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病学_总论
【医学课件】神经病学总论

神经病学总论xx年xx月xx日•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神经疾病的常见病因与病理•神经病学的基本诊断方法•神经疾病的治疗现状与展望目•神经疾病的护理与人文关怀录01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携带信息的细胞,包括胞体、轴突和树突。
神经系统的基本组成神经元支持、滋养和保护神经元,并参与信息传递。
神经胶质细胞包裹神经元的细胞膜,具有信息传递和绝缘的作用。
神经膜运动和调节通过运动神经元将大脑的指令传递到肌肉和腺体,控制肌肉和腺体的活动,并调节身体各部分的生理功能。
感觉和知觉通过感觉神经元收集外部刺激,并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至大脑进行处理,从而产生知觉。
认知和情感通过联合神经元将感觉和运动神经元的信息整合,使大脑具有认知、情感和思维等高级功能。
神经系统的功能02神经疾病的常见病因与病理感染如流行性乙型脑炎、结核性脑膜炎等由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感染引起的脑部炎症。
遗传因素如遗传性共济失调、遗传性痉挛性截瘫等遗传性疾病。
中毒如一氧化碳中毒、重金属中毒等毒物引起神经系统的损伤。
肿瘤如脑胶质瘤、垂体瘤等脑部肿瘤。
血管病变如脑梗塞、脑出血等脑血管疾病。
血管病变血管病变可以引起脑部组织缺血、缺氧,导致神经元损伤和坏死。
神经胶质细胞损伤神经胶质细胞是神经元的支持细胞,损伤后会导致胶质细胞变性、增生或肥大。
髓鞘损伤髓鞘是包裹在轴索外面的脂质膜,损伤后会导致髓鞘断裂、萎缩或变性。
神经元损伤神经元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单位,损伤后会导致神经元变性、凋亡或坏死。
轴索损伤轴索是神经元突起的细长部分,损伤后会导致轴索断裂、萎缩或变性。
03神经病学的基本诊断方法详细询问病史包括起病形式、症状表现、病情发展和家族史等。
系统查体包括一般情况、皮肤和神经系统查体等,注意发现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
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活检对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如肌肉活检、神经活检等。
细胞学检查通过腰椎穿刺、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等方法进行检查。
神经病理学检查通过记录脑电波活动,判断大脑功能状态。
神经病学课件:总论

了解
感觉障碍的性质与传导通路的关系;上/下 运动神经元的解剖生理和传导通路;锥体外 系的结构与功能
神经系统疾病症状按发病机制可分为:
缺损症状
正常功能 减弱或缺失 (偏瘫\失语)
刺激症状
神经结构 受激惹→ 过度兴奋 (痫性发作 \根性痛等)
释放症状
高级中枢
休克症状
受损后
CNS急性局部
低级中枢 严重病变引起
了解:感觉障碍的性质与传导通路的关系, 上下运动神经元的解剖生理和传导通路,锥 体外系的结构与功能。
目的要求
掌握
➢ 运动系统病损的临床表现,感觉系统病损 的临床表现;锥体外系病损的临床表现; 脑干病损的临床表现。
熟悉
➢ 大脑半球损害的临床表现;小脑损害的临床 表现;脑干病损的定位诊断;锥体外系病损的 定位诊断;运动系统病损的定位诊断;感觉 系统病损的定位诊断
神经病学的范围:两个方面
一、神经系统疾病
➢中枢系统疾病: -脑 - 脊髓
➢周围神经: - 颅神经(脑神经) - 脊神经
二、骨骼肌肉疾病
➢神经肌肉接头病
➢肌肉本身疾病 - 炎症 - 代谢 - 遗传
神经病学在临床学科中地位
神经医学为临床医学中的二级学科
➢神经解剖学 ➢神经生理学 ➢神经病理学 ➢神经生化学 ➢神经药理学 ➢神经组织学 ➢神经生物信息学
不同点:
传导径路不同是分离性感觉障碍(痛温觉受损, 触觉保留)的基础
深感觉、精细触觉纤维自后根神经节发出, 在 同侧后索上行, 至薄束核/楔束核
➢神经影像学 ➢神经分子生物学 ➢神经免疫学 ➢神经心理学 ➢神经行为学 ➢神经流行病学
总体目标
发展神经科学,提高对疾病的认识水平,及 时对疾病进行合理的诊断,同时尽可能针对 病因恰当治疗,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和 致残率
神经病学总论第六版

六、前庭蜗(位听)神经
损害表现及定位:
前庭神经: ➢ 眩晕:视物或自身旋转感,分周围性或中
