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题库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第8课 《台阶》教案

精选题库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第8课 《台阶》教案
精选题库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第8课 《台阶》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第8课《台阶》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掌握小说内容的过程中分析人物的性格和品质;在写“父亲”的过程中增添写作热情、提高写作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文中“父亲”要强、谦卑的性格和勤劳的品质;感怀自己的父亲。

教学重点:

在掌握小说内容的过程中分析人物的性格和品质;写自己父亲的一个侧面。

教学难点:

感受文中“父亲”要强、谦卑的性格和勤劳的品质。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法、合作探究法、诱思探究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刘和刚的歌曲《父亲》导入。

导语:父亲是平凡的,又是伟大的,不仅有许多的歌曲赞美他们,还

有许多的文学作品也赞美他们。当代小说家李森祥在一篇获奖小说《台阶》中塑造了一位父亲的形象,现在就让我们走进李森祥老师的小说《台阶》,一起感受一位农家父亲的内心世界。

二、自主读文,整体感知。

三、合作探究。

1. 小组讨论下列问题(屏幕投影):

⑴. 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从中可见“父亲”怎样的性格?

⑵. 父亲是怎么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从中可见“父亲”怎样的品质?

⑶. 新屋造好了,父亲怎么样?从中可见“父亲”怎样的性格?

2. 引导回答上列问题(屏幕投影):

⑴. 明确:在家乡,“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的高”。“我”家的台阶只有三级,容易进水,也表明在家乡没有地位,被人看不起。“父亲”渴望自己的家在乡里有地位,所以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性格:要强(有志气,有理想,有追求)。

⑵. 明确:捡砖、拾瓦、砍柴、存角票、编草鞋、踏黄泥。

性格:勤劳(吃苦耐劳)

⑶. 明确:他感到不自在,不对劲。

性格:谦卑

3. 小结父亲的形象:“父亲”是一位很要强、勤劳而又谦卑的父亲。

四、拓展延伸,实践演练。

过渡语:文中“父亲”是一位要强、勤劳而又谦卑的父亲,他和我们许许多多的父亲一样,向着美好的生活不断的追求着,他坚韧顽强的品质怎能不让我们感动?他怎能不使我们想起家里的父亲?现在就让我们提起笔来,也来写写我们自己的父亲吧!

1.提示(屏幕投影):最难忘的是父亲的时候,他。面对父亲,我要说:“________________ 。”

2.组织全班交流。

五、小结:

父亲的故事是无声的,他用自己的行动默默地教育着我们。父亲的一生可能是平凡的,以至于我们不愿向他人谈起;父亲的一生可能是清贫的,以至于我们无法在别人面前炫耀。可在我们跌倒时,父亲教会我们怎样站立;在我们遇到困难时,鼓励我们勇敢的去面对。所以父亲是平凡的,又是伟大的。让我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去关注我们平凡的父亲,也关注那些与父亲一样平凡的人们。

高一精选题库习题 物理10-1人教版

第四模块 第10章 第1单元 一、选择题 1.一正弦交流电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13所示.由图可知 ( ) 图13 A .该交流电的电压瞬时值的表达式为u =100sin(25t ) V B .该交流电的频率为25 Hz C .该交流电的电压的有效值为100 2 V D .若将该交流电压加在阻值为R =100 Ω的电阻两端,则电阻消耗的功率是50 W 解析:从图中可知,交流电周期T =4×10- 2 s ,峰值电压U m =100 V ,故交流电的频率 f =1T =25 Hz ,有效值U =U m 2=50 2 V .加在R =100 Ω的电阻上时的热功率P =U 2R =50 W ,瞬时值表达式u =U m sin 2π T t =100sin(50πt ) V ,故正确选项为B 、D. 答案:BD 2.如下图所示,面积均为S 的线圈均绕其对称轴或中心轴在匀强磁场B 中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能产生正弦交变电动势e =BSωsin ωt 的图是 ( ) 解析: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轴(轴在线圈所在平面内)匀速转动,产生的正弦交变电动势为e =BSωsin ωt ,由这一原则判断,A 图和C 图中感应电动势均为e =BSωsin ωt ;B 图中的转动轴不在线圈所在平面内;D 图转动轴与磁场方向平行,而不是垂直.故AC 正确. 答案:AC 3.如图14所示,三个灯泡是相同的,而且耐压足够,电源内阻忽略.当单刀双掷开关S 接A 时,三个灯亮度相同,那么S 接B 时 ( )

