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象口诀歌

脉象口诀歌
脉象口诀歌

“脉象口诀歌”介绍

脉理兮,用心细,三法四中要熟记。人脉难,需勤理,察形辨象非容易,浮沉迟数力为中,扩充各脉真消息,此理需明未诊前,免之新医,吃脉记,经为一贯用心机,指下回声诊妙记。·浮脉:轻寻有、按无有,浮脉漂然肉上游,水帆木浮未定向,浮脉中间仔细究,有力恶风见表实,无神无力指虚浮,浮脉里有七瓣(浮紧、浮缓、浮滑、浮数、、浮迟、浮虚、浮洪),其中理性要经验。

·洪脉:洪脉满指波涛似,来时力状去自然。脉洪阳盛虽夏旺,非是火盛治灾凡。

·实脉:实毕毕更属长,举按充实力最强,新病逢时是火盛,久病逢时或气痛。

·长脉:长脉直过本位前,迢迢自弱类长杆,心肾身强气本状,实脉相联似剑长。

·短脉:短脉象形似龟,藏头露尾脉中筋,寸尺可凭关不诊,涩微动结似相随,主病逢之为难治,概似真元气多亏。

·芤脉:两边实中间空,芤形脉似软如葱,寸阳见芤血上溢,芤现迟脉下流红,芤形浮细须轻诊,睡眠浮脉像得诊,气血伤耗精神损,自汗阳虚骨蒸深。

·散脉:散脉形浮无沉候,如寻至数拘不定,满指散乱似扬先,按之分散难归整,产是生早胎为堕,久病脉散必丧命。

·沉脉:沉脉壮重迎指,如石投水往下沉,按之无力真元弱,有力为痛滞气侵,中寒其脉均沉类,沉紧、沉滑、沉弦、沉细、沉数、沉迟、沉微,数头机关勿误人。

·微脉:细微小至如弦,沉而极细最不断,春夏少年均不宜,春冬老弱确为善。

·伏脉:沉之深,伏脉游,下指推筋靠骨求,真气不行症痞结,脉丧泻之不出头。

·弱脉:沉细软绵似弱脉,轻寻无板重采知,元气耗损精血虚,少年可虑白头矣。

·虚脉:虚脉举指迟大软,按之无力又空洞,精神气血都伤损,病因虚法,汗多中。

·牢脉:沉而伏力很强,牢形实大和弦长,劳伤微疾真精损,气喘腹疝,七情伤。

·革脉:革脉肢体自浮急,象诊真似按鼓皮,女人半产并崩漏,男子血虚或“梦遗”。

·迟脉:寻肉内至来三,来往极慢微迟脉,浮迟表寒是表证,沉迟里冷必定见。缓、结、代、涩居迟类,不究详细莫轻谈。

·缓脉:缓四至通不偏,和风杨柳袅自然,欲从脉里求神气,只在从容和缓间,缓迟气血皆伤损,和缓从容为气安。

·结脉:缓一指复又来,结脉肢体记在怀,悲虑积中成郁结,五芤交攻为痞灾。(五芤:气、血、痰、饮、食)

·代脉:缓之不能随手知,良久方来是代脉,代是气衰凶且甚,妊娠奉同生机存。

·涩脉:脉道涩难疏通,细迟短散何成形,来往湿滞似刮竹,病蚕食叶慢又难,思虚交愁里积久,不但损血又伤精。

·数脉:来往速数脉形,一息六至仔细凭,数脉属阳热可知,只把虚实火来医,实要凉泻虚温补,肺病秋深却畏之。急、紧、弦、滑、动、促都从数脉安排定。

·疾脉:快过数者脉名疾,载阳又可阳凶升。

·紧脉:数又弦疾和成紧,举如转索切绳形。浮紧表寒身体痛,沉紧逢见腹疼痛。

·弦脉:举迎手按不转,弦长端直若丝弦,受病轻重如何认,指在弦上软硬看。

·滑脉:滑脉如珠滚滚来,往来流利却还前,停食痰气胸中瘀,妇女滑缓定是胎。

·动脉:动脉摇摇数在关,没头没尾豆形圈,动主惊悸心空虚,汗出发热阴阳参。

·促脉:数又止促脉乎,进必无生退可生,促脉三焦火焱盛,原因有五细推求。血、气、痰、食、饮停留一种治病由。

·濡脉:浮取极不力,按之随手又空空,主病血虚阳虚症,汗多夜间骨热蒸。凭脉验证如明镜,学者用心都精通。

三部九侯脉象诊法

《黄帝内经素问·三部九候论》提出的“三部九候”脉诊法是指,诊脉部位分头、手、足三部,每部又分天、地、人三候,所以称之为“三部九候法”。

“三部九候”语出《黄帝内经素问·三部九候论》,是古代最早的一种全身遍诊法,它把人体头部、上肢、下肢分成三部,每部各有上、中、下三处的动脉,在这些部位诊脉,称为“三部九候”。

头部:上——两额动脉(太阳),候头部病变;中——两侧耳前动脉(耳门),候耳目病变;下——-两颊动脉(地仓、大迎),候口齿病变。

上肢:上——手太阴肺经动脉(寸口),侯肺;中——手少阴心经动脉(神门),侯心;下——手阳明大肠经动脉(合谷),候胸中。

下肢:上——足厥阴肝经动脉(五里、妇女取太冲),候肝;中——足太阴脾经动脉(箕门),侯脾,侯胃气配足阳明胃经动脉(冲阳);下——足少阴肾经动脉(太溪),候肾。

根据临床实践,简化遍诊法,一般只侯“寸口脉”,称为“独取寸口” 。寸口脉分寸、关、尺“三部”,每部各以轻、中、重的指力相应分为浮、中、沉三侯,共为“九候”。

此外,张仲景《伤寒论》原序中所说的“三部”脉是指“人迎”(结喉旁颈总动脉)、“寸口”(腕部桡动脉)和“趺阳脉”(足背部胫前动脉)。

十二种常见脉象简述

浮脉:浮脉的部位表浅、浮在皮肤上,手指轻按即可摸到搏动,重按稍减,但不空泛无力。总之,浮脉是脉搏动的部位浅显,有的甚至看得到搏动,摸到浮脉表示病人有外感,其病轻浅,外邪刚进入人体,人体的正气尚强,与外邪相争斗,将脉气鼓动于外,所以脉象显浮而有力。如果表证脉现浮而无力,说明患者平时体虚,卫气弱,这样的表证就叫表虚证。若久病见脉浮而无力,摇摇晃晃的,是阳气浮越,病情危重的表现。

沉脉:沉脉与浮脉相反,脉象显现部位较深,轻按不明显或无搏动的感觉,重按才有明显搏动的感觉。沉脉主里证,沉而有力主里实,说明内脏的邪气盛,正气也不很弱。沉而无力,表示里虚证,里虚是指正气虚。脾气虚、肾气虚,都可见沉而无力的脉。四肢水肿的脉也可以沉,所以脉沉还有水饮为患。

迟脉:迟脉是指每一息脉跳动不足四次,即每分钟脉跳在六十次以下。这种跳得很慢的脉,表示寒邪为患。寒则血凝,使血气运行缓慢,所以脉搏跳动也慢。迟而有力是实寒证,即实实在在的寒邪致病。迟而无力是虚寒证,主要是阳气虚弱,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这种寒是因为阳寒引起的,如冬天的寒冷,是因为阳光弱一样,并非实在的寒邪或寒水,所以脉现迟而无力。

数脉:数与迟相反,指一息脉跳五次以上,即每分钟脉搏在九十次以上。脉搏动快,是有热的反映。数而有力为实热。邪热鼓动,血流加快,热邪与正气搏斗,所以脉快而有力。数而无力为虚热。这种热不是来自外界六淫之热邪,而是内脏阴阳失调产生的虚热。阴虚内热,脉现细数无力。阴虚,脉管中津液阴血都不充盈,所以脉细小,虚热虽可使血流加快,但鼓动无力,所以脉即细小又快而无力,是阴虚内热或阴虚火旺的典型脉象。虚阳外

浮,也可现脉数大而无力。虚阳外浮常是由阴盛格阳,阳气不能入于阴,而向外浮越,这无根之火,如那无油的灯火样,快熄灭之前,火焰要向上窜几下,显得特别明亮,可是很快就灭了。虚阳外越也是如此,那快消失的虚阳向外浮越,使脉形浮大而数,但散乱无根,即无力,又不均匀。这是人将死亡的先兆,应及时抢救。

细脉:细脉是指脉管在指下感觉细小,有的形容脉细如丝,但脉起落搏指明显,能分清次数。其特点是脉窄,波动小。脉细主虚证。主要指阴虚、血虚,阴血不足脉管不充盈,所以脉现细小。阴阳气血都不足的久病虚证,脉也细小。点单纯的阳虚气虚,脉现沉微,阳虚气虚较重出现阳亡气脱的危险阶段时,脉反现浮大无力。水湿较重的病人,由于水湿充斥皮肤,脉管受到挤压便显得细小,但细而柔软。与细脉相反的是洪大脉,指下感觉脉宽大,波动也大,如波涛汹涌,脉跳起搏指有力,落下时较深,起伏较大。多见于高热病人,且与数脉同时出现。

濡脉:濡脉是脉显浮细而柔软。柔软是濡脉的主要特点,好像手按到松软的海绵上一样,所以濡脉又叫软脉。濡脉主要指湿邪为病,湿邪在表壅阻脉道,气血被困,所以脉浮细而软。若脉濡而缓,多为湿邪困脾。也有气血虚见濡脉的,所以必须结合症状全面分析。

弦脉:弦脉就如按到琴弦一样,绷得较紧,端直而长,直起直落。弦脉是肝胆病的主脉,肝为刚脏,病则经脉筋经紧急,所以脉端直而弦。痛证脉也多现弦象,因胃腹痛多是肝气横逆克伐脾土所致。此外,痛证多由寒邪引起,寒主收引,使经脉绷急,故脉弦。痰饮停留在肝经所过的两肋,称为悬饮,也现弦脉。现代称的动脉硬化的病人,更是典型的弦脉。

滑脉:滑脉是脉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珠走盘,滚滚滑利。滑脉主痰、痰饮。因为痰饮内阻,在正气不虚的情况下,可出现气血涌流,所以脉显滑利。高烧病人,热鼓血行,脉也滑利,妇女受孕之后,气血涌流以养胎儿,更可见典型的滑脉。

涩脉:涩与滑相反,脉来艰涩,如轻刀刮竹,滞涩不滑利。脉涩而无力,主精亏血少,脉道不充,血流不畅,所以脉气往来艰涩。脉涩而有力,主气滞血瘀,脉道受阻,血行不流利,故显涩象。

结脉:脉来缓慢,有不规则的歇止现象。结脉主寒痰、瘀血、包块,这些有形的邪气阻滞脉道,使气血流通缓慢,而且时停时止。若脉结无力,又为心血虚心气虚,推动血行无力的脉象。若偶尔出现一次歇止停跳现象,其人又无其它不适的症状,则不作病论。若脉来缓慢,歇止停跳又多,病情较重,当于重视。

代脉:脉来缓慢而有规则的歇止,即止有定数,如每跳五次停一次;或每跳三次停一次,甚至有每跳二次停一次的。代脉主脏气衰微,其病危重。有时痛证、惊恐也可出现代脉,那是心气失和,脉气不相顺接所致,其病不一定严重。总之,代脉多是心气绝,心脏病的表现。

促脉:脉来急救有不规则的间歇。热性重病,热势灼盛,迫血快流,所以脉跳得很快,一般在六次以上。但热邪耗气伤津,损伤脏器,所以脉快中时有歇止。凡气、血、痰、食、肿、痛等实热证,均可见促脉而有力。若脉促而无力,则又是脏器虚损的表现。

以上讲的是单个脉象,临床上一个病人往往同时出现几种脉象。反映的病,是各个脉主病的综合。如脉浮数有力。浮脉主表,数脉主热,有力是实邪不是虚证。所以浮数有力的脉是表热证的反映,属风热病初起的阶段。又如脉弦缓,弦主肝病,缓为脾脉,弦而且缓,多属肝木克脾土之病。

中医脉象形成的原理

脉的形成原理,一言以敝之,乃气与血耳。脉乃血脉,赖血以充盈,靠气以鼓荡。正如《医学入门》所云:“脉乃气血之体,气血乃脉之用也。”所有脉象的诸多变化,也都是气血变化的反映。

气为阳,血为阴,气血的变化,也就是阴阳的变化。诚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所云:“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起。从阴阳始。”气血,是打开脉学迷宫的钥匙。倘能悟彻此理,则千变万化的各种脉象,可一理相贯,触类旁通,而不必囿于众多脉象之分,划地为牢,死于句下。恰如《脉学指南》云:“上古诊脉,如浮沉迟数等,名目不多,而病情无遗。后世胪列愈伙·指下愈乱,似精反粗,欲明反晦。蓄求迹而不明理之过也。”《诊家枢要》亦云:“得其理,则象可得面推矣。是脉也,求之阴阳对持统系之间,则启源而达流,因此面识彼。无遗策矣。”

(一)气的变化对脉象的影响

1.气盛:气有余,则鼓荡血脉之力亢盛,气血必动数面外涌。气血外涌,则脉见浮,洪、实、大,长、缓纵而大等象。气血动数。则脉见数,痰、躁、促等象。

2.气郁:气为邪阻,气机不畅,或情志拂逆,气机郁滞,则气不能畅达以鼓荡血脉,脉见沉、伏、牢,涩、迟、细、短、结乃至厥。气机不畅,阳气不得敷布,经脉失却阳气之温养,致收引拘急,脉觅弦、紧,细、涩辱象。此等脉象,貌似不足,实则乃邪气亢盛所致。其与虚脉的鉴别,在于按之中有一种奔冲激荡,不肯宁静之象,与虚脉之按之无力者异。这就是以沉取有力无力分虚实。

至于病机相同,为何脉象有沉、伏、涩、短、迟等不同时区分?这是由于气机滞塞的程度、部位不同,引起气机滞塞的原因不同,因而同一病机,产生不同的脉象。脉虽各异,而显却相通。

3.气虚:气虚无力鼓荡血脉,则出现脉来无力的缓、迟,微、弱,濡,代、小、短、涩等脉象。气虚不能固于其位,气浮于外而脉浮,可见浮、虚、散、芤,微,濡、革等脉。气虚,

则虚以自救,奋力鼓搏,脉可数,然按之无力。愈虚愈数,愈数愈虚。若气虚极,脉失柔和之象,亦可见强劲坚搏之脉。此乃真气外泄,大虚之脉,不可误认作实脉。

(二)血的变化对脉象的影响

1.血盛:血为邪迫,则奔涌激荡,血流薄疾,则脉见滑.数、疾、促等象。血流奔涌于外,则见脉浮、洪、实、长等象。

2.血瘀:由于邪阻,气滞,血行淤泣,脉道不利,则见沉、伏、牢,涩、细,小、短、促、结等。

3.血虚;血虚不能充盈血脉,则脉细、小,濡,短.涩等。血行不继,则脉歇止而见促,结、代等。血虚不能内守,气失依恋面外越,则脉见浮,虚,微,芤、革,散、动等。血虚经脉失于濡养,则脉拘急而弦。

为了论述清晰,故将气与血分别论述。气与血的病理变化,虽有所侧重,但往往相互影响密不可分。气血是脉象产生和变似的基础。明白了这个道理,就可以“知其要者,一言而终。”

脉象学习

在公元前五世纪,我国就已经出现了脉诊,并一直沿用至今,充分证明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和科学性。现代脉象研究证实,脉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心脏的功能、血管的机能、血液的质和量。这三方面决定了脉象出现某些形态的改变,即脉动应指的形象,也即脉象。脉象首先可显示这三方面因素的病变,其次可据其推断其他的病变。显然,脉象是有其客观存在因素的。

