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发酵料袋栽技术
平菇发酵料袋栽技术

平菇发酵料袋栽技术平菇是一种非常常见的食用菌,其营养价值高、口感清香,是人们餐桌上的重要食材。
现在很多人都想通过自己种植平菇来获取健康的食品,提高生活质量。
平菇发酵料袋栽技术是一种非常省时间,省力的栽培方法,也非常适合初学者。
一、材料准备1. 平菇菌种:可以在专业的菌种基地购买,最好选择好的菌种,以免种植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
2. 发酵料袋:可购买现成的,也可以自制。
自制方法如下:取新麦秸或稻草,泡一晚上,晾干后切碎,加入适量的水拌匀,再添加约15%的菜籽粉或豆粕,拌匀即可。
将拌好的发酵料装入塑料袋,每袋1-2公斤即可。
3. 水桶或大盆:用于浸泡发酵料袋。
4. 温度计、电子秤:用于控制温度和重量。
二、种植步骤1. 清洁环境:将种植场地清洁干净,打扫干净杂物,平整场地等工作。
2. 菜包埋置:将发酵料袋放入大盆中,浸泡在水中,浸泡时间约为8-10个小时,浸泡后取出,挤干水份,将发酵料打开,将种植菇包放入其中,封口处理。
3. 温度控制:将埋好菇包的发酵料袋放入室温环境下,控制温度在20°C~28°C左右,一般在室内温度较高的地方存放,并保持有适量的光照。
4. 湿度控制:为了保持发酵料袋内的湿度,需要定期喷水,使发酵料袋外表保持潮湿状态,也可以在菇包埋置时在发酵料袋中添加适量的水分,控制发酵料袋内的湿度。
5. 繁殖周期:一般在2-3个月之后,发酵料袋内会长出小蘑菇,此时菇包已经开始繁殖。
繁殖期持续约为一个月左右,平菇的生长速度较快。
6. 收获:当蘑菇的杆长约为10厘米,伞面扩张,边缘开始翻卷时就可以采摘了。
采摘要轻拿轻放,不要捏压或拧扯,以免伤及菌丝。
三、注意事项1. 温湿度控制:平菇对温湿度要求较高,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随时注意环境的调节。
2. 菌种选择:种植平菇需要选择好的菌种,不要盲目购买。
3. 土壤消毒:在种植平菇之前,要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确保平菇的品质。
平菇发酵料袋栽技术

平菇发酵料袋栽技术平菇发酵料袋栽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栽培方式,与传统的平菇栽培方式相比,具有更高的产量、更短的生产周期和更便捷的管理方式。
该技术的核心是使用发酵料袋代替传统的菌包,将菌丝接种在发酵料袋中,并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发酵和生长,最终获得优质的平菇。
下面将详细介绍平菇发酵料袋栽技术的原理、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平菇发酵料袋栽技术的原理是利用发酵料袋中的发酵物质提供菌丝生长所需的营养和微环境条件。
发酵料袋是一种由玉米秸秆、小麦麸等材料经过水解、糖化、淀粉化等发酵过程制成的袋状物。
这种发酵袋不仅能够吸附菌丝生长所需的水分,还能够提供必需的气体和营养物质。
此外,发酵料袋中的微生物群落也能够协同作用,促进平菇生长和发育。
1、材料准备:准备平菇菌种、发酵料袋、水和操作工具等。
2、发酵料袋填充:将适量的发酵料袋用水泡软,使其达到适宜的湿度,然后将发酵料袋填充到适当的高度,一般为1/3-1/2袋高。
3、菌种接种:将平菇菌种均匀地撒在填充好的发酵料袋表面,或者将菌种均匀地喷洒在发酵料袋内。
注意不要在填充好的发酵料袋中随意挖洞或切口,以免破坏发酵袋。
4、发酵与生长:将接种好的发酵料袋放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一般要求温度在22-26℃,相对湿度在85-95%之间。
在这样的条件下,菌丝将开始发酵和生长,约10-12天后可以开始生产平菇。
5、定期检查和管理:在平菇生长期间,要定期检查发酵料袋的湿度和温度,并适时给予水分和通风。
同时要注意防范各种病害和虫害,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保证平菇的健康生长。