图14 A.三个灯亮度相同 B.甲灯最亮,丙灯不亮 C.甲灯和乙灯亮度相同,丙灯不亮 D.只有丙灯不亮,乙灯最亮 解析:开关S接A时,甲、乙、丙三个支路均有交流电通过.开关S接B时,电路处于直流工作状态,电容C“隔直、通交”;电感L“阻交、通直”;R对交、直流有相同的阻抗.可判断此时电路中I丙=0,I甲不变,I乙增大;又因为灯泡亮度与热功率(P=I2R)成正比.所以只有丙灯不亮,乙灯最亮,故选D. 答案:D 4.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感线的转轴匀速转动,产生的交流电动势的最大值为E m.设t=0时线圈平面与磁场平行,当线圈的匝数增加一倍,转速也增大一倍,其他条件不变时,交流电的电动势为 () A.e=2E m sin2ωt B.e=4E m sin2ωt C.e=E m cos2ωt D.e=4E m cos2ωt 解析:产生电动势的最大值E m=NBSω ω=2nπ;n为转速 当N′=2N;n′=2n时,ω′=2ωE m′=4E m, 所以交流电的电动势的表达式为e=4E m cos2ωt.故选D. 答案:D 5.电阻R1、R2与交流电源按照图15所示甲方式连接,R1=10 Ω,R2=20 Ω.合上开关S后,通过电阻R2的正弦交变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则 () A.通过R1的电流有效值是1.2 A B.R1两端的电压有效值是6 V C.通过R2的电流最大值是1.2 2 A D.R2两端的电压最大值是6 2 V

新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学科:;任课班级:;任课教师:;

2019年月日 1 消息二则 【导学目标】 1.学习读新闻的方法。了解不同新闻体裁的特点,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2.认真阅读课文,把握新闻的特点和结构。(重点) 3.能边读课文边揣摩作者的态度与倾向,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难点) 4.感受人民解放军的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课时计划】 2课时。 第一课时学习《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做到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

教法指导: 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我研学”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自我研学”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2.合作学习 (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自我研学”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合作探究”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视野越来越开阔了。翻开报纸,打开电视扑面而来的就是国内外各种刚刚发生的新闻报道。新闻便成了我们了解世界的一个窗口,可真是足不出户,尽知天下事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则新闻,它们高屋建瓴,大气磅礴,是新闻作品中不可多得的瑰宝,出自一代伟人毛泽东之手。 自我研学生成新知 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芜湖(wú) 摧枯拉朽(kū) 溃退(kuì) 荻港(dí)

2017精编语文版八年级上册整册教案(75页)

巴东三峡1 教学执行时间2006年9月7日一、课程目标:1.准确认读课文下注词语,明白词句含义。 2.掌握排比、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 3.掌握文中所引的诗、谚语和典故,并理解其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二、教学策略:图片演示法、问答法、讨论法、点拨法。 三、重点难点:掌握寓学识、才力和情感于记叙之中的游记写作方法。 1.学习作者根据各个景物的特点而采用的不同的描写方法。 2.把握本篇游记内容翔实、情文并茂的写作特点. 教学活动 一、导入 1.师:长江从源头至人海口,全长6,300 余公里,是我国第一大河,三峡更是其中的盛景。三峡西起……(用幻灯片展示教师设计的“长江三峡简图”,指出各个旅游景点的方位) 2.组织课堂发言。 师: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请同学们根据搜集到的资料,描述一下自己心目中的三峡,然后我们再来阅读《巴东三峡》,看看与大家所描述的有何区别,又有何相似之处。 学生根据自己搜集到的资料,讲述自己心目中的三峡。注意尽量进行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描述,如讲一些关于三峡的民间故事等。通过课堂讲述,建立对三峡的感性认识。 二、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1.要求学生朗读课文,划分段落,总结各部分大意。 2.抽学生发言。 3、小结。 第一部分(1—2自然段)总述三峡景观。 第二部分(3-9自然段)分别描写西陵峡、巫峡和瞿塘峡的景色。 第三部分(10自然段)写走完三峡后的心情。 4.总结出作者的游踪顺序。(见板书设计1) 三、字词积累 通过注音、释义、造句等检查学生对疑难字词(见板书设计2)的掌握情况。 板书设计 1.作者的游踪顺序(首先要搞清作者是由宜昌到重庆逆流游览三峡) 宜昌——西陵峡(黄猫峡、灯影峡[中有黄陵庙]、崆岭峡[中有牛肝马肺峡、崆岭滩]、米仓峡、香溪)——秭归、巴东——巫峡——瞿塘峡(白帝城、孙夫人庙、八阵图)——夔府的江岸 2.疑难字词 浣妆滟濒堆凝望玲珑险峻悬崖绝壁古褐苍苍 【课后体会】:本文游记单元第一课,最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把握游记特点,不宜提更高要求。要让学生反复阅读、体会作者行文之妙。作者是学者型作家,所以,本文最大特点就在其浓厚的文化氛围,教师在授课时一定要让学生体会到这一点,而不要仅仅停留在文章大意的把握上。