枢性。 ➢ 眼球震颤:注意眼震方向、程度、性质、
快慢相、伴随症状等 ➢ 平衡失调:步态,Romberg征。
七、舌咽、迷走神经
解剖生理:
➢ 舌咽神经为混合性神经,包含5种纤维成 分,与味觉、腮腺分泌、耳后皮肤感觉、 咽喉部肌肉运动、颈动脉窦血压脉搏感受 器控制等有关。
解剖生理:
➢ 面神经为混合性神经,有3种主要成分。 ➢ 特殊内脏运动纤维:主要支配面肌运动。
面上部各肌之神经元接受双侧皮质脑干束 的控制;面下部各肌之神经元单独接受对 侧皮质脑干束的控制。 ➢ 一般内脏运动纤维:为泪腺、舌下腺、下 颌下腺及鼻腭的粘膜腺的分泌神经。 ➢ 特殊内脏感觉纤维:支配舌前2/3味蕾。
总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定位诊断 第三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史采集
和体格检查 第四章 神经诊断技术 第五章 神经心理学检查 第六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
第一章 绪 论
一、神经病学(Neurology)
➢ 研究神经系统疾病与骨骼肌疾病的病因、 病理、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防治、 康复和预防的一门临床学科。
➢ 动眼、滑车神经起自中脑上、下丘;展神 经起自脑桥展神经核。
➢ 动眼神经支配:上睑提肌、上直肌、下直 肌、内直肌、下斜肌;瞳孔括约肌、睫状 肌。滑车神经支配:上斜肌。展神经支配: 外直肌。
三、动眼、滑车、展神经
损害表现及定位:
➢ 眼肌麻痹:分周围型(核下型)、核型、 核间型、核上型四种情况。 三对神经合并损害常见,表现为眼球固定在 中间位置,不能向各方向运动,瞳孔散大, 对光及调节反射消失。
【医学课件】神经病学总论

神经病学总论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神经疾病的常见类型和症状•神经病学的研究方法和诊断流程•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神经康复及护理01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1神经系统的基本组成23具有感受刺激、传递信息、处理和整合信息的功能,包括胞体、轴突和树突三部分。
神经元支持神经元并协助修复损伤,包括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和施万细胞等。
神经胶质细胞脑脊液循环是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颅内环境稳定和缓冲冲击力具有重要作用。
脑脊液及其循环神经系统的功能神经系统能够感受外部环境中的各种刺激,包括触觉、听觉、视觉、嗅觉等,并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
感觉神经系统支配肌肉和关节,使身体各部分能够协调运动,实现各种复杂的动作。
运动神经系统能够处理、整合和储存来自各种感觉器官的信息,形成知觉、记忆和理解,并作出相应的反应。
认知神经系统通过调节内分泌腺分泌激素、调节血管收缩或扩张等方式,维持身体内环境的稳定。
调节02神经疾病的常见类型和症状脑卒中包括脑出血、脑梗塞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可引起中风和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帕金森病以黑质病变和多巴胺能神经元减少为特征,可导致肌肉僵直、震颤和运动障碍等症状。
痴呆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和其他神经系统疾病,表现为记忆力、注意力、判断力和语言能力等认知能力的减退或丧失。
癫痫一种反复发作的神经系统疾病,表现为抽搐和意识障碍等症状。
神经疾病的常见类型可由多种神经疾病引起,如偏头痛、紧张性头痛、脑血管疾病等。
头痛可由前庭神经病变、脑供血不足等引起,表现为天旋地转、恶心呕吐等。
眩晕可由视神经病变、脑血管疾病等引起,表现为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
视力障碍可由脑卒中、脑炎等引起,表现为肌肉无力、瘫痪等运动功能障碍。
瘫痪神经疾病的症状03神经病学的研究方法和诊断流程研究方法观察和记录患者的症状、体征、病史和家族史等信息,分析病情发展过程和影响因素。
临床研究通过观察神经系统病变的组织形态、细胞结构和分子生物学变化等,深入探讨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过程。
神经病学总论

