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铁路犯罪现场痕迹物证的勘验工作
物证检验措施

物证检验措施物证检验可是个相当重要的事儿,就像警察破案时手里的重要线索一样。
那咱们就来好好唠唠物证检验的措施。
为啥要进行物证检验呢?这道理很简单,就好比你丢了东西要去找,得有方法才能找得到嘛。
犯罪现场的物证能帮咱找出犯罪的蛛丝马迹,揪出那个干坏事的家伙。
先说第一个措施——现场勘查。
这就像是给犯罪现场来个全身“扫描”。
警察叔叔们会小心翼翼地进入现场,眼睛瞪得像铜铃,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他们会看看地上有没有奇怪的脚印,墙上有没有可疑的痕迹,桌子上的东西有没有被打乱。
操作方法呢,那得有顺序,不能这儿瞅一眼那儿瞅一眼,得从一个方向开始,逐步推进。
比如说从门口开始,慢慢往房间里面走。
预期效果就是能发现关键的物证,像凶器啦、指纹啦、毛发啦等等。
这一步可太重要啦,要是没做好,就像拼图少了几块,案子可就难破咯。
接下来是物证提取。
发现了物证,得把它们好好地拿出来。
这可不是随便伸手一抓就行的,得用专业的工具和手法。
比如说提取指纹,就得用专门的粉末和刷子,轻轻刷一刷,让指纹显现出来,再用透明胶带小心翼翼地粘下来。
要是提取血液,那得用无菌的棉签或者吸管,可不能污染了样本。
这一步的关键就是要保证物证的完整性和原始性,别把物证给弄坏了或者弄混了。
要是搞砸了,那物证就失去了价值,案子可能就走进死胡同啦。
然后是物证分析。
把提取回来的物证放到实验室里,让专家们大显身手。
比如分析血液里的成分,看看有没有毒药;分析毛发,判断是人的还是动物的,是男人的还是女人的。
这就像是给物证做“体检”,找出它们隐藏的秘密。
分析的时候得用各种高科技的仪器,像显微镜、色谱仪啥的。
这一步要是做得好,就能给破案指明方向,说不定一下子就锁定嫌疑人了。
还有物证比对。
把现场发现的物证和嫌疑人的物品或者数据库里的信息进行对比。
比如说指纹比对,看看和嫌疑人的指纹是不是一样;DNA 比对,确定是不是同一个人的。
这就像是在玩找不同的游戏,只不过这个游戏可关乎着正义和真相。
简述犯罪现场勘查的要求

犯罪现场勘查的要求一、概述犯罪现场勘查是刑事侦查活动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犯罪现场进行全面、详细、科学的勘查,可以为案件的破案提供重要的物证、证据、线索等。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介绍犯罪现场勘查的要求及相关内容。
二、保护现场1.即刻展开警戒:警方在接到犯罪现场报警后,应立即对现场进行警戒,防止人员闯入、破坏或污染犯罪现场。
2.隔离现场:警方需要将犯罪现场进行隔离,避免外人进入并对现场进行改动。
犯罪现场隔离应及时进行,以防止证据的丢失或破坏。
3.确保安全:警方在勘查现场时需要注意自己的安全,佩戴必要的警用装备,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范。
三、勘查步骤1.拍摄现场:–使用犯罪现场勘验记录表进行详细记录。
–拍摄犯罪现场的整体状况,包括周边环境、现场布局、可能存在的线索等。
–逐一拍摄现场细节,包括尸体、血迹、足迹、指纹等物证标记。
2.勘查现场:–仔细勘查现场,查找可能存在的线索及物证。
–根据案件性质,重点关注与案件有关的地方或物品,如案发地点、受害者遗体、嫌疑人可能留下的痕迹等。
–进行现场测量,并绘制现场图,用于后续的分析和还原。
3.采集物证:–采集物证时需要佩戴手套,避免污染。
–采集不同类型的物证时,应使用合适的方法和工具,以保证物证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物证采集后,应妥善包装、标记,并填写相关记录表。
4.记录勘查过程和结果:–在勘查现场的过程中,警方应做好详细的记录,包括现场勘验的时间、人员、过程等。
–记录现场勘查结果,并与现场照片、物证采集记录相对应,以便后续分析和证据呈现。
四、要求与技巧1.科学技术支持:使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如DNA检测、指纹鉴定等,增强现场勘查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2.循序渐进:勘查人员需要根据现场情况,有条不紊地进行现场勘查,避免遗漏或混淆线索。
