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病学神经病学总论第七版107页PPT
合集下载
神经病学总论ppt课件

视乳头水肿 视神经萎缩:原发、继发
动眼神经 、 滑车神经 、 外展神经
(一)、传导路径 (二)、解剖特点 (三)、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 (四)、瞳孔调节及对光反射
Ⅲ
动眼神经 Oculomotor n.
脚间窝 (中脑)
上支
上直肌 上睑提肌 内、下直肌,下斜肌
动眼N 核 动眼N 副核
海 绵 窦
眶 上 裂
下支
睫状N节
Ⅳ 滑车神经 trochlear n.
滑车N核 前髓帆
(下丘下方)
瞳孔括约肌 睫状肌 上斜肌 外直肌
Ⅵ 展神经 Abducent n. 展N 核
桥延沟
(内)
★
★
均为支配眼球运动的神经 起止点不同 均经眶上裂出颅 所支配各眼外肌不同 与内侧纵束一起完成眼球的协调运动
视觉障碍包括:视力障碍、视野缺损
(一)、视野缺损
不同部位损害的表现: 视神经病损:单眼全盲: 视交叉病损:双颞侧偏盲: 视束、外侧膝状体、视辐射、视中枢病损:对例同向 性偏盲 视辐射上部(顶叶)病损:对例同向性下象限盲 视辐射下部(颞叶)病损:对例同向性上象限盲 视网膜血管性疾病:垂直性视野缺损
★
★
双侧眼球运动障碍 脑干邻近结构受累 出现分离性眼肌麻痹
常见表现: ①Weber综合症(动眼神经交叉瘫); ②Millard-Guble综合症(外展、面神经交叉瘫); ③ Foville综合症(外展神经交叉瘫);
★
★
①前核间性: MLF上行纤维受损(中 脑部分) 水平注视时 病侧眼球不能内收 对侧眼球可以外展 双眼球会聚正常
神经病学(第7版)贾建平-李岩-脑血管疾病-PPT课件

概 述
• • • • • 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 好发于50-70岁的中老年人 脑出血的患病率为112/10万,年发病率为81/10万, 高致死率和高致残率, 死亡的主要原因:脑水肿 颅内压增高 脑疝形成
病 因
• 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 最常见 • 颅内动脉瘤 • 脑动静脉畸形 • 其他:脑动脉炎、 血液病等
复习脑血液循环
• 颈内动脉(前循环) • 椎-基底动脉(后循环)
供 应 大 脑 半 球 的 前 3 /
眼动脉 后交通动脉 脉络膜前交通动脉 大脑前动脉
供 应 大 脑 小半 脑球 和的 脑后 干 2 /
大脑后动脉 小脑后下动脉
小脑前下动脉
脑桥支、内听动脉
5 大脑中动脉 血 液
5 小脑上动脉 血 液
Wills环——上帝给人类的礼物
发病机制
脑微动脉瘤 高血压 脑小动脉痉挛 远端脑组织缺氧坏死 出血、水肿 破裂、出血
脑动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壁薄弱
易出血因素 大脑中动脉分支呈直角 易形成微动脉瘤
临床表现
• • • • • • 高血压病史 多在活动状态下急性发病,迅速进展 有明显的全脑症状,头痛、呕吐、意识障碍 血压明显增高 有神经系统的定位体征 可有脑膜刺激征
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 可干预 高血压 糖尿病 心脏病 TIA或脑卒中病史 其他:肥胖、无症状 性颈动脉狭窄、酗酒、 吸烟、抗凝治疗、脑 动脉炎等 • 不可干预 年龄 性别 种族 遗传因素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