与网状结构、大脑皮质有着广泛的联系。
参与精神和内脏等活动,损害时出现情绪 症状、记忆丧失、意识障碍、幻觉(嗅、 味、视、听)、行为异常、智能减退等精 神症状。 临床上很难对其孤立地进行定位。
内囊
前肢 额桥束 丘脑前辐射
膝部 皮质延髓束
后肢 皮质脊髓束、丘脑辐射 视辐射、听辐射
内囊病损的表现
嗅球
底面
嗅束 嗅三角 钩 海马沟
海马旁回
两侧的大脑半球功能
1、两侧的大脑半球功能既对称又不对称 2、右利手者言语中枢在左侧半球(优势半 球),部分左利手者言语中枢在右侧半球。 3、左侧大脑半球在语言、逻辑思维、分析 综合及计算功能等方面起决定作用。
4、右侧大脑半球有高级的认识中枢, 在音乐、美术、综合能力、空间和形 态的识别、短暂的视觉记忆和认识不 同的面容等方面起决定作用 5、大脑皮质各部在整体功能基础上各 有独特作用
疑核
下橄榄核 舌下神经核
锥体 绳状体:①脊髓小脑束; ②脊髓-橄榄-小脑束; ③弓状小脑束; ④网状小脑束; ⑤前庭小脑束; ⑥小脑前庭束
橄榄中部平面
迷走神经背核 孤束核 绳状体 疑核 红核脊髓束 前庭脊髓束 脊髓丘脑束 脊髓小脑前束 锥体 舌下神经核 三叉神经脊束核 三叉神经脊束 内侧纵束
顶盖脊髓束
脑干腹面观
脑干背面观
脑干的内部结构
薄束 薄束核 楔束 楔束核
延髓锥体交叉平面
三叉神经脊束
三叉神经脊束核 红核脊髓束 副神经核 前角
脊髓小脑后束 中央管 中央灰质
脊髓小脑前束 脊髓丘脑束
皮质脊髓侧束
锥体交叉
皮质脊髓前束
丘系交叉平面
楔外侧核 孤束核 迷走神经背核 脊髓小脑后束 舌下神经核 脊髓小脑前束 锥体
《神经病学总论》PPT课件精选全文

整理课件ppt
26
颅神经检查
面神经:
➢ 中枢性面瘫
– 病变一侧皮质核束损害所致
– 表现病变对侧眼裂以下面瘫
➢ 周围性面瘫
– 病变一侧面神经受损
– 患侧额纹变浅或消失、口角低 垂、鼻唇沟变浅、皱额、闭目、 鼓颊、露齿动作均不能
整理课件ppt
27
颅神经检查
(六)位听神经:
听力检查 Weber 试验 Rinne 试验 前庭神经检查
整理课件ppt
9
一般检查
1.意识状态 2.精神状态 3.脑膜刺激症 4.头颈部检查 5.脊柱及四肢检查
整理课件ppt
10
(一)意识状态
1.意识水平下降的意识障碍: 嗜睡 昏睡
昏迷:
痛刺激
浅+ 中 重+ 深-
自发动作 反射 生命体征
+ + 无变化 ± ± 稍变化 - - 明显变化
整理课件ppt
神经病学绪论
整理课件ppt
1
神经系统组成及功能
组成 1.中枢神经系统:
脑、脊髓 2.周围神经系统:
脑神经、脊神经 功能
整理课件ppt
2
神经系统疾病
概念:是由多种原因引起CNS、PNS及 骨骼肌损害而导致的疾病。
神经病学:研究神经系统疾病与骨骼肌 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病理、症状、 诊断、治疗、预后和预防的一门学科。
整理课件ppt
3
一、定位诊断
定位诊断:依据神经解剖学知识,以及 生理学和病理学知识,对疾病损害的部 位作出诊断。
是神经系统疾病诊断的重要特点。
整理课件ppt
4
一、定位诊断
一.定位诊断的注意事项: 1.一元化原则 2.病变的空间分布:局灶性 多灶性 弥散性 系统性
精神病学--《神经病学》总论

神经病学的总体目标是:
发展神经科学,提高对疾病的认识水平,及时对 疾病进行合理的诊断,同时尽可能针对病因恰当 治疗,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
绪论
二、神经病学的特性
疾病的复杂性
神经系统和肌肉组织的解剖构造都非常复杂, 不同部位病变所表现的症状不同,如果病灶同时 累及几个部位,临床症状就会互相重叠,给诊断 和分析带来很大困难。
目录
第十二章 运动障碍性疾病 第十三章 癫痫 第十四章 脊髓疾病 第十五章 周围神经疾病 第十六章 自主神经系统疾病 第十七章 神经-肌肉接头和肌肉疾病 第十八章 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 第十九章 神经系统发育异常性疾病 第二十章 睡眠障碍 第二十一章 内科系统疾病的神经系统并发症
第一章 绪 论
绪论
《神经病学》总论
总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及病损的定位诊断 第三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 第四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第五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辅助检查 第六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
各论
