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墨剂的应用原理

合集下载

废纸脱墨浅析

废纸脱墨浅析

化学研究所研制的长链烷基磷酸单 脂, 水玻璃配合使用 81?@ 水溶液, 的脱墨剂。其中的长链烷基磷酸单 脂是用三氯氧磷与十二烷基磷酸脂 合成,主要是十二烷基磷酸脂作为 捕捉剂加入脱墨剂中,可显著降低 再生纸中的残余墨粒数。磷酸单脂 作为捕捉剂用于脱墨剂可促进油墨 粒子集中在浮选泡沫层中。 9 >4 = 再如:三元表面活性剂复配脱 墨剂这种脱墨剂是由三元表面活性 剂复配而成,三元指烷基苯磺酸盐 F 脂肪酸盐 F 烷醇酰胺。三元组分 中既有发泡性、乳化分散性的组分 (分散型表面活性剂 ) ,又有使油墨 粒子形成较大颗粒的组分 (集中型 表面活性剂) , 因此这种配方在浮选 D 洗涤脱墨工艺中脱墨效果较理 想,比单纯的洗涤法或浮选法效果 都好。 9 >> = : 酶法脱墨剂 生物酶脱墨技术是 34 世纪 <4 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型脱墨技术。生 物酶能够有选择性的作用于油墨与 纤维之间的交界面,促使纤维的润 胀, 使纤维与油墨之间的连接减弱, !"
G
由于废纸种类不同,使得纸张 (化学浆、 所用的浆料 磨木浆等) 性 (特 质不同; 而且油墨的组成和性质 别是连接料) 也不同, 因此所采用的 脱墨方法、药品配方和工艺技术也 有所不同。要取得好的脱墨效果必 须对废纸进行分类,然后按不同类 别的印刷废纸,决定脱墨的配方和 工艺技术条件。 (#) (含酶加入位置) 加料顺序 化学法脱墨通常采用的加料顺 序是先加药品于碎浆机中,经热水 溶解和调到一定的浓度,然后再迅 速加入废纸,使脱墨药剂更加均匀 地和废纸接触和反应,以得到均匀 稳定的效果。 如采用先加废纸, 后加 药液的顺序,在碎解过程中油墨粒 子可能进入纤维细胞腔内部,使之 在其后的洗涤和浮选时,不易被悬 浮出来, 而降低脱墨效率。 酶法脱墨,由于外界环境对大 分子酶本身的活性和反应性影响较 大,加上酶与纤维间发生生化反应 的复杂性,酶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加 入的部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脱 墨浆的质量。 实验表明, 在碎浆过程 中加入酶比碎浆后加入的效果好, 以保证酶与纤维充分接触。 ( %) 浆料的 <E 值 一般废纸脱墨剂多为碱性脱墨 剂,脱墨时浆料 <E 值多数控制在 特别 > 9 -- 之间。但对于染色废纸, 是不易除去的颜料和处理湿强纸 时,则应采用较低的 <E 值和高温, 因为这一类纸往往不易分离成纤维。 酶液有较大的 <E 值适应范围, <E 的偏酸性和中性范围内可获得 理想的脱墨效果; <E 在碱性范围内 (大于 AB $) 时脱墨效果下降明显。 (! ) 浆浓 浆料碎解浓度对碎解和脱墨效 果有直接的影响。 对于化学法脱墨, 西南造纸 #$$! 年 %% 卷第 # 期