3.团队合作:勘查人员之间应进行有效的协作与配合,确保勘查工作的高效进行。
4.保密机制:勘查人员需严格遵守保密规定,避免将案件信息泄露给外部人员。
五、问题与挑战1.无声证言:很多犯罪现场无法提供直接的目击证人,因此勘查人员需要通过物证等间接证据进行推断和还原。
痕迹鉴定流程

痕迹鉴定流程痕迹鉴定是一项重要的科学技术,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对犯罪现场或其他相关场所的痕迹进行收集、分析和解释,为破案提供科学依据。
下面将介绍痕迹鉴定的一般流程。
第一步:现场勘查痕迹鉴定的第一步是进行现场勘查。
痕迹鉴定人员需要仔细观察现场,寻找可能存在的痕迹,如指纹、足迹、工具痕迹等。
勘查人员需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以防止现场污染和痕迹破坏。
第二步:痕迹收集在现场勘查后,痕迹鉴定人员需要对可能的痕迹进行收集。
常用的痕迹收集方法包括:1. 指纹收集:使用粉末或化学试剂将指纹显现,并使用相应的工具将其提取。
2. 足迹收集:使用照相技术或模具技术记录足迹,并使用相应的工具将其提取。
3. 工具痕迹收集:使用显微镜等工具对工具痕迹进行观察和收集。
痕迹收集需要小心谨慎,以避免痕迹的破坏或污染。
第三步:实验分析痕迹收集后,痕迹鉴定人员将进行实验分析。
实验分析的目的是确定痕迹的物质成分,以进一步确定痕迹的来源。
常用的实验分析方法包括:1. 化学分析:使用化学试剂对痕迹进行处理,以确定其化学成分。
2. 光谱分析:使用光谱仪等仪器对痕迹进行分析,以确定其光谱特征。
3. 微观分析:使用显微镜等仪器对痕迹进行观察和分析,以确定其形态特征。
实验分析需要专业的仪器设备和技术知识,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四步:结果解释在实验分析完成后,痕迹鉴定人员将进行结果解释。
结果解释的目的是根据实验结果,确定痕迹的意义和价值。
痕迹鉴定人员需要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和相关证据,对实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第五步:报告撰写最后一步是撰写痕迹鉴定报告。
痕迹鉴定报告是痕迹鉴定的结论和意见的正式文件,用于法庭审理和破案使用。
报告需要清晰、准确地陈述痕迹鉴定的过程、结果和意义,并提供相应的证据和分析依据。
总结:痕迹鉴定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科学技术,其流程包括现场勘查、痕迹收集、实验分析、结果解释和报告撰写。
每一步都需要严格遵循科学规范和标准操作程序,以确保痕迹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现场足迹勘验方法

现场足迹勘验方法咱就说,现场足迹勘验,这可真是一门大学问啊!你想想看,那一个个脚印就像是犯罪现场留下的神秘线索,等着我们去解开呢!先来说说进入现场后的第一步,那可得仔细观察整个现场的环境。
就好像你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得先大致瞅瞅周围的情况不是?看看哪里有可能留下足迹,是泥泞的地面,还是干燥的地板。
这时候就得有双敏锐的眼睛,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藏着足迹的角落。
然后呢,遇到明显的足迹,别着急动手,先好好打量打量。
这足迹的大小、形状、深浅,都能透露出好多信息呢!比如说,大脚印是不是可能是个大高个留下的呀?脚印深是不是说明这人比较重呢?这就跟你看人的外表能猜个大概性格似的。
接下来,该动手提取足迹啦!要是在松软的地面上,那可以用专门的工具小心翼翼地把足迹周围的土挖出来,就像对待一个宝贝似的。
要是在硬地面上呢,那就得用特殊的方法,比如拍照、提取痕迹粉啥的,把足迹的模样给“抓”下来。
再说说勘验的时候,得注意啥呢?得注意别破坏了其他的证据呀!你可不能为了看个足迹,把旁边的毛发、血迹啥的给弄没了,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就好比你吃蛋糕,不能光盯着上面的那颗草莓,把下面的蛋糕都给弄烂了呀!还有啊,不同的现场情况,勘验的方法也不一样呢!要是在室内,那可能得注意家具的摆放、地面的材质啥的;要是在室外,那可就得考虑天气、地形这些因素啦。