第七章 头痛 第八章 脑血管疾病 第九章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第十章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第十一章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
绪论
四、神经病学的发展
(一)神经疾病谱的变化
全国老年人口比例已达10%以上,预计未来一 段时间内还会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老年人口的增多将会使老年变性病和脑血管病 增多,将会使疾病谱发生改变
(二)神经疾病诊断手段的变化
随着分子生物学、神经影像学和其他相关学科 发展,神经疾病的诊断将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绪论
四、神经病学的发展
(三)神经疾病治疗技术的变化
除了大量新药进入临床外,其他新的治疗手段也 大量进入临床
神经病学总论

神经系统疾病的概况:
神经系统的组成 疾病的分类 疾病的病因 疾病的症状 疾病的诊断 辅助检查 疾病的治疗
神经系统的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
脑:大脑半球、脑干、
小脑
脊髓:CTLS 周围神经系统
颅神经:12对 脊神经:31对
疾病的分类
已知神经系统疾病有几百种。按病变部位分:
– 脑疾病:脑血管病,癫痫,脑炎。 – 脊髓疾病:急性脊髓前角灰质炎,即小儿麻痹症,
临床神经病学(clinical neurology)
是专门研究人类神经系统疾病与骨骼肌 疾病的一门临床医学学科。
作为一门临床医学,它主要以求诊病人 为研究对象
要解决的基本问题:神经系统疾病的诊 断、治疗和预防问题。
神经病学发展和新进展
从内科学派生。
研究神经系统的结构、机能、病因和病理等的 基础学科,如神经解剖学,神经生理学,神经 病理学,神经药理学和神经遗传学等,构成神 经科学(neuroscience)。
中枢神经系统的病损: 受累水平:脊髓(SLTC)、脑干(延髓、脑
桥、中脑)、大脑(皮质或皮质下)
髓内或髓外:
定性诊断
指病理性质诊断或病理病因诊断。
– 病理性质诊断:脑出血。 – 病理病因诊断:高血压性脑出血。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
神经系统疾病诊断的基本方法
– 首先进行定位诊断 – 然后再进行定性诊断
神经病学建立在神经科学基础理论之上,又与 其他众多的临床学科有密切的联系。它与神经 外科的不同在于治疗方式上,后者主要为手术 治疗。它与精神科共同研究和治疗脑疾病所致 的精神障碍与痴呆病。
神经病学与其它临床学科交叉融合衍生出新的 边缘学科如神经眼科学、神经耳科学、神经内 分泌学、神经心理学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死亡】
必备条件:所有的脑功能不可逆终止。 无反应:对感觉输入无反应(疼痛、语言)。 脑干反射缺失:光反射、角膜反射及咽反射消
失,头眼试验、眼前庭反射不能诱 发眼球运动。 呼吸反应缺失:无自主呼吸。 Pco2 60mmHg、气管插管给予100% 氧气,仍无通气功能。
第二节 失语症、失用症和失认症
一、失语症(aphasia)
失语症是由于脑损害所致的 语言交流能力障碍。包括各 种语言符号表达或理解能力 受损或丧失。
患者意识清楚、无精神障 碍、无视觉听觉障碍、无发 音器官肌肉瘫痪、无共济失 调。
失语症与构音障碍不同
临床分类
外侧裂周围失语综合症:复述障碍 ① Broca失语 -------优势半球额下回后部(Broca区) ② Wernick失语-----优势半球颞上回后部( Wernick区) ③ 传导性失语
【意识障碍及解剖学基础】
意识障碍包括意识水平受损及意识水平正 常而意识内容改变。
意识的维持是通过 脑桥中部以上的脑干上 行性网状激活系统及其 投射至双侧丘脑的纤维, 以及双侧大脑半球的正 常功能实现的。
意识障碍分类
1.意识水平下降的意识障碍
嗜睡(somnolent) 昏睡 (sopor) 昏迷(coma)
浅昏迷 中昏迷 重昏迷
昏迷程度鉴别
昏迷程度
疼痛刺激反应 无意识自发动作 腱反射 瞳孔对光反射 生命体征(血压、呼吸)
浅昏迷
有反应 可有 存在 存在 无变化
中昏迷
深昏迷
重刺激可有 很少
减弱或消失 迟钝
轻度变化
无反应 无 消失 消失 明显变化
2、伴意识内容改变的意识障碍
①急性意识模糊状态(acute confusion state)、 嗜睡、意识范围缩小 常有定向力障碍、注意力不集中、 错觉可为突出表现、幻觉少见
②无动性缄默征(akinetic mutism) : 脑干上部及丘脑网状激活系统损害
不典型去皮层强直状态+自主神经紊乱+无锥体束征
意识障碍的鉴别诊断
闭锁综合征 (Lock-in Syndrome) :
