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合集下载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鼓膜:位于外耳道底,在声波的作用下产生振动。 耳 中耳 鼓室: 是鼓膜与内耳之间的小腔,内有听小
骨,有咽鼓管通口腔。 听小骨:依次是锤骨、砧骨、镫骨,外连骨膜
内接内耳,传递振动。 半规管 内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化的感受器,经 内耳 前庭 反射作用维持身体平衡。 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与位听神经相连。
二、小学生感官的结构和生理特点
2.感光系统:由视网膜及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 (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组成 1)视杆细胞含感光物质视紫红质(视黄醛+ 视蛋白) 2)视杆细胞能感受弱光刺激(在昏暗的光 线下工作,看见黑色、白色、灰色的阴影。) 3)维生素A是合成视紫红质的原料,缺乏维 生素A患夜盲症。
视杆细胞
视锥细胞
• 色觉产生的三原色学说(与3种视锥细胞含的感光 色素有关)
• 清光眼:眼内压异常升高或房水循环受 阻压迫视神经
• 白内障:晶状体失去透明度(创伤、有 毒物质、感染、老化引起晶状体蛋白质 浑浊,置换一个人工晶状体。)
• 散光:角膜受损或晶状体不规则的弯曲 度从而使光线折射变形,视野中出现模 糊的区域,配戴特殊的球镜。
• 色盲:与遗传有关
• 色弱:与营养、健康有关
• (一)眼
• 眼球的前后轴短,生理性远视的特点。晶 状体的弹性大,调节能力强。
• (二)耳
• 咽鼓管是沟通鼻咽部和鼓室的一个短管, 儿童的咽鼓管比成人短、宽,且鼓口和咽 口在一个水平面上。口腔有炎症时容易引 发中耳炎。
• 儿童不要滥用抗生素,以免造成听力障碍 甚至耳聋。(链霉素、奎宁、卡那霉素、 新霉素、庆大霉素等)
chui zhen
Deng
听骨链
听觉的形成
• 声源传出的声波经耳廓收集进入耳撞击 骨膜,骨膜的振动传递到中耳引起三块 听小骨锤骨、砧骨、镫骨的依次振动。 镫骨的振动传到了内耳的液体,刺激了 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通过听神经发送 到大脑的听觉中枢,经大脑分析重组后 形成了能听到的声音。

感觉器官

感觉器官

人眼的适宜刺激:
波长370 ~ 740nm的可见光波。
一、眼的折光系统及其调节 dioptric system and accommodation
(一)光的折射和眼内物像的形成


简约眼(简化眼)reduced eye 简约眼是根据眼的实际光学特性 设计的简单的等效光学系统。
单一球面折光体系
明适应(light adaptation): 当人从暗处突然进入强光下, 起初感到一片耀眼光亮,看不清物 体,1分钟左右,视觉恢复正常。 此现象称为明适应。
视杆细胞在暗处合成且大量积聚的视紫红质
强光 迅速大量分解
瞬间眼前出现光耀夺目而 看不清实物
1分钟后 视锥细胞感光色素在亮光环境中感光
(三)视野(visual field) 单眼固定地注视正前方一点不动, 此时该眼所能看到的外界范围。
适应:恒定强度的刺激持续作用于感受 器, 而传入神经上冲动频率下降的现象。
注意:感受器的适应并非疲劳
肌梭 触觉 刺激
时间(s)
快适应(rapid adaptation) : 皮肤触觉感受器有利于感受器 再接受新的刺激 出现 快慢 慢适应(slow adaptation ): 肌梭、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 有 利于机体对姿势、血压等机能进 行持久的调节
3.视杆细胞的感光换能机制
无 光 照


视紫红质分解变构 变视紫红质Ⅱ(中介物) 激活盘膜上的传递蛋白(G蛋白) 激活磷酸二酯酶
cGMP含量高 cGMP依赖性Na+通道开放 外段膜Na+持续内流 (内段膜Na+泵泵出Na+) 静息电位 (-30~-40mv)
分解cGMP→cGMP↓ cGMP依赖性Na+通道关闭 外段膜Na+内流↓(内段膜Na+泵继续) 感受器电位(超极化型) 电紧张方式扩布 终 足