治疗要点
二、增加局部脑血流,改善微循环
3.血液稀释: 可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血流速度 4.降低血液黏度: 1)血液稀释 2)抗血小板聚集 3)降低红细胞聚集性:低右、潘生丁等 4)增加红细胞的变形能力:ATP、Co-A 5) 降低血浆黏度
神经病学课件:总论

了解
感觉障碍的性质与传导通路的关系;上/下 运动神经元的解剖生理和传导通路;锥体外 系的结构与功能
神经系统疾病症状按发病机制可分为:
缺损症状
正常功能 减弱或缺失 (偏瘫\失语)
刺激症状
神经结构 受激惹→ 过度兴奋 (痫性发作 \根性痛等)
释放症状
高级中枢
休克症状
受损后
CNS急性局部
低级中枢 严重病变引起
了解:感觉障碍的性质与传导通路的关系, 上下运动神经元的解剖生理和传导通路,锥 体外系的结构与功能。
目的要求
掌握
➢ 运动系统病损的临床表现,感觉系统病损 的临床表现;锥体外系病损的临床表现; 脑干病损的临床表现。
熟悉
➢ 大脑半球损害的临床表现;小脑损害的临床 表现;脑干病损的定位诊断;锥体外系病损的 定位诊断;运动系统病损的定位诊断;感觉 系统病损的定位诊断
神经病学的范围:两个方面
一、神经系统疾病
➢中枢系统疾病: -脑 - 脊髓
➢周围神经: - 颅神经(脑神经) - 脊神经
二、骨骼肌肉疾病
➢神经肌肉接头病
➢肌肉本身疾病 - 炎症 - 代谢 - 遗传
神经病学在临床学科中地位
神经医学为临床医学中的二级学科
➢神经解剖学 ➢神经生理学 ➢神经病理学 ➢神经生化学 ➢神经药理学 ➢神经组织学 ➢神经生物信息学
不同点:
传导径路不同是分离性感觉障碍(痛温觉受损, 触觉保留)的基础
深感觉、精细触觉纤维自后根神经节发出, 在 同侧后索上行, 至薄束核/楔束核
➢神经影像学 ➢神经分子生物学 ➢神经免疫学 ➢神经心理学 ➢神经行为学 ➢神经流行病学
总体目标
发展神经科学,提高对疾病的认识水平,及 时对疾病进行合理的诊断,同时尽可能针对 病因恰当治疗,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和 致残率
《神经病学总论》PPT课件精选全文

整理课件ppt
26
颅神经检查
面神经:
➢ 中枢性面瘫
– 病变一侧皮质核束损害所致
– 表现病变对侧眼裂以下面瘫
➢ 周围性面瘫
– 病变一侧面神经受损
– 患侧额纹变浅或消失、口角低 垂、鼻唇沟变浅、皱额、闭目、 鼓颊、露齿动作均不能
整理课件ppt
27
颅神经检查
(六)位听神经:
听力检查 Weber 试验 Rinne 试验 前庭神经检查
整理课件ppt
9
一般检查
1.意识状态 2.精神状态 3.脑膜刺激症 4.头颈部检查 5.脊柱及四肢检查
整理课件ppt
10
(一)意识状态
1.意识水平下降的意识障碍: 嗜睡 昏睡
昏迷:
痛刺激
浅+ 中 重+ 深-
自发动作 反射 生命体征
+ + 无变化 ± ± 稍变化 - - 明显变化
整理课件ppt
神经病学绪论
整理课件ppt
1
神经系统组成及功能
组成 1.中枢神经系统:
脑、脊髓 2.周围神经系统:
脑神经、脊神经 功能
整理课件ppt
2
神经系统疾病
概念:是由多种原因引起CNS、PNS及 骨骼肌损害而导致的疾病。
神经病学:研究神经系统疾病与骨骼肌 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病理、症状、 诊断、治疗、预后和预防的一门学科。
整理课件ppt
3
一、定位诊断
