大的动态资源系统,是中国最先进的基础教育知识服务与数字化学习平台。它能有效地支持基础教育中的教育教学、科研选题、论文撰写、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教育管理、校本资源建设等活动,并可支持各级各类文献检索课程和信息素养课程的教学与研究。 CFED包括《中国基础教育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基础教育报纸全文数据库》、《中国基础教育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基础教育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等数据库。 文献量 数据库名称文献来源收录时间 中国基础教育期刊全文数据库2194种期刊1994~今1500万 中国基础教育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518种报纸2000~今103万 中国基础教育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187家院校1999~今14万 中国基础教育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72家单位1999~今14万 2.登录 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输入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a013965899.html,/,即可登陆CNKI中小学数字图书馆。

中国国家图书馆

中国国家图书馆 中国国家图书馆 中国国家图书馆是中国的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旧称北京图书馆,一般简称“国图”。裙楼分布在主楼两侧,并形成两个面积甚大的天井,天井内为花园,形成楼中有园的独特景致,裙楼地上5层地下1层,分布着图书馆的各个功能单元,设有各具特色的阅览室46个,其中开架阅览室23个,日均可接待读者六、七千人次。该建筑还曾被评为“八十年代北京十大建筑”榜首。包括北海公园附近的文津街分馆,馆舍面积共17万平方米。国家图书馆每年大约要接待海内外读者400多万人次。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丰富,品类齐全,古今中外,集精结粹。作为国家藏书机构,中国国家图书馆依法接收中国大陆各出版社送缴收藏的出版样书,此外还收藏中国大陆的非正式出版物,例如各高校的博士学位论文均在中国国家图书馆的收藏之列。是图书馆学专业资料集中收藏地和全国年鉴资料收藏中心。从藏书量和图书馆员的数量看,中国国家图书馆(即原北京图书馆)是亚洲规模最大的图书馆,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图书馆之一,是世界著名的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的藏书可上溯到700多年前的南宋皇家缉熙殿藏书,最早的典藏可以远溯到3000多年前的殷墟甲骨。国家图书馆的馆藏文献中珍品特藏包括善本古籍、甲骨金石拓片、中国古旧舆图、敦煌遗书、少数民族图籍、名人手稿、中国少数民族文献、革命历史文献、家谱、地方志和普通古籍等260多万册(件)。外文善本中最早的版本为1473-1477年间印刷的欧洲“摇篮本”。这部分藏品极为珍贵,闻名遐迩,世界瞩目。截至到2005年,中国国家图书馆的藏书容量达2500多万册,其中价值连城的古籍善本就有200余万册,著名的《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等举不胜举。其中尤以“四大专藏”即“敦煌遗书”、“赵城金藏”、“永乐大典”和“文津阁四库全书”最受瞩目。2007年6月8日,中国国家图书馆获得国家文化部颁布的首届文化遗产日奖。 国家图书馆接待年满十六周岁以上的读者(少年儿童图书馆接待六至十五周岁的少年儿童);双休日及国家法定节假日可接待中学生及在家长陪同下的少年儿童参观;全年接待中小学校组织的集体参观。凭身份证、户口簿、军官证、士兵证、护照、港澳通行证或台胞回乡证、首次免费办理国家图书馆读者卡,享有读者卡基本功能并在符合其他相应条件的情况下按手续办理扩展功能;少年儿童凭有效身份证件(身份证、户口簿、护照、港澳通行证、台胞回乡证)、学籍卡、学生证办理少年儿童图书馆读者卡(详见办证相关规定)。进入阅览室、服务点须持国家图书馆读者卡。年满十六周岁以上的中国公民可以凭第二代身份证进入开架阅览室阅览,少年儿童凭国家图书馆少年儿童图书馆读者卡进入少年儿童图书馆。持卡者须遵守国家图书馆借阅规则及相关规定。违反规定情节严重者,其读者卡/第二代身份证借阅功能将被置停,待接受处理并纠正后恢复使用。持有优待证的老年读者可优先借阅;持残疾证的残疾人读者免收因特网上机浏览费。随身携带的包、饮用水、及其它与借阅无关的物品请凭有效读者卡或身份证免费寄放到存包处。因座位有限,为保证查阅资料读者的需要,请勿带个人书籍(含从本馆借出的图书)在馆内自习。注意仪表着装,请勿穿汗背心、趿拖鞋入馆。请勿在馆区内吸烟和使用明火,请勿带易燃、易爆物入馆。请在指定地点就餐、饮水,请勿携带食品、液体物品入馆。请勿在馆内娱