8、《台阶》优秀教案

台阶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1、积累部分词语。 2、能谈谈父亲形象的含义。 过程和方法目标: 1、培养阅读小说的能力——抓住关键语句,理解内容和人物情感。 2、理解作品围绕台阶选材、安排详略等写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感受父亲性格中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对待 人生。 教学重点: 分析父亲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父亲形象和材料的详略安排。 教法与学法 教法: 1、读法: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意蕴,只有认真读,才能领会其中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课下已安排了朗读,课堂上在阅读中诵读,让学生自己在读中感悟父亲性格中的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2、情境设置法:在本节课上,充分利用课件及背景音乐展示创设情境,使学生很自然的融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思想产生共鸣。 3、研讨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自主学习的同时合作探究,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4、以多媒体课件为辅助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更形象、更直观,有利于理解本文主旨,同时陶冶学生的情操。 学法: 1、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勤动笔墨,积极读书。 2、诵读法: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从中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3、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父亲的一生可能是平凡的,平凡的让我们不愿向他人谈起;父亲的一生可能是清贫的,清贫得让我们无法在别人面前炫耀;父亲的一生也可能是默默无闻的,在众人中父亲可能普通的像一块随处可见的鹅卵石。但卑微者未必脆弱,在你跌倒时,父亲会教你怎样站立;在你困难时,父亲鼓励你勇敢的面对困难和挫折。在人生的风雨面前,父亲的坚韧可能是你无法想象的强大,他用行动教育孩子什么是人生,什么是生活。今天,我们就来接触一位生活中平凡普通的小人物——李森祥《台阶》中的父亲,来领略老一辈农民特有的坚韧与谦卑。(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好的导语犹如唱戏前的开台锣鼓一样未开台先叫座,此导语旨在配合着课件的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调动学生情绪与本文合拍,自然引入本课。) 二、复述 因为课文比较长,所以课下已经安排了预习,相信同学们已经扫除了文字障碍,熟悉了课文。为了能对文章有更明晰的

八年级上语文第课教案

八年级上语文第课教案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教学目标: 1.掌握新闻常识及特点, 理解新闻的内容。 2.体会新闻的语言特点,体会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3.养成阅读新闻的习惯,学习新闻的写作。 教学重难点: 1.把握新闻的内容,揣摩文章准确、简洁的语言,体会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2.了解新闻的特点,重点把握新闻的结构,了解导语的作用。 【学习流程】 一、 预习导学 1.请给下面的词语注音。 颁.发 (b ān ) 仲.裁 (zhòng ) 遗嘱. ( zh ǔ) 霍.夫(huò) 渗.透(shèn ) 拨. 款(b ō) 2.解释下面的词语。 拨款:指政府或上级拨给款项。 遗嘱:一个人说明他死后如何处理其动产和不动产的书面文件。 建树:表示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或在事业上有很大的成就。 卓有成效:卓:卓越,高超。有突出的成绩和效果。 仲裁:公认的第三者在争端两方间进行裁定公断。 二、感知课文 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找出这篇新闻的导语部分及导语交代了哪些内容。 明确: 本消息的导语部分是文章的第一段,导语交代了中心事件、时间、颁奖机构、首次颁奖及诺贝尔的遗嘱几方面的内容。 (2)学生重点读文章第二段回答,文章一一列举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及所做贡献有什么作用? 明确: 体现了新闻事实准确、翔实。 (3)新闻前的黑体字部分属于什么部分?交代了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明确: 属于电头,交代了新闻报道的报社名称和准确时间,体现了新闻的真实性和及时性的特点。 三、研习课文 再读文章,思考后回答: (1) 这篇新闻的主体部分交代了哪些内容? 明确:新闻的主体部分交代了首届获奖者的详细情况,颁奖机构、时间、地点,资金的来源,资金的管理及评选情况。 (2)消息的结尾部分补充说明了资金的管理权和评议权的分离有什么用意? 明确: 资金的管理和奖项的评议权分开体现了诺贝尔奖的公正、公平原则,充分体现了诺贝尔奖的科学精神。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掌握了新闻的相关知识,明白了新闻的特点,同时了解了诺贝尔奖的来历及颁奖的规则等情况。

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语文版) 1.巴东三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准确认读课文下注词语,明白词句含义。 2掌握排比、比喻与拟人等修辞手法。 3掌握文中所引得诗、谚语与典故,并理解其在文中所起得作用。 能力目标: 1理清文章脉络,掌握作者行文得时间与空间顺序。 2把握本文内容翔实,情文并茂得写作特点。 3学习作者根据各个景物得特点而采用得不同得描写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得感情,增强保护环境得自觉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简析 重点: 1学习作者根据各个景物得特点而采用得不同得描写方法 2把握本文内容翔实,情文并茂得写作特点。 难点: 掌握寓学识、才力与情感于记叙之中得游记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背诵李白得《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2、提问:①这首诗所写得地点在哪里? 3、作者简介 刘大杰,现代学者,作家,翻译家,1904----1977年,湖南岳阳人。1925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研究院,。回国后,历任安

