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筑艺术与建筑设计的融合
论建筑结构设计与艺术设计的协调

起 ,这些 的拱 肋形成 了美 丽的 网格 图案 。而穹顶 中后穹顶 由 3 6根倾斜的 Y形支 柱支 撑着上部 结构的重量 ,细巧的支柱和波 形穹顶边 缘也取得 了很好的视 觉效果 。在都 灵劳动 宫的十字形变 截面柱及伞形屋 盖也是理 性地分析
了 钢 筋 混 凝 土 的 受 力 特 点 后 ,又 经 过 艺 术 加 工 形 成 了富 有 感 染 力 的可
塑造型 ,把 形式和 内容 自然地融合 在一起,为建筑增 加 了一种 三维空 间设 计 手法 ,大大 地丰 富 了建筑 语 言的 词汇 。
5 建 筑 结 构 设 计 与 艺 术 设计 的 协 调 案 例 .
是合 为一 体 ,密 不 可 分 ,亦 即 “建筑 就 是 结 构 ,结构 就 是 建筑 ” 。 另一种就 是哲学或语 言学上 的结构 定义 ,即认 为任何研究对 象之 中都 存在着 复杂 的层次 结构 ,这 是把对象 组织 、联系在 一起 的 内在关 系 , 法 国人类 学家 c・莱维一斯特 劳斯就把 各种文化 都视为系 统 ,并可按 照其各成 分之 间的结构关系加 以分析 ,文化 系统中 的普遍 模式是 人类 思想 中恒 定结构 的产物。这些思想 对于城市 设计和建筑设 计也有过 重 要 影响 。这种 结构 的完 美性 , 以及 由完美 到不 完美 的辩证 转化 ,都
要 。一个 好 的建筑 设汁 ,必须 有一 个好 的 结构体 系才 能实 现 ,结构 设计 的好 坏 ,关系 到建 筑物 是否 适用 、经济 、美 观 。特别 在高 烈度 地 震 区 , 建 筑 设 计 必 须 在 满 足 结 构 抗 震 要 求 的 前 提 下 ,才 能 谈 得 上 建 筑物 的造 型美 观 、功能 完善 等等 。 因此 ,要设计 出 既要满 足建 筑美 观 ,造型 优美 ,又 要使 结构 安全 、经济 、合 理 的建筑 物是 每个 建筑 师 与 结 构 师 都 必 须 十 分 注 意 的 问题 。
建筑与艺术的交融建筑师的创造力

建筑与艺术的交融建筑师的创造力建筑与艺术的交融: 建筑师的创造力作为一种具有实用价值的艺术形式,建筑与艺术的交融在世界各地的建筑设计中展示着它们的巧妙结合。
建筑师在他们的作品中展现了无限的创造力,以创造独特而令人印象深刻的建筑空间。
本文将探讨建筑师如何通过创造力将建筑与艺术完美融合。
第一部分:建筑的艺术性与实用性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建筑的艺术性和实用性之间的平衡。
建筑作为一项实用的活动,必须满足人们的居住、工作和娱乐需求。
然而,建筑师在满足这些需求的同时,也应考虑如何将艺术元素融入设计中,以创造独特而美观的建筑。
艺术性在建筑设计中发挥着重要的角色。
建筑师通过选择合适的材料、色彩和纹理来丰富建筑的外观和室内设计。
他们还利用形状、线条和空间来营造出一种艺术氛围。
这种艺术性的表达使建筑脱离了单调乏味的功能性设计,为人们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
然而,艺术性不应妨碍建筑的实用性。
建筑必须能够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并为他们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
建筑师需要考虑到人们在建筑中的流动,空间的布局以及设备的便利性。
当建筑师能够在艺术性和实用性之间找到平衡点时,他们创造的建筑就会更加令人赞赏和感受到其中的艺术魅力。
第二部分:建筑师的创造力与艺术表达建筑师的创造力是建筑与艺术交融的核心。
他们通过想象力和创新思维,将美学理念融入到建筑设计中。
建筑师在创造过程中不断尝试新的设计概念,以实现他们的艺术愿景。
一种展现建筑师创造力的方式是通过建筑的外观设计。
建筑师通过各种形状、材料和结构来呈现建筑的独特性。
例如,弯曲的玻璃幕墙、复杂的立面设计以及独特的建筑轮廓,都是建筑师创造力的体现。
这些设计使建筑在城市景观中脱颖而出,并为人们带来美的享受。
此外,建筑师还通过内部空间的设计来表达他们的创造力。
他们利用光线、色彩和材料来创造一种独特的氛围。
建筑师通过巧妙地组织空间,并设计细致的细节,为用户提供一种独特而美妙的体验。
第三部分:建筑与当代艺术的交互作用在当代建筑设计中,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开始与艺术家合作,以实现建筑与艺术的更深入的交融。
论建筑设计与艺术文化的相互关系

・ 1 7 9 ・
论建筑设 计与艺 术文化 的相互关系