油墨及脱墨剂

油墨及脱墨剂

油墨组成
连接剂 颜料 溶剂
油墨由颜料、连接剂、溶剂和
助剂组成,其化学特性主要由连 接剂特性决定,颜料特性次之, 溶剂和助剂没有影响 (但反应型 助剂除外 )。
油墨
助剂
油墨
(1)颜料
颜料在油墨中起着显色作用,它又对油墨的一些特性有直接 的影响。颜料是不溶于水和有机溶剂的彩色、黑色或白色的高 分散度的粉末,根据其来源与化学组成,分为有机颜料和无机 颜料两大类。
油墨粒子大小直接决定了
油墨组成特性 对脱墨的影响
油墨成膜状态:就 UV油墨、
适用的脱墨工艺及其有效性。 油墨颗粒的表面化学特性的影响, 它和颗粒大小共同决定了采用何种 脱墨方法最为有效。油墨颗粒的密 度尤其是疏解后油墨粒子密度对脱 墨性能有直接影响
水性油墨、激光油墨、静电油墨、 无水胶印油墨、普通胶印油墨这 6 种油墨而言, 前 4种油墨干燥快, 墨 膜厚, 成膜性好, 与纤维结合度高, 且油 墨主要吸附在纸张表层纤维上, 脱墨效 果差。后两种胶印油墨干燥慢, 墨膜薄, 成膜性差, 且油墨主要吸附在纸张内部 纤维上, 脱墨效果好。
油墨及脱墨剂
油墨及脱墨剂
1 2 3
油墨的概念
油墨组成及其特性
油墨组成特性对脱墨影响
4 5
脱墨剂成分及其作用
脱墨步骤
油墨
油墨:是用于包装材料印刷的重要材料,它通过
印刷将图案、文字表现在承印物上。用于书刊、 包装装潢、建筑装饰等各种印刷。随着社会需求 增大,油墨品种和产量也相应扩展和增长。 油墨可分:废纸油墨、激光印刷油墨、静电印刷 油墨、紫外光固油墨、水性苯胺油墨。
油墨各组成特性对脱墨的影响
连接剂:油墨的关键组分, 是决定脱
墨难易程度的主要因素。连接剂一般 随油墨的特性而异, 即不同的油墨要 求有不同的连结料组成和特性。影响 脱墨性能的连接料特性包括极性、 交联度、耐碱性、颜料润湿 能力等基本特性

第4章-脱墨化学

第4章-脱墨化学
第4章 脱墨化学
脱墨的目的是在去除杂质、净化纸浆的同时,尽 可能生产出白度高的纸浆。
油墨脱除的难易程度主要与印刷油墨的种类、印 刷方式和纸张纤维种类有关。
在脱墨过程中若油墨颗粒分离效果不佳,含有较 大的油墨颗粒(直径大于40µm)时,能通过人 的肉眼观察到纸上显出的黑点;
较小的油墨颗粒则降低纸张的白度,增加了需要 漂白的可能性。
连结料中有机溶剂是用于溶解树脂等成膜性物质 的,因此自身的溶解性能、释放性能与挥发性能 十分重要。
连结料中有机溶剂含有芳烃类(苯、甲苯、二甲 苯),醇类(乙醇、异丙醇),酮类(丙酮、丁 酮),酉旨类(醋酸乙醋、醋酸丁醋)等。
在有机溶剂型连结料中,树脂和有机溶剂的抗水 性低,其在碱液中也易被除去。
染料一般溶于水、油或有机溶剂,而颜料则不溶 于它们;颜料仅能使物体表面染色,而染料却能 使物体全部染色。因此,油墨中大多使用颜料, 有时也会颜料、染料并用。
染料一般分为活性染料、直接染料、还原性染料、 中性染料、碱性染料、阳离子染料、冰染料、硫 化染料及食用染料。
颜料分为有机颜料和无机颜料。
连结料作为色料的载体,分散和携带着色料使油 墨具有适当的流变特性,将色料均匀地从容器自 印版再向承印物转移。
②固着性
连结料应使油墨在转移过程中不干燥,而在承印 物上能较快干燥成固态膜,使色料固着在承印物 上。
连结料主要包括: 油类
有机溶剂
树脂及辅助材料
油类包括植物油、加工油和矿物油。
铝皂是连结料的凝胶剂,连结料轻度凝胶时表现 为增稠状态。它的作用机理是与连结料中树脂的 活性基团反应形成大分子基团或生成鳌合物,形 成的网络包围了连结料的稀释部分,从而形成凝 胶状态。
(3)油墨助剂
助剂的作用是调节油墨的色调、私性、流动性、 干燥性及印刷适应性。