徽大学教授、四川大学中文系主任、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大东书局编辑。新中国成立后,任复旦大学教授兼中文系代主任、全国文联常委、农工民主党上海市委副主任。代表作《中国文学发展史》。还著有《魏晋人物思想论》、《红楼梦思想与人物》、《德国文学概论》等 4、三峡简介 长江三峡,我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中国四十佳旅游景观之首,就是长江上游最为雄伟壮观得峡谷,由西陵峡、巫峡、瞿塘峡组成。三峡跨湖北、重庆两省市,西起重庆白帝城,东至宜昌南津关,全长193公里,被游人誉为“山水画廊”。 这里两岸高峰夹峙,港面狭窄曲折,港内滩礁棋布,水流汹涌湍急。我们于七年级所学习得选自北魏郦道元所著我国古代地理名著《水经注》中得课文《三峡》,就就是对三峡雄奇风光得生动叙述。古诗有云: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就是云。意思就是说:见过汪洋大海得人,对别处得水就瞧不上眼了,除了巫山那五彩缤纷得彩云,相形之下别处得云彩就黯然失色了。由此可见巫山云彩景色之绝美。唐朝大诗人李白得著名诗篇《早发白帝城》,诗句也出色地描绘了船行三峡,瞬息千里得壮观景象。 现在得三峡,随着规模巨大得三峡工程得兴建,这里更成了世界知名得旅游热线。三峡旅游区优美风景众多,除了险峻得自然风光外,较著名得人文景观还有刘备托孤得白帝城、酆都鬼城、忠县石宝寨、云阳张飞庙,葛洲坝大坝工程等等。 二、朗读课文 下面,就让一位同学来朗读刘大杰得这篇游记《巴东三峡》,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刘大杰笔下得三峡就是怎样得一种美丽得风光,并请同学思考:三峡给了您怎样得一个印象? 学生交流,自由发言。 三、理清文章思路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1、根据课文内容分析文章结构 文章采用先总写后分写,以时间顺序。

精选题库高一 英语课时作业38北师大版

(选修八·Unit 3) Ⅰ.单项填空 1.We ________ to paint the house at dawn but finished only the front part till dark. A.set out B.set off C.set about D.set aside 答案与解析:A set out to do sth.“开始做某事”,相当于begin to do sth.。 2.A healthy life is frequently thought to be ________ with the open countryside and home-grown food. A.tied B.related C.involved D.associated 答案与解析:D be associated with...“和……有关”。tie和relate意为“和……有关”时,常与to连用;be involved与in搭配。 3.The twins were so much alike that it was impossible to ________ one from the other. A.distinguish B.separate C.identify D.recognize 答案与解析:A根据题意应是不可能把这对双胞胎区分开,故选A项。distinguish...from...“把……和……区别开”。separate...from...“把……和……分隔开”;identify“识别”;recognize“认出”。 4.—Have you decided which house to buy? —No,not yet.I must find a house that is ________ for all kinds of transportation. A.convenient B.appropriate C.available D.content 答案与解析:A convenient“方便的;便利的”,其主语通常是物,符合题意。 5.Teachers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________ skills and show students the way to catch the main ideas. A.meaningful B.careful C.practical D.acceptable 答案与解析:C practical“实用的”符合题意。meaningful“有意义的”;careful“仔细的”;acceptable“可接受的”。 6.If Newton lived today,he would be surprised by what has been ________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diagnosed B.discovered C.ignored D.determined 答案与解析:B discover“发现”。句意:如果牛顿活到现在,他将会对迄今为止在科技上的发现惊讶不已。diagnose“诊断”;ignore“忽略”;determine“决定”。 7.I call him ________;even when there is not much to say. A.now and then B.by and by C.step by step D.more or less 答案与解析:A now and then表示“不时地,偶尔”。句意:我不时给他打个电话,尽管有时候也没有太多的话要说。by and by表示“不久,马上”;step by step表示“逐步地”;more or less表示“大约”。 8.Mike seldom asks ________ questions in class,but today he raised ________ fairly good one. A./; a B.the; a C./; the D./; / 答案与解析:A此题考查冠词。question是复数形式,根据语境可知在课上,Mike很少问问题,泛指,故前面是零冠词,后面一空用不定冠词a修饰。one泛指今天他提了一个相当不错的问题。 9.I've already told you never to ________ my things.

(完整版)《台阶》教案(超优秀教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台阶》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多角度深刻解读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出示课件)作者李森祥曾说“母亲坐在门槛上慢悠悠的做着针线活,目光恬静的望着趴在青石板上的孩子。这是我童年记忆里最深刻的印象,而就是这个司空见惯的画面,触动了我创作《台阶》这篇小说。”那么,这是一个怎么样的父亲?为什么能让李森祥创作出以父亲为主题的小说呢?让我们一起走近《台阶》,走进父亲的内心世界,去触摸这位父亲的灵魂。 【板书1:父亲】 2、课堂学习 【凝望台阶,感知父亲】 请你以“我的的父亲,你”的句式,结合文章内容和自己的阅读感受谈谈你对文章中的父亲的解读。 例如:我的勤劳的父亲,你七个月种田,四个月去ft里砍柴,半个月在大溪滩上捡屋基卵石,剩下的半个月你编草鞋和过年,亲爱的父亲啊,你何时才能歇息歇息?预设(要答出的点有) 1、勤劳(上文已有)(亲自踏黄泥)(冬至后鸡叫三遍后就上ft砍柴,黄昏才回来) 2、生活贫困,劳动艰辛(只有过年,才在家里洗一次脚;常年劳作不息) 3、吃苦耐劳(为了建造新屋和台阶耗尽一生的力量) 4、不服输的父亲(坚韧的父亲)(执着的父亲)(一生为修建新屋和台阶而努力) 5、忠厚老实(新台阶修好了,父亲居然不敢放鞭炮,两手没处放,驼背) 这里根据学生的理解,应该可以写出【板书2:漫长一生】 【靠近台阶,理解父亲】 1、【过渡】通过刚才同学们的分析,我们看到了一个勤劳、质朴、忠厚老实、吃苦耐劳的父亲,老师给出的理解是:我的不知所措的父亲,你(出示课件),大家觉得父亲的不知所措主要表现在哪里? 明确:①不敢放鞭炮——骨子里的自卑,让父亲连表达喜悦的勇气都没有 ②手没处放——手足无措的代言人 ③尽力把胸挺得高些,无奈背是驼惯了的背——插问:文学的本质是象征,你觉得