好比下雨天和大晴天,那足迹的保存情况能一样吗?咱再想想,要是遇到那种被破坏了的足迹咋办?这就得靠咱的经验和智慧啦!从残留的部分去推断完整的足迹可能是什么样的,这就像拼图一样,得把那些碎片给拼凑起来。
总之啊,现场足迹勘验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那是需要细心、耐心和智慧的呀!咱得像侦探一样,不放过任何一个蛛丝马迹,才能从那些足迹中找到真相呢!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一个小小的足迹,说不定就能成为破案的关键呢!你说是不是?所以啊,对待现场足迹勘验,可千万不能马虎,得认真再认真,仔细再仔细呀!。
基层民警如何进行现场勘验与取证

基层民警如何进行现场勘验与取证一、引言现场勘验与取证是刑事侦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对于确保案件查证的准确性和法律程序的合规性具有重要意义。
基层民警应掌握正确的勘验和取证方法,以保障警务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本文将探讨基层民警如何进行现场勘验与取证的具体步骤与技巧。
二、现场勘验流程1. 安全保护在进行现场勘验前,基层民警应首先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以及其他人员的安全。
对于现场存在的危险因素,如火灾、爆炸物、化学品等,应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隔离和处理,并确保勘验人员佩戴防护装备。
2. 实地勘验实地勘验是勘验人员直接到达案发地点进行勘查的过程。
勘验人员应对案发地点进行全面细致的勘查,包括外部环境的观察、周边监控的获取、人员询问等。
同时,应拍摄现场照片或视频,以作为后续分析和证据保留。
3. 随身携带相关工具在现场勘验过程中,基层民警应随身携带必要的勘验工具,如测量工具、标记工具、取证工具等。
这些工具的使用能够提高现场勘验的效率和准确性,确保证据的可靠性。
4. 物证收集在现场勘验中,物证的收集是重要的环节。
基层民警应根据案件的性质和情况,采取适当的方法和工具对现场进行全面地搜寻和勘验,以获取可能的物证。
同时,应使用相应的包装和保护措施,确保物证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5. 勘验笔录勘验笔录是对现场勘验过程进行文字记录的重要形式。
基层民警应准确地记录现场勘验的时间、地点、人员、环境等基本情况,以及发现的重要线索、物证等内容。
勘验笔录应遵循简明扼要、客观准确的原则,为后续侦查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
三、取证技巧1. 理性判断基层民警在现场勘验和取证过程中,应保持理性和客观的态度。
避免主观臆测和个人情绪对勘验结果的影响,确保取证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2. 准确记录在现场取证时,基层民警应准确记录证据的来源、发现时间、保管人员等关键信息。
同时,对于取证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细节,应进行详细记录,以避免以后的漏洞和争议。
3. 合法取证基层民警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合法取得证据。
痕迹鉴定的基本程序

痕迹鉴定的基本程序痕迹鉴定是一项重要的法医学技术,通过对犯罪现场留下的痕迹进行分析和鉴定,可以帮助破案和还原犯罪过程。
下面将介绍痕迹鉴定的基本程序。
一、勘查现场痕迹鉴定的第一步是勘查现场。
鉴定人员需要仔细观察现场,记录下每一个可能的痕迹。
他们需要注意痕迹的形状、颜色、位置、大小等特征,并用相机拍照记录下来。
同时,还要采集可能的物证样本,并妥善保存。
二、痕迹采集痕迹采集是痕迹鉴定的核心环节。
在勘查现场的基础上,鉴定人员需要对痕迹进行采集。
