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煤炭保有资源储量现状及开发利用前景

合集下载

煤炭深加工与利用专业

煤炭深加工与利用专业
D 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 能力
课程设置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018
专业课程:煤炭 深加工、煤炭利
用、煤化工等
2020
选修课程:能源 经济、环境保护、
安全工程等
2022
01
02
03
04
05
基础课程:化 学、物理、数
学等
2019
实践课程:实 验、实习、项
目等
2021
拓展课程:领导 力、沟通能力、
团队协作等
实践教学
实习基地:与煤炭企业 合作,提供实践机会
A
校企合作:与企业合作, 共同培养人才
C
B
实验课程:设置实验课 程,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D
实践项目:参与实际项 目,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感谢您的耐心观看
专业前景
市场需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 对能源的需求不断
增长
煤炭作为重要的能 源资源,市场需求
巨大
煤炭深加工与利用 专业人才需求量大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 高,对清洁能源的
需求增加
煤炭深加工与利用 专业在能源领域具 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技术创新
煤炭清洁利用技 术:提高煤炭利 用效率,减少环
境污染
煤化工技术:将 煤炭转化为化工 产品,提高附加
发展
专业内容
煤炭深加工技术
煤焦油加氢技术: 将煤焦油转化为 轻质油品和化学 品
01
煤制天然气技术: 将煤炭转化为天 然气,用于发电 和供热
02
煤制油技术:将 煤炭转化为液体 燃料,如柴油和 汽油
03
06
煤制氢技术:将 煤炭转化为氢气, 用于燃料电池和 化工原料
05
煤制乙二醇技术: 将煤炭转化为乙 二醇,用于生产 聚酯和防冻剂

荣华一矿煤炭保有储量现状及开发利用对策

荣华一矿煤炭保有储量现状及开发利用对策
1 矿 山概 况 及 保 有储 量 现状 1 . 1 地理位置 荣华一矿座落在鸡东县永和 乡 保 安 村 境 内 ,地 理 坐 标 为 东 经
1 31 o 0 7t 2 5 一1 31 o 1 4 0 6 .
表 1储量汇总表
万 吨 Biblioteka 北 纬 4 5 。 0 8 2 l ”

9 0・
科 技论 坛
荣华一矿煤 炭保有储量现状及开发利用对策
李慧敏 ( 龙煤矿 业集团鸡西分公 司 荣华一矿, 黑龙江 鸡 东 1 5 8 2 0 0 ) 摘 要: 荣华一矿 虽然保有储量 大, 受煤炭赋存条件的制约 , 开采规模整体上偏 小, 应针 对当前煤炭市场 , 合理开发利用。 关键词 : 煤炭 ; 储量 ; 开发利用
4 5 。 l 4
分类 矿 井计 分煤种: 长焰
煤 弱粘煤
l l l b
4 7 0 2 7 .3 1 2 0 . 7 7
3 3 1
4 4 . 6 9 3 6 . 8 8
3 3 2
4 9 31 . 2 6 1 6 9 5 . 7 6
3 3 3
1 0 3 9 .5 3
2 S 2 2
1 3 6 8 . 9 8

