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学校体育概况
第一章 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

第一章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学习目标] 了解我国近代学校体育的形成与发展,了解并掌握新中国学校体育的发展,特别是现阶段学校体育的特征和发展趋势。
第一节我国学校体育形成与发展简述一、古代学校体育(一)我国古代学校体育概况(史前~1840年)1、在原始社会,当各种生产劳动手段成为祭祀的一种仪式时,标志着体育活动的萌芽。
2、我国古代学校从奴隶社会出现的,据史料记载,夏代的“校”、“序”、“痒”到商代的“大学”“痒”,到西周的“国学”“乡学”,中国的学校成为完备的系统。
殷代主要是宗教和军事两方面,习射及传习多种武艺是教授的主要内容,西周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为教学内容。
这其中的射和乐都包含有体育的成分,这些内容正是我国古代学校体育的开端。
3、春秋战国时期,“为政尚武”的宗旨被“文武兼学”“文武分途”的教育逐渐取代,学校体育得到了较大发展。
其中先秦儒教对学校体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4、约在公元前136年,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学校教育以诗、书、礼、乐、春秋、易六经为基本内容,使学校体育一蹶不振。
开重文轻武之先河。
5、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玄学”“清谈”盛行,重文轻武的思想日盛,使古代学校体育衰败不堪。
6、唐代,“兵士唯习弓马”是正业,使古代体育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
7、宋明朝代,“居敬穷理”、“主静倡敬”、“八股取士”,以至“衣冠之士羞与武夫齿”,重文轻武登峰造极。
但统治者出于政治、军事和玩乐的需要,宋代的“武学”“武举”,明代的“儒生习武”,较大地促进了学校体育的复兴。
8、清代“射骑立国”,一向“尚武”,国学、官学中体育占有重要地位,使古代学校体育得到一定的发展。
纵观我国古代学校体育延绵未断,随战争而得到相应的发展,应统治阶级的需要而受到压制,但一直呈发展趋势。
(二)古希腊教育中的体育与思想古希腊教育提供了西方奴隶制国家教育的完整典范,对近现代体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古希腊教育体系斯巴达教育雅典教育二、我国近代学校体育形成与发展概述(1840年~1949年)1、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办洋务”,“兴西学”,近代体育运动传入洋务学堂,进入中国。
《学校体育学》沈建华-高教版

第一章学校体育发展史一、世界体育:身体教育(体操科)、通过运动进行教育(体育科)、运动教育(运动科)(一)身体教育阶段(体操科时代)公元前1世纪:希腊化时期提出了“以发展学生身体使之健康为主要任务”17--18 世纪:工业革命,身体锻炼受到重视1952--1704:捷克-夸美纽斯,提出“适应自然”,被誉为“近代学校体育之父”1632--1704: 英国-洛克,最早提出学校体育的结构,简称“三育”1712--1778:卢梭,培养自然人,奠定了近代身体训练说基础,使体育成为学校的正式课程。
1724--1790:巴泽多,创办学校,创造“德绍五项”:跑步、跳高、攀登、平衡、负重1786: 古茨穆斯。
1 研究体操练习,配备器具2 系统阐述了已经发展的体操理论与方法3《少年体操》阐述了身体训练和体操的意义---“八项运动”4 被誉为“德国近代体育之父”1805年:丹麦政府指令中学开设体操课。
1814年:丹麦政府把体操课列为普通教育的内容。
,1820年:瑞典政府颁布了在男子中学实施体操的法令,公立学校都陆续施行了体操。
1842年:德国下令规定:体操是男子教育的组成部分。
1890年,几乎所有的高等学校都把体操列为必修课。