定位诊断:依据神经解剖学知识,以及 生理学和病理学知识,对疾病损害的部 位作出诊断。
是神经系统疾病诊断的重要特点。
整理课件ppt
4
一、定位诊断
一.定位诊断的注意事项: 1.一元化原则 2.病变的空间分布:局灶性 多灶性 弥散性 系统性
神经病学(第7版)贾建平-头痛ppt课件

第七章 头 痛
概述
颅内痛敏结构
静脉窦,脑膜前动脉及中动脉,三叉神经,舌咽神经, 迷走神经,丘脑感觉中继核,颈内动脉近端部分及邻近 Willis环分支,脑干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静脉窦颅底硬 脑膜
颅外痛敏结构
颅骨骨膜、头部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头颈部肌 肉和颅外动脉、第2、3颈神经、眼、耳、牙齿、鼻窦、 口咽部和鼻腔粘膜等
表 7-1 头痛疾患的国际分类(续)
非血管性颅内疾病引起的头痛(headache attributed to non-vascular intracranial disorder) 某 一 物 质 或 某 一 物 质 戒 断 引 起 的 头 痛 ( headache attributed to a substance or its withdrawal) 感染引起的头痛(headache attributed to infection) 内环境紊乱引起的头痛(headache attributed to disturbance of homoeostasis) 头颅、颈、眼、耳、鼻、鼻窦、牙齿、口或其他颜面部结构病变引起的头面痛(headache of facial pain attributed to disorder of cranium, neck, ears, nose, sinuses, teeth, mouth or other facial or cranial structures) 精神疾病引起的头痛(headache attributed to psychiatric disorder) Ⅲ 脑神经痛、中枢和原发性面痛和其他头痛(cranial neuralgias, central and primary facial pain and other headaches)
神经病学总论PPT课件

边清楚, 色淡红, 生理凹陷清晰,动脉 色红, 静脉色暗,A:V=2:3 记录视盘形状大小\色泽\(视神经萎 缩)\边缘(视盘 水肿)等 正常眼底
30
脑神经检查
Ⅲ, Ⅳ, Ⅵ. 动眼\滑车\外展神经 (1) 外观
是否睑裂对称\上睑下垂\眼球前突或内陷\斜视
&同向偏斜等
(2) 眼球运动
两眼随检查者手指(上\下\左\右)
27
脑神经检查
Ⅱ. 视神经 (1) 视力
视力表
视力 表
远视力 近视力
光 感
指数与手动
28
脑神经检查
Ⅱ. 视神经
(2) 视野
视野: 向前方正视能看到空间范围,反映周边视力
常用手动法粗测,与检查者正常视野比较 必要时用视野计检查
29
脑神经检查
Ⅱ. 视神经 (3) 眼底检查: 正常视盘圆或椭圆形
转动, 并检查辐辏 有否眼球运动受限\复视&眼震
31
脑神经检查
Ⅲ, Ⅳ, Ⅵ. 动眼\滑车\外展神经
(3) 瞳孔
瞳孔大小\形状\位置\是否对称 瞳孔对光反射 调节反射
24
一般检查
5. 头部&颈部
(1)头颅部 p;四肢
脊柱侧弯畸形\强直\脊膜膨出 棘突隆起\压痛\叩痛 肌萎缩 指趾发育畸形\弓形足等
26
脑神经检 查
Ⅰ. 嗅神经
询问有无嗅幻觉
让患者闭目, 闭塞一侧鼻孔,用
挥发性物质(松节油\杏仁等)或香 皂\牙膏\香烟等, 置于受检鼻孔, 令说出气味并做出比较