精选题库高一习题4-4. 数学 数学doc

第4模块 第4节 [知能演练] 一、选择题 1.复数z =(a 2 -2a )+(a 2 -a -2)i (a ∈R )对应的点在虚轴上,则 ( ) A .a ≠2或a ≠1 B .a ≠2且a ≠1 C .a =2或a =0 D .a =0 解析:由题意知a 2-2a =0,∴a =2或a =0. 答案:C 2.设z 的共轭复数是z ,若z +z =4,z ·z =8,则 z z 等于 ( ) A .i B .-i C .±1 D .±i 解析:设z =x +yi (x ,y ∈R ),z =x -yi . 由z +z =4,z ·z =8得 ? ???? x +yi +x -yi =4(x +yi )(x -yi )=8, ∴? ???? x =2x 2+y 2=8, 解得??? ? ? x =2y =2或? ??? ? x =2y =-2, ∴z z =x -yi x +yi =x 2-y 2-2xyi x 2+y 2=±i . 答案:D 3.如果实数b 与纯虚数z 满足关系式(2-i )z =4-bi (其中i 为虚数单位),那么b 等于 ( ) A .8 B .-8 C .2 D .-2 解析:设z =ai (a ≠0), 由(2-i )z =4-bi ,得(2-i )×ai =4-bi , 即a +2ai =4-bi ,

∴????? a =42a =-b ,解得? ???? a =4 b =-8. 答案:B 4.在复平面内,向量AB →对应的复数是2+i ,向量CB →对应的复数是-1-3i ,则向量CA →对应的复数为 ( ) A .1-2i B .-1+2i C .3+4i D .-3-4i 解析:向量AB →对应的复数是2+i ,则BA →对应的复数为-2-i ,∵CA →=CB →+BA → . ∴CA → 对应的复数为(-1-3i )+(-2-i )=-3-4i . 答案:D 二、填空题 5.已知z =(2+2i )2(4+5i ) (5-4i )(1-i ),则|z |=________. 解析:|z |=|(2+2i )2 (4+5i ) (5-4i )(1-i )| =|2+2i |2|4+5i ||5-4i ||1-i | =22×4141×2 =2 2. 答案:2 2 6.若复数z =(a 2 -3)-(a +3)i ,(a ∈R )为纯虚数,则a +i 2007 3-3i =________. 解析:∵z =(a 2 -3)-(a +3)i 为纯虚数, ∴??? a 2 -3=0a +3≠0 ,解得a =3, ∴a +i 20073-3i =3-i 3-3i =3-i 3(3-i )=33. 答案: 3 3 三、解答题 7.若复数z 1与z 2在复平面上所对应的点关于y 轴对称,且z 1(3-i )=z 2(1+3i ),|z 1|=2,求z 1. 解:设z 1=a +bi ,则z 2=-a +bi ,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 (纯WORD版,可以任意修改) 1消息二则 1.熟悉课文内容,了解渡江战役的规模和意义,感受作者体现在消息中的情感与立场。 2.了解消息的要素和结构,分析消息的特点。 3.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文章层次,体会本文语言准确、简洁及情感鲜明的特点。 第1课时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一、导入新课 1949年4月21日,中国大地上打响了一场战役,这场战役影响着整个中国的未来走向,关系着中国广大劳动人民能否战胜官僚、地主等资产阶级而获得翻身的幸福。这场战役是什么呢?它具体是怎样打响的?今天,就让我们通过一篇新闻来了解这场战役的动态。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了解渡江战役 作者简介:毛泽东(1893—1976),湖南湘潭人,字润之。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同时也是优秀的诗人与书法家。 渡江战役:1949年,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结束,我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取得胜利已成定局,但国民党反动政府于4月20日悍然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4月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立即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命令人民解放军该日凌晨发起渡江战役。 文体链接:“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新闻泛指出现在电视、广播、报纸及网络等一切传媒上的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包括消息、通讯、特写、人物专访、调查报告、