2019年最新-表面活性剂-精选文档

2019年最新-表面活性剂-精选文档
作用:在液体的交界面聚集,降低水的表面张力
缺点:在硬水或低pH值时,表现出低效的洗涤效果
(2)合成表面活性剂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如: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醚硫酸钠
? 在洗涤法中很少单独使用——形成大量泡沫,无选择性 ? 大部分为水溶性——在循环水中产生累积的危险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如:壬基酚聚氧化乙烯醚——生物降解惠形成毒性的酚类,减少使用;
油墨捕集
②性质:不溶于水,且 有形成憎水性表面的能 力,并能调节空气泡的 见表面张力
浮选法脱墨
③分类:
脂肪酸类捕集剂
特点:具有良好洗涤作用
作用:浮选之前通过加钙,使脂肪酸皂产生沉淀
缺点:脂肪酸皂液比半合成和合成捕集剂用量高, 多余药品带入纸机会干扰生产过程;需要加热和 保温设备
合成类捕集剂
特点:一般是HLB值较低的表面活性剂 ; 用量少,带到纸机的量也低; 水的硬度对其无影响,不需要加入钙
– 表面活性剂:0.25%-1.5%
与金属离子形成水溶性的络合物,防止对过氧化氢分解
硅酸钠
钝化金属离子,有助H2O2 稳定,还具有润湿和分散作用
表面活性剂 可作分散剂、捕集剂、附聚剂、助滤剂、润湿剂等
捕集剂
将碎浆时分离的油墨粒子聚集在一起
分散剂
使分离的油墨粒子能在纸浆悬浮液中继续保持着分散状态
附聚剂
获得好的脱墨效果,产生泡沫少,价格高
1、废纸脱墨中常用表面活性剂种类
(1)脂肪酸皂
脂肪酸皂是一种阴离子型的表面活性剂,它是由一 碳氢长链和一个水溶性基团构成的结构。亲水性基团趋 向于水,同时非水溶性(疏水性)的碳氢长链趋于排拆 于水的方向。
肥皂的制造如以下反应式所示: RCOOH十NaOH → RCOONa + H2O

废纸脱墨及其相关问题

废纸脱墨及其相关问题

废纸脱墨及其相关问题随着当今世界环境日趋恶化,人们的环境意识也日益增强,为了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污染负荷,减少森林砍伐,养息森林,废纸的回收利用已经引起了越来越高的重视。

再生浆不透明度高、纤维组织均匀,能满足多数纸张的质量要求,不必经过打浆处理即可抄纸,其抄成的纸绒毛少、平整、实用性广。

现在再生浆已经用于抄造高级纸张。

废纸脱墨原理就是使用脱墨药剂降低废纸上的印刷油墨的表面张力,从而产生润湿、渗透、乳化、分散等多种作用,其综合效果使油墨从纸面上脱离下来。

脱墨的目的是为了使废纸纤维恢复甚至超过原来的白度、净化度、原纤维的柔软性及其他特性,从而使纸浆具有好的抄造性能,并达到所要求的产品指标,保证产品品质。

脱墨工艺一般分为三个步骤:疏解分离纤维;使油墨从纤维上脱离;将油墨从纤维悬浮液中除去。

1 脱墨方法常规的脱墨工艺包括浮选法、洗涤法、浮选和洗涤相结合的方法以及短程法等。

浮选法运用不同颗粒具有不同的表面性能的机理进行脱墨;洗涤法利用水力进行分离,通过筛板或筛网对纸浆悬浮液进行筛选,水夹带油粒而除去;浮选和洗涤相结合的方法综合浮选和洗涤两种方法的优点,现在被很多厂家采用;短程法用于处理油墨含量相对少的废纸,它只在碎浆机中脱墨,疏解好的废纸浆放入贮浆池,而后按正常流程进行筛选、净化和洗涤。