文春红 张 鹏
( 大庆 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 , 黑龙 江 大庆 1 6 3 0 0 物 中, 不少建筑物的建筑外在 形式和 结构上都渗透 着艺术文化 。纵观我 国古代的建筑设计 , 每 个朝代 的建 筑物在建筑形 态上都与其他朝代有着明显的不 同之处 , 这是 因为每个朝代所 崇尚的艺术文化 不 同所致。建筑是人类智慧的结 晶, 它可以 反 映 出不 同时期的 艺术文化和建筑设计的风格 , 正是 因为有 了它的存在 , 艺术文化才可更好的被保 留和传承 下来。建筑是反 映艺术文化 的载体 , 反过 来, 艺术文化又在一定程度上对建筑设计起 着一定的决定性 作用。主要就 建筑设计和 艺术文化之 间的相互关系作主要论述 。
大规模 的生产创造 了繁荣 的经 济 , 使得人们 生活水平有 了翻天 能发生的问题的解决办法和处理措施提前拟定好 , 并且用 图纸 和文 善 , 件 等书面形 式将 其绘 制和表达 出来 , 即绘 制建筑的设计 图纸 。在建 覆 地的变化 ,这就促使人们在生 活中对其环节要 求不断更新 和创 筑 的施工 和使用过程 中 , 如 果发生设计 图纸 中的类似 问题时 , 其 处 新 , 在建筑工程的设计 中人们不断的试图建立一种新的设计体制和 理 方式将参考设 计图纸中拟定的措施进 行解 决。 方式 , 为人们的审美要求和建筑 物功能的有效发挥提供 基础依据 。 2 . 3建筑设计与环境艺术的关系 建 筑设 计中的“ 设计 ” 二字 , 在早期 时候是用来 区分绘 画和实 用 美术 的。1 9 世纪 的“ 设计” 与现在 的“ 图案” 是 同一个意思 , 即带有标 绿 色植物 的季节性 变化和易修 剪的特点使 其在 营造建筑外 部 志性的装饰图样 。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 , “ 设计 ” 的概念渐渐沾染 上 空间环境 中成 为必不可少 的要素之一 。 独特的地域景观建筑的外部 了艺术 性的东西 , 并且还具有 了一定 的实用性和审美价值 。现在 是 空间环境不仅 同建筑形象有关 ,而且同建筑 室外 绿化景观 密切相 空间环境的特定性是建 筑不同于其他艺术门类的重要特征 。生 建 筑设 计主要由三个 方面构成 : 文化艺术 、 科学技术 和经济价值 。 它 关 , 其 实就是 指“ 设计者 的构思—— 建筑 的施 工建造——建筑物 的使用 长环境和 民族 文化 喜好的不 同使各 地域 的 自然植 物景观呈 现出巨 价 值” 这一完整 的 , 富有创造性的过程。 大的差异 , 而建筑 与周 围 自然环境 的结 合 , 不仅反 映了人 与 自然的 和谐关 系 , 而且造就了丰富多彩的地域景观 。虽然现代资讯共享带 1 . 2 艺 术 文化 的概 述 所谓 艺术 , 其意思可 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 一是精神层面 , 艺术 来人 们生活方 式 、 审美 取 向的 日渐趋 同 , 使建筑风 格的 同化 现象不 是 隶属于文 化范畴 内的一个 特殊领域 , 它是类 似宗教 、 伦理 等相关 可避免 , 但迥异的建筑 室内外 绿化景观却为城市面貌带来迥然不同 的文化 价值的一种表现形式。 二是活动过程的层面 , 在这个层面 , 一 的人 文视 觉景观 , 这种不易消融 的特点使其成为一幢建筑或一座城 般认 为艺术 就是 艺术 家的创造活动 , 即艺术家创造艺术作 品的创 造 市最不易磨灭 的印记 。 3 建筑设计与艺术文化渗透 的关 系 过程 。 三是活动结果层面 , 这个层面 的艺术含义最容易理解 , 认 为艺 术 就是指艺术 作品 , 即生活 中客观存在 的、 具有 一定价值 的艺术作 艺 术文化在建 筑工程设 计 中其 主要价值体 现在文 化与物质 之 品。艺 术是人类 审美的一种 , 也是现代化发展的一种核心环节。 间的关系之 中 , 可 以说在 建筑工程 的施 工之中 , 文 化与物质 紧密相 事 实上 , 艺术是人 类的一种情感 活动 , 而艺 术文化是 指人类 的 关 , 其继承 了传统结构设计模 式的同时要以 目前人们生活需求的物 种情感文 化。 前者是人类的一时之感 , 是一种生命 的启示 , 主要 目 质文化 紧密相连 , 在以文化 物质水平为基础进行控制与完善 。 的是为 了提 高人类 的生命 质量 。而后者则是在前者 的基础 上 , 通过 在新 世纪 以来 , 信 息技术 和科 学技术得 到飞跃发 展 , 以现代 建 这就为 提高人类对 美的评估 和欣 赏能力 , 完 善人类 人格和充实文化 品格 的 筑工程体 系为依据 的建筑模式和方法得到迅速 的发展流程 , 种学科 。 