1、选择优质的发酵料袋,保证发酵料袋的质量和安全性。
2、在接种平菇菌种前,要保证发酵料袋内部的温度和湿度已经达到了适宜的条件。
4、注意防范各种病害和虫害,加强病虫害防治措施,确保平菇的品质和数量。
5、厂家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加强质量监控和质量控制,确保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总的来说,平菇发酵料袋栽技术是一种高效、环保、便捷且安全的新型栽培方式,有望成为未来平菇栽培的主流技术之一。
平菇发酵料栽培技术

平菇发酵料栽培技术平菇是食用菌栽培量最大的一个品种,平菇的栽培方式很多,有生料、熟料、半熟料、发酵料等栽培方式,平菇发酵料栽培,因其周期短、操作简单、无需灭菌装袋等设备,是广大菇农喜欢采用的一种栽培方式,菇行天下将自己早年做平菇发酵料栽培的经验介绍给朋友们,已经很多年没有实际栽培平菇了,文中有不足之处,请在评论给菇行天下留言。
1、准备工作根据设计好的配方准备好原材料、菌袋、菌种等,菇行天下这里不给出具体配方,根据自己本地原材料资源情况,只要符合配方的设计原则即可,本站有关于配方设计原则的文章,请参考。
菌种最好自己制作,如果是外购的一定要确保质量。
2、拌料先将主料玉米芯、棉籽壳等加水预湿,等主料吃透水分后,加入麦麸、石膏等其他原材料,翻堆拌匀,含水量控制在63%左右,用手握紧培养料手指缝有两三滴水落下即可。
水分切记偏大,发酵过程中培养料软化,物质软化,含水量会增大一些。
pH值控制在7-8之间,随着发酵的进行,pH值会下降,也不要因为pH值会下降就调高pH 值,过高的pH值早期发酵升温慢。
3、建堆一次发酵至少500kg,否则升温很慢,特别是冬天的时候,很难达到发酵有效温度。
一般培养料底部宽1.5米,高1.2米,长度不限,在顶部每隔50厘米打一个通气孔,初期可以覆盖塑料布,可以迅速升温。
4、翻堆当培养料中心温度发酵到60℃时维持24小时后进行第一次翻堆,以后每天或隔一天进行一次翻堆,一共需翻堆5次左右,一般需8-10天完成发酵。
5、降温当培养料内有大量肉眼可见白色放线菌产生后,说明发酵接近结束了。
发酵好的培养料质地松软,抓一把握在手里能成团,仍在地上立即散开,有一种发酵的香味,说明发酵可以结束了,发酵结束后,将培养料平铺后降温,等待接种。
6、装袋接种等到培养料温度降到20℃时开始装袋,一般冬天采用25cm×50cm的大袋,夏天采用22×45的小袋,接种方式为层播,袋子中间两层菌种,袋子两头为菌种。
平菇袋栽技术

平菇袋栽技术目前我国栽培平菇的方法很多,有床栽、畦栽、菌砖、袋栽、与蔬菜或农作物间作套种等。
袋栽是把培养料装入塑料袋中,接入菌种培养直到出菇的一种栽培方法。
这是目前生产上广泛应用的栽培方法,有许多优点:一是原料易得(植物秸秆、糠麸、壳皮等农副产品),废物利用,变废为宝。
二是既省工又便于管理。
三是立体栽培能充分利用场地空间。
四是可利用多种场地,室内、大棚、人防工事,还可放入农作物、蔬菜地里间作。
平菇袋栽的工艺流程:调制培养料→置备塑料袋→装袋接种→堆积发菌→出菇期管理→采收。
平菇袋栽的技术要点:一、调制培养料平菇是木质腐生真菌,含有木质纤维的植物秸秆、糠麸、壳皮等农副产品,均可作为栽培平菇的培养料。
常用的有三种:(1)棉籽壳。
①取新鲜棉籽壳直接加水拌和均匀,使料的含水量达到65%左右为宜。
500克料加水550~650毫升。
②用1%石灰水拌料,含水量同上。
③用1%石灰水和0.1%多菌灵拌料,含水量同上。
多菌灵有杀菌作用,石灰水可以调节PH值,能够抑制杂菌生长。
因此,气温低时不易发生杂菌污染,用清水拌料可降低成本;气温高时用石灰水拌料防止污染;气温更高时用石灰水加多菌灵拌料确保栽培成功。
(2)玉米芯。
①将玉米芯(新鲜无霉)粉碎成黄豆粒大小,用1%石灰水浸泡24小时,捞出略滤去多余水分,加棉籽壳20~30%,使料的含水量达到65%左右为宜。
②玉米芯78%、麦麸20%、糖1%、石膏粉1%,加水适量。
加棉籽壳或麦麸是为了增加营养成份,除棉籽壳以外的培养料都需要添加。
(3)花生壳与秸杆。
①粉碎的花生壳与秸杆78%、麦麸20%、糖1%、石膏粉1%,加水适量。
