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手变变变讲课稿
小班语言小手变变变教案范文

小班语言小手变变变教案范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语言启蒙》教材的第二单元“我的身体”,具体章节为“小手变变变”。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通过儿歌、故事、游戏等形式,让幼儿认识和描述自己的小手,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和了解自己的小手,知道手的重要作用。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能简单描述小手的变化。
3.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通过小手的变化进行创意表达。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用语言描述小手的变化。
教学重点:认识小手,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儿歌《小手变变变》的录音、故事书、手偶、卡片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带领幼儿做“小手拍拍”的游戏,活跃课堂氛围,引导幼儿关注自己的小手。
2. 儿歌教学:a. 教师播放儿歌《小手变变变》,让幼儿认真聆听。
b.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学唱儿歌,边唱边做手势动作。
3. 故事分享:a. 教师讲述故事《小手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小手的作用。
b. 教师提问,让幼儿分享故事中小手的变化。
4. 小组讨论:a. 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让幼儿互相观察对方的小手,讨论小手的特点。
b. 教师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小手的变化,如“我的小手可以变成小鸟”、“我的小手可以变成小鱼”等。
5. 创意表达:a. 教师发放画纸、彩笔等材料,让幼儿用小手进行创意绘画。
b. 教师指导幼儿用语言描述自己的作品,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a.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b. 教师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人分享今天的学习成果。
六、板书设计1. 儿歌《小手变变变》歌词2. 故事《小手的故事》关键画面3. 小手变化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小手画一幅画,并描述画中的内容。
2. 答案示例:我画了一片树叶,我的小手变成了树叶上的小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游戏、儿歌、故事等形式,让幼儿认识和描述自己的小手,达到了教学目标。
幼儿园语言活动精品教案小手变变变

幼儿园语言活动精品教案小手变变变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语言活动教材第四章第三节《小手变变变》,主要内容包括:通过手指游戏,引导幼儿观察手的变化,激发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学习词汇“变化”、“奇妙”等;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能熟练掌握手指游戏,并能用语言描述手的变化。
2. 学习新词汇,如“变化”、“奇妙”,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培养幼儿观察、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用语言描述手的变化,运用新词汇。
重点:掌握手指游戏,培养观察、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手指玩偶、卡片、挂图。
学具:幼儿用书、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手指玩偶,引导幼儿观察手的变化,激发兴趣。
(2)邀请幼儿上台演示手指游戏,鼓励大胆表达。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示范手指游戏,讲解游戏步骤。
(2)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手的变化,如“小手变变变,变成了小鸟飞飞飞”。
(3)学习新词汇“变化”、“奇妙”,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词汇的运用。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分组进行手指游戏,鼓励幼儿互相交流,共同完成任务。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指导幼儿用词。
(2)出示挂图,让幼儿观察并描述手的变化,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小手变变变2. 内容:手指游戏步骤新词汇:“变化”、“奇妙”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用手指玩偶表演手指游戏,并录制视频。
(2)用新词汇“变化”、“奇妙”造句。
2. 答案:(1)视频内容:幼儿表演手指游戏,伴有语言描述。
(2)造句示例:“妈妈给我买了新玩具,它的变化真奇妙!”“我用小手变出了一只蝴蝶,真是一个奇妙的魔术!”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手指游戏,让幼儿观察手的变化,激发了幼儿的语言表达兴趣。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纠正发音,提高教学效果。
2024年小手变变变小班语言教案范文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自我介绍技巧,能够流利地介绍自己的姓名、年龄、爱好等。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能够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3. 培养学生倾听他人发言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倾听技巧。
二、教学内容1. 学习基本的自我介绍技巧,包括介绍自己的姓名、年龄、爱好等。
2. 学习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3. 学习倾听他人发言,提高学生的倾听技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自我介绍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及倾听他人发言的习惯。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并用准确的语言进行描述;如何培养学生倾听他人发言的习惯。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游戏教学法,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自我介绍技巧,培养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 采用情景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倾听他人发言。
3. 采用分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倾听技巧。
五、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简单的自我介绍卡片,用于让学生进行自我介绍练习。
2. 准备一些生活情境图片,用于让学生进行观察和描述。
3. 准备一些听力练习材料,用于让学生进行听力训练。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游戏,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学习自我介绍:让学生学习如何介绍自己的姓名、年龄、爱好等,并在小组内进行练习。
3. 观察与描述:给学生展示一些生活情境图片,让学生观察后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4. 听力训练:播放一些听力练习材料,让学生练习倾听他人发言,并回答相关问题。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自己的收获,并提出问题。
七、课堂练习1. 让学生分组进行自我介绍,练习基本的自我介绍技巧。
2. 给每组发放一些生活情境图片,要求学生观察后用语言进行描述。
3. 播放一段听力材料,要求学生认真倾听后回答相关问题。
八、课后作业1. 要求学生在家中向家人进行自我介绍,并记录下来。
小班语言小手变变变教案范文