心脏是形成脉象的动力器官,所以脉象首先可反映心脏的病变。如冠心病、心脏供血不好、心功能低下等可通过脉象有所反映。如当冠心病形成的时候,心脏可有停跳现象,这时通过脉象就可发现脉搏停跳。

血管的舒缩运动,反映了血液流动的质、量与速度等信息。血管本身的病变,如动脉硬化等也可反映在脉象上。

结脉的脉象特征是脉搏缓慢、时有停跳且没有规律。而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甲亢性心脏病等疾病可出现脉搏停跳。

弦脉的脉象特征是血管紧张度增高,脉体端直、长。弦脉反映出高血压病,血液流动阻力增高、血管壁硬化。

濡脉的脉象特征是脉象细、位置表浅、无力,即浮细无力。当人体患有胃肠性感冒(不想吃饭、恶心、呕吐、拉肚子等,摄入不足)、急性胃肠炎,呕吐时,体液减少,气血不足,反映在脉象上就可出现濡脉的特征。

影响因素多难于准确把握

人体大致有28种脉象,每一种脉象都是对人体机能的反映,都有所对应的病症范围。脉象是一种生物信息传递现象,是从外部测量到的关于循环系统的一个信号。其不足之处是,不精确,缺乏量化,如号脉可发现高血压,但测不出血压值,若说号出高压180mmHg是不科学的。任何一个生物体,除了发送内源性信息,还发送外源性的信息。决定脉象的内源性因素主要是前面提到的三方面的因素。决定脉象的外源性因素有地理、气候等。

天冷了,血管收缩变细了,血流会减慢;天热了,血管舒张变宽了,血流会加快,脉象就出现了相应的变化。哪怕是外界环境微不足道的变化,在脉象上都可能会出现明显的变化。如果在生理的调节范围内,是正常的脉象;超过生理范围,就是病态的脉象。有了干扰,脉象有时就不准确可靠。在这时,经验显得尤其重要,诊脉技艺高超、经验丰富的中医大夫可以较准确地发现病变,而一般的中医大夫就可能诊断不清,甚至诊断失误。

寸口诊法精巧还需四诊合参

诊脉有寸口诊法、人迎寸口诊法、张仲景三部诊法等,现在常用的是寸口诊法。诊脉部位是手腕内侧,腕后高骨(桡骨茎突)旁,桡动脉搏动处。高骨对应的桡动脉搏动部位是关部,关之前为寸部,关之后为尺部。寸关尺的称呼,最早见于《内经》,寸口诊法发展于《难经》。寸、关、尺分别对应不同的脏腑,在左手,寸对应心,关对应肝,尺对应肾(肾水)。在右手,寸对应肺,关对应脾,尺对应肾(命门)。

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是中医基础理论的两大思想观念。中医看病是望、闻、问、切四诊结合,从整体上来诊治疾病,单用一种诊断方法的思想是不可取的。人体的信息不仅仅表现在脉象上,有的还反映在肤表、声音、嗅味上等。仅凭脉象是单一的、不全面的,容易产生误差。四诊各有各的特点和独特的功能,不能以脉诊取代其他的诊法,而应四诊合参,进而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健康人脉象应为一次呼吸跳4次,寸关尺三部有脉,脉不浮不沉,和缓有力,尺脉沉取应有力。常见病脉有浮脉、沉脉、迟脉、数脉、虚脉、实脉、滑脉、洪脉、细脉、弦脉等。

浮脉:轻按可得,重按则减。主病:表证由于外感病邪停留于表时,卫气抗邪,脉气鼓动于外,故脉位浅显。浮而有力为表实;浮而无力为表虚。内伤久病因阴血衰少,阳气不足,虚阳外浮,脉浮大无力为危证。

沉脉:轻按不得,重按乃得。主病:里证。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邪郁于里,气血阻滞阳气不畅,脉沉有力为里实;脏腑虚弱,阳虚气陷,脉气鼓动无力,则脉沉无力。

迟脉:脉搏缓慢,(每分钟脉搏在60次以下)。主病:寒证。有力为实寒,无力为虚寒。寒则凝滞,气血运行缓慢,脉迟而有力为实寒证。阳气虚损,无力运行气血,脉迟而无力,为虚寒证。

数脉:脉搏急促,(每分钟脉搏在90次以上)。主病:热证。有力为实热,无力为虚热。外感热病初起,脏腑热盛,邪热鼓动,血行加速,脉快有力为实热。阴虚火旺,津血不足,虚热内生,脉快而无力为虚热。

虚脉:寸关尺三部脉皆无力。重按空虚。主病:虚证:多为气血两虚,气血不足,难以鼓动脉搏,故按之空虚。

实脉:寸关尺三部脉皆有力。主病:实证:邪气亢盛而正气充足,正邪相搏,气血充盈脉道,搏动有力。

滑脉:按之流利,圆滑如按滚珠。多见于青壮年气血充实。妊娠妇女滑脉是气血旺盛养胎之现象。均属生理现象。

洪脉:脉大而有力,如波涛汹涌,来盛去衰。主病:热盛。内热盛脉道扩张,脉形宽大,因热盛邪灼,气盛血涌,使脉有大起大落。

细脉:脉按之细小如线,起落明显。主病:虚证,多见于阴虚、血虚证。又主湿病。阴血亏虚不能充盈脉道,或湿邪阻压脉道,脉细小。

弦脉:端直而长,挺然指下,如按琴弦。主肝胆病、痛证、痰饮。气机不利,肝失疏泄,脉道拘急而显弦脉。病则气乱或痰饮内停,致使气机输转不利,出现弦脉。

二十六种常用脉象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哲医)

脉诊的常用脉象,经历了一个逐渐规范的过程。历史表明,《脉经》以前,脉象名称很繁杂,多达数十种,一般没有严格的脉形规范。如浮、沉、大、小、滑涩、细、迟、疾、代、钩、盛、躁、喘、数、弦、濡、弱、轻、虚、实、长、强、微、衰、急、散、毛、坚、营、石、搏、静、紧、结、动、短、缓、绝、横、瘦、徐、少、平、揣、鼓、革、促、劲、洪、满等。《脉经》成书时期,经古代医家筛选,脉诊的常用脉象定为二十六种。即浮、沉、迟、数、滑、涩、长、短、洪、细、虚、实、弦、紧、缓、散、革、芤、微、濡、弱、伏、促、动、结、代。这二十六种常用脉象都有一定的脉形规范,基本上可以概括对脉象变化进行诊察的相关方面。这是脉诊形成完整体系和独立学科的重要标志。从《脉经》以后,历代医家都是沿用《脉经》流传下来的二十六种常用脉象。近两千年以来,后人对二十六种脉象虽有补充,但总的看,都未超过《脉经》的水平。因此,迄今为止,常用脉象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仍以《脉经》为典则。

《脉经》的记载表明,在脉诊形成独立学科的历史时期,古代医家筛选制定的常用脉象只有二十六种。并且,每一种脉象都有一定针对性,分别针对寸口脉相关方面的变化。这二十六种脉象是一个严谨而科学的组合,基本上概括了对寸口脉进行诊察的相关方面。如脉体大小、长短、至数、脉位、脉形、脉律、脉势、流利程度、间歇次数或非窦性心律的脉形等,所以,这二十六种脉象及其相兼脉,可以概括错综复杂的脉象,能够满足临床各科“辨证论治”的需要。

然而,现已证实,古代医家筛选制定的二十六种常用脉象,其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并未全部流传后世,其中,有些脉象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被埋没了,有的已被误解。由此导致,

脉诊的适用范围和诊断作用受到很大影响。比如,革脉、动脉、代脉、散脉、微脉、缓脉等,这都是脉诊的常用脉象,但是,近代以来,这些脉象很少发挥作用,甚至很少有人再用这些脉象。究其原因,是后人没有领会这些脉象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因此,必须将二十六种常用脉象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充分挖掘出来,才能充分发挥脉诊的诊断作用。

1,浮脉

浮脉,古称“毛”脉,是临床最常用的脉象。既可为常脉,也可为病脉。它只反映脉位变化,以“脉位浅在”为构成条件,除此之外,不含其他因素,属单因素脉象。其指感特征是“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据《脉经》记载,凡寸口脉在“一至七菽”之间,皆是浮脉。用“持脉轻重法”辨别浮脉,是将寸口部位“按之至骨”的实际深度划分为十五个层次,即十五菽。以中间三层为“中”,则一至七层之间为“浮”。这是非常准确的辨别方法。

浮脉为常用的纲领脉之一,它既是具有独立意义的单因素脉象,又可以作为其他脉象的构成条件。在浮脉的基础上,再加有关因素,可以派生、衍化一系列与脉位“浮”相关的脉象,比如,濡脉、浮滑、浮数、浮缓等,因此,掌握浮脉的脉形规范及其辨别方法非常重要。

近代脉书习惯以“举之有余,按之不足”作为辨别浮脉的依据。实事求是的说,这种方法虽然可行,但不能辨别准确的脉位变化。若详细分辨浮脉的界限及其程度,应该使用“持脉轻重法”。

《脉经》所说的“举”和“按”,是相对于脉体而言的,并不是靠“举”和“按”辨别浮脉,这是必须明确的问题。这是因为,举和按,是诊脉的基本手法,必须说清什么是举?什么是按?举和按是干什么用的?

按“持脉轻重法”的操作规范,临诊时,触及脉体以后,再对脉体进行按压,称为“按”。经过按压以后,减轻按压的指力,回复刚触及脉体时的指力,称为“举”。所以,“举”和“按”是针对脉体而言的。否则,就不可能体会出“有余”和“不足”的指感特征。所谓“有余”和“不足”,是对脉体进行“举”和“按”体会出来的。因此,不能将“举”和“按”认为是对寸口部位的肌肉组织进行按压。由此说明,《脉经》虽然以“举之有余、按之不足”解释浮脉的脉形,但是,《脉经》并不是用举和按的手法辨别脉位,而是用“持脉轻重法”。

在诊疗实践中,凡是浮脉,都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的指感特征,这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但是,只凭“举之有余,按之不足”的指感特征,并不能辨别浮脉界限,也不能准确确定浮脉的程度,这也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因此,若将“举之有余,按之不足”作为辨别浮脉的唯一方法,是很不全面的。应该用“持脉轻重法”,再结合“举之有余,按之不足”的指感特征,才是辨别浮脉的最好方法。

2,沉脉

沉脉,古称“石”脉,也是临床常用脉象。既可为常脉,也可为病脉。沉脉与浮脉正相反,以脉位“深”在为构成条件,除此之外,不含其他因素。其指感特征是“举之不足,按之有余”。

沉脉是常用的纲领脉,属单因素脉象,既可作为其他脉象的构成条件,也可与其他脉象相兼。在沉脉的基础上,再加有关因素,可以派生、衍化一系列与脉位“沉”相关的脉象,比如,弱脉、沉滑、沉数、沉迟等。

用“持脉轻重法”辨别沉脉很简单,可参照浮脉的辨别方法。凡寸口脉在“十至十五菽之间”,都是沉脉。其中,第“十五菽”相当于“按之至骨”的程度,这是沉脉的最大限度。若超过这种限度,则是伏脉。

根据脉诊的基本原理,脉位变化可分四类:一是浮脉,二是不浮不沉之脉,三是沉脉,四是伏脉。这四种脉象,概括了全部的脉位变化。在诊疗实践中,脉位的变化虽然错综复杂,但总起来说不外乎这四种脉象。

浮脉、沉脉、不浮不沉之脉和伏脉,都不是固定不变的脉形,而是有可容许的变化范围,可以有程度上的不同。比如浮脉:凡“一至七菽”之间的脉位变化皆是浮脉,但实际表现时的程度可有所不同。再如沉脉:沉脉最“沉”的程度是“按之至骨”,但“十菽以下”皆是沉脉,其程度也有所不同。因此,以上四种脉象可以概括临床错综复杂的脉位变化。

沉脉与浮脉的界限是不浮不沉之脉,即居中之脉。寸口脉在“七至九菽”之间,即是不浮不沉之脉。以此为界,七菽以上为浮脉,九菽以下为沉脉。按这种方法辨别浮脉和沉脉,都非常准确。

3,数脉

数脉是单因素脉象,只反映脉的至数比正常快,除此之外,不含其他条件。凡一息六至或六至以上,皆为数脉。其指感特征是“去来促急”,这是脉的“至数”达到“一息六至”或超过“一息六至”的指感特征。

辨别数脉,只需测定脉的至数即可。只要掌握了正常脉的至数,辨别数脉并不难。一般认为,正常脉的至数是一息四、五至之间。这是辨别数脉的依据和界限。

《脉经》说:“数脉,去来促急”。这是数脉的指下形状和指感特征,并不是数脉的具体指标。《脉经》另有夹行小字说:“一曰一息六七至”。这夹行小字是否为《脉经》原文无据可知,重要的是,这夹行小字可以反映数脉不是固定不变的至数,可以有程度上的不同和可容许的变化规范。即:凡一息六至或六至以上者,皆为数脉。所以,数脉有比较具体的指标,是很容易辨别的脉象。

《内经》记载了正常脉的至数。如《素问.平人气象论》说:“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曰平人。平人者不病也。常以不病调病人,医不病,故为病人平息以调之为法。”由此可见,《内经》是以一息四、五至为正常至数,这是符合实际情况的。所以,历代以来,都是以一息四、五至为正常脉的至数。如《难经》说:“脉来一呼再至,一吸再至,不大不小,曰平。一呼三至,一吸三至,为适得病。”所谓“一呼再至、一吸再至”,是说一呼一吸脉四至。所谓“一呼三至、一吸三至”,是说一呼一吸脉六至。这说明,《难经》以一呼一吸脉四至为平人脉的最低至数,以一呼一吸脉六至为适得病的病脉。

一呼一吸四、五至之间,则是正常至数可容许的变化范围。明确了正常脉的至数和所容许的变化范围,就等于明确了数脉的构成条件。因此,数脉的具体指标很容易掌握。

数脉是常用的纲领脉。不含至数变化以外的其他条件,属单因素脉象,但可以是其他脉象的构成条件。比如,促脉就兼“数”的条件。并且,数脉常与其他不发生冲突的脉象相兼。比如,浮数、沉数、弦数、滑数、洪数、细数等。在与这些脉象相兼出现时,数脉的至数可以有程度上的不同。

4,迟脉

迟脉与数脉正相反,是脉的至数不及正常,除此之外,不含其他条件,属单因素脉象。凡一息三至或不足三至者,都是迟脉。

《脉经》说:“迟脉,呼吸三至,去来极迟。”这是将“呼吸三至”作为迟脉的基本条件,并用“去来极迟”表达迟脉可容许的变化范围。这种表达方法专业性很强,但受“道家”演说影响很深,应予正确理解。所谓“呼吸三至,去来极迟”,意思是说,以呼吸三至为迟脉的开端,在此基础上,凡不足三至者,皆为迟脉。这是引用道家学说的“极”字来表达迟脉的界限和脉形规范,不能将“极”字认为是一般的形容词。否则,就不能正确理解迟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

由于古代医家以“呼吸定息”测定脉的至数,迟脉又是在至数减少的方向延伸,所以,迟脉可容许的变化范围很小;它只能再包括一呼一吸二至、一呼一吸一至或一呼一吸不足一至。从临床实践看,古代医家将迟脉的基本条件规定为“一息三至”,是比较合理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呼一吸三至以下的脉象,可用计时法测定脉的至数,便于掌握迟脉的变化程度。按计时法算,“一呼一吸三至”的脉象,约每分钟50次,与现代医学的“窦缓”接近。所以,凡每分钟50次或低于50次的心率,都是迟脉。这与中医理论并不相悖。