对浮选法来讲,油墨颗粒的粒径在20~40μm为最佳;对洗涤法来讲,油粒尺寸越小越好,且以小于5μm为最佳。

除此之外,还有其它多种脱墨方法。

酶脱墨法大多数使用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作为酶制剂。

国外研究表明:中性纤维素酶比酸性条件效果好,纯碱性纤维素酶也可以获得较好的白度,而非接触性印刷废纸酶法脱墨中酶与表面活性剂共用,大大提高了脱墨效率。

废纸与机械浆混合磨浆脱墨法,漂后白度可达60%ISO。

附聚脱墨法用附聚剂将碎浆过程中剥离下来的片状调色剂聚集成400μm以上、密度较大的球形颗粒,然后筛选净化除去。

超声波脱墨法利用大于16Hz的声波进行脱墨。

脱墨药品

脱墨药品

1、废纸脱墨过程中常采用哪些化学药品?采用这些药品的目的是什么?在DIP生产中,脱墨几乎是贯彻始终的,从碎浆时油墨的剥离开始,净化筛选除掉部分粗大的油墨粒子;浮选是已剥离油墨的主要去除手段;后浮选之前的热分散,可使未剥离油墨进一步剥离,并使残留的较大油墨粒子碎解成肉眼看不到的细小粒子,并通过后浮选进一步脱除,在浮选之后的浆料浓缩过程中同时完成对细小油墨粒子的洗除,在这一系列过程中,除了机械作用、化学作用对脱墨起着重要的作用。

用于脱墨的主要药品及使用目的如下:NaON :是纤维的润胀剂和油墨的皂化剂,与机械作用协同,促进油墨的剥离。

Na2S:O3 :是稳定PH的缓冲剂,是油墨的分散剂,防止H2O2无效分解的稳定剂,同时还是润湿剂,降低液体表面张力,起分散剂的作用,防止油墨颗粒重新沉降在纤维上。

H2O2 :漂白剂,加在碎浆机中主要抑制浆料的碱致返黄,用于DIP漂白时是重要的漂剂。

加在热分散中,起杀菌和漂白作用。

表面活性剂(脱墨剂):具有多重功效,是油墨的剥离剂和分散剂,浮选泡沫的发泡剂和泡沫稳定剂,细小油墨粒子的凝聚剂或捕集剂。

螯合剂:主要是重金属离子的遮蔽剂,防止H2O2无效分解。

酶制剂:油墨剥离促进剂。

CaCL2 :对于某些油墨捕集剂,要求介质具有一定的硬度,CaCL2是常用水硬度调整剂。

2、NaOH的作用机理是什么?NaOH很容易通过离子交换作用使纤维中的羧基离子化,加强纤维的润胀作用。

纤维润胀导致体积膨胀,而纤维表面覆盖的油墨膜却几乎没有润胀,结果使得纤维和油墨的界面处发生机械错位,破坏二者之间的结合,使油墨被剥离,因此纤维的碱润胀是促进油墨剥离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可促进废纸的碎解。

NaOH的副作用是使含木素较高的机械浆纤维发生返黄现象,降低浆的白度,这是由于浆中木素受PH影响形成发色基因,同时使废纸中一些碱溶性物质的溶出量增大,导致排水中BOD和COD增加,增加了污水处理负担。

3、NaOH用量对脱墨剥离效果有什么影响?一般用量应为多少?油墨的剥离随着碎浆PH的提高而提升,在PH由7.2升至8.0时,提升很快,PH值继续升高,剥离提升效果逐渐趋缓,即高PH下纤维的润胀程度变化是有限的,PH超过9.1后,脱墨带来的白度提高抵消不了高PH 7.0造成的碱致返黄的影响,使白度显著下降,因此以油墨的剥离为主兼顾纸浆的白度,碎浆时的最佳PH为9~10,碎浆据此来确定用碱量。

脱墨剂的应用原理

脱墨剂的应用原理

脱墨剂的应用原理1. 什么是脱墨剂?脱墨剂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造纸工业和印刷行业的化学物质,用于去除纸张上的油墨和颜料。

脱墨剂通常是一种稀释剂,可以有效地将油墨溶解或分散,从而实现去除油墨的目的。

2. 脱墨剂的工作原理脱墨剂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溶解或分散油墨分子,从而使其从纸张上解离并被移除。

具体而言,脱墨剂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工作:•溶解作用:脱墨剂中的溶剂成分可以溶解油墨颗粒。

