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习题-ok

核酸习题-ok
核酸习题-ok

核酸化学

单项选择:

1.cAMP中的磷酸二酯键形成于核糖的()

A.2’,3’位B.2’,5’位C.3’,5’位D.1’ ,5’位

2.DNA的熔点与_________无关。

A.DNA的GC/AT B.溶液的离子强度C.DNA的复杂度D.温度

3.DNA相对于RNA的特点是()

A.含有碱基T,核糖脱氧B.含有碱基T,核醣不脱氧

C.含有碱基U,核糖脱氧D.含有碱基U,核糖不脱氧

4.导致核酸具有紫外吸收特性的物质是()

A.磷酸B.戊糖C.碱基D.磷酸二酯键

5.核苷是由______形成的。()

A.碱基与戊糖B.碱基与磷酸C.戊糖与磷酸D.碱基与碱基

6. 核酸最基本的组分不包括()

A.碱基B.戊糖C.磷酸D.AA

7. 核糖体中的RNA是()

A.cRNA B.mRNA C.rRNA D.tRNA

8. 假尿苷中的糖苷键是()

A. β-N型

B. α-N型

C. β-C型

D. α-C型

9.碱基G和T分别属于()

A.嘌呤、嘌呤B.嘧啶、嘧啶C.嘌呤、嘧啶D.嘧啶、嘌呤

10. 碱基配对原则指的是()

A.A-T,G-C B.A-U,C-T C.A-C,G-T D.A-G,T-U

11. 具有左手双螺旋结构的DNA是()

A.A-DNA B.B-DNA C.C-DNA D.Z-DNA

12. 天然核苷酸中的糖苷键是()

A. β-N型

B. α-N型

C. β-C型

D. α-C型

13. 用RNaseA完全水解一段寡聚核苷酸GGGAGUAAGAUAACGG,一共可以得到几个片

段()

A.4

B.7

C.13

D.16

14. 在aa-tRNA中,aa与tRNA的共价键形成于()

A.aa的羧基与tRNA的3’端羟基B.aa的羧基与tRNA的5’端羟基

C.aa的氨基与tRNA的3’端羟基D.aa的氨基与tRNA的3’端羟基

15. 在RNA的主要种类中,不包括()

A.cRNA B.mRNA C.rRNA D.tRNA

16. 在tRNA的二级结构三叶草模型中,氨基酸臂的结构特点是()

A.具有CCA序列B.具有二氢尿嘧啶C.具有反密码子D.具有TψC序列

17. 在WATSON – CRICK的DNA二级结构模型中,DNA的空间走向为()

A.右手螺旋B.左手螺旋C.茎环结构D.三叶草形

18. 在WATSON – CRICK的DNA二级结构模型中,DNA的两条链之间的关系为()

A.正向平行B.反向平行C.局部正向平行,局部反向平行D.不平行28

19. 在WATSON – CRICK的DNA二级结构模型中,DNA的直径和螺距分别为()

A.26?、25 ? B.20 ?、34 ? C.18 ?、46 ? D.30 ?、35 ?

20. 在WATSON – CRICK的DNA二级结构模型中,碱基平面、戊糖平面与螺旋轴之间的关

系分别为()

A.垂直,平行B.平行,垂直C.平行,平行D.垂直,垂直

21. 在W ATSON – CRICK的DNA二级结构模型中,每一螺圈含有的碱基对的个数为()

A.9个B.10个C.11个D.12个

22. 在不加特殊说明的情况下,核苷酸通常指的是______-核苷酸。()

A.2’ B.3’ C.4’ D.5’

23. 在核酸的5种基本碱基中不含氨基的是()

A.C和T B.A和G C.C和U D.T和U

24. 增色效应指的是DNA溶液的()

A.颜色变深B.颜色变浅C.紫外吸收变大D.紫外吸收变小

25. 热变性的DNA分子在适当条件下可以复性,条件之一是()

A、骤然冷却

B、缓慢冷却

C、浓缩

D、加入浓的无机盐

26. 在适宜条件下,核酸分子两条链通过杂交作用可自行形成双螺旋,取决于()

A、DNA的T m值

B、序列的重复程度

C、核酸链的长短

D、碱基序列的互补

27. tRNA的分子结构特征是:()

A、有反密码环和3’—端有—CCA序列

B、有密码环

C、有反密码环和5’—端有—CCA序列

D、5’—端有—CCA序列

28. 下列关于DNA分子中的碱基组成的定量关系哪个是不正确的?()

A、C+A=G+T

B、C=G

C、A=T

D、C+G=A+T

29. 具5’-CpGpGpTpAp-3’顺序的单链DNA能与下列哪种RNA杂交? ()

A、5’-GpCpCpAp-3’

B、5’-GpCpCpApUp-3’

C、5’-UpApCpCpGp-3’

D、5’-TpApCpCpGp-3’

30. 下列关于mRNA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原核细胞的mRNA在翻译开始前需加―PolyA‖尾巴。

B、真核细胞mRNA在3’端有特殊的―尾巴‖结构

C、真核细胞mRNA在5’端有特殊的―帽子‖结构

31. tRNA的三级结构是()

A、三叶草形结构

B、倒L形结构

C、双螺旋结构

D、发夹结构

32. 维系DNA双螺旋稳定的最主要的力是()

A、氢键

B、离子键

C、碱基堆积力D范德华力

33. 下列关于DNA的双螺旋二级结构稳定的因素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34. T m是指( )的温度

A、双螺旋DNA达到完全变性时

B、双螺旋DNA开始变性时

C、双螺旋DNA结构失去1/2时

D、双螺旋结构失去1/4时

35. 稀有核苷酸碱基主要见于( )

A、DNA

B、mRNA

C、tRNA

D、rRNA

36. 双链DNA的解链温度的增加,提示其中含量高的是()

A、A和G

B、C和T

C、A和T

D、C和G

37. 核酸变性后,可发生哪种效应?()

A、减色效应

B、增色效应

C、失去对紫外线的吸收能力

D、最大吸收峰波长发生转移

38. 决定tRNA携带氨基酸特异性的关键部位是:()

A.–XCCA3`末端B.TψC环;

C.DHU环D.额外环E.反密码子环

39. 在pH3.5的缓冲液中带正电荷最多的是:()

A.AMP B.GMP C.CMP D.UMP

40. 下列对于环核苷酸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cAMP与cGMP的生物学作用相反B.重要的环核苷酸有cAMP与cGMP C.cAMP是一种第二信使D.cAMP分子内有环化的磷酸二酯键

41. 有关RNA的描写哪项是错误的:()

A.mRNA分子中含有遗传密码B.tRNA是分子量最小的一种RNA C.胞浆中只有mRNA D.RNA可分为mRNA、tRNA、rRNA E.组成核糖体的主要是rRNA

42. 大部分真核细胞mRNA的3′-末端都具有:()

A.多聚A B.多聚U C.多聚T D.多聚C E.多聚G

43. DNA变性是指:()

A.分子中磷酸二酯键断裂B.多核苷酸链解聚

C.DNA分子由超螺旋→双链双螺旋D.互补碱基之间氢键断裂E.DNA分子中碱基丢失

44. 腺嘌呤(A)与鸟嘌呤(G)在结构上的差别是()

A. A的C6上有羟基,G的C6 上有氨基

B. A的C6上有氨基,G的C2 上有氨基

C. A的C6上有甲基,G的C6 上有羰基

D. A的C6上有氨基,G的C2 上有羰基

45.胸腺嘧啶(T)与尿嘧啶(U)在结构上的差别是( )