1894年,还规定了体操为女子学校的必修课1852年:斯皮斯,创建最早近代室内体操馆,设计了不使用任何器械的“徒手体操”1913年:日本,《学校体操教授细目》20 世纪初:美国设列“体育”为正式项目(二)通过运动进行教育(体育科时代)(主要是美国)1891 美国人发明篮球1895 美国人发明排球20 世纪60 年代末,通过运动进行教育是学校体育主流(三)运动教育的趋势(运动科)20 世纪60 年代:欧美------发展终身体育1965年,巴黎召开,法国教育家,保尔朗格朗提出“终身体育”将学校体育纳入终身体育中,将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联系起来,学校体育既是教育的一部分,又是终身体育的一部分由“促进身心发展”-----到“促进身心发展”+“培养终身体育能力”重点:1.国外学校体育产生于奴求制社会,公元前八世纪,希腊开始步入奴隶制社会,希腊的教育是西方奴隶制国家教育的完整而典型的代表。
国外体育教学评价及其启示

】 9・ 5
王宝刚 : 国外体育教学评价及其启示
合; 评价应吸收学生参与等等。 l 能力 、 良好的心理 素质 与体育健康 的科学精神 、 积极 6 国的体育教 学评价。从 19 年起韩 国在小 J . 韩 98 的体育学习情绪 等综合素质的评定 ; 要淡化评价 的共 学施行 r 遂行评价。与传统评价不同, 遂行的评价不 } 与一般趋势 , 性 关注个体发展 的独特性 。
力实现目标 , 并进行 自我评价 , 使学生学会监控 自己 I 评价过程中要考虑学生的素质和整体能力 面, 的进步。 体育教学评价强调根据努力程度而不是根据 I 5 . 德国的体育教学评价。 德国在评价方式上的改
结果进行 奖励 , 体育计划的 目标是使学生形成一种伴 l 变主要有 : 评价应 有利于促进积极 的学习气氛 , 树立
《 教学 与 管理 》
21年 l 01 0月 2 O日
国外体育教学评价及其启示
◎ 吉林长春 师范学院 王 宝刚
学 校体育质量 的提高首先取 决于体 育教学质 量 l 2日本 的体 育教 学评价。在教育改革基本原则和 .
的提高, 要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必须对体育教学提出一 l 新学习观的影响下, 日本体育教学评价确立了评价旨 定的质量要求。 其实质是从结果和影响两方面对体育 l 在帮助学生进行 自 我理解和 自 我评价, 促进教师更加
现及行为进行连续的考察 , 并将 它们 记载在
价和奖励学生, 而不是根据成绩的好坏实施奖励。同 『 每个人的学生手册上, 定期交给家长阅知。这种评价 时, 还要注意帮助学生设定个人进步目标, 使他们在 l 不是告状性的, 而是形成性的, 是推动学生体育进步 每次参 与体育活动时都 能有进 步的感觉 。 引导学生努 : 的参照。评价涉及学生体 育知识 、 体育能力等 各个 方
沈建华2010版《学校体育学》考研资料小题必备 (1)

《学校体育学》小题必备学校体育学沈建华2010版第一章学校体育发展史一、世界体育:身体教育(体操科)、通过运动进行教育(体育科)、运动教育(运动科)(一)身体教育阶段(体操科时代)公元前1世纪:希腊化时期提出了“以发展学生身体使之健康为主要任务”17--18世纪:工业革命,身体锻炼受到重视1952--1704:捷克-夸美纽斯,提出“适应自然”,被誉为“近代学校体育之父”1632--1704:英国-洛克,最早提出学校体育的结构,简称“三育”1712--1778:卢梭,培养自然人,奠定了近代身体训练说基础,使体育成为学校的正式课程。
1724--1790:巴泽多,创办学校,创造“德绍五项”:跑步、跳高、攀登、平衡、负重1786:古茨穆斯。
1研究体操练习,配备器具2系统阐述了已经发展的体操理论与方法3《少年体操》阐述了身体训练和体操的意义---“八项运动”4被誉为“德国近代体育之父”1805年:丹麦政府指令中学开设体操课。
1814年:丹麦政府把体操课列为普通教育的内容。
,1820年:瑞典政府颁布了在男子中学实施体操的法令,公立学校都陆续施行了体操。
1842年:德国下令规定:体操是男子教育的组成部分。
1890年,几乎所有的高等学校都把体操列为必修课。