痕迹的采集方式有很多种,常见的包括指纹采集、血迹采集、足迹采集等。
在采集过程中,鉴定人员需要使用适当的工具和方法,以避免对痕迹的破坏或污染。
三、实验分析采集到痕迹后,鉴定人员需要进行实验分析。
他们会运用各种化学、物理、生物等方法,对痕迹进行检验和鉴定。
例如,对于血迹,可以通过血型鉴定、DNA比对等方法确定其来源;对于指纹,可以通过指纹比对等方法确定其主人。
实验分析是痕迹鉴定的关键环节,需要鉴定人员具备扎实的科学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四、鉴定报告实验分析完成后,鉴定人员会根据实验结果撰写鉴定报告。
鉴定报告应包括痕迹的特征描述、实验分析结果、鉴定结论等内容。
报告应准确、清晰,以便相关机构或个人进行参考和使用。
五、庭审证词在痕迹鉴定的过程中,鉴定人员可能需要出庭作证。
他们需要向法庭提供专业的鉴定意见,并回答法官和律师提出的问题。
庭审证词的内容应准确、客观,以维护司法公正和犯罪事实的真实性。
六、质证与辩驳在庭审过程中,鉴定人员的意见可能会遭到质疑或辩驳。
其他相关人员可能会提出不同的意见或证据,对鉴定结果进行质疑。
在这种情况下,鉴定人员需要进行辩驳,并提供充分的证据和理由,以支持自己的鉴定结论。
七、专家研讨与评议痕迹鉴定是一项高度专业化的工作,鉴定人员需要与其他专家进行研讨和评议。
通过专家的集思广益,可以提高鉴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专家研讨与评议是痕迹鉴定的重要环节,有助于鉴定人员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痕迹检验的程序及方法

痕迹检验的程序及方法
痕迹检验是通过对物体或人身上遗留的痕迹进行检测、鉴定和分析,从而获取案件或事件的相关信息,为犯罪侦破和司法判断提供科学依据的一种技术手段。
痕迹检验的程序和方法包括以下几个基本步骤:
1. 勘查现场:痕迹检验前需要勘查现场,确定哪些地方有可能留下痕迹,以及哪些物品和人员需要留存。
此步骤需要尽可能保护现场的完整性和可靠性,避免痕迹被破坏、丢失或干扰。
2. 收集证据:根据勘查现场的结果,对可能留下痕迹的物品和人员进行收集、封存和固定,以便于后续鉴定和分析。
此步骤需要注意证据的保护和安全,避免污染、损坏或篡改。
3. 实验鉴定:将收集到的物品和人员送往实验室,进行各种痕迹检验方法的鉴定和分析。
常见的痕迹检验方法包括指纹检验、DNA检验、鞋底印痕检验、工具痕迹检验等。
其中,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痕迹和不同程度的破坏。
4. 结果分析:对痕迹检验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比对,确定痕迹来源和可能涉案的人员或物品。
此步骤需要考虑实验误差和结果准确性,必要时还需要进行专门的鉴定和确认。
5. 编写报告:根据实验鉴定和结果分析的结论,撰写痕迹检验报告,并以法律标准为依据,对给出结论的可信性进行评定和说明。
以上是痕迹检验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其中每个环节都需要严谨、科学地操作,同时也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验证和核实,保证结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法医工作中的现场勘查与取证技巧

法医工作中的现场勘查与取证技巧一、引言在犯罪调查中,法医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场勘查与取证技巧是法医人员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本文旨在探索法医工作中的现场勘查与取证技巧,并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指导。
二、现场勘查技巧1. 到达现场前的准备工作在到达现场之前,法医人员需要确保自己准备充分,包括查阅案卷、了解相关信息、收集必要的工具和装备等,以便在现场勘查过程中高效地开展工作。
2. 保护现场完整性为了确保现场的完整性,法医人员需在进入现场前与其他相关人员协商,制定出一套合理的行动方案。