脉的至数变化虽然复杂,但总的说可分三类:一是正常脉象的至数,二是数脉,三是迟脉。这三种脉象,可以概括临床错综复杂的“至数”变化。

5,洪脉

洪脉,古称“钩”脉,亦称“大”脉,或称“洪大”脉。脉学史上,确定洪脉为常用脉名,经历了一个逐渐趋向统一的过程。《脉经》以前,洪脉称“钩”脉。如《内经》所论季节脉的“钩”脉,其实就是洪脉。其基本特征是脉体“大”。所以,古文献常将“钩脉”称“大脉”。如《素问.三部九候论》说:“察九候,独小者病,独大者病。”所谓“大者”,即是“洪脉”。《素问.平人气象论》对六经之脉进行论述时说:“太阳脉至,洪大而长。”这是将“洪”与“大”合称“洪大”,属习惯性的称谓。由此说明,钩、大、洪、洪大,是同一种脉象,只是称谓不同。

《脉经》规范和制定的二十六种常用脉象,用“洪”取代了其他称谓,此后,多数脉书都用“洪脉”之名,逐渐统一了洪脉的称谓。但在个别情况下,仍有沿用“洪大”之名的习惯。

洪脉是单因素脉象,以脉体大于正常为构成条件,除此之外,不含其他因素。其指感特征是脉体“大”。如《脉经》说:“洪脉,极大在指下。”根据《脉经》“极”字的用法,可以充

分说明:凡脉体大于正常即是洪脉。所谓“极大在指下”,并不是说“大”到极点才是洪脉,而是用“极”代表正常脉体,其实际意思是说,凡比正常脉体“大”即是洪脉。这是受道家学说影响的表达方法,不能将“极”字理解为一般形容词。

寸口脉正常脉体的标准,是脉诊的重要依据和客观指标。临诊时,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脉象,都是由脉体的变化表现出来的。因此,必须掌握正常脉体的标准,才能辨别错综复杂的脉象。但是,对这样一个关键问题,除《难经》和《脉经》外,历代脉书都没进行详细介绍,这对掌握脉诊技术极其不利。其实,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寸口脉的正常标准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甚至可以这样说,若不掌握寸口脉的正常标准,对任何脉象的辨别都很困难。因此,必须弄清寸口脉的正常标准,才能辨别错综复杂的脉象。

独取寸口脉法对寸口脉的正常标准作过规定,这些规定虽有一定的理想倾向,但作为实际操作时的重要依据,是不容忽视的。否则,既不能体现脉诊的基本原理,也无法对脉象的变化进行辨别。《难经》最早记载了寸口脉脉体的正常标准,这是一个应该充分挖掘的问题。如:

《难经》对“五部”的划分,是将“初持脉”到“按之至骨”的深度五等分,每一等分是一部。每部再分三个层次,合十五个层次。每三个层次即一部。由此可知,若寸口脉的脉体大于三个层次,则超出“五部”规定的界限。因此,从理论上说,寸口脉脉体的正常标准,就是不大于每一部所规定的界限。显然,这是一种带有理想倾向的规定,但是,对掌握正常脉体的标准确有一定意义。特别是初学者,按“五部”的理论掌握正常脉体的标准,堪为入门捷径。

从《脉经》以后,对洪脉有一些不恰当的解释,主要是概念不清,其次是掺杂了一些过分的夸张、形容或比喻,使洪脉的脉形规范复杂化了。比如《沈氏尊生书》说:“浮而有力为洪”,这种说法就是概念不清,混淆了洪脉的构成条件和实际意义。其实,洪脉不是诊察脉位变化的脉象,并不包括“浮”和“有力”的条件,它只反映脉体“大”。所谓“浮而有力”,实际是浮脉的相兼脉,即浮脉再兼有力。这是不能混淆的。再如《崔氏脉诀》说洪脉是:“大而力健”,这也是两种脉象相兼。其他如,《诊家枢要》说洪脉是:“大而实也”,《洄溪脉学》说洪脉是:“既大且数也。”这些说法,都违背了洪脉实际意义。从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来说,洪脉只是脉体“大”于正常,除此之外,不含其他条件。若洪脉与其他脉象相兼,则是相兼脉,而不说是洪脉。这是有一定区别的。

脉体的变化分三类:一是正常脉体;二是大于正常的脉体,即洪脉;三是小于正常的脉体,即细脉。临诊时,对脉体大小的诊察,不外乎这三种脉象。

6,细脉

细脉与洪脉正相反,以小于正常脉体为构成条件,除此之外,不含其他因素。细脉和洪脉都不是固定不变的脉形,都有可容许的变化范围,都可以有程度上的不同。因此,洪、细二脉并不都是主病的脉象,既可为常脉,也可为病脉。

细脉之名出现较早。在古脉法时期就有细脉的记载。如《内经》说:“察九候,独大者病,独小者病”。所谓“小”脉,其实就是细脉。《内经》对细脉的记载很多,如“大则病进,细则气少”、“有脉俱沉细者,少阴阙也;沉细数散者,寒热也……诸细而沉者皆在阴”等。这说明,在古脉法时期,“小脉”和“细脉”是同一种脉象,“小”脉可称“细”脉,“细”脉也称“小”脉,

有时还将“细”和“小”合称,即“细小”脉。《脉经》规范二十六种常用脉象时,将“细脉”和“小脉”合并,通称“细”脉。所以,从《脉经》以后,一般都用“细脉”的名称,而不再称“小”脉或“细小”脉。

《脉经》说:“细脉,小大于微,常有,但细耳。”这种表达方法,既巧妙,又专业,寓意深刻,语言艺术很高,耐人寻味。若不结合表达方法的特点和专业特点,则很难弄清“细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因此,应该深刻理解《脉经》的表达方法,并结合脉诊的专业特点,正确理解细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

所谓“小大于微”,涉及微脉,所以,必须结合《脉经》对微脉的论述,才能弄清细脉的脉形规范。《脉经》说:“微脉,极细而软,或欲绝,若有若无。”可以看出,《脉经》论述细脉涉及微脉,论述微脉又涉及细脉,这种表达方法非常隐晦,是通过微脉的解释表达了细脉的脉形规范。“小大于微”的意思是说,细脉的构成条件应该和微脉相比较。因此,若深入研究细脉的脉形规范,必须将细脉和微脉相比较。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微脉包括“极细”的条件。所谓“极细”,包含着细脉的脉形规范。只要弄清“极细”的寓意,就等于弄清了细脉的脉形规范。“极细”的意思是说,以“极”字代表寸口脉的正常脉体,凡比正常脉体“细”的脉象,即是细脉。这里的“极”字,与洪脉“极大在指下”的“极”字是同一内涵。都是代表正常脉的本体。这说明,“细脉”的实质,是脉体小于正常,除此之外,不含其他条件。所谓“常有,但细耳”,是与微脉的“或欲绝,若有若无”相对而言的。“但细耳”三个字可以充分说明,细脉只是脉体“细”,不含别的。

有些脉书没领会《脉经》的表达方法,误解了细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因此,对细脉的解释有些不恰当,甚至混淆了“细脉”和“微脉”的构成条件。如《诊家枢要》说:“细,微渺也,指下寻之,往来微细如线。”《外科精义》说:“细脉之诊,按之则萦萦如蜘蛛丝,而欲绝,举之如无而似有,细而微。”这一类解释,根本不能说明细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而是在误解的基础上七拼八凑,纯属纸上谈兵。在诊疗实践中,“微细如线”、“萦萦如蜘蛛丝”的脉象,是根本不存在的。即便寸口脉的搏动非常微弱,但无论如何也不至于“细”到“蜘蛛丝”的程度。所以,这些说法纯属自欺欺人,必须澄清。

细脉是纲领脉之一,它既是具有独立意义的单因素脉象,又可作为其他脉象的构成条件。比如,濡脉、微脉等,都含脉“细”的条件。细脉还可与其他脉象构成相兼脉,比如,细数、弦细、浮细、沉细等。

7,滑脉.

滑脉是单因素脉象,只反映脉的流利程度,除此之外,不含其他条件。若脉的流利程度较正常更流利,即是滑脉。

脉的流利程度分三种:一是正常的流利程度。二是较正常更流利的程度,即滑脉。三是流利程度不及正常,即涩脉。其中,正常的流利程度,是正常脉象的必备条件。滑脉和涩脉,则是脉的流利程度发生了变化。

脉的流利程度,是由血液在脉管内的运行状况表现出来的。若血行滑利,超过正常的流利程度,则为滑脉。若血行艰涩,流利程度不及正常,则为涩脉。但是,血液在脉管内的运行状

况,必须通过脉的“体状”或脉的频率等方面的变化才能体现出来。因此,对滑脉和涩脉脉形的解释,必须结合相关方面的变化。然而,滑脉和涩脉的实际意义,只是通过相关方面的变化体察脉的流利程度,而不是单纯辨别其他方面的变化。这是必须说清的问题。

历代脉书对滑脉脉形的解释很不一致,最经典性的解释是《脉经》。如《脉经》说:“滑脉,往来前却,流利展转,替替然与数相似。”这是《脉经》对滑脉的解释,比较客观的反映了滑脉的脉形规范。在《脉经》以前,虽有大量文献记载并描述了滑脉的脉形,但主要是比喻和形容的表达方法,如:“漉漉如欲脱”、“如珠走盘”、“如荷露”、“如滚珠”等,这些比喻或形容,虽然反映了滑脉的脉形,但未能说明滑脉是针对哪方面进行诊察。所以,《脉经》指出滑脉是“流利展转”,这是非常重要的。所谓“流利展转”,是脉管内的气血运行“滑利”,超过了正常的流利程度。所以,明确滑脉是诊察脉的流利程度是非常重要的。

《脉经》指出:“滑与数相类”。愈是相似或相类,愈不能相混,因此,应将滑脉与数脉相辨别。其区别是:数脉诊察脉的至数,滑脉诊察脉的流利程度。数脉的成因是心脏搏动比正常快,不含其他因素。滑脉的成因是脉管内的气血运行比正常的流利程度更流利,这并不完全取决于心脏的搏动次数,而是由很多方面决定的。所以,滑脉与数脉有一定区别,不能混淆,这是应该注意的问题。

滑脉是纲领性脉象之一。它可以与其他脉象相兼,比如,脉浮滑、脉弦滑、脉滑数等。历代脉书多是以滑脉与某脉相兼的形式论述脉象,而不说某脉以脉滑为构成条件,这是由于滑脉反映脉的流利程度,而其他脉象不以脉的流利程度为构成条件。

8,涩脉

涩脉是单因素脉象,以脉来艰涩为基本特征,反映脉的流利程度较差,与滑脉正相反。涩脉是流利程度较差的一类脉象,以脉的流利程度不及正常为构成条件。

从理论上说,涩脉只是流利程度差,不含除此之外的其他条件。然而,在实际操作时,涩脉的流利程度,与脉的“体状”条件有很大关系,只能出现在“体状”条件较差的情况下。若气血充实、脉道充盈、血行流利,则不可能表现为涩脉。所以,历代脉书对涩脉脉形的解释,往往用一些辅助性的说解,借以阐明涩脉实际表现时的形象。然而,这些辅助性说解,很容易混淆涩脉的脉形规范,甚至混淆涩脉是针对脉的哪一个方面进行诊察。因此,应该明确涩脉是诊察脉的流利程度,这是非常重要的。

《脉经》说:“涩脉,细而迟,往来难且散,或一止复来。”这里涉及“细、迟、往来难、散、以及“一止复来”等许多条件。表面看来,这些条件都是涩脉的构成条件。其实并非如此。应该分清涩脉的必备条件和辅助性说解。以上这些方面综合在一起,反映脉的流利程度不及正常,这才是涩脉的实际意义。所谓“细而迟”、“散”、“一止复来”等,都是对涩脉脉形的辅助性说解,“往来难”才是涩脉的必备条件。这是应该弄清的问题。所谓“往来难”,是流利程度较差的表现,这是涩脉最基本的构成条件。

《脉经》以后,很多脉书没正确理解《脉经》对涩脉的解释,结果,歪曲了涩脉的实际意义。比如,《脉诀》说涩脉是“无力缓涩”;《寿世保元》说:“迟而无力为涩。”这些说法,都不能反映涩脉的实际意义。所谓“迟而无力”,质言之,是脉的至数和力度不及正常,并不能反映

脉的流利程度,故非涩脉。所谓“无力缓涩”,质言之,是三种脉象相兼,并不能说明涩脉是什么。这一类说法,都未明确涩脉是针对脉的哪一个方面进行诊察,说到底是混淆了涩脉的实际意义。

对涩脉阐释最确切而无弊端的,首推唐代王冰。其曰:“涩者,往来时不利而蹇涩也。”《脉诀刊误》对涩脉的论述也比较确切,其曰:“脉来蹇涩,细而迟,不能流利圆滑。”这些说法,在文字上虽有不同,其基本性质是一致的,都能反映出涩脉是针对脉的流利程度不及正常。

《千金方》说涩脉“或如数”,这种说法,若与《脉经》的解释结合起来,最能反映涩脉的实际意义。所谓“或如数”,意思是说,脉的形象与数脉相似,但实际上并不是数脉。数脉是脉的至数加快,心脏搏动次数增加。而“或如数”则是心脏的房、室颤动。这种情况下,虽有脉“数”的指感,但血行并不快,反而排血量减少,血行无力,血行艰涩,导致脉的流利程度不及正常,故为涩脉。这说明,《千金方》作者孙思邈,能在“房、室颤动”脉显“数”象的基础上体察血行艰涩,无愧诊脉高手、一代医圣。这种史实说明,涩脉的实际意义,只是对脉的流利程度进行诊察。"

涩脉也是常用的纲领脉之一。它与滑脉具有同等重要的诊断作用,但因操作技术较难掌握,往往影响对涩脉的辨别。必须明确,涩脉是单因素脉象,只反映脉的流利程度不及正常,既有可容许的变化范围,也可以有程度上的不同,并不是必须具备因辅助性解释所涉及的条件才能构成涩脉。简单说,只要脉的流利程度较差,达不到正常的流利程度,即是涩脉。iKJpY

9,长脉

长脉是单因素脉象,以脉体“长”为构成条件,除此之外,不含其他因素。其指感特征是寸、尺两端超过本位。

10,短脉

短脉是单因素脉象,以脉体“短”为构成条件,除此之外,不含其他因素。其指感特征是寸、尺两端不及本位。

长脉和短脉的构成条件非常简单,所以,辨别长脉和短脉并不难。需要说明的是,有的脉书认为,《脉经》没将长、短二脉列为常用脉象,甚至认为,这是《脉经》的错误。其实,《脉经》只是没单独论述长、短二脉的脉形规范,并不是不将长短二脉列为常用脉象,这是有一定原因的。这是因为,按脉诊的基本原理,寸口脉的长短有明确规定,即“一寸九分”为界。从理论上说,超过“一寸九分”,则为长脉。达不到“一寸九分”,则为短脉。在“一寸九分”之间,则为正常。但实际操作时,可按这种规定灵活掌握。所以,《脉经》没再单独论述长短二脉的脉形规范。《脉经》只是论述了二十四种脉象的脉形规范,再加长短二脉,合为二十六种。所以,脉诊的常用脉象实际是二十六种。有的脉书在二十六种脉象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几种,实际上,并没超出二十六种脉象概括的范围,总的看,意义不大,甚至画蛇添足。

11,弦脉

弦脉是单因素脉象,其实质是脉的张力增强,故以脉体张力增强为构成条件。其指感特征是

按之如弓弦状。

古文献很早就记载了弦脉的脉形。如《素问.平人气象论》说:“软弱招招,如揭长竿末梢。”这种脉象即是弦脉。所谓“软弱招招,如揭长竿末梢”,是弦脉而有胃气的表现,故为平人脉。《素问.平人气象论》还记载了“弦脉”最“弦”的程度,即:“急益劲,如新张弓弦。”这是胃气已绝的弦脉。可以看出,《内经》对正常弦脉和弦脉最“弦”的程度,都是用形容和比喻的表达方法。这种表达方法,虽然刻画了弦脉的脉形和不同程度,但没说明弦脉是针对脉的哪个方面进行诊察。