1894年,还规定了体操为女子学校的必修课1852年:斯皮斯,创建最早近代室内体操馆,设计了不使用任何器械的“徒手体操”1913年:日本,《学校体操教授细目》20世纪初:美国设列“体育”为正式项目(二)通过运动进行教育(体育科时代)(主要是美国)1891美国人发明篮球1895美国人发明排球20世纪60年代末,通过运动进行教育是学校体育主流(三)运动教育的趋势(运动科)20世纪60年代:欧美------发展终身体育1965年,巴黎召开,法国教育家,保尔朗格朗提出“终身体育”将学校体育纳入终身体育中,将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联系起来,学校体育既是教育的一部分,又是终身体育的一部分由“促进身心发展”-----到“促进身心发展”+“培养终身体育能力”重点:1.国外学校体育产生于奴求制社会,公元前八世纪,希腊开始步入奴隶制社会,希腊的教育是西方奴隶制国家教育的完整而典型的代表。
中美学校体育学习评价的比较

于“ 放羊 、 放鹰式 ” 的混乱局 面 . 体 育 成 绩 根 本 无 考 核 评 价 而 言 。虽 然 自1 9 6 1 年起 , 国家 基 本 确 定 了 体 育 课 的 三项 任 务 , 开 始 有 了 新 的评 价 依 据 , 但 对 评 价 的研 究 和重 视 仍 然 不 够 。由 于 缺 乏 与 西方 文 化 教育 的交 流 .欧美 各 国 新 的教 育 评 价 观 念 和 评 价 方 法 未 得 到借 鉴 。 这一 阶段 , 体 育学 习评 价 的 社 会 本位 色 彩十分严重 。 主 要 表 现 为 强 调 统 一 的规 范 和 模 式 , 以标 准 测 验 为指标体系 , 运 动 成 绩是 体 育 学 习评 价 的 主 要依 据 。 第 二 阶段 . 从上个世纪8 0 年代初到2 0 世纪末 , 以身 体 素 质 和能力为核心。 粉碎 “ 四人帮” 后, 备 遭 摧 残 的 学 校 体 育 教 育 出 现 了欣 欣 向荣 的 喜 人 景象 。 随 着 中西 方 文 化 交 流 的 发 展 , 国外 教 育评 价 的理 论 逐渐 被 弓 I 入我 国。 以“ 增 强体质 ” 为 主 的 体 育 教 育 观 逐 渐成为主流 . 定 量 评 价 开 始 受 到 人 们 的青 睐 , 定性 指标 定 量 化 的理 论 得 到 了大 家 的 认 可 .体 质 评 价 成 为研 究 热 点 ,体 育 统 计、 体 育测 量 与 评 价 等 相 关学 科 迅 速 得 到 发 展 。 在 这 些 研 究 的 基 础 上 .我 国为 了 迅 速 提 高 学 生 的 体 质 , 1 9 7 5 年 颁 布 实 施 了 《 国家 体 育 锻 炼 标 准 》 , 1 9 9 1 年5 月 和1 9 9 2 年2 月 颁 布 并 实 施 了 《 中 学 生体 育合 格 标 准 》 和《 小 学生 体 育 合 格 标 准 》 。 1 9 7 9 年, 《 全 国中 小 学 体 育 大 纲 》 的 颁 布 实行 使 体 育 教 学 工作开始有章可循。 1 9 9 3 年和1 9 9 6 年, 国 家教 育 部 分 别 颁 布 了 《 九 年 制 义务 教 育 全 日制 体 育 教 学 大 纲 》 和《 全 日制 普 通 高 中 体 育教学大 纲》 , 明确规定: 体 育 教 师 对 学 生 体 育课 成 绩 的 考 核包 括 出勤 和 课 堂 表 现 、 体 育 保 健 和基 础 知 识 、 身 体 素 质 和 基 本 运动 能 力 、 运 动技 f i t 4 个方面 。 其 中不 论 高 中还 是 初 中 , 后 两 项 权重 都 达 到 了7 0 %。 第 三 是 改 革 与 发 展 阶段 2 0 0 1 年9 月 颁 布 与实 施 的新 课 程 标 准对 体 育 学 习 评 价 提 出 了新 的要 求 。《 课 程标 准》 明确指 出 学 习 评 价 的 目 的有 4 点: 了 解 学 生 的学 习 情 况 与 表 现 , 以 及 达
足球运动的发展概况

足球运动的发展概况,基本特点和锻炼价值一、足球运动的发展概况1.古代足球游戏的起源与发展我国古代足球游戏中国古代足球起源的最早时间推断不一,但古代足球起源于中国是世界公认的。
据《战国策》和《史记》的记载,公元前475年的战国时期称足球游戏为“蹴鞠”或“蹋鞠”。
“蹴”和“蹋”都是踢的意思,“鞠”是古代的一种皮球,以韦为之,中实以物,可以蹋戏。
到了汉代,“蹴鞠”已成为一种重要的体育游戏,开展比较普遍。
唐代是中国古代足球游戏的极盛时期。
从宋朝开始逐渐地建立起球会的组织。
在元代开展了男女对踢球的游戏活动。
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已有了女子足球游戏,并一直延续着,但至清朝后期,缠足恶习盛行,女子足球游戏逐渐衰退,乃至销声匿迹。