②粉碎的花生壳与秸杆79%、棉籽壳20%、石膏粉1%,加水适量。
其它农副产品做培养料,调制方法与花生壳基本相同。
二、塑料袋的规格要求选用厚0.03~0.04cm、宽24~30cm、长40~50cm 的塑料筒(两端开口)。
三、装袋接种先将塑料筒的一端扎一个用干净的旧报纸卷棉籽壳做成的塞子(直径3.3cm、长6.6cm),也可扎一个长3.3cm,沾有0.3%多菌灵或高锰酸钾药液的玉米芯塞子,撒入一些菌种,再装入培养料,边装边压实。
平菇发酵料袋栽技术

1二. 栽培原料的种类
常用的原料
3秸秆类
必经发酵方可播种,否则应熟 料栽培,生料播种的烧菌概率 较高,不可取。如:稻草、黄 豆秸、花生壳、麦秸、花生秸 等秸秆原料应经晒后,粉碎成 小颗粒状作为碳源,添加氮源 等,也是栽培平菇的好原料。
二 栽培原料的种类
常用 辅料
营养十分丰富,而且质地疏松,
透气良好。主要用于补充主料中
的有机态氮、水溶性碳水化合物
麸皮 以及其他营养成分的不足。但易
滋生霉菌,故用作培养料,需严
格挑选,变质发霉不宜采用。用
量:10-15%
二 栽培原料的种类
常用 辅料
尿素
在食用菌生产中,为培养
料补充氮素营养,用量为 0.1%—0.5%,添加量不宜 过大,以免引起氮气对菌 丝的毒害。
二 栽培原料的种类
平菇发酵料栽培技术
主要内容
1 栽培季节的确定 2 栽培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种类
3 栽培品种选择 4 培养料配方
5 栽培场所 7 装与播种
6 培养料发酵 8 管理与采收
9 病虫害防治
一、栽培季节的确定
一、栽培季节的确定
平菇栽培最佳季节是秋季
1 随气温下降,病虫害逐渐减少
原
因 有
2
气温变化由高到低,平菇生长 过程对温度的需求特点相仿
常用 辅料
主要作用是提高培养料的酸碱
度,杀死杂菌或抑制杂菌的生长,
防止杂菌的污染。其次是增加培
石灰 养料中的钙质,促进平菇菌丝的
生长,提高产量有一定的作用。
用量为1—4%。
本节课主要内容
理想播种期 9月~10月 1 栽培季节的确定 早于8月或迟于10月播
平菇发酵料袋栽技术

平菇发酵料袋栽技术平菇发酵料袋栽培技术是一种利用发酵过程培育平菇的栽培方法。
平菇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传统上,平菇的栽培方法主要是在秸秆或木屑上进行,但这种方法工作量大,耗时长,管理困难。
而利用发酵料袋栽培平菇,可以减少劳动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1. 配制发酵基质:将秸秆、麦秸和水混合,并加入一定量的棉籽皮、菌种和草木灰进行调配。
调配好的发酵基质应具有适当的湿度和透气性。
2. 发酵基质装袋:将调配好的发酵基质装入塑料袋中,每袋重约4-5kg,并在袋子上打孔,以便透气。
3. 杀菌处理:将装袋好的发酵基质放入高压蒸汽锅中进行杀菌处理,一般温度为90-100摄氏度,时间为2-3小时。
4. 干燥和冷却:杀菌处理后,将袋子放置在通风处晾晒,使发酵基质中的湿气蒸发,待其降至常温后,即可进行下一步操作。
5. 接种菌种:将平菇的培养基(菌包)打开,取出菌丝,均匀地撒在发酵基质上,然后用发酵基质覆盖住,以便菌丝能够顺利生长。
6. 发酵过程:将装有菌丝的袋子放入温度保持在25-30摄氏度的发酵室中,保持相对湿度在70-80%左右,定期进行通风换气,促进菌丝的生长和发酵。
7. 锦菇产生:大约10天到15天后,发酵基质上会出现锦菇小蘑菇,此时应加强通风,以及时排除废气和异味。
8. 成熟和采收:大约30天后,锦菇即可成熟采摘。
采摘时,用刮刀将锦菇从发酵基质上刮下。
通过以上步骤,发酵料袋栽培平菇的技术就完成了。
发酵料袋栽培平菇的优点是栽培周期短、劳动强度低、便于管理、产量稳定且易操作。
它也可以有效地利用农业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料,提高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
这种栽培技术在当前的食用菌产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平菇发酵料袋栽技术