那么,弦脉是对针对脉的哪个方面进行诊察呢?《脉经》可以说明这一点。如《脉经》说:“弦脉,举之无有,按之如弓弦状”。所谓“如弓弦状”,是沿用了《内经》的传统说法,很容易理解。意思是说,弦脉在实际表现时,如“弓弦”之状。其中,“举之无有”,最能说明弦脉是对针对脉的哪个方面进行诊察,这是“持脉轻重法”的“举按”手法。其操作方法是:临临时,先用相应的指力触及脉体,确定脉居何部,然后,再对脉体进行“举之”和“按之”的诊察,以体察更详细的脉象变化。所谓“举之无有”,意思是说,触及脉体以后,若举指,其脉不随手而起,故曰“无有”。这是脉体张力增强的表现。所谓“有”,是能不能触及脉体,若举指而脉不随手而起,则为“无有”。所谓“按之如弓弦状”,是对脉体进行按压而呈现“如弓弦状”的脉形。这一举一按,都是诊触到脉体以后的手法。根据一举一按的指感特征可以充分说明,弦脉的脉形是脉体张力表现出来的,其实质是脉的张力增强。由此说明,弦脉是针对脉的张力进行诊察。这是脉诊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有些脉书没理解《脉经》的“举”和“按”,认为《脉经》说弦脉“举之无有”是错误的说法。比如,《脉确》说:“《脉经》谓弦脉…举之无有?,按疟脉有浮弦者,未尝举之无有也……即《脉经》伤寒条中亦有阳明中风脉浮弦之语,则谓弦脉…举之无有?,疑其误也。”其实,这是《脉确》作者没掌握弦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所谓“脉有浮弦者”,是浮脉与弦脉相兼,并不是说弦脉包括“浮”的条件,根本不能将“弦脉兼浮”的脉象与“举之无有”相提并论。《脉经》所说“举之无有”,与脉位无关,而是对脉体进行诊察的指感特征。在诊疗实践中,弦脉并不受脉位限制,脉浮弦或脉沉弦都是常见脉象。弦脉无论在“浮”位还是在“沉”位,都有“举之无有”的指感特征。所谓“举之无有”,并不是说弦脉不能见于“浮位”。但是,必须使用“持脉轻重法”的操作技术,才能说明这一点。

弦脉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既可以是正常的季节脉,也可以是正常的体质脉,还可以是主病的脉象,并且还是肝脏的本脉。对弦脉来说,变化的程度非常重要。弦脉主平、主病、主死,主要取决于脉弦的程度。因此,应该在明确弦脉是针对脉体张力的基础上,认真辨别弦脉的程度。

12,紧脉

紧脉是单因素脉象,其实质是脉体“紧张”或“拘急”的表现,只反映脉体“紧张”或“拘急”的程度,除此之外,不含其他因素。其指感特征是“左右弹人手”或“如切绳状”。L[

《内经》对紧脉的记载不多。但在《伤寒杂病论》,紧脉倍受重视。它是“外感伤寒表实证”的纲领性脉象。从《脉经》起,紧脉被确定为二十六种常用脉象之一。这说明,紧脉的诊断作用非常重要。古代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逐渐认识到了紧脉的诊断作用和实用价值。

《素问.五脏生成篇》有这样一种记载:“青脉之至也,长而左右弹,有积气在心下支胠,名曰肝痹。”所言“青脉之至”,很可能就是紧脉。“长而左右弹”,则是紧脉的指感特征。但是,《内经》并没明确这一点。《内经》虽有紧脉之名,但没记载紧脉的脉形规范。如《素问.平人气象论》说:“盛而紧曰胀”。《素问.示从容论》说:“切脉浮大而紧”。《灵枢.禁服论》说:“紧为痛痹”。这些记载,既没说明紧脉的脉形规范,也没说明紧脉是对针脉的哪个方面进行诊察。

在《伤寒杂病论》,紧脉不仅多见,而且非常重要。伤寒“脉浮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辨证依据,对伤寒表实证具有非常重要的诊断意义。如《伤寒论》说:“太阳病,或以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这是太阳伤寒表实证的脉证提纲,以紧脉为表实证的纲领脉象。《伤寒论》和《金匮要略》都有紧脉的记载,并且论述了紧脉的脉形。如《伤寒论.辨脉法》说:“紧脉者,如转索无常也。”《金匮要略》说:“紧脉如转索无常者,有宿食也。”这说明,“如转索无常”,是《伤寒杂病论》对紧脉脉形的解释。但是,《伤寒杂病论》也没说明紧脉是对脉的哪个方面进行诊察。

《脉经》将紧脉列为常用脉象,提出了另外一种说法:“紧脉,数如切绳状。”这种解释,既表达了紧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又说明了紧脉是对脉的哪个方面进行诊察。"

所谓“数”,并不是代表至数变化的“数脉”,而是脉体“紧张”或“拘急”的指感行征。对此,必须结合历史和脉诊的特点,才能理解。古汉语中的“数”字,有“急”的含义。在脉法中,数、急、紧、促四个字,不仅有一般文字含义,还有脉法的特定含意。其中,“急”曾是一种脉名,即急脉。其实质,是脉体“拘急”。“紧”也是一种脉名,其实质是脉体“紧张”。《脉经》制定二十六种脉象时,将“急脉”与“紧脉”合并,统称“紧脉”,而不再用“急脉”的称谓。所以,从《脉经》以后,很少再用“急脉”。由此说明,紧、数、促,急四个字,既是具有独立意义的脉名,也可用来表达脉形规范。比如,《脉经》说数脉的脉形是“去来促急”,其中,“促”和“急”,都不是具有独立意义的脉名,而是数脉在实际表现时的指感特征。《脉经》说紧脉的脉形是“数如切绳状”,其中,“数”字并不是具有独立意义的脉名,而是脉体紧张或拘急的指感特征。这种表达方法,很容易导致误解,必须辨明基本含义,不能互相混淆。由此说明,“数如切绳状”的“数”字,并不是脉的至数加快,其含义是“急”,即脉体“拘急”的表现。也就是说,紧脉即是脉体“拘急”的表现,故如“切绳状”。所谓“切绳状”,更不是至数加快的表现,而是脉体绷紧拘急的指感特征。《医宗必读》分析这个问题时说:“数与紧皆急也,脉数以六至得名,而紧则不必六至,惟弦急而左右弹状如切绳也。”这种分析是非常确切的,说明紧脉不以脉的至数为构成条件,而是反映脉体拘急的程度。这是对脉象进行诊察的一个重要方面。

由于紧脉是脉体“紧张”或“拘急”的表现,所以,紧脉只要一出现就是病脉,并且多主寒、主痛。若脉浮而紧,多为外感伤寒之表证。若脉沉而紧,多为里寒证。一些剧痛之症,导致脉体紧张或拘急,也可见紧脉。

13,缓脉

缓脉与紧脉正相反,以脉体“张力”或“弹性”低下为构成条件,其实质是脉体“柔软、舒缓”或“缓纵”,除此之外,不含其他条件,属单因素脉象。缓脉的实际意义,是对脉体“张力”或“弹性”低下的程度进行诊察。其指感特征是脉体“柔软”、“舒缓”或“缓纵”。

《脉经》以后的脉书,特别是近代脉书,对缓脉的解释,一般都违背了缓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后世脉书将脉的至数作为缓脉的主要构成条件,甚至认为,缓脉是“一息四至、不浮不沉、不大不小”等多方面条件构成的,实际上,这是正常脉象的基本条件,并不是缓脉的脉形。

由于《脉经》的表达方法难理解,后人对缓脉的解释确有失误。所以,后世脉书虽以《脉经》为依据解释缓脉的脉形,但并没体现缓脉的实际意义。由此导致,在理论上所说的缓脉,与其实际应用相脱节。因此,应该弄清缓脉的实际意义。否则,缓脉就失去了真正的诊断作用。

缓脉之名最早见于《内经》,是与“急”脉相对而言的。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说:“调其脉之缓急、小大、滑涩,而病变定矣。”还说:“脉急者,尺之皮肤亦急;脉缓者,尺之皮肤亦缓。”可以看出,缓脉与急脉、小脉与大脉、滑脉与涩脉,都是互相对应的脉名,在性质上正相反。这说明,缓脉最早是与急脉相对应,性质正相反。《脉经》为制定脉名脉形的规范,将急脉和紧脉合并,不再用急脉之名,所以,在《脉经》成书时期,缓脉与紧脉相对应,这是史实。比如,《伤寒杂病论》以缓脉为太阳中风表虚证的纲领脉,以紧脉为太阳伤寒表实证的纲领脉,其中,缓脉与紧脉即互相对应。这也是史实。这种史实说明,缓脉是与紧脉相对应的脉象。若脉体“紧张”或“拘急”,则是紧脉。若脉体“张力”或“弹性”低下,则是缓脉。这是互相对应的。

《脉经》对缓脉的解释是:“缓脉,去来亦迟,小駃于迟。”后人对缓脉的误解,主要是没理解这种表达方法。所谓“去来亦迟,小駃于迟”,并不是以“迟”为缓脉的构成条件,而是指缓脉的指感特征和辨别方法。“去来亦迟”的意思是说,缓脉的指感特征,客观上也会有“迟”的表现,故曰“亦迟”。“小駃于迟”的意思是说,缓脉应与迟脉相鉴别。《脉经》唯恐后人将迟脉与缓脉相混淆,其序言特别作了说明:“以缓为迟,则危殆立至。”这是提示后人,对“缓脉”与“迟脉”,必须严格区别,否则,将会误诊误治,甚至造成严重后果。这说明,古代医家绝不是以“迟”为缓脉的构成条件,而是说缓脉在实际表现时也会有“迟”的指感特征,但缓脉的实际意义,并不是诊察脉的至数,故应与迟脉相鉴别。

《脉经》说缓脉“小駃于迟”,与其说细脉“小大于微”是同一道理,都是用互相比较的方法表达脉形规范,这是《脉经》惯用的表达方法。后人误解了这种表达方法,误认为“小駃于迟”是说缓脉的“至数”比“迟脉”稍快。并且,因迟脉是一息三至,故将缓脉误认为是“一息四至”。事实上,这是一种错误理解。通过对《脉经》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发现:“一息四至”并不是缓脉的构成条件。所谓缓脉,只反映脉体“柔软”或“舒缓”的程度。这才是缓脉的实际意义。

14,散脉

散脉是单因素脉象,其构成条件是脉体散漫,主要反映脉体散漫的程度。其实际意义是诊察脉体与周围组织的界限和互相融合的程度。其指感特征是脉体散漫、脉形宽泛或脉体与周围组织的界限不清。

近代以来,散脉的诊断作用越来越小,几乎被闲置一旁。按一般常理,《脉经》制定的二十六种常用脉象,都是精心筛选出来的,将前人诸多的脉象都含英撷华,实用价值都很大,其诊断作用应该越来越显著,不应该出现被“闲置一旁”的现状。究其原因,是后人没充分理解

散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因此,应该将散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再挖掘出来。

在近代脉书中,散脉是“浮散无根”之脉。若以“浮散无根”为散脉,则散脉是元气离散的表现,而且是气血耗败、脏腑之气将绝的征象。这种散脉,只能见于危重病证。其实,作为常用脉象之一的散脉,并不是以“浮散无根”为主要条件,也不是只能见于危重病证。

脉学的发展史表明,《脉经》以前,散脉可以是病脉,也可以是常脉。其诊断作用非常重要,并且非常广泛。既可见于危重病证,也可见于并不危重的病证,有时甚至是疾病向愈的脉象。如《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心脉搏而长,当病舌卷不能言,其软而散者,当消环自已。肺脉搏坚而长,当病唾血,其软而散者,当病灌汗,至令不复散发也。肝脉搏坚而长,色不青,当病坠若搏,因血在胁下,令人喘逆,其软而散色泽者当病溢饮,溢饮者渴暴多饮而易入肌皮肠胃之外也。胃脉搏坚而长,其色赤,当病折髀,其软而散者,当病食痹。脾脉搏坚而长,其色黄,当病少气,其软而散色不泽者,当病足肿,若水状也。肾脉搏坚而长,其色黄而赤者,当病折腰,其软而散者,当病少血,至今不复也。”所谓“搏坚而长”,是脉来长而搏指坚硬。“软而散”,是与“长而搏指坚硬”相反的脉象,即散脉的表现。“消环自已”,是疾病向愈。显然,《内经》的散脉,既可以是病脉,也可以是疾病向愈的脉象,并且,其主病在轻有重,诊断作用非常广泛。再如《素问.玉机真脏论》说:“秋脉者肺也,西方金也,万物之所以收成也。故其气来,轻虚以浮,来急去散,故曰浮,反此者病。”这里所说的“散”,是正常脉的构成条件。显然,《内经》的散脉并不单纯是主病的脉象,也可以是常脉。《难经》也有类似记载:“心肺俱浮,何以别之?然:浮而大散者,心也。浮而短涩者,肺也。”这是将“浮而大散”作为正常心脉的脉形,其中的散脉,是正常心脉脉形的构成条件之一。这些史实说明,古代医家所说的散脉,并不都是主病的脉象,也不都是“浮散无根”之脉,而是代表脉体散漫的不同程度。因此,应该充分理解散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

《脉经》说:“散脉,大而散,散者,气实血虚,有表无里。”后世脉书所说的散脉,都以这种解释为依据。但是,由于《脉经》的表达方法难理解,后人对散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并没完全继承下来。《脉经》是分别对生理性散脉和病理性散脉进行论述,并且兼顾了散脉的各种不同程度。所以,《脉经》所说的散脉,有程度上的不同,有可容许的变化范围,其主病有轻有重,适用范围非常广泛。所谓“大而散”,是脉体大而客观上表现出来的“散漫”之象,故可以是生理性的散脉。所谓“气实血虚”,是病理性散脉的成因。古代医家认为,病理性散脉是“气实血虚”所致。所谓“有表无里”,是散脉最“散”的程度,这是脉体过度散漫、脉形过度宽泛、脉体与周围组织的界限模糊不清的表现。也就是说,因脉体“大”而表现出来的脉体散漫,乃至散脉最“散”的程度,都是散脉可容许的变化范围。“表”与“里”,是中医常用的代名词。“表”,指脉体周围的组织;“里”,指脉体。若脉体散漫、脉形过度宽泛、脉体与周围组织的界限模糊不清,则不能体察出圆敛的脉体,故称“有表无里”。所谓“有表”,是只能触摸到脉体周围的组织,脉体与周围组织的界限模糊不清。所谓“无里”,是不能触摸到圆敛的脉体。由此可知,散脉主要是对脉体“散漫”或“宽泛”的程度进行诊察,其最“散”的程度即是脉体与周围组织的界限模糊不清。这是散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正如清代医家周学海对散脉解释:“形体宽泛而两边不敛,浑浑不清耳。”

《脉经》以后,对散脉的解释有很多不恰当说法,将散脉说得玄而又玄,让后世学者无可适从,无法掌握散脉的辨别方法。如柳贯说散脉:“无统计,无约束,至数不齐,或来多去少,或去多来少,涣散不收,如杨花散漫之象。”根据脉理分析,“至数不齐”是节律失常,与脉体的散漫程度无关,故不应列入散脉的构成条件。“来多去少”,“去多来少”以及“杨花散漫”

之说,更是离题太远,这是因为,散脉并不是诊察脉的至数。再如《医述》说:“散有二义,一有渐无之义,一散乱不整之象,比如杨花散漫,或至数不齐,或多寡不一,为色殆之候。”陈士铎说:“散脉即解索之兆,乃欲留而不能留,欲存而不能存也。”这一类说法,不仅语意不清,而且大言欺人,与散脉的实际意义相悖。若以这一类说法解释散脉,则违背了散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并且,按这种解释辨别散脉,根本无法操作。因此,必须将散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挖掘出来,才能充分发挥散脉的诊断作用。