A.T的C2 上有氨基,U的C2 上有氧

B. T的C5 上有甲基,U的C5上无甲基

C. T的C4 上有氧,U的C4上有氧

D. T的C2 上有氧,U的C2 上有氧

46. 通常既不见于DNA又不见于RNA的碱基是()

A.腺嘌呤

B. 黄嘌呤

C. 鸟嘌呤

D. 胸腺嘧啶

47. 在核苷酸分子中戊糖(R)、碱基(N)和磷酸(P)的连接关系是()

A . N-R-P B. N-P-R C. P-N-R D. R-N-P

48. ATP的生理功能不包括()

A.为生物反应供能

B.合成RNA

C.贮存化学能

D.合成DNA

49. 核酸的一级结构实质上就是( )

A.多核苷酸链中的碱基排列顺序

B.多核苷酸链中的碱基配对关系

C.多核苷酸链中的碱基比例关系

D.多核苷酸链的盘绕,折叠方式

填空题:

1.核酸的最大紫外吸收波长为________nm,DNA变性后,其吸光度增大,这叫做________

现象。DNA超螺旋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自然选择超螺旋为________。限制

性内切酶识别的DNA序列具有________结构。

2.根据Watson-Creck的DNA二级结构(B-DNA)模型,填写下表。

3.核酸完全水解的产物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其中糖基有_________和

_________,碱基有_________和_________两大类。

4.嘌呤环上的第________位氮原子与戊糖的第________位碳原子相连形成________键,通

过这种键相连而成的化合物叫_________。

5.体内两种主要的环核苷酸是_________和_________,它们的主要生理功用是_________。

6.写出下列核苷酸符号的中文名称:A TP__________ dCDP___________。

7.RNA的二级结构大多数是以单股_________的形式存在,但也可局部盘曲形成

___________结构,典型的tRNA结构是_________结构。

8.tRNA的三叶草型结构中有________环,________环,________环及________环,还有

________。

9.tRNA的三叶草型结构中,其中氨基酸臂的功能是_________,反密码环的功能是

___________。

10.脱氧核糖核酸在糖环____________位置不带羟基。

11.核酸分子中的糖苷键均为_________型糖苷键。糖环与碱基之间的连键为_____键。核苷

与核苷之间通过_____键连接成多聚体。

12.组成核酸的元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其

中_________的含量比较稳定,约占核酸总量的_________,可通过测定_________的含量来计算样品中核酸的含量。

13.给动物食用3H标记的_______,可使DNA带有放射性,而RNA不带放射性。

14.在DNA分子中,一般来说G-C含量高时,比重_______,T m(熔解温度)则_______,

分子比较稳定。

15.DNA变性后,紫外吸收______,粘度______、浮力密度______,生物活性将______。

16.DNA样品的均一性愈高,其熔解过程的温度范围愈______。

17.DNA所在介质的离子强度越低,其熔解过程的温度范围愈___,熔解温度愈___,所以

DNA应保存在较_____浓度的盐溶液中,通常为_____mol/L的NaCI溶液。

18.变性DNA 的复性与许多因素有关,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等。

19.维持DNA双螺旋结构稳定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其次,大量存在于DNA分子中的

弱作用力如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也起一定作用。

20.tRNA的二级结构呈____形,三级结构呈____形,其3'末端有一共同碱基序列_______

其功能是_______。

21.常见的环化核苷酸有_______和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他们核糖上的___位与___

位磷酸-OH环化。

22.DNA在水溶解中热变性之后,如果将溶液迅速冷却,则DNA保持________状态;若

使溶液缓慢冷却,则DNA重新形成_______。

23.DNA的二级结构是_________结构,其中碱基组成的共同特点是(若按摩尔数计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嘧啶环上的第_________位氮原子与戊糖的第_________位碳原子相连形成_________

键,通过这种键相连而成的化合物叫嘧啶核苷。

25.DNA分子中G、C含量高则分子较稳定,同时比重也较________,解链温度也________。

26.RNA主要有三类,即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它们的生物功能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27.在生物细胞中主要有3种RNA,其中含量最多的是_________,种类最多的是_________,

含有稀有碱基最多的是_________。

28.tRNA氨基酸臂3’末端中最后3个碱基是_________,反密码环中3个相连的单核苷酸

组成_________。

29.成熟的mRNA在5’末端加上了_________构成帽的结构,在3’末端加上了_________形

成尾巴。

名词解释:

1.Chargaff定律

2.碱基互补规律(complementary base pairing)

3.反密码子(anticodon)

4.核酸的变性与复性(denaturation、renaturation)

5.增色效应(hyper chromic effect)

6.DNA超螺旋(DNA supercoiling)

7.DNA的一级结构

8.DNA的二级结构

问答与计算:

1.某DNA样品含腺嘌呤15.1%(按摩尔碱基计),计算其余碱基的百分含量。

2.计算(1)分子量为2.8×109的双股DNA分子的长度;(2)这种DNA一分子占有的螺

旋圈数。(一个互补成对的脱氧核苷酸的平均分子量为670,每个螺旋圈含有10个脱氧核苷酸)

3.对一双链DNA而言,若一条链中(A+G)/(T+C)= 0.7,则:

(1)互补链中(A+G)/(T+C)= ?

(2)在整个DNA分子中(A+G)/(T+C)= ?

(3)若一条链中(A+ T)/(G +C)= 0.7,则互补链中(A+ T)/(G +C)= ?

(4)在整个DNA分子中(A+ T)/(G +C)= ?

4.在pH7.0,0.165mol/L NaCl条件下,测得某一DNA样品的Tm为89.3℃。求出四种碱

基百分组成。

5.指出在pH2.5、pH3.5、pH6、pH8、pH11.4时,四种核苷酸所带的电荷数(或所带电荷

数多少的比较),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电泳分离四种核苷酸时,缓冲液应取哪个pH值比较合适?此时它们是向哪一极移动?移动的快慢顺序如何?

(2)当要把上述四种核苷酸吸附于阴离子交换树脂柱上时,应调到什么pH值?

(3)如果用洗脱液对阴离子交换树脂上的四种核苷酸进行洗脱分离时,洗脱液应调到什么pH值?这四种核苷酸上的洗脱顺序如何?为什么?

核酸练习题

2017年07月27日核酸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关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核中发生的转录过程有RNA聚合酶的参与 B.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可发生DNA的复制 C.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磷酸和核糖是通过氢键连接的 D.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剂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2.关于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有氢键,RNA没有氢键 B.一种病毒同时含有DNA和RNA C.原核细胞中既有DNA,也有RNA D.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都含有DNA 3.组成核酸的碱基、五碳糖和核苷酸的种类依次是() A.5、2、8 B.4、2、2 C.5、2、2 D.4、4、8 4.一分子磷酸、一分子含N碱基和一分子化合物a构成了复杂化合物b,对a 和b的准确叙述是() A.a是核糖,b则为核苷酸 B.a是脱氧核糖,b 则为核糖核苷酸 C.a是核糖,b则为核糖核苷酸 D.a是五碳糖,b则是核糖 5.颜色变化常作为生物实验结果观察的一项重要指标,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可将口腔上皮细胞的细胞质染成红色 B.向未知样品中滴加双缩脲试剂,发现溶液呈现紫色,则未知样品只含蛋白质C.用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实验,可观察到绿色区域变小D.酒精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二.解答题(共1小题)

6.以下是生物体内四种有机物的组成与功能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D的基本元素组成是;小麦种子细胞中,物质E是指.(2)相同质量的E和F彻底氧化分解,释放能量较多的是;细胞核内的染色体是由图中的和构成.(此题填字母代号) (3)物质C的结构通式是,已知G含有由504个C组成的四条链,则C 相互结合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形成肽键数为.