在现场勘查过程中,要遵循技术要求,保护现场中的任何潜在证据,避免干扰或破坏现场。
3. 观察并记录细节法医人员在现场勘查中需要对细节保持高度敏感性。
他们应该观察并记录下可能与案件有关的任何物品、痕迹、状况等。
详细的记录将对后续的分析和鉴定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4. 使用科学工具进行现场勘查现代科技手段为法医工作提供了诸多便利。
通过使用显微镜、化学试剂、光谱仪器等科学工具,法医人员可以更准确、更快速地找到和分析现场的重要证据。
但使用这些工具时,也需要谨慎操作,以保证准确性和有效性。
三、取证技巧1. 收集物证物证是法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物证,可以发现犯罪嫌疑人的行为轨迹、痕迹等重要信息。
在收集物证时,法医人员需要注意保持现场的完整性,妥善保存证据,并按照规定进行包装标记,以确保后续的鉴定和分析工作顺利进行。
2. 采集生物样本生物样本的采集是法医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法医人员需要熟悉采集不同类型生物样本的方法,并在操作过程中遵循严格的规范。
采集的生物样本需妥善保存,以保证后续的检验与鉴定工作的可靠性。
3. 数字取证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取证在法医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法医人员需要掌握数字取证技术,包括从电脑、手机等设备中提取数据的方法和技巧,确保取证结果的可信性。
四、技巧应用案例下面通过一个案例来展示现场勘查与取证技巧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做好铁路犯罪现场痕迹物证的勘验工作铁路犯罪现场是获取犯罪证据的信息源,是发现与犯罪相关痕迹、物证的宝库。
因铁路犯罪现场的构成有其自身的特点,侦查人员在现场勘查工作中首先要明确勘验的重点部位,熟练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并在实践中不断开拓、探索寻找发现痕迹、物证新的方法,掌握对铁路现场具有针对性的固定、提取方法,将已收集到的痕迹、物证进行妥善的包装、送检。
这样才能搞好实地勘验工作,收集到有价值的痕迹、物证从而对犯罪行为做出正确的分析判断。
标签:铁路;犯罪现场;痕迹物证;勘验检查痕迹、物证是指案件侦查过程中从现场依法收集的,与案件有关联的,能以其自身结构特征、所载内容或者物质属性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物质性客体。
痕迹、物证一经查证与犯罪有关,可在一定程度上证明犯罪事实。
因此,应结合铁路犯罪现场特点,全面地发现现场痕迹、物证,正确地固定、提取现场痕迹、物证,科学地保存和管理现场痕迹、物证是做好铁路犯罪现场实地勘验、检查工作的首要要求,也是查明犯罪事实的前提和基础。
一、铁路犯罪现场痕迹、物证的发现(一)发现犯罪现场痕迹、物证的重点部位1.现场的进出口。
犯罪现场的进出口是犯罪嫌疑人的必经之路,是现场勘查的重点部位。
现场进出口及周围物体是寻找发现手印、足迹、工具痕迹、车辆痕迹以及微量物证的重要部位。
例如,门把手、锁体、插销、门窗框及门窗玻璃等物体上容易留下手印;房屋的门、窗、洞、天花板以及铁路防护网、列车车门处容易留下足迹;铁路犯罪现场上棚车的车门、集装箱门、车厢扶梯,常有钳剪铅封、加固铁丝所遗留的工具痕迹,以及攀登擦蹭的泥土、金属碎屑、受伤后擦拭留下的血迹等微量物证。
2.犯罪活动的中心部位。
犯罪活动的中心部位是作案人实施犯罪行为时间较长、破坏较严重的部位,往往是犯罪目标所在处。
这些部位的物体常被移动、翻倒、毁坏,因此遗留的痕迹、物证较多,在勘查时应作为重点部位进行痕迹物证的寻找发现。
不同案件性质的犯罪现场,其中心部位的表现也不相同,如杀人案件现场的中心部位为陈尸处,盗窃案件现场中心部位多为被盗财物的存放处,抢劫、强奸案件现场的中心部位为犯罪行为的实施地。
犯罪活动的中心部位由于作案人活动较大,所遗留的痕迹也较为杂乱,尤其是足迹、工具痕迹遗留较多且较乱,现场勘查人员应当根据现场痕迹、物证的表现分析出作案人的活动过程,提取有价值的痕迹、物证。
3.被侵害的客体和作案人可能触动过的部位。