建筑工程设计理念和体系的更新改变提供 了基础与平 台, 在设计中 1 . 3 艺 术 文 化 和文 化 艺 术 的 区别 通过改变传统美学概念 , 以智能 化技术要 求和手段对 目前建 筑设 计 文 化艺术是指 以文化为 主要研 究对象 的艺术 , 简称 “ 文 艺” , 它 提 供 了 良好 基 础 依 据 。 的着重 点是 艺术 。且 它是较 为具象 的一种文化价值 的表现形式 , 比 结束 语 如: 文章 、 书画等 。 文化 艺术 中所表现 出来 的思想是很直观 、 直接的。 在 日益严重 的生态危机背景下 , 作 为一个 走在最前列 的建筑 行 艺术文化则是指隶属 于艺术领域 内的文化 , 它的着重点是 文化 。 业, 生态环境 的创造有着重要 意义。城市是人类文 明发展 的重要标 2 建筑 设计 与艺术文化的关系 志, 而建筑是城 市的灵魂 , 高贵 的灵魂 , 所 以必须 具有高 尚的建筑 。 在现存 的古老 的建筑形态 中 , 几乎所有建筑物 在外观形式和其 衡量一个高贵建筑的一个重要尺度就是基础设施建设 和环境塑造 。 内部结构上都渗透着一定 的艺术文化 。 不 同时代 的建筑师将其时代 所 具有的独特的艺术文化融人到建筑设计 当中 , 通过客 观存 在的建 筑形 态将其 具有时代特征的艺术文化遗 留和传 承下来 , 为后世人 了 解 和考证古代文化提供了最为关键的证据。 在建筑工程的设 计过程 中, 艺 术文化 的价 值主要体 现在文与质 的相互 结合 中 , 文 化价值是 指建筑形态传承 了古 老的结构设计 模式 , 物 质价值是指其建筑规模
艺术与设计的关系

艺术与设计的关系艺术与设计是密不可分的关系,两者互为表里,互相渗透,相辅相成。
艺术是人类情感和思想的表现,而设计则是在实际生活中进行规划和安排的过程。
艺术和设计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关系,更是一种相互渗透和相互交融的关系。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中,艺术和设计一直都在互相交融、互相影响,共同创造出无数美妙的作品,成为人类文明的灿烂篇章。
艺术与设计之间的关系在理论上可以追溯到古代。
古代的建筑、雕塑、绘画等艺术作品不仅仅是艺术的表达,更体现了设计的功用性。
比如古代的建筑作品,既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又要满足居住、工作、娱乐等实际需求,这就需要设计的参与。
在古代艺术作品中,往往蕴含着深刻的设计理念,而设计也常常受到艺术的启发和影响。
比如建筑设计中的对称美学原则、雕塑设计中的比例关系等,都与艺术的表现形式息息相关。
古代的艺术作品往往融合了艺术与设计的精华,成为了古代文明的瑰宝。
进入现代社会,艺术与设计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
在设计师眼中,艺术作品是一种灵感的源泉和思维的引导。
设计师常常会从绘画、雕塑、音乐等艺术作品中获取创作的灵感,借鉴艺术作品的审美理念和表现手法,将之运用到设计中。
在时尚设计中,设计师会从艺术作品中获取图案、色彩的灵感,将之运用到服装和配饰的设计中,使之更具有艺术感和时尚感。
在建筑设计中,设计师也会从绘画、雕塑等艺术作品中获取设计的灵感,使建筑更具有艺术的表现和价值。
在现代社会中,艺术作品往往成为了设计师的灵感源泉,为设计作品注入了更多的艺术之美。
在艺术领域中,设计的概念也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
当代艺术作品中,设计的元素也被广泛应用。
比如在装置艺术中,设计的元素被大量应用,其作品既要有艺术的表现,又要有设计的功用。
在当代雕塑作品中,设计师大量运用了工程和科技的方法,使雕塑作品不仅仅是艺术的表现,更体现了设计的理念。
当代艺术作品中常常融合了设计元素,成为了一种新的表现形式。
设计师的参与为艺术作品注入了更多的时代性、科技感和实用性,使之更具有现代感和未来感。
设计与艺术的关系论述题

设计与艺术的关系论述题设计与艺术,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可谓是如影随形,密不可分。
说白了,设计就是艺术的另一个面孔。
艺术家用颜料、画笔和创意表达情感,而设计师则用功能、结构和视觉语言来解决问题。
想象一下,艺术就像是一道色彩斑斓的彩虹,而设计则是那条支撑彩虹的桥,两者缺一不可。
每当我们走进一家咖啡馆,看到那些精美的装潢和舒适的布局,就能感受到设计师的巧思。
而那些墙上的艺术作品,则让这个空间更有灵魂,瞬间变得生动。