国外古代足球游戏根据史料记载,在中世纪欧洲便有了足球活动,古罗马称为Harpastum,古希腊被称为Episkyros。
英国也有类似的足球游戏,虽然这些足球游戏名称不同,游戏方式也不尽相同,但是都属于足球游戏的范围。
早在公元12世纪时,伦敦青年就在郊外草地上踢球,有些足球比赛在城市的大街上进行,对参加的人数和犯规等无一定的限制。
15世纪末,人们才称这种游戏为“football”(足球)。
女子足球活动同男子足球活动一样,具有悠久的历史。
据资料记载,早在16世纪,英格兰已出现类似现代足球运动的女子足球活动。
2.近代足球运动的发展概况公元16世纪以后,足球运动在欧洲一些国家盛行起来。
特别是19世纪下半叶,足球运动有了新的发展,尤其是在学校和教会组织中开展较为广泛。
不过当时还没有明文规定的场地、比赛方法和参赛人数。
1846年,英国剑桥大学为了适应本国各学校的比赛,制定了一个简单的规则,当时称之为“剑桥大学规则”,有一定的影响。
1857年,英国成立了第一个足球俱乐部。
1863年10月26日,由11个足球俱乐部和学校在伦敦皇后大街弗里玛森酒店(Freemason’sTavern)举行了会议,创立了英格兰足球协会。
学校体育学课堂PPT课件PPT71页

按照时间序列,学校体育系统的结构大致上可以划分为学前 阶段体育、初等教育阶段体育、中等教育阶段体育、高等教育阶段体 育和研究生教育阶段体育五个部分。
22
第23页,共71页。
3.1.1 学前教育阶段体育 3.1.2 初等教育阶段体育
3.1.3 中等教育阶段体育 3.1.4 高等教育阶段体育 3.1.5 研究生教育阶段体育
3.2.4 文化功能
3.2.5 辐射功能
25
第26页,共71页。
3.3 学校体育目标
3.3.1 学校体育目标的概念 目标或者目的是指人们想要达到的境地或者标准,它是
人们通过努力,期望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学校体育目标是 指在一定的时期内,学校体育实践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26
第27页,共71页。
我国学校体育的总目标(1)
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学生体质。
各极各类学校的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他们的身体 正处在迅速生长发育的时期,因此应根据学生不同年龄、 性别所具有的生理、心理特点,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体育课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生长 发育,使学生在身体形态、生理功能、身体素质和身体 基本活动能力等得到全面发展,增强学生对自然环境的 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思想起到了启蒙作用。(毛泽东《体育之研究》)
15
第16页,共71页。
军国民学校体育思想 军国民学校体育思想主要来源于德国、日本的所谓军国
民教育,是军国主义思想在教育上的体现,其核心是“忠君、爱国、 尚武”。符合资产积极当时“尚武图存”的愿望,体现了当时有识 之士为摘掉“东亚病夫”的帽子所做的努力。
雅典——学校分四级,文法学校、音乐学校、体操学 校、青年军事训练团。孩子七岁进入第一级学校,学文化、音
2024年专升本体育教育《学校体育学》考试大纲

湖北工程学院2024年专升本《学校体育学》考试大纲第一章绪论1、识记:学校体育学的概念2、理解:学校体育、学校体育学课程、学校体育学学科之间的区别与联系3、应用:学校体育学研究的对象4综合:学习学校体育学的意义[主要内容]第一节学校体育学的学科地位1、学校体育学的概念;2、学校体育学的研究对象;3、学校体育学的学科定位第二节学习学校体育学的意义与方法1、学习学校体育学的意义;2、学习学校体育学的目标;3、学习学校体育学的方法第二章学校体育的发展沿革1、识记:古代中国的“六艺”教育2、理解:古希腊的体育教育、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与学校体育的课程化和科学、化理解我国学校体育的缘起与发展。