7
神经系统症状
可分为四类: 缺损症状 释放症状 休克症状
高级中枢 受损后 CNS急性局部 正常功能 低级中枢 严重病变引起 减弱或缺失 刺激症状 功能释放 功能相关的远隔部位 (偏瘫\失语) (锥体束征) 神经功能短暂缺失 神经结构 脑休克(脑出血) 受激惹→ 脊髓休克(急性 过度兴奋 脊髓横贯性病变) (痫性发作 \根性痛等)
30
脑神经检查
Ⅲ, Ⅳ, Ⅵ. 动眼\滑车\外展神经 (1) 外观
是否睑裂对称\上睑下垂\眼球前突或内陷\斜视
&同向偏斜等
(2) 眼球运动
两眼随检查者手指(上\下\左\右)
27
脑神经检查
Ⅱ. 视神经 (1) 视力
视力表
视力 表
远视力 近视力
光 感
指数与手动
28
脑神经检查
Ⅱ. 视神经
(2) 视野
视野: 向前方正视能看到空间范围,反映周边视力
常用手动法粗测,与检查者正常视野比较 必要时用视野计检查
29
脑神经检查
Ⅱ. 视神经 (3) 眼底检查: 正常视盘圆或椭圆形
转动, 并检查辐辏 有否眼球运动受限\复视&眼震
31
脑神经检查
Ⅲ, Ⅳ, Ⅵ. 动眼\滑车\外展神经
(3) 瞳孔
瞳孔大小\形状\位置\是否对称 瞳孔对光反射 调节反射
24
一般检查
5. 头部&颈部
(1)头颅部 p;四肢
脊柱侧弯畸形\强直\脊膜膨出 棘突隆起\压痛\叩痛 肌萎缩 指趾发育畸形\弓形足等
26
脑神经检 查
Ⅰ. 嗅神经
询问有无嗅幻觉
让患者闭目, 闭塞一侧鼻孔,用
挥发性物质(松节油\杏仁等)或香 皂\牙膏\香烟等, 置于受检鼻孔, 令说出气味并做出比较
7
神经系统症状
可分为四类: 缺损症状 释放症状 休克症状
高级中枢 受损后 CNS急性局部 正常功能 低级中枢 严重病变引起 减弱或缺失 刺激症状 功能释放 功能相关的远隔部位 (偏瘫\失语) (锥体束征) 神经功能短暂缺失 神经结构 脑休克(脑出血) 受激惹→ 脊髓休克(急性 过度兴奋 脊髓横贯性病变) (痫性发作 \根性痛等)
第一讲-神经病学总论-幻灯片-tyb

司眼球运动的神经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 和外展神经。滑车神经支配上斜肌,外展神 经分布与外直肌,而动眼神经支配上睑提肌、 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下斜肌,使眼球 向上下内运动以外,还发出副交感神经纤维 分布于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使瞳孔缩小和晶 体变厚。临床以动眼神经麻痹和外展神经麻 痹多见。
(一)动眼神经损害: 1.核性损害:动眼神经核群为一细长的细胞 团块,位于中脑的上丘水平大脑导水管周围, 双侧自上而下的排列为提上睑肌核、上直肌 核、内直肌核、下斜肌核和下直肌核,各核 两侧相距甚近,而前后距相对较远。因此, 中脑病变时,多表现为双侧的某些眼肌单个 麻痹,而前端的Edinger-wesphal核常不累 及,故瞳孔多正常。见于脑干脑炎、脑干肿 瘤及脱髓鞘病 变。
2、丰富的侧支循环形成十 分有效的血液供应和代 偿保障。
Willis环
Willis 环
二、脑的血液循环
脑 的 血 液 循 环
颈内动脉系
椎动脉系
脑的静脉系统
大脑浅静脉(大脑上静脉、大脑中静脉和大 脑下静脉)和大脑深静脉(大脑内静脉和大 脑大静脉)
脑 的 静 脉 系 统
三、脊髓的血管
脊髓损害
①脊髓半切综合征:病变平面以下对侧痛、 温觉丧失,同侧深感觉丧失及上运动神经元 瘫痪,见于髓外肿瘤早期、脊髓外伤。