设计不是简单的摆弄材料,而是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像一杯好咖啡,让人回味无穷。
咱们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小细节,都是设计的体现,甚至连一张椅子的形状都能让人觉得舒适或者不适。
设计师通过对颜色、形状和材质的运用,给我们提供了一种美的享受,而艺术则激发了我们的情感,唤起我们的共鸣。
再说说艺术,这可是个让人着迷的领域。
每一幅画、每一首歌、每一部电影,都是艺术家心灵的流露。
艺术的魅力在于它的多样性,有时候你会觉得一幅抽象画就像是在和你对话,虽然你听不懂,但却能感受到那种情绪的碰撞。
艺术不拘一格,像个千变万化的魔术师,给你带来惊喜。
而设计在这里起到的作用,就是把这些惊喜变得更具可实现性。
举个简单的例子,现代家具的设计往往受到艺术的启发,既美观又实用,就像是生活中的一抹亮色。
设计师们借鉴艺术的元素,让我们的生活空间变得更有趣,甚至可以说,设计为艺术提供了一个展现的平台,让更多的人能够接触到这些美的事物。
生活中,我们常常能见到设计与艺术的碰撞。
比如那些时尚的服装,既有设计师的创意,又融入了艺术家的灵感。
每一次时装秀都像是一场视觉盛宴,设计与艺术在台上翩翩起舞,完美融合。
这种结合不仅仅是外表的华丽,更多的是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设计师和艺术家常常在一起探讨,彼此的思路交汇,碰撞出火花。
就像做菜一样,设计师和艺术家都是厨师,灵感就是食材,他们通过调配,创造出美味的佳肴,让我们大快朵颐。
设计与艺术的结合,让我们不仅能用眼睛去欣赏,更能用心去感受。
试论现代建筑设计与古建筑设计的融合

试论现代建筑设计与古建筑设计的融合摘要:在现代建筑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科技的迅猛发展、设计理念的不断创新。
现代建筑以其形式多变、功能齐全的特点,成为城市风景线的一部分。
然而,有时过于追求功能性和实用性,可能导致建筑失去一些文化的深度。
因此,将古代建筑设计与现代建筑设计相融合,是对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是对过去与未来的共同探索。
本文主要就现代建筑设计与古建筑设计的融合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现代建筑设计;古建筑设计;融合1现代建筑设计与古建筑设计融合的意义现代建筑的崛起使得建筑设计面临了新的挑战,如何在追求功能性的同时保留文化传统,成为设计师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幸运的是,现代设计师们开始积极吸收古代建筑的设计理念,试图将古老的文化注入当代建筑之中。
这一趋势的兴起将有助于设计师们开拓设计思想,重新理性思考建筑的本质。
古代建筑不仅是简单的居住场所,更是一种艺术的体现,充分展现了古代人的智慧和审美追求,是对时代精神的有力诠释。
古代建筑的精髓在于其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这些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得以传承,使得建筑不再仅仅是冷冰冰的混凝土和钢铁堆砌而成,而是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
现代建筑在保留功能性的同时,通过借鉴古代建筑的形式、结构和装饰等方面的设计理念,赋予了建筑更深层次的内涵。
这种融合并非简单地复制,而是一场对传统文化的深度思考和重新演绎。
通过对传统建筑元素的重新组合和创新,现代建筑设计呈现出独特的审美风格。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融入古代文化元素,既可以满足当代社会对建筑功能的需求,又能够让建筑作品在文化传承方面具有更为深远的内涵。
2古建筑设计理念的特征2.1平面布局之韵味一般而言,大多数古代建筑的平面布局都以一个方形“间”为基本单元,这种布局方式不仅体现了对宇宙结构的微妙理解,也反映了古代人对自然和谐的敬畏之情。
正方形“间”的数量和大小直接决定了整体结构的规模和形状,为建筑赋予了独特的形式美。
论建筑结构设计与艺术设计的协调创新

论建筑结构设计与艺术设计的协调创新摘要:建筑是汇聚设计师的创造结晶,犹如璀璨夺目的宝石,在钢铁与混凝土堆砌而成的城市中绽放光芒。
每一件艺术品都是艺术家血汗与才智的集合,建筑同样如此,建筑师为此而投入的心血也非常的多。