3、应用:实用主义思想和自然体育思想对中国体育产生的影响4综合:了解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
第一节国外学校体育的起源与发展1、国外学校体育的起源;2、国外学校体育的发展;3、国外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第二节我国学校体育的起源与发展1、我国近代学校体育的发端;2、新中国成立后学校体育的曲折发展;3、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第三章学校体育的功能与目标1、识记:学校体育功能、学校体育目的2、理解:了解学校体育的功能;理解学校体育的时代使命;理解学校体育的目标3、应用: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路径第一节学校体育功能1、影响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因素;2、学校体育功能的含义;3、学校体育的学生发展功能;4、学校体育的社会发展功能第二节学校体育的时代使命1、学校体育与素质教育;2、学校体育与全民健身;3、学校体育与竞技运动第三节学校体育的目标1、学校体育目标的含义;2、制定学校体育目标的依据;3、我国学校体育的目标;4;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路径第四章体育教学目标1、识记:体育教学的概念、体育教学目标2、理解:能够区分体育教学目标和课程目标的关系,熟悉体育教学目标的体系结构。
3、应用:掌握制定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目标的依据、步骤和要求,学会制定教学目标的方法,明晰各级体育教学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学校体育协调官制度 学校体育协调官制度 1996年苏格兰开始试行《学校 体育协调官制度》,英格兰布 莱尔政府也于2000年3月发表 了体育振兴计划——《大众体 育的未来》,2000年9月开始 任命“学校体育协调官”。
苏格兰在各个中学分别任命了一名体 育教师作为“学校体育协调官”,每 人负责与附近4个左右的“小学联络教 师”保持联络。4、5个中学运动部的 “学校体育协调官”由一名“协作推 进管理者”负责。一名协作推进管理 者组成的一个“小组”下面共有约2025名中、小学体育教师。
(2)活动内容 5至12年级学生参加最多的16项活 动依次为骑自行车、游泳、篮球、 棒垒球、装备橄榄球、迪斯科或 现代舞、慢跑、旱冰、举重、竞 走、健美操或体操、钓鱼、足球、 排球、竞技体操、触身橄榄球。
(3)学生参与情况
据统计,美国中小学参加课外体育活 动的学生多达80%。 据1984年美国的调查数据,5至12年 级学生平均每周课外体育活动时间为 12.6小时。其中7至9年级每周平均为 13.2小时,10至12年级略有减少,为 每周平均12.1小时。
(4)课程模式 ☞西登托普:竞技体育教育模式 竞技体育教育模式
主要特点是教授竞技体育活动,而且 是用比较长时间来教某一项竞技活动。 这种模式不仅教学生某项技术方面的 内容,而且还教有关这项活动的知识 和背景。在这个模式中对学生的评价 不只是评价技术水平,而且还评价学 生对这项活动的知识、态度和裁判水 平等。
近年来,美国学校体育也面临着 一场危机。美联邦政府自2001年 起开放实施的一项名为“NO CHILD LEFT BEHIND ACT”(不 让每个孩子落后)的政策该政策 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全国统一考试 排定名次的方法,确定政府向学 校分配的补贴金比率。
在这项被称为迄今为止“真正的改 革”的方针指导下,美国各学校纷 纷削减体育课时数。 据一份美国的调查资料显示,青 少年每天参加体育运动的人数从 1991年的42%下降到2003年的 25%,高中超过1/3的学生不参加 有规律的剧烈体育活动。
(2)体育课程目标
美国学校体育的目标、课程标准与要求由 各州负责制定,没有全国统一的规定。例 如纽约州以“培养个人的生活技能”为中 小学体育课程教学的总目标,同时也提出 相应的具体目标:“增强体质;培养社交 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培养开拓精神;安 全教育;激发积极性与主动性;妥善处理 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培养相互尊重的良 好道德。”