脑桥基底部病变 意识清醒 四肢瘫痪 脑桥以下脑神经均瘫痪 (患者不能言语、不能吞咽、 仅能以眼球上下活动或睁闭眼 与周围建立联系)
研究内容:病因、发病机制、病 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 防。
疾病分类 :
感染性疾病 血管性疾病 肿瘤 外伤 变性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 遗传性疾病 中毒性疾病 先天发育异常 营养缺陷和代谢障碍疾病
神经系统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 (CNS)
大脑 脑 小脑
脑干:中脑、桥脑、延髓 脊髓
周围神经系统 (PNS)
Broca 失语
Wernick 失语
临床常见失语症的特点
☻Broca失语(又称运动性失语): 临床特点以口语表达障碍最为 突出, 呈典型的非流利型口语。 病变主要累及优势半球 Broca区 (额下回后部)
☻ Wernick失语(又称感觉性失语): 主要表现口语理解障碍,流利 型口语。 病变部位在优势半球Wernick 区 (颞上回后部)
☻命名失语:健忘性失语 命名不能。
(优势半球颞中回后部)
二、失用症 (apraxia)
神经病学_总论
第一章 绪 论
(introduction)
神经病学(neurology) :是神经科 学(neuroscience)的一部分,是 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 统及骨骼肌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 制、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 疗及预防的一门临床医学学科。
研究对象:中枢神经系统、周围 神经系统及骨骼肌疾病。
(Jackson癫痫) 3、释放症状: 高级中枢受损,受其制约的低级中枢出现功能亢
进(肌张力增高、 腱反射亢进、病理来自射) 4、断联休克症状:急性严重病变,引起在功能上与受损部位有密切关 系的远隔部位神经功能短暂缺失。 CVD —脑休克 急性脊髓炎—脊髓休克
神经系统疾病的特点
疾病的复杂性:
由神经系统和肌肉构造复杂决定
症状的广泛覆盖性:
空间和时间;与内科疾病的相互影响
诊断的依赖性:CT、MRI、EMG、EEG 工作的风险性:
神经系统急重症多,对生命危胁程度较高
疾病的难治性:
如原发性癫痫,运动神经元疾病等
第二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
意识障碍 失语症、失用症及失认症 智能障碍和遗忘综合症 视觉障碍 眼球运动障碍 面肌瘫痪 听觉障碍和眩晕 延髓麻痹
经皮质性失语(transcortical aphasia)
又称分水岭区失语综合症:复述相对保留
① 经皮质运动性失语 ② 经皮质感觉性失语 ③ 经皮质混合性失语 完全性失语(global aphasia):又称混合性失语 命名性失语(anomic aphasia)-----优势半球颞中回后部 皮质下失语综合症(subcortical aphasia syndrome): ① 丘脑性失语 ② 底节性失语
②谵妄状态(delirium state): 定向力和自知力均障碍, 常有错觉、幻觉, 可有恐惧或外逃、 伤人行为
3、特殊类型的意识障碍:即醒状昏迷(coma vigil)
①去皮质综合征(去皮层强直) (decorticated) : 大脑皮质广泛损害---缺氧性脑病、CVD。 无意识睁眼闭眼、无意识咀嚼和吞咽动作 光反射、角膜反射存在 对外界刺激无意识反应 上肢屈曲、下肢伸直,可病理征阳性 可有觉醒-睡眠周期
脑神经:12对 脊神经:31对
神经系统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 (CNS)
大脑 脑 小脑
脑干:中脑、桥脑、延髓 脊髓
周围神经系统 (PNS)
脑神经:12对 脊神经:31对
一嗅 二视 三动眼 四滑 五叉 六外展 七面 八听 九舌咽 迷走 副神 舌下全
神经系统疾病症状分类
1、缺损症状: 正常神经功能减弱或缺失(偏瘫) 2、刺激症状: 神经结构受激惹后产生的过度兴奋
晕厥与痫性发作 躯体感觉障碍 瘫痪 肌萎缩 步态异常 不自主运动
共济失调
第一节 意识障碍
(Disorder of consciousness)
意识的定义:是指大脑的觉醒程度,是中枢 神经系统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应答反映的 能力,或机体对自身和周围环境的感知和理 解能力。 意识的内容:定向力、感知力、注意力、记 忆力、思维、情感和行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