新闻评论、社论、报告文学等;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即用概括叙述的方式和简明扼要的文字对国内外最新发生的有价值的社会典型事实所做的准确简短的报道。 目标导学二:根据新闻文体特点,把握文本内容 1.明确新闻要素: 新闻的五要素(五个W)是: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何故)。有的还加上How(如何),即“五个W加一个H”,成为新闻“六要素”。 练习:找出这则新闻的“五要素”。 明确:在这则新闻中,“五要素”分别是:何时:(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日午夜到二十一日(不到二十四小时);何地:芜湖、安庆之间的长江水面上;何人:三十万人民解放军;何事: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何故:国民党反动政府拒签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坚决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2.明确新闻基本结构: 新闻中最常用的文体是消息,即狭义的新闻。在结构上,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个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 标题:是消息的眼睛,一般包括引题、正题、副题。引题:揭示消息的思想意义或交代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正题:概括与说明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副题:提示报道的事实结果,或做内容提要。 导语:一般指新闻开头(即“电头”)后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文字,它扼要地揭示了新闻的核心内容。 主体:是消息的主干部分,紧接导语之后,对导语做具体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从而写出导语所概括的内容,表现全篇消息的主题思想。 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写新闻有时要交代背景,目的在于帮助读者深刻理解新闻的内容和价值,起到衬托、深化主题的作用。 结语: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话或一段话。新闻的结尾有小结式、启发式、号召式、分析式、展望式等等。背景和结语有时也可以暗含在主体中。 3.练习:阅读课文,找出它的导语、主体和结语。 明确:导语: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主体: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

最新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深刻认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 努力培养和提高人的语文素质。积极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 的健康个性,培养学生自我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意识。语文不仅要让学 生学到了语文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提高思想水平、文化修养、 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 二、教材分析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为五个板块六个单元,这是从以往教材的 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而来,教材编排有阅读、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名著导读、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几个模块。六个单元是指 根据文章的内容或体裁把入选课文分为六个单元。该教材有以下突出 特点:(1)立足学生实际(2)体现现代意识(3)弘扬人文精神(4)突出开放性(5)注重策略引导。 本册教材六个单元共有24篇课文,根据内容和体裁分为:一单元,新闻阅读;二单元,为人物传记;三单元,文言文单元;四单元, 散文;五单元,说明文单元;六单元,文言文单元。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贯穿整个新教材的始终。每个单元 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课外古诗词背诵课外古诗词背诵也是贯穿整个新教材始终的 一个板块,每册教材都有十首古诗词供学生背诵,在背诵中,领略传 统文化的魅力,感受诗词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体现了语文的

熏陶感染作用。 名著导读名著导读和课外古诗词一样,都是新教材的亮点,是 最能体现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教学手段。 三、学情分析 学生大多爱学习,尊敬老师,积极动脑筋思考问题,但也有少数 学生语文基础较差,成绩仍然不理想,主要表现在不能正确地理解所 阅读的文章内容,不敢大胆表述自己的观点,写文章词不达意,材料 成旧,抓不住要领,对语文学习兴趣不是十分浓厚。 四、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具有基本的阅读听话说话的 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精读略读的方法,培养读 的习惯,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养成 读书看报的习惯。了解文中出现的有关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识,了解描 写方法和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的音、形、义。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 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 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3、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 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

高一精选题库习题 数学7-3

第7模块第3节 [知能演练] 一、选择题 1.已知a,b是异面直线,直线c∥直线a,则c与b () A.一定是异面直线B.一定是相交直线 C.不可能是平行直线D.不可能是相交直线 解析:a,b是异面直线,直线c∥直线a.因而cb, 否则,若c∥b,则a∥b与已知矛盾,因而cb. 答案:C 2.四面体每相对两棱中点连一直线,则此三条直线 () A.互不相交B.至多有两条直线相交 C.三线相交于一点D.两两相交有三个交点 解析: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可知三线交于一点. 答案:C 3.若P是两条异面直线l、m外的任意一点,则 () A.过点P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l、m都平行 B.过点P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l、m都垂直 C.过点P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l、m都相交 D.过点P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l、m都异面 解析:对于选项A,若过点P有直线n与l,m都平行,则l∥m,这与l,m异面矛盾; 对于选项B,过点P与l、m都垂直的直线,即过P且与l、m的公垂线段平行的那一条直线; 对于选项C,过点P与l、m都相交的直线有一条或零条; 对于选项D,过点P与l、m都异面的直线可能有无数条. 答案:B 4.正四棱柱ABCD-A1B1C1D1中,AA1=2AB,则异面直线A1B与AD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A.1 5 B. 2 5

C.35 D.45 解析:连接D 1C ,AC ,易证A 1B ∥D 1C ,∴∠AD 1C 即为异面直线A 1B 与AD 1所成的角.设AB =1,则AA 1=2,AD 1=D 1C =5,AC =2, ∴cos ∠AD 1C =5+5-22×5×5=45 . ∴异面直线A 1B 与AD 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4 5. 答案:D 二、填空题 5.如图所示,在三棱锥C -ABD 中,E 、F 分别是AC 和BD 的中点,若CD =2AB =4,EF ⊥AB ,则EF 与CD 所成的角是________. 解析:取CB 中点G ,连接EG 、FG , ∴EG ∥AB ,FG ∥CD . ∴EF 与CD 所成的角为∠EFG . 又∵EF ⊥AB ,∴EF ⊥EG . 在Rt △EFG 中,EG =1 2 AB =1, FG =1 2CD =2, ∴sin ∠EFG =1 2 ,