细菌感染性疾病的直接核酸诊断试验

细菌感染性疾病的直接核酸诊断试验 Florence Paillard, PhD, and Craig S. Hill, PhD 准确和快速的诊断是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和防止感染性疾病扩散的关键。理想的感染性疾病的诊断试剂应该能够给临床医生提供快速、灵敏度高和特异性强的实验结果。检测试剂如果灵敏度不高则可能导致疾病的漏检,使患者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还可造成疾病的扩散;同样,试剂如果特异性较差则可能出现假阳性结果,假阳性的出现不仅会导致不必要的治疗,还可能给人们带来心理上的阴影。不论对个人还是公共卫生部门,因检测方法的不可靠所导致的错误诊断都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分子诊断技术的发展已使得人们可以研制出比传统方法更为灵敏、特异和快速的用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试剂。 一、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方法述评 数十年来,检测细菌的的标准方法是培养(液体和/或固体培养基)和染色,如用于结核分枝杆菌的抗酸染色和淋病奈瑟菌的革兰染色。其它一些方法还包括采用抗体技术检测细菌抗原的酶免疫测定(EIA)和直接荧光抗体技术(DFA)等。 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微生物核酸成分的核酸检测(NATs)技术的发展为临床诊断方法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目前用于微生物鉴定的NA Ts主要有两种类型:培养确认检测试剂和直接检测试剂。培养确认的NA Ts试剂主要用来对培养基上生长的微生物进行确认;直接NA Ts试剂可以直接检测标本中的微生物,无需培养。与培养确认探针试剂相比,由于直接NATs试剂完全不需要培养这一步骤,所以可以更快地给出检测结果;直接NATs试剂一般来说其准确性也高于直接免疫检测方法。美国FDA批准的第一个非放射性直接NA Ts试剂是Gen-Probe PACE试剂,用来检测衣原体和淋球菌感染。 对直接NATs试剂而言,一个至关重要的改进在于加入了目标扩增步骤,即探针检测前将目标序列进行扩增。第一个用于沙眼衣原体检测的核酸扩增试剂(NAA Ts)于1993年获得了FDA的批准。此后,随着核酸扩增技术的不断改进,出现了可以将样品成分的抑制作用降为最小的第二代NAA Ts,它的操作流程也得到了相应改进。 本文将就已经商品化并得到FDA批准的用于检测五种细菌感染的直接NATs试剂进行述评。这五种感染为:链球菌性咽炎、肺结核(TB)、阴道炎、衣原体(CT)和淋球菌(GC)感染。 二、直接NAT方法学 非扩增直接NATs(表1):大多数商品化的直接NA Ts试剂都采用特异性针对出现在被测生物体内的一段独有的核酸序列(目标序列)的核酸探针。这种探针通常采用荧光或化学发光标记。所测样品需进行处理以使其能够释放出核酸。检测时,标记的DNA探针可以和靶序列特异性结合,形成一个稳定的探针-目标序列杂交体。该杂交体被从非杂交探针中分离或区别开后,标记物散发出信号。 在直接检测临床标本中的微生物时,NATs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来提高试剂的灵敏度。Gen-Probe采用的一项专利技术是将rRNA作为检测目标,rRNA在大多数微生物体内是以数以千计的拷贝量存在的。例如,沙眼衣原体中的rRNA可达2000拷贝,而DNA中有用的靶序列在每个细菌体内的量仅有一个或数个拷贝。因此以rRNA为检测目标可以大大提高试剂的灵敏度。除此之外,Gen-Probe由于在杂交检测中还采用了杂交保护检测(HPA)方法,使其试剂的灵敏度得以进一步提高。检测rRNA和HPA技术的结合使得第一个DNA探针检测试剂被临床实验室广泛用于培养的确定和直接检测。 第二个用于提高DNA探针检测灵敏度的方法是对信号分子进行放大,如杂交捕获试剂(Hybrid Capture assay)。它采用针对RNA:DNA杂交体的抗体来检测杂交形成,每个抗体都带有酶标记物。每个酶分子都会产生多种着色分子用于与之结合的每个杂交分子。这种从

核酸习题及答案1-7

选择题 2.自然界游离核苷酸的磷酸多连接于戊糖的( B ) A.C-3' B.C-5' C.C-2' D.C-4' E.C-1' 3.RNA和DNA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是( E ) A.部分碱基不同,核糖相同 B.碱基相同,核糖不同 C.碱基不同,核糖不同 D.碱基不同,核糖相同 E.部分碱基不同,核糖不同 4.下列碱基只存在于mRNA中,而不存在于DNA中的是( D ) A.鸟嘌呤 B.腺嘌呤 C.胞嘧啶 D.尿嘧啶 E.胸腺嘧啶 5.通常不存在于RNA中,也不存在于DNA中的碱基是( B ) A.腺嘌呤 B.黄嘌呤 C.鸟嘌呤 D.胸腺嘧啶 E.尿嘧啶 6.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E ) A.磷酸和戊糖 B.核糖和脱氧核糖 C.含氮碱基 D.多聚核苷酸 E.核苷酸 7.参与构成DNA分子的单糖是( A ) A.D-2'-脱氧核糖 B.核糖 C.葡萄糖 D.磷酸核糖 E.戊糖 8.作为第二信使的核苷酸是( C ) A.UMP B.AMP C.cAMP D.cTMP https://www.360docs.net/doc/a018387584.html,mp 9.真核细胞中DNA主要分布在( C ) A.细胞膜 B.细胞质 C.细胞核 D.线粒体 E.微粒体 10.在核酸中,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是( B ) A.2',3'-磷酸二酯键 B.3',5'-磷酸二酯键 C.2',5'-磷酸二酯键 D.1',5'-糖苷键 E.氢键

11.DNA的一级结构是指( B ) A.各核苷酸中核苷与磷酸的连接键性质 B.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C.DNA的双螺旋结构 D.核糖与含氮碱基的连接键性质 E.核苷酸的组成 12.细胞内含量最稳定的成分是( C ) A.核糖体 B.氨基酸 C.DNA D.ATP E.TRNA 16.按照Chargaff规则,下列关于DNA碱基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A与C的含量相等 B.A+T=G+C C.同一生物体,不同组织的DNA碱基组成不同 D.不同生物体来源的DNA碱基组成不同 E.DNA的碱基组成受营养状况的影响 22.核酸分子中储存、传递遗传信息的关键部分是( B ) A.磷酸戊糖 B.碱基序列 C.核苷 D.戊糖磷酸骨架 E.磷酸二酯键 13.DNA的二级结构是( A ) A.双螺旋结构 B.α-螺旋 C.β-转角 D.超螺旋结构 E.β-折叠 14.DNA分子中的碱基配对主要依赖( A ) A.氢键 B.范德华力 C.盐键 D.二硫键 E.疏水键 17.B型-DNA双螺旋结构每旋转一周,沿轴上升的高度是( E ) A.0.34nm B.0.15nm C.6.8nm D.5.4nm E.3.54nm 18.下列关于B型-DNA双螺旋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E ) A.一条链是左手螺旋,另一条链是右手螺旋 B.双螺旋结构的稳定纵向靠氢键维系 C.A+T与G+C比值为1 D.两条链的碱基间以共价键相连 E.磷酸和脱氧核糖构成螺旋的骨架 19.具有左手螺旋DNA结构的是( D )

