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以来中国喜剧电影的发展概况
“丑角”与错位在喜剧电影中的运用

电影学研究"丑角#与错位在喜剧电影中的运用曾霞(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97)摘要:本文选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新世3中国大陆喜剧电影发展的节点性标志的电影,主要是《天下无贼》《泰L》《唐人街探案2》和《大闹天竺》等影片,分析影片中所共有的营造喜剧性的手段。
喜剧电影在人物设定上,往往将其塑造成“丑角”;在情境设置上则采取错位的技巧;以及相应的语言笑料去丰满“丑角”人物和推进情节发展。
关键词:喜剧电影“丑角”错位近年来,在中国电影市场上,国产喜剧片成为一大热点,喜剧电影在票房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在巨大商业利润的刺激下,国产喜剧电影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本文选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新世纪中国大陆喜剧电影发展的节点性标志的电影,主要是《天下无贼》《泰冏》《唐人街探案2》和《大闹天竺》等,分析丑的人定、的情景设置在影片中的$一、“丑角”的人物设定人的喜剧概念中可以得知亚里士多德是怎样喜剧人,亚里士多德喜剧样:“喜剧是的人的,,坏不是指一言,是指丑,中一是$是「错丑,不,现成的如,丑,不人$*[1](28)亚里士多德的说法,无论是丑人、人、人是的人物,中国中的词汇,都叫“丑角*[2](13(18)$观众的,文一点说,来喜剧人喜剧动作,俗一点说,是看丑角“”,这是喜剧得以成立的基本$丑主要分为,一是丑,比如结巴、癇子等;一种是德缺陷的丑角,比如好迤富商、;一是有性丑,如■眼、娘娘腔等$在《天下无贼》中,上述三种丑角都存在。
开篇傅彪饰演的秃头商,可以说是生理缺陷与道合丑角。
他苦心巴巴地盼走自己的老婆,支开自家的小保姆,就为了与己的家庭英语老师王丽(刘若英饰演)厮混。
夂着却是一场“仙人跳”,当王薄(刘华饰演)拿着DV出来的时候,大家都为他身骗局而不自知的愚到可笑$影片中将商所处以及个人一些性特点简要地点明,钱又爱附庸风,所以会请英语家庭教师,同时性格有点懦弱、惧内,因此后续在面对敲诈时才会乖乖满足骗子提出要求。
跨世纪中国电影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眼光-2000中国电影现象解读分析(上)

跨世纪中国电影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眼光-2000中国电影现象解读分析(上)【摘要】2000年代是中国电影发展的关键阶段,承载着中国社会变革的时代特征和文化传承的责任。
本文通过分析2000年代中国电影的发展背景、社会变革对电影产业的影响、电影文化在跨世纪的转变、主题和风格特点以及市场崛起等方面,揭示了中国电影在这一时期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文化复兴,中国电影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不断探索新的创作风格和题材,呈现出多元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通过对2000年代中国电影现象的解读分析,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电影在跨世纪时期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眼光,以及其在全球电影市场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关键词】2000年代中国电影、社会变革、电影产业、文化转变、主题、风格特点、市场崛起、结论1. 引言1.1 引言2000年代是中国电影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电影走向国际舞台的关键阶段。
在这一时期,中国电影产业经历了深刻的变革和发展,不仅在技术上取得了突破,也在创作理念和市场开拓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本文将探讨2000年代中国电影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眼光,分析中国电影在这一时期的发展特点和变化趋势,以及中国电影市场的崛起和影响。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中国电影不仅承载着文化传承的责任,也面临着市场竞争和国际化的压力。