本文将分享一篇关于小班语言教学的教案范文——《小手变变变》,希望能够对初学小班语言教学的老师提供一些帮助。
【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掌握一些常用的汉字。
2. 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发音和语调。
3. 帮助幼儿提高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1. 让幼儿正确掌握汉字的书写和发音。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小手变变变”教学方式。
2. 配合该教学方式,设计三节小班语言课。
【教学方法】1. 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学会一些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汉字。
2. 通过互动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学会正确的发音和语调。
3. 通过手工制作的形式,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教学过程】第一节课:1. 教师介绍“小手变变变”教学方式,并分享一些实用的生活汉字。
2. 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让幼儿观察并尝试书写这些字。
3. 教师逐一指导幼儿,纠正他们的书写方法和发音。
第二节课:1. 通过听音辨字游戏,让幼儿学会正确的发音和语调。
2. 教师播放一些常用的字音,让幼儿辨认并正确念出单词。
3. 如果幼儿念错了,教师及时纠正。
第三节课:1. 通过手工制作的方式,让幼儿动手制作一些简单的汉字卡片。
2. 教师先让幼儿观察并书写汉字,再让他们根据自己制作的卡片,组合成一个简单的句子。
3. 教师检查、纠正和表扬。
【教学总结】通过三节课的教学,幼儿在“小手变变变”教学方式的引导下,能够掌握一些简单的汉字,并且能够正确书写和发音。
同时,通过互动游戏和手工制作,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和自我探索精神。
在激发幼儿好奇心的同时,引导他们感受汉字之美,从而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小手变变变》5篇

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小手变变变》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小手变变变》精选5篇(一)教案:小手变变变年级:幼儿园小班教学目标:1.培养孩子们观察力和动手能力;2.引导孩子们认识不同的手势和动作;3.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图片或卡片,上面分别画有不同的手势和动作;2.音乐播放器。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知1. 和孩子们打招呼,让他们坐成一个大圆圈。
2. 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玩一个有趣的游戏,叫做‘小手变变变’。
你们听说过这个游戏吗?我们可以用我们的手做各种各样的动作。
你们看,老师手里有很多卡片,上面画着不同的手势和动作。
我们将模仿这些手势和动作来玩游戏。
”Step 2: 游戏规则1. 给每位孩子发放一个手势卡片,确保每个孩子都有一张不同的卡片。
2. 让孩子们看着自己手上的卡片,不要让其他人看到卡片上的手势。
3. 一个孩子开始做一个手势或动作,其他孩子根据他的手势或动作来猜测他的手势是什么。
4. 一个孩子猜对了可以站起来,和做手势的孩子握手,并且换角色。
如果猜错了,继续进行下一轮。
Step 3: 游戏进行1. 继续进行游戏,每位孩子都有机会模仿手势和动作。
2. 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想象来创造新的手势和动作。
3. 游戏时间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和注意力进行调整。
Step 4: 游戏总结1. 在游戏结束后,和孩子们一起回顾游戏的过程。
2. 询问孩子们对这个游戏的感受,他们喜欢哪些手势和动作。
3. 引导孩子们总结一下他们学到了什么,手势和动作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
扩展活动:1. 孩子们可以在课后继续玩这个游戏,通过家长的帮助来增加新的手势和动作。
2. 孩子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在手势卡片上画画,增加更多的创意。
3. 孩子们可以用自己的手掌印在纸上,然后在手掌上画出不同的手势和动作,制作成一个小手工作品。
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小手变变变》精选5篇(二)教案名称:小手本领大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手部灵活性和动作协调性;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注意力;3. 提高幼儿对游戏规则的理解和遵守能力;4. 增强幼儿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小手变变变幼儿园大班游戏优质教案