二十六种常用脉象的辨别方法

在诊疗实践中,用二十六种常用脉象及其相兼脉,可以概括临床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脉象,基本上可以满足“辨证论治”的需要。因此,对二十六种常用脉象的辨别和分析,是对复杂脉象进行辨别和分析的基础。

对脉象的辨别,必须掌握正常脉象,并熟识二十六种常用脉象的脉形规范。这是最重要的依据。其次,要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娴熟的技术。此外,有很多方法可灵活掌握。比如,将脉象“分类”的方法、“互相对比”的方法、“知常达变”的方法、“察独”的方法等。

对脉象进行分析,涉及范围太广,内涵极其丰富。但总的说,是根据脉象变化分析疾病的成因、性质、病位、发展趋势和病理机制等,为“辨证论治”提供重要依据。

对脉象的辨别和分析,是脉诊用于临床的关键环节,是脉诊参与“辨证论治”过程的纽带和桥梁。历代医家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但是,由于二十六种常用脉象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被埋没或被误解了一部分,直接影响了脉象的辨别和分析。比如,革脉和代脉,其实际意义,主要是对脉象的变化或转变进行辨别和分析。然而,因其实际意义被埋没,几乎未能发挥作用。再如动脉,其实质是非窦性心律的脉形。然而,因其实际意义被埋没,并未发挥诊断非窦性心律的作用。这些事实说明,对脉象进行辨别和分析的方法与内容,都需要进一步充实和完善。

据考证,古代医家精心筛选确定的二十六种常用脉象,是一个严谨而科学的组合,不仅反映了寸口脉变化的相关方面,而且反映了对复杂脉象进行辨别和分析的多种方法。并且,这些方法很实用,既简便又准确。因此,应该将这些方法再充实到现在的诊脉方法。

1,辨别和分析反映脉位的脉象

反映脉位的脉象分四类:一是浮脉,二是不浮不沉之脉,三是沉脉,四是伏脉。其辨别方法是,首先确定将寸口部位“按之至骨”所用的指力。然后,再用相应指力辨别寸口脉在哪一部。根据寸口脉在“五部”的顺序,可准确辨别脉位的变化。

为便于叙说,暂将“按之至骨”的指力称“总指力”。根据“总指力”,可具体掌握对“五部”分别进行诊察的相应指力。比如:辨别浮脉,所用指力不超过“总指力”的“五分之二”。辨别沉脉,用指力大于“总指力”的“五分之三”。辨别不浮不沉之脉,所用指力相当于“总指力”的“五分之二”与“五分之三”之间。若用“总指力”不能触及脉体,需大于“总指力”才能触及的脉体,

是伏脉。用以上方法,可以准确辨别脉位的变化。其他脉象若以脉位变化为构成条件,都是相兼脉。比如,“濡脉”是“细而软”兼“浮”,“弱脉”是“细而软”兼“沉”。再如,“脉浮数”是“浮脉”与“数脉”相兼,“脉沉数”是“沉脉”与“数脉”相兼。显然,这都是非常准确的辨别方法。

对脉位变化的分析,一般认为,浮脉主表,沉脉主里,这是一般规律。临诊时,表证脉不浮或里证脉不沉,其诊断作用更重要。必须将脉位变化的一般规律和特殊意义综合起来进行分析,才能充分体现脉位变化的诊断作用。比如,《伤寒论》第九十二条说:“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者,当救其里,四逆汤方。”第三百零一条说:“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这两条所论都是“表证”,但其脉不“浮”而反“沉”。这种情况下,对脉与症的综合分析非常重要。前条所论,病有发热、头痛、身体疼痛,属太阳表证,其脉应“浮”而反“沉”,说明平素阳气不足,里虚较重,故用四逆汤救里,此为寓解表于回阳救逆之中。这说明,《伤寒论》不因“脉症不符”而“舍脉从症”,从而体现了脉位变化对“辨证论治”的指导作用。第三百零一条是太少两感证。病在少阴,不应发热而反发热,故谓之“反”。此“发热”,是外感风寒之邪在表。此脉沉,是心肾阳虚不足以鼓动。《伤寒论》不因“脉症不符”而妄行取舍,而是在脉象与病症的“常”、“变”之中辨析其病理机制,弄清脉位变化与症状不符的内在原因,寻求适宜的治疗方法。其内在原因是平素心肾阳虚而复感风寒,故用麻黄附子细辛汤表里双解。这些实例说明,对脉位变化的分析,应该拓宽思路,不能局限于“某脉主某证”的一般认识。若脉症不符,更应该深入分析。

2,辨别和分析反映“至数”变化的脉象

反映“至数”变化的脉象分三类:一是迟脉,二是正常脉的至数,三是数脉。临床错综复杂的“至数”变化,不外乎这三类。其他脉象若脉的“至数”变化为构成条件,都是相兼脉。比如,促脉是“数”脉再兼“时一止”。再如,脉沉迟是迟脉与沉脉相兼,脉沉数是数脉与沉脉相兼。

“至数”变化最容易辨别,可用“呼吸定息”或“计时法”测定。一般认为,正常脉的至数是一息四、五至之间。一息三至或三至以下者,都是迟脉。一息六至或六至以上者,都是数脉。按计时法算,每分钟脉动50次以下为迟脉,正常的至数每分钟60~90次,若超过正常脉的至数则为数脉。小儿脉的至数当另论。

对至数变化的分析,一般认为,数脉主热,迟脉主寒。但是,这只是“迟数”二脉最一般的诊断意义。实践证明,迟、数二脉对分析病证的寒、热确有很大实用价值。除此之外,脉的至数变化还有更广泛的意义。比如,心脏的器质性病变和功能性病变以及痛证、痰证、饮证等,都可通过脉的至数变化提供诊断依据。特别是“脉症不符”的情况下,对至数变化的分析尤其重要。如《伤寒论》第二百一十三条说:“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此条所论,其脉迟,非虚非寒,乃阳明腑实热证。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分析脉迟的成因,不能认为是“脉证不符”。因实热壅结于里,气血阻滞,阳气受遏,也可导致脉迟。因此,可用大承气汤攻下实热,荡除燥结。这说明,中医对脉的“至数”变化有独特的认识方法,必须辨明成因、性质、病位、所主病证及其相互关系,综合分析病理机制,才能充分体现至数变化的诊断意义。再如促脉,其实质,是在数脉的基础上又出现“时一止”的变化,表明“阳盛及阴”或“热极伤阴”,这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认识方法。由此说明,虽然脉的至数只是心脏的搏动次数,但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脉的至数变化具有非常广泛的诊断意义。因此,对至数变化的分析,既要体现中医理论的指导作用,又要兼顾至数变化的实质是心脏搏动次

脉诊中的常见脉象

脉诊中的常见脉象 正常脉象 正常的脉象,亦名常脉,又称平脉或缓脉。常脉脉象从容和缓,不浮不沉,不迟不数,不细不洪,节律均匀,一息(一呼一吸)脉搏四或五至,每分钟约60?90至,且应指有力。中医认为常脉一般都有胃气(从容和缓、节律一致)、有神(脉至数来去清楚,无三五不调,亦不过快或过慢)、有根(尺脉候肾,如两尺脉沉取有力而柔和,即是脉象有根)。 中医在切诊时,还十分注意排除影响脉象的因素,以避免误断。如从年龄看,脉象小儿多快于成人,年龄越小,脉搏越快;青壮年体多强健,脉多有力;老年人体衰弱,脉来缓迟;成年女性较成年男性脉象濡弱而略快;瘦人脉多稍浮;腾人脉象多沉伏。另外,当长途旅行、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或饮酒、饱食、情绪激动时,脉多快而有力;饥饿时,脉较弱;气候对脉象也有影响,如春天的脉象微弦(春弦),夏季的脉象微洪(夏

洪),秋季的脉象微浮(秋毛)、冬季的脉象微沉(冬石)。至于“反关脉”(脉不见于寸口,而见于腕关节的背侧)、“斜飞脉” (脉从尺部斜向虎口),都因桡动脉位置异常所致,一般不是病脉。 常见病脉 病证和脉象是密切相关的。中医对病脉的分类不够一致,有的分浮、沉、迟、数、虚、实六类;有的则述21 脉、24 脉、27 脉或28 脉不等。常见的病脉有: 浮脉:浮在皮肤,轻按即得,重按反弱,主表证,有力为表实,无力为表虚。浮紧为风寒,浮数为风热,浮缓多表虚。浮脉多见于各种急性感染性疾病的初期,发热而见脉浮时,一般可能是由于心搏排血量增加,周围血管扩张,血管弹性阻力降低,桡动脉充盈度增大所致。 沉脉:沉居筋骨,按之有余,举之不足,主里证。沉数为里热,沉迟为里寒,沉细为里虚,沉实为里实。沉脉的形成与心搏排血量降低,周围血管

中医诊断学口诀

1 表里寒热虚实辩证歌诀 1表寒证: 伤寒恶寒身发热,鼻塞无汗浮紧咳。中分恶风脉浮缓,头项强痛自汗出。 2、表热证: 表热热重恶寒轻,微渴有汗咽肿红。咳痰粘稠脉浮数,舌红苔黄银翘灵。 3、里热实证: 里热实证高热狂,烦谵口渴喜饮凉。腹痛拒按尿赤少,沉数有力舌苔黄。 4、里寒虚症: 里寒虚症腹痛满,呕吐清水气息短。纳少便溏利清谷,舌淡苔白脉沉缓。 5、寒证: 寒证面白畏寒冷,蜷卧口淡尿长清。便溏舌淡脉迟弱,阴盛外寒阳虚生。 6、实热证: 实热高热面目红,汗出烦渴喜冷冰。登高而歌或谵语,舌绛脉洪和神昏。 7、虚热证: 虚热骨蒸五心烦,盗汗乏力悸失眠。头晕眼花腰酸痛,气短咽干痰少粘。颧红无苔脉细数,育阴潜阳治可愈。 8、寒热错杂(上热下寒): 上热下寒错杂证,胸中烦热咳痰粘。口舌生疮咽肿痛。腹痛便溏紧相连 9、上寒下热: 上寒胃脘拘急痛,呕吐清水哕逆机急。下热下腹胀闷痛,尿痛色黄尿意频。 10、里寒表热: 里寒素有浮肿病,畏寒便溏四肢凉。复感表热渴咽痛,发热解表当助阳。 11、里热表寒: 里热表寒素有热,烦躁便秘渴咽干。复感寒邪身躯痛,继而发热恶风寒。 12、真热假寒: 真热假寒阳不伸,面色苍白手足冰。恶热烦渴喜冷饮,舌绛苔黄神不清。 13、真寒假热: 身寒假热阳气虚,舌淡尿清便溏稀。真热口渴脉虚大,甘温除热好时机。14、实证: 实证气郁精神狂,胁脘腹胀痰浊黄。便难里急尿涩痛,舌红苔厚脉弦长。 15、虚症: 虚症形瘦无精神,心悸气短汗淋淋。阴虚可见五心热,阳虚面白肢不温。 舌光无苔脉细弱,大便溏泻小便频。 16、上实下虚: 上实喘嗽壅胜痰,胸脘腹胀卧则难。 下虚浮肿吸气少,形寒肢冷腰膝酸。 17、上虚下实: 上虚心肺不足证,下实大肠湿热凝。 心悸怔中气息短,里急后重脓血行。 里实表虚风热壅,郁在三焦表里中。 腹满据按二便闭,发热汗出痛恶风。 18、里虚表实: 里虚表实食欲减,便溏食后腹胀满。 恶寒发热头身痛,素体阳虚又外感。 19、真实假虚: 内有真实外假虚,体瘦神疲冷身肢。 里急后重或症癖,大实赢状补益疾。 20、真虚假实: 真虚假实腹胀满,痛喜揉按而和缓。 舌质胖嫩虚弦脉,反泻含冤重危险。 21、阴阳 阴证面白冷四肢,神疲乏力语声低。 尿清便溏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沉迟 阳证神旺语声粗,面目红赤呼吸粗。 高热尿黄大便秘,舌红苔黄脉洪浮 阴虚内热颧唇红,盗汗少寐梦遗精。 五心烦热脉细数,舌红无苔卧不宁。 阳虚外寒面唇白,自汗欲寐虚弱脉, 身倦畏寒尿频数,阳痿带稀体无泽。 失血脱水成之阴,口干喜冷汗多粘。 舌红干燥脉虚数,面色潮红畏热烦。 亡阳病变阳虚脱,手足厥冷汗出多。 脉微欲绝舌淡润,渴喜热饮息微弱。 22、气虚: 气虚五脏功能弱,呼吸气粗语低微。 身疲肢倦食纳少,心悸筋缓目发黑。 头晕眼花腰酸痛,自汗脱肛内脏重。 23、气滞证: 气滞主证胀闷痛,胀疼发作时重轻, 窜痛嗳气矢气减,兼证五脏各有型。 脘闷纳呆胁胀满,咳喘胸憋腰脊痛。 24、气逆:气逆病本肺胃肝,咳嗽喘息肺逆先。呕恶嗳气呃逆胃,肿逆昏厥头晕眩。 25、血虚证: 面唇舌甲无光华,心悸失眠手足麻, 经少衍期脉虚细,头眩乏力眼昏花。 26、血热证: 身热夜甚烦不眠,目红鼻衄发疹斑。

26种脉象

二十六种常用脉象的辨别方法 在诊疗实践中,用二十六种常用脉象及其相兼脉,可以概括临床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脉象,基本上可以满足“辨证论治”的需要。因此,对二十六种常用脉象的辨别和分析,是对复杂脉象进行辨别和分析的基础。 对脉象的辨别,必须掌握正常脉象,并熟识二十六种常用脉象的脉形规范。这是最重要的依据。其次,要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娴熟的技术。此外,有很多方法可灵活掌握。比如,将脉象“分类”的方法、“互相对比”的方法、“知常达变”的方法、“察独”的方法等。 对脉象进行分析,涉及范围太广,内涵极其丰富。但总的说,是根据脉象变化分析疾病的成因、性质、病位、发展趋势和病理机制等,为“辨证论治”提供重要依据。 对脉象的辨别和分析,是脉诊用于临床的关键环节,是脉诊参与“辨证论治”过程的纽带和桥梁。历代医家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但是,由于二十六种常用脉象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被埋没或被误解了一部分,直接影响了脉象的辨别和分析。比如,革脉和代脉,其实际意义,主要是对脉象的变化或转变进行辨别和分析。然而,因其实际意义被埋没,几乎未能发挥作用。再如动脉,其实质是非窦性心律的脉形。然而,因其实际意义被埋没,并未发挥诊断非窦性心律的作用。这些事实说明,对脉象进行辨别和分析的方法与内容,都需要进一步充实和完善。 据考证,古代医家精心筛选确定的二十六种常用脉象,是一个严谨而科学的组合,不仅反映了寸口脉变化的相关方面,而且反映了对复杂脉象进行辨别和分析的多种方法。并且,这些方法很实用,既简便又准确。因此,应该将这些方法再充实到现在的诊脉方法。 1,辨别和分析反映脉位的脉象 反映脉位的脉象分四类:一是浮脉,二是不浮不沉之脉,三是沉脉,四是伏脉。其辨别方法是,首先确定将寸口部位“按之至骨”所用的指力。然后,再用相应指力辨别寸口脉在哪一部。根据寸口脉在“五部”的顺序,可准确辨别脉位的变化。 为便于叙说,暂将“按之至骨”的指力称“总指力”。根据“总指力”,可具体掌握对“五部”分别进行诊察的相应指力。比如:辨别浮脉,所用指力不超过“总指力”的“五分之二”。辨别沉脉,用指力大于“总指力”的“五分之三”。辨别不浮不沉之脉,所用指力相当于“总指力”的“五分之二”与“五分之三”之间。若用“总指力”不能触及脉体,需大于“总指力”才能触及的脉体,是伏脉。用以上方法,可以准确辨别脉位的变化。其他脉象若以脉位变化为构成条件,都是相兼脉。比如,“濡脉”是“细而软”兼“浮”,“弱脉”是“细而软”兼“沉”。再如,“脉浮数”是“浮脉”与“数脉”相兼,“脉沉数”是“沉脉”与“数脉”相兼。显然,这都是非常准确的辨别方法。 对脉位变化的分析,一般认为,浮脉主表,沉脉主里,这是一般规律。临诊时,表证脉不浮或里证脉不沉,其诊断作用更重要。必须将脉位变化的一般规律和特殊意义综合起来进行分析,才能充分体现脉位变化的诊断作用。比如,《伤寒论》第九十二条说:“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者,当救其里,四逆汤方。”第三百零一条说:“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这两条所论都是“表证”,但其脉不“浮”而反“沉”。