由于被侵害的客体和作案人可能触动的部位与犯罪目标关系直接,所以具有较高的勘查价值,是发现痕迹、物证的重点部位。
如盗窃案件现场中被打开的柜门、抽屉、箱盖以及电源开关、灯泡、插线板等物品和设备上,铁路货盗案件现场内被蹬踩的货物及包装箱上,铁路器材拆、割盗现场中遗留的被拆、割的螺栓、夹板及电缆上,旅客财物被盗案件现场中被盗物品的行李架上等等。
针对以上部位,在现场勘查中应重点寻找发现足迹、手印。
4.作案人的来去路线。
发现寻找痕迹、物证不能仅仅局限在犯罪活动的中心部位及其附近,还应扩大到作案人来去现场的路线上。
沿着犯罪现场的进出口或中心部位向外搜索,在作案人来去的路线上可能寻找到清晰、完整的足迹并以此判断进入现场和逃离现场的方向。
同时开展顺线追踪,有时还能发现未进入现场中心部位的同案犯的足迹和交通工具痕迹,甚至追踪到犯罪嫌疑人。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社会治安视频监控设备大量投入使用,作为现场勘查人员应及时调取现场周围监控所拍摄的视频资料,从中发现犯罪嫌疑人的踪迹以确定其来去路线,从而指导现场勘查工作更好地开展。
5.作案人踩点、预伏、藏身的地点。
作案人在作案前预谋、策划、踩点、打探的地方,以及作案中隐蔽躲藏的处所,也容易遗留有痕迹、物证。
勘查中,在作案人作案前踩点、逗留的场所可以找到足迹以及交通工具痕迹;如果停留时间较长,还可能留下相关的物品,如赃物、凶器、饮料瓶、食品袋、衣服、鞋袜、手套、工具、烟头、粪便等,这些物品上面很可能留下各种痕迹、物证甚至微量物质,所以在提取物品的同时,同时要注意对微量物质的提取。
(二)发现犯罪现场痕迹、物证的常用方法科学有效地寻找发现痕迹、物证是现场实地勘验的核心任务。
现场勘查人员要坚持全面、细致、科学的工作原则,使用现代科学技术并不断开拓、探索寻找发现痕迹、物证的方法。
在目前的侦查实践中,发现现场痕迹、物证的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
1.自然观察法。
自然观察法是指现场勘查人员依靠自身的眼力,借助自然光线或常规光源条件,对各种痕迹、物证进行观察的方法,这也是发现现场痕迹、物证最基础的方法。
首先可以使用透射观察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玻璃器具或其他透明物体上汗液指纹、粉尘指纹及油质指纹的寻找发现。
操作时,让光线从物体的背面透射,从物体的正面观察,利用手印同物体两者透明度的差别发现手印。
为增强反差,使手印更加清晰,可衬垫黑色背景,调整光线角度,以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
其次可以使用反射观察法,也称侧光观察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不透明光滑物体的表面上无色汗液手印的寻找和发现。
操作时,让光线与视线处在物体的同一侧的两个相对方向,利用手印同物体两者对光线反射强弱的不同,发现手印。
除此之外,针对透明或不透明的光滑物体表面还可以使用哈气观察法,采用哈气观察法能够寻找和发现无色汗液手印,尤其在冬季,简单易行。
操作时,在疑有遗留手印的物体表面,用嘴哈气,使手印纹线瞬时凝上一层雾气,增强手印同物体表面的反差,以利于观察发现手印。
注意待雾气挥发、物体表面干燥后才能用其他方法显现。
2.特殊光源观察法。
目前实践中最为常用的方法是使用多波段光源。
多波段光源是当前现场勘验中最常用的功效较高的设备。
该设备由一组或两组滤色镜,将光源发出的白光(全谱线)分成不同的波段,再通过光导管输出,这种光学系统即被称为多波段光源。
多波段光源具有无损性、波段丰富、消除干扰、增强反差、高灵敏度、高稳定性、高效率的特点,所以在现场勘验中得到普遍的应用。
多波段光源主要用于现场勘验中痕迹、物证的发现、显现处理。
它除了显现手印外,也适用于现场足迹、血迹以及油脂、纤维、火药残留物等物证的搜寻。
对于涂改字迹等文件的检验效果也非常明显,使用范围十分广泛。
此外,紫外观察系统也应被充分利用,该系统是利用现场微量痕迹、物质对长、短波紫外线具有特殊的吸收、反射以及荧光的特性,通过紫外线增强器将不可见的紫外光转换成可以直接观察到的图像,并可直接进行拍照。
该系统适用于绝大多数光滑、非渗透性客体表面,可以不经任何物理、化学处理对现场遗留的手印、血迹、射击残留物等痕迹、物证进行搜索、观察、照相。