感觉器官

感觉器官

Na 内流(Na 通道开放)(暗电流) Na 外运(Na 泵主动转运)
静息电位
光 照
光照
感受器电位
部分Na 通道关闭,Na 外运Na 内流
超极化感受器电位 超极化的大小随光照的强度改变
动作电位
神经冲动
传向视觉中枢
视紫红质
1个光量子
变视紫红质Ⅱ
激活G蛋白(Gt,传递蛋白) 激活磷酸二酯酶(效应器酶) cGMP分解,cGMP↓ 外段视盘膜Na+通道关闭,Na+内流↓ 超极化型感受器电位 终足神经递质释放
视觉代表区:
1 、位置:枕叶距状裂 的上下缘(17区)。 2、投射特点: ①视网膜的鼻侧交叉投射 到对侧枕叶,颞侧不交叉投 射到同侧枕叶。 ②视网膜的上(下)半部投 射到距状裂的上 ( 下 ) 缘 ; 黄 斑区(周边区)投射到距状裂 的后(前)部。
七、与视觉有关的其他现象
(一)暗适应与明适应: 1.暗适应 从明亮处进入黑暗处时,最初什么都看不见,经过一定
到耳蜗的,耳蜗的感音装置又是如何把声
波的机械能转换成神经冲动的。
一、人耳的听阈和听域
1、听阈 对每一种频率的声波,都有一 个刚能引起听觉的最小强度,称为听阈 。 2、最大可听阈 当声音强度增加到一定 限度时,不但引起听觉,同时引起鼓膜的 疼痛,这个限度称为最大可听阈 。
3、听域 不同声波频率的听阈 连线与 不同声波频率的最大可听阈连线所包含的 面积称为听域 。
在感受器细胞出现一过渡性的局部电变化。
(三)感受器的编码作用 感受器在把刺激转换成神经动作电位 时,不仅是发生了能量形式的转换,而且 将刺激所包含的信息转变成神经动作电位 的某种特有的序列传入中枢,称为感受器 的编码作用。
(四)感受器的适应现象 当以恒定强度的刺激连续作用于感受器 时,虽然刺激持续作用,但传入神经的脉冲 逐渐下降,主观感觉可减弱或消失。

感受器及其一般生理特性1感受器与感觉器官

感受器及其一般生理特性1感受器与感觉器官
生理学
第九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官
2
2
1. 感受器及其一般生理特性
2. 眼的视觉功能
3. 耳的听觉功能
4. 前庭器官的平衡感觉功能官
3
3
1. 感受器及其一般生理特性
1.1 感受器与感觉器官
感觉的产生: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感受刺激 传导通路的信息传入
4
中枢的整合分析
4
1. 感受器及其一般生理特性
1.1.1 感 受 器:分布在体表或机体内部专门感受各
成像于视网膜上。
9
2. 眼的视觉功能
2.1.3 眼的折光异常
种类 原因 成像 临床表现 矫正
近视 眼球前后径过长; 成像于视 折光系统能力过强 网膜前
视远物不清
凹透镜
远视 眼球前后径过短; 成像于视 视远、近物都 凸透镜 折光系统能力过弱 网膜后 不清,易疲劳
10 散光 角膜表面不同方向 物像扭曲 的曲率半径不等 变形
视物模糊
柱面镜
10
2. 眼的视觉功能
2.2 视网膜的感光换能功能 2.2.1 视网膜的两套感光换能系统
组成 视杆系统 视锥系统 视杆细胞、双极细胞、 视锥细胞、双极细胞、 神经节细胞会聚式联系 神经节细胞单线式联系
分布范围 特点
功能
视网膜周边部 中央凹 对光的敏感度高,没有 对光的敏感度低,有色 11 色觉,视物精确度低 觉,视物精确度高
声波频率越低,最大振幅靠近蜗顶,感受低频声波。
16
16
4. 前庭器官的平衡感觉功能
4.1 前庭器官的感受细胞和适宜刺激 椭圆囊和球囊:感受头部空间位置和直线变速运动 半 规 管:感受旋转变速运动 4.2 前庭反应 4.2.1 前庭姿势反射 4.2.2 前庭自主神经反应 4.2.3 眼震颤