《台阶》获奖教案

台阶 教学目标:体会领悟父亲的情感与性格。让学生从文章中联系实际感悟去中的真情。教育学生去关心父母,仔细聆听他们内心的声音。重点难点1.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步骤 一、比一比,看谁读的准 凹凼( ) 门槛( ) 涎水( ) 砌( )黏性( ) 尴尬( ) 撬( ) 憋( )半晌( ) 揩( ) 二、介绍本节课流程——攀登台阶、体会弄清 三、与文本对话——讲故事 1、快速浏览课文,试用第三人称概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父亲觉得自家的台阶低,望着别人家的高高的台阶,羡慕不已。他不甘心低人一等,立下宏愿,也要造一栋高台阶的新屋,于是终年辛劳,准备了大半辈子,终于造成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 2、为什么“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 因为台阶是地位的标志,人家高的有几十级,自己家的台阶只有3级,被人家小看,“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觉得自己没有地位”,想有地位却没有地位,所以觉得自己家的台阶低。 3、父亲为了台阶做了哪些准备? 捡砖、捡瓦、捡石头、存角票、种田、砍柴、编草鞋、踏黄泥 四、与人物对话——评人物 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你对文中父亲的认识.以“父亲是一个---的

人”为话题 总之:父亲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他有志气,不甘人后,他要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他有长远的生活目标,他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父亲是一个老实厚道的农民,他用诚实劳动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同时,父亲身上有着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当新台阶造好后,他反而处处感到不对劲,不自在,并且不好意思坐上去。 五、与作者对话——悟主旨 明确:作者对父亲的优秀品质表示敬仰和赞叹;对父亲身上的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表示同情;对改变农村的面貌寄予希望。 六、与心灵对话——表真情 以“父亲,我想对您说......”向父亲直抒胸臆。 八、总结… 九、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台阶李森祥 表真情悟主旨评人物讲故事

精选题库高一习题 数学8-7

第8模块 第7节 [知能演练] 一、选择题 1.已知M (-2,0)、N (2,0),|PM |-|PN |=3,则动点P 的轨迹是 ( ) A .双曲线 B .双曲线左边一支 C .双曲线右边一支 D .一条射线 解析:∵|PM |-|PN |=3<4,由双曲线定义知,其轨迹为双曲线的一支,又∵|PM |>|PN |, ∴动点P 的轨迹为双曲线的右支. 答案:C 2.已知双曲线的两个焦点为F 1(-10,0)、F 2(10,0),M 是此双曲线上的一点,且满足MF 1→·MF 2→=0,|MF 1→|·|MF 2→|=2,则该双曲线的方程是 ( ) A.x 29-y 2 =1 B .x 2 -y 2 9 =1 C.x 23-y 2 7 =1 D.x 27-y 2 3 =1 解析:由MF 1→·MF 2→=0,可知MF 1→⊥MF 2→.可设|MF 1→|=t 1,|MF 2→ |=t 2,则t 1t 2=2. 在△MF 1F 2中,t 21+t 22=40, ∴|t 1-t 2|=t 21+t 22-2t 1t 2=40-4=6=2a . ∴a =3.∴所求双曲线方程为x 29-y 2 =1. 答案:A 3.已知双曲线x 2m -y 2 n =1(mn ≠0)的离心率为2,有一个焦点恰好是抛物线y 2=4x 的焦点, 则此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是 ( ) A.3x ±y =0 B .x ±3y =0

C .3x ±y =0 D .x ±3y =0 解析:抛物线y 2=4x 的焦点为(1,0). ∴m +n =1. 又双曲线的离心率为2,∴1 m =2. ∴m =14,n =34 . ∴双曲线的方程为4x 2 -4y 2 3 =1. ∴其渐近线方程为3x ±y =0.故选A. 答案:A 4.双曲线x 2a 2-y 2 b 2=1(a >0,b >0)的两个焦点为F 1、F 2,若P 为其上一点,且|PF 1|=2|PF 2|,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为 ( ) A .(1,3) B .(1,3] C .(3,+∞) D .[3,+∞) 解析:如右图,设|PF 2|=m ,∠F 1PF 2=θ(0<θ≤π), 当P 在右顶点处,θ=π, e =2c 2a = m 2+(2m )2-4m 2cos θ m =5-4cos θ. ∵-1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1消息二则 【导学目标】 1.学习读新闻的方法。了解不同新闻体裁的特点,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2.认真阅读课文,把握新闻的特点和结构。(重点) 3.能边读课文边揣摩作者的态度与倾向,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难点) 4.感受人民解放军的排山倒海、 所向披 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 神。 【课时计划】 2课时。 第一课时学习《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做到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 教法指导: 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我研学”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自我研学”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 (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自我研学”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合作探究”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