平菇发酵料袋栽技术作者:刘志强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9年第24期摘要; ; 本文介绍了平菇发酵料袋栽技术,包括栽培季节及菌种选择、常用培养料选择及处理、培养料堆积发酵、装袋播种、发菌管理、出菇管理、采收及后期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平菇高产稳产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 平菇;发酵料;袋栽技术中图分类号; ; S646.104+.7; ; ; ; 文献标识码; ; 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24-0058-0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发酵料栽培是平菇生产的主要栽培方式之一。
发酵料袋栽也叫半熟料栽培,具有栽培工艺简单、投资少、安全可靠、杂菌污染低的特点。
发酵料袋栽的主要生产过程:菌种准备→栽培时间安排→培养料的选择及处理→配置及调制pH值→培养料堆制发酵→装袋与接种→发菌管理→出菇管理→转潮管理→后期管理[1]。
现将平菇发酵料袋栽技术总结如下。
1; ; 栽培季节及菌种选择平菇的发酵料栽培应避开高温季节,以控制杂菌的生长和繁殖速度。
平菇发酵料袋栽可在早春和秋末进行,以秋末栽培最为适宜。
一般早春在2月开始;秋季栽培宜迟不宜早,一般选在9月中旬装袋发菌,10月下旬至11月出菇。
菌种的选择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及所选用的培养料类型选择适合当地栽培的高产优质品种,一般以中低温的品种为宜。
由于发酵料栽培菌种用量较大,一般1 t原料需购买15~20瓶菌种制成栽培种后用于栽培。
2; ; 常用培养料选择及处理平菇培养料在菌丝体阶段C∶N=20∶1,子实体生长阶段C∶N=30~40∶1。
可根据当地的资源优势,选择合适的配方。
常用配方有以下几种。
配方一:玉米芯85%,麸皮10%,过磷酸钙1%,石灰3%,蔗糖0.5%,尿素0.5%,料∶水=1.00∶1.55~1.65。
平菇发酵料栽培技术

棉籽壳和玉米芯均可采用发酵料栽培,播期必须掌握秋季8—11月进行,最佳黄金播种期为秋季9—10月,其余时间我们不提倡播种,否则,播种成功率会大大降低。
一、生产配方:①棉籽壳100公斤,复合肥1公斤,石灰粉2公斤,多菌灵0.2%②棉籽壳1000公斤,菇大壮5—6袋,复合肥10公斤,石灰粉20公斤,多菌灵0.2%③玉米芯85公斤、麸皮10公斤,玉米面5公斤,尿素0.2公斤,复合肥1公斤,石灰3公斤,多菌灵0.2%④玉米芯850公斤,麸皮100公斤,玉米面50公斤,菇大壮5—6袋,尿素2公斤,复合肥10公斤,石灰30公斤,多菌灵0.2%二、发酵料处理:先将辅料混匀加入棉籽壳或玉米芯中,再用清水调湿,不易吸湿的原料,如复合肥,应事先单独浸泡或压成粉状加入,培养料经调湿拌匀后,加入便可建堆。
最好采用发酵增产剂发酵培养料,发酵增产剂的用量为每吨原料需加入发酵增产剂1—2公斤(再增大用量效果会更好)。
平菇发酵料栽培中使用了发酵增产剂后,现蕾时间可提前4—6天,发菌成品率几乎接近100%,而且菇体健壮,鲜菇产量比常规增产20%,特别是头潮菇增产明显,达到了斤料斤菇的高水平,并明显改善品质,大幅度提高鲜菇产量和经济效益。
料堆一般建成1.2—1.5米、高0.8—1.2米、长度不限的长堆,每个料堆的容量不低于500公斤干料,最好能达到5000公斤左右或更多一些。
建堆时,料堆四周要轻轻拍实,堆边呈墙式垂直状,或略有倾斜,以不蹋料为准,堆顶拱起呈龟背形,料堆建好后,用直径5cm的木棒先在料堆顶部垂直向下打1—2行透气孔,再在料堆两侧的中部和下部各横向斜打1行透气孔,间距30cm左右,孔道深度要分别到达料堆底部和料堆中心部位,随后在料堆中插入长柄温度计,再用草帘、麻袋等能透气的覆盖物将料堆覆盖好。
料堆覆盖后,根据气温高低,约2—3天,在表层25cm左右深处,料温升到55—60℃时开始计时,维持8—12小时后,进行第一次翻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的原料
2.玉米芯
二 1.