中医把脉口诀表

中医把脉口诀表 分类:字号:大中小订阅 气口九道脉(中医理论) 手检图曰:肺为五脏华盖,上以应天,解理万物,主行精气,法五行,应四时,知五味。气口之中,阴阳交会,中有五部,前后左右,各有所主,上下中央,分为九道,诊之则知病邪所在也。 李濒湖曰:气口一脉,分为九道,总统十二经,并奇经八脉,各出诊法,乃歧伯秘授黄帝之诀也。扁鹊推之,独取寸口以决死生。盖气口为百脉流注,朝会之始,故也。三部虽传,而九道沦隐,故奇经之脉,世无人知,今撰为图,并附其说于后,于后,以泻千古之秘藏云。 附图: 歧伯曰:前部如外者,足太阳膀胱也。动苦目眩头项腰背强痛,男子阴下湿痒,女子少腹痛引命门,阴中痛子脏闭,月水不利。浮为风,涩为寒,滑为劳热,紧为宿食。 中部如外者,足阳明胃也。动苦头痛面赤。滑,为饮;浮,为大便不利;涩,为嗜卧肠鸣不能食。足胫痹。后

部如外者,足少阳胆也。动苦腰背胻股肢节筋痛,浮为气。涩为风,急为转筋为劳。 前部如内者,足厥阴肝也。动苦少腹痛引腰,大便不利,男子茎中痛,小便难,疝气,两丸上入,女子月水不利,阴中寒,子户闭,少腹急。 中部如内者,足太阴脾也。动苦腹满胃中痛,上管有寒食不下,腰上状如居水中。沉涩,为身重足胫寒痛,烦满不能卧,时咳唾有血,泄利食不化。 后部如内者,足少阴肾也。动苦少腹痛,与心相引背痛,小便淋,女人月水来上抢心胸,胁满,股里拘急。 前部中央直者,手少阴心、手太阳小肠也。动苦心下坚痛,腹胁急。实急者为感忤,虚者为下利肠鸣。女子阴中痒痛,滑为有娠。 中部中央直中者,手厥阴心主也。动苦心痛,面赤多喜怒,食苦咽。微浮苦悲伤恍惚,涩为心下寒,沉为恐怖,如人将捕之状,时寒热,有血气。 后部中央直者,手太阳肺、手阳明大肠也。动苦咳逆,气不得息。浮为风,沉为热,紧为胸中积热,涩为时咳血。

脉决

中医把脉口诀 一:浮脉类 浮脉:轻寻有、按无有,浮脉漂然肉上游,水帆木浮未定向,浮脉中间仔细究,有力恶风见表实,无神无力指虚浮,浮脉里有七瓣(浮紧、浮缓、浮滑、浮数、、浮迟、浮虚、浮洪),其中理性要经验。 洪脉:洪脉满指波涛似,来时力状去自然。脉洪阳盛虽夏旺,非是火盛治灾凡。 濡脉:浮取极不力,按之随手又空空,主病血虚阳虚症,汗多夜间骨热蒸。凭脉验证如明镜,学者用心都精通 芤脉:两边实中间空,芤形脉似软如葱,寸阳见芤血上溢,芤现迟脉下流红,芤形浮细须轻诊,睡眠浮脉像得诊,气血伤耗精神损,自汗阳虚骨蒸深。 散脉:散脉形浮无沉候,如寻至数拘不定,满指散乱似扬先,按之分散难归整,产是生早胎为堕,久病脉散必丧命。 革脉:革脉肢体自浮急,象诊真似按鼓皮,女人半产并崩漏,男子血虚或“梦遗”。 弱脉:沉细软绵似弱脉,轻寻无板重采知,元气耗损精血虚,少年可虑白头矣。 二:沉脉类 沉脉:沉脉壮重迎指,如石投水往下沉,按之无力真元弱,有力为痛滞气侵,中寒其脉均沉类,沉紧、沉滑、沉弦、沉细、沉数、沉迟、沉微,数头机关勿误人。

伏脉:沉之深,伏脉游,下指推筋靠骨求,真气不行症痞结,脉丧泻之不出头。 牢脉:沉而伏力很强,牢形实大和弦长,劳伤微疾真精损,气喘腹疝,七情伤。 三:迟脉类 缓脉:缓四至通不偏,和风杨柳袅自然,欲从脉里求神气,只在从容和缓间,缓迟气血皆伤损,和缓从容为气安。 迟脉:寻肉内至来三,来往极慢微迟脉,浮迟表寒是表证,沉迟里冷必定见。缓、结、代、涩居迟类,不究详细莫轻谈。结脉:缓一指复又来,结脉肢体记在怀,悲虑积中成郁结,五芤交攻为痞灾。(五芤:气、血、痰、饮、食) 涩脉:脉道涩难疏通,细迟短散何成形,来往湿滞似刮竹,病蚕食叶慢又难,思虚交愁里积久,不但损血又伤精。 四:数脉类 数脉:来往速数脉形,一息六至仔细凭,数脉属阳热可知,只把虚实火来医,实要凉泻虚温补,肺病秋深却畏之。急、紧、弦、滑、动、促都从数脉安排定。 疾脉:快过数者脉名疾,载阳又可阳凶升。 动脉:动脉摇摇数在关,没头没尾豆形圈,动主惊悸心空虚,汗出发热阴阳参。 促脉:数又止促脉乎,进必无生退可生,促脉三焦火焱盛,原因有五细推求。血、气、痰、食、饮停留一种治病由。五:虚脉类

中医把脉口诀

中医把脉口诀记住您也能号脉脉理兮,用心细,三法四中要熟记。人脉难,需勤理,察形辨象非容易,浮沉迟数力为中,扩充各脉真消息,此理需明未诊前,免之新医,吃脉记,经为一贯用心机,指下回声诊妙记。 浮脉:轻寻有、按无有,浮脉漂然肉上游,水帆木浮未定向,浮脉中间仔细究,有力恶风见表实,无神无力指虚浮,浮脉里有七瓣(浮紧、浮缓、浮滑、浮数、、浮迟、浮虚、浮洪),其中理性要经验。 洪脉:洪脉满指波涛似,来时力状去自然。脉洪阳盛虽夏旺,非就是火盛治灾凡。实脉:实毕毕更属长,举按充实力最强,新病逢时就是火盛,久病逢时或气痛。 长脉:长脉直过本位前,迢迢自弱类长杆,心肾身强气本状,实脉相联似剑长。 短脉:短脉象形似龟,藏头露尾脉中筋,寸尺可凭关不诊,涩微动结似相随,主病逢之为难治,概似真元气多亏。 芤脉:两边实中间空,芤形脉似软如葱,寸阳见芤血上溢,芤现迟脉下流红,芤形浮细须轻诊,睡眠浮脉像得诊,气血伤耗精神损,自汗阳虚骨蒸深。 散脉:散脉形浮无沉候,如寻至数拘不定,满指散乱似扬先,按之分散难归整,产就是生早胎为堕,久病脉散必丧命。 沉脉:沉脉壮重迎指,如石投水往下沉,按之无力真元弱,有力为痛滞气侵,中寒其脉均沉类,沉紧、沉滑、沉弦、沉细、沉数、沉迟、沉微,数头机关勿误人。

微脉:细微小至如弦,沉而极细最不断,春夏少年均不宜,春冬老弱确为善。 伏脉:沉之深,伏脉游,下指推筋靠骨求,真气不行症痞结,脉丧泻之不出头。 弱脉:沉细软绵似弱脉,轻寻无板重采知,元气耗损精血虚,少年可虑白头矣。 虚脉:虚脉举指迟大软,按之无力又空洞,精神气血都伤损,病因虚法,汗多中。 牢脉:沉而伏力很强,牢形实大与弦长,劳伤微疾真精损,气喘腹疝,七情伤。 革脉:革脉肢体自浮急,象诊真似按鼓皮,女人半产并崩漏,男子血虚或“梦遗”。 迟脉:寻肉内至来三,来往极慢微迟脉,浮迟表寒就是表证,沉迟里冷必定见。缓、结、代、涩居迟类,不究详细莫轻谈。 缓脉:缓四至通不偏,与风杨柳袅自然,欲从脉里求神气,只在从容与缓间,缓迟气血皆伤损,与缓从容为气安。 结脉:缓一指复又来,结脉肢体记在怀,悲虑积中成郁结,五芤交攻为痞灾。(五芤:气、血、痰、饮、食) 代脉:缓之不能随手知,良久方来就是代脉,代就是气衰凶且甚,妊娠奉同生机存。 涩脉:脉道涩难疏通,细迟短散何成形,来往湿滞似刮竹,病蚕食叶慢又难,思虚交愁里积久,不但损血又伤精。

-中医七种危险脉象

中医七种危险脉象 中医七种危险脉象 即釜沸、虾游、屋漏、雀啄、解索、弹石脉等,称为真脏脉,又叫七绝脉,凡见七绝脉,必死无疑。 雀啄脉是一种脉来急速,节律不齐,止而复发,犹如雀喙啄食的脉象,表现为脉搏在连续快速跳动3—6次之后,出现一 次较长时限的歇止,并反复发作,短促而不规则。是脾气已绝的表现。多见于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梗塞等。 屋漏脉是一种脉来迟缓,许久方来,如屋漏滴水的脉象,这种脉搏约为每分钟20———40次。可见于冠心病、风湿热、 白喉、室间隔缺损等病症,反映了体内营养胃气的绝乏。 弹石脉是一种来势沉实,指下如以指弹石的脉象,由于血管高度硬化,弹性极差而伴有外周血管阻力增加所致。常见于 各种心血管病症,如桡动脉粥样硬化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肌梗塞病症等。 解索脉是一种脉来如绳索之解散,节律紊乱,忽疏忽密的脉象,其脉率多在每分钟80—150次。常见于冠心病、高血压

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人。 鱼翔脉是一种脉来时起时伏,似有似无,如鱼之翔在河水的脉象,表现为严重的心律紊乱,脉率为每分钟160次以上,发作初期脉体尚清楚,持续时间长时脉搏即突然减弱,似有似无。可见于心脏实质严重损害的疾病,如心肌梗塞、心肌炎、克山病等。 虾游脉是一种来隐隐约约,去时一跃即逝,如虾游之状的脉象。其表现为严重心律紊乱,脉率快至每分钟160次以上,脉位表浅而脉搏无力,并反复隐没,血压甚至降为零。持续隐没时间为数秒至数分钟不等。常见于低血钾症、冠心病、房室传导阻滞、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心肌炎等病症。釜沸脉是一种脉来极快,有出无入,如锅中水沸,绝而无根,时出时灭的脉象。其表现为心率超过每分钟180次以上,脉律突发突止,常见于阳热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电解质紊乱的低血钾等。 偃刀脉是一种来势弦细而紧急,如同以手摸刀刃之口的脉象。原因是由于诸多因素导致中小动脉血管紧张度增高。常可 见于肾性高血压等动脉硬化症病人脉中。 转豆脉是一种脉来去捉摸不定如豆之旋转的脉象。具体原因是由于心脏节律过速,血液流动过快导致脉管圆滑、流利不

中医脉象口诀歌_学会你也能号脉

脉理兮,用心细,三法四中要熟记。人脉难,需勤理,察形辨象非容易,浮沉迟数力为中,扩充各脉真消息,此理需明未诊前,免之新医,吃脉记,经为一贯用心机,指下 回声诊妙记。 浮脉:轻寻有、按无有,浮脉漂然肉上

游,水帆木浮未定向,浮脉中间仔细究,有力恶风见表实,无神无力指虚浮,浮脉里有七瓣(浮紧、浮缓、浮滑、浮数、、浮迟、浮虚、浮洪),其中理性要经验。 洪脉:洪脉满指波涛似,来时力状去自然。脉洪阳盛虽夏旺,非是火盛治灾凡。实脉:实毕毕更属长,举按充实力最强,新病逢时是火盛,久病逢时或气痛。 长脉:长脉直过本位前,迢迢自弱类长杆,心肾身强气本状,实脉相联似剑长。 短脉:短脉象形似龟,藏头露尾脉中筋,寸尺可凭关不诊,涩微动结似相随,主病逢之为难治,概似真元气多亏。 芤脉:两边实中间空,芤形脉似软如葱,

寸阳见芤血上溢,芤现迟脉下流红,芤形浮细须轻诊,睡眠浮脉像得诊,气血伤耗精神损,自汗阳虚骨蒸深。 散脉:散脉形浮无沉候,如寻至数拘不定,满指散乱似扬先,按之分散难归整,产是生早胎为堕,久病脉散必丧命。 沉脉:沉脉壮重迎指,如石投水往下沉,按之无力真元弱,有力为痛滞气侵,中寒其脉均沉类,沉紧、沉滑、沉弦、沉细、沉数、沉迟、沉微,数头机关勿误人。

微脉:细微小至如弦,沉而极细最不断,春夏少年均不宜,春冬老弱确为善。 伏脉:沉之深,伏脉游,下指推筋靠骨求,真气不行症痞结,脉丧泻之不出头。 弱脉:沉细软绵似弱脉,轻寻无板重采知,元气耗损精血虚,少年可虑白头矣。 虚脉:虚脉举指迟大软,按之无力又空洞,精神气血都伤损,病因虚法,汗多中。 牢脉:沉而伏力很强,牢形实大和弦长,劳伤微疾真精损,气喘腹疝,七情伤。

中医脉诊---29脉象记忆歌诀

中医脉诊——29脉象记忆歌诀 2017-09-29 07:44 导读:人体的五脏,就是说,左手的寸、关、尺对应人体的心、肝、肾, 右手的寸、关、尺对应人体的肺、脾,命门。脉诊是医师用手指切按患者的动脉搏动,体验脉动应指的情况,了解和判断病证的一种诊病方法。在临床中,基本上来个病人就把手脖伸到诊桌上让中医大夫号脉,但辩脉是很复杂的,下面一起看看中医各种脉象知识! 一、浮脉类(轻取即得浮脉主,浮洪濡散芤革全) 1.浮脉:举之有余按不足,表证为主虚阳浮。 2.洪脉:脉体阔大实有力,来盛去衰热盛主。 3.濡脉:濡脉浮细软无力,虚证湿困二类主。 4.散脉:浮取散漫而无根,脉力不匀伴至数,脏气将绝元气散。 5.芤脉:浮大中空如葱管,伤阴之际如失血。 6.革脉:中空边坚浮搏指,亡血失精半产崩。 二、沉脉类(重按始得沉脉类,沉脉伏脉弱与牢) 1.沉脉:轻取不应重按得,沉脉主里是唯一。 2.伏脉:重按推至筋骨得,邪闭厥病与痛极。 3.弱脉:弱脉沉细无力软,阳气虚衰气血虚。 4.牢脉:沉按实大而弦长,疝气癥积阴寒积。 三、迟脉类(一息不足四至迟,迟缓涩脉与结脉) 1.迟脉:迟脉一息不足四,寒证亦见邪热聚。 2.缓脉:脉来怠缓息四至,平人脾虚与湿病。 3.涩脉:迟滞不畅往来艰,精伤血少为虚证,气滞血瘀痰食阻。 4.结脉:迟而时止无定数,寒痰瘀血气血虚,阴盛气结症候全。 四、数脉类(五至以上数脉征,数疾促动4类分) 1.数脉:五至以上不足七,热证亦主里虚证。 2.疾脉:脉来急疾七八至,热证亦主里虚证。 3.促脉:数而时止无定数,阳亢脏衰痰瘀食。 4.动脉:脉短如豆是动脉,滑数有力痛惊恐。 五、虚脉类(应指无力虚脉类,虚脉细脉微代短) 1.虚脉:举按无力指松软,虚脉虚证一对一。 2.细脉:脉细如线指明显,气血俱虚与湿证。