溶解剂会与油墨颗粒中的化学键发生作用,将其分解并溶解在溶剂中。

•乳化作用:脱墨剂中的表面活性剂成分可以使油墨颗粒乳化,形成微小的颗粒悬浮在液体中。

这些乳化的颗粒可以被带走,从而去除油墨。

•分散作用:脱墨剂中的分散剂成分可以将油墨颗粒分散在液体中。

这样,油墨颗粒不再聚集在一起,而是被分散在脱墨液中,便于进一步处理和去除。

3. 脱墨剂的使用方法脱墨剂的使用方法因产品而异,但一般而言,以下步骤可以作为脱墨剂的使用指南:1.准备工作:确保工作场所通风良好,并戴上手套和眼镜等个人防护装备。

2.选择适当的脱墨剂:根据纸张类型和油墨种类选择适合的脱墨剂,并按照说明进行稀释。

3.溶解或分散油墨:将脱墨剂涂在油墨污渍上,使用软刷或棉球轻轻擦拭,使脱墨剂与油墨接触,并发挥溶解或分散作用。

4.擦拭干净:使用干净的抹布或纸巾擦拭处理后的区域,将溶解或分散的油墨颗粒彻底清除。

5.冲洗纸张:如果需要处理整张纸张,可以将纸张浸泡在稀释后的脱墨剂中,然后冲洗干净。

6.清洗工具:清洗使用的刷子、棉球或抹布,以防止油墨残留。

7.注意安全:在使用脱墨剂时,务必遵循产品说明,并注意安全使用,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4. 脱墨剂的注意事项•使用脱墨剂时注意通风良好的环境,避免吸入有害气体。

•避免脱墨剂与皮肤直接接触,如不慎接触,应立即用清水冲洗。

•确保脱墨剂使用后及时清洗工具和配备。

•根据产品说明正确稀释脱墨剂,不要过度使用。

•存放脱墨剂时注意密封瓶盖,避免溢漏。

5. 结论脱墨剂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化学物质,在造纸工业和印刷行业中起着重要作用。