第三章 核酸

第三章核酸 一、名词解释 1、核苷和核苷酸 2、磷酸二酯键 3、环化核苷酸 4、碱基互补规律 5、核酸的变性与复性 6、增色效应与减色效应 7、发夹结构8、DNA的熔解温度(T m) 二、填空题 1、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是于年提出的。 2、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是,由核糖和碱基组成的化合物称为。 3、根据组成核酸的戊糖的种类不同,核酸可分成和两种,脱氧核糖核酸在糖环______位置不带羟基。 4、两类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不同,DNA主要位于中,RNA主要位于中。 5、核酸分子中的糖环与碱基之间的连键为型的键,核苷与核苷之间通过键连接成多聚体。 6、核酸的特征元素。 7、ATP的中文名称是______,cAMP的中文名称是。 8、DNA中的嘧啶碱与RNA中的_____嘧啶碱的氢键结合性质是相似的。 9、DNA分子是由两条的多核苷酸链组成的手双螺旋,在双螺旋体中,位于螺旋体的外侧,被包裹在螺旋体内侧。 10、DNA中的H键、糖苷键和磷酸二酯键的功能分别是、、。 11、B型DNA双螺旋的直径为,螺距为,每匝螺旋有对碱基,每对碱基的转角是。 12、在DNA分子中,一般来说G-C含量高时,比重,T m(熔解温度)则,分子比较稳定。 13、某物种体细胞DNA含量有25%的A,则其T的含量为,G的含量为。 14、双链DNA分子的碱基互补配对的规律是。 15、按磷酸二酯键的断裂方式可将核酸酶分为两类:一类在3’-OH与磷酸基之间断裂,其产物是__________,另一类是在5’-OH与磷酸基之间断裂,其产物是。 16、DNA变性后,紫外吸收,粘度、浮力密度,生物活性将。 17、因为核酸分子的和都具有共轭双键,所以在nm处有吸收峰,可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 18、参与蛋白质合成的RNA有、和三种。 19、DNA在水溶解中热变性之后,如果将溶液迅速冷却,则DNA保持状态;若使溶液缓慢冷却,则DNA重新形成。 20、维持DNA双螺旋结构稳定的主要因素是,其次,大量存在于DNA分子中的弱作用力如,也起一定作用。 21、大多数天然RNA是链,其许多区段形成如DNA那样的双螺旋,双螺旋中碱基配对的规律是,不能配对的区域则形成,称为发夹。 22、超螺旋DNA有和两种形式,当双螺旋缠绕不足时可形成超螺旋,当双螺旋缠绕过度时可形成超螺旋。 23、Z-DNA是一种DNA,主要存在于的DNA序列中。 24、A-DNA是在相对湿度为时DNA钠盐的构象,它与以及在溶液中的构象非常相似。 三、单项选择题 1、ATP分子中各组分的连接方式是: A.R-A-P-P-P B.A-R-P-P-P C.P-A-R-P-P D.P-R-A-P-P 2、某DNA分子中A的含量为15%,则C的含量为: A.15% B.30% C.35% D.40% 3、tRNA的分子结构特征是: A.有反密码环和3’端有-CCA B.有密码环 C.有反密码环和5’端有-CCA D.5’端有-CCA 4、根据Watson-Crick模型,求得每一微米DNA双螺旋含核苷酸对的平均数为:: A.25400B.2540 C.29411 D.2941 5、构成多核苷酸链骨架的关键是: A.2′3′-磷酸二酯键B.2′4′-磷酸二酯键 C.2′5′-磷酸二酯键D.3′5′-磷酸二酯键 6、与片段TAGAp互补的片段为: A.AGATp B.ATCTp C.TCTAp D.UAUAp 7、含有稀有碱基比例较多的核酸是: A.胞核DNA B.线粒体DNA C.tRNA D.mRNA 8、DNA的二级结构是: A.α-螺旋 B.β-片层 C.超螺旋结构 D.双螺旋结构 9、DNA变性后理化性质有下述改变: A.对260nm紫外吸收减少B.粘度下降 C.磷酸二酯键断裂D.核苷酸分解 10、双链DNA的T m较高是由于下列哪组核苷酸含量较高所致: A.A+G B.C+T C.A+T D.G+C

核酸检测实验室应急预案SICOLAB

核酸检测实验室应急预案SICOLAB SICOLAB主要分7个步骤: 织织体系建设、生物安全事件分类、事件报告、应急处置方案、应急措施、预案管理 一、参考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 《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广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各地区卫生系统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相关标准 二、预案基本内容及建设程序 1、织织体系建设 医务部:对感染者进行医疗救治及生物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预防保健科、医院感染管理科:医学观察及预防用药,并上报卫生行政部门及CDC机构。 感染科:对感染者和可疑接触者进行临床诊治、实施医学观察及预防用药。 临床检验中心及各实验室:成立生物安全应急小分队;检测工作;现场清洁消毒工作。保卫科:对发生泄漏的现场进行封锁,并按有关规定向公安部门报告。 总务科、设备科、药学部:储备、提供相应的防护用品、设备、必备的救助、消毒药品,协助有关科室进行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等。 2、生物安全事件分类 重大生物安全事件:实验室人员确诊感染《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规定的第一、

二类病原微生物,或出现有关症状、体征,临床诊断为疑似感染《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规定的第一、二类病原微生物及样本漏失、流失事件。 一般生物安全事件:实验室人员确诊感染《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规定的第三类病原微生物,或出现有关症状、体征,临床诊断为疑似感染《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规定的第三类病原微生物及样本漏失、流失事件。 生物恐怖事件: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设施被蓄意破坏;感染性样本或其他感染性材料被盗;在实验室内故意播撒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出现不明原因或人为造成的火灾、断电、爆炸事故。 3、事件报告 报告单位:医院各科室 时限:2小时内向同级卫生局 报告内容:医院名称、实验室名称、事件发生地点、发生时间、涉及病原体名称、涉及的地域范围、感染或暴露人数、发病人数、死亡人数、密切接触者人数、发病者主要症状与体征、可能原因、已采取的措施、初步判定的事件级别、事件的发展趋势、下一步应对措施、报告单位、报告人员及通讯方式等。 4、应急处置方案 即关闭事件发生的实验室; 对周围已经污染或可能污染的环境进行封闭、隔离; 组织专业消毒人员消毒现场; 核实在相应潜伏期时间段内进出实验室人员及密切接触感染者人员的名单; 对被感染人员进行医学观察,对在事件发生时间段内、相应潜伏期时间段内进出实验室人员进行医学观察,必要时进行隔离和预防接种;提供微生物实验室布局、设施、设备、实验人员等情况;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感染者救治及现场调查和处置工作。 如怀疑生物恐怖事件,要立即同时上报天河区卫生局、天河区公安局和国家安全部门。 5、应急措施 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发生后,立即组织生物安全应急小分队成员和相关专家穿用防护装进入现场了解事件信息、处理污染、评估危害。离开现场时,必须脱去防护装、严格手消毒,不得将污染、可疑污染物带离控制区域,消除污染扩散可能性。