紫外观察系统是目前现场勘查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有效设备。
3.物理显现法。
物理显现法是指现场人员运用物理方法对现场潜在形象痕迹进行显现的专门技术方法。
物理显现法主要有粉末显现、烟雾熏显和光源显现三种。
粉末显现是指针对各种遗留痕迹客体本身的特性,运用材质不同的粉末和显现工具在可能存在潜在痕迹的部位进行刷显的方法,如磁性粉末、铝粉显现潜在指印;烟雾熏显是指利用物质燃烧形成烟末或者物质蒸发形成雾气附着在被显现客体表面而显现出潜在痕迹的方法。
光源显现是指运用不同种类的光源以及改变光源的照射方法对潜在痕迹进行显现的方法,如利用多波段光源等设备对犯罪现场的痕迹、物证进行寻找、发现。
4.化学显现法。
化学显现法是指通过使用各种试剂与潜在痕迹中的有机物或无机物发生化学反应,使得在普通光线或在特殊光线的条件下能够显现出潜在痕迹的方法。
化学方法一般用于显现手印和脚印。
实践工作中,往往是综合使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对现场潜在手印和脚印进行显现,以提高勘验效果。
二、铁路犯罪现场痕迹、物证的固定与提取(一)铁路犯罪现场痕迹、物证的固定铁路犯罪现场痕迹、物证的固定是现场勘查工作中客观勘查要求的体现。
对现场任何痕迹、物证进行提取之前,必须首先进行固定保全。
尤其在铁路犯罪现场勘查工作中,由于开通线路、恢复运输是铁路运输部门的第一要务,因此留给勘查人员的时间紧迫且任务繁重,一旦出现失误和拖沓导致痕迹、物证的破坏或遗失,那么现场原始情况和痕迹、物证的位置关系将无法恢复。
所以,痕迹、物证提取之前的固定工作尤为重要。
固定保全痕迹、物证的方法有文字记录法、照相法、绘图法、录像法,即以现场勘验笔录、现场照片、现场图、现场录像的形式对现场痕迹、物证的原始情况进行固定。
(二)铁路犯罪现场痕迹、物证的提取提取现场遗留的痕迹、物证是铁路犯罪现场实地勘验工作的重要内容。
由于现场痕迹、物证的种类不同且形态各异,要求勘查人员必须掌握各种提取方法并能结合现场情况灵活运用。
常用的提取方法有以下几种。
1.照相提取法。
照相提取法是最常用的提取方法之一,指运用照相设备、感光材料进行特种照相提取现场痕迹的方法。
例如对于现场手印可以进行拍照、分色照相、红外和紫外照相、偏振光照相等,对于现场成趟足迹,采取单足比例照相后,再采取直接连续比例拍照。
照相提取法不仅是如实记录的方法,还是在运用其他方法对痕迹、物证进行检验之前必须进行的固定保全方法。
进行照相提取必须全面、客观,既要选取形态特征明显清晰的痕迹,又要注意反映几个形象痕迹之间的关系;拍照时要在痕迹的一侧放置比例尺,以反映痕迹本身的尺寸。
2.原物提取法。
原物提取法又称为实物提取法,是指将留有痕迹的物体直接提取。
在实践工作中,为了能够直接观察痕迹的真实情况,便于长期保存原始物证,在需要和可能的情况下应当对留有痕迹的一些体积小、价值低,且容易进行分离的物体,在征得有关方面同意的情况下进行原物提取。
例如,现场的手印、足迹有时候留在座椅、纸张、床单等轻小物体上,为了保持印迹的原始状态,利于检验和鉴定,在经过物主同意和请示现勘指挥员后,可以进行原物提取,使用完毕及时归还原主。
提取原物后,勘验人员必须注意采取妥善的措施进行包装和运送,并积极采取措施防止运送过程中原物与包装物发生碰撞而损坏痕迹。
3.制模提取法。
制模提取法,是指对于遗留在塑性较强的物质上而形成的立体痕迹,运用不同材料制作模型的痕迹提取方法。
立体手印、立体足迹以及工具痕迹一般需要根据痕迹自身的大小、深浅等情况进行制模提取。
应当注意的是:制模提取前必须经过拍照固定;必须考虑制模物质的有关物化特性,绝对不能对承痕客体本身产生破坏,提取后要注意包装保管模型和原物,防止损坏。
4.绘图提取法。
绘图提取法是指勘查人员运用制图学包括测量知识对现场上发现的各种形态的痕迹进行绘图提取的方法。
勘查人员经过观察和测量,可以直观地描绘出痕迹、物证的外表形态、大小、深浅、间隔、方位部分、各个痕迹之间的关系,以便分析判断和检验鉴定。
例如,现场足迹以及工具痕迹往往需要进行现场描绘记录提取,以确定痕迹的形态以及在现场的位置等问题,具有反映直观的特点。
5.静电提取法。
静电提取法是根据静电能够吸附粉尘物质的原理,勘查人员使用直接或间接的方法产生静电对遗留在特殊承受面,如毛织物、纺织物、水磨石地面上的痕迹进行提取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