中国电影人在不断探索和创新中,努力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视野的优秀影视作品,让中国电影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更加多元化和多样化的魅力。
通过对2000年代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为中国电影的持续发展和繁荣提供参考和启示。
2. 正文2.1 2000年代中国电影的发展背景2000年代是中国电影发展历程中的一个关键时期,也是中国电影进入新世纪的时刻。
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和转型,这些变革对电影产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00年代初期,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开放政策进一步深化,国内市场需求增长迅速,这为电影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恢复时期”(1977-1979)喜崩电影瞰创作倾向及历史反思

“恢复时期”(1977-1979)喜崩电影瞰创作倾向及历史反思段善策【期刊名称】《创作与评论》【年(卷),期】2016(000)016【摘要】近年来,以新的主体性与理论视野重写电影史成为电影研究者的自觉追求。
本栏目所选取的三篇电影史研究文章,都有意识地以不同以往的研究视角去观照不同时空的中国电影发展情状。
其中,段善策的《“恢复时期”(1977—1979)喜剧电影的创作倾向及历史反思》一文对1977年至1979年间中国内地“歌颂喜剧”“讽刺喜剧”等喜剧电影的美学风貌进行了勾勒与阐释,并发掘出这些影像中存在的历史虚无主义。
黄钟军的《流动性与疏离感——新世纪以来台湾电影中的城市意象》一文则致力于解码新世纪以来台湾电影中的城市意象,发掘城市在台湾电影中的独特符号作用,阐述电影如何表现人与都市的关系。
包磊的《体制厘定与承续展拓——1950年代中期的两岸三地影业》一文则以整合性的视角去观照1950年代中期的两岸三地电影,探讨这一时期两岸三地电影在电影体制、美学风貌等方面的独特性。
希望这三篇文章,能够为当下中国电影史书写带来新的观点与启发。
【总页数】6页(P74-79)【作者】段善策【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06【相关文献】1.当下乡村题材电影的创作倾向及其现实缺失的原因 [J], 张书端2.论电影故事的淡化与重建——对当代电影创作倾向的思考 [J], 刘继保3.谈国产都市电影的创作倾向 [J], 王胜晓4.“恢复时期”(1977-1979)喜剧电影的创作倾向及历史反思 [J], 段善策5.人格魅力与时代精神──谈大学生电影节主旋律电影的一种创作倾向 [J], 王宜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符号的游击战”

“符号的游击战”一、问题的提出——国产喜剧电影的“逆龄化”转向21世纪以来,国产喜剧电影呈现出日趋“年轻态”的风格转向——由“中年喜剧”向“青年喜剧”的微妙转化。
这种于电影风格层面的“逆龄化”转变,成为国产喜剧吸引当下电影学界和业界关注的焦点问题。
有学者指出,“新世纪勃兴的喜剧电影大潮大部分具有明显的青年文化性。
占据主流、主潮地位的主要是一种‘青年喜剧电影,而不是以冯小刚为代表的‘中年喜剧电影或其他主流喜剧电影”。
无论是20世纪30年代彰显社会现实性的《马路天使》(袁牧之,1937),40年代充满“哀乐中年”质感的《太太万岁》(桑弧,1947),50年代带有传统讽刺性的《新局长到来之前》(吕班,1956),還是60年代呈现浓厚时代烙印的《李双双》(鲁韧,1962),80年代充盈荒诞思辨性的《黑炮事件》(黄建新,1986),90年代大众文化语境下催生的冯氏贺岁片《甲方乙方》(1997)、《不见不散》(1998)、《没完没了》(1999),这些20世纪经典国产喜剧电影,往往都是在幽默表象的遮蔽下,渗透出对社会或人性的深沉反思,影片的受众也多以阅历丰富的中年观众为主。
然而21世纪以来的国产喜剧却似乎改弦易辙,呈现出日趋“年轻态”的风格转变,这一变化从两方面得以具体显现。