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视野越来越开阔了。翻开报纸,打开电视扑面而来的就是国内外各种刚刚发生的新闻报道。新闻便成了我们了解世界的一个窗口,可真是足不出户,尽知天下事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则新闻,它们高屋建瓴,大气磅礴,是新闻作品中不可多得的瑰宝,出自一代伟人毛泽东之手。 自我研学生成新知 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芜.湖(wú)摧枯.拉朽(kū)溃.退(kuì)荻.港(dí) 2.记住重点词语的词义。 溃退:因被打垮而后退。 经营:筹划、组织、管理。 摧枯拉朽:枯:指枯草,朽:指烂了的木头;枯草朽木受到摧折,比喻腐朽势力被迅速摧毁。这里指解放军攻势凌厉,不可阻挡。 3.背景介绍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三大战役结束后,国民军队主力已被歼灭,但蒋介石仍不甘心失败,在美国的策划下,一面与共产党假和谈,一面部署江防,企图凭借长江天险阻止人民解放军南进,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反动政府最后拒绝在国内和平协议上签字。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于该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22日2时,新华社播发了毛泽东同志撰写的消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报道了中路军万船齐发、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的战况。 4.文体知识 (1)新闻,又称消息。是用概括叙述的方式和简明扼要的文字对国内外最新发生的有社会价值的典型事实所作的准确简短的报道。 (2)新闻的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标题:高度概括已经发生的新闻事实,一般包括引标、主标、副标。 导语:是消息的第一段或者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 主体:承接导语、揭示主体,对消息事实做具体的叙述与展开。 背景:指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结语:是消息的最后一段或最后一句话。依据内容需要,可有可无。 (3)新闻的特点:传播性、真实性、时效性。

高一精选题库习题 数学8-5

第8模块 第5节 [知能演练] 一、选择题 1.已知定点A (1,1)和直线l :x +y -2=0,那么到定点A 的距离和到定直线l 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为 ( ) A .椭圆 B .双曲线 C .抛物线 D .直线 解析:由于点A 在直线x +y -2=0上.因此选D. 答案:D 2.已知两定点A (-2,0),B (1,0),如果动点P 满足|P A |= 2|PB |,则点P 的轨迹所包围的图形的面积等于 ( ) A .π B .4π C .8π D .9π 解析:设P (x ,y ),由|PA |=2|PB | 得(x +2)2+y 2=2(x -1)2+y 2. 整理得x 2-4x +y 2=0. 即(x -2)2+y 2=4, 故点P 的轨迹是以(2,0)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故S =4π. 答案:B 3.已知椭圆的焦点是F 1、F 2,P 是椭圆上的一个动点,如果M 是线段F 1P 的中点,则动点M 的轨迹是 ( ) A .圆 B .椭圆 C .双曲线的一支 D .抛物线 解析:如右图,由题知|PF 1|+ |PF 2|=2a ,(设椭圆方程为x 2a 2+y 2 b =1,其中a >b >0).连结MO ,由三角形的中位线可得 |F 1M |+|MO |=a (a >|F 1O |),则M 轨迹为以F 1、O 为焦点的椭圆,故选B.

答案:B 4.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两点A (3,1),B (-1,3),若点C 满足OC →=λ1OA →+λ2OB → (O 为原点),其中λ1,λ2∈R ,且λ1+λ2=1,则点C 的轨迹是 ( ) A .直线 B .椭圆 C .圆 D .双曲线 解析:设C (x ,y ),由已知得(x ,y )=λ1(3,1)+λ2(-1,3), ∴? ?? ?? x =3λ1-λ2y =λ1+3λ2,又λ1+λ2=1.消去λ1,λ2得,x +2y =5. 答案:A 二、填空题 5.平面上有三个点A (-2,y ),B (0,y 2),C (x ,y ),若AB →⊥BC → ,则动点C 的轨迹方程 是__________. 解析:AB → =(0,y 2)-(-2,y )=(2,-y 2, BC → =(x ,y )-(0,y 2)=(x ,y 2), ∵AB →⊥BC →,∴AB →·BC → =0, ∴(2,-y 2)·(x ,y 2)=0, 即y 2 =8x . ∴动点C 的轨迹方程为y 2=8x . 答案:y 2=8x 6.△ABC 中,A 为动点,B 、C 为定点,B (-a 2,0),C (a 2,0),且满足条件sin C -sin B =1 2 sin A ,则动点A 的轨迹方程是__________. 解析:由正弦定理:|AB |2R -|AC |2R =12×|BC | 2R ∴|AB |-|AC |=1 2|BC |,且为双曲线右支. 答案:16x 2a 2-16y 2 3a 2=1(x >0且y ≠0) 三、解答题 7.已知直角坐标平面上一点Q (2,0)和圆C :x 2+y 2=1,动点M 到圆C 的切线长等于圆C 的半径与|MQ |的和,求动点M 的轨迹方程. 解:设MN 切圆C 于N ,又圆的半径为|CN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