5 44 1 1 .7 7 1 7 5 3 . 4 1
5 5 ” 。井 田中心距林 密线上 的鸡 东 2 41 8 4 . 9 2 1 0 28 . 7 4 6 03 .3 3 8 5 7 . 3 1 2 6 6 74 .3 车站 6 . 5公里 , 距鸡西 市中心 2 6公 8 5 5 9 .3 1 8 4 8 .7 2 3 6 9 . 7 3 9 7 7 7 . 7 6 1 / 2中粘煤 里 ;铁路 由鸡东车站可能往 全国各 7 1 21 . 8 9 7 . 8 1 1 0 5 9 . 5 3 4 3 6 .2 7 3 . 8 9 8 69 9 . 3 2 地。 鸡西至密山的公路横贯井 田, 区 气 煤 内有沙石路面的乡村公路 ,且修有 5 7 1 7 . 6 5 2 9 8 .5 1 4 8 . 8 2 60 6 4 . 9 8 1 / 3 焦煤 铁路专用线达张新 ,交 通运 输尚属 1 4 2 2 .7 7 1 9 . 2 3 1 4 4 2. 0 0 焦 煤 方便 。 1 . 2 煤层赋存情况 矿井范围内主要含煤地层是下 白垩统城子河组 , 本组地层总厚 标来 规范资源开发乱象 , 要坚决杜绝以高消耗或超强度的开采来换 1 2 9 8 米, 含煤 2 5层 , 其 中可采 1 6层 , 可采层 总厚度 1 8 . 7 2米 , 可采 取经济效益 的现象 。 2 . 4提升煤炭开采工艺技术 含煤系数 1 . 3 8% 。自上而下分别是 : 1 0 c 、 9 、 8上 一 1 、 8 上、 8 、 7 、 6 D、 6 B 、 6 A、 5 、 4上 、 4 、 3 、 3下 、 2 、 1 。 作为煤炭企业要加大先进工艺技术 的推广应用 力度 , 加大清洁 1 . 3 煤质情况 开采和洁净煤 技术的研究 、 应用力度 , 着力减少废料 、 废 弃产生 , 并 1 0 c 层 以长焰煤为主 , 低灰煤 , 可作为机车 、 船舶等动力用煤。 9 、 以此来提高资 源的综合利用率。 发展洗煤 、 配煤和型煤技术 , 提高煤 8上 一 1 、 8上 、 8 、 7 、 6 B、 6 A、 5 、 4上 、 3 下、 2等煤层 皆属 于低 、 中灰煤 , 炭洗选加 工程度 。 大多数都属于难选和极 难选煤 , 可做为动力用煤 。 6 D、 4 、 3 、 1 号等煤 2 . 5 发展煤炭循环经济 , 加强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 层, 属易选 一中等可选煤 。 其 中长焰煤 、 弱粘煤 、 1 / 2中粘煤可作动力 煤 炭循 环 经 济 实 现 了煤 炭 资源 的 “ 资 源——产 品——废 弃 用煤 ; 气煤、 1 / 3 焦煤和焦煤可做为炼焦用 煤。 本 区煤多属富油煤 , 也 物——再生资源 ” 的反馈式循环模 式 , 煤炭循环 经济模式 以提高煤 可做为炼油用煤。 炭资源 回收率 、 转化 率和利用率为前提 , 以减少煤 炭生产过 程 中的 1 . 4 保有储量 废弃物排 放。因此 , 发展煤 炭循 环经济不仅可以有效缓解 当前紧张 而且可 以解决今后煤 炭的产需矛 盾 , 是 煤炭工业 根据 国土资发 『 2 0 0 1 1 6 6号文 《 固体矿产 资源储量套改技术要 的煤炭供 求现状 , 求》 对原标准 的储量套改为新标准如表 1 。 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需求 和选择 。 矿井 可采储 量( 1 1 1 ) :2 5 9 9 3 . 5 4万吨( 长焰 煤 l 1 . 5 5万 吨 , 弱粘 3煤炭市场的情景 煤1 3 4 5 4 . 0 7万吨, 1 / 2中粘煤 4 5 9 3 . 7 9万吨, 气煤 3 9 6 1 . 9 1 万 吨, 1 / 3 焦 由于冬季取暖燃油需求 巨大且库存紧缺 , 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继 煤3 1 8 0 . 7 3万吨, 焦煤 7 9 1 . 4 9万吨) ; 续上涨 , 油价持续攀升使不少西方国家不得不考虑扩大利用煤炭这 矿井资源储量 1 1 l b + 3 3 1 + 3 3 2 + 3 3 3 + 2 S 2 2 = 5 4 4 1 1 . 7 7万吨。 廉价燃料。 目前全球 已查 明的煤炭储量可 开采 2 5 0年 , 比天然气 8 5 年和 2 0 5 年 。其次 , 煤炭矿藏在全球 的 矿井保有储量大 , 煤种多 , 在今后的开发利用过程中 , 矿井煤炭 和石油可开采的年限多 1 的开发 回收利用 、 加工利用 、 综合利用 、 原煤人洗 、 环境治理等 , 将是 分布 比较均匀且避开了国际政治热点地 区 ,可保证 供应 上的安全 。 荣华一矿发展旅程 中面临的严峻挑 战。 此外 , 煤炭 的利用也 相对简单和安全 , 这一点在 火力发 电方面要胜 过天然气 , 使煤炭资源的发展前景一度被看好 。 2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对策 2 . 1 改 变 原有 机制 , 创新 务 实 荣华一矿虽然保有储量大 ,但 由于受煤炭赋存条件 的制约 , 开 采规模整体上偏小 。同时受到进 出1 5 1 煤炭价格的冲击 , 我矿煤炭 资 源 的销售量 明显下降。 因此 , 荣华一矿必须改变原有 的现状 , 创新 改 革, 灵活机 制。制定煤炭市场 供给的 中长期计划 , 确立 煤炭供需关 系, 合作关系 , 建立宏观调控体系。 2 . 2提高矿井生产 能力 是 对现有生产 的中二 、 中三采区着力提 高资源 回收率 、 合 理 开采 强度 。 延长矿井服务年 限。 二是根据供给能力变化 , 落实新采区 开工及进度, 优化设计 、 深化改革缩短建井周期。三是加快地质勘探