12.2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第一课时)优秀教学案例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12.2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第一课时)优秀教学案例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展示感受器和感觉器官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场景,引发学生对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兴趣。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需要感受器和感觉器官?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3.宣布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讲授新知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展示实物、图片等,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奥秘。
2.利用实验、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感觉器官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3.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对感觉器官的工作原理进行探究和分析,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4.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3.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验探究,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发现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4.反思与评价: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学习心得。组织学生进行互评和自我评价,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提高能力。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2.2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第一课时)优秀教学案例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一、案例背景
在教授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的“12.2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第一课时)”一节时,我以实际生活中常见的场景为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的眼睛能看到颜色,耳朵能听到声音,鼻子能闻到气味呢?”我问道。学生纷纷举手回答,表达自己的想法。我接着说:“这些都是因为我们的身体里有感受器和感觉器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奥秘。”

2024年感受器与感觉器官教案

2024年感受器与感觉器官教案

2024年感受器与感觉器官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人体生理学》第五章“感受器与感觉器官”,详细内容为第13节,主要包括感受器的基本原理、感受器与感觉器官的结构与功能、感受器在人体生理活动中的作用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感受器与感觉器官的基本概念,掌握其结构与功能;2. 了解感受器在人体生理活动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感受器与感觉器官的结构与功能,感受器在人体生理活动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感受器的基本原理,感受器与感觉器官的相互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人体生理学挂图,感受器与感觉器官模型,PPT课件;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人体生理学挂图,引导学生观察感受器与感觉器官的分布,提出问题:“感受器与感觉器官有什么作用?它们在人体生理活动中如何发挥作用?”引发学生思考。

2. 知识讲解(1)感受器的基本原理;(2)感受器与感觉器官的结构与功能;(3)感受器在人体生理活动中的作用。

3. 实践情景引入4. 例题讲解讲解感受器与感觉器官的相关例题,分析解题思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随堂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六、板书设计1. 感受器与感觉器官的定义、分类、功能;2. 感受器在人体生理活动中的作用;3. 感受器与感觉器官的相互关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感受器与感觉器官的定义、分类及功能;(2)举例说明感受器在人体生理活动中的作用;(3)分析感受器与感觉器官的相互关系。

2. 答案:(1)感受器:感受外界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的器官。

分类:机械感受器、化学感受器、温度感受器等。

功能:感受外界刺激,传递神经冲动至大脑皮层,产生相应的感觉。

感觉器官:将感受器传递的神经冲动转化为特定感觉的器官。

分类:视觉器官、听觉器官、嗅觉器官等。

生理学感觉器官的功能ppt课件

生理学感觉器官的功能ppt课件
(暗处,耗能)
异构酶
(暗处,耗能)
全反型视黄醛+视蛋

醇脱氢酶
全反型视黄醇(VitA)
2.视杆细胞的感受器电位
无光照 cGMP含量高 cGMP依赖性Na+通道开放 外段膜Na+持续内流 (内段膜Na+泵泵出Na+)
暗电流 突触末梢兴奋性递质
光照
视紫红质分解变构

激活盘膜上的转导蛋白(G蛋白)

磷酸二酯酶
意义 调节进入眼内的光量,使视网膜不致因光 量过强而受到损害,也不会因光线过弱而影 响视觉。
过程
强光
视网膜感光细胞
视神经
中脑的顶盖前区
动眼神经缩瞳核(双侧)
动眼神经中的副交感纤维
瞳孔括约肌收缩 瞳孔缩小
3.双眼会聚
当双眼注视一 个由远移近的物体 时,两眼视轴向鼻 侧会聚的现象。
是由于两眼球 内直肌反射性收缩 所致。
意义:两眼同时看一近物时,物像仍可落在两眼视网 膜的对称点上,避免复视。
(四)眼的折光能力异常
正视眼:通过调节,可以分别看清远、近不 同的物体。
非正视眼:若眼的折光能力异常,或眼球的 形态异常,使平行光线不能聚焦于 安静未调节的视网膜上。 包括:近视眼、远视眼和散光眼。
1.近视(myopia)
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长(轴性近视)或折光系 统的折光能力过强(屈光性近视)→远处物体发出 的平行光线被聚焦在视网膜前方,因而在视网膜上 形成模糊的图像。
2.色盲与色弱: ①色盲
指一种对全部颜色或某些颜色缺乏分 辨能力的色觉障碍。
②色弱 指对某些颜色的分辨能力比正常人稍差。
三、与视觉有关的若干生理现象
(一)视敏度(visual acuity)