一方面,从创作内容看,越来越多的国产喜剧以年轻人热衷的网络语言、恶搞戏仿、奇观叙事、爽感文化为呈现对象或表现手法,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某种新的青年文化或青年性崛起的意识形态征候”,进而反衬出“当下被青年消费文化强势主导的国产喜剧叙事”,似乎更“适宜于当下电影的主流青年观众”;另一方面,从受众角度看,近年来青年观众逐渐取代中年观众,成为走进电影院观看国产喜剧的电影消费主力,有学者对2000年至2008年在各大城市进行的八组电影观众调查进行统计,从“各组调查数据的年龄、教育水平、职业、收入等指标”中发现,“电影的消费人群,是以20~30岁的有一定收入、家庭负担较小的青年观众和高学历观众为主体,职业则以在读学生和青年白领为主”。
浅析新世纪以来国产小成本电影中的喜剧精神

作者: 郭燕飞
作者机构: 长治学院,山西长治046000
出版物刊名: 新闻研究导刊
页码: 214-214页
年卷期: 2016年 第18期
主题词: 小成本电影 喜剧精神 具体阐释
摘要: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市场规模稳步增长,其中不乏一些小成本影片带来的意外惊喜。
在这些票房与口碑俱佳的小成本电影里,或多或少都有喜剧精神的表达。
本文通过对国产小成本电影中的喜剧精神进行具体阐释,从而正确认识喜剧精神在小成本电影中的重要性,有助于深入理解小成本电影的艺术价值。
中国合家欢电影:从话语生产的历史中溯源

中国合家欢电影:从话语生产的历史中溯源目录一、内容综述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1.2 研究目的与方法 (5)二、中国合家欢电影的界定与分类 (5)2.1 合家欢电影的定义 (7)2.2 合家欢电影的类型 (8)三、中国合家欢电影的话语生产历史溯源 (9)3.1 早期合家欢电影的话语生产 (11)3.1.1 改编与翻译时期的话语生产 (12)3.1.2 创作初期的本土化话语生产 (13)3.2 新时期合家欢电影的话语生产 (14)3.2.1 政策支持与市场化改革下的话语生产 (16)3.2.2 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传播话语生产 (17)四、中国合家欢电影话语生产的文化逻辑与传播策略 (18)4.1 文化逻辑 (19)4.2 传播策略 (21)五、结论与展望 (22)5.1 研究总结 (23)5.2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24)一、内容综述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快速发展,合家欢电影已经成为了中国电影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家欢电影是指那些以家庭为背景,讲述亲情、友情、爱情等主题的电影作品。
这类电影在中国市场上具有广泛的受众基础,尤其是在春节档期,合家欢电影往往能够吸引大量观众前来观看。
本文将从话语生产的历史中溯源,探讨中国合家欢电影的发展脉络、特点以及影响因素。
本文将回顾中国电影史上的合家欢电影发展历程,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后的1980年代,再到21世纪初的新世纪,合家欢电影在中国电影史上经历了不同阶段的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合家欢电影不仅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变迁,也承载了中国人民对家庭、亲情、友情等方面的美好向往。
本文将分析中国合家欢电影的特点,合家欢电影通常具有较强的现实主义色彩,注重情感表达和生活细节的刻画。
合家欢电影还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通过讲述感人至深的故事,传递正能量,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本文将探讨影响中国合家欢电影发展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政策导向、市场需求、制作水平等。
中国电视剧类型

中国电视剧类型【答案解析】:注册安全工程师是指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证书》,并经注册的专业技术人员。
选项A、B、C均不符合此定义,只有选项D符合。
【答案解析】:安全是指不受威胁、没有危险、危害、损失。
人类的整体与生存环境资源的和谐相处,互相不伤害,不存在危险的危害的隐患。
安全的实质就是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本质和客观要求。