重庆市煤系硫铁矿综合利用发展现状与建议

重庆市煤系硫铁矿综合利用发展现状与建议

带 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和环境 效益。
表1 重 庆 市硫 铁矿 资源 在 全国 储量 中的 位次
3 硫铁矿 的利用途径
3 . 1生 产 制 硫 酸
I 矿产名称 I 在全国 位次 l 保有资源储量 ( 万t )l
I 硫铁矿 l 9 I 2 3 9 3 5 I
鉴于现阶段我 国生产硫酸仍 以硫铁矿 为原料 ,为了降低
生产 成 本 ,提 高重 庆 市 煤炭 矿 山企业 的经 济 效益 , 建 议硫 铁 矿 制硫酸与当地 的化肥企业联产, 即将选矿车间生产 的硫精矿转
1 矿 石 性质
重庆市硫铁矿均 为煤 系硫铁矿 ,主要赋存于二叠系上 统 吴家坪组 ( w) ,少量赋存 于二叠系上统龙潭组 ( 1 ) 3 1 )和二 叠系下统梁 山组 ( P . 1 ) ,龙 潭组和吴家 坪组是 同一时代 的海 陆交 互相沉积相变 的产物 ,以涪陵. 武 隆一线分 界 ,其西 为 龙潭组 ,以东 为吴 家坪 组。矿石 中的硫主要 以 F e S 2的形 式 赋存于黄铁矿 中。矿 石类型主要是星散状 、块状和 结核状。 已查 明硫 铁 矿 资源 储 量 中 ,大 于边 界 品位 小于 工 业石量 占查 明总量的 5 4 . 8 4 %。I I I 级品
庆市硫铁矿资源储量位居 全国第九,查 明资源储量 2 3 9 3 5 万 t( 见表 1 ) 。全市硫铁矿矿产地 1 1 0处 ,其 中大 型 6处、中
型3 4处 、小型 2 7处 ,矿 点 4 3处I 。
硫 精 矿 焙 烧 制酸 后 不 能 作 为 炼 铁 原 料 利 用 ,主要 是 因 为
重庆研 究中心,重庆 4 0 0 0 4 2)
摘 要:本文从矿石性质 、 采 出与回收、利用途径等方 面仔 细介 绍 了重庆 市煤 系 硫 铁矿的发展现状 ;并在分析硫铁矿 烧渣综 合 利用情况的基础上 ,对 完善 重庆 市煤 系 硫 铁矿综合利用提 出了合 理性建议 。

矿产资源利用远景规划

矿产资源利用远景规划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远景规划一、地理位置与经济状况沁源县位于长治市西北部,东接沁县,南邻屯留、安泽、古县,西连灵石、霍县,北靠平遥、介休。

地理坐标:东经111°58′30″-112°32′30″,北纬36°20′20″-37°00′42″,总面积2594km2,境内有沁河、汾河两大水系,流域面积2103 km2。

交通运输以公路为主,汾屯公路南北纵贯县境,沁洪公路东西分布,沁沁铁路支线已通车运行。

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油路,县境内交通尚属便利。

2009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亿元,比上年增长 %,其中矿业及相关产值亿元,占生产总值的 %,矿业产业,尤其是煤炭产业是全县的支柱产业。

二、区域地质及矿产资源赋存状况沁源位于沁水块坳的中西部,地层出露较全,自西向东由老至新依次有太古界的太岳山群,古生界的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中生界的三叠系、第四系。