及健身、健康方面的知识等; ◊竞技体育的技术、技能; ◊健身性的体育活动,具体内容为韵律 舞蹈、游戏、体操及户外活动。
☞中学: ◊终身体育教育,主要是培养学 生终身参与体育活动; ◊竟技体育教育,主要是学习竟 技运动项目; ◊健身和身体活动的教育。
美国体育课程主要根据分项目标选择 相应的教学内容,内容的选择上呈现 以下三大特点: 第一,重视有助于健康的体适能水平 提高的内容; 第二,竞技运动项目仍是主要内容之 一,但不过分强调运动技术、技能。 第三,教学内容不断终身化。
英国四个关键阶段(Key Stage, KS)与年级的对应 关键阶段 KS4 KS3 KS2 KS1 年级 第 10-11 年级 第 7-9 年级 第 3-6 年级 预备班及 1-2 年级 年龄 14-16 11-14 7-11 5-7
英国公立中小学全国统一课程一览表 核心课程 数学 英语 科学 基础课程 历史 地理 技术 音乐 美术 体育 现代外语(11岁以上)
2、体育课程
(1)课程设置 在英国,小学和中学4-16岁的学生们每 周上两次体育课,每次时间30-45分钟; 14 - 16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学生们除了必修国家课程中 的体育课外,还可以选修普通的体育课 程,每周五次课,每次一个小时;进人 16- 18岁的高级水平阶段,此时的体育课 也是选修的,全是理论课。
(2)课程目标 英国教育、就业部和课程审查局 于1999年联合颁布了中小学《体 育课程标准》。把“增进学生的 健康”作为体育课程及教学的最 终目标,在所规定的课程目标中, 多次提出要使学生认识体育锻炼 对身体健康的益处。
竞技体育教育的目标非常明确,包括:教 授运动技术以及发展学生完成这些技术所 需要的身体素质;使学生能够欣赏和运用 战术;使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使学生能够 计划和管理这项竞技体育活动;使学生能 够作为领导,具备领导的才能;使学生能 与同伴合作;让学生了解这个项目是怎样 发展的;学生必须具备组织、安排这项活 动或竞赛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如何在实际 中进行裁判,以及如何进行教练方面的工 作。
☞汤姆迈肯兹:健身体育教育模式 健身体育教育模式
此模式希望通过体育活动促进身体健康, 并且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积极态度。这 种模式也简称SPARK模式,S指SPORT(运 动),P指PLAY(玩),A指ACTIVE(积极 的),R指RECREATION(娱乐),K指 KIDS(孩子们)。这一模式总是选择有益于 健康的体育活动,同样也选择与竞技体育 活动有关的内容,学生也同样学习一些竞 技体育项目方面的技术。
(3)课程(教学)内容 ◊知识、技能和理解:四个关键阶段 均包括获得和发展技能,选择和应用 技能、战术和思想,评价和改进活动 以及掌握和理解体能与健康的知识等。 ◊ 学习广度:四个关键阶段的内容有 所不同。随着阶段的升高,学生选择 的活动项目逐渐减少。
以“关键阶段 3(KS3)”为例, 英国《体育课程标准》规定:“在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以下四种 活动来发展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理 解。学习内容包括从游戏活动(必 选)、舞蹈活动、体操活动、游泳 活动和水上安全、运动活动、户外 和冒险活动等中选择四项内容。”
☞海尔森:社会责任模式 社会责任模式
这个模式的目标是:培养学生通过体育活 动学会尊重自己和理解他人;让学生参与 体育活动并且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尝试;提 高学生的自我导向,从内心知道怎么去参 与、怎么去努力,能够规范自己的行为, 做对社会有利的一些事;培养学生从只关 心自己转到关心他人;使学生在体育课外 能够帮助其他学生来规范行为,即不仅在 课内,在课外也要对个人和社会负责。