选项A、C、D均不是安全的本质定义,只有选项B是正确的。
【答案解析】:安全生产管理就是针对人们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的资源,发挥人们的智慧,通过人们的努力,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
选项B、C、D均不是安全生产管理的定义,只有选项A是正确的。
【答案解析】:危险有害因素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
选项A、B、D均属于危险有害因素,选项C不属于。
【答案解析】:系统原理是现代管理原理中的一个基本原理,是指人们在从事管理工作时,运用系统观点、理论和方法,对管理活动进行充分的系统分析,以达到管理的优化目标。
选项A、B、C、D均是系统原理的要点。
【答案解析】:安全检查的内容包括:查思想、查制度、查管理、查隐患、查整改和查事故处理。
选项A、B、C、D均是安全检查的内容。
中国电视剧作为大众文化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在社会文化和娱乐领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随着中国电视剧的不断发展,其类型和样式也日益丰富。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电视剧类型的历时性考察,分析其发展历程、阶段、趋势和特点,以期为深入理解中国电视剧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自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电视剧开始迅速发展。
在此期间,中国电视剧逐渐走向成熟,并形成了多种具有代表性的类型。
例如,历史剧、家庭剧、武侠剧、宫廷剧等。
这些类型在表现形式、题材、叙事手法等方面都有其独特之处,反映出不同时期的社会文化特征。
改革开放前后电影的发展历程

芙 蓉 镇
庐山恋
少林寺
第五代导演的努力
• 《黄土地》是标志第五代导演崛起的重要作品,它的出现代表着在新 的文化背景下,青年一代电影艺术家对中国文化的思考,对中华民族 的情感。陈凯歌、张艺谋、张军钊、田壮壮、吴子牛、何群、肖风、 李少红等为主体的第五代导演,生活阅历丰富,接受过严格的专业训 练,标准的学院派,又有满腔的创作激情。让你一下子想起20世纪五 六十年代法国“左岸派”电影人。他们对新的思想、新的艺术手法特 别敏锐,力图在每一部影片中寻找新的角度。第五代导演强烈渴望通 过影片探索民族文化的历史和民族心理的结构。在选材、叙事、刻画 人物、镜头运用、画面处理等方面,都力求标新立异。第五代导演的 作品主观性、象征性、寓意性特别强。留下了一批如《大红灯笼高高 挂》 《一个和八个》《霸王别姬》《一个都不能少》等经典的作品, 更是成为后来几十年中国电影的中坚力量。
新世纪的中国电影
•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升入,中国电影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无论是内容形式还是理念技术都在不断地突破创新。这些 年更是出现了一些《疯狂的石头》、《英雄》、《赤壁》、 《让子弹飞》等不错的作品。
3D技术的应用
超赞的视听享受
家庭影院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及
豪华的电影院
THE END
谢谢!
那些年农村里的露天电影
那时的电影院
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电影
• 根据《关于党内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基本精神,对历史和现 实进行反思,以谢晋、滕文骥、杨延晋、于洋为代表的第三、第四代 导演,在亲身经历过十年浩劫之后,推出了《天云山传奇》、《人到 中年》、《芙蓉镇》、《戴手铐的旅客》等一系列“伤痕电影”,将 文革期间知识分子等小人物的情感、思想和生活遭遇搬上了银幕。 “人性”的挖掘成为了这一时期电影的主题,人物不再是完美无瑕, 而变得有情有义、会哭会笑,一改文革电影的阶级斗争主题、过程模 式化、对话口号化。 • 此外,为响应当时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时代潮流,出现了如 《小花》、《生活的颤音》、《苦恼人的笑》、《庐山恋》等影片, 在题材和电影语言上进行了新的探索。 • 到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内地曾经盛行过多种多样的类型片, 这样的影片在文革期间乃至文革前都难以想象,包括喜剧片、农村片、 爱情片、戏曲片、儿童片、反特片等等。各类型的电影掀起了一波又 一波的观影高潮,《白蛇传》、《咱们的牛百岁》都创造了数亿人次 观影的票房奇迹,而《少林寺》在几角钱一张票的情况下还收入一亿 票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新世纪以来中国喜剧电影的发展概况