第2节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第2节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第12章 人体的自我调节
第2节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第1课时 眼和视觉)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
1. 说明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概念; 2. 描述眼球的结构和功能; 3. 说出视觉产生的基本过程; 4. 说明光是视觉感受器的感受刺激; 5. 解释近视、远视视物不清的原因及其矫
正方法。
教学目标:
• 能力目标
1. 使用眼球模型,了解眼球的结构; 2. 通过对“同学患近视眼情况”的调查,提
高做科学调查的基本能力; 3. 通过对图片、模型和视频的分析,提高读
图、分析、归纳整理及表达交流的能力。
教学目标: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通过学习眼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感受人体 结构的精巧与复杂,自觉接受有关眼的卫 生保健的教育。
镜头(调节物距)
胶卷 (感光) 光圈(控制光线)
1. 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是什么?在拍照时, 镜头、光圈和胶卷分别起什么作用?
3. 视觉的形成
物体反 射光线
角膜
房水
(瞳孔)
晶状体和 玻璃体
折射作用
视网膜 视神经
成像产生兴奋 传导兴奋
视觉中枢
产生视觉
• 感觉器官:感受器及其附属结构。
问题引入:
眼睛的结构是怎样的呢? 视觉是怎样形成的?
一、眼与视觉
1. 眼的结构
睫毛 下眼睑
泪腺 泪点
泪 眼球 器
鼻泪管
利用动画观察眼球的结构(点击图片)
总结眼球的结构
提出问题:
我们是怎样看清物体的?
3. 视觉的形成
透镜成像原理
活动:观察人眼球结构和照相机结构示意图
2. 认同异常视觉与不良习惯的关系,关注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眼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3
听觉通常会随年龄的增大而变 得不敏感。这时也可以用助听 器,会听的清楚些。
但如果一个人由于听觉器官某 一部分受了损伤,就不容易听 到声音了,这就叫 失聪。
34
讨论
1、根据听觉的形成过程,谈谈“失聪” 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1)鼓膜、听小骨损伤或发生障碍,均会
引起听力下降,引起耳聋,即传导性耳聋
原因:A 、急性中耳炎没有及时治疗 B 、巨声或打耳光形成耳膜内外压力差 C、潜水过深
(2)耳蜗、听觉神经和听觉中枢损伤, 也会 引起听力下降或丧失,即神经性耳聋
原因:药物影响 35
36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艺术总 监介绍,在训练间隙把音响的音 量放到最大,让听不到音乐节奏 的演员们,用手贴到喇叭上,体 会音乐的节奏。
产生神经冲动(兴奋)
31
听觉的形成过程
声波 耳廓 外耳道 鼓膜 听小骨
内耳 (耳蜗)
听神经
(听觉感受器)
接受刺激,产生冲动
大脑皮层 听觉中枢
(产生听觉)
32
耳廓收集的_声__波_ 通过_外__耳__道,引起_鼓_膜___ 的振动,这种振动能带动听__小__骨_的振动并把声 音放大后传到内耳,内耳中的_耳__蜗_上的听觉 感受器产生兴奋,并由_听__神__经_传到 __大_脑__皮__层__,形成听觉,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16
17
18
19
20
近视
远视
21
近视眼
来自远处物 体的光线
光线在视网膜 前聚焦
物像模糊
患有近視的人不能清楚看见 远处的物体,因為物体通过 晶状体等折射所形成的物像 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22
近视眼
近視是由眼球的前后径 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 所引致的。
佩戴凹透镜可 矫正近視。
23
近视眼
来自远处物 体的光线
在我们从外界获得的信息中,大 多来自视觉。
7
盲人用手指去触摸盲文
8
当你的皮肤受到针扎等损伤性刺激时,会有 什么感觉?对人的健康生活有利还是有害?