构造线方向以北北东为主,总体为向东倾斜的单斜,岩层倾角平缓,褶皱开阔。

断层不发育,以北北东向正断层为主,自北而南主要有:王凤-虎限正断层、花坡-百草正断层以及柏子-留神峪正断层。

我县矿产资源的勘查工作开始于五、十年代。

系统勘查的矿种主要有煤和铝土矿。

其它矿产资源勘查程度均较低,均属矿点踏勘性质。

现就各含矿地层地质分述如下:1、煤层地质概况我县境内煤炭资源丰富,是全国重点产煤县之一。

全县含煤面积约2040km2,占总面积的80%左右。

已探明煤炭资源储量为523644万吨,预测煤炭储量约为128亿吨。

煤种为焦煤、瘦煤和贫煤,其中多为低灰、低硫、低磷的优质焦煤和瘦煤资源。

我县的煤炭资源属沁水煤田的西北部边缘区,赋存条件良好,煤炭埋藏浅,较稳定,倾角小,地质构造间单,具有效好的开采条件。

地层出露自西向东依次为奥陶系峰峰组:石炭系本溪组、太原组;二叠系山西组、下石合子组、上石合子组以及第四系上更新统、全新。

地层总厚529.8~1067.8m,主要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和二叠系下统山西组,总厚124.94~195.48m,其中山西组厚30.23~62.69m,含1号、2号、3号可采煤层:太原组厚94.71~132.79m,含5号、6号、9号、10号、10下号、11号可采煤层。

关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调研报告

关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调研报告

关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调研报告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其开发利用一直是国家和地方政府重点关注的领域。

为了深入了解我国矿产资源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本文对全国范围内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议。

一、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1. 煤炭资源我国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山西、陕西、河南、安徽和湖南五省。

其中,山西省的煤炭储量占全国煤炭储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是我国最主要的煤炭开采地区。

近年来,我国煤炭产量稳步增长,但随着环保力度加大和国家政策的调整,煤炭企业的生存状况越来越艰难。

2. 金属矿产资源我国金属矿产资源主要包括铁、铜、铝、锌、铅、锡等多种重要金属。

其中,铁矿资源量较为丰富,主要集中在辽宁、河北、新疆等地。

而铜矿和铝矿等非铁金属矿产资源占比较小,但其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也不可小觑。

3. 稀土矿产资源稀土矿是目前世界上蕴含最为丰富的矿产资源之一,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和经济价值。

我国是全球稀土矿供应的主要国家之一,稀土矿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30%以上。

然而,由于其开采和提炼过程中存在一些环境和资源损耗问题,我国的稀土开采利用仍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1. 开采模式存在单一性当前,我国矿产资源的开采利用大多采用传统的采掘手段,对于资源的开采方式和技术水平缺乏规范和创新。

这使得我国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利用模式较为单一,难以满足不同产业的需求。

2. 顶层设计不足在矿产资源开采利用领域,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显得尤为重要。

但当前我国在国家层面上对于矿产资源的顶层设计还不够完善,导致各地政策的协调性不足,难以形成统一的发展思路和目标。

3. 环保意识不够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环保问题的引起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

当然,现阶段我国也已经开始大力加强对于绿色开采的要求和力度。

但整个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环保意识不够,导致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的存在。

深部煤炭资源赋存规律与开发地质评价研究现状及今后发展趋势

深部煤炭资源赋存规律与开发地质评价研究现状及今后发展趋势

基础 和科技 发展 趋势进行 了较详细 的评价 , 提出了深部煤炭资源开发急需 解决 的四个关键科学 问题 , 对 并 今后 的研究 重点提出 了作者的建设性意见 。
关 键词 : 深部煤炭 资源 ; 赋存规律 ; 研究现状 ; 展趋 势 发 中图分 类号 :D 6 . T 13 1 文献标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05 2 9 (0 8 0 . 0 1 1 10 . 7 8 20 )2 0 0 . 1
国家把煤炭作为国家经济发展和出口创汇的重要物
质 。煤 炭依然 是世 界上 最经 济最 可 靠 的能 源 和能 源 战略 资源 。 长期 以来 , 炭一 直是 我 国的 主要 能源 资源 , 煤 它
在我 国化石 能源 资源 量 中 占 9 % 。1 8 5 9 8年 以来 , 我
煤炭资源储量 5 5 亿 t其中, 55 3 , 累计探明煤炭资源 量 1 2 .5 t考虑地质条件损失 , 04 13 亿 ( 煤炭资源保 有储量为 1 3 亿 t 。预测资源量和地质总资源 00 2 )
Pr s n t d nd De eo m e tTr nd o e De p n Co lRe o c e e tS u y a v l p n e fTh e e a s ur e
Dit i u i n a d M i i g G e l g c Ev l to s rb to n n n o o i a ua i n
少对 国外 石 油依 赖 和 避 免 电 能短 缺 , 出 煤 炭是 国 提 家 能源政 策 的核心 ; 大利 亚 、 兰及 部 分 第 三世 界 澳 波
我 国煤 炭 资 源 丰富 、 理 分 布 广 泛 、 种齐 全 , 地 煤 为煤炭 资源 洁净 利用 提供 了 良好 的基 础 。我 国远景