我们可以从建筑作品中看到艺术与科学结构的巧妙地结合,但是每一个建筑作品自身的侧重却不尽相同,有的侧重于艺术表现和美的享受;有的则侧重于实用性。
这就是建筑设计(艺术)与结构设计的相互关系,同时也是人们一直在探讨的内同,本文将对结构设计与艺术设计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阐释一下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艺术设计;建筑结构设计;协调创新中图分类号: tu3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 引言对于一项完美的工程设计而言,它实际上就是结构设计与艺术设计的有机结合体。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二者之间的联系也变得越来越紧密。
艺术设计的建筑是否拥有实用型、美观性和经济性取决于结构设计,因地制宜相当重要。
举个例子,在地壳运动频繁的地区(即地震高发区)建筑房屋,首先遵从的就是房子结构的稳定性和抗震性,如果忽略这一问题,只是一味将房子造的豪华优雅,那么地震来临时,损失的就不只是该建筑结构,还有人们的生命与财产。
在保证建筑结构自身稳固性和实用性的基础上,在考虑其外观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连最基本的安全性和牢固性都没有解决,所谓的艺术将无从谈起。
1结构与艺术的渊源艺术与建筑的关系,最早源于何时已经无从考量了。
但艺术是因为人类对于自然的认知不断积累而产生的,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艺术是因人而诞生的,但建筑中的力学规律却是客观存在的。
人类为了给自己的弱小提供庇护,第一个建筑就产生了。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建筑发展也开始融入了艺术的元素。
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的碰撞,擦出了历史中无数的瑰丽火花。
从法国巴黎圣母院,到中国河北的赵州桥;从古罗马的圆形角斗场、希腊的雅特农神庙,到迪拜的摩天大楼、法国的埃菲尔铁塔;从历史文献中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到雄伟的中国万里古长城;艺术与建筑结构像两条纵横交织的线条,将文明的今天与历史的昨天联系在了一起。
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艺术与建筑的完美融合

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艺术与建筑的完美融合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这座位于世界著名海滩悉尼港上的标志性建筑,是艺术与建筑的完美融合。
这座建筑物以其独特的设计,优美的造型,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它不仅是一座歌剧院,也是一座雕塑,一个融合了创新、优雅和实用性的艺术作品。
悉尼歌剧院的建筑设计本身就是一件杰出的艺术品。
建筑师大胆地运用了曲线设计,使得整个建筑在海滨的背景下显得轻盈而优雅。
白色的外壳覆盖着剧院,犹如一块巨大的贝壳漂浮在海面上。
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艺术的气息,如大大小小的贝壳镶嵌在白色外壳上,犹如海洋生物的骨骼,给人以梦幻般的视觉效果。
建筑的灯光设计也堪称一绝,每当夜幕降临,整个建筑被灯光点亮,色彩斑斓,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海面上。
然而,悉尼歌剧院不仅仅是一座建筑艺术品。
它还是一个多功能场所,包括音乐厅、戏剧院、会议中心等。
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世界级的音乐会、戏剧表演和会议活动。
悉尼歌剧院以其卓越的音响效果和舒适的观众席而闻名,吸引了众多艺术家和观众前来演出和观赏。
此外,悉尼歌剧院周围的环境也堪称一绝。
海滨大道、海滩、公园和植物园等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城市生态系统。
你可以在海边散步,欣赏美丽的海景,或者在公园里放松身心,享受大自然的恩赐。
这座城市还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美食,为游客提供了一个完美的度假胜地。