核酸习题

第二章核酸化学 一、填充题 1、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是_。 2、20世纪50年代,Chargaff等人发现各种生物体DNA碱基组成有_的特异性,而没有_的特异性。 3、DNA双螺旋中只存在_种不同碱基对。T总是与_配对,C总是与_配对。 4、核酸的主要组成是_、_和_。 5、两类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不同,DNA主要位于_中,RNA主要位于_中。 6、核酸分子的糖苷键均为_型糖苷键。糖环与碱基之间的连键为_键。核苷与核苷之间通过_键连接形成多聚体。 7、嘌呤核苷有顺式和反式两种可能,但天然核苷多为_。 8、X射线衍射证明,核苷中_与_平面相互垂直。 9、核苷在260nm附近有强吸收,这是由于_。 10、给动物食用3 H标记的_,可使DNA带有放射性,而RNA不带放射性。 11、双链DNA中若_含量多,则Tm值高。 12、双链DNA热变性后,或在PH 2以下,或在PH 12以上时,其OD260_,同样条件下,单链DNA的OD260 _。 13、DNA样品的均一性愈高,其溶解过程的温度范围愈_。 14、DNA所处介质的离子强度越低,其溶解过程的温度范围愈_,溶解温度越_,所以DNA应保存在较_浓度的盐溶液中,通常为_mol/L的氯化钠溶液。 15、DNA分子存在三类核苷酸序列:高度重复序列、中度重复序列和单一序列。tRNA、rRNA以及组蛋白等由_编码,而大多数蛋白质由_编码。 16、硝酸纤维素膜可结合_链核酸。将RNA变性后转移到硝酸纤维素膜上再进行杂交,称_印迹法。 17、变性DNA复性与很多因素有关,包括_、_、_、_、_等。 18、DNA复性过程属于二级反应动力学,其Cot1/2 值与DNA复杂程度成_比。 19、双链DNA螺距为3.4nm,每匝螺旋的碱基数为10,这是_型DNA的结构。 20、RNA分子的双螺旋区以及RNA-DNA杂交双链具有与_型DNA相似的结构,外形较为_。

核酸检测基本 知识

核酸检测基本知识 1.什么是核酸检测 核酸的定义:核酸是由核苷酸或脱氧核苷酸通过3′,5′-磷酸二酯键连接而成的一类生物大分子。 核酸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物功能,主要是贮存遗传信息 和传递遗传信息。 2.核酸的分类 核酸大分子可分为两类: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 3.核酸的组成

DNA和RNA都是由一个一个核苷酸(nucleotide)头尾相连而形成的,由C、H、O、N、P,5种元素组成。DNA是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RNA是少数不含DNA的病毒(如HIV病毒,流感病毒,SARS病毒等)的遗传物质。RNA平均长度大约为2000个核苷酸,而人的DNA却是很长的,约有3X10^9个核苷酸。 4.核酸的功能 在蛋白质的复制和合成中起着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的 作用。核酸不仅是基本的遗传物质,而且在蛋白质的生物 合成上也占重要位置,因而在生长、遗传、变异等一系列 重大生命现象中起决定性的作用。 DNA与RNA都是核酸,它们在化学组成上有什么区别如 下: DNA与RNA的比较DNA RNA 主要存在部位细胞核细胞质 基本组成单位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碱基种类A、G、C、T A、G、C、U 五碳糖种类脱氧核糖核糖 核苷酸链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一条核糖核苷酸链 5.检测方法 核酸检测方法,主要通过同时进行靶核酸扩增和可检 测信号的生成来检测样品中的靶核酸。可应用于临床微生

物学、血液筛选、遗传病诊断和预防、法医学等领域的核 酸检测。 目前主要使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a.核酸序列依赖性扩增法 NASBA是由一对引物介导的、连续均一的、体外特异性 核苷酸序列等温扩增RNA的新技术。反应在42℃进行,可在2h内将RNA模板扩增约109倍。NASBA原理是提取病毒RNA,加入AMV逆转录酶、RNA酶H、T7RNA聚合酶和引物进行扩增。 整个反应分非循环相和循环相:在非循环相中,引物I与模板RNA退火后在AMV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cDNA,形成RNA:DNA 杂合体,随即RNaseH降解RNA,引物Ⅱ与cDNA退火,在反转录酶作用下合成第2条DNA互补链。双链DNA可在T7RNA聚合酶的作用下,经其启动子序列起动而转录RNA,RNA又可在反转录酶的作用下反转录成DNA,进入循环相,对模板进行大量 扩增。 b.转录介导的扩增技术 TMA技术原理与NASBA基本一致,略有不同之处是TMA利用的是MMLV逆转录酶及T7RNA聚合酶两种酶,MMLV逆转录酶既有逆转录酶的活性又具有RNA酶H活性。反应在41.5℃进行,可在1h内将RNA模板扩增约109倍。 c.连接酶酶促链式反应(LCR) LCR是基于靶分子依赖的寡核苷酸探针相互连接的一种

核酸检测技术的应用

核酸检测技术的应用 规ELISA检测。部分标本因为ELISA检测项目不合格直接被淘汰而未 进入到核酸检测环节,有303616份标本分别实行混样核酸检测(191222人份)和单人份核酸检测(112394人份)。⑴混样核酸检测: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要求,筛选ELISA检测合格标本实行8个标本混样 核酸检测,无反应性pooling的8个标本视为该项目核酸检测合格, 有反应性pooling实行标本的拆分单检,拆分无反应性的标本判为合格,拆分亦有反应性的标本判为该项目核酸检测不合格。⑵单人份核 酸检测:采用单个标本核酸检测模式,按照试剂盒和全自动核酸检测 设备要求实行检测,检测无反应性的标本视为HBVDNA、HCVRNA、HIV- 1RNA项目联检合格,检测有反应性的标本则视为HBVDNA、HCVRNA、 HIV-1RNA项目联检不合格。 1.2统计学处理采用x²检验,比较各项目不合格率的差异,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其中112394人份采用单人份核酸检测系统实行检测,检出单独NAT不 合格数148例,不合格率为1.32‰;191222人份标本采用另外的混样 核酸检测系统实行检测,检出单独NAT不合格数63例,不合格率为 0.33‰.两者不合格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单采血小板标本中,采用ELISA方法检测全血标本278214人份,HBsAg、抗-HCV、抗-HIV-1/2三项不合格数2536例,不合格率为 9.1‰;采用ELISA方法检测单采血小板标本27698人份,HBsAg、抗-HCV、抗-HIV-1/2三项不合格数78例,不合格率为2.8‰.两者不合格 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类,一类为NAT反应性而ELISA无反应性,即为单独NAT不合格结果, 此类不合格的检出即为NAT在血液筛查中所发挥的检测效能。另一类 为NAT反应性ELISA亦为反应性。303616份标本中全血标本和单采血

SICOLAB核酸检测实验室设计建设重点

SICOLAB核酸检测实验室设计建设重点核酸检测实验室在系统运行中必须保证实验室内的负压和压力梯度稳定,为防止任何一个误动作或故障的发生,在极短的时间内诊断故障和应急处理尤为重要。 1、电源保证。为确保安全,实验室在工作期间不得停电,应考虑多线(源头)供电,并充分考虑最大供应量和有足够的负荷余量,设置应急电力供应系统,做到三路以上电源 保障。 ①双路供电:应确保供电来自2个不同的上级变电站。 ②备用发电机组:在双路供电发生故障或断电时提供电力保障。主要保障实验室通风空调系统、负压通风设备、自动控制系统、压缩空气系统、实验室关键工艺仪器设备等用电, 在双路供电断开时可自动切换。 ③UPS:保障在主供电源断电而备用发电机启动和电压稳定前(约10~30s)的不间断供电,与主供电源并联设置。 2、通风系统保障。通风系统是生物安全实验室最核心的设备,维持稳定的负压和压力梯度与通风系统的性能密切相关,通风系统一旦出现故障,稳定的负压和压力梯度很快就会被打破,导致实验室正压或超负压,造成危害生物因子的外逸,甚至围护结构的损坏,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因此,送排风机组均需一用一备,送排风机的容量一定要有余量,当出现防压力故障时,可通过电动风量调节阀以及调节送排风量,维持稳定的负压和压力梯度。 3、(必要时)生命维持系统。为实验人员提供稳定、舒适的呼吸空气;一旦断供,正压服压力将失衡,实验人员将出现头晕、憋气症状;一旦出现负压,实验人员将可能遭受危害生物因子的污染。因此,生命维持系统压缩空气供应装置必须为2套独立的双空气气源,保持可靠的一用一备运行状态和应急供应状态,并有压力报警装置,压缩空气储罐容量要考虑在压缩机故障情况下保证实验人员至少维持15min的用量(正常退出实验室的时间)。