小手变变变幼儿园大班游戏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小手变变变》,主要围绕第四章“创意手工”中的第二节“小手变变变”进行展开。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手部的构造,学习利用手部模型进行创意制作;通过手工活动,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手部的构造,知道手部各个部位的作用。
2. 培养孩子们运用手部模型进行创意制作的能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利用手部模型进行创意制作。
难点:如何引导孩子们观察手部构造,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创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手部模型、彩色卡纸、剪刀、胶水、画笔、颜料等。
2. 学具:每组一份手部模型、彩色卡纸、剪刀、胶水、画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邀请孩子们观察自己的小手,分享手部各个部位的作用。
教师展示手部模型,引导孩子们关注手部的构造。
2. 讲解与示范(5分钟)教师讲解手部模型的制作方法,强调创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示范制作一个简单的手部创意作品,让孩子们了解创作过程。
3. 创作环节(10分钟)孩子们分组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疑问。
鼓励孩子们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完成手部创意作品。
4. 展示与评价(5分钟)各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教师对每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1. 小手变变变2. 内容:手部构造:手指、手掌、手腕等创意制作步骤:观察、想象、制作、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利用手部模型,创作一个与生活相关的创意作品。
2. 答案示例:手部模型变成一个可爱的小动物,如小兔子、小熊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孩子们对手部构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创作过程中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和创造力。
但在团队合作方面,部分孩子还需加强沟通和协作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孩子们回家后,与家人一起探讨手部的其他作用,尝试利用手部模型创作更多有趣的作品。
2024年小班语言小手变变变教案范文

2024年小班语言小手变变变教案范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语言启蒙》教材第二册第六章《小手变变变》。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手部的各个部位,如手指、掌心等;通过有趣的儿歌和故事,学习使用“变变变”的句型,激发幼儿的语言表达兴趣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手部的各个部位,了解其功能。
2. 培养幼儿用“变变变”句型进行语言表达的能力。
3. 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其创新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使用“变变变”句型进行语言表达。
教学重点:认识手部各个部位,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手部模型、卡片、儿歌《小手变变变》、故事书。
幼儿准备:画纸、水彩笔、剪刀。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手部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并认识手部的各个部位。
邀请幼儿上台演示手部的各种动作,体验手部的功能。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学习儿歌《小手变变变》,引导幼儿用“变变变”句型进行表达。
讲解故事书中的小手变变变故事,让幼儿进一步理解“变变变”句型。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出示卡片,让幼儿用“变变变”句型进行语言表达。
邀请幼儿上台演示,其他幼儿评价。
4. 创新实践(10分钟)幼儿用画纸、水彩笔和剪刀,动手制作自己的手工作品。
鼓励幼儿用“变变变”句型介绍自己的作品。
六、板书设计1. 手部各个部位的认识图。
2. 儿歌《小手变变变》的歌词。
3. 故事书《小手变变变》的。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变变变”句型编写一个关于小手的故事。
2. 答案示例:小手变变变,变成了小兔子,跳呀跳呀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幼儿在手部认识、语言表达和创新实践方面表现出色,但在使用“变变变”句型时,部分幼儿表达不够流畅,需要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将“变变变”句型应用到其他领域,如数学、科学等,培养幼儿的综合素养。
同时,鼓励幼儿在家庭中使用“变变变”句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园小班优质教案《小手变变变》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优质教案《小手变变变》含反思一、教学内容《小手变变变》选自幼儿园小班教材《快乐成长》第三章第二节,主要内容围绕幼儿的自我认知和创造性思维展开。
本章详细内容包括认识自己的小手,通过手工活动发挥创意,将小手变成各种有趣的形象,如动物、植物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自己的小手,知道手的重要性和作用。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和想象,将小手变成各种有趣的形象。
重点:让幼儿了解手的重要性,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图片、视频、手工材料(彩纸、剪刀、胶水等)。
学具:手工材料、画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观看视频《小手变变变》,引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关注自己的小手。
2. 讲解:介绍手的重要性,展示各种手部动作,让幼儿了解手的功能。
3.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幼儿上台演示,如用手拍球、拿笔画画等,让幼儿感受手的作用。
4. 例题讲解:展示小手变动物、植物等形象的手工样品,讲解制作方法。
5. 随堂练习:分发手工材料,引导幼儿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6. 展示与评价: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鼓励他们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小手变变变2. 内容:(1)手的重要性(2)手的功能(3)小手变变变作品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回家后,用自己的小手画出一种喜欢的动物或植物,并分享给爸爸妈妈。
2. 答案:根据幼儿的想象力,作品形式不限,鼓励幼儿发挥创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教学中,幼儿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
但在手工制作环节,部分幼儿操作不够熟练,需要加强个别指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各种手部动作,如做饭、洗衣等,让幼儿了解手在不同场景下的作用。
同时,鼓励幼儿尝试用其他材料创作更多有趣的手工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