痛觉: 有利 因为没有痛觉,人体就不能感知对身体的 损伤性刺激,也就无法对损伤部位及时采取有 效的应对措施,人就不能安全健康地生活下去。
痛觉是对人体保护意义最大的一种感觉。
矫正方法 凹透鏡
光线在视网膜 前聚焦
物像模糊
清晰的 影像
科學與社會
你知道嗎?
24
远视眼
来自近处物 体的光线
光线在视网 膜后聚焦
患有远视的人不能清 楚看見近处的物体, 因为光线在视网膜后 聚焦,即物像落在视 网膜的后方。
25
远视眼
远视眼是由眼球前后径过 短或晶状体曲度过小所引 致的。
佩戴凸透镜可矫正远视。
37
2、遇到巨大声响时,应迅速张嘴,或闭嘴 并捂紧双耳,这是为什么?
因为巨大声响产生的声波对鼓膜有较大的压
力,而_咽__鼓__管__连通鼓室和咽部,口张开时,咽鼓
管口开放,空气可由咽部进入鼓室, 使鼓膜内外 空气压力保持平衡。
闭嘴并捂紧双耳可减少声波通过外耳道以及 口腔、咽部两个方向对鼓膜的影响 ,从而保证鼓膜 不会被震破。
5
声音 耳 听觉感受器 听觉
人 气味 鼻 嗅觉感受器 嗅觉
体 光线 的 感 味道
眼 视觉感受器 舌 味觉感受器
视觉 味觉
觉 触摸和挤压 皮肤 触觉感受器 触觉
温度
皮肤
冷/热觉: 1、感受刺激的部位在感受器; 2、产生感觉的部位在大脑皮层, 不在感觉器官和感受器。
40
耳的卫生保健 ,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不要随便用尖锐的器物挖耳,以免 戳伤外耳道和鼓膜。
如有小虫进入耳内,可滴人植物油, 使小虫窒息而死,然后用温开水洗耳, 使小虫顺水流出。
如有植物种子进入耳内,则忌用水冲 洗,以免种子胀大后,增加去除的困 难。这种情况应该去医院由医生处理。
30
耳朵的各部分功能
? 耳廓: 收集声波(声音)
? 外耳道: 外界声波传入中耳的通道
? 鼓膜: 接受声波,产生振动
? 听小骨: 把鼓膜的振动放大后传给内耳
? 咽鼓管:在咽与鼓室之间,使鼓膜内外空气压力保持平衡
? 半规管: ? 前庭:
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 位觉感受器,保持身体平衡
? 耳蜗: 有听觉感受器,感受声音刺激,并
3
声音耳 听觉感受器
气味鼻 嗅觉感受器
光线 眼 视觉感受器
冷热 皮肤
冷觉、热觉、 触觉、痛觉 感受器
食物 舌 味道
味觉感受器
图中的人感觉到了什么?
4
人类有各种不同的感觉器官和 感受器,能感受各种刺激(如声音、 气味、温度、颜色、味道等),进 而将由这些刺激产生的兴奋传入神 经中枢(大脑),最终产生不同的 感觉。
1
2
“一看二摸三听 ”辨钞票真假
一看 钞票的水印是否清晰,真币安全线迎光清晰可 见,假币安全线平视可见,迎光则模糊不清。
二摸 假币厚薄不均,手感粗糙、松软,还有的表面 涂有蜡状物,手摸打滑。人民币凹凸感明显,特别是 人像处采用雕刻技术,可以感觉到人像发丝的层次感, 但假币头发处很光滑。
三听 抖动或弹人民币声音很清脆,纸张耐折不易撕 裂,但假币声音发闷,且容易撕断。
38
耳的其它功能
?耳除了听觉以外 还有 保__持_身__体__平__衡_ 的作用,因为内耳中 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 位__觉__感__受__器_______ 。 ?位觉感受器过于敏感 的人易出 现晕车、晕船和航空病。
39
? 两只耳朵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意义呢?
结论:根据声音到达两耳的强度差和时间差, 准确辨别声源的位置和方向。
26
远视眼
来自近处物 体的光线
矫正方法 凸透鏡
光线在视网 膜后聚焦
清晰的 影像
27
3、耳和听觉
耳朵的结构
耳廓
听小骨
半规管 前庭
耳蜗
外耳道 鼓膜 鼓室
咽鼓管
28
耳朵的结构
7 6
1
2 3
8 5 4 9
29
认识耳朵的结构
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
中耳包括:鼓膜、听小骨、鼓室、咽鼓管
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耳蜗
9
眼和视觉
光 线 眼 视觉感受器 视觉
10
11
12
房水
晶状体 角膜 虹膜
睫状体 巩膜
脉络膜
玻璃体
视网膜
13
视觉的形成
晶 玻视 光线 角 房 瞳 状 璃 网
膜水孔 体 体 膜
大脑产生 视 视觉 神
(视觉中枢) 经
光敏感细胞
(视觉感受器)
物像
14
瞳孔指虹膜中间的开孔,是光线进 入眼内的门户 虹膜上平滑肌的伸缩,可以使瞳孔 的口径缩小或放大,从而控制进入 眼内的光量。一般人瞳孔的直径可 变动于1.5-8.0mm 之间。成人瞳孔直 径一般为2-4mm ,呈正圆形。 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