煤炭气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分析

煤炭气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分析

煤炭气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分析煤炭气化技术是将煤炭转化为合成气的一种重要工艺,它具有高效能、低排放、多产物利用等优势。

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煤炭气化技术在能源转型和环保领域的应用前景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技术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技术发展趋势1. 高效能化: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煤炭气化技术在高效能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传统的煤炭气化技术存在能源浪费和低效率的问题,而现代化的气化技术可以实现煤炭的高效转化,提高能源利用率。

例如,采用先进的气化反应器和催化剂,可以提高气化效率,减少能源损耗。

2. 清洁化: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促使煤炭气化技术向清洁化方向发展。

传统的煤炭气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硫化物等有害气体,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而现代化的气化技术可以通过气体净化、尾气处理等手段,有效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实现清洁能源的生产。

3. 多产物利用:煤炭气化技术不仅可以生产合成气,还可以获得一系列有价值的副产品。

例如,合成气可以用于制备合成燃料、化学品和氢气等,副产品包括煤焦油、煤炭灰等可以用于生产沥青、水泥等。

多产物利用不仅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还可以降低煤炭气化过程的成本。

二、应用前景分析1. 能源转型:煤炭气化技术在能源转型中具有重要作用。

传统的煤炭燃烧方式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污染物,对空气质量和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而煤炭气化技术可以将煤炭转化为合成气,通过合成气发电、合成气制热等方式替代传统的煤炭燃烧,实现清洁能源的利用,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2. 化学工业:煤炭气化技术在化学工业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合成气可以用于制备合成燃料、化学品和氢气等,这些产品在能源、化工、交通等领域的需求量巨大。

同时,副产品的多产物利用也为化学工业提供了更多的原料来源,降低了生产成本,促进了化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3. 煤炭资源利用:煤炭气化技术可以充分利用煤炭资源。

目前,全球煤炭资源储量丰富,但传统的煤炭开采和利用方式存在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

《重庆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技术标准及审查技术要求》

《重庆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技术标准及审查技术要求》

重庆市地质矿产行业标准重庆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标准(试行)2016-××-××发布2016-××-××实施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发布重庆市地质矿产行业标准重庆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标准(试行)主编单位:重庆市地质调查院批准单位: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施行日期:2016 年XX 月XX 日2016年9月重庆前言为了进一步促进矿产资源的科学开发和综合利用,充分体现“开发与保护并重、保护优先”的基本原则,促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健康、绿色可持续发展,统一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标准,保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的质量,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主要内容包括: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4.总则,5.资料收集,6.野外调查,7.矿产资源开发方案确定,8.绿色矿山建设,9.概略经济评价,10.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成果,11.保密。

主编单位:重庆市地质调查院参编单位:重庆一三六地质队本标准由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负责管理和解释主要起草人员:邓义段佳辉唐清敏刘朝华秦代伦刘勇母泽森彭兴和胡海幸伟向杰童文秀邓光明石小光谢克俊张兴利袁木侯均洪刘华吴佳峻罗纯志目次1 适用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及定义 (1)4 总则 (2)5 资料收集 (3)6 野外调查 (3)7 开发利用方案确定 (4)8 绿色矿山建设 (5)9 概略经济评价 (5)1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成果 (5)11 保密 (6)附录A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提纲 (7)附录B 野外调查表 (24)附录C 矿山最低设计生产规模一览表 (28)附录D 引用相关法律、法规、文件、标准、规程名录 (30)附录F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报告格式 (33)本标准用词说明 (37)条文说明 (39)前言 (43)1 适用范围 (43)2 规范性引用文件 (43)3 术语及定义 (43)4 总则 (43)5 资料收集 (44)6 野外调查 (44)7 开发利用方案确定 (45)8 绿色矿山建设 (50)1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成果 (50)重庆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标准1 适用范围重庆市行政区域内由市、区县(自治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颁发采矿许可证的固体、液体(除油、气、放射性矿产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的编制工作适用于本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1卷1保有资源储量特征1.1保有资源储量类型截至2009年底,重庆市煤炭保有资源储量3239990千t 。