一名在义务教育阶段受过良好体育教 育的学生有5大特征: 掌握了必需的运动技术,可以完成多 种体育运动 身体健康 经常参加体育运动(每周至少三次参 加体育健身活动) 认识到参加体育运动的意义和益处 认识到体育运动对于树立健康生活方 式的重要价值
(3)课程内容 ☞小学: ◊基本活动能力,身体在空中的位置; ◊基本运动知识,包括关于怎样运动以
布莱尔政府2002年10月发起的“体育、学 校竞赛运动与俱乐部联合国家战略”(The national strategy for Physical Education,School Sport and Club Links)行动,加强学校竞赛性运动的开展 ,提高每周能参加高质量体育活动学生的 比例。2006年的目标是达到75%,2008年达 到85%。该行动于2003年4月执行,布莱尔 政府为此拨款9亿7千8百万英镑作为2003年 至2008年的行动经费,国家彩票基金也为 学校体育设施投入6亿8千6百万英镑。
2007年,英国政府出台了青少 年十年规划,调拨1亿英镑作为 青少年发展基金。这项规划将 使青少年在空闲时间能够使用 最近的体育设施,参加提高运 动技能的活动。其提出的目标 是“青少年每周参加5小时体育 活动”。
1、学制 英国的中小学分为公立和私立 两种。小学学制七年(包括一 年幼儿园),年龄从4岁到11岁。 中学学制七年,其中中等教育 的普通证书阶段五年,年龄为 11-16岁;另外两年高级水平阶 段,年龄为16-18岁。
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师资培训班 北京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师资培训班
国外学校体育概况
首都体育学院 周登嵩教授 2009年 7 月
一、国外学校体育发展现状
(一)美国学校体育发展现状
美国从社会到政府对青少年的健康和 体育活动开展的情况颇为重视。1987 年,美国国会通过了97号决议案,鼓 励州和地方政府的机构为幼儿园到12 年级的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每日体育 活动”。在2000年的“健康国家”指 标中,美国把重点放在青少年的日常 体育活动上。
美国各州体育课程目标主要强调 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发展身体,包括发展技术 和发展体能;第二,终生参加体 育活动,养成良好体育习惯,以 致成年后仍能坚持参加体育活动; 第三,培养学生对体育的良好态 度。
另外,全美运动与体育协会 (NASPE)是唯一的为全美义务教育 阶段体育指导员服务的国家级专业 协会。它通过在全美进行调研,制 定了美国义务教育阶段体育教育的 国家标准与指导方针。最新标准发 布于2004年。
例如:如果体育教师想让学生知道体 育在社会中的作用,可以和历史课结 合起来,讲一讲体育在历史中如何发 展的;如用体育方面的内容来教学生 如何去阅读,语文教师可以给学生一 些有关体育方面的读物,这一方面可 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又可以增加 学生的体育知识。
3、课外体育活动 课外体育活动 (1)活动形式 美国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可分 为校内课外体育活动、校外活 动、运动俱乐部、校际竞赛几 种形式。
最近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CDC)公布了2005年美国高 中生参与体育活动数据: 每天参加一小时以上体育活动 的人数比例男生为43.8%,女 生为27.8%;每天上体育课的 人数比例,男生为37.1%,女 生为29.0%。
(二)英国学校体育发展现状
上世纪80年代英国的学校运动 部一度陷入运转危机,为了扭转 局面,同时加强竞技体育的国际 竞争力,90年代以来政府提出 重振青少年学校体育计划。
1、教育体制 地方分权是美国教育体制的特点。 按美国宪法的规定,凡宪法未授 予美利坚合众国并且未限制其授 予各州的权力,属于各州管辖, 这样,教育归各州管辖便用法律 的形式确定下来。
联邦政府
州教育厅(委员会)
学区教育委员会
学校(设校董会)
美国教育管理体制示意图
2、体育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