新世纪的喜剧电影创作呈现出前冷后热的巨大反差。
新世纪初期,喜剧电影创作较为沉寂,更多的电影则是沿袭了90年代“泛喜剧电影创作”的态势。
2006年,宁浩导演的《疯狂的石头》给沉闷的喜剧电影创作带来了复苏契机。
喜剧电影有着天生的小成本优势,好比杨博的网络电影《渣男的100种死法》,对电影工业依赖程度也较低,而且本土特色鲜明,与现实形成互文,容易引起观众共鸣,是投入\产出最为经济有效的国产电影类型。
其后的几年时间里,中小成本喜剧片数量大幅上涨,几乎每年都有接近20部左右的喜剧电影上映,喜剧片与爱情片、动作片形成国产电影的三分之势。
[5]众多青年导演相继投入喜剧创作,一时间形成了蔚为大观的中小成本喜剧浪潮,依靠喜剧天生的类型亲和能力,电影创作者迅速与其它类型嫁接,使得近年的国产喜剧片在类型探索上取得了一定成绩。
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同时,小品文化和网络文化的流行直接影响到喜剧电影创作,在喜剧叙事中表现为一种独特的“小品化倾向”。
类型化探索
爱情片是当下国产电影中重要的电影类型。
爱情片往往倾向于男女主角大团圆的结局,与喜剧片所追求的完满叙事精神相暗合,因此爱情片与喜剧片的互相融合成为喜剧创作中常见的套路。
新世纪以后的国产爱情喜剧借鉴了好莱坞都市浪漫爱情喜剧的手法,形成了一个较有影响力的喜剧类型。
当下的爱情喜剧主要有两种风格,一是温馨浪漫的轻喜剧风格,如《爱情呼叫转移》、《爱情左右》、《桃花运》、《非常完美》、《非诚勿扰》系列、《窈窕绅士》、《全城热恋》、《失恋33天》等;一是火爆热闹的搞笑风格,如《追爱总动员》、《合约情人》、《老鼠爱上猫》、《龙凤店》等。
前一类影片立足于都市,主要是在爱情故事中适当加入喜剧性元素,以轻松戏谑的方式来演绎都市年轻一代的爱情、职场生活,同时贯穿以青春励志、时尚消费等元素,使影片整体上呈现出轻松幽默的喜剧效果。
后一类爱情喜剧大都是火爆热闹的搞笑风格,爱情故事充当情节线索,以此串联起各种夸张好笑的滑稽场景,具有后现代喜剧的风格特征。
这些影片往往具有压缩时空、穿越历史的后现代特征,情节天马行空,噱头层出不穷,在极尽夸张和尽情戏谑中体现颠覆和“恶搞”的快乐。
事实上,爱情喜剧并非是当下喜剧电影创作的首创,冯小刚早期的贺岁喜剧就属于爱情喜剧,《不见不散》、《没完没了》等都是在爱情片的类型范式融入了语言幽默,在一个假定性很高的喜剧情境中完成了对爱情故事的诉求,使观众获得了对爱情的想象性满足。
除了常规的爱情喜剧外,黑色喜剧以及古装闹剧在新世纪的喜剧电影创作中也格外引人瞩目。
《疯狂的石头》作为“始作俑者”,成功带动了众多电影创作者的喜剧创作热情,续作《疯狂的赛车》以及《我叫刘跃进》、《落叶归根》、《夜·店》、《即日启程》、《鸡犬不宁》、《斗牛》、《走着瞧》等影片迅速推出,形成了一股黑色喜剧创作风潮,甚至张艺谋、姜文等大导演在《三枪拍案惊奇》、《让子弹飞》中也开始大秀黑色幽默。
国产黑色喜剧多以底层小人物为表现对象,借现实社会背景引进犯罪、惊悚元素,在复线叙事中呈现荒诞性情节。
从源流上看,这股“黑色旋风”源自西方电影的影响,《疯狂的石头》就是借鉴了英国著名导演盖·里奇在《两杆大烟枪》、《偷拐抢骗》中的风格。
当然,在将黑色喜剧中国化、本土化的过程中,类型的原有特征发生了不少的变化,暴力和犯罪的元素在中国现实环境下受限减弱,创作者转而将镜头对准城市底层中为了生存和尊严拼命挣扎的小人物,在一个纷杂混乱、真伪难辨的现实空间里营造荒诞感。
总体来看,这类喜剧剧作完成度相对较高,体现了一定的喜剧叙事能力,在虚构情节中隐藏着对现实的讽喻和指涉,荒诞的悲剧化幽默对当下种种不合理现实情形进行嘲讽和反叛式批评,在各种密集笑料之下透露严肃的意味。
犯罪、动作、惊悚等元素的引入,既满足了观众多元化的观影期待,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当下国产电影中警匪片、犯罪片缺少的遗憾。
但同时国产黑色喜剧创作尚处于模仿阶段,虽然具备非线性多线叙事、巧合性情节和荒诞性喜剧动力,但未能更进一步
揭示这些形式背后的作者态度。
[6]有多数跟风之作也不免流于形式,没有形成真正的本土化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