常用中药的记忆口诀

常用中药的记忆口诀 常用中药记忆方法 1. 麻黄:为发汗解表的要药。为用于肺气壅遏喘咳的要药。 2. 白芷:为治疗阳明头痛的要药。 3. 辛夷:为治疗鼻渊的要药。 4. 紫苏:为治疗风寒感冒的常用药。 5. 生姜:入脾经,善温中止呕,为“呕家圣药”。 6. 荆芥:为发表散风通用药。 7. 防风:为治风通用药。 8. 细辛:为治感受风寒、风湿之多种痛证及鼻渊头痛之要药;为治寒饮伏肺之要药。 9. 葛根:为治项背强痛之要药。 10. 柴胡:为治疗肝胆证的要药。(为治疗少阳证的要药,为治疗疟疾寒热的常用药。) 11. 石膏:为治疗气分高热和肺胃实火之要药。(为清泻肺胃二经气分实热的要药。) 12. 夏枯草:为治肝阳眩晕,目珠夜痛及瘰疬肿结之要药。 13. 黄连:为治疗湿热火郁之要药;治疗泻痢的要药。 14. 知母:为清泻肺胃二经气分实热的要药。 15. 生地黄:为清热、凉血、止血之要药。

16. 金银花:为治疗一切内痈外痈的要药。 17. 蒲公英:为治疗乳痈的要药。 18. 射干:为治疗咽喉肿痛的常用药。 19. 龙胆草:为治肝经湿热实火之要药。 ` 20. 连翘:为“疮家圣药”。 21. 大青叶:为治血热毒盛所致诸证之要药。 22. 鱼腥草:为治疗肺痈的要药。 23. 白头翁:为治疗热毒血痢之良药。 24. 芒硝:为治疗肠胃实热内结,燥屎坚硬难下之要药。 25. 大黄:为治疗积滞便秘之要药。 26. 威灵仙:为治疗风寒湿痹肢体拘挛或麻木之要药 27. 徐长卿:为治风痹或痹症痛重之要药。 28. 木瓜:为治疗风湿痹证酸重拘急麻木及吐泻转筋常用药。(为治疗风湿痹痛、经脉拘急之要药。) 29. 桑寄生:为治肝肾亏虚胎动不安之要药。 30. 苍术:为治湿阻中焦之要药。 31. 厚朴:行气、消积、除胀之要药。(为消除胀满之要药。) 32. 砂仁:为治疗寒湿中阻,脾胃气滞之良药;为治妊娠气滞恶阻及胎动不安之佳品。 : 33. 滑石:为治湿热淋痛之良药;为治暑湿诸证之佳品;为治湿疮湿疹及痱毒之要药。

濒湖脉诀27种脉象歌诀整理背诵版

《濒湖脉学》27种脉象背诵版 作者:李时珍 浮脉 体状诗: 浮脉惟从肉上行,如循榆荚似毛轻; 三秋得命知无恙,久病逢之却可惊。 相类诗: 浮如木在水中浮,浮大中空乃是芤; 拍拍而浮是洪脉,来时虽盛去悠悠。 浮脉轻平似捻葱,虚来迟大豁然空; 浮而柔细方为濡,散似杨花无定踪。 主病诗: 浮脉为阳表病居,迟风数热紧寒拘; 浮而有力多风热,无力而浮是血虚。 寸浮头痛眩生风,或有风痰聚在胸; 关上土衰兼木旺,尺中溲便不流通。 —2— 沉脉 体状诗: 水行润下脉来沉,筋骨之间软滑匀; 女子寸兮男子尺,四时如此号为平。 相类诗: 沉帮筋骨自调匀,伏则推筋着骨寻; 沉细如绵真弱脉,弦长实大是牢形。 主病诗: 沉潜水蓄阴经病,数热迟寒滑有痰。 无力而沉虚与气,沉而有力积并寒。 寸沉痰郁水停胸,关主中寒痛不通。 尺部浊遗并泄痢,肾虚腰及下元痛。

—3— 迟脉 体状诗: 迟来一息至惟三,阳不胜阴气血寒。 但把浮沉分表里,消阴须益火之源。相类诗: 脉来三至号为迟,小快于迟作缓持。 迟细而难知是涩,浮而迟大以虚推。主病诗: 迟司脏病或多痰,沉痼癥瘕仔细看。 有力而迟为冷痛,迟而无力定虚寒。 寸迟必是上焦寒,关主中寒痛不堪。 尺是肾虚腰脚重,溲便不禁疝牵丸。—4— 数脉 体状诗: 数脉息间常六至,阴微阳盛必狂烦。 浮沉表里分虚实,惟有儿童作吉看。相类诗: 数比平人多一至,紧来如数似弹绳。 数而时止名为促,数在关中动脉形。主病诗: 数脉为阳热可知,只将君相火来医。 实宜凉泻虚温补,肺病秋深却畏之。 寸数咽喉口舌疮,吐红咳嗽肺生疡。 当关胃火并肝火,尺属滋阴降火汤。—5— 滑脉 体状诗:

中医把脉歌诀.

中医把脉歌诀,郎朗上口,太好记了!赶紧收好! 一、浮脉 【体象歌】浮在皮毛,如水漂木;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主病歌】浮脉为阳,其病在表。寸浮伤风,头疼鼻塞;左关浮者,风在中焦;右关浮者,风痰在膈;尺脉得之,下焦风客,小便不利,大便秘涩。 【兼脉歌】无力表虚,有力表实。浮紧风寒,浮迟中风;浮数风热,浮缓风湿。浮芤失血,浮短气病;浮洪虚热,浮虚暑惫;浮涩血伤,浮濡气败。 二、沉脉 【体象歌】沉行筋骨,如水投石;按之有余,举之不足。 【主病歌】沉脉为阴,其病在里。寸沉短气,胸痛引胁;或为痰饮。或水与血。关主中寒,因而痛结;或为满闷,吞酸筋急。尺主背痛,亦主腰膝;阴下湿痒。淋浊痢泄。 【兼脉歌】无力里虚,有力里实。沉迟痼冷,沉数内热;沉滑痰饮,沉涩血结;沉弱虚衰,沉牢坚积;沉紧冷疼,沉缓寒湿。 三、迟脉 【体象歌】迟脉属阴,象为不及;往来迟慢,三至一息。 【主病歌】迟脉主脏,其病为寒。寸迟上寒,心痛停凝;关迟中寒,癥结挛筋;尺迟火衰,溲便不禁,或病腰足,疝痛牵阴。 【兼脉歌】有力积冷,无力虚寒。浮迟表冷,沉迟里寒;迟涩血少,迟缓湿寒;迟滑胀满,迟微难安。 四、数脉 【体象歌】数脉属阳,象为太过;一息六至,往来越度。 【主病歌】数脉主腑,其病为热。寸数喘咳,口疮肺;关数胃热,邪火上攻;尺数相火,遗浊淋癃。

【兼脉歌】有力实火,无力虚火。浮数表热,沉数里热。阳数君火,阴数相火。右数火亢,左数阴戕。 五、滑脉 【体象歌】滑脉替替,往来流利;盘珠之形,荷露之义。 【主病歌】滑脉为阳,多主痰涎。寸滑咳嗽。胸满吐逆;关滑胃热,壅气伤食;尺滑病淋,或为痢积,男子溺血.妇人经郁。 【兼脉歌】浮滑风痰,沉滑痰食。滑数痰火,滑短气塞。滑而浮大,尿则阴痛。滑而浮散,中风瘫痪。滑而冲和,娠孕可决。 六、涩脉 【体象歌】涩脉蹇滞,如刀刮竹;迟细而短,三象惧足。 【主病歌】涩为血少,亦主精伤。寸涩心痛,或为怔忡。关涩阴虚,因而中热;右关土虚,左关胁胀。尺涩遗淋,血利可决;孕为胎病,无孕血竭。 【兼脉歌】涩而坚大,为有实热;涩而虚软,虚火炎灼。 七、虚脉 【体象歌】虚合四形,浮大迟软;及乎寻按,几不可见。 【主病歌】虚主血虚。又主伤暑。左寸心亏,惊悸怔忡;右寸肺亏,自汗气怯。左关肝伤,血不营筋;右关脾寒,食不消化。左尺水衰,腰膝痿痹;右尺火衰,寒证蜂起。 八、实脉 【体象歌】实脉有力,长大而坚;应指愊愊,三候皆然。 【主病歌】血实脉实,火热壅结。左寸心劳,舌强气涌;右寸肺病,呕逆咽疼。左关见实,肝火胁痛;右关见实,中满气疼。左尺见之,便闭腹疼;右尺见之,相火亢逆。 【兼脉歌】实而且紧,寒积稽留。实而且滑,痰凝为祟。

15种常见脉象的疾病对应

2014江西医疗卫生招聘中医备考:15种常见脉 象的疾病对应 人体大致有28种脉象,每一种脉象都是对人体机能的反映,都有所对应的病症范围。中公卫生人才网带着大家学习几种常见脉象对应哪些疾病。 1.实脉:寸关尺三部脉皆有力.主病:实证:邪气亢盛而正气充足,正邪相搏,气血充盈脉道,搏动有力。 2.沉脉:轻按不得,重按乃得。特点为脉搏部位较深。主病:里证。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邪郁于里,气血阻滞阳气不畅,脉沉有力为里实;脏腑虚弱,阳虚气陷,脉气鼓动无力,则脉沉无力。 3.弦脉:脉挺直而长,如按弓弦,有劲有弹力,脉管的硬度大。主气郁,肝胆病证及痛证。常见于外感少阳证,肝病,胆病,高血压病,动脉硬化及各种疼痛病证。 4.洪脉:脉形洪大,脉来如波涛汹涌,来盛去衰,脉形宽,波动大。主热证,阳热亢盛。常见于高热病人。 5.数脉:脉搏急促,(每分钟脉搏在90次以上)。特点是较正常脉搏至数快。主病:热证。有力为实热,无力为虚热。外感热病初起,脏腑热盛,邪热鼓动,血行加速,脉快有力为实热。阴虚火旺,津血不足,虚热内生,脉快而无力为虚热。

6.促脉:脉来急数,时而一止,止无定数,即脉搏快有不规则的间歇。为阳盛热实,或气血痰食停滞,见于气血痰食瘀滞,肿痛,诸实热证。脉细促而无力,多为虚脱之象。 7.滑脉:脉来流利圆滑,如盘滚珠,多属邪盛,痰食内滞。气血充盛的正常人有时可见此脉,妇女妊娠时多见此脉,病脉则多见于痰饮、食滞、瘀血、实热,如各种炎症,消化不良,实证闭经、恶性肿瘤等。 8.浮脉:轻按可得,重按则减。特点为脉搏部位表浅。主病:表证由于外感病邪停留于表时,卫气抗邪,脉气鼓动于外,故脉位浅显。浮而有力为表实;浮而无力为表虚。内伤久病因阴血衰少,阳气不足,虚阳外浮,脉浮大无力为危证。 9.缓脉:一息四至,不快不慢,不强不弱,脉来和缓,脉的硬度、张力适中,是有胃气的正常脉象,见于健康人。病脉则见于气机为湿所困之湿证,或病后复元。 10.迟脉:脉搏缓慢,(每分钟脉搏在60次以下)。主病:寒证。有力为实寒,无力为虚寒。寒则凝滞,气血运行缓慢,脉迟而有力为实寒证。阳气虚损,无力运行气血,脉迟而无力,为虚寒证。运动员和重体力劳动者,脉象常迟,属生理状态。 11.细脉:脉按之细小如线,起落明显。主病:虚证,多见于阴虚、血虚证。又主湿病。阴血亏虚不能充盈脉道,或湿邪阻压脉道,脉细小。

二十八脉脉象与主病歌诀

李中梓《诊家正眼》二十八脉脉象与主病歌诀 浮脉 【体象歌】浮在皮毛,如水漂木;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主病歌】浮脉为阳,其病在表。寸浮伤风,头疼鼻塞;左关浮者,风在中焦;右关浮者,风痰在膈;尺脉得之,下焦风客,小便不利,大便秘涩。 【兼脉歌】无力表虚,有力表实。浮紧风寒,浮迟中风;浮数风热,浮缓风湿。浮芤失血,浮短气病;浮洪虚热,浮虚暑惫;浮涩血伤,浮濡气败。 沉脉 【体象歌】沉行筋骨,如水投石;按之有余,举之不足。 【主病歌】沉脉为阴,其病在里。寸沉短气,胸痛引胁;或为痰饮。或水与血。关主中寒,因而痛结;或为满闷,吞酸筋急。尺主背痛,亦主腰膝;阴下湿痒。淋浊痢泄。 【兼脉歌】无力里虚,有力里实。沉迟痼冷,沉数内热;沉滑痰饮,沉涩血结;沉弱虚衰,沉牢坚积;沉紧冷疼,沉缓寒湿。 迟脉 【体象歌】迟脉属阴,象为不及;往来迟慢,三至一息。 【主病歌】迟脉主脏,其病为寒。寸迟上寒,心痛停凝;关迟中寒,癥结挛筋;尺迟火衰,溲便不禁,或病腰足,疝痛牵阴。 【兼脉歌】有力积冷,无力虚寒。浮迟表冷,沉迟里寒;迟涩血少,迟缓湿寒;迟滑胀满,迟微难安。 数脉 【体象歌】数脉属阳,象为太过;一息六至,往来越度。 【主病歌】数脉主腑,其病为热。寸数喘咳,口疮肺;关数胃热,邪火上攻;尺数相火,遗浊淋癃。 【兼脉歌】有力实火,无力虚火。浮数表热,沉数里热。阳数君火,阴数相火。右数火亢,左数阴戕。 滑脉 【体象歌】滑脉替替,往来流利;盘珠之形,荷露之义。 【主病歌】滑脉为阳,多主痰涎。寸滑咳嗽。胸满吐逆;关滑胃热,壅气伤食;尺滑病淋,或为痢积,男子溺血.妇人经郁。 【兼脉歌】浮滑风痰,沉滑痰食。滑数痰火,滑短气塞。滑而浮大,尿则阴痛。滑而浮散,中风瘫痪。滑而冲和,娠孕可决。 涩脉 【体象歌】涩脉蹇滞,如刀刮竹;迟细而短,三象惧足。 【主病歌】涩为血少,亦主精伤。寸涩心痛,或为怔忡。关涩阴虚,因而中热;右关土虚,左关胁胀。尺涩遗淋,血利可决;孕为胎病,无孕血竭。 【兼脉歌】涩而坚大,为有实热;涩而虚软,虚火炎灼。 虚脉 【体象歌】虚合四形,浮大迟软;及乎寻按,几不可见。 【主病歌】虚主血虚。又主伤暑。左寸心亏,惊悸怔忡;右寸肺亏,自汗气怯。左关肝伤,血不营筋;右关脾寒,食不消化。左尺水衰,腰膝痿痹;右尺火衰,寒证蜂起。 实脉 【体象歌】实脉有力,长大而坚;应指愊愊,三候皆然。 【主病歌】血实脉实,火热壅结。左寸心劳,舌强气涌;右寸肺病,呕逆咽疼。左关见实,肝火胁痛;右关见实,中满气疼。左尺见之,便闭腹疼;右尺见之,相火亢逆。