总的来说,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是一个集艺术、建筑、音乐、文化和自然环境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
它不仅是一座美丽的建筑艺术品,也是一个多功能场所,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欣赏艺术、享受生活和交流文化的好去处。
除了艺术和建筑方面的特色外,悉尼歌剧院还以其环保理念而闻名于世。
作为一座公共建筑,悉尼歌剧院非常注重节能和环保。
它采用了许多先进的技术和材料,如太阳能电池板、雨水收集系统等,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这种环保理念不仅体现了建筑师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也为游客提供了一个绿色、环保的旅游环境。
总之,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是一个融合了艺术、建筑、音乐、文化和自然环境的综合性场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建筑艺术与建筑设计的融合
摘要:建筑物就像一尊美丽的艺术品,精美的建筑是设计师把建筑的美观设计与结构设计相互密切配合的结果。
但要分清具体配合的侧重点,有些是着重艺术、美观要求的,有些着重使用功能、生产工艺等等。
总之,建筑师的设计可以将优美的建筑造型,完善的使用功能与结构设计有机地结合,而不能简单地追求奇特。
建筑设计重点是不能离开具体的设计对象。
关键词:建筑结构;艺术设计;协调性
优秀的工程设计是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的有机结合。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专业化程度越高,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相互配合更为重要。
一个好的建筑设计,必须有一个好的结构体系才能实现,结构设计的好坏,关系到建筑物是否适用、经济、美观。
特别在高烈度地震区,建筑设计必须在满足结构抗震要求的前提下,才能谈得上建筑物的造型美观、功能完善等等。
因此要设计出既要满足建筑美观,造型优美,又要使结构安全、经济、合理的建筑物是每个建筑师与结构师都必须十分注意的问题。
一、建筑是艺术与技术的载体
设计是人类把自己的意志施加在自然界之上,用以创造人类文明的一种活动。
设计需要技术的支持,同时又需要艺术来表达情感。
于是,设计也就成了艺术与技术的载体。
现代技术的发展,对建筑造型产生了巨大影响,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改变了建筑创作的观念,拓展了建筑设计的方法与表现力,打破了以往单纯从美学角度
追求造型表现的框框,开创了从技术的角度出发,以“技术性思维”捕捉结构、构造、设备技术与建筑造型的内在联系,将技术升华为艺术,并使之成为富于时代气息的表现手段。
人类创造了建筑,而建筑又重塑了人类,这是一位历史名人的格言。
我想,这有两方面的意义。
一是在人文技术上的,建筑是人的本质的外化,建筑体现了人性,所以,建筑才成为了一门艺术,无论人们怎么从功能上、技术上质疑这是不是艺术,可作为建筑艺术,已被划入了人文学科,设立在艺术学院,已成了不争的事实。
另一方面,当然是技术上的,它开发了人类的智慧,促进了人的大脑发达,不仅使建筑逐渐变得美仑美奂,而且更为牢靠、更具有多种功能,乃至智能。
技术的进步,标志着对人重塑而使其脱离蒙昧与野蛮,其意义是不可低估的。
正是基于这一格言,高技派建筑,也就在两个方面,对建筑艺术与建筑技术,进行了有力的、全方位的整合,从而形成令人耳目一新的现代格局。
二、建筑设计中的二元性
我把建筑设计分为“技术性”和“艺术性”。
“建筑构造的技术保证”是建筑二元性的技术成分;而“艺术者表现为另一种形式”,我想就是有人所说的和建筑艺术并驾齐驱的“建筑技术”元。
这二元的抗争或妥协融合,形成了建筑艺术流派的分支,这个分支就是所谓的“高技派”。
高技派的产生其实就是建筑艺术流派走出工业时代技术至上的误区,在艺术统领下的自然和必然出路。
它在建筑的设计中坚持采用新技术,在美学上极力鼓吹表现新技术。
包括战后“现代主义建筑”在设计方法中所有“重理”的方面,以及讲求技术精美和“粗野主义”
倾向。
表现手法多种多样,强调对人有悦目效果的、反映当代最新工业技术的“机器美”。