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和服务中的-中国图书馆学会

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和服务中的 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指南 (2010年7月15日) 第一条在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和服务过程中均涉及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为指导全国数字图书馆建设和服务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和知识传播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和《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特制订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中的知识产权是指在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和服务过程中涉及到的作品的著作权及其相关权益、专利权、商标权等。 第三条在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和服务过程中,应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坚持公益性原则、利益平衡原则、实用性原则,确保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健康、科学、可持续发展。 公益性原则是指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和服务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应以促进知识的创建与传播,保障公众获取信息的权利,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为出发点,不以营利为目的。 利益平衡原则是指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和服务中的知识产权保护既要保护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利益,也要保护图书馆及社会公众的利益。 实用性原则是指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和服务中的知识产权保护方案、手段要具有可操作性,要符合数字图书馆建设实践的需要,符合知识产权保护的需要,要有利于数字图书馆的发展。 第四条在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和服务过程中,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规定,区分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及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对于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要进一步确认哪些作品已过权利保护期,哪些作品仍处于权利保护期,在此基础上开展下一步工作。 第五条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包括: 1、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 2、时事新闻;

国家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

国家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 “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自2005年开始实施以来建设和服务成就显著,在软硬件建设、数字资源建设、标准规范建设、全媒体服务模式创新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绩,特别是读者服务方面,亮点突出。 “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对于打造图书馆服务新业态,建设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 我国自1995年开始跟踪国际数字图书馆发展,在研发的基础上,国家图书馆于1998年提出了实施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的建议,并于2001年获国务院批准立项,2005年开始建设,工程总投资4.9亿元。按照“边建设、边服务”的原则,国家数字图书馆建设和服务取得重要进展。 软硬件平台基本搭建完成。万兆主干高速网络传输系统、海量数字资源存储系统、高性能服务器系统等硬件基础设施平台已搭建完成;面向海量数字资源的文献数字化加工系统、数字资源组织与管理系统、数字资源发布与服务系统、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系统等核心软件平台基本建成。 数字资源供给能力显著提升。截至2011年6月,国家数字图书馆数字资源保有量已达560TB,根据需求牵引的原则,形成了一批面向不同用户群体的特色数字资源库。例如,面向中央国家机关立法决策信息需求的法律法规等专题数据库,面向重点教育、科研、生产单位的各类型学术性专题数据库,面向社会公众的图书、报刊、影视、音乐、讲座、展览等资源,仅音视频资源就达到60多万小时。此外,还有面向少年儿童、盲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专门数据库,以及面向图书馆界的联合编目数据库等。 标准规范体系初步形成。根据国家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需要,先后制定了二十余项数字图书馆相关标准规范,国家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体系基本形成,其中部分标准规范将陆续申报成为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服务模式不断创新。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国家数字图书馆的服务范围已覆盖互联网、移动通信网、广播电视网,并通过计算机、数字电视、手机、手持阅读器、平板电脑、电子触摸屏等终端推出新媒体服务方式。中国残疾

中国知网(CNKI)个人数字图书馆介绍

中国知网(CNKI)个人数字图书馆创建流程 1. 个人数字图书馆说明 中国知网(CNKI)个人数字图书馆开创了个人使用数字资源的新局面。个人用户可按需订制资源、检索平台、功能、情报服务,按需配置显示模板和显示方式,个人馆提供了超越一般的资源订阅方式,为用户提供了个性化、交互式学习研究的空间。 在资源方面,平台支持对数据库专辑、学科专业、整刊资源、以及各种类型单篇文献的定制,使用户可以按不同需要定制网络出版总库的资源,在个人数字图书馆建构个性化资源馆。 个人馆默认包含了功能强大的检索平台。用户可对馆内文献使用多种检索方式进行检索,并通过文献出版统计报表了解馆内各专业文献的出版现状和每日新增文献。用户还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对检索平台的资源及检索方式做个性化配置。 个人数字图书馆为用户提供了多种个性化服务栏目,用户可定制学者、机构、学术出版物、科研项目、检索式、投稿信息、学术论坛、学术趋势等,个人馆根据用户的定制自动推送一系列相关的情报信息,全面超越传统的web rss定制功能。个人馆也根据用户的需求不断推出更多个性化的服务栏目,全面满足用户学科调研及情报分析的需求。 个人馆中的每个栏目都提供了多种显示方式,用户可根据自身的需求创建不同类型的个人馆并选择个性化的模板,全面满足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2. 创建个人馆步骤 进入中国知网的首页:https://www.360docs.net/doc/a013965899.html,,在首页选择创建个人馆的类型(研究型个人馆、中小学读者个人馆、生活型个人馆)