②脊髓横贯性损害:病变平面以下传导束性 全部感觉障碍,伴有截瘫或四肢瘫、尿便障 碍,见于急性脊髓炎、脊髓压迫症后期。
第二节 脑与脊髓的血管
一、脑血管的解剖特点:
1、先天变异或发育不野 改变同视放射病变,出现对侧同向偏盲或上 下象限性盲,但恒有黄斑回避。双侧视皮质 损害时,视力丧失,但对光及调视反射存在, 称皮质盲;刺激病变时,可出现光幻视或形 象幻视。多见于枕叶的脑血管病、肿瘤及变 性病变。
(一)动眼神经损害: 1.核性损害:动眼神经核群为一细长的细胞 团块,位于中脑的上丘水平大脑导水管周围, 双侧自上而下的排列为提上睑肌核、上直肌 核、内直肌核、下斜肌核和下直肌核,各核 两侧相距甚近,而前后距相对较远。因此, 中脑病变时,多表现为双侧的某些眼肌单个 麻痹,而前端的Edinger-wesphal核常不累 及,故瞳孔多正常。见于脑干脑炎、脑干肿 瘤及脱髓鞘病 变。
2、丰富的侧支循环形成十 分有效的血液供应和代 偿保障。
Willis环
Willis 环
二、脑的血液循环
脑 的 血 液 循 环
颈内动脉系
椎动脉系
脑的静脉系统
大脑浅静脉(大脑上静脉、大脑中静脉和大 脑下静脉)和大脑深静脉(大脑内静脉和大 脑大静脉)
脑 的 静 脉 系 统
三、脊髓的血管
脊髓损害
①脊髓半切综合征:病变平面以下对侧痛、 温觉丧失,同侧深感觉丧失及上运动神经元 瘫痪,见于髓外肿瘤早期、脊髓外伤。
②脊髓横贯性损害:病变平面以下传导束性 全部感觉障碍,伴有截瘫或四肢瘫、尿便障 碍,见于急性脊髓炎、脊髓压迫症后期。
第二节 脑与脊髓的血管
一、脑血管的解剖特点:
1、先天变异或发育不野 改变同视放射病变,出现对侧同向偏盲或上 下象限性盲,但恒有黄斑回避。双侧视皮质 损害时,视力丧失,但对光及调视反射存在, 称皮质盲;刺激病变时,可出现光幻视或形 象幻视。多见于枕叶的脑血管病、肿瘤及变 性病变。
神经病学PPT课件

• 观念性失用:模仿动作一般无碍,失去
执行复杂精巧动作的观念,只能做系列 动作中的单一或分解动作,不能把分解 动作按秩序有机的组合成一整套的动作, 前后顺序搞错。左侧缘上回后部、缘上 回及胼胝体病变。
59
肢体运动性失用症:仅限于上肢远断、失去执行精 巧、熟练动作的能力,执行口令、模仿及自发动作 均受影响。为双侧或对侧运动区及其纤维或胼胝体 前部病变。
内囊 internal capsule
• 位置 • 分部 • “三偏”
32
内囊结构的模式图
33
尾状核头
丘脑前辐射 额桥束
内 囊 模 式 图
皮质核束 皮质脊髓束 丘脑上辐射
苍白球
壳
豆状核
丘脑皮质束
顶枕颞桥束 背侧丘脑
听辐射 内侧膝状体 视辐射
外侧膝状体
34
脑干 brain stem
• 脑干由下至上分为延髓、脑桥和中脑三部分 • 脑干背面与小脑之间形成第四脑室 • 有10对脑神经与脑干相连,其中延髓4对,脑
面-口失用症:不能按指令或模仿完成面部动作, 可不经意间完成,运用实物功能完好,左运动皮质 面部区,可伴失语。
穿衣失用症:不能正确的穿脱衣裤,右顶叶病变。
60
失认症
患者无视觉、听觉、躯体感觉、意识及
认知障碍,但不能通过某一感觉辨认以 往熟悉的物体,却能通过其他感觉识别。
包括:
视觉失认:枕叶、纹状体周围和角回 病变。 听觉失认:双侧听觉联络皮质、双侧 颞上回中部病变。 体象失认:非优势半球顶叶病变。 Gerstmann综合征:双手指失认、肢体 左右失定向、失写、失计算。优势半球
61
• 概念:它是一组临床综合征,为记忆、认
知(概括、计算、判断)、语言、视觉空 间和人格等至少3 项受损;精神疾病、神 经系统疾病和躯体疾病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