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的成功,我想它并不在于本身对技术处理的艺术化,而是它成功诠释了技术和艺术的关系,给一时迷惑的技术在艺术中的作用成功地定位。
三、环境艺术的核心部分
1、即设计者的创意、思想、灵性能被理解和被接受是设计者最大的满足和欣慰,而效果图恰恰是最富表现力的手段。
它的直观性、艺术性、感知性及工程性被不同层次的人所接受,可见效果图的魅力所在。
在当今艺术殿堂中,建筑画作为建筑师、艺术家表现环境空间作品的形式,已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人称它为建筑画是因为它除了具有工程性的特点外还具有一定的艺术观赏性。
它受时间、空间、地点的约束和限定,用来表现特定的空间环境、尺度、色彩、材质以及物体的位置等等。
在当今的建筑与室内环境工程设计与施工招投标中往往一图定乾坤,足以看出它的重要程度。
室内环境的主题与气氛的创造在效果图设计中至关重要。
一个人没有思想等于没有灵魂,一个缺少主题的设计很难称得上是一个好设计。
在室内环境中,人们所看到是色彩、光、材料、家具与陈设、绿化等构成客观物质环境。
空间环境的设计除了满足人们使用功能上的需要外,同时也应满足人们精神及心理方面的需求。
室内空间中的气氛则是客观环境作用人的感官的结果。
人们一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如何在室内设计中创造一个美好的环境和气氛,无疑是建筑师和设计师极为重要的职责。
2、色彩、形式、家具、陈设、材料、灯具、饰品(艺术品)是构成室内环境空间整体美的要素。
母题可以形式出现,也可以色彩或艺术装饰来体现,只有如此才可产生空间的连续性、秩序性、流动性。
在特定的环境中,必须有一个主色调,才能创造富有特色和有倾向性的、从而也具有感染力的环境气氛。
没有主色调,就没有色彩的性格。
没有特色、没有倾向、没有气氛、没有主色调,让多种色彩等量齐观一起上,就好比一支没有主旋律的交响乐。
但这决不意味着排斥由多个空间组成的大型建筑环境中个体空间可以有自己的色彩主调,尽管个体空间的色调各异,但他们之间有秩序联系,如以春、夏、秋、冬四季命题,或以花卉植物命名,或以不同民族的色彩喜好命名、立意等等。
3、形式作为室内环境空间主题时要求统一手法,母体重复,追求神似,繁简得体。
所谓母体重复,简言之,即同一基本形态在不同的相互联系的空间内反复出现。
室内空间表现的对象名目繁多,如墙的立面造型、家具、织物、灯具造型等,对这些不同物质赋予同一母题,就是异中求同,个性中求共性,变化中求统一。
4、母题重复的手法应用于室内环境中,犹如在乐曲中多次出现的主旋律一样,成为空间环境的重要特征。
如贝聿铭设计的北京香山饭店以45°角的方形为基本图形,在建筑空间的内部和外部反复
出现,母题的重要特征和母题的重复强化了人们的感官印象。
母题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而精神则是物质形态的最高升华,从而使作品在满足人们的功能要求之后,更能产生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在室内环境主题的表现上,艺术装饰如壁画、浮雕、壁饰往往扮演重要角色。
一件构思精巧、制作精美的艺术装饰品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除了深化主题,更使空间充满灵性与魅力。
四、结论
建筑的设计既能提高建筑的适应性,又将是必然的趋势,尤其在强化后的环保意识和节能意识更为重要。
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建筑的设计涉及到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它既不是简单的高投入,更不是表面上的美观、漂亮,而是要处处从使用者的需要出发,从生活出发。
参考文献
[1] 左咏梅,李俊玲,高洪俊. 多高层建筑结构的概念设计应用与分析[j]. 煤炭工程, 2009,(12) .
[2] steven holl. 文学家的思维建筑家的设计[j]. 设计家,2009,(11) .
[3] 陶郅. 文化博览及观演建筑创新设计之路[j]. 南方建筑,2009,(05) .
[4] 赵云. 建筑设计方案中如何贯彻节能思想[j]. 山西建筑,2009,(35) .
[5] 李华云. 略论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j]. 中国住宅设施,2009,(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