点击创建研究型个人馆,进入介绍研究型个人馆的页面: 点击创建个人馆按钮,进入研究型个人馆创建页面。 2.1填写个人基本信息 在此必须填写的个人基本信息有:用户名、密码、再输一次密码、取回密码需回答的问题、问题答案、您关注的学科领域、真实姓名、工作单位/学校名称、手机号、E-mail、验证码。 这里请填写真实姓名、工作单位、学校名称和您关注的学科领域,我们会根据您提供的信息自动为您的个人馆定制专业馆,推送您发表的文献。

国家图书馆日活动计划

国家图书馆日活动计划 孙各庄中学 2016年9月

国家图书馆日活动计划 一、活动主题:让阅读成为习惯,让思考伴随人生 二、活动简介:9月9日是国家图书馆日,为庆祝这个庄严而神圣的日子,也为提高大学生对读书的重视,让更多的人漫步于书廊下,畅游于书海中,从而学得更多获得更多,图书室会立足于“博学,修身,砺志,交友,笃行”——携手学校团委、图书室举办此次活动,以“书评”“好书共享交换读”“捐赠图书”等多种不同形式的活动向大家展示读书的魅力! 三、活动目的:让更多的人了解“世界读书日”并培养对阅读的兴趣;加强读书学习的交流。 四、活动主办方:孙中团委、图书室 五、活动策划承办方:孙中图书室 六、活动时间:2016年9月1日—2016年9月12日 七、活动地点:具体活动各有安排 八、活动总负责人:唐景文 九、活动流程 (1)好书共享交换读(负责人:各年级组长和班主任) A.宣传:9月1日 B.交换日:9月5日 (2)读书笔记展、读书“手抄报”评比(负责人:唐景文) A.宣传:9月1日 B.作品收集:9月2日——9月5日 C.展出、评选::9月8日图书室展出,到场的同学可取阅评出自己喜欢的笔记。

D.表彰:9月12日举行表彰会,对于优秀笔记学生将由团委、图书室颁发荣誉证书。(由图书室负责) (3)捐赠图书(负责人:各班班主任) A.宣传:9月2日 B.班级组织捐赠:9月3日——9月12日 C.地点:各班教室 十、活动总宣传(负责人:唐景文、闫福义) A:宣传方式 1,图书室发通知 2,横幅、宣传板报 B:宣传板内容 1,对图书馆日的介绍和宣传 2,宣传主题:让读书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十二、人员分配: 总组织:唐景文 总策划:唐景文、闫福义 总宣传:闫福义 状况总记录:张文东 孙中图书室 2016年9月1日

CNKI数字图书馆

CNKI数字图书馆CNKI系列源数据库 简明使用手册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清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2006年6月

CNKI系列源数据库简介 CNKI系列源数据库是指以完整收录文献原有形态,经数字化加工,多重整序而成的专业文献数据库,包括《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国年鉴全文数据库》等。 CNKI源数据库系列集成国内7600多种期刊、35万多本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58万本会议论文、700多种报纸、约1000种年鉴等多种类型资源,总文献量达3000多万篇。数据每日更新,是目前中国最具权威、资源收录最全、文献信息量最大的动态资源体系,和中国最先进的知识服务与数字化学习平台。 CNKI系列源数据库基于CNKI知识网络平台KNS5.0,通过引证文献、参考文献、相似文献、读者推荐文献等相关文献链接,为每篇文献配置了“知网节”,构成了揭示知识结构和知识发展脉络的知识网络,将CNKI系列源数据库建构为知识网络型数据库,实现了各类文献资源的深度内容整合和增值服务。期刊、博硕士论文、会议论文、报纸、年鉴等五种类型文献各具特色,并存在广泛的关联关系,整合应用,相辅相成,实现互补,能满足读者不同层次、不同目的的知识需求。 十余年来,CNKI系列源数据库已经被中国大陆和海外的7700多个高校、政府、科研、医院、企业、中小学等各类机构所采用,拥有长期最终用户近3000万人,年下载量达7.2亿篇,是最终用户从事科学研究与科技创新、知识整合与知识管理、国情调研、管理与决策、情报搜集分析等工作和专业知识学习的不可或缺的数字化学习与研究工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