常见的脉象口诀整理

常见的脉象口诀整理 脉诊在中医中广泛应用,为了帮助中医确有专长考试的考生更好的准备考试,医学教育网的小编特为大家整理了这份常见的脉象口诀,与大家分享。 浮脉:轻寻有、按无有,浮脉漂然肉上游,水中浮木未定向,浮脉中间仔细究,有力恶风见表实,无神无力指虚浮,浮脉里有七伴(浮紧、浮缓、浮滑、浮数、浮迟、浮虚、浮洪),其中理性要经验。 洪脉:洪脉满指波涛似,来时力壮去自然。脉洪阳盛虽夏旺,非是火盛治灾凡。 实脉:实脉行毕更属长,举按充实力最强,新病逢时是火盛,久病逢时或气痛。 长脉:长脉直过本位前,迢迢自弱类长杆,心肾身强气本壮,实脉相联似剑长。 短脉:短脉触之形似龟,藏头露尾脉中筋,寸尺可凭关不诊,涩微动结似相随,主病逢之为难治,概似真元气多亏。 芤脉:芤脉边实中间空,形似软而按如葱,寸阳见芤血上溢,芤现迟脉下流红,芤形浮细须轻诊,睡眠浮脉像得诊,气血伤耗精神损,自

汗阳虚骨蒸深。 散脉:散脉形浮无沉候,如寻至数拘不定,满指散乱似扬先,按之分散难归整,产是生早胎为堕,久病脉散命必丧。 沉脉:沉脉状似重迎指,如石投水往下沉,按之无力真元弱,有力为痛滞气侵,中寒其脉均沉类,紧滑弦细数迟微,数头机关勿误人。微脉:微脉细小至如弦,沉而极细最不断,春夏少年均不宜,春冬老弱确为善。 伏脉:沉之深,伏脉游,下指推筋靠骨求,真气不行症痞结,脉丧泻之不出头。 弱脉:沉细软绵似弱脉,轻寻无得重采知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元气耗损精血虚,少年可虑白头矣。 虚脉:虚脉举指迟大软,按之无力又空洞,精神气血都伤损,病因虚法汗多中。 牢脉:牢脉沉而伏力强,牢形实大与弦长,劳伤微疾真精损,气喘腹疝七情伤。 革脉:革脉肢体自浮急,象诊真似按鼓皮,女人半产并崩漏,男子血虚或梦遗。 迟脉:迟脉寻按至来三,来往极慢微迟脉,浮迟表寒是表证,沉迟里冷必定见。缓结代涩居迟类,不究详细莫轻谈。 缓脉:缓脉四至通不偏,和风杨柳袅自然,欲从脉中求神气,只在从容和缓间,缓迟气血皆伤损,和缓从容为气安。 结脉:缓一应指复又来,结脉肢体记在怀,悲虑积中成郁结,五芤交

中医诊断口诀

中医诊断口诀 1.表寒证:伤寒恶寒身发热,鼻塞无汗浮紧咳;中分恶风脉浮缓,头项强痛自汗出. 2.表热证:表热热重恶寒轻,微渴有汗咽肿红;咳痰粘稠脉浮数,舌红苔黄银翘灵. 3.里热实证:里热实证高热狂,烦谵口渴喜饮凉;腹痛拒按尿赤少,沉数有力舌苔黄. 4.里寒虚症:里寒虚症腹痛满,呕吐清水气息短;纳少便溏利清谷,舌淡苔白脉沉缓. 5.寒证:寒证面白畏寒冷,蜷卧口淡尿长清;便溏舌淡脉迟弱,阴盛外寒阳虚生. 6.实热证:实热高热面目红,汗出烦渴喜冷冰;登高而歌或谵语,舌绛脉洪和神昏. 7.虚热证:虚热骨蒸五心烦,盗汗乏力悸失眠;头晕眼花腰酸痛,气短咽干痰少粘;颧红无苔脉细数,育阴潜阳治可愈. 8.寒热错杂(上热下寒):上热下寒错杂证,胸中烦热咳痰粘;口舌生疮咽肿痛.腹痛便溏紧相连 9.上寒下热:上寒胃脘拘急痛,呕吐清水哕逆机急;下热下腹胀闷痛,尿痛色黄尿意频. 10.里寒表热:里寒素有浮肿病,畏寒便溏四肢凉;复感表热渴咽痛,发热解表当助阳. 11.里热表寒:里热表寒素有热,烦躁便秘渴咽干;复感寒邪身躯痛,继而发热恶风寒. 12.真热假寒:真热假寒阳不伸,面色苍白手足冰;恶热烦渴喜冷饮,舌绛苔黄神不清. 13.真寒假热:身寒假热阳气虚,舌淡尿清便溏稀;真热口渴脉虚大,甘温除热好时机. 14.虚症:虚症形瘦无精神,心悸气短汗淋淋;阴虚可见五心热,阳虚面白肢不温;舌光无苔脉细弱,大便溏泻小便频. 15.实证:实证气郁精神狂,胁脘腹胀痰浊黄;便难里急尿涩痛,舌红苔厚脉弦长. 16.上实下虚:上实喘嗽壅胜痰,胸脘腹胀卧则难;下虚浮肿吸气少,形寒肢冷腰膝酸. 17.上虚下实:上虚心肺不足证,下实大肠湿热凝;心悸怔中气息短,里急后重脓血行;里实表虚风热壅,郁在三焦表里中;腹满据按二便闭,发热汗出痛恶风. 18.里虚表实:里虚表实食欲减,便溏食后腹胀满;恶寒发热头身痛,素体阳虚又外感. 19.真实假虚:内有真实外假虚,体瘦神疲冷身肢;里急后重或症癖,大实赢状补益疾. 20.真虚假实:真虚假实腹胀满,痛喜揉按而和缓;舌质胖嫩虚弦脉,反泻含冤重危险 21.气虚:气虚五脏功能弱,呼吸气促语低微;身疲肢倦食纳少,心悸筋缓目发黑;头晕眼花腰酸痛,自汗脱肛内脏重. 22.气滞证:气滞主证胀闷痛,胀疼发作时重轻;窜痛嗳气矢气减,兼证五脏各有型;脘闷纳呆胁胀满,咳喘胸憋腰脊痛. 23.气逆:气逆病本肺胃肝,咳嗽喘息肺逆先;呕恶嗳气呃逆胃,肿逆昏厥头晕眩. 24.血虚证:面唇舌甲无光华,心悸失眠手足麻;经少衍期脉虚细,头眩乏力眼昏花. 25.血热证:身热夜甚烦不眠,目红鼻衄发疹斑;舌质红绛脉细数,月经先期崩漏连. 26.血瘀:肿胀刺痛有定点,日轻夜重面色暗;口唇舌质青紫暗,舌边尖部瘀点斑;口干嗽水不欲咽,肢体麻木或痉挛;脉沉细涩为要点,部位不同随政见. 27.气滞血淤:气滞血淤肝郁成,太息易怒胁胀痛;月经不调胁痞块,舌紫脉虚诊可凭. 28.气血两虚:气血两虚头晕眩,少气乏力懒语言;面白色淡脉细弱,自汗心悸兼失眠. 29.气虚失血:气虚失血属内伤,倦怠少气面萎黄;肌衄便血成崩漏,舌淡脉弱归脾汤 30.阴阳: 1)阴证面白冷四肢,神疲乏力语声低;尿清便溏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沉迟. 2)阳证神旺语声粗,面目红赤呼吸粗;高热尿黄大便秘,舌红苔黄脉洪浮. 3)阴虚内热颧唇红,盗汗少寐梦遗精;五心烦热脉细数,舌红无苔卧不宁. 4)阳虚外寒面唇白,自汗欲寐虚弱脉;身倦畏寒尿频数,阳痿带稀体无泽. 5)失血脱水成之阴,口干喜冷汗多粘;舌红干燥脉虚数,面色潮红畏热烦. 6)亡阳病变阳虚脱,手足厥冷汗出多;脉微欲绝舌淡润,渴喜热饮息微弱.

中医常用100个方剂记忆口诀

中医常用100个方剂记忆口诀 (歌诀中:三=枣、姜、草将军=大黄国老=甘草) 【一贯煎】当地杀狗,一贯零卖---当归生地(君)沙参枸杞子金铃子麦冬 补阳滋阴疏肝 【二陈汤】夏苓姜草半红梅-茯苓生姜炙甘草半夏(君)乌梅陈皮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二妙散】黄猪----黄柏,苍术清热燥湿止痒 【九味羌活汤】强风百草细秦川(有)苍生---羌活(君)防风白芷甘草细辛黄芩川芎苍术生地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三子养亲汤】白姐舒服---白芥子苏子莱菔子降气快膈,化痰消食 【三仁汤】三仁扑通滑竹夏---(杏仁白蔻仁薏苡仁)君厚朴通草滑石竹叶半夏清利湿热,宣畅气机 【三物备急丸】黄豆浆---大黄巴豆干姜攻逐冷积 【大青龙汤】干妈姓桂,(认)识江嫂---甘草麻黄杏仁桂枝生石膏生姜大枣发汗解表,清热除烦 【大建中汤】教人糖浆---蜀椒人参饴糖干姜温中补虚,降逆止痛 【大承气汤】皇后只是笑---大黄(君)厚朴枳实芒硝峻下热结 【大柴胡汤】秦将军只要半壶枣酱—黄芩大黄枳实白芍半夏柴胡大枣生姜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大黄牡丹汤】黄母削冬桃—大黄牡丹芒硝冬瓜子桃仁泻热破瘀散瘀消肿肠痈初起【小青龙汤】少将为嘛甘心下跪---白芍干姜五味子麻黄(君)炙甘草细辛半夏桂枝(君)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小建中汤】桂三要糖桂枝炙甘草生姜大枣芍药饴糖(君)温中补虚,和里缓急【小陷胸汤】拌黄瓜 -----半夏黄连瓜蒌宽胸涤痰开结 【小柴胡汤】胡琴下三人---柴胡(君)黄芩半夏(大枣生姜炙甘草)人参扶正驱邪,和胃降逆 【小蓟饮子】六一节牧童生当煮山黄鸡---滑石炙甘草藕节木通生地当归竹叶山栀子蒲黄小蓟(君)热结下焦之血淋,尿血 【天台乌药散】回乡练兵要把良将请---小茴香木香川楝子槟榔乌药(君) 巴豆(炒川楝子用) 高良姜青皮行气疏肝,散寒止痛

中医28种脉象

就是平常健康人的脉象。 一般而言,脉来不大不小,不浮不沈,来去从容,一息四五至(正常人的一呼一吸叫做一息),就属于平脉。而常人的脉又会随着时令、年龄、性别、体力、生活情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例如「春弦」、「夏洪」、「秋毛」、「冬石」。 由于这些都是因为季节而有的脉象变化,因此并不属于病况,所以称为「平脉」。年老人脉较快且硬,成年人脉较慢而柔,小儿脉更快;男子脉较慢,女子脉较快,这是因男女老幼不同而有的脉象差异;至于经常劳动体力的人,脉多大而有力,经常用脑的人,脉细且无力。 在运动后、饮酒、洗浴、激动之后,脉会较快。相反地,安静或睡眠时,脉会较慢,这是因生活起居不同而有所变化的平脉。大体而言,这些脉象的变动,只是会稍微地变化,与正常的脉象并不会有太大出入。 在切脉时,必须把握「不大不小、不浮不沈、来去从容、一息四五至」(小儿一息可有六至)的原则。如果超过了这些范围,又出现了其它的病象时,就属于病脉。 ◎病脉 与「平脉」相出入时,就称为「病脉」。古人将它分为二十八脉:浮、沈、伏、迟、数、疾、代、促、结、洪、细、长、短、弦、虚、实、弱、微、散、缓、濡、紧革、牢、滑、动、涩」各自描写出不同的脉象与主病。在临症上,言二十八种脉象,很少只见一种脉象,通常都是兼见几种的脉象。为了便于记忆,清代名医陈园将这二十八脉分为八大类,并且以浮、沈、迟、数、细、大、短、长八脉为纲,分别叙述各种脉象与主病。 浮脉:(附洪脉、虚脉、散脉、芤脉、革脉、濡脉) 浮脉的脉象,是指用轻的指力,就可以得到脉象,虽然彰明易见,但是重按反而不见。它的主病,是表症、阳症与腑病。在浮脉相类的脉象中,又包括洪、虚、散、芤、革、濡等六种脉象。凡是浮而有力的叫洪脉,主要是邪盛火亢;浮而无力的是虚脉,主要是气血虚弱;浮且中空如管的是芤脉,主病为失血;脉象浮而散乱的是散脉,主病是肾气衰败;浮而外强中空较芤为剧的是革脉,主病是阴阳不交而极为细软的是濡脉,主要为阳虚有湿。以上各病症与脉象,是以浮脉为纲。 沈脉:(附伏脉、牢脉、弱脉) 沈脉的脉象,是用重的指力才能取得的脉象。用轻的指力,是无法取得的。主病为里症、阴症与脏病。在沈脉相类脉象中,又包括伏脉、牢脉与弱脉。凡是沈而着骨,隐伏不现的叫做伏脉,主病是病邪深沈在里之症;脉来大而弦实,沈取才能得到的叫牢脉,主病是坚积寒实之症;脉来细小而沈,重按才能得到的叫弱脉,主病是阳气衰微之症。以上的各种脉象与病症,都是以沈脉为纲。 迟脉:(附缓脉、涩脉、结脉、代脉) 迟脉的脉象是脉来次数减少,一息只有三至,甚至两至,主病的内容是内脏阴寒之症。在迟脉相类脉象中,包括缓脉、涩脉、结脉、代脉。凡是脉来宽缓和匀,一息四至的,就叫做缓脉,

通用中药加脉象口诀

常用中药加脉象口诀 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紫苏:发汗解表解鱼蟹毒——行气宽中顺气安胎 生姜:发汗解表解鱼蟹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荆芥:发表散风——透疹消疮炒炭止血 防风:发表散风——胜湿止痛止痉止泻 白芷:散风寒湿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细辛:散风寒湿通窍止痛——温肺化饮 苍耳子:散风寒通鼻窍止头痛——散风除湿 辛夷:散风寒通鼻窍止头痛 羌活:祛风寒湿痹解表——气雄而烈上行达表 独活:祛风常用中药加脉象口诀寒湿痹解表——气淡而缓下行入里香薷: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薄荷:疏散风热透疹利咽——清利头目疏肝解郁 牛蒡子:疏散风热透疹利咽——滑利通便解毒散肿 蝉蜕:疏散风热透疹利咽——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桑叶:疏散风热平肝清肝明目——清肺润燥凉血止血 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柴胡:发表升阳——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 升麻:发表升阳——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

葛根:发表升阳——解肌退热发表透疹升阳止泻生津止渴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驱风止痛 淡豆豉:解表除烦 浮萍: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水消肿 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 知母: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滋阴润燥 芦根:清热生津——祛痰排脓清胃止呕利尿透疹 天花粉:清热生津——清肺润燥排脓散肿 竹叶:清心除烦清常用中药加脉象口诀热利尿——生津止渴淡竹叶:清心除烦清热利尿——渗湿泄热 夏枯草:清肝明目降血压——散郁结 决明子:清肝明目降血压——润肠通便 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 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除热安胎 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除烦止呕 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热除蒸 苦参:清热燥湿杀虫止痒——燥湿止泻清热利尿 白鲜皮:清热燥湿杀虫止痒——清热解毒祛风痛痹 龙胆草:清肝泻火清热燥湿 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凉血止痢 连翘: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消肿散结清心利尿 蒲公英: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清肝明目通经下乳利湿通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