栽培原料的种类
必经发酵方可播种,否则应熟 料栽培,生料播种的烧菌概率 较高,不可取。如:稻草、黄 豆秸、花生壳、麦秸、花生秸 等秸秆原料应经晒后,粉碎成 小颗粒状作为碳源,添加氮源 等,也是栽培平菇的好原料。
常用的原料
3秸秆类
二
常用 辅料
栽培原料的种类
麸皮
营养十分丰富,而且质地疏松, 透气良好。主要用于补充主料中 的有机态氮、水溶性碳水化合物 以及其他营养成分的不足。但易 滋生霉菌,故用作培养料,需严 格挑选,变质发霉不宜采用。用 量:10-15%
常用的原料
1.棉籽壳
棉籽壳不仅营养丰富,且质地疏 松,吸水性强,具有良好的物理 性状,加水浸透或加压时,不板 结,透气性好,含有一定的空气, 可提供菌丝生长所需要的氧气, 是平菇栽培的最理想的原料。要
求:足干、新鲜、无霉变。
二 1.
栽培原料的种类
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和纤维素, 组织疏松为海绵状,通气性好。 第一、二潮菇产量相对理想。 问题是不适宜生料栽培,配料 时应加大氮素,要求:栽培前 暴晒至足干、粉碎成黄豆粒大 小备用。
二
常用 辅料
栽培原料的种类
在食用菌生产中,为培养 料补充氮素营养,用量为 0.1%—0.5%,添加量不宜 过大,以免引起氮气对菌 丝的毒害。
尿素
二
常用 辅料
栽培原料的种类
石灰
主要作用是提高培养料的酸碱 度,杀死杂菌或抑制杂菌的生长, 防止杂菌的污染。其次是增加培 养料中的钙质,促进平菇菌丝的 生长,提高产量有一定的作用。 用量为1—4%。
平菇发酵料栽培技术
主要内容
1 3 5 7 栽培季节的确定 栽培品种选择 栽培场所 装与播种 病虫害防治 2 4 6 8 栽培料的种类 培养料配方 培养料发酵 管理与采收
9
一、栽培季节的确定
一、栽培季节的确定
平菇栽培最佳季节是秋季 1 原 因 有 三
随气温下降,病虫害逐渐减少 气温变化由高到低,平菇生长 过程对温度的需求特点相仿
本节课主要内容
理想播种期 9月~10月 1 栽培季节的确定 早于8月或迟于10月播 种成功率会大大降低。 栽培原 料的准 备 常用的 主料 棉籽壳、玉米芯、 农作物秸秆 麸皮、尿素、 石灰
2
常用的辅 助原料
社会调查
走访平菇栽培者了解他们是怎样选择菌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产菇生育期长、品质好,产量 高,农闲,蔬菜供应淡季,避 开“烂市”风险
2
3
一、栽培季节的确定
发酵料栽培最佳播种期
秋季 9月~10月
理想播种期
早于8月或迟于10月播 种成功率会大大降低。
温度 自然气温在20-25℃是较理想的播种期,
15-20℃是适宜的出菇期。
二、栽培原料的种类
二 1.
栽培原料的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