生物化学 核酸习题及答案

核酸:是一类重要的生物大分子,担负着生命信息的储存与传递。 DNA一级结构:构成DNA的脱氧核苷酸按照一定的排列顺序而形成的线性结构 Tm:通常把DNA热变性过程中A260达到最大值一半时的温度。 DNA变性:在物理化学因素影响下,DNA碱基对间的氢键断裂,双螺旋解开,DNA功能丧失 增色效应:由于核酸变性引起的对紫外线吸收增加的现象。 减色效应:DNA复性后对紫外线吸收减少的现象。 1简述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要点? ○1DNA由两条脱氧多核苷酸链构成,两条链围绕一个中心轴,反向平行缠绕 ○2嘌呤核嘧啶碱基处于双螺旋结构的内侧,碱基平面与螺旋轴垂直,脱氧核糖平面与中心轴平行○3碱基互补A-T,G-C ○4在双螺旋的表面形成大小两个凹槽,分别为大沟和小沟,交替出现○5双螺旋直径2nm每个螺旋包括10bp螺距3.4nm, 2请从分子组成、分子结构、细胞分布以及生物功能的角度,比较DNA和RNA的区别?○1组成单位不同:DNA的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RNA的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 ○2组成碱基不同:DNA的组成碱基是ATGC,RNA的组成碱基是AUGC ○3组成五碳糖不同:DNA的组成五碳糖是脱氧核糖,RNA的组成五碳糖是核糖, ○4空间结构不同:DNA是双螺旋结构,RNA一般是单链。 ○5功能不同:DNA是遗传物质,RNA一般在细胞中不作为遗传物质。 3试比较原核生物DNA和RNA转录的主要区别? 相同点:都是利用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都发生在细胞质内(无细胞核);都需要能量和酶。都是生物生长繁殖所必须的。 不同:a DNA复制结过是产生两个DNA分子;RNA转录是以DNA为模板,进行合成,只形成一条链;b DNA复制的目的与RNA转录的目的不同,DNA复制是为了分裂,产生子代;RNA转录是为了合成蛋白质(mRNA)c DNA是半保留复制,新生链各有一半来自母链;RNA只是以DNA为模板合成一条链。d DNA合成需要引物,RNA合成不需要引物f DNA 复制和RNA转录所用的反应底物不同,DNA是脱氧核糖核苷酸RNA是核糖核苷酸;g DNA 复制和RNA转录需要的酶体系不同 4简述真核生物mRNA的成熟加工过程? ⑴在5'端形成帽子结构⑵在3'端形成多聚A尾巴⑶剪接:去除初级转录产物上的内含子,把外显子连接为成熟的RNA 脂:是由脂肪酸与醇作用生成的酯及其衍生物。磷脂:含有磷酸的复合脂质。生物膜:围绕细胞或细胞器的脂双层膜,细胞内的膜系统与质膜的统称。 外周蛋白:在细胞膜的细胞外侧或细胞质与细胞膜表面松散连接的膜蛋白, 内在蛋白:整合进入到细胞膜结构中的一类蛋白,它们可部分地穿过膜磷脂双层1简述生物膜的主要生物学功能? 保护功能,物质转运,信息传递,能量交换,运动功能 2简述生物膜的流体镶嵌模型结构要点? ○1强调了膜的流动性,膜中脂类分子既有固体分子排列的有序性又有液体分子的流动性 ○2强调了膜的不对称性和脂类与蛋白质分子的非极性部分嵌入脂类双分子层的疏水尾部,极性部分露于膜表面.

核酸检测实施方案

全面推行核酸检测试运行工作方案 为预防和控制经血传播疾病的发生,保障临床用血质量和安全,经研究决定我站将全面开展核酸检测。为稳步推进核酸全面检测,不影响血液批放行,满足临床用血需求,制定本试运行方案。 一、组织管理 为顺利开展全面核酸检测工作,成立核酸检测工作小组,工作组负责全面推行核酸检测试运行工作,协调处理试运行过程中的相关问题。核酸检测工作小组由田站长总负责,分管站领导和相关科室积极配合。 二、工作目标 根据卫计生发〔2013〕22号,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全面推进血站核酸检测工作实施方案(2013—2015年)提出的工作目标,到2015年,血液筛查核酸检测基本覆盖全国。2014年5月27日,山东省卫计委又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供血核酸检测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市要按照原卫生部《全面推进血站核酸检测工作实施方案(2013-2015年)》要求,迅速开展核酸检测工作。确保2014年下半年在全省全面开展供血核酸检测。为全面推进我站核酸检测工作,目前前期准备工作已就绪,人员、设备、资金已到位。经研究决定自2014年7月1日开始对我站所有献血员标本(包括沂源采血点)进行核酸检测。 三、保障措施 1、资源保障:器械科购买进口核酸采血管,仅供沂源采血点使用,为沂源采血点配备标本离心机二台(一台备用),购买标本运输箱3个(hiv送检一个,沂源采血点一个,备用一个)。(确认号之后到位,前完成) 2、沂源采血点标本的运送:沂源采血点工作人员严格按《血液标本留取程序 》留取标本和离心,置于2-6℃冰箱保存。标本由计划送血人员运回。根据工作需要,沂源计划送血增加一次,同时减少一次急症送血。即每周二、四、六计划送血三次,中午下班时由送血司机把标本及原料血捎回。为保证核酸标本检测不超48小时,沂源采血点工作人员工作时间调整,接血当日下午采血点工作人员休息,周日休息。 3、机采血小板计划的下达:血液供应科提前和临床沟通,说明我站下一步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全面核酸检测并纳入批放行)及造成的血液供应时间的变更,达成共识,取得谅解。合理安排血小板预约和采集计划,血小板采集计划截止到每天下午16:00点之前。?????? 4、机采血小板标本的交接:机采成分科按照血液供应科下达的采集计划预约献血员,安排献血员第二天早上7:30分之前到达血站,血小板标本必须于每天上午9:30之前分别与酶免实验室和核酸实验室当面交接。 5、全血标本的交接:各采血点2014年7月1日起,所有采集的血液同时留取核酸标本和酶免实验室标本。待检室每天早上与酶免实验室和核酸实验室当面交接标本,未检、待检和待放行的原料血和成分血分别存放并标识。 四、核酸检测 1、核酸实验室与酶免实验室同步对当天采集的单采血小板标本和前一天接回的沂源采血点的标本进行血筛三项检测,并对酶免实验室前一天初次检测无反应性的标本进行血筛三项的检测,对酶免实验室前一天初次检测单试剂呈反应性的标本进行血筛三项的单检模式,每天15:30前完成实验。若遇拆分标本,及时与相关科室沟通,调整放行和血小板发放时间,并且完成当天拆分检测,保证该批试验中不留待测的标本。若遇突发应急事件,核酸实验室和酶免实验室同步检测。每天核酸检测完毕后出具书面检测报告交血液质量控制科、血液成分制备科和献血服务科机采成分。 2、质量保证:核酸实验室应建立室内质控标准操作规程,实验室的每一批检测应至少有一个弱阳性室内质控品,该室内质控品应参与混样、核酸纯化、拆分或联检及鉴别检测的全过程。实验结束后,依据室内质控的判定规则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审核,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第三章-核酸的化学及结构习题