脱墨剂作用原理及应用

脱墨剂作用原理及应用
脱墨剂作用原理及应用
技术中心
20XX年XX月
目 录 一、废纸脱墨的原理及工艺 二、脱墨剂的作用及性质
三、脱墨剂的应用实例
2
一、 废纸脱墨的原理及工艺
用废纸制浆通常包括碎纸 、除杂、脱墨、打浆等工序.脱墨是其 中关键的工序.对纸浆 质量及成纸质量起决定作用 。
废纸脱墨原理就是使用脱墨药剂降低废纸上的印刷油墨的表面张 力 ,从而产生润湿 、 渗透 、乳化 、分散等多种作用 ,这些作用的 综合效果就使油墨从纸面上脱离下来 。
利用。
CHP使用的最有利条件为:温度为76. 67℃或更高一点, 苛性碱量为纤维重量的1.5%~5%,CHP用量为脱墨液重量的 1%~3%。井且若能每次把杂质除去,则CHP在理论上可循 环使用至无限次数。
15
谢谢大家!
16
合物(摩尔比为1~5:0.5-15:1)40%~100%,非离子表
面活性剂0%~40%,消泡剂0%~30%。具有很好的脱墨效
果。纸浆获得率为78.5 %,成纸的白度为61%,残余墨粒为
3个/cm2纸。
14
三、 脱墨剂的应用实例 (3)特种废纸脱墨剂 研究表明,如果在脱墨剂中加入CHP(N-环己基-2-吡 咯烷酮),可以使现在认为难于脱墨或不能脱墨的废纸得到
脱墨的目的是为了使废纸纤维恢复甚至超过原来的自 度、净化度、 原纤维的柔软性以 及其他特性,从而使纸浆具有好的抄纸性能 ,并达 到所要求的产品指标 ,保证产品质量 。
3
一、 废纸脱墨的原理及工艺 脱墨工艺一般分为三个步骤 : (1)疏解分离纤维 ; (2)使油墨从纤维上脱离; (3)将油墨从纤维悬浮液中除去。
6
二、 脱墨剂的作用及性质
脱墨剂的作用就是破坏印刷油墨与纤维之间的粘附力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捕集剂 捕集剂的作用主要是在浮选法脱墨中,将水 力碎浆机碎解的油墨颗粒聚集在一起,然后附集 在空气泡上除掉。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捕集剂必 须是不溶于水的物质,并且具有形成憎水性表面 的能力。
(8)吸附剂 吸附剂适用于浮选法脱墨的过程。常用的吸 附剂有高岭土、硅藻土、黏土和瓷土等。他们有 较大的表面积,能够吸附颜料粒子和分散乳化的 油脂,而不被纤维吸附。
该脱墨剂在使用过程中,具有优良的油墨捕集性能, 使绝大部分油墨能够在浮选过程中除去,浮选排出的油 墨渣浓度高,纤维流失少,且浮选后泡沫易破碎,有利 于油墨渣的处理,达到清洁生产,且在浮选过程中能够 将大部分不可见油墨充分除去,在碎浆过程中不需要添 加EDTA或DTPA等螯合物助剂,降低了脱墨成本。
浮选法是最近几十年发展很快的脱墨方法。浮选法分 离油墨的过程是运用不同颗粒具有不同的表面性能的机理 来达到分离的目的。因为只有具有憎水性表面的油墨颗粒 才可以浮选,而具有亲水性表面的纤维则会存留在水中。 该方法是将空气鼓入稀释的纤维-水悬浮液中,油墨由于 受到水的排斥力,附聚到空气泡上,然后一起浮至液体表 面,含有油墨的泡沫由机械逆流或真空抽吸被除去。目前, 日本、欧洲多用此法。我国也有愈来愈多的造纸厂采用了 这一方法。
13.2.2 废纸脱墨剂 Wastepaper deinking agents
1.废纸脱墨的原理和工艺方法 2.脱墨剂和脱墨剂各成分的作用 3.脱墨剂的发展前沿
1.1 废纸脱墨的原理
印刷油墨是由干性油、动物胶或树脂分散在其中的 碳黑或其它颜料粒子组成的。这些粒子通过印刷过程粘 附在纤维上,而脱墨则与此过程相反。需要加入一些化 学药品,在适当的温度和机械作用下,将上述粘着剂皂 化、溶解,使油墨粒子和颜料从纤维上剥离下来,其整 个过程可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1)疏散分离纤维; (2)使油墨从纤维上脱离; (3)把脱离出来的油墨粒子从浆料中除去。
配方: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为5%~1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化 钠为25%~3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为5%~10%,磺酸 为10%~20%,乙醇为4%~10%,余量为水,各组分均 按重量百分比计。
按上述比例依次加入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 化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乙醇和水,在75~800C之间搅拌,搅拌 的转速在30~50r/min之间,待搅拌均匀后加入乙醇而得到混合物, 然后再将该混合物搅拌均匀,最后用碱来调节该混合物的pH值,使 该混合物的pH值在8~9之间,即得环保型混合废纸脱墨剂。