按资源储量类型分:(111b )440992千t ,,(121b)18030千t,(122b)1149912千t,(2S22)123千t ,(331)86519千t,(332)154337千t,(333)1390077千t 。

1.2保有资源储量按煤类分布重庆市保有煤炭资源储量按煤类分:无烟煤1508820千t ,占46.57%;瘦煤369642千t ,占11.41%;贫煤282375千t ,占8.72%;焦煤282289千t ,占8.71%;1/3焦煤225798千t ,占6.97%;肥煤105037千t ,占3.24%;气肥煤42504千t ,占1.31%;气煤23682千t ,占0.73%;弱黏煤19038千t ,占0.59%;贫瘦煤1740千t ,占0.05%;不粘煤1457千t ,占0.04%;另外分类不明煤377608千t ,占11.65%。

重庆市煤炭保有资源储量按煤类统计直方图见图1。

图1煤炭保有资源储量按煤类统计直方图1.3保有资源储量按煤质统计全市保有资源储量3239990千t ,按灰分统计,主要以中灰煤为主,约占总量的52.0%,其次为低灰煤,约占总量的32.8%,再次为中高灰分煤,占总量的12.11%,高灰分煤(2.83%),特低灰分煤(0.32%)分布较少,无特低灰分煤分布。

按硫份分主要以高硫分煤为主,占总量的61.28%,其次为中高硫分煤(14.54%)和低硫分煤(12.16%),再次为低中硫煤(5.11%)、特低硫分煤(3.89%),中硫分煤(3.02%)(表1)。

重庆市煤炭保有资源储量现状及开发利用前景分析龙士清,胡波,周康辉,冯伟,龚业超,周霞(外生成矿与矿山环境重庆重点实验室,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重庆400042)摘要:基于2009年底,结合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成果,归纳总结了重庆市煤炭保有资源储量的基本特征,并从开发利用现状和未利用资源储量特征两个方面对重庆市煤炭开发利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保有资源储量;开发利用现状;前景分析中图分类号:F426.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4051(2012)zk-0131-02The prospect analysis of Chongqing city coal retained resources reserve statusquo and development utilizationLONG Shi-qing ,HU Bo ,ZHOU Kang-hui ,FENG Wei ,GONG Ye-chao ,ZHOU Xia(External build mine And Mine environment Key lab of Chongqing,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institute OfChongqing,Chongqing 400042,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end of 2009,the article combined utiliz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survey results ,generalized and summarizd the basic feature of Chongqing City coal retained resources reserve,meanwhile,it made a prospect analysis from two sides of development utilization status quo and unutilized resources reserve character.Key words:retained resources reserve ;development utilization status quo ;prospect analysis收稿日期:2012-05-22第21卷增刊2012年8月中国矿业CHINA MINING MAGAZINEVol.21,zkAugust 20121.4保有资源储量按勘查程度重庆市在市域范围投入的煤炭勘查工作较多,但勘查程度总体偏低,勘查程度较高的主要集中于大中型矿区,但全市大、中型矿区数较少,经统计,全市达到勘探程度的48处,主要以大型矿区为主,现保有资源储量1250571千t ,约占保有资源储量的38.6%;达到详查程度的66处,以大、中型矿区为主,现保有资源储量989008千t ,约占保有资源储量的30.5%;达到普查程度的149处,现保有资源储量1000411千t ,约占保有资源储量的30.9%。

另外通过初步预测,全市发现煤炭资源后备区除龙车寺预查区、大罗井田外,至今未发现其他可供规模开采煤炭资源区,但龙车寺预查区、大罗井田埋深均在700~1100m 以上,勘查、开发的技术难度大。

2开发利用现状2.1矿山企业概况重庆市共设置966个煤炭有效采矿权,其中国有企业37个,股份制有限公司112个,私营有限责任公司616个,其他类型企业201个,大型矿井(≥1200千t/a )2个,中型矿井(450~1200千t/a )12个,小型(矿)井(≤450千t/a )926个。