第三章核酸的化学及结构 一、名词解释 1.DNA的变性:DNA变性是指核酸双螺旋碱基对的氢键断裂,双链变成单链, 从而使核酸的天然构象和性质发生改变。变性时维持双螺旋稳定性的氢键断裂,碱基间的堆积力遭到破坏,但不涉及到其一级结构的改变; 2.DNA复性:变性DNA在适当条件下,使彼此分离的两条链重新由氢键而形成 双螺旋结构的过程; 3.分子杂交:将不同来源的DNA经热变性、冷群,使其复性,在复性时,如这 些异源DNA之间在某些区域有相同的序列,则形成杂交DNA分子; 4.增色效应:天然DNA在发生变性时,氢键断裂,双键发生解离,碱基外露, 共轭双键更充分暴露,变性DNA在260nm的紫外吸收值显著增加的现象; 5.减色效应:在一定条件下,变性核酸可以复性,此时紫外吸收值又回复至原 来水平的现象; 6.回文结构:在真核细胞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在DNA的两条链中 顺读与倒读序列是一样的(即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相同),脱氧核苷酸以一个假想的轴成为180°旋转对称(即使轴旋转180°两部分结构完全重叠起来)的结构; 7.T m:DNA热变性的过程不是一种“渐变”,而是一种“跃变”过程,即变性 作用不是随温度的升高缓慢发生,而是在一个很狭窄的临界温度围突然引起并很快完成,就像固体的结晶物质在其熔点时突然熔化一样。通常把DNA在热变性过程中紫外吸收度达到最大值的1/2时的温度称为“熔点”或熔解温度(melting temperature),用符号T m表示;

8.Chargaff定律:不同生物种属的DNA碱基组成不同,同一个体不同器官、不 同组织的DNA具有相同的碱基组成,含氨基的碱基(腺嘌呤和胞嘧啶)总数等于含酮基的碱基(鸟嘌呤和胸腺嘧啶)总数,即A+C=T+G;嘌呤的总数等于嘧啶的总数,即A+G=C+T; 9. 碱基配对:腺嘌呤与胸腺嘧啶成对,鸟嘌呤与胞嘧啶成对,A和T之间形成两个氢键,C和G之间形成三个氢键; 10. 含子:基因的插入序列或基因的非蛋白质编码; 11. 正超螺旋:盘绕方向与双螺旋方向相同,此种结构使分子部力加大,旋得更紧; 12. 负超螺旋:盘绕方向与双螺旋方向相反,使二级结构处于疏松状态,分子部力减小,利于DNA复制、转录和基因重组; 13. siRNA:(small interfering RNA干扰小RNA)是含有21~22个单核苷酸长度的双链RNA,通常人工合成的siRNA是碱基对数量为22个左右的双链RNA; 14. miRNA:(microRNA,微RNA) 是一类含19~25单核苷酸的单链RNA,在3’端有1~2个碱基长度变化,广泛存于真核生物中,不编码任何蛋白,本身不具有开放阅读框架,具有保守型、时序性和组织特异性; 15. Southern blotting:(Southern 印迹法)将凝胶电泳分离的DNA片段转移至硝酸纤维素膜上后,再进行杂交; 16. Northern blotting:(Northern 印迹法)将RNA电泳变性后转移至纤维素膜再进行杂交的方法;

病毒核酸检测流程

病毒核酸检测流程 展开全文 病毒核酸实验室检测步骤 具体操作如下: 1. 病毒采样:取病人唾液或者鼻咽拭子于病毒采样管保存 2. 核酸提取:提取病人唾液或者鼻咽拭子样本里的遗传物质,如果病人携带病毒,则样本里就会有该病毒的遗传物质RNA,使用硅胶柱离心、磁性硅胶颗粒分离方法以及自动化仪器等商品化试剂或设备并按说明书操作。提取RNA时应注意防止RNA降解。DNA应置于-20℃保存,RNA和需长期

保存的DNA应置于-70℃或液氮保存。 3.逆转录合成cDNA:进行提取液中RNA的逆转录,把RNA 逆转录成cDNA 逆转录cDNA合成反应需使用逆转录引物、dNTPs、逆转录酶、RNA酶抑制剂、DTT、缓冲液和适量无RNA/DNA 酶的超纯水以及RNA模板。在扩增仪或水浴箱中,在规定的温度和时间下进行逆转录反应。建议使用商品化RT-PCR 一步法试剂进行第一轮扩增反应。逆转录cDNA合成反应需使用逆转录引物、dNTPs、逆转录酶、RNA酶抑制剂、DTT、缓冲液和适量无RNA/DNA酶的超纯水以及RNA模板。在扩增仪或水浴箱中,在规定的温度和时间下进行逆转录反应。使用商品化RT-PCR一步法试剂进行第一轮扩增反应。 3. PCR扩增反应(使用二次扩增的套式PCR扩增方法):用病毒cDNA的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 PCR反应需使用引物、dNTPs、DNA聚合酶(如Taq酶等)、缓冲液、和适量无RNA/DNA酶超纯水、以及模板(DNA 或cDNA)。在扩增仪中,按照设定的程序进行扩增。使用二次扩增的套式PCR扩增方法。 5. 结果分析判定:

若有扩增出病毒的DNA条带,则判定病人体内有该病毒 若没有扩增出DNA条带,则判定病所取样本无该病毒 实验注意事项: ①每一次检测需同时做两个阳性对照、两个阴性对照,只有阳性对照扩增出预期的片段、阴性对照没有扩增出任何片段、双份平行样品结果一致的情况下实验才成立,可以作出核酸阳性或阴性反应结果的判定。 ②核酸检测阳性:发现核酸阳性反应,应该重复采集样品进行复测,复测结果呈核酸阳性反应则判定为核酸阳性,复测结果为核酸阴性反应则判为不确定结果,需进一步随访检测。 ③核酸检测阴性:只可报告本次实验结果阴性。

生物化学 第五章 核酸化学习题含答案

核酸的化学 一、是非题 1.嘌呤碱分子中含有嘧啶碱结构。 2.核苷由碱基和核糖以β型的C—N糖苷键相连。 3.核苷酸是由核苷与磷酸脱水缩合而成,所以说核苷酸是核苷的磷酸酯。 4.核苷酸的碱基和糖相连的糖苷键是C—O型。 5.核糖与脱氧核糖的差别是糖环的2’位有无羟基。 6.核苷酸的等电点的大小取决于核糖上的羟基与磷酸基的解离。 7.在DNA双链之间,碱基配对A-T形成两对氢键,C-G形成三对氢键,若胸腺嘧啶 C-2位的羰基上的氧原于质子化形成OH,A-T之间也可形成三对氢键。 8.任何一条DNA片段中,碱基的含量都是A=T,C=G。 9.DNA碱基摩尔比规律仅适令于双链而不适合于单链。 10.用二苯胺法测定DNA含量必须用同源的DNA作标准样品。 11.DNA变性后就由双螺旋结构变成线团结构。 12.Tin值低的DNA分子中(A-T)%高。 13.Tin值高的DNA分子中(C-G)%高。 14.由于RNA不是双链,因此所有的RNA分子中都没有双螺旋结构。 15.起始浓度高、含重复序列多的DNA片段复性速度快。