(5)硅酸钠 硅酸盐的成分实际上是许多硅酸盐阴离子的复合聚 合物,是一种具有渗透性的缓冲剂和分散剂。其作用是 与重金属离子形成胶体结构。具有润湿和分散作用。而 硅酸钠是用来稳定过氧化氢的工作环境而不是用来稳定 过氧化氢本身。硅酸盐在脱墨时帮助油墨进行分散作用, 或阻止油墨粒子的重新吸附。
(6)分散剂 洗涤法脱墨需加入分散剂,它的作用是使废纸 碎解过程中产生的油墨及赃物颗粒在浆料悬浮液中 尽可能分散得细小一些,以便在洗涤或脱水过程中 将其除去。常用的分散剂有磷酸盐(如六偏磷酸钠、 焦磷酸钠等)、聚硅酸盐、磷酸氢二钠、甲醛缩合 物等。
(9)防油墨再沉淀剂 防油墨再沉淀剂的主要作用是使油墨分散且不再沉淀 于纤维上。多为含有—COOH的聚合物,如马来酸酐、羧甲 基纤维素钠等。 (10)有机溶剂 有机溶剂对于废纸中的黏合剂、成膜剂、树脂等具 有较强的溶解能力,脱墨剂加入有机溶剂能够提高脱墨 效果。
3.1 发展前沿
由于当前印刷技术在不断改进,油墨的组成也不断变化, 随着新的印刷技术和各种不同组成油墨的出现,使印刷的颜 色、光泽和牢固性都有所提高,也给油墨的脱除增加了困难, 使得新的脱墨剂也必然不断改进和发展。2009年,杭州开博 化工有限公司公开了一种组成简单、适用范围较广的环保型 混合废纸脱墨剂。该脱墨剂的组成成分有壬基酚聚氧乙烯醚、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化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乙醇 和水。
(2)氢氧化钠 其作用是调节浆料的pH值至碱性范围,并皂化 或水解油墨的树脂。碱性介质使纤维润胀,纤维吸 水而变得更加柔软。从而使油墨粒子附着在纤维表面 的强度变弱,也有助于松动涂层和分裂油墨,使油墨 颗粒通过机械作用变得更小。但对于含机械木浆的废 纸将变黄发黑,所以加入的氢氧化钠的量要合适才 好,过量会导致纸浆变黄或变黑。
目前利用最多的是洗涤和浮选相结合的工艺方 法。该方法综合利用洗涤和浮选工艺方法的优点, 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浆的白度,是现在应用很普遍 的脱墨方法。
2.1 脱墨剂
脱墨剂是能使粘附在纸张上的油墨、颜料颗粒及 胶粘物脱落所用的化学药品。常用的脱墨剂是由表 面活性剂与无机药品组成的,或是多种表面活性剂 的复配物。 按脱墨方法可分为洗涤法脱墨剂和浮选法脱墨剂。
洗沉淀剂 等 浮选法脱墨剂: 氢氧化钠 表面活性剂 螯合剂 捕集剂 有机溶 剂 吸附剂等
2.2 脱墨剂各成分的作用
(1)表面活性剂 在脱墨剂的组分中,表面活性剂是最主要的化学组分。 它具有润湿、渗透、乳化、分散、洗净及起泡等多种功能。 用于脱墨的表面活性剂主要有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两种。阴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有很好的去污性能,其发泡性好,泡沫细 且稳定,价格也较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有很好的分散乳化 作用,临界胶束浓度较低,可以在低浓度下获得好的脱墨效 果,但其产生的泡沫较少,且价格较高。洗涤法要求产生较 少的泡沫,而浮选法要求表面活性剂有强的发泡能力,使油 墨粒子能很快漂浮到浆层表面。因此,通常将这两种类型的 表面活性剂复配使用。
(3)过氧化氢 在废纸脱墨中加入双氧水能提高表面活性剂的性能, 更好地分离油墨。虽然过氧化氢在碎浆机中不是一种有效 的脱墨剂,因为油墨和杂质会降低它的漂白效果。但是, 在含机械木浆的废纸碎浆机中用于脱除在碱性条件下产生 的发色基团。它也可以作为脱墨后的漂白剂。
(4)螯合剂 最常用的是DTPA(二亚乙基三胺五乙酸的钠盐), 也有用EDTA(乙二胺四乙酸的钠盐)。螯合剂的作用是 与重金属离子形成可溶性的络合物,从而阻止重金属离 子分解过氧化氢。并可防止油墨粒子的再吸附。其用量 取决于碎浆机中重金属离子的量。
1.2 脱墨工艺方法
当前,废纸脱墨的工艺方法主要有三种: (1)洗涤法 (2)浮选法 (3)浮选和洗涤相结合的方法
洗涤法是最早使用的传统方法,其脱墨工艺是一 个水力分离的过程,主要是利用大量的水将油墨粒子 从纤维上洗去。基本原理是通过筛板或筛网对纸浆悬 浮液进行筛选,水夹带这些油墨颗粒被除去。洗涤法 工艺要求油墨颗粒的尺寸越小越好。通常适用范围为 粒径小于10微米,但粒径在5微米以下的油墨颗粒去 除效果最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