本次核查统计全市从业人员153789个,煤炭产量4680万t ,产值2045010万元。

2.2资源保障程度全市共占用资源储量3251279千t ,保有资源储量2379411千t ,可采储量1384160千t ,设计生产能力5156万t ,矿井资源保障年限从0年到91年不等,平均保障年限12年,若按照当前保有储量和静态产量不变的情况,重庆市产能将呈逐渐下降趋势,到2035年时,产能将下降到1133万t/a (图2)。

图2重庆市已占用矿区产能静态下降趋势2.3矿山生产成本及利用效率煤矿开采生产成本较低,直接生产成本一般为180~220元/t ,矿山采区(矿块)回采率平均为86.42%,矿井(井田)开采回采率平均为80.39%,采矿贫化率为13.38%,选矿回收率平均为80.91%。

2.4国有矿山所占的地位国有重庆能源投资集团矿井个数仅占3.8%,即松藻、南桐、天府矿、永荣、中梁山五大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共计37个重点煤矿矿山,而共占用保有资源储量2416541千t ,占总占用保有资源储量的55.7%,设计生产能力2466万t ,占总设计生产能力的47.8%,产量2026万t ,占总量43.3%。

3未占用保有资源储量现状全市未占用保有资源储量860580千t ,其中(111b )21500千t ,121b:3051千t ,122b:120845千t ,2S22:120千t ,(331)65921千t ,(332)75645千t ,(333)573497千t 。

另有(334)339175千t 。

资源储量级别以333为主,约占未占用保有资源储量总量的66.7%。

一般位于两个采矿权之间的隔离煤柱和采矿权外围及其深部的煤炭资源储量,以及没有开采过的资源储量规模不大的井田、勘查区,前者占资源储量的57%。

未占用资源储量主要以厚度较薄的表1保有资源按煤质统计表762 721646 847155 57959 0 0 624 0 8755 249860 136**** **** 179033 239641 128367 44720 11287 210918 101944 50113 81737 138369 0 24943 303190 73184 621 4788 27477 14591 16361 53297 285423 3157 74365 59849 37238 3790 79028 66279 8801 3113 19104 2074 2397 31328 117846 78800 44366 29022 87561 24897 18731 47117 67409 0 5615 87093 12992 162 0 0 14740 791 4042 86289 1372 25693 27787 2314 0 2098 0 668 0 15868 38531 102951062474168256139132193339127011392858165641978644710241985592注:此数据源自重庆市利用现状调查成果统计,参照煤质主要指标的分级标准。

(下转第176页)减少它们的数量和毒性;从产品和服务而言,则要求从获取和投入原材料到最终处置报废产品的整个过程中,都尽可能将对环境的影响减至最低,减少产品和服务的物质材料、能源密度,扩大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提高产品的耐用性和寿命,提高服务的质量。

4)发展和完善环境保护法律和政策。

从经济、社会体系角度而言,环境问题是市场不完整及运转失效的一种表现,表现为一种“公害”,需要政府的干预行动。

政府不论是采取直接行政控制和提供服务,还是采用间接经济手段,都要逐步建立相应的有关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

从发达国家有关法律的发展过程来看,70年代以后,这些国家一系列环境状况指标有了很大的改善,说明各国所采用的法律制度是有效的。

但环境问题依然存在,一些环境问题还没有有效的控制手段,需要继续发展和完善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法律,使之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

5)提高全社会环境意识,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新文明。

公众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他们的日常行为在很多方面对环境有很多的影响,一旦他们产生了保护环境的要求,并采取行动积极保护自己的环境权益,就会为环境保护提供持久的动力。

西方发达国家的环境保护大多是在公众环境保护运动的冲击下发展起来的。

4结束语综上可见,可持续发展建立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上。

所以,在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过程中,应体现和落实在几个方面,如:①国家保护整个生命支撑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保护生物多样性;②解决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等重大生态环境问题;③保护自然资源,保持资源的可持续供给能力,避免侵害脆弱的生态系统;④发展森林和改善城乡生态环境;⑤预防和控制环境破坏和污染,积极治理和恢复已遭破坏和污染的环境;⑥同时积极参与保护全球环境、生态方面的国际合作活动。

到未来某年,使环境污染基本得到控制,重点城市的环境质量有所提高,自然生态恶化的趋势有所减缓,逐步使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互协调。

同时,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同时也只有充分让公众参与的战略才是真正可以持续的。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长期的战略目标,需要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层面采取有效措施,才能逐步实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