16.DNA的复制和转录部必须根据碱基配对的原则。 17.某氨基酸tRNA反密码子为GUC,在mRNA上相对应的密码子应该是CAG。 18.细胞内DNA的核苷酸顺序都不是随机的而是由遗传性决定的。 19.RNA链的5 ′核苷酸的3′羟基与相邻核昔酸的5′羟基以磷酸二酯键相连。 20.假如某DNA样品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OD260提高30%,说明它是一条双链 DNA。 21.核酸外切酶能够降解所有的病毒DNA。 二、填空题 1.核苷酸是由___、____和磷酸基连接而成。 2.在各种RNA中__含稀有碱基最多。 3.T m值高的DNA分子中___的%含量高。T m值低的DNA 分子中___%含量高。 4.真核生物的DNA存在于____,其生物学作用是____________。 5.细胞内所有的RNA的核苷酸顺序都是由它们的______决定的。 6.将双链DNA放置在pH2以下或pH12以上,其OD260___,在同样条件下单链

核酸检测和抗 体检测

核酸检测和抗体检测 核酸检测和抗体检测 究竟什么是病毒核酸检测?什么是抗体检测?为什么可以用核酸检测结果作为新型冠 状病毒肺炎的确诊依据?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些问题。 病毒核酸检测是什么? 病毒核酸检测是常见的病毒感染检查方法,并不局限于新型冠状病毒。在埃博拉、流感、禽流感等多种病毒性疾病诊断中,都会应用到病毒核酸检测技术,区别就在于所检测的病毒 特异性基因不一样。 核酸检测是实验室确诊的主要方法。可通过实时荧光PCR检测咽拭子、痰液或血液等标 本中2019-nCoV核酸阳性,或通过病毒基因测序,如与已知的2019-nCoV高度同源即为病原 学阳性。 它既不需要开刀也不需要打针,采集人体分泌物后,进行留样保存,在实验室条件下, 利用PCR技术进行检测,进行临床病原学的确诊。 抗体检测是什么? 血清抗体检测,简称抗体检测。血清检测大多使用三类方法:间接免疫荧光(IIFT)、间接法 ELISA 和胶体金法。 血清抗体检测冠状病毒感染并不能像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一样作为病毒感染的“金标准”,因为抗体检测的准确性受制于检测方法、灵敏度、特异性、血样制备等因素。 如何判断有没有新冠病毒? 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出属于新型冠状病毒的RNA,这就像法医找到嫌疑人的DNA一样,是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幕后凶手”的直接证据。目前检测新型冠状病 毒核酸的方法主要包括实时荧光RT-PCR(简称为定量PCR)检测和基因测序,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就基于前者,也是最常用的方法。 核酸检测的流程 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样本一般来自咽拭子。检测时,医生会用一个像棉签一样的拭子 去擦拭扁桃体和咽隐窝附近的分泌物,也可以通过鼻腔取鼻咽后部的分泌物,然后放到试管里面,再交给检验部门做相应的病毒核酸的检查。因此,咽拭子采样前应提前漱口。 核酸检测需要经过取样、留样、保存、核酸提取、上机检测五个步骤。

核酸的生物合成习题

1、是非题 1.滚筒式复制是环状DNA,一种特殊的单向复制方式。 2.所有核酸的复制过程中,新链的形成都必须遵循碱基配对的原则。 3.双链DNA经过一次复制形成的子DNA分子中,有些不含亲代核苷酸链。 4.原核细胞的每一个染色体只有一个复制起点,而真核细胞的每一个染色体就有许多个复制起点。 5.在细胞中,DNA链延长的速度随细胞的培养条件而改变。6.在细胞生长周期的G1期是双倍体,而在G2期是三倍体。7.所有核酸合成时,新链的延长方向都是从5′→3′。 8.抑制RNA合成酶的抑制剂不影响DNA的合成。 9.在E.coli细胞和真核细胞中都是由DNA聚合酶Ⅰ切除RNA引物。 10.缺失DNA聚合酶Ⅱ的E.coli突变株,可以正常地进行染色体复制和DNA修复合成; 11.在真核细胞中,三种主要RNA的合成都是由一种RNA聚合酶催化。 12.真核细胞中mRNA 5′端都有一个长约200核苷酸组成的PolyA结构。 13.真核细胞中mRNA的前体为hnmRNA。 14.无论是在原核或真核细胞中,大多数mRNA都是多顺反子的转录产物。 15.一段人工合成的多聚尿苷酸可自发形成双螺旋。 2、填空题 1.mRNA前体的加工一般要经过5′端和在3′端三个步骤。 2.识别同一断裂序列的限制性内切酶称为、识别相似断裂序列并产生能通过碱基互补相互缔合粘性末端的限制性内切酶称为。 3.逆转录酶是催化以为模板,合成的一类酶,产物是。 4.欲标记DNA双链5′端,需要酶催化,利用作底物。 5.通过与DNA分子中G-C顺序结合,阻止RNA聚合酶催化的RNA链延伸的抗生素是。 6.核糖体的亚基上含有与mRNA结合的位点。

核酸检测考核试题和答案大全

1.临床实验室若对检测系统进行性能核实,需要进行以下哪组实验(单项该题正确答案: A.精密度、准确 2.基因芯片技术的本质是(单项)该题正确答案: A、核酸分子杂交技术 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行有创机械通气时,正确的方法是(。(单项)该题正确答案: D.小潮气量和低吸气压力 4.合成RNA的原料是:(单功该题正确答案: C、NTP 5.个人防护装置是用于防止人员个体受到生物性、化学性或物理性等()伤害的器材和用品。(单项该题正确答案:A危险因子 6.标记的参与杂交反应的已知核酸序列是(单项该题正确答案 探针 7.级A1型和A2型生物安全柜的通风连接是使用:(单项该题正确答案 A套管“或“伞型罩“连接 8.第三代测序技术的特征(单项该题正确答案 E、单分子测序 9.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中,不属于净化实验室专用门特点的是:(单项该题正确答案D 以上均不是 10.以下对应关系正确的是()(单项)该题正确答案: B.敏感性一一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100% 11.目前的DNA自动化测序技术可以一次性读取的序列长度约(单项) 该题正确答案D、1000bp 关于分子信标技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单项该题正确答案 E、分子信标设计简单 13.国内的生物安全实验室一定要按照国务院发布的()进行管理。(单项)该题正确答案: A《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14.从鼻咽拭子中提取的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的剩余核酸提取物不可用于哪种病原体诊断(单项该题正确答案 D丙型肝炎病毒 15.退火温度是决定PCR反应特异性的关键因素,通常退火温度为()该题正确答案 C.Tm减5℃ 16.实验室人员培训的主要内容:0(单项该题正确答案E以上都是 17.下列关于Taq DNA聚合酶的描述,正确的是(单项该题正确答案 E、在引物的3-OH末端加入脱氧单核苷酸,形成3',5磷酸二酯键 18.下列关于恒温金属浴的使用说法错误的是()(单项该题正确答案 D孔位不足时,可将0.5mEP管放入1.5m加热孔中进行热裂解,加热时间不变。 9.脱卸三级防护装备的顺序是:0(单项该题正确答案: A.鞋套→护目镜→外层手套→防护服→帽子→内层手套→口罩 20.下列哪项不是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的内容()(单功该题正确答案 E.进行核酸提取的有效性评价 21.在核酸检测体系中加入内